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饮食养生

2019-10-12 │ 立冬节气饮食养生 立冬节气饮食养生攻略

立冬节气养生 以肾为先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如何分辩关于养生保健话题的对错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冬节气养生 以肾为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立冬当养肾

中医认为肾含真阴和真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养。冬在五脏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摄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因而冬季养肾必须慎防房事,保护住精血。

肾最伤不起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如何养肾?

揉耳增肾阳

长期的诊断观察表明,当人体有病时会在耳廓上出现反应点。因为耳朵上穴位密布,且通四肢百骸,因此中医的耳针疗法就是在耳廓的一定部位,特别是反应区进行针刺或理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助冬日

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中医认为,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泡脚活络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人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这条经脉之根分别在脚上的6个穴位中,仅脚踝以下就有33个穴位,双脚穴位达66个,经常泡脚就可刺激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防治各脏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

yS630.Com相关推荐

立冬节气需进补,吃什么好


今天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气温渐渐下降,养生立冬吃什么,立冬节气要注意些什么呢?

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按我国传统民间习惯,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饮食保健也很重要。

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

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立冬进补方法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吃腊八粥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立冬进补注意事项

立冬补冬,不可盲目进补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 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立冬进补食谱

莲子百合煲瘦肉

莲子20克,百合20克,猪瘦肉100克,加水适量同煲,肉熟烂后用盐调味食用。适于阴虚体质见干咳、失眠、心烦、心悸等症者食用。

菊花鸡肝粥

银耳15克洗净撕成小片,清水浸泡;菊花10克、茉莉花24朵温水洗净;鸡肝100克洗净切薄片备用;水烧沸,先入料酒、姜汁、食盐,随即下银耳及鸡肝,烧沸撇去浮沫,待鸡肝熟,调味。再入菊花、茉莉花稍沸即可。佐餐食用可疏肝清热、健脾宁心,气郁体质者食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克,生姜30克,冲洗干净,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羊肉500克剔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血水后捞出。当归、生姜、羊肉放入沙锅中,加清水、料酒、食盐,烧沸后撇去浮沫,小火炖至羊肉熟烂。此方温中补血,祛寒止痛,适于阳虚体质者食用。

黑豆川芎粥

川芎10克用纱布包裹,和黑豆25克、粳米50克一起煮熟,加适量红糖。分次温服,可活血祛淤,行气止痛,适于血淤体质者食用。

白胡椒煲猪肚汤

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将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加盐调味。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不错的冷盘。可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

■煲汤小贴士

若食材为猪脚、土鸡和老鸭等,平均加热1至1.5小时为宜,而鱼肉煲汤只要汤烧到发白就可以。若汤中加入人参,由于参类含有人参皂甙,煮过久就会分解,煲汤的最佳时间是40分钟。原料与水的比例以1∶1.5最佳。

冬天的风常为北风,其性寒。同时,寒也是冬季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特点。中医认为,寒为六淫邪之一,故冬天应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背。人起居宜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且不要做剧烈运动。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此外,冬季的传统养生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叩齿、干洗澡、揉腹、艾灸等。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对身体很有益处。尤其是艾灸,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足三里、中脘、关元、气海,还可以在肚脐里放些盐,艾灸肚脐,那里是神阙穴,这个穴位对补益元气十分重要。

结语:立冬之后如何进补您学会了吗?

立冬节气 活动手脚多慢跑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古语有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气候从秋季的凉爽宜人逐渐转为冬季的寒冷刺骨,万物开始趋向伏藏,人体在这段时期也要主张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养生学认为阳气潜藏时,应该像农民育幼苗、妇人初怀孕一样,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能够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邪气才不易犯外扰内,才能够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立冬时期保护好阳气显得至关重要。

立冬前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常伴有大风、降温等恶劣气候,往往使得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病情加重。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为阳中之太阳,人体内血液的正常流动主要依靠心脏健全的功能,而心必须保持强大的阳气,才能温运血脉;一旦心阳被寒邪损伤,则可导致血运滞涩,诱发或加重各种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则认为,血管也会热胀冷缩;寒冷能刺激血管收缩,寒冷还可以促使血液中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进而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所以,立冬期间,要避免在大风降温的天气里外出,不要长时间待在室外,不食用冷饮,及时增减衣服,早睡晚起.适度锻炼,最好在上午九十点钟以后或下午四五点钟进行,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度,避免剧烈运动或局部运动。饮食上要远三白(糖,盐,猪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洋葱、海鱼、牛奶、番茄、海带、大豆、大蒜、玉米、燕麦、核桃、板栗、芹菜、菊花、鸡蛋、沱茶是目前专家建议防治心血管病的15种食品,对心脏具有保护的作用,在季节变换,严寒将至之时可以多加选食。大便费力往往是心血管事件的诱因,平素应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此外,还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而对于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建议最好能在入冬前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对用药进行必要的调整。

立冬应该如何锻炼

手脚是人体的脉稍,适当的加温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加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冬天后人们就显得懒惰,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请各位朋友切忌早睡早起以养阳气。

春天补气助升阳 以“枣”为先


大枣性温,味甜,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虚食少、乏力便溏、气血津液不足等症。下面介绍几个大枣食疗方:

红枣山药粥

做法:红枣50克,鲜山药20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清水1000毫升。水烧开后,将红枣、山药、大米放入锅中,慢熬成粥状,放入白糖。适用于老年消化不良、脾虚泄泻、女性子宫脱垂等。

枣菊饮

做法:红枣50克,菊花30克。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20分钟,两次混合,取汁,当茶饮。适用于高血压人群。

枣橘饮

做法:红枣10枚,橘皮10克,同放于保温杯中,注入滚开水冲泡,温浸10分钟,当茶饮。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养生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2013年立冬时间是11月07日14:13:52.习惯上,我国民间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在五脏应肾。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所谓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一、饮食养生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鸡蛋、鱼类、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以及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

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饮食养生应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中医理论认为,立冬养生要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二、精神养生

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的得以潜藏。

冬季阴气日盛而至极,阳气微极而复萌。在冬季要顺应自然的变化,精神情志要安静自如,恬淡无求,使神气內收。由于冬季木枯草衰、万物凋零、阴雪纷纷,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抑郁不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奕棋、绘画、练书法、欣赏音乐、访亲会友等,这样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三、起居养生

起居调养强调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

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冬在五脏应肾。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寒为六淫邪之一,故冬天应保暖避寒,适当早睡晚起,延长睡眠时间,可以养阴经,促进体力的恢复,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避免在严寒、大雪中锻炼。

四、运动养生

方法1、擦腰生热

两手掌紧贴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匀速有力,以腰部有温热感为度。

方法2、揉腰眼

两手握拳,食指紧按腰眼,旋转按揉50次左右。

方法3、捏拿腰部肌肉

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从上向下捏拿,提放两侧腰部肌肉,自上而下捏拿四次。

每天睡前,最好先用温水泡洗双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不仅可以去污垢,御寒保暖,还可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

长久以来,民间养生也有了立冬补冬的习俗。每逢这天,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海味,说是这样进入了冬季,才能抵御寒冷的侵袭。

温补之前最好先引补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天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补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狗肉、牛肉、羊肉、鸡肉、鹿肉、鱼虾、鹌鹑、鸽、海参、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但专家提醒,入冬进补,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然后,再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进行饮食调养。

补冬食谱

1、黑芝麻粥

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注:本方更适于中老年体质虚弱者选用,并有预防早衰之功效。

2、虫草蒸老鸭

配料: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內脏,冲洗干净,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再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也可用气锅蒸)。

功效:补虚益精,滋阴助阳。本方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方中一偏于补阳,一偏于补阴,两者合用,共咸补虚益精,滋阴助阳之权威药膳。

3、西红柿砂糖藕

配料:西红柿2个、藕1节、沙糖适量。

做法:西红柿去皮,开水煮藕(3至5分钟),两者一并放入盘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生津止渴。

4、苁蓉羊肉粥

配科:肉苁蓉30克,羊肉150-200克,大米适量,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羊肉洗净切片,放锅中加水煮熟,加大米、苁蓉共同煮粥,以食盐、味精调味服食。

功效:温里壮阳。补肾益精。适用于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肾虚面色灰暗等

5、龙马童子鸡

配料:虾仁15克,海马10克,子公鸡1只,料酒、味精、食盐、生姜、葱、水豆粉、清汤各适量。

做法:将童子鸡宰杀后,去毛杂、洗净、装入大盆内备用。将海马、虾仁用温水洗净,泡10分钟,分放在鸡肉上,加葱段、姜块、清汤适量,上笼蒸至烂熟。出茏后,拣去葱段和姜块,加入味精、食盐,另用豆粉勾芡收汁后,浇在鸡的面上即成。服用时,食海马、虾仁和鸡肉。

功效:温肾壮阳,益气补精。适用于阳痿早泄,小便频数、崩漏带下等。

6、糖醋带鱼

配料:带鱼500克,姜2片,葱1根切段,蒜茸l勺,糖及醋各4勺,水3/4杯,生粉l勺,酒1勺。

做法:将带鱼冲洗干净,抹干水分,切块,用少许盐、酒稍腌,扑上生粉;锅下油,将带鱼放入油锅內炸约10分钟,至金黄色,达到外焦內软时捞出,沥干油分,装盘;下油爆香蒜茸、姜片及葱段,再倒入糖醋料煮开,趁热将糖醋汁淋在鱼身上。

功效: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冬季的饮食调养要遵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传统,冬令进补,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 每逢这天,南北方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只有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立冬日我们该怎样注意饮食养生?

7、荷叶盐烤鸭

配料:老鸭1000克,鲜荷叶1大片,花椒l/3勺,八角2粒,粗盐1000克,精盐及油适量。

做法:宰鸭剥肚,去內脏,洗净,用花椒,八角及调味料将鸭煮1小时,再吊干30分钟;用荷叶将鸭包扎好,大瓦堡内放入滚热粗盐,将鸭烘烤约30分钟,再加滚热粗盐烘烤30分钟,烘烤时要不停转动鸭身至鸭熟,再将鸭取出,解开荷叶,将鸭切块上盘。

功效: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五形人立冬养生攻略

木形人:百合栗子养阴补肝肾

饮食调养:宜进食具有养阴补肝肾功效的药食及药食两用之品,如山药、糯米、银耳、菊花、五味子、酸枣仁、女贞子、枸杞子等。

药膳可选择百合栗子羹:鲜百合100克,栗子(去壳)150克,淮山30克,冰糖适量。鲜百合、栗子、淮山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2小时,调入冰糖即成。有润肺养阴,健脾益肾的功效。

火形人:山药黑木耳有助肝肾

饮食调养:宜以益气养阴,平调肝肾为法,可多吃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食物。

药膳可选择女贞子山药粥:女贞子3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洗净的女贞子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成汁,去渣留汁,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山药和冰糖及适量水,用小火熬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益肾养肝的功效。

土形人:枸杞麦冬益气养阴

饮食调养:采取益气养阴,健脾益肺配合补肾的方法,可多吃猪、牛肉、乌鱼、太子参、山药、麦冬、山萸肉、冬虫夏草等食物。

药膳可选择枸杞鸡肉汤:鸡半只,枸杞子15克,淮山药30克,生姜片15克,精盐适量。将鸡肉洗净切块,倒入开水锅中烫一下取出,以去除腥味,然后把鸡块放入砂锅中,加入淮山药、枸杞子、生姜片及适量水,用小火煮至肉烂汤香,调入盐,再煮一沸即成。有补肝益肾,温中益气的功效。

金形人:参麦地黄汤补气健脾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益气养阴、补肾益肺功效的食物,如猪肉、鱼肉、鸡肉、梨、粳米、大枣、枸杞子、银耳、太子参等。

药膳可选择参麦地黄汤: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五味子15克,猪瘦肉100克,陈皮5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将猪瘦肉洗净,切成小块。所有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煮2小时,调入精盐即成。有益气健脾,养阴生津的功效。

水形人:桑椹白馒头补肝肾

饮食调养:可多吃具有疏肝健脾,益气养阴,补肝肾功效的食物,如猪肉、鱼、鸭、太子参、枸杞、山药、地黄等。

药膳可选择桑葚白馒头:桑葚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鸡蛋500克,白糖50克,面粉2000克,酵母粉适量。将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使用。将面粉、药汁、白糖、鸡蛋放入盆内,加酵母粉揉匀,揉成面团,做成白馒头,上笼蒸熟即成。有补益肝肾的功效。

立冬进补首选羊肉炖萝卜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立冬后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狝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

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汤可以加一些沙参、黄芪、麦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为毕竟是食补而非药补。

羊肉炖萝卜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其次是炒双菇(香菇和平菇),它能补益肠胃,化痰散寒,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羊肉炖萝卜做法

原料羊肉、红萝卜、洋葱、姜、蒜、干红辣椒、[1]花椒、桂皮、孜然

做法1、羊肉切大块;

2、红萝卜洗净,切滚刀块;

3、紫皮洋葱切丝、姜蒜切片,其他香料洗净,沥干水分备用;

4、羊肉凉水下锅,大火煮沸,继续滚煮3分钟,去除血水和杂质;

5、捞出,用热水冲洗干净表面的浮沫,沥干水分备用;

6、起油锅,爆香各种香料;

7、下入羊肉大火爆炒;

8、烹入料酒、生抽和老抽,翻炒上色;

9、添加没过的热水煮开,加点糖调味,加盖中火炖制;

10、炖至羊肉八分熟,添加萝卜块翻炒均匀,用盐调味,继续炖制;

11、至白萝卜熟透,羊肉软烂,加点味精,大火收汁即可出锅。

立冬节气民间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吃饺子: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泳: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贺冬: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冬学: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最好的时间。

江宁人立冬习俗吃肚包鸡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按照贺冬的习惯,江宁人就爱在这一天吃肚包鸡。说起来,这种用猪肚子包住整只鸡烹饪的菜肴,最早兴于广东且有悠久的传统,但因为对身体有滋补作用,为女人坐月子必须吃的一种菜。

过去,江宁人做肚包鸡,采用的辅料多为:味精、白胡椒粒、党参、姜、玉竹、五味子、熟地。而浙江嘉兴一带,则喜欢用水发黄豆、八角、小茴香、绍酒、葱等之类,因此各地所谓的肚包鸡,其做法与味道肯定是有差异的。

现在,除江宁人外,南京主城的人也爱上了这一口。

以上为小编搜集,更多立冬养生讯息请关注

冬季防寒保暖养肾为先


冬季属于闭藏的季节,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在中医看来,肾主封藏,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人们防寒保暖也当以养肾为先,可从饮食、起居、运动方面着手,下面一起来跟小编看看吧!

冬季养肾驱寒,以食疗为佳,饮食以藏热量为主,切忌黏硬、生冷,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人体阳气受损。饮食调养应以补为主,宜多吃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寒冷。补法中以炖补为佳,炖补制作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消化吸收。譬如说羊肉,冬天吃就非常合适,因为羊肉性温,助元阳、补精血,是一种良好的驱寒滋补食物。还有鹅肉,自古以来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常食鹅汤、鹅肉,可以防治咳嗽,还能补益五脏。再如鸭肉,也是养阴补阳的上佳食物。

养肾食疗方

1.当归乌骨鸡

食材:枸杞60克,当归30克,白酒50克,乌骨鸡1只,生姜、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先将枸杞、当归切片洗净后装入纱布袋中,用一半白酒浸泡6-8小时;另将鸡宰杀洗净,用另一半白酒加盐拌匀后涂抹于鸡身内外。把药袋和生姜纳人鸡腹内,置于容器中,上笼用武火蒸1小时,再改用文火蒸1小时,停火除去药袋和生姜,把鸡斩块装盘,汤汁加味精后浇在鸡块上即可服食。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调经。

2.天门冬粥

材料:天门冬15-2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煎天门冬取浓缩汁,去渣,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适量,再煮溶化。

功效:早晚各服一次,能够治疗肾阴不足,阴虚内热,津少口干等症状,有滋阴润肺,生津止咳的功效。

3.阿胶糯米粥

材料:糯米小半米杯,阿胶一片的三分之一,红糖一勺,红枣两粒,枸杞少许,当归一片,北芪少许。

做法:阿胶磨碎备用。糯米洗干净泡一下,红枣、枸杞、当归、北芪洗干净,放进砂锅,开火煮开后用勺子搅一下防止粘锅,然后关小火煮到粥粘,放阿胶碎和红糖,拌匀即可关火。

功效:滋阴补血,补肺润肺,益肾黑发,养颜抗衰老。

4.益智粳米粥

材料:粳米50克,益智仁5克。

做法:首先将益智仁研成粉末,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熬成粥品。加入益智仁粉末及调味品,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虚肾亏引起的腰酸以及腹部冷痛等症。

5.当归红枣粥

材料:当归15克、红枣50克、白糖2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当归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水200克,先煎浓汁100克,去渣取汁,与粳米、红枣和白糖一同加水适量,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温热服用,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补血,调经活血,适用于肾亏引起的气色亏损,畏寒怕冷等症状。

6.桂圆枸杞粥

材料:30g桂圆肉、20g枸杞、配料80g大米、800ml清水、30g冰糖。

做法:枸杞,桂圆洗干净备用,将大米洗淘干净放进锅里,放适量的水,再放入桂圆冰糖共熬,粥煮开再放枸杞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桂圆补益心脾,补肾润肺,养血安神,适用于肾虚引起的失眠多梦等症。

冬日养肾以御寒


导读: 春风、夏暑、秋燥不同,冬天带给人的是寒。祖国医学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身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

春风、夏暑、秋燥不同,冬天带给人的是寒。祖国医学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身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可见,数九严冬,若欲御寒,首当养肾。

冬天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宜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这不但能增强与人体免疫有关的肾气功能,提高抗病力,还因肾主纳气,而帮助肺气呼吸,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主骨,冬天经常叩齿,有益肾、坚肾之功。肾在液为唾,冬日以舌抵上腭,待唾液满口后,慢慢咽下,能够滋养肾精。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冬天人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宜进行日光浴,以助肾中阳气升发。

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肝胆相照,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寒邪入侵,首当其冲,故冬天应注意背部保暖,着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肾阳。古人认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因而,冬天切忌房事过度,工作、运动不可过多出汗,防止肾之阴精亏损、阳气耗散。

对于养肾防寒来说,饮食调摄也很重要。冬天宜选食如羊肉、狗肉、雀肉等温肾壮阳、产热量高的食物,这对素体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食一些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等。黑色食品能入肾强肾,亦宜择食,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乌骨鸡、海带、紫菜之类。冬日宜常进各类温性热粥,若将上述食品置入粥中煮食,既能祛寒,又可给养,还能疗疾。国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有句名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老人,冬天可配食乌龟、甲鱼、枸杞等护阴之品。冬令饮不可过咸,因咸味入肾,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另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折伤元阳。

壮骨靠肾精 以气养生抗衰老


导读:人体骨骼的生长与家里无土栽培的花草有点儿像:一个花盆,里面放几个小石块,把花草放

人体骨骼的生长与家里无土栽培的花草有点儿像:一个花盆,里面放几个小石块,把花草放进去,然后浇上营养液,花草就可以正常生长了。骨骼也是一样,它的生长和强壮也需要营养液的滋养,这个营养液就是骨髓。

骨骼的营养来源于骨髓,而骨髓是由肾精所化生的。所以肾精充足,骨髓才会充足,骨骼的营养才会充足,骨骼才会强壮。所谓肾主骨,原理大致就是这样。与骨骼相关的健康问题多与肾虚有关,比如骨质疏松、骨痛、粉碎性骨折这些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为什么?就是因为老年人肾气衰弱,身体里的营养液不够充足,难以给骨骼提供足够的营养。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元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

安静通气 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心平气和 中医认为,情欲与内脏有直接关系,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心平气和可平衡阴阳,祛病延年。

宽胃养气 人类依靠肠胃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养气十分重要。饮食无节,烟酒无度,会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

长啸舒气 长啸可对鼻喉胸腹起到按摩和刺激作用。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哼唱小调,可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秋季养生要点以和为贵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对中老年人来说,应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秋冻有节 和用强身

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但对“秋冻”要有正确的理解,科学领悟其中真髓。自“立秋”节气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会不断入侵,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如果到了深秋时节,遇天气骤变,气温明显下降,阴雨霏霏,仍是薄衣单裤,极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等病,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若不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一旦受凉感冒,极易导致旧病复发。因此,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地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方为明智之举。

饮食调和 润肺防燥

过了“秋分”之后,由于雨水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秋季又是肺金当令之时,稍有疏忽,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证。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鲥鱼、白鸭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木耳、广柑、白果、梨、红枣、莲子、甘蔗等清补柔润之品,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对中老年胃弱的人,早餐宜食粥,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鲜生地汁粥凉血润燥,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菊花粥明目养神,茶粥化痰消食,燕窝粥养肺止嗽,山药粥健脾固肠,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粥食用,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目的。

健身锻炼 动静和谐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全民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面对诸多的锻炼项目,应因人而异来选择,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练五禽戏,打

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

太极拳,做健身操、八段锦,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洗冷水浴、游泳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神,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注重预防 和而安康

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复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节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而祸及生命。因此,人人都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进行干预治疗,将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保持和谐平衡,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安度金秋。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