夏季养生有哪些

2019-10-11 │ 夏季养生有哪些 养生有哪些好处

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就饮食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胆囊疾病的发病原因三、胆囊疾病如何预防

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

1、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呢

1.1、腹痛

约8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以右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腹痛多呈持续性,可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背放射:慢性胆囊炎的腹痛常呈反复发作性,多为隐痛、胀痛。

1.2、发热

急性胆囊炎发热一般在38~39℃,多无寒战。

1.3、恶心、呕吐

以急性胆囊炎多见。

1.4、腹胀、嗳气及厌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

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均可出现,但以慢性胆囊炎更多见。

1.5、黄疸

约1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可能是胆总管下端括约肌痉挛或感染扩散至胆道系统所致。

2、胆囊病变如何检查

2.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急性胆囊炎时,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如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并有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则可能是胆囊坏死或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2.2、超声检查

B超发现胆囊肿大、壁厚、腔内胆汁黏稠等常可及时做出诊断。

2.3、放射线检查

腹平片具有诊断意义的阳性发现是:胆囊区结石;胆囊阴影扩大;胆囊壁钙化斑;胆囊腔内气体和液平。胆囊造影:口服法:胆囊一般不显影;静脉注射法,对急性胆囊炎则有诊断意义。

2.4、放射性核素检查

对诊断急性胆囊炎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亦具有诊断价值。

2.5、胆囊收缩素试验

如胆囊收缩幅度小于50%,并出现胆绞痛,为阳性反应,表示为慢性胆囊炎。

3、胆囊疾病如何治疗

3.1、保守治疗

那么这是中药或者是西药治疗,这个药物治疗一般是消炎的过程,这类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只有消炎的作用,一般在炎症还没有恢复的时候会尝试食用药物治疗的方式的。

3.2、物理性治

比如激光治疗,针灸治疗等方式都是不错的,这样的治疗的方式对于并且比较严重的患者,而且治疗的时间也会比较长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症治疗。

3.3、手术治疗

保守性的治疗的方式是效果是很不明显的,那么只能手术摘除这胆囊的当时是比较好的,即使在手术后,饮食也要注意的。

胆囊疾病的发病原因

1、胆囊结石

胆囊炎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胆囊结石导致的,有些胆囊炎患者在之前是患有胆囊结石的,而胆囊结石是很容易导致胆管出现出现梗阻现象或者是嵌顿现象,如此一来就会导致胆汁淤积浓缩,成分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对胆粘膜形成一定的刺激,引起炎症反应。另外,胆囊如果受到了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也是会导致胆囊炎的。

2、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会导致胆囊炎的。有些患者平时的时候不注意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导致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感染,如果感染到了胆囊,那么就会形成胆囊炎;情绪失调,总是大喜大悲就会导致胆汁排泄受阻,继而引发胆囊炎;另外,在饮食方面,如果不注意卫生或者是不注意节制,也是容易引发胆囊炎的。

胆囊疾病如何预防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

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

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3、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

4、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

5、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

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

6、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

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

ys630.coM延伸阅读

胆囊病变严重吗


胆囊病变严重吗

1、胆囊病变严重吗

胆囊息肉,就是胆囊壁上向内长出了一个小肉球,可以是多发的,也可以是单发的。它最大的危害,就是会癌变。通常是直径大于1cm的单发息肉容易癌变,而多发息肉,往往是不会发生癌变的。如果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或者是息肉直径在1cm以上,那最好是及时治疗,建议采用中医治疗,如果平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息肉直径又在1cm以内,那可以进行临床观察,就是每半年做一次B超检查。

2、与胆囊炎相鉴别的疾病

右肾绞痛,始发于右腰或腹部,可向右股内侧或外生殖器放射,伴肉眼或镜下血尿,无发热,腹软,无腹膜刺激征,右肾区叩击痛或脐旁输尿管行程压痛。腹部乎片多可显示肾、输尿管结石。

壶腹癌或胰头癌,伴有黄疸者密作鉴别,该病起病缓慢,黄疸呈进行性加重;可无腹痛或腹痛较轻,或仅有上腹不适,一般不作寒战高热,体检时腔软,无腹膜刺激征,肝大,常可肋及肿大胆囊;晚期有腔水或恶病质表现。ERCp或MBCp和CT检查有助于诊断。

急性阑尾炎,腹痛伴有发热时,要与急性阑尾炎进行鉴别。有些阑尾炎为高位阑尾炎,症状体征与急性胆囊炎非常类似,容易混淆。

3、胆囊炎的引起原因

代谢紊乱,由于胆固醇代谢的紊乱,致胆固醇酯沉积于胆囊黏膜而引起轻度炎症,其中约有半数可有胆固醇结石之形成。胆囊外观多无明显异常,囊壁可稍增厚,色泽稍显苍白;胆囊黏膜明显充血肥厚,黏膜上有无数黄白色的胆固醇酯沉淀,形如草莓,故本病亦称“草莓胆囊”。

感染,细菌可来自肠道和胆道,上行至胆囊;在败血症时,细菌可经血液或淋巴途径到达胆囊。约1/3患者的胆汁培养有细菌生长。

运动功能障碍,胆道运动和(或)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可逐渐演变为器质性病变。又如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胆囊张力和动力变异,排空时间延长,胆囊增大,渐渐出现胆囊壁纤维化、增厚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胆囊癌的预防方法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可以引发许多疾患,包括胆囊癌在内。故防止和纠正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十分必要。平时应多动少静,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胃肠功能正常。饮食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香蕉、苹果、萝卜、白菜、芥菜等,刺激肠蠕动而防止便秘。

坚持锻炼身体,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质健壮,气血流畅,气机通调,肝脏疏泄有度,胆汁分泌与排泄正常,胆囊癌的发病率低,相反,体胖、不爱活动、经常伏案工作者身体素质较低,容易发病。锻炼方法较多,如打太极、练气功、做广播体操、散步等。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轻体力劳动。

预治寄生虫病,应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饭前便后要洗手。已发病者也要积极治疗胆道蛔虫症,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诱发癌变。保持愉悦心情,中医学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淤滞可诱发胆囊癌,因此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发怒、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胆囊炎的疗法

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常常会被误认为是胃病。胆囊炎轻者影响消化吸收,严重的并发症有胆囊穿孔、急性胰腺炎和癌变等。空腹做腹部B超和抽血化验肝功能及血细胞分析多可确诊。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慢性胆囊炎常见的有胆气不舒型、胆腑郁热型、瘀阻胆络型,可以根据具体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食物来减轻胆囊炎的症状。

胆气不舒型,此型临床最为常见,好发于气郁体质的人。常表现为每因情绪不畅或劳累而使胁痛加重或复发,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常因情志变化而增减,纳食减少,嗳气频作,大便时干时稀,或头痛目眩。饮食调理可选择陈皮、佛手、萝卜、西兰花、黄豆、黑豆、山药。粳米等。

胆囊病变就是癌吗?


胆囊病变就是癌吗

1、胆囊病变就是癌吗

不一定。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良性非胆固醇性pLG占35%,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但与胆囊炎症相伴,多数有临床症状。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因此,一经查获宜及时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性质。

2、胆囊息肉发病率逐渐增高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多样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饮食规律紊乱等因素,而且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食品添加剂泛滥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而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3、胆囊息肉具有隐蔽攻击性

强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无须治疗,而当症状并发或性质改变时,往往给患者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伤害。

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

胆囊息肉的发病,因于情志失调(压抑、抑郁、易怒)饮食所伤(过量饮食肥甘厚腻、过量饮酒)劳逸过度(劳累、劳神过度、安逸过度)感觉外邪(暑湿、风寒)等所致。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胆汁泌排不利、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日久形成症瘕、积聚之症。虚实夹杂。

1、自身基因的问题

研究表明,一般人以及患者的体内都会有两种基因,K-RAS和G-RAS(被称为致息基因和抑息基因)。而正常人体内致息基因(K-RAS)处于失活状态(无活性),而抑息基因活性较强,它们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而在胆囊息肉患者的体内致息基因(K-RAS)较为活跃,抑息基因活性较为低下,两种基因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就会引起胆囊息肉。

2、自身抵抗力的下降

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息基因(K-RAS)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胆囊炎及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各种诱因条件改变了胆囊内环境稳定。

胆囊息肉会致癌吗

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占息肉总数的50%-60%。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粘膜胆固醇结晶沉积,是由胆固醇沉积在粘膜下及粘膜增生形成的。迄今未发现有癌变的报道。如果胆囊功能良好,可以每3~6个月定期复查B超,观察其大小变化。如果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或者短期内增大明显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非胆固醇性息肉占息肉总数的40%。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瘤、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息肉型腺癌,约占10%。目前对于混杂在胆囊息肉中的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主要靠B超检测,必要时加做增强CT检测。癌性息肉的B超特征为:大于1.0厘米,单发,多位于胆囊颈部,约有50%伴有胆囊结石,病变回声强度以中低回声为主。一旦怀疑此类病变时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

胆囊病变会是癌吗?


胆囊病变会是癌吗

1、胆囊病变会是癌吗

在临床手术中,检查出胆囊癌的患者,60%到90%伴有胆结石。这不是说胆结石一定会引发胆囊癌,胆结石患者中患胆囊癌的有3%-15%左右,癌变的发生率与结石大小有关系,结石直径在10毫米以内的癌变发生率为1%,结石直径在20到22毫米的几率在2%-4%,30毫米以上者几率可达10%。

另外,如果有胆囊息肉,那癌变的几率就更大了。临床上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的建议马上手术,直径大于1厘米,如果息肉的蒂比较宽,也非常危险,定期复查,手术摘除也比较好。

2、胆囊病变是癌的原因

2.1、老年患者。50岁以上胆囊炎病人癌变率急剧增加,占总病例的70%~85%,平均年龄为62~65岁。

2.2、女性患者。慢性胆囊炎患者男女之比约1:3,我们自己的统计,胆石症的发病率,不论何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进入老年组后差别尤甚。

2.3、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

3、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治疗

当超声发现有胆囊息肉样病变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发的胆囊息肉且小于1cm的,不需要手术,可继续观察。因此一般手术适应证为:

3.1、合并有胆囊炎,胆囊结石并有明显临床症状者。

3.2、胆囊息肉在1cm以上,无临床症状,单发的息肉。特别是在检查中发现息肉有丰富的血流或胆囊颈部的息肉。

3.3、疑有恶性变时,应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专家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处理就是做胆囊切除,其目地是预防。现在多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较小,恢复快,多数病人能接受。手术中对于疑有早期胆囊癌者,经病理检查证实是有癌变并已侵犯到胆囊肌层或浆膜层,理论上应做胆囊癌的淋巴结清扫或扩大切除。切除的胆囊都应做病理检查。

胆囊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1、病变的数目

胆囊息肉,尤其是胆固醇息肉,大部分为多发。胆囊腺瘤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腺瘤恶变虽然时有报道,但是尚未见到在同一胆囊内有多发腺瘤内癌的报道。因此认为,多发病变为良性可能性大,大于10mm的单发病变应疑为恶性。

2、病变的形态

不少资料表明,有蒂腺瘤明显多见,但是腺瘤有蒂或无蒂与其恶变之间尚无明确的规律,尚需要大样本的统计分析,才能获得肯定的结论。

3、病变发生的部位

颗粒细胞瘤常发生在胆囊的颈管部,局限性腺肌瘤样增生多见于胆囊底部,其他的胆囊良性病变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

综上可见,术前的影像学表现缺少特异性,病变的大小仅仅是鉴别诊断的初步标准。对于B超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可进一步进行EUS或选择性胆囊动脉造影,有益于鉴别诊断。最终诊断仍然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在临床工作中,还要与上腹部的其他病变,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肝外胆道结石、慢性胰腺炎和肝炎等相鉴别。

胆囊癌的小偏方

1、耳针

取交感、神门、肝、胆为主穴;出现休克者取涌泉、足三里、人中、十宣穴;或耳针取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2、冰蟾皮穴位贴敷

用于止痛。药用鲜蟾皮(摘除时尽量不破坏毒腺)、冰片、大蒜(以独头蒜为佳)。

方法:大蒜横切,用其截面涂擦痛点及胆俞穴,以蒜汁均匀一层为度,面积直径约5-6厘米。再将冰片研末,均匀地撒在蟾皮表面(每个蟾皮撒冰片1克左右),然后将冰蟾皮外敷于涂有蒜汁的部位,用纱布外敷,胶布固定,日2次。

3、对高龄患者胆囊癌广泛转移

药用:太子参12克、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川石斛12克、白术10克、枳实10克、茵陈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见穿15克、地鳖虫10克、桃仁0克、赤芍12克、生大黄10克(后下)、广郁金10克。

胆囊炎的症状有哪些


胆囊炎的症状有哪些

1、胆囊炎的症状表现

1.1、急性胆囊炎不少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1.2、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

2、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2.1、腹痛

约8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以右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腹痛多呈持续性,可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背放射:慢性胆囊炎的腹痛常呈反复发作性,多为隐痛、胀痛。

2.2、发热

急性胆囊炎发热一般在38~39℃,多无寒战。

2.3、恶心、呕吐

以急性胆囊炎多见。

2.4、腹胀、嗳气及厌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

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均可出现,但以慢性胆囊炎更多见。

2.5、黄疸

约1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可能是胆总管下端括约肌痉挛或感染扩散至胆道系统所致。

3、胆囊炎是怎么形成的

专业人士指出人的免疫力低下是会造成胆道感染的,胆道一旦感染以后就容易引起胆囊炎。此外胆囊炎的发生也跟人的情绪有关系,情绪不好的话是会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这样就容易引起胆囊炎了。平时的饮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才可以有效预防胆囊炎,不要暴饮暴食、每天按时吃饭。

绝大多数胆囊炎患者都是伴有结石的,可以这么说,胆囊炎跟胆结石是相互依存的,胆结石的存在只会让胆囊炎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大家在治疗胆囊炎的同时应当一块治疗胆结石。目前最为常用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是保胆取石、或切除胆囊,如果您在手术前发现胆囊还是有功能的话,适合保留胆囊。胆囊是人体很重要消化的器官,不可轻易切除,一旦切除会产生一系列的后遗症,(胆囊切除后遗症都有哪些)令患者痛苦不堪。

胆囊炎如何预防

1、第一,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发生;当炎症出现时,及时应用有效的抗菌素。

2、第二,要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因为吃带脂肪的食物以后,会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

3、第三,合理调配食谱,不宜过多食用含动物脂肪类食物,如肥肉和动物油等。

4、第四,当有肠虫(主要为蛔虫)时,及时应用驱虫药物,用量要足,以防用药不足,蛔虫活跃易钻入胆道,造成阻塞,引起胆囊炎。

5、第五,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

6、第六,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胆囊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肥胖

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导致肥胖者血液中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也明显增高,使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胆固醇容易析出、沉淀、形成结石。

2、女性

据统计,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3-4倍。很多女性不喜欢外出运动,活动量小,常有静坐习惯。这就使得胆囊收缩力下降,胆道开口处的括约肌功能失调,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滞,细菌更加易于繁殖。再者由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作用,中年后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胖,血液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

3、多次生育

妇女妊娠以后,体内各种代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怀孕、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备,母体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脂肪合成加快,分解减少。这当然给胎儿带来了好处,但也相应地造成了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即胆固醇增高引起胆石症。

胆囊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胆囊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1、胆囊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胆囊息肉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阵发性呕吐、腹胀以及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但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B超查体时发现病变。而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不适伴或不伴右肩背部放散痛,个别病例有胆绞痛。

2、胆囊息肉易出现哪些并发症

2.1、腺瘤样增生

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直径约5mm ,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

2.2、胆固醇息肉

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这是胆囊息肉的并发症引发的疾病中最明显的。

2.3、炎症性息肉

胆囊息肉的并发症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 ,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解析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时机和方法

3.1、胆囊息肉的手术时机

3.1.1、只有一个息肉,直径大于1CM,尤其是息肉在胆囊颈部的患者是越早手术越好,耽误下来对性命都会造成威胁的。

3.1.2、如果您的胆囊内有多个息肉的话,而且还有胆结石存在的话娿,年龄还大于50岁,那就不需要看息肉大小了,直接就可以去手术的,因为这种情况算是比较严重的了,耽搁不得。

3.1.3、如果您做完检查以后发现息肉小于1CM,患者的年龄又比较小,还没达到50岁的话,可以暂时不用做手术,间隔3-6个月做一次回访检查,如果发现息肉慢慢变大的话应当及早手术。

3.2、胆囊息肉的三种手术方法

3.2.1、在患者胆囊周围的结缔组织中使用剥离的方法单纯地将胆囊切除掉。

3.2.2、切除全部胆囊结缔组织的全厚胆囊切除术。

3.2.3、扩大胆囊息肉切除术。

胆囊息肉的危害

胆囊息肉这种疾病可以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胆囊单发性息肉多为乳头状腺瘤、单纯腺瘤和胆囊腺肌增生引起的腺肌增生病,这种息肉癌变的几率都是比较高的,达到了5%.而多发性胆囊息肉绝大多数都是有胆囊壁的上皮细胞的基底膜里面存在多余的胆固醇沉积,它属于胆囊的良性病变,是很少发生癌性改变的。所以单发性息肉的癌变可能性较大,对病人的危险性也大。

常见的胆囊息肉怎么护理

1、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宜保持清淡,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使大便保持通畅。一般来讲,对于温热性质的动物肉如羊、牛、狗肉应该节制,而葱、姜、蒜、辣椒也不宜多吃。对于那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豆芽、苦瓜等可以多吃。 这是属于胆囊息肉的护理措施之一。

2、胆囊息肉的护理中的饮食没有太多禁忌,若腹痛发作,及时看外科。慢性胆囊息肉药物只能缓解,无法治愈。既然是慢性,在治愈之前就有可能复发,且复发的可能性很大,会反复发作,否则也不称其为慢性胆囊息肉了。

3、典型的急性胆囊息肉首先引起患者上腹痛,常使人误认为是胃炎,在几小时后疼痛逐渐转移到右下腹,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等表现。压迫右下腹可有压痛,同时有局部肌肉紧张感。这在胆囊息肉的护理中也是需多加注意的。

胆囊息肉病变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病变什么意思

1、胆囊息肉病变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良性非胆固醇性pLG占35%,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但与胆囊炎症相伴,多数有临床症状。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

息肉样胆囊癌占9%~12%,BUS特征为10mm,单发为主(82%),多数位于胆囊颈部(70%),病变以中、低回声为主,约50%伴有胆石。具有上述特征时,应早期作根治性胆囊切除,应将胆囊管上下的结缔组织及胆囊床的纤维脂肪组织一并清除。

2、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3、胆囊息肉的症状体征

Cps病人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此类病人应予定期BUS随访(3~6个月)。若出现明显症状或pLG迅速增大时才考虑手术。如届时胆囊功能良好,可作经皮胆囊镜息肉摘除。此类息肉往往10mm(82%),以多发性为主(75%)。外观呈桑葚状,蒂细如线,质脆易落,因而很易摘除。如胆囊功能不良,则可作腹腔镜胆囊切除(LC)。

胆囊息肉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或结石症,甚或两者都有关。

发病机制,pLG为一组表现形式相同但却包含很多不同病理状态的胆道疾病,病理分类为非肿瘤病变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后者又分为良,恶性。

良性间叶组织肿瘤:良性间叶组织肿瘤是来源于支持组织的胆囊良性肿瘤,主要包括纤维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黏液瘤,神经鞘瘤等。

腺癌: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与浸润型,前两型为隆起性病变,直径都20mm;而浸润型不属于pLG,绝大多数直径20mm,因此,表现为pLG的癌往往属于早期,其中乳头型腺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层内,预后较好。

胆囊息肉病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除非引起胆囊炎,否则临床可无表现。手术治疗多采用胆囊切除术,方式除传统大切口切除以外,目前更多被采用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及小切口胆囊切除,以及保胆取息肉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优点。国内外经验总结手术适应症为胆囊与周围无严重粘连且无其他禁忌症。

粘连不重的术前依据是:B超胆囊壁不厚、光滑,口服胆囊造影剂显影,并具有浓缩功能。

合并有以下症状或疾病的患者不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①不宜全身麻醉者;②有黄疸或严重黄疸病史者;③有胆管内结石者;④有出血倾向者;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者;⑥有上腹部手术史者;⑦合并妊娠者;⑧过度肥胖者。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避免大切口术式诸多弊端,效果明显。小切口术式应用范围广,对腹壁较薄者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引流是可行的,且具有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所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不高的优点。

胆囊壁息肉样病变药物治疗


胆囊壁息肉样病变药物治疗

1、胆囊壁息肉样病变药物治疗

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有胆囊息肉吃什么药?对于胆囊息肉的患者,轻微的胆囊息肉可以通过中药的方式来进行缓解治疗,严重的胆囊息肉一定要及早的到医院进行手术的治疗,中药的副作用比较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患有胆囊息肉的疾病,对于胆囊息肉的患者一定要尽早的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轻微胆囊息肉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来进行缓解治疗胆囊息肉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格外的注意,最好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尤其对于现在很多中老年朋友和上班族容易患有胆囊息肉的疾病,应该要引起警惕,应该要避免久坐多活动。

2、胆囊壁息肉样病变症状体征

Cps病人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此类病人应予定期BUS随访(3~6个月)。若出现明显症状或pLG迅速增大时才考虑手术。

良性非胆固醇性pLG占35%,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但与胆囊炎症相伴,多数有临床症状。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因此,一经查获宜及时手术切除,以明确病理性质。

3、胆囊息肉吃哪些食物好

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要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小白菜、菠菜、韭菜、玉米、萝卜等。

胆囊小息肉样病变怎么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除非引起胆囊炎,否则临床可无表现。手术治疗多采用胆囊切除术,方式除传统大切口切除以外,目前更多被采用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及小切口胆囊切除,以及保胆取息肉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优点。国内外经验总结手术适应症为胆囊与周围无严重粘连且无其他禁忌症。

粘连不重的术前依据是:B超胆囊壁不厚、光滑,口服胆囊造影剂显影,并具有浓缩功能。

合并有以下症状或疾病的患者不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宜全身麻醉者;有黄疸或严重黄疸病史者;有胆管内结石者;有出血倾向者;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者;有上腹部手术史者;合并妊娠者;过度肥胖者。

胆囊息肉常见的发病因素

1、胆汁分泌过多。胆囊息肉的病因可能是因为胆汁分泌多,当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容易被胆汁腐蚀损坏,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而久之使得胆囊壁不能愈合,从而形成胆囊息肉。

2、饮食不规律。饮食与胆囊息肉的产生存在巨大的关系,因为,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胆囊息肉增大或增多。

3、社会环境因素。现代社会生活及工作压力较大,经常使人们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容易被激怒,情绪抑郁等;还有强大的工作压力,使得部分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的人也都容易患上胆囊息肉。

胆囊炎有什么症状


二、胆囊炎的治疗方法三、胆囊炎的饮食禁忌

胆囊炎有什么症状

1、胆囊炎有哪些常见症状

1.1、身体异常:寒战、高热、头痛、精神不振、食欲差,以及下腹疼痛都是早期盆腔炎的症状之一。

1.2、白带异常:由于内分泌系统紊乱,盆腔炎的症状还有白带增多,出现异味,呈脓黄色等表现。

1.3、腹肌紧张:两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内诊子宫增大、压痛、盆腔包块等。有脓肿形成时,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可有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包块位于后方可致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

2、急性胆囊炎有什么症状

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3、慢性胆囊炎有什么症状

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

胆囊炎的高发人群

1、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导致肥胖者血液中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也明显增高,使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胆固醇容易析出、沉淀、形成结石。

2、女性:据统计,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3—4倍。很多女性不喜欢外出运动,活动量小,常有静坐习惯。这就使得胆囊收缩力下降,胆道开口处的括约肌功能失调,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滞,细菌更加易于繁殖。再者由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作用,中年后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胖,血液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

3、多次生育:妇女妊娠以后,体内各种代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怀孕、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备,母体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脂肪合成加快,分解减少。

4、40岁:人过40岁就逐渐走向衰老,机体出现较大的变化,如体力活动减少,休息时间增加。脂肪代谢合成大于分解,人体开始发胖,胆囊功能减弱,胆道蠕动减少,胆汁滞留。这些众多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容易诱发胆囊炎和胆石症。

胆囊炎的饮食禁忌

1、禁止食用一些动物性的脂肪。脂肪可以刺激小肠粘膜,使胆囊收缩,已经把胆汁排入到了肠道中,参与了脂质的消化与吸收,但是如果胆囊炎发作,等会儿就会受到阻塞胆汁排出不畅。如果这时候,进食一些脂肪类的食物可能就会造成不吸收不消化的情况,这样可能会加重胆囊炎的症状。比如说就会出现哟,上腹部的剧烈的疼痛恶心呕吐,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的胆囊炎病人的油脂量。

2、尽量不要吃一些含胆固醇过多的食物。比如说鸡蛋。鸡蛋虽然是滋阴润燥,养血补益的食物,但是有胆囊疾病的人应该不要吃。鸡蛋中含有高量的胆固醇。据研究表明,胆固醇是造成胆结石的因素之一。人体中如果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就会造成胆固醇的代谢失调,机体不平衡,所以就会引起胆结石的发生,所以,患有,胆囊炎的患者,一定要禁止食用一些高胆固醇的食品,除了鸡蛋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禽蛋。比如说鹌鹑蛋,都不应该多食。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夏季养生有哪些”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