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要注意这些

2019-10-12 │ 夏至养生要注意这些 春季要了解的8个养生常识

身边这些东西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养生保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身边这些东西可能会要了你的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各类疾病的出现,健康已经是大家首要关注的事项,很多人为了健康不惜高价办各种疗养卡,买各种保健品,但往往危害我们健康的却都是我们身边一些常见的东西。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提醒身边哪些东西会危及我们的健康。

生活中一些东西可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焦糊焦糊的食物

烘焙得有些焦糊味的咖啡豆所泡制的咖啡是很多人的最爱,还有些人喜欢吃有点焦糊的烤面包或者锅巴饭,这些食物虽然可口,但却有损害我们的健康的可能。当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食物在烘烤、煎炸的时候,便会产生丙烯酰胺。这种化学物质很容易溶于水,所以很易被肠道吸收。实验显示,丙烯酰胺有可能导致癌症。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列出的被污染食物名单,薯条、麦片、饼干和面包都含有丙烯酰胺。2014年,欧洲食品安全局的一份草案中写道:摄入丙烯酰胺,有可能提高患癌症的几率,咖啡、煎炸土豆或者烤土豆都是有害食品。此外,孕妇如果摄入丙烯酰胺,会对胎儿造成极大的伤害。

不粘锅m.ys630.COM

因为全氟化合物的发明,我们拥有了不粘锅、防水衣、防污地毯等家用产品。这些加了全氟化合物的产品抗污能力一流,但是一些研究发现,我们的血液中竟然能够检测到全氟化合物。目前最常见的两种全氟化合物为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这是两种极为稳定的长链全氟化合物,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待上好几年也不分解。实验显示,这类稳定的全氟化合物会导致激素水平改变和癌症,也可能引起甲状腺疾病和胆固醇水平升高。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照,在购买家用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是否含氟,最好不要因为图省事而用这类防污产品。

不粘锅里的氟是有毒的

杀菌产品

个人清洁和护理产品大多含有杀菌剂,例如口腔清新剂、腋下止汗剂和治疗脚部真菌感染的产品。三氯生是此类产品中最常用的杀菌剂,因为它对很多种细菌都有效,我们的牙膏、香皂和化妆品中都有添加三氯生。但是研究表明,三氯生有可能造成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会导致激素水平产生变化。而且,添加了三氯生的洗手液并不会让我们把手洗得更干净。一些大的日化公司,例如强生和宝洁,甚至决定不在其产品中继续使用三氯生。在欧美国家,已经明文禁止生存含有三氯生的杀菌产品,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杀菌产品如洗手液、洁阴液在购买的时候最好购买那些让人放心的品牌

Ys630.com相关知识

几种最可怕的蔬菜会要了你的命


蔬菜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蔬菜营养物质不同,适合的人群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懂得食物的相互搭配。但是要注意的是不合理的搭配一定要谨慎食用,以免搭配禁忌,对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下面的这些关于不能搭配的食物一定要知道和了解,来看看这些食材的介绍。

炒胡萝卜或芹菜时放醋

炒胡萝卜或芹菜时放醋,醋酸会大大破坏胡萝卜素含量,而芹菜属于绿色蔬菜,加热烹制过程中,营养物质和叶绿素在醋酸的作用下会被破坏,可以让绿色的蔬菜变得黄褐色,失去了菜肴的美感,而且也会大大的降低蔬菜的营养物质,小孩子吃的话还会损害宝宝的牙齿,所以说最好不要这样搭配。

韭菜与菠菜同食

由于韭菜与菠菜均属于流食性的食物,韭菜和菠菜一起吃的话,会导致腹泻的情况,所以这样的搭配方法是不利于健康的。

胡萝卜与萝卜做泥酱

胡萝卜不宜与其他萝卜一起磨成泥酱。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能够破坏维生素C的酵素,这样的食用方法可以把萝卜中的维生素C全部破坏掉,而且也可以诱发一些营养失调的情况。

竹笋豆腐同食

竹笋与豆腐一起食用,不但会破坏二者的营养成分,这样的食物相互搭配食用过多的话会导致结石的情况出现,对于身体健康不利。

香菇洗得“太干净”

香菇中含有麦角淄醇,麦角淄醇是香菇中的一种营养成分,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但如果在吃前过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如果香菇中的营养物质被清洗干净的话,吃的话就没有了意义,而且也会导致营养的流失,所以说要注意。

关于蔬菜的一些禁忌搭配,小编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这些食物的搭配是不利于健康的,所以说如果你平时生活中不懂得如何营养搭配的话,但是这些禁忌的搭配一定要知道,以免营养的流失,还会诱发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要注意。


饭后做这些事会要你的命!


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饭后吃些水果,有些人喜欢饭后喝茶,有些人觉得吃饭后睡觉很舒服……殊不知,这些饭后行为就好比毒药,经常这样做可是会出事的……

饭后吃水果=胃肠不适

饭后吃水果,好像是很多人的爱好,但这是一种错误的生活习惯。因为水果中富含单糖类物质,他们通常在小肠吸收。饭后吃的水果会被食物阻滞在胃内,一是,影响食物消化,二是停留时间过长的话,单糖就会发酵而引起腹胀、腹泻或胃酸过多、便秘等症状。

同时,吃了鱼、虾后不宜立即食用葡萄等酸性水果,因为鱼、虾等含有高蛋白和钙等物质,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很快同食,容易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引起胃肠不适。

吃水果最好在饭后2~3小时或饭前1小时。如果吃了肠类熟制食品,再吃一些桔子、柠檬则有益处,因为熟食制品中有些含有亚硝酸钠作防腐剂,而桔子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有效抑制亚硝酸钠的合成,有利健康。

饭后喝茶=喝毒药

茶叶中含有鞣酸和茶碱,这两种物质都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胃液和肠液是人体消化食物必不可少的,可当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抑制它们的分泌,从而导致消化不良。此外,鞣酸还会与肉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等食物中的蛋白质产生凝固作用,形成不易被消化的鞣酸蛋白凝固物。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吃的食物当中含有金属元素,如铁、镁等,鞣酸还有可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长年累月就可能形成结石。专家表示,白开水是最好的饭后饮品,即可清口又不影响消化,饭后过半小时就可以喝一些淡茶了。

饭后洗澡、刷牙、松裤带=消化不良、胃下垂

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就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引起消化不良。有些人很喜欢饭后刷牙,但立即刷牙的话,会使松弛的牙釉质受损。另外,松裤带虽然让肚子舒服了,却会造成腹腔内压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致使消化器官和韧带的负荷增大,促使胃肠蠕动加剧,容易发生肠扭转,肠梗阻,以及导致胃下垂等。

饭后卡拉OK=胃肠不适

虽然“饭后百步走”有道理,但对于老年人,最好还是不要运动,因为饭后半小时内,胃因接纳了食物而变得十分沉重。此时参加运动会使胃饱受“动荡 ”之苦,使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饭后立即散步对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老人可导致头昏、乏力、眩晕、肢体麻木;对患有消化道溃疡和胃下垂的病人则会加重病情。饭后宜静坐30分钟再活动。

对于年轻人,最好不要饱食之后唱歌,俗话说“饱吹饿唱”,因为,饱食后唱歌,会使膈膜下移,腹腔压力增大,轻则引起消化不良,重则引发胃肠不适等其他病症。

饭后立刻就睡觉=中风、发胖

刚吃了饭,胃内充满食物,消化机能正处于运动状态,这时睡觉会影响胃的消化,不利于食物的吸收。同时,饭后脑部供血不足,如果饭后立即上床,很容易因大脑局部供血不足而导致中风。另外,入睡后,人体新陈代谢率降低,易使摄入食物中所含热量转变为脂肪而使人发胖。

以上这些要命事儿都没有,但就是就是仍然肠胃不爽?那看看这个:饭后9大症状暗示疾病。

饭后9大症状揪出体内暗藏的疾病

一顿美餐之后,有人甘之如饴,有人却会出现局部的疼、痛、胀,或是泛酸、烧心、嗳气等症状。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吃饭时出现的感觉,通过这些蛛丝马迹,没准还能帮你更早地辨别出一些隐藏颇深的疾病呢!

1、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泛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考虑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2、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

3、饭后出现泛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

4、饭后上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症状持续多年,常在秋季发作,疼痛可能有节律性,如受凉、生气,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诱发,可能是胃溃疡。

5、常常于饭后2小时胃痛,或半夜痛醒,进食后可以缓解,常有泛酸现象。可能有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

6、吃东西不当或受了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急性痢疾。

7、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并未见消瘦,则患慢性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大。

8、稍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饮酒,或一进餐即会腹泻,有的在腹泻时或腹泻前伴有腹痛、肠鸣,腹泻后腹痛感会减轻,则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

9、吃了油腻食物后有右上腹胀痛并放射到右侧肩部的,可能是患了胆囊炎或胆石症,尤其是喜食油腻食物、肥胖、不吃早餐的人更要注意。

上述9种症状解读只作参考,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如果您真有胃肠不适的症状,应尽早去医院诊治。

这些食物可以要了癌症的命


【导读】你知道吗,这些食物可以要了癌症的命!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下面小编介绍这些食物可以要了癌症的命吧!

1)茄子:霜打茄子是好药

中药许多方剂及民间验方中,时常使用秋后老茄子、霜打茄子.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茄子具有抗癌功能。曾有试验从茄子中提取的一种无毒物质,用于治疗胃癌、子宫颈癌等收到良效。另外,茄子中含有龙葵碱、葫芦素、水苏碱、胆碱、紫苏甙、茄色甙等多种生物碱物质,其中龙葵碱、葫芦素被证实具有抗癌能力,茄花、茄蒂、茄根、茄汁皆为良药,古代就有秋茄根治疗肿瘤的记载。

茄子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除维生素A、C偏低外,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几乎跟西红柿差不多,而蛋白质和钙甚至比西红柿高3倍。

2)苦瓜:李时珍称其为一等瓜

苦瓜在民间受到的待遇两极分化严重,不少人很好这一口,也有人对其敬而远之。但真正给它好身份的却是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他称其为一等瓜,是不可多得的抗癌瓜。

西医更证明,苦瓜的抗癌功效来自一种类奎宁蛋白,它是一种能激活免疫细胞的活性蛋白,通过免疫细胞做二传手,将癌细胞或其他不正常的细胞杀掉。苦瓜种子中含有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细胞分泌蛋白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3)海带:可预防乳腺癌和甲状腺肿瘤

海带中药名为昆布,可预防乳腺癌和甲状腺肿瘤。海带富含碘,能防大脖子病在中国已经妇孺皆知,实际上,海带还有其他诸多本领,它含的海藻酸钠与具致癌作用的锶、镉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并将它们排出体外;海带可选择性杀灭或抑制肠道内能够产生致癌物的细菌,所含的纤维还能促进胆汁酸和胆固醇的排出;海带提取物对各种癌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

4)地瓜:逐渐被淡忘的抗癌佳品

小时候冬天捧着香喷喷的烤红薯边暖手边解馋的日子已经淡出不少年轻人的记忆,过去走街串巷的卖烤红薯摊现在几乎无迹可寻,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有调查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不少人已不再食用地瓜。

地瓜:别名甘薯、红薯、白薯,被认为是祛病延年、减肥保健的绝佳食品。其实地瓜也有强大的防癌功能。最近科技人员在地瓜中发现了一种去氢表雄酮的物质,它能预防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5)南瓜:被誉为神瓜

在某些国家它被誉为神瓜,因为它既可为粮,又可为菜。美国人在感恩节都要吃南瓜,以表示对南瓜的谢意。但是,在我国,现已很少种植。

南瓜可预防肥胖、糖尿并高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对癌症预防有很好的效果,南瓜维生素A的含量之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另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质和纤维素,还含有抑制致癌物色氨酸-p的不明成分。

6)麦麸:最好的防癌食物纤维

别名麸子,小麦磨粉时脱下的种皮,用作饲料,不食用。用麦麸喂牲口,皮肤红润,毛发油亮,极显健康状,现麦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健康,西方不少机构号召人们吃全谷食物、全麦食物。全麦食物即把小麦全粒磨成面粉丁再分出麦麸,用这种粉制成的食品。

麦麸是小麦主要营养成分的仓库,B族维生素、硒、镁等矿物质及纤维素几乎都集中在它身上。它能预防并治疗结直肠癌、糖尿并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便秘、痔疮等。因此,不少专家认为,麦麸是最好的防癌食物纤维。

7)萝卜:根茎类蔬菜中的健康保护神

萝卜别名莱菔,品种多,皆为抗癌能手,所以有农谚:冬吃萝卜夏吃姜,一生不用跑药堂以及十月萝卜水人参之说。荷兰人定胡萝卜为国菜,日本、美国认为它是根茎类蔬菜中的健康保护神.

萝卜具抗癌、宽胸、化痰、利尿之功能。萝卜中含有多种酶,能消除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其中的本质素能刺激肌体免疫力,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吞噬杀灭癌细胞的能力。萝卜的辣味来自芥子油,它可刺激肠蠕动,促进致癌物的排除,萝卜中还含有许多抑制致突变活性的不明成分。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高出8--10倍。而胡萝卜因含丰富的胡萝卜素,也具有极好的防癌作用。

8)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

棕色,形似土豆,其内碧绿如翡翠,甘酸可口,本是南方山区野果,现在已移栽到全国各地。其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类脂、维生素、有机酸及多种矿物质。 维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每100克果子含200毫克,几乎是柑橘的100倍,西红柿的30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维生素C片,另外还含有丰富的具有保护血管功能的维生素p,其营养价值甚高。

要了你命的十件小事


会要了你命的十件小事,有一些生活中的容易发生的状况,一般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也就是这些看似轻微的小毛病,一不小心也会要了你的小命。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如果你耐心看下来就知道了,越是小症状,越是不能轻忽。

生活越来越便利,科技越来越发达,各种疾病也与日俱增。我们一路辛苦走到今天,只要一场大病,便几乎整个儿摧毁了去。但是,倘若不是晚期,癌症也有可能治愈。所以,若你及时地发现了那病魔的萌芽,那么连根拔除它的机会就很大。

1.悄悄变化的美人痣

我们的身体在发生变化时,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征兆,只要你懂得爱惜自己。在痣发生恶变,成为恶性黑色素瘤时,有这样一些报警:

(1)、痣在近时期内迅速增大;

(2)、痣表面出现糜烂甚至发生破溃且有瘙痒感;

(3)、痣周围原先平坦无异,新近出现小黑点、卫星结节状组织,或附近淋巴结肿大且伴黑色。

2.别让汗湿了你的手心

手心出汗,可不是在说你身体好,特别是年轻人。女性手心会发热,还很有可能得了慢性肾盂肾炎。前期一般有持续性或间歇性手心发热、出汗,或伴有全身发热。

3.睡觉流口水,不仅仅是可爱

你会为你睡觉时流口水而不好意思吗?这可不是可爱或不卫生那么简单。它可能是由于你的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常说的 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口腔内的卫生没有打扫好,也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炎症、睡觉流口水,也是在提醒你,小心牙周病,要去看牙医了!

小心打点滴要了你的命


导读:生病了很多人会选择输液治疗,因为效果十分快速,但因为打点滴伤健康甚至致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让……

生病了很多人会选择输液治疗,因为效果十分快速,但因为打点滴伤健康甚至致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小心!小编与大家分享打点滴时需知道的注意事项,快来学习,选择与打法都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伤害健康喔!

其实在医学上,将药物送入人体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大家最为熟知的口服方式之外,有些药物可以直接注入肌肉,再经由肌肉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到全身去。另外例如糖尿病病人所注射的胰岛素,则是用很小的针头直接注入皮肤下的浅层部位。这两种方式就是所谓的肌肉注射与皮下注射。

在这些方式中,静脉注射由于是直接将药物利用针管注入静脉,不必再多经一道人体吸收的过程,因此药物在血液?的浓度,很快就会稳定上升而达到造成疗效所需的剂量,因此静脉注射也是最快与最稳定能达到药物治疗效果的方式。

打点滴也要小心

打点滴这项使用得相当频繁的医疗措施,在临床上所造成的疗效很多。在紧急出血状况下,医疗人员常会先快速地补充点滴,藉以短暂地维持血压避免病人发生休克,而来争取准备血液输血的时间。

另外点滴里面所含有的各种电解质,则要视身体疾病状态不同,而有不同的输液种类。吐得厉害的病人,因为所吐的胃液含有较多的酸,因此可能补充含氯离子的生理食盐水。一个晚上拉肚子拉个十几次,差点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候,其实除了脱水之外,还流失大量钾离子,会造成肌肉无力。这个时候含钾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就可能是医师的第一个选择。

打点滴的另一项疗效则是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由于在临床上给予病人点滴的时候,往往必须缓慢地注射,滴完一瓶点滴,起码也要两、三个钟头,而这一段时间也正好让病人有充分休息的机会。对于许多缺乏休息,这也正是打点滴的另一项疗效。

虽然打点滴的确有这些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但是打点滴也可能引发其他的问题。除了打针当时扎针的痛楚之外,打针所造成的伤口以及所注入的静脉本身,都有可能被细菌侵入而造成感染。

点滴本身的无菌要求,以及注入人体的点滴数量,都必须小心计算与控制。否则如果点滴给得太多,由于水分过多反而可能对人体的循环系统造成负荷,尤其是对于小孩与有些心肺功能异常的老人家更要小心。而这也正反映出了任何医疗措施都有利有弊的重要观念。

点滴的打法

不论是要进行血液检查的抽血或是静脉注射的插入针管,都是挨上一针,但抽血只要抽几cc就够用,因此通常都用金属针头扎入血管就行了。但是如果是要打点滴而且可能要摆上几个钟头甚至几天,那就除了先要用金属针头扎入血管之外,还要在静脉血管?放入特殊的塑胶软管,才能让输液在未来的几个钟头或是几天?面,继续源源不断地注入血管中。

这种静脉注射输液所用的塑胶软管,如果小心保护,放上个两三天,应该都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再放久一点,就有可能发生细菌感染所造成的静脉炎等并发症。

因此在临床上,通常医疗人员都会纪录打静脉留置软管的时间,以便能够按时更换以避免其他并发症。

在临床上虽然打静脉留置软管,通常并不困难,只是有时病人手臂上的静脉比较不明显,有时也可能打针的医疗人员技术实在欠佳,以至于病人可能会挨上好几针而痛得哇哇叫。尤其是小朋友的静脉血管很细,偏偏小孩需要补充液体的状况又比大人要来得多而且需要更殷切,因此有经验的家长一定会同意,要帮小病人进行静脉注射,需要技术高超又耐心十足的医疗人员才行。

该打哪一种点滴

静脉注射依据所注射药物的多寡,又可以区分成两种状况,第一种是将少量的药物直接注入静脉,由于量少(多半都只有几㏄)因此常在短时间内就会注射完毕,为了治疗身体各种感染症而使用的抗生素,就常利用这种方式注射。另一种状况就是给予较大量输液而必须缓慢给予的打点滴了。

在打点滴时所注入人体的输液,由于立刻进入血液中,因此在输液的成分与无菌处理上,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输液,大约可以分成含葡萄糖溶液、生理食盐水溶液,以及为了补充其他身体所需物质的电解质溶液等三大类。

第一种通常会用在病人暂时不能经口进食的各种状况,例如肠胃炎或手术后因为肠子还没有恢复蠕动、还没排气等等情形。第二种与第三种则是为了补充身体所流失的体液,例如在外伤或其他如手术出血等状况。而在严重腹泻时为了补充身体所需的钾离子等等电解质,除了使用含葡萄糖溶液之外,这些含较多电解质溶液也必须补充。

有些时候,医师们会在输液?加一些可以经由静脉给予的营养制剂,例如维生素C、B1或B2等,由于维生素B2是黄色液体,另外在临床上用来补充钾离子的氯化钾溶液,因为绝对不能直接一次由静脉注射,只能由点滴缓慢给予,因此为了避免医疗人员误用,故意配制成黄色溶液。因此在许多人印象中所打的黄色营养针点滴,可能有一部份是添加了这些营养素或是氯化钾溶液。

火腿与这些东西一起吃 当心可能会导致胃癌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说法:火腿与酸奶同食可致胃癌,其原因是说由于火腿及腌制品中含有硝酸盐,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在唾液中硫氰酸根催化下,产生致癌物,可能引起胃肠、肝等消化器官癌变。因此,吃含有硝酸盐的食物前后1小时不宜饮乳酸饮料。那么,这说法到底是否科学呢?

科学错误1:火腿及腌制品制作时所添加的通常是亚硝酸钠,即便加的是硝酸钠,也要自然降解成亚硝酸才起作用。大部分亚硝酸再继续分解产生一氧化氮(NO),它非常容易和肉类中的红色素,也就是血红素,发生牢固结合,让红色的血红素变成氧化氮血红素.氧化氮血红素不怕热,即便加热,也保持美丽的粉红色。而没有处理过的血红素则不然,一加热就变成褐色。这就是加亚硝酸盐发色的科学基础了。--所以,烹熟之后还由内到外保持粉红色,说明肉类经过亚硝酸盐处理了。

腌肉料中的亚硝酸钠大部分分解变成一氧化氮,钻进血红素当中之后,仍有少量亚硝酸存留在肉类中,但含量需要严格控制。按我国标准(GB2760-2011),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许可残留量在30-70毫克/公斤之间(西式火腿类不能超过70mg/kg,肉罐头50mg/kg,其他肉制品不能超过30mg/kg)。

因此,制作火腿、香肠等肉类腌制品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乳酸菌帮忙来形成亚硝酸盐。这是第一个错误。

科学错误2:乳酸菌没有硝酸还原酶,没有这个酶就无法把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比如说,纯接种乳酸菌发酵而成的泡菜,就不会有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污染杂菌才是泡菜中产生过多亚硝酸盐的原因。

所以,让乳酸菌跑到肉类当中帮忙把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实在是乳酸菌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污染很多杂菌。这是第二个严重错误。

你对足疗真的了解 可能会陷入这些误区


足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养生方法,我们的脚步有着连接身体的许多神经,有些疾病可以通过按摩脚步的神经来起到缓解甚至治疗的作用了。但是,其实足疗并不是每个人都很适宜的而来,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学问”的哟。有哪些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足底按摩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力道越大越好

适度的足底推拿可以延年益寿,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凡事要适度,过犹不及。身体健康的人,忍痛力比较强,很虚弱的人忍痛力就很弱。所以,像忍痛力弱的人,应该照身体能承受的范围适度、均匀用力。

误区二:足底按摩并非越疼越保健

并不是越疼越好,对于一些长期病患者足部对应的反应区不但不会对刺激敏感,反而可能出现神经麻木。当出现神经麻木的情况时,对应器脏的病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

误区三:自己也能做

为了方便卫生,许多人会选择在家做足疗,或者用足浴盆按摩。但是,足疗推拿不是一般地抚摸,只有对相应反射区用一定力度按摩才能达到效果,专业人士才能找准穴位,所以还是不建议在家进行足疗推拿。

误区四:足疗人人适合

足部按摩治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是通过对足部各个反射区的刺激,使得体内的生理机能得到调整,起到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防病、治疗的保健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足疗推拿。女性在月经期间、患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宜了。

以上是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足底按摩的常见误区”的内容介绍了。想必,大家在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也一定是对于足疗按摩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了。没错,足疗是一种很放松压力,缓解某些病情的好方法,不过大家在选择时也要注意自己是否合适咯。

想补钙,这些食物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身体当中有九成九的钙物质都存在于我们的骨骼当中。而这些钙物质的充足也是保持我们骨骼健康的重要条件。人的年龄慢慢的增加的过程中,骨头也会慢慢的变得脆弱的,尤其是老年人,特别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有人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补钙就可以了。但是你知道吗,有些日常食物吃了非但没有补钙效果,还会加重病情。

1、维生素A摄入过量

说道维生素A,它可以说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它不仅仅能够保持我们的视力,降低夜盲症的风险;同时它还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但是,如果日常生活中,你摄入维生素A物质一旦过量,那么就可能会对骨骼造成一定的损伤,过度的补充维生素A会很容易导致骨骼的硬度下降,从而大大增加出现骨折的风险。

2、食盐摄入过量

食盐,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再常见不过了,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如果一个成年人一天摄入的食盐量超过了2.3克,那么就会导致流失40毫升左右的骨骼钙质。所以,为了避免骨骼内钙物质的大量流失,生活中少吃含有盐分较多的食物,在进行食物烹饪时,尽量清淡一点。

3、咖啡因摄入过量

咖啡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我们骨骼当中钙物质大量流失。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们的身体每天一天如果摄入一百毫升的咖啡因,就等同于一中杯咖啡量;而这一百毫克的咖啡因,就会导致骨骼流失大约六克左右的钙物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少喝一些咖啡。

4、氢化植物油摄入过量

而维生素当中的K维生素,对于我们形成健康的骨骼是相当重要的。通常我们在使用的植物油当中就有它的存在,但是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烹饪时,其植物油会出现氢化,其中所含有的维生素K物质就会遭受到大量的破坏。所以,对于维生素K物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多食用显现的绿色蔬菜,以便给予我们骨骼提供足够的维生素K,让骨骼更加强壮。

5、碳酸饮料摄入过量

现在最受大众青睐的饮料就是一些碳酸饮料,比如我们常见的雪碧、可乐等等。当然,这些饮料喝下去之后,那感觉倍儿爽,但是它却在无形之中对我们的骨骼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在这些碳酸饮料当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做磷酸;这种物质会直接导致身体骨骼内的钙物质会随着尿液一起被流失掉。并且日常饮用碳酸饮料,很容易会大大增加饱腹感,从而影响到我们正常饮食,大大削减了我们身体对于营养物质的补充和吸收。

6、酒水摄入过量

日常生活中,俗话说得好:感情深、一口闷.特别是到了年底,各种应酬更是离不开酒水的存在。但是在我们饮酒的过程当中,酒水当中的某些物质会直接影响到我们骨骼细胞的正常运作,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对骨骼有益处的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如果生活中,你经常喝酒,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骨骼开始变的十分脆弱,一旦出现了骨折问题,那么恢复起来也是十分的缓慢,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所以少喝酒,或者别喝酒了。

碗筷混用可能会损你健康


在中国人的饮食餐桌上,经常会出现碗筷混用的情况,大家都习以为常。但保健专家提示,将碗筷混用,可能会给你的健康带来困扰。究竟,碗筷混用都会有哪些健康隐患?下文做了具体介绍,一起来看看。

从医学角度来说,疾病传染需要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可能因混用碗筷传染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其感染途径主要是口口和粪口传播,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即家人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会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就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

甲肝、戊肝。很多人对肝炎避之不及,事实上,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不同的。比如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其唾液中的乙肝病毒一般很少,不具备传染性,所以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桌吃饭,无需过度紧张。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其病毒易在空气中传播,因此长期和这些人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过唾液等,传染到健康人的身上。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其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孩子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交叉感染。因此,家里如果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家长应注重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多开窗通风,在幼儿园时应尽量专碗专用,防止儿童间相互传染。

伤寒病。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也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有些病情痊愈的患者,因体内病毒未排清,仍具有传染性。饮食卫生状况差,水源受污染等情况都有可能传播该病,因此,伤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应尽量与家人分开使用。

为了饮食健康,也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碗筷混用的情况还是应该及早杜绝。在西方,人们的饮食都是分餐制的,这对预防多种疾病的传播都有大帮助。为了你及家人的健康,可以也来考虑一下分餐制。

不看后悔死!一定要当心这些坏习惯要了你的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所以有很多人都在一些小细节上追求快速和省事,但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可能会给身体造成慢性伤害,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你的日常生活习惯对身体有益吗?生活中养成的很多自认为健康的习惯往往都在时刻威胁着你的性命!请你检查一下,以下这些要命的不良习惯,你有没有?

不良习惯一: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对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慢慢地适应,产生耐药性。因此,牙膏也应定期更换。

警惕这些坏习惯要你命

不良习惯二: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

国家质检部门抽查结果表明,许多种类的卫生纸都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上面含有大量细菌,很容易粘附在擦拭的物体上。只有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高级餐巾纸才符合卫生标准。

不良习惯三:在饭桌上铺塑料布

餐桌上铺了塑料布,虽然好看,但容易积累灰尘、细菌等,而且有的塑料布是由有毒的氯乙烯树脂制成的,餐具和食物长期与塑料布接触,会沾染有害物质,从而引发许多不必要的疾病,影响健康。

不良习惯四:起床就叠被子

人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汗液,睡觉时也不例外。起床后就把被子叠起来,汗液留在被子里,时间一长,不仅有汗臭味,影响睡眠的舒适度,也给病原体创造了生存环境,对身体不利。正确的方法是,起床以后先把被子翻过来,摊晾10分钟再叠起来,最好每周在阳光下晾晒一次。

不良习惯五:用毛巾擦干锅、碗、盆、杯等餐具及水果

我国城市所用自来水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用自来水冲洗过的餐具及水果基本上是洁净的,不用再擦。而毛巾上存活着许多病菌,用毛巾再揩干反而会二次污染。

不良习惯六:白纸用于包食品

为了白纸的白,许多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使用漂白剂,而漂白剂在与食品接触后,会引起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果用白纸包食品极易对食品造成污染。

不良习惯七:将变质食物加热加压后再吃

一些家庭主妇将一些变质的食物高温高压煮过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非常耐高温,不易被破坏分解。

警惕这些坏习惯要你命

不良习惯八:用不消毒的抹布擦桌子

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细菌的数量之多,会让你大吃一惊。因此,用抹布擦桌子,应当先将抹布洗干净,消毒后再用。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水煮沸消毒一下。

不良习惯九:用纱罩罩食物

防蝇用纱罩罩在食物上,苍蝇虽然不会直接落到食物上,但会停留在纱罩上面,仍会留下带有病菌的虫卵,这些虫卵极易从纱孔中落下而污染食物。

不良习惯十:把水果烂的部分剜掉再吃

有些人吃水果时,碰到水果烂了一部分,就把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以为这样就卫生了。实际上,即使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因此,尽管水果只烂了一部分,也还是扔掉为好。

不良习惯十一:用酒给碗筷消毒

需要消毒的时候手边又没有酒精,有些人家就会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在56%以下。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警惕这些坏习惯要你命

不良习惯十二:用废日光灯管晾毛巾

日光灯管内含有水银、荧光粉及少量氧气等有毒物质。有的家庭用废日光灯管晾毛巾、手帕,以为干净、卫生。殊不知在受潮的情况下,如果灯管两端被侵蚀或灯管本身有小裂缝,管内的各种有害物质就会逐渐渗出。尤其在气温较高时,汞的渗出更多,可污染毛巾、手帕,危害人体健康。若这些有害物质直接进入人眼睛,可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不良用药习惯需警惕 十大误区能致命

输液速度可以自行调节?创可贴是万能帖?止痛药可随意服用?由于缺乏全面、准确的安全用药知识,用药不对症、重复用药、迷信抗生素等误区,我国因药物不良反应致病的例子屡见不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如何安全用药也显得日益重要。

近日,记者从中国药学会获悉,去年受到众多网友关注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已于今年9月1日再次启动,竞赛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药学会主办,网友可通过网页和微博两个渠道参与有奖答题。同时,专家会对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目前,从已经收到的近10万份有效答题卷中,梳理出10个错误率较高的安全用药误区和值得注意的现象。

警惕这些坏习惯要你命

之一:自行调快输液滴注,严重可致死亡。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输液(打点滴)的经历,不少人在打点滴的过程中,总是嫌速度太慢,自行去调快药液的滴速,根据此次竞赛答题情况统计,不少网友都有过自行调节输液速度的做法。殊不知这一小小的举动也许就会导致昏厥甚至死亡。2011年,在一起医疗事故中,患者在滴注过程中死亡,鉴定原因就是患者滴注的林可霉素滴速过快,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中国药学会安全用药科普传播委员会专家指出:首先,不赞成遇到发烧、感冒、腹泻等就去医院输液。公众用药还是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的原则。其次,如果需要输液治疗,一定要谨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的输液速度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40滴/分钟为宜。

提示公众: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遇到了心悸、心慌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向护士和医生报告,切不可自行调整或隐瞒,导致身体受到损害。

之二:乱服止痛药,严重可致死亡。

很多网友不了解长期服用止痛片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药学会专家指出,痛觉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可以作为某些疾病诊断的依据。止痛类药物容易掩盖疾病本身的症状、延误针对病因的治疗。遇到疼痛后简单地寻求止痛药的帮助,可能会错过对疾病最佳的诊治时间。因此,在遇到某些不知原因的疼痛时,病人要积极就医查找病因,切不可盲目依赖止痛药。如果需要使用止疼药物,每次服用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三天,服用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长期服用阿片类止痛药可能导致药物依赖。著名美剧《House M.D.》(豪斯医生)的主角在剧中就因大量服用止痛药(维柯丁)而导致成瘾。过量服用止痛药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及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警惕这些坏习惯要你命

之三:服用过量,维生素变毒药。

维生素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药品和保健食品,许多人每天都会服用大量的维生素。但大部分网友却不了解维生素一般的服用方法。专家指出,服用维生素前提条件是掌握适合与适度两个原则。所谓适合是指应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来定制补充方案。如感冒病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经常喝酒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6,因维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防脂肪肝的辅助成分;喜欢运动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由于出汗过多而引起的消耗;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因机体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维生素D,可适当补充一些。而适度强调的是不要认为维生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就盲目补充。其实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是有一定量的,摄入过量的维生素则会引起中毒。

之四:润喉片勿当零食,长期口含反伤喉。

很多网友不了解咽炎含片的正确服用方法。润喉片种类繁多,许多人在K歌、长时间讲话后都愿意含服几片,甚至一些人服用润喉片上瘾。需要指出的是润喉片毕竟是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清凉的薄荷有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的功效,但口咽并无炎症也经常含服的话,口腔黏膜血管因经常收缩,易致干燥破损,形成口腔溃疡。大部分中药制的润喉片含有冰片,冰片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痛,但易造成滑胎、流产,孕妇在服用润喉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此外,润喉片通常还含有碘,虽然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性也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而诱发口腔溃疡。

一般润喉片正确的服用方法是将药片放于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含服。含片不要咀嚼,也不要吞咽,含药片时应少说话。含完药片后在30分钟内,最好不要吃东西、饮水和漱口。

警惕这些坏习惯要你命

之五:小小创口贴,乱用竟致命。

对于不同的创伤,使用创口贴的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药学会专家强调:首先,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不宜用创可贴,而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其次,小而深的伤口也不宜用创可贴,因为不易清洗干净,容易遗留异物和被细菌污染,尤其较易感染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若再贴上创可贴,会加重感染。而对于动物咬伤、蜇伤造成的伤口,切忌使用创可贴,以免毒汁和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对于各种皮肤疖肿不能使用创口贴,因为创可贴的吸水性及透气性较差,不利于脓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此外,其他污染较重的伤口,已发生感染的伤口,较重或创面较宽的皮肤擦伤、烧伤和烫伤的创面,皮肤病创面等,均不宜使用创可贴。

在使用创口贴前应检查创伤面是否遗留玻璃屑、泥土等污物。如有污物,需用清水或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干净,再贴敷创可贴。创可贴也要一日更换1次,以防感染。

之六:药驾赛酒驾,忽视危害大。

大家都知道酒后驾车危险,但很少意识到药驾同样存在引发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很多网友不了解哪些药物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其实,药驾危害并不比酒驾小,南方日报曾报道,奥地利科学家柯?瓦格涅尔在研究了9000起交通事故以后查明,其中16%是因驾驶员服了某种药物所引起的,而根据美国科学家调查研究显示,酒驾(乙醇测试阳性)导致车祸事故率为18%。说明某些药物和酒精一样,都能削弱人类思维判断力。

专家强调:驾驶员需要注意服用的药物是否含有对驾驶能力有影响的成分。一般情况下,对驾车有影响的药物应在开车前4小时慎用,或服用后休息6小时再开车。若必须在驾驶前服药,可选择替代药物,如过敏时尽量选用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小的抗过敏药,感冒时选用不含镇定和抗过敏成分的药物。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后稍事休息,或少量进食以防血糖过低。

警惕这些坏习惯要你命

之七、补钙过量,反而影响儿童发育。

如今,补钙似乎已经成为最时尚的保健方式,各种补钙产品充当了广告界的宠儿,从孩子到成年人再到老年人都在不停地补钙,但是对于不同阶段人们每日钙摄入量标准,许多的网友不甚了解。药学会专家指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因年龄的不同而各异。对于儿童来说:0到6个月的婴儿每日需要钙摄入量需300-400毫克,1-4岁儿童每日需要600-800毫克,4-14岁每日800-1000毫克。如果儿童补钙过量,可能会导致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同时,儿童补钙过量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反而影响正常发育。

之八、服药方式需注意,错用治病变无效。

不少网友对嚼服、吞服这些基本的服药方式不太了解。专家指出:错误的给药方式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而服药方法不正确会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我们一般服用的药片除了含有主药外,还含有崩解剂等辅料,所以药片在胃中会逐渐崩解、溶解、吸收,而起到治疗作用。因此,服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要嚼碎。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药物嚼碎后才能更好地发挥效能。

警惕这些坏习惯要你命

除了片剂外,对于常见的胶囊剂也要注意服用方式。胶囊剂的种类很多,主要供口服。有些病人或小孩嫌胶囊剂不易吞服,于是干脆把胶囊打开,将其中药粉倒出来服用。其实这种服药方法是不正确的。有些胶囊具有肠溶性质,肠溶胶囊保护药物免遭胃酸的破坏,到肠道以后药物被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另外,如果把胶囊中的药粉倒出来服用,有些刺激性的药物还会灼伤口腔与食道,对患者身体造成额外的损伤。

之九、用水服药需注意,多喝少喝有讲究。

在服用药品的过程中,对于哪些药物服用后应多喝水,哪些应该少喝甚至不喝,半数以上的网友不能准确答出。专家指出:一般的口服剂型,例如大部分片剂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药物,为减弱其毒性,避免对器官特别是对肾赃的损伤,或要求服用药物后每日必须饮水2000毫升以上。比如:在服用抗痛风药后,应大量饮水(一日应2000-2500毫升),以降低黄嘌呤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险;服用排尿结石的药后,也须大量饮水,保持一日尿量2500-3000毫升,以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机会。

同时,在服用某些药后,则需要少饮水甚至短时不饮水。比如: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胶体果胶铋这些保护胃黏膜药,在服用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水,否则影响药效;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止咳露这些镇咳药,服药后也不宜马上进水。

警惕这些坏习惯要你命

之十、靠药调经期,身体危害大。

一些女性朋友在大姨妈到来前,习惯根据最近的工作、学业安排,服用药物调整经期。专家指出:长时间用药物来改变月经来潮时间,会对女性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规律的女性月经周期是由内分泌系统精确调控而成的,保持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状态很重要。服用激素虽然可推迟月经来潮,但也可能打乱机体内的内分泌规律,引起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经常用药物来改变周期,会导致月经紊乱。此外,推迟而至的月经一般经量较多,持续时间稍长,也对身体不利。因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用药物推迟月经来潮时,应在医院妇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己购药随意服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