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是什么

2019-10-11 │ 饮食养生是什么 儿童养生是什么

黄疸是什么症状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如何在饮食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黄疸是什么症状”,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黄疸是什么症状

1、黄疸是什么症状

1.1、症状一

生理性黄疸情况比较轻的患者面部和颈部会变成浅黄色,也有可能会影响到躯干,巩膜也会变黄等到3天之后就会慢慢的消退,在一个星期以内患儿的皮肤会恢复到正常的颜色。而情况严重的患儿仍旧是头部先变黄之后波及到全身,而且患儿的脑脊液和呕吐物也能够变黄,时间会高达一周,还有一些早产儿会持续四周,粪便也会变成黄色,尿液里没有胆红素。

1.2、症状二

一旦患儿持续黄疸,皮肤和巩膜等组织也会变黄,随着黄疸越来越严重,患儿的尿、泪液和痰以及汗液也会变黄,只有唾液才不会变色。同时,患儿还会引起消化道的症状,常常会引起肚子痛、食欲不振和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后患儿还会持续胆盐血症的症状,比如皮肤瘙痒、脂肪泻和夜盲症以及心动过缓等,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2、黄疸的原因

2.1、红素过多

如果人体内的红细胞过多的话,就会破坏肠道和肝脏的循环,是血清的内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黄疸出现。这一原因导致的黄疸会有消瘦、恶心、精神疲惫等伴随症状,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的话,还会导致红细胞增多、血管溶血、血红蛋白病等诸多疾病,要想根治就会变得很困难,所以要及时的发现治疗。

2.2、代谢异常

有的患者干细胞排泄功能受阻,这会导致胆红素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升,由于这一因素所导致的黄疸还会伴随有干细胞受损,常见的致病原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疾病等。如果干细胞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的话,就会导致血清内未结合的胆红素升高,从而使人的面部发黄,身体出现异常,导致患上黄疸。

3、黄疸的危害

黄疸不退的危害有:皮肤、巩膜等地方都被染成黄色,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那么尿液、汗液、眼泪、口痰、鼻涕等液体都会被弄成黄色,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时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就诊,赶紧查出病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黄疸的时候也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腹部有胀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此外还有胆盐血症的临床症状,比如有气无力、头晕头痛、精神萎靡、心跳加快、皮肤会出现大面积瘙痒,更有甚者会出现夜盲症等。

最后黄疸患者会伴有发热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小孩,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物理等降温手段,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黄疸还会影响肝脏的功能、胆囊的功能、脾脏的功能、扑翼震颤、肝性脑病等都是较常见的黄疸危害症状。

黄疸的治疗方法

1、茵陈

由于婴儿黄疸非常的常见,所以说现在在每一个医院出生的婴儿都是要进行一定得黄疸测量的,如果黄疸超标,那么,相对应的护士就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说在出院的时候有黄疸,还是稍微有点高,这个时候我们在家里可以给婴儿熬制一些茵陈,这个对于有黄疸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照蓝光

阴沉茶虽说可以对黄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如果黄疸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在喝这种茶水可能效果就非常的不明显。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通过一些医疗手段,来帮助我们治疗黄疸,那就是照蓝光,这个时候,护士会给我们讲一些具体的细节,我们只需要保证孩子每天的奶粉量以及尿不湿得换,其他的都交给医生和护士就可以了。

黄疸的饮食

1、西瓜

阳黄之人小便发黄,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饮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热解毒,利小便。

2、冬瓜

能利尿、清热、解毒,适宜阳黄之人服食。可用鲜冬瓜,不限量,随意煨汤喝。

3、茭白

适宜湿热黄疸者服食,能解热毒、利二便。《本草拾遗》中早有记载:“茭白,去烦热,除目黄,利大小便。”可用鲜茭白30~60克,水煎服。

4、 玉米须

无论是溶血性黄疽,或是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或是肝炎引起的黄疸,均颇适宜。每日用干玉米须60~100克,煎水代茶饮。

ys630.coM延伸阅读

婴儿有黄疸是什么症状


婴儿有黄疸是什么症状

1、婴儿有黄疸是什么症状

1.1、母亲产前用药:如给母亲产前应用了大量催产素或维生素K等。

1.2、产程中有窒息、缺氧:由于呼吸困难、缺氧,一方面加重了酸中毒,另方面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进程;

1.3、分娩时损伤出血,使胆红素产生增加;

1.4、产后受冻、饥饿:此时体内游离脂肪酸等有机阴离子增多,与胆红素竞争与白蛋白结合,而使胆红素游离血中,延迟喂养,胎粪排出延迟,可增加肠一肝循环,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

2、黄疸的类型有什么

2.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2.2.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2.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2.2.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2.2.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就要注意了。

3、如何判断黄的类型

3.1、小儿黄疸出现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少数在生后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以后逐渐加重,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3.2、小儿黄疸的程度

生理性黄疸: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来判定。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

病理性黄疸:黄疸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

婴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其他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妈妈选择了正确的小儿黄疸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黄疸

1、怀孕期间饮食要注意

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婴儿全身症状的观察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3、保护婴儿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4、观察婴儿的变化

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肝脏黄疸什么症状


二、肝脏黄疸如何治疗三、肝脏黄疸如何护理

肝脏黄疸什么症状

1、肝脏黄疸有什么症状

1.1、黄疸前期

急性黄疸肝炎的前期症状会有数日到半月的时间,刚开始时是出现全身乏力的现象,如果是小孩子的话还会出现低热现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起病是比较急的,还会出现轻度和中度发热,另外还会伴随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1.2、急性黄疸期

这时期患者的巩膜和皮肤开始出现黄疸,一般在两周之内就会达到高峰,会出现梗阻性黄疸表现,比如说大便的颜色会变浅,皮肤出现瘙痒、心动过缓等。肝脏会出现长大,有充实感,还有压痛和叩击痛的感觉,这个病程大约会持续两到六个星期的时间。

1.3、急性恢复期

急性恢复期的时间最短两个星期,最长需要四个月。第一期和第二期的症状一般会在两周左右的时候就慢慢的消失了,如果是儿童的话病程会更短。有大约5%的患者会有长期的肝区疼痛以及不适的感觉。

2、肝脏黄疸有什么危害

2.1、损害肝脏的功能

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

2.2、危及生命

产生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脂溶性的,另一种是水溶性的。前者可以沉着到脑神经核上,越积越多,影响神经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核黄疸轻者会影响人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

2.3、易引起的并发症

黄疸型肝炎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阳黄若患者体质差,病邪重,黄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现热毒炽盛症状可转为急黄。

3、肝脏黄疸如何诊断

3.1、血清胆红素测定

黄疸型肝炎会分泌出现胆红素,所以在对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查时,可以进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1分钟胆红素是血清与试剂混合后于1分钟时测定的胆红素含量,一般占总胆红素的20%。肝细胞性黄疸时,1分钟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常在20%~60%。

3.2、血清蛋白测

针对黄疸型肝炎需怎样检查这个问题,专家指出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清蛋白的测定,因为这种疾病在中、晚期,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甚至倒置。少数情况下,如球蛋白显着增高时,则总蛋白可正常或超过正常。

3.3、血清总胆固醇及脂蛋白-X测定

黄疸型肝炎是肝炎病毒侵害患者的肝脏引起的,如果患者的肝脏出现大面积坏死的时候,患者的胆固醇酯降低。正常人血中无脂蛋白-X,而在肝外阻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郁积时则脂蛋白-X呈阳性,其阳性率达90%~100%。单纯肝细胞性黄疸时,脂蛋白-X极少阳性。

肝脏黄疸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以充足的休息、营养为主,辅助以适当药物,心理辅导,保肝,调节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具体如下: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心理辅导。

药物治疗:保肝退黄:维生素类、还原性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门冬氨酸钾镁。

调节免疫:胸腺肽或胸腺素;

抗纤维化:丹参、虫草;

抗病毒:乙肝: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替米夫定;慢乙肝、丙肝:

干扰素、利巴韦林。

肝脏黄疸如何护理

1、休息

适当休息,症状较重有黄疸症状的患者,应选择卧床休息。

2、饮食

给予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饮食,注意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因恶心呕吐而导致影响进食、热量不足者应每日输液补充营养。

3、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停止损肝因素的持续伤害,如停止服用引起药物性肝炎可能的损肝药物,停止放射性肝炎患者的放射线接触,以及针对乙肝和丙肝患者的规范抗病毒治疗等。

4、其他

绝大多数的急性肝炎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是一旦出现黄疸提示肝脏损伤病情较重,建议最好安排住院进行有效护肝退黄治疗,常用的退黄药物包括S-腺苷蛋氨酸及熊去氧胆酸等,联合其他保肝抗炎药物有利于促进黄疸的快速消退。

黄疸过高有什么症状


黄疸过高有什么症状

1、黄疸过高有什么症状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宝宝的一种正常现象,症状表现为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黏膜、白眼球发黄,在胸口和脸部的发黄现象会特别明显。到了第4-6天时,这种发黄现象会达到高峰,但到了1-2周后就会消退,早产的宝宝可能会持续到第3周才消退。这段时间内,宝宝除了可能会出现轻微食欲不振以外,不会出现其他不良现象。

病理性黄疸则较为严重,很可能会引起核黄疸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宝宝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且2-3周仍然不消退,甚至继续加重或复发,又或者是出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出现黄疸的话,就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发病期间,黄疸现象会比生理性黄疸明显得多,且伴有嗜睡、吸奶无力、肌张力减退等现象。如果不及时医治,还将出现尖叫、抽搐、呼吸衰竭、核黄疸等严重症状。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将宝宝送往医院治疗,防止呼吸衰竭和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宝宝患上脑瘫和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

2、黄疸的病因

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3、黄疸怎么检查

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主要见于各类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疾病。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小于35%。

除上述检查外,还应进行一些有关溶血性疾病的辅助检查,如红细胞脆性试验、酸溶血试验、自身溶血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血常规、尿隐血、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血清乳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

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见于各类肝内、肝外阻塞使胆汁排泄不畅,直接胆红素与总比值大于55%者。

除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外,还需进一步检查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亮氨酸氨基肽酶、5-核苷酸酶、总胆固醇、脂蛋白-X等。

肝细胞损伤混合性黄疸见于各类肝病,表现为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升高,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为35%~55%,检查肝功能可获得异常结果。

黄疸过高怎么治疗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接受专门治疗,发病一周左右之后发黄现象就能自行消失,家长也可给宝宝喂食葡萄糖水以加快黄疸消退。食疗方面,取冬瓜皮和玉米叶各3g煎水服用,也能缓解黄疸症状。此外,可提前早开奶,以加速胎便的排出,这样对黄疸的预防和消退也有帮助。

但当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就必须接受治疗,不然会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治疗病理性黄疸主要有光照疗法、换血疗法和药物治疗三种。

光照疗法:该疗法是治疗黄疸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宝宝躺在光疗箱内,将双眼、会阴和肛门遮盖,其余部分裸露在外。然后用单面光和双面光照射,持续照射2-48小时,但一般不超过4天,直至胆红素降低到7毫克/分升以下就可以停止治疗。

换血疗法:换血是治疗胆红素过高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但换血对医疗技术要求较高,并且不是每一个黄疸患者都适合换血疗法,而且这种疗法也有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这种疗法主要用于重症的病理性黄疸患者。

药物疗法:苯巴比妥和地塞米松可以治疗病理性黄疸,但一定要在医生的医嘱下服用。中药方面,以茵陈蒿汤为主。

黄疸正常值

黄疸指数是否正常,是诊断是否患有黄疸的主要指标,它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成年人的血清胆红素小于17μmol/L时为正常。对于新生宝宝来说,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正常值为不超过204μmol/L(12.9mg/dl),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就为正常。当宝宝的黄疸指数超出正常值时,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尽早带宝宝就医。

黄疸偏高有什么症状


黄疸偏高有什么症状

1、黄疸偏高有什么症状

1.1、生理性黄疸情况比较轻的患者面部和颈部会变成浅黄色,也有可能会影响到躯干,巩膜也会变黄等到3天之后就会慢慢的消退,在一个星期以内患儿的皮肤会恢复到正常的颜色。而情况严重的患儿仍旧是头部先变黄之后波及到全身,而且患儿的脑脊液和呕吐物也能够变黄,时间会高达一周,还有一些早产儿会持续四周,粪便也会变成黄色,尿液里没有胆红素。

1.2、一旦患儿持续黄疸,皮肤和巩膜等组织也会变黄,随着黄疸越来越严重,患儿的尿、泪液和痰以及汗液也会变黄,只有唾液才不会变色。同时,患儿还会引起消化道的症状,常常会引起肚子痛、食欲不振和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后患儿还会持续胆盐血症的症状,比如皮肤瘙痒、脂肪泻和夜盲症以及心动过缓等,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2、黄疸偏高的原因

2.1、新生儿的体内红细胞过多,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了过多的胆红素,胆红素是导致黄疸产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偏高。

2.2、胆红素的代谢需要肝脏里面的肝脏酶参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是很完善,所以导致了肝脏酶分泌不足,从而使得胆红素排出不及时,导致了黄疸偏高。

2.3、胆红素的排出需要胆道参与,新生儿胆道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导致胆红素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的排出,造成了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2.4、胆红素还可以从大便中排出,但是新生儿胎便比较粘稠,导致胆红素排出不是很顺畅,从而使得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3、如何预防黄疸偏高

3.1、看父母血型。

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或者AB型血,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几率偏高。这种新生儿黄疸就是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需要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3.2、注意饮食。

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饮食有节,忌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太饱或者让自己太饿,并忌烟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3.3、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等食物。

如何治疗黄疸偏高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黄疸偏高如何用药

新生儿患了病理性的黄疸,就需要用药进行治疗了。黄疸用药合用比单用效果好,一般有以下药物:

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4-8mg/kg,副作用有嗜睡及吮奶缓慢。

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每日1-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3-0.5mg/kg,但应根据引起黄疸病因慎重使用。

中药:有些中药也可作为新生儿黄疸用药,常用的方剂有:茵陈15克,制大黄3克,黄芩9克,甘草1.5克,每日一剂,连服3—5日;制大黄3克,黄连3克,黄芩4.5克,每日一剂,连服3—5日。

黄疸乙肝有什么症状


二、预防乙肝的常见方法三、乙肝的类型有哪些

黄疸乙肝有什么症状

1、黄疸乙肝有什么症状

1.1、全身症状:黄疸型乙肝起病时患者常感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少数患者可持续高热数日。常先有发热,而后才出现黄疸。因个体差异,患者还可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伴有关节酸痛而被误认为风湿病,也有少患者有剧烈腹痛而误认为急腹症,还可出现荨麻疹。

1.2、胃肠道症状:黄疸型乙肝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多数患者同时厌油腻食物,且常伴有体重呈进行性减轻,甚至发生高度营养不良的表现。

1.3、腹痛:黄疸型乙肝患者常伴有上腹部剧烈绞痛,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与钝痛。

1.4、排泄物异常:黄疸型乙肝患者尿色深如浓茶,而粪便颜色可变淡,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似陶土色。

2、黄疸乙肝会传染吗

专家指出:黄疸性肝炎有很多种,有乙肝引起的,有丙肝引起的,有的是普通的非传染性肝炎。乙肝和丙肝引起的黄疸型肝炎是传染的;甲型肝炎胃肠道是主要传播途径,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可以传播甲型肝炎;新近发现通过输血或注射途径亦可传播。另外,母婴之间或性接触亦有传播的可能。

3、黄疸乙肝的治疗方法

3.1、很多人采取了西药治疗的方法。西药治疗固然见效快,但是西药治疗的副作用比较大,患者使用以后可能还会造成其他的损伤。

3.2、基础守旧治疗。患者可在家卧床休息,防止病毒的交叉及继发感染。

3.3、水冲击疗法:黄疸型乙型肝炎的患者体内一般水的代谢已经失调,组织内有水分滞留的现象。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使水分充分排出,同时让病人另外饮水,从而移换排出的水分。这样就可以冲洗停留在肝脏、血液和组织中的胆红质,从而使之由尿液排出,终极缩短黄疸期。

预防乙肝的常见方法

1、乙肝病人的防护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注射乙肝疫苗,还需要留意保护易感人群,注射乙肝是最常常最有效的防护。

2、乙肝防护要养成一个保持卫生、勤洗手的习惯。平常,最好不要拿手指揉眼睛、挤痘痘、抠鼻子、挠痒痒等。一旦实在要做这些事儿,要事先把手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消毒。要留意办公场所卫生,自己的办公桌椅、办公用具和公用物品要保持卫生、勤消毒。

3、最常见的预防乙肝的办法还有就是消灭传染源,注意对具有感染性病人的隔离,还要注意处于恢复期病毒携带者的定期随访。另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行业卫生,防止自身血液、唾液还有其他分泌物污染四周环境。所用食具、牙刷、修面用具、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

4、乙肝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的营养均衡、锻炼自身的身体、劳逸结合,加强体质,可增长自己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几率。当然,无论身边是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你都需要注意注射、输液、拔牙、洗牙所用的器具等的卫生安全。

乙肝的类型有哪些

1、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果没有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仅仅是表面抗原阳性,不论是“大三阳”或是“小三阳”。也不论Hl{v DNA阳性或阴性,均称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它占乙肝感染者中的大多数。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虽然没有症状,甚至肝功能也正常,但是肝脏存在慢性炎症,如果不治疗,最终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这些人其实不是真正的携带者。因此,如果没有肝组织学检查的证据,要进行长期的、动态的观察,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2、急性乙肝:病程在半年内称急性乙肝,一般起病较急,有轻重不等的症状,多数人表面抗原多在半年内消失,少数可变成慢性乙肝。

3、慢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称慢性乙肝,可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如果没有乙肝病史,也没有近期的化验结果,首次发病有时很难判断是急性乙肝还是慢性乙肝。

4、重型乙肝:病情发展迅猛,症状很重,如不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黄疸肝炎有什么症状


黄疸肝炎有什么症状

1、黄疸肝炎的症状

1.1、尿黄如茶:黄疸型肝炎患者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的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导致。

1.2、肝区疼痛:名为黄疸型肝炎,一定会使肝脏受损。疼痛的位置为右上腹。

1.3、发热:当黄疸型肝炎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的时候,很多人会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热,其实不然,所以发热还是不能忽视的。

1.4、黄疸前期:在这阶段因个体差异、患者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应特别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

1.5、黄疸期:热退后出现黄疸,常见巩膜首现黄染,继而全身皆黄,于数日至2~3周内达顶峰。多数为轻度至中度黄疸。此时消化道症状加重,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少数脾脏肿大,助缘下可触及。

2、什么是黄疸肝炎

黄疸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

3、黄疸肝炎的传染性

黄疸性肝炎有很多种,有乙肝引起的,有丙肝引起的,有的是普通的非传染性肝炎。

黄疸肝炎如果是因为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从而导致血液的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都升高了,最终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分发黄的症状,那么就具有传染性,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就有传染性。

黄疸型肝炎的危害

1、损害肝脏

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

2、易引起的并发症

本病的转归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3、危及生命

产生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脂溶性的,另一种是水溶性的。前者可以沉着到脑神经核上,越积越多,影响神经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核黄疸轻者会影响人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

黄疸肝炎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由于黄疸型肝炎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得十分的不稳定,这于缓解病情是十分不利的。这时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家人应该多开导,让患者重拾希望和信心。

2、药物治疗:现在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药物有很多,因此患者可以自行选择用药。但是切忌盲目选择,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宜的药物,这样才利于病情的好转。

3、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注意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医院,更不能用经验不足的实习医生,否则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在手术后要积极做好护理工作,避免感染。

4、饮食治疗: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忌口,不能吃肥腻、辛辣的食物,更不可饮酒。要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多吃水果蔬菜。

黄疸肝炎是什么


黄疸肝炎是什么

1、黄疸肝炎是什么

黄疸系指血中胆红素增高,导致巩膜、粘膜、皮肤及体液发生黄染的临床表现。黄疸既是症状,又是体征。正常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应低于3.7μmol/L。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而未出现肉眼可见的黄染时,称为隐性黄疸;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μmol/L病血清时,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染现象。

2、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尿黄如茶:黄疸型肝炎患者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的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导致。

肝区疼痛:名为黄疸型肝炎,一定会使肝脏受损。疼痛的位置为右上腹。出现肝区疼痛这种黄疸型肝炎的症状的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使肝被膜张力增大及炎症波及肝脏韧带及其周围的纽织导致。

发热:当黄疸型肝炎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时,很多人都会误诊为是感冒发烧,这也就耽误了病情的及时治疗。发热的原因是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解毒排泄功能减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3、黄疸肝炎产生的原因

黄疸性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

如何预防黄疸型肝炎

首先,人们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及其卫生是最主要的预防黄疸型肝炎的方法。个人的良好卫生对疾病的传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平时生活中,人们要有饭前、饭后、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能食用不干不净的食物,除此之外,人们所使用的各种器皿都要进行及时消毒,以免病菌传播。

其次,针对接触过黄疸型肝炎患者的人,要采取隔离的措施,以免更多的人们受到黄疸型肝炎的侵害。要防止黄疸型肝炎的逐渐蔓延,就必须对接触者隔离观察至潜伏期结束。

最后,人们可以注射疫苗防止受到黄疸型肝炎的传染,在接触乙肝病人后及时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4周后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于1个月及6个月时再注射第2-3针乙肝疫苗,接触甲方肝病人,在2周内,肌内注射含抗甲肝抗体的丙种球蛋白。

黄疸肝炎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

1、忌劳累,中医认为,人动血分经络,人卧血归肝脾。这可说明肝硬化病人应多休息。卧床休息,能减少肝代谢的需要量,增加肝的血流供应量,有利于肝细胞的营养与再生,促进病情稳定。如不仅不休息,而且劳累过头,则情况恰恰相反,肝细胞还会再次出现坏死,从而加重病情。

2、忌情绪悲观,过于忧郁和懊丧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加重疾病的发展。肝硬化病人应象那些以精神力量战胜晚期癌症20年仍健康地活在世上的人那样,坚信自身机体能战胜病魔。

3、忌滥服药物,由于肝硬化时肝功能降低,药物在肝内的解毒过程大大减慢,药物可在体内蓄积,特别是麻醉药和镇静药不仅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而且会诱发肝昏迷。所以,要尽量少用药,所用药物必须是非用不可才用。

4、慎过性生活,肝硬化病人不节制性生活,可诱发肝昏迷和上消化道出血。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性生活次数要有相当程度的减少,而失代偿期则应禁止。

5、少喝或不喝咖啡,因为咖啡因会加快胃酸的产生,而胃酸进入肠道内容易产生气体发生腹胀。不嚼口香糖,因为口香糖内添加的人工糖料无法被肠道吸收,在肠内经过发酵会产生气体。尽量少用吸管喝水或饮料,不饮用碳酸饮料。因为腹水而腹胀者按照相关腹水的护理进行。

黄疸肝炎的症状


黄疸肝炎的症状

1、黄疸肝炎的症状

1.1、尿黄如茶:黄疸型肝炎患者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的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导致。 当初现尿色淡黄且一天比一天颜色深那么就要警惕是不是黄疸肝炎症状了!

1.2、肝区疼痛:名为黄疸型肝炎,一定会使肝脏受损。疼痛的位置为右上腹。出现肝区疼痛这种黄疸型肝炎的症状的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使肝被膜张力增大及炎症波及肝脏韧带及其周围的纽织导致。

1.3、发热:当黄疸型肝炎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的时候,很多人会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热,其实不然,所以发热还是不能忽视的。

2、黄疸肝炎的传染性

黄疸性肝炎有很多种,有乙肝引起的,有丙肝引起的,有的是普通的非传染性肝炎。

黄疸肝炎如果是因为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从而导致血液的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都升高了,最终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分发黄的症状,那么就具有传染性,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就有传染性。

3、黄疸肝炎的发病过程

黄疸前期:从患者开始有症状到出现黄疸这段时间,约为数日至2周。起病时患者常感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少数患者可持续高热数日。更为突出的症状是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黄疸期热退后出现黄疸,常见巩膜首现黄染,继而全身皆黄,于数日至2—3周内达顶峰。多数为轻度至中度黄疸。

恢复期此期黄疸渐退、肝肿大及其他各种症状均渐消退,食欲恢复正常,但仍感轻度肝区痛。此期持续平均一月。

黄疸肝炎的危害

1、损害肝脏

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

2、危及生命

产生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脂溶性的,另一种是水溶性的。前者可以沉着到脑神经核上,越积越多,影响神经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

核黄疸轻者会影响人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水溶性胆红素的毒性虽小,但是能引起这种胆红素升高的肝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超过它本身的毒性。

所以,胆红素无论脂溶性或水溶性,无论它们的毒性大小,都是人体内应该消除的垃圾,该消除时必须消除,自身不能清除时,应请医生帮助消除。

黄疸肝炎的饮食注意

1、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较适宜。过去提倡的肝炎的高热量疗法是不可取的,因为高热量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最终可致脂肪肝,反而会使病情恶化,故弊大于利。

2、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占总热能的60~70%。过去采用的高糖饮食也要纠正,因为高糖饮食,尤其是过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会影响病人食欲,加重胃肠胀气,使体内脂肪贮存增加,易致肥胖和脂肪肝。碳水化合物供给主要应通过主食。

3、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总热能的15%,特别应保证一定数量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包质、豆制品等的供给。

4、脂肪摄入一般可不加限制,因肝炎病人多有厌油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脂肪摄入过多的问题。

5、保证维生素供给。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对于改善症状有重要作用。

急性黄疸是什么病


急性黄疸是什么病

1、急性黄疸是什么病

新生儿黄疸,有真有假,真黄疸是指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等。而假黄疸特指小儿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 的。小儿出生24小时以后发现黄疸,并能够在14天以内自然消失,没有其它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于早产儿 来言,生理性黄疽的发生率要更高,可达80%。

2、黄疸的治疗小偏方

2.1、偏方一

用法: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2.2、偏方二

材料:用地锦草、羊草、桔梗、苍术各一两,甘草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陕西省醋二碗与皂矾四两,同熬匀后,将药末投入,再加白面适量和成丸子,如小豆大。

用法: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醋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3、偏方三

用法: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又方: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3、黄疸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在临床上,儿童出现的黄疸现象时可以分为生理和病理性的两种疾病的,而生理性的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且这类黄疸都是比较轻的,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并不是全部对小儿智力有影响。

但是,病理性的黄疸,对于儿童身体健康的危害性就比较大了,该病症会影响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这对于儿童今后的成长发育等,都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了。

并且,儿童在出现了病理性的黄疸疾病之后,都会出现了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所以及时进行相关治疗也是更为重要的。

黄疸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发展)。

2、保暖:体温维持在36~37℃,低体温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

3、尽早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同时,有利于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轻肝脏负担。应耐心、细致喂养患儿,少量多次,保证患儿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如有脓性分泌物,可用3%过氧化氢清洗局部后,涂以2%碘酊,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5、光照疗法:按光照疗法护理。

6、遵医嘱用药:给予补液和白蛋白治疗,调整液体速度,纠正酸中毒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7、必要时候换血治疗。

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1、发热:病毒性肝炎在黄疸出现前常有低热,少数病例可发生高热。胆管炎发热,一般在中等度以上,多伴有寒战,常发生在上腹剧烈绞痛之后,接着出现黄疸。肝癌因癌组织坏死或继发感染常有发热。

2、腹痛:肝区隐痛或胀痛时,常提示病毒性肝炎,持续性胀痛见于慢性肝炎及肝癌;胆结石或胆道蛔虫症发作,常有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亦有少数胆石症患者可无明显腹痛史;上腹及腰背痛提示胰头癌。

3、消化不良:病毒性肝炎在黄疸前期一周左右常有消化不良。如黄疸发生前已有较长时期的消化不良,特别是在老年患者,首先要考虑肿瘤。长期厌油腻饮食或进油食后易诱发右上腹不适或绞痛者,常见于慢性胆囊疾病。

4、皮肤痊痒:阻塞性黄疸常有明显的皮肤癌痒,且持续时间较长;肝细胞性黄疸也可有轻度病痒;溶血性黄疸则无疫痒。

黄疸高是什么病


黄疸高是什么病

1、黄疸高是什么病

任何于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都是不正常的,病因包括母婴血型不合所造成的溶血,例如母亲为O型血,婴儿为A或B型、红血球结构或酵素的异常、感染疾病等。若黄疸于出生后(7至10天内)持续不退,医生更需要考虑其他的可能性,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胆道闭锁、先天性代谢疾病(如半乳糖血症)等。哺乳也有可能产生新生儿黄疸的,不过多数并不会导致胆红素的过多积聚,对婴儿亦不会产生问题。母乳黄疸通常会于第4天后逐渐出现,约持续1至2周,不过医生在作出此诊断前,必需先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2、儿童黄疸高的症状

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瘙痒,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浓茶样尿,陶土样便。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胆盐血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泻、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等。黄疸伴发热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发热而后出现黄疸。

3、儿童黄疸吃什么好

患黄疸者小便发黄,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饮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热解毒,利小便。梨子能清热、解毒、消痰。它含有维生素C1、B1、B2、烟酸和糖。狝猴桃性寒解热,适宜阳黄者服食。山楂可以治疗儿童黄疸。具体方法是:全部采用单味北山楂肉,开始1-2日内,日用量为60克,第3天起减少,以开水浸泡当茶饮服。

治疗儿童黄疸的中药方

1、若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身热,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胃脘不适,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黄,眼睛及周身发黄。可用茵陈10克,栀子6克,犬黄6克,黄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2、若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弦数。可用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绿茶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3、若患儿皮肤、巩膜发黄,色泽晦暗,尿黄染尿布,大便色浅黄,稀粘不成形,食纳不佳,舌质淡,苔白微腻。可用生麦芽9克,茵陈15克,金钱草9克,穿肠草6克,通草3克,黄柏3克。水煎服,茵陈后下,每日一剂,早晚三次分服。

如何预防儿童黄疸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厥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黄疸有哪些症状


黄疸有哪些症状

1、黄疸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两种黄疸都会出现皮肤、黏膜、白眼球发黄的症状,而发病时间和持续时间是区分两者的主要因素。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宝宝的一种正常现象,症状表现为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黏膜、白眼球发黄,在胸口和脸部的发黄现象会特别明显。到了第4-6天时,这种发黄现象会达到高峰,但到了1-2周后就会消退,早产的宝宝可能会持续到第3周才消退。这段时间内,宝宝除了可能会出现轻微食欲不振以外,不会出现其他不良现象。

病理性黄疸则较为严重,很可能会引起核黄疸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宝宝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且2-3周仍然不消退,甚至继续加重或复发,又或者是出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出现黄疸的话,就属于病理性黄疸。

2、黄疸的发病原因

2.1、红素过多

如果人体内的红细胞过多的话,就会破坏肠道和肝脏的循环,是血清的内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黄疸出现。这一原因导致的黄疸会有消瘦、恶心、精神疲惫等伴随症状,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的话,还会导致红细胞增多、血管溶血、血红蛋白病等诸多疾病,要想根治就会变得很困难,所以要及时的发现治疗。

2.2、代谢异常

有的患者干细胞排泄功能受阻,这会导致胆红素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升,由于这一因素所导致的黄疸还会伴随有干细胞受损,常见的致病原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疾病等。如果干细胞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的话,就会导致血清内未结合的胆红素升高,从而使人的面部发黄,身体出现异常,导致患上黄疸。

3、黄疸不退有什么危害

黄疸不退的危害有:皮肤、巩膜等地方都被染成黄色,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那么尿液、汗液、眼泪、口痰、鼻涕等液体都会被弄成黄色,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时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就诊,赶紧查出病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黄疸的时候也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腹部有胀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此外还有胆盐血症的临床症状,比如有气无力、头晕头痛、精神萎靡、心跳加快、皮肤会出现大面积瘙痒,更有甚者会出现夜盲症等。

最后黄疸患者会伴有发热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小孩,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物理等降温手段,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黄疸还会影响肝脏的功能、胆囊的功能、脾脏的功能、扑翼震颤、肝性脑病等都是较常见的黄疸危害症状。

黄疸的护理措施

1、妈妈在平时要认真观察新生儿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宝宝的四肢和手心脚心都出现都有明显黄染或者观察宝宝大便的颜色,发现宝宝的大便呈白陶土样,而且颜色逐渐的变得愈来愈淡,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导致,而且出现病理性黄疸,宝宝还有伴随出现各种症状,比如宝宝不太想进食,甚至不吃奶,呕吐、经常又哭又闹、在白天睡眠过多,尿液呈深黄色等,那么就需要进行看医生,以免影响到宝宝的身体。

2、家长在宝宝的黄疸治愈之后,应该保持家里的自然光线,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也不要将窗帘拉得过于严实,白天可以多让宝宝晒一下窗户旁边的自然光,这样可以促进宝宝身体对维他命b的吸收,但是家长也要避免让孩子受到宝宝的直接炙晒,防止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黄疸的预防方法

1、婴儿全身症状的观察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2、保护婴儿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3、观察婴儿的变化

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4、怀孕期间饮食要注意

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黄疸严重的症状


黄疸严重的症状

1、黄疸严重的症状

症状一

生理性黄疸情况比较轻的患者面部和颈部会变成浅黄色,也有可能会影响到躯干,巩膜也会变黄等到3天之后就会慢慢的消退,在一个星期以内患儿的皮肤会恢复到正常的颜色。而情况严重的患儿仍旧是头部先变黄之后波及到全身,而且患儿的脑脊液和呕吐物也能够变黄,时间会高达一周,还有一些早产儿会持续四周,粪便也会变成黄色,尿液里没有胆红素。

症状二

一旦患儿持续黄疸,皮肤和巩膜等组织也会变黄,随着黄疸越来越严重,患儿的尿、泪液和痰以及汗液也会变黄,只有唾液才不会变色。同时,患儿还会引起消化道的症状,常常会引起肚子痛、食欲不振和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后患儿还会持续胆盐血症的症状,比如皮肤瘙痒、脂肪泻和夜盲症以及心动过缓等,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2、黄疸的病因

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3、黄疸怎么检查

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主要见于各类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疾病。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小于35%。

除上述检查外,还应进行一些有关溶血性疾病的辅助检查,如红细胞脆性试验、酸溶血试验、自身溶血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血常规、尿隐血、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血清乳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

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见于各类肝内、肝外阻塞使胆汁排泄不畅,直接胆红素与总比值大于55%者。

除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外,还需进一步检查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亮氨酸氨基肽酶、5-核苷酸酶、总胆固醇、脂蛋白-X等。

黄疸如何预防

1、看父母血型。

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或者AB型血,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几率偏高。这种新生儿黄疸就是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因此,父母血型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当然,爸妈也无须太过紧张,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需要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2、注意饮食。

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饮食有节,忌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太饱或者让自己太饿,并忌烟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3、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等食物。

黄疸怎么护理

1、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孕妈妈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使宝宝出生后出现胎黄,所以在妊娠期间,孕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宝宝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注意观察黄疸的宝宝全身症状,有没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4、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5、注意保护宝宝的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黄疸是什么症状》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饮食养生是什么”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