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推拿养生

2019-10-12 │ 经络推拿养生 男性养生推拿

推拿治疗痛经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推拿治疗痛经》,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期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发生下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常伴痛引腰骶的症状。多见于婚前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生,部分痛经女生因剧痛影响生活、学习、考试和活动。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是运用传统推拿方法,其特点是经穴按揉法和摩腹疗法。脊柱推拿配合传统推拿治疗,其特点是腰椎改良斜扳法、腰骶擦法与经穴按揉法、腹部摩法相结合,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诊断标准

1.经前或经期出现周期性的下腹痛兼痛引腰骶(下腹痛并放射痛至腰骶部,挺腰不直或腰脊柱侧弯;或下腹痛和腰痛随体位改变而加重,腰棘突偏歪、棘突棘旁有压痛),严重时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因剧痛晕厥。无腰部急性损伤史。

2.妇科及B超检查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

3.好发于青年未婚女性。

适应证

功能性痛经(主要适宜于实证痛经,即中医辨证为气滞、血滞、寒滞或热滞)。一般为16~25岁,未婚,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前或经期第1~2天下腹胀痛或冷痛,常伴有腰痛腰酸及挺腰不直者。

禁忌证

继发性痛经(继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症、盆腔炎症、子宫颈狭窄等)。

技术操作方法

一、操作步骤

分为解痉、调整、通络、化瘀四个步骤。

1.解除腰骶部位肌肉痉挛(解痉)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和八髎穴,施以轻柔的手掌按揉法,约5分钟。

2.改良斜扳法调整腰椎后关节(调整)

①患侧下肢屈曲髋膝,健侧下肢自然伸直,医者面对患者而立;医者一手置于患侧肩前部,另一手肘部置于患者髂部,手指置于调整节段棘突而定位。②腰部小幅度缓慢旋转至腰椎最大活动度,并使调整节段处于扳动支点位,再给予3~5的手臂常规推扳力,常听到喀哒腰部弹响声(或虽无弹响声,但手指感到后关节错动感),提示调整成功。

3.腰骶部位疏通经络(通络)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大肠俞、八髎穴等,施以直线擦法,以腰骶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4.小腹部位理气化瘀(化瘀)

患者呈仰卧及屈膝屈髋位,在气海穴、关元穴施以拇指按揉法,约5分钟;在小腹部位施以全掌摩法,约20分钟,以小腹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二、治疗时间及疗程

经前2周开始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连续3个月经周期治疗。

三、关键技术环节

1.使第4腰椎关节突关节等调整节段处于扳动的支点位,并实施两手相反方向3~5的手臂常规推扳力。

2.在腰骶部大肠俞与腰阳关的横向连线上,上、次、中、下髎即八髎穴的纵向连线上实施直、长、匀擦法。

3.在脐下的小腹部实施不间断的全掌摩法,直至小腹部有透热感。

四、注意事项

1.饭后1小时内接受推拿手法操作,会引起胃脘部不适。

2.推拿操作前宜排一次小便,若留有小便甚至膀胱充盈则推拿操作时会感到不适。

五、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可出现皮肤刺激性疼痛,尤其是首次推拿后容易发生。初次推拿后若不刺激皮肤一般就没有皮肤疼痛感。若皮肤疼痛感明显,可用温热水冲洗而缓解,也可不用任何处理,1~2天后该皮肤刺激性疼痛就自行消失。

2.正值经行腹痛而经血及血块滞而不下时,手法治疗后可使瘀滞难下的经血过快而下,少数患者可出现冷汗、面色苍白等轻度虚脱现象,应及时停止推拿操作,并使患者仰平卧、保暖、询问情况以及观察心率血压等,对症处理。

Ys630.com相关知识

中医推拿治疗痛经有奇效


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期在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时发生下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常伴痛引腰骶的症状。多见于婚前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生,部分痛经女生因剧痛影响生活、学习、考试和活动。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是运用传统推拿方法,其特点是经穴按揉法和摩腹疗法。脊柱推拿配合传统推拿治疗,其特点是腰椎改良斜扳法、腰骶擦法与经穴按揉法、腹部摩法相结合,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诊断标准

1.经前或经期出现周期性的下腹痛兼痛引腰骶(下腹痛并放射痛至腰骶部,挺腰不直或腰脊柱侧弯;或下腹痛和腰痛随体位改变而加重,腰棘突偏歪、棘突棘旁有压痛),严重时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因剧痛晕厥。无腰部急性损伤史。

2.妇科及B超检查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

3.好发于青年未婚女性。

适应证

功能性痛经(主要适宜于实证痛经,即中医辨证为气滞、血滞、寒滞或热滞)。一般为16~25岁,未婚,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前或经期第1~2天下腹胀痛或冷痛,常伴有腰痛腰酸及挺腰不直者。

禁忌证

继发性痛经(继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症、盆腔炎症、子宫颈狭窄等)。

技术操作方法

一、操作步骤

分为解痉、调整、通络、化瘀四个步骤。

1.解除腰骶部位肌肉痉挛(解痉)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和八髎穴,施以轻柔的手掌按揉法,约5分钟。

2.改良斜扳法调整腰椎后关节(调整)

①患侧下肢屈曲髋膝,健侧下肢自然伸直,医者面对患者而立;医者一手置于患侧肩前部,另一手肘部置于患者髂部,手指置于调整节段棘突而定位。②腰部小幅度缓慢旋转至腰椎最大活动度,并使调整节段处于扳动支点位,再给予3~5的手臂常规推扳力,常听到喀哒腰部弹响声(或虽无弹响声,但手指感到后关节错动感),提示调整成功。

3.腰骶部位疏通经络(通络)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大肠俞、八髎穴等,施以直线擦法,以腰骶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4.小腹部位理气化瘀(化瘀)

患者呈仰卧及屈膝屈髋位,在气海穴、关元穴施以拇指按揉法,约5分钟;在小腹部位施以全掌摩法,约20分钟,以小腹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二、治疗时间及疗程

经前2周开始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连续3个月经周期治疗。

三、关键技术环节

1.使第4腰椎关节突关节等调整节段处于扳动的支点位,并实施两手相反方向3~5的手臂常规推扳力。

2.在腰骶部大肠俞与腰阳关的横向连线上,上、次、中、下髎即八髎穴的纵向连线上实施直、长、匀擦法。

3.在脐下的小腹部实施不间断的全掌摩法,直至小腹部有透热感。

四、注意事项

1.饭后1小时内接受推拿手法操作,会引起胃脘部不适。

2.推拿操作前宜排一次小便,若留有小便甚至膀胱充盈则推拿操作时会感到不适。

五、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可出现皮肤刺激性疼痛,尤其是首次推拿后容易发生。初次推拿后若不刺激皮肤一般就没有皮肤疼痛感。若皮肤疼痛感明显,可用温热水冲洗而缓解,也可不用任何处理,1~2天后该皮肤刺激性疼痛就自行消失。

2.正值经行腹痛而经血及血块滞而不下时,手法治疗后可使瘀滞难下的经血过快而下,少数患者可出现冷汗、面色苍白等轻度虚脱现象,应及时停止推拿操作,并使患者仰平卧、保暖、询问情况以及观察心率血压等,对症处理。

中医推拿治疗女性痛经的方法


很多女性朋友来月经来的时候是会有痛经的情况出现,这样的疼痛有些女孩子是承受不了的,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和女性朋友的身体有联系的。对于治疗女性朋友的痛经情况,如果利用药物的话对于身体也是会有些许副作用的,今天和大家说说的就是用中医推拿治疗女性痛经的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在中国的传统是有很久的历史的,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不行通过药物来帮助治疗痛经的话可以尝试一些这个中医推拿的治疗方法的。

中医推拿治疗女性痛经

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阿是穴:两侧腰部最痛的部位;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另外还有一个腰阳关(以脊椎为纵坐标,髋骨最高点为横坐标就可以找到),每个穴位按摩几秒钟。

有痛经的女性平躺在床上,家人站在一旁帮她按摩,按摩时可以采用推法(用手掌根前后推),也可以用揉法(用手掌根作圆周运动),不论顺时针倒时针,以达到发热、酸胀感为宜。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另外在按摩穴位的同时,可以在痛经期配合用热敷法,将1斤左右的粗盐用铁锅炒热,放在布袋里,敷在腹部痛的地方,一天一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痛经的女性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经期保暖,不要过度疲劳。

通过本篇文章和大家介绍了关于一些中医推拿治疗女性痛经的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这个推拿的治疗结果也是很有信心的。除了这个推拿之外,痛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治疗痛经这个疾病。

中医推拿 推走痛经


在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伴有腰痛、腹胀、乳房胀痛等症状,这就是女性的常见病痛经,许多未婚女性为此十分烦恼,中医推拿治疗痛经,操作简便,收效快,不妨一试。

在此介绍对痛经非常有效果的几个穴位,分别是:

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

阿是穴:两侧腰部最痛的部位;

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

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

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另外还有一个腰阳关(以脊椎为纵坐标,髋骨最高点为横坐标就可以找到),每个穴位按摩几秒钟。

有痛经的女性平躺在床上,家人站在一旁帮她按摩,按摩时可以采用推法(用手掌根前后推),也可以用揉法(用手掌根作圆周运动),不论顺时针倒时针,以达到发热、酸胀感为宜。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另外在按摩穴位的同时,可以在痛经期配合用热敷法,将1斤左右的粗盐用铁锅炒热,放在布袋里,敷在腹部痛的地方,一天一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痛经的女性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经期保暖,不要过度疲劳。

中医推拿 赶跑痛经


在此介绍对痛经非常有效果的几个穴位,分别是:

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阿是穴:两侧腰部最痛的部位;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另外还有一个腰阳关(以脊椎为纵坐标,髋骨最高点为横坐标就可以找到),每个穴位按摩几秒钟。

有痛经的女性平躺在床上,家人站在一旁帮她按摩,按摩时可以采用推法(用手掌根前后推),也可以用揉法(用手掌根作圆周运动),不论顺时针倒时针,以达到发热、酸胀感为宜。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另外在按摩穴位的同时,可以在痛经期配合用热敷法,将1斤左右的粗盐用铁锅炒热,放在布袋里,敷在腹部痛的地方,一天一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痛经的女性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经期保暖,不要过度疲劳。

痛经的推拿疗法


妇女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随着月经周期持续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证因气滞、寒凝,经脉运行不畅,或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经脉失养所致。气滞血瘀者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中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时疼痛减轻,经净后疼痛自消,常伴胸胁、乳房作胀;寒湿凝滞者于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以量少,经色黯黑有块,伴畏寒身冷;气血虚弱者于经后1~2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部及阴部空坠,喜揉按,经量少,色淡,伴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纳少便溏;肝肾虚损者于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腰部酸胀。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伴耳鸣,头晕,目眩。

按摩能理气活血,散寒除湿,益气养血,益肝补肾,使瘀者通 之,虚者补之,达到治疗各种不同痛经的目的。

【按摩疗法】

1.气滞血瘀

(1)取仰卧位,腰部垫枕头,家人用掌擦法用力擦两侧胸部3 分钟;再用拇指按章门、期门穴各2分钟;最后用掌按法于气海穴 持续按压3分钟,以腹部、腰部、会阴部有热感为度。

(2)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按压地机、太冲、血海、阴陵泉、三阴 交穴各2分钟;再用禅推法推背部膈俞、肝俞、脾俞、三焦俞、八髎 穴各2分钟。

2.寒湿凝滞

(1)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按揉血海、三阴交穴各3分钟;再用 拇指点按关元、气海、地机穴各3分钟;最后用掌擦法横向来回擦 小腹部,以热传导至腹内为度。

(2)取俯卧位,家人用掌擦法直擦脊柱两旁肌肉,以热为度;再 用禅推法推膈俞、肝俞、脾俞、三焦俞、肾俞、膀胱俞、八髎穴各1 分钟。

3.气血虚弱

(1)取仰卧位,家人以手掌贴小腹,顺时针、逆时针各摩揉50次,使热透人腹部;再用拇指按揉两侧足三里、三阴交穴各2分钟。

(2)取俯卧位,家人以拇指和示(食)指、中指捏拿两侧腰背肌,从下而上2O次;再用禅推法推膈俞、肝俞、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4.肝肾虚损

(1)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按法持续按压关元穴3分钟;再用掌摩法顺时针、逆时针摩揉腹部各50次,使热透入腹部;最后用拇指按揉血海、三阴交、照海穴各2分钟。

(2)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推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穴各1分钟。

中医推拿帮你赶走痛经


在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伴有腰痛、腹胀、乳房胀痛等症状,这就是女性的常见病痛经,许多未婚女性为此十分烦恼,中医推拿治疗痛经,操作简便,收效快,不妨一试。

在此介绍对痛经非常有效果的几个穴位,分别是:

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阿是穴:两侧腰部最痛的部位;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另外还有一个腰阳关(以脊椎为纵坐标,髋骨最高点为横坐标就可以找到),每个穴位按摩几秒钟。

有痛经的女性平躺在床上,家人站在一旁帮她按摩,按摩时可以采用推法(用手掌根前后推),也可以用揉法(用手掌根作圆周运动),不论顺时针倒时针,以达到发热、酸胀感为宜。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另外在按摩穴位的同时,可以在痛经期配合用热敷法,将1斤左右的粗盐用铁锅炒热,放在布袋里,敷在腹部痛的地方,一天一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痛经的女性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经期保暖,不要过度疲劳。

中医推拿让痛经远离


在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伴有腰痛、腹胀、乳房胀痛等症状,这就是女性的常见病痛经,许多未婚女性为此十分烦恼,中医推拿治疗痛经,操作简便,收效快,不妨一试。

在此介绍对痛经非常有效果的几个穴位,分别是:

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

阿是穴:两侧腰部最痛的部位;

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

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

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另外还有一个腰阳关(以脊椎为纵坐标,髋骨最高点为横坐标就可以找到),每个穴位按摩几秒钟。

有痛经的女性平躺在床上,家人站在一旁帮她按摩,按摩时可以采用推法(用手掌根前后推),也可以用揉法(用手掌根作圆周运动),不论顺时针倒时针,以达到发热、酸胀感为宜。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另外在按摩穴位的同时,可以在痛经期配合用热敷法,将1斤左右的粗盐用铁锅炒热,放在布袋里,敷在腹部痛的地方,一天一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痛经的女性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经期保暖,不要过度疲劳

经络推拿怎样治疗痛经 这些方法帮助你


古训中提到的“任脉”恽但炎杰和“太冲脉”,也是人体身上与女性特质息息相关的两条经脉,那就是冲脉和任脉。“任主胞胎”说明任脉掌管着女子子宫怀胎。“冲为血海”说明冲脉主管着经血的运行。因此,治蠹芩堰秣疗痛经时还要调理冲任。

根据中医阴阳五行的理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五脏系统相生相克,肾与肝、心、脾、肺均有联系,尤其与肝、脾两脏联系紧密。孙思邈早就认识到:“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肾同源”……所以,在调理肾经的同时,一定要记得兼顾肝和脾。

中医治疗痛经,要从肾、肝、脾、冲脉、任脉各方面进行调理。大家不要以为理论是多么深奥,操作是多么复杂,其实对于工作学习繁忙的年轻女性,完全可以不必上医院,在家里自己进行推拿,就可以驱赶疼痛,一身轻松。

掌擦腰骶部

方法:两手掌置于腰后,然后从腰部到骶尾部,由上而下按摩2分钟,直到这些部位有温热感即可。

功效:中医讲“腰为肾之府”,故掌擦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的效果。

揉按太充穴

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按双侧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感觉到酸胀效果最好,持续3~5分钟。

功效:太冲属于肝经,调肝经就能调节女性的月经不调,而肝郁气滞是女性月经不调的重要因素,气滞不通而痛,所以揉按太冲能疏肝行气止痛,所以能调经之痛。

摩擦小腹

方法:双手重叠放在小腹中间,轻柔地、缓慢的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按至小腹内有温热感最好。然后休息5分钟,再用双手在小腹两侧,朝向腹股沟从后向前做单方向的斜擦,感觉小腹透热就好了。最后用两手的五指分别拿捏腰两侧的大筋(带脉穴)个6次。

功效:子宫附件都位于小腹部,摩擦小腹可直接促进小腹内血液循环,调经止痛。

点揉子宫穴

方法: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用拇指稍用力点按子宫穴,每次点6下。

功效:子宫穴是女性的生殖穴位,直接点按子宫穴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点按足三里

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前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足三里是强壮穴。方法是用拇指的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每次揉按18下,感觉酸胀才有效。

功效:老百姓常说“常按足三里,胜过喝鸡汤”。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的强壮气血穴位,气血不足,平时体弱的女性最适合用此方法。因为点按足三里能够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对女性气血虚弱痛经最有效。这些按摩方法最好是在月经来临前一周就开始进行。因为在这个时间进行,能疏经通络,引血下行,就能使经血充盈,经行通畅,也就不容易出现隐痛。在月经来潮后慢慢停止按摩,在下一个月经周期前再进行。

防痛经自我推拿法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现在我们来为广大的女性朋友介绍了一些防治痛经的按摩手法,以便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

1.叩打腰骶部

按摩方法:用双拳以适中的力量轻轻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匀,左右交替,以100次/分频率进行,叩至微热为度。

功效:中医把月经称之为天癸,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腰为肾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调经的效果。

2.揉按太冲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功效:中医认为,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太冲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痛经的女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气滞,以致不通则痛,揉按该穴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3.摩、擦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以缓慢而轻柔的动作摩腹,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次左右,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摩腹5分钟后,再以双手在小腹两侧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腹股沟,以透热为度。

功效:小腹为胞宫所在之处,摩、擦小腹可促进小腹内微循环,调经止痛。

4.点揉子宫穴

按摩方法: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中极旁开3寸。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5.点按足三里

按摩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宫寒痛经可用艾条悬灸。

功效:常按足三里,胜过喝鸡汤的通俗说法广为人知,特别是对于气血不足的体弱女性,点按足三里具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按摩防治痛经的手法应在经前一周左右开始,其治疗目的是疏经通络,引血下行,使经行通畅,当月经来潮后便要停止手法按摩,待下一周期再进行治疗。如果经检查发现还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还应同时进行专科治疗。

推拿治疗肩周炎


养生导读:年过五十,不少人就会出现五十肩。其实,肩周炎是很多种疾病的统称,不同的疾病,病理基础不同,康复锻炼的方式也不同。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肩周炎的推拿方法。

一、头压手掌法

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双腿,手掌放在头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头紧紧压住手掌中心(哪边痛就压哪边的手掌),每次20分钟。开始几天,手臂不能弯度过大,手掌也很难伸到位,可先采用侧睡头压手掌的办法。


二、按揉穴位法

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2分钟,换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钟,换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钟再换手。

三、旋摩肩周法

取坐位,以左手手掌旋转摩擦右肩50-100次,使之产生温热感,换手。



四、扩胸分肩法

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放于胸前,两肘与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扩开胸怀,分开双肩、吸气,回复时呼气。

五、捏拿手臂法

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从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复捏拿5-10遍,换手。


六、两手抱头法

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然后两肘收拢,夹住头部。多做几次。

七、具体推拿方法

1、拿捏从风池穴到颈肩交会处的颈椎后面的肌肉,从上往下拿捏3次。



2、用细致的弹拨按揉手法按摩颈项肩部可以更充分的放松颈项部肌肉。

3、用五指拿法拿肩井穴,用拇指拿大椎穴。

4、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衮颈项肩及上肢。

5、天宗穴是治疗肩周炎要穴,通过点按天宗穴及压痛点可以很快缓解肩周炎的疼痛。


6、按揉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后溪等穴,可以通经活络。

7、按顺时针和逆时针个摇动3分钟。

8、在患者能耐受的小范围里往前和后摇肩各3分钟。

9、用搓揉法由肩部到腕部按摩3次。

痛经:不妨试试中医推拿(医患之间)


很多女性有痛经的经历。中医推拿疗法简便易学,安全有效,女性朋友不妨试试。

推拿方法:痛经的女子俯卧在床上,家人将手掌叠放在一起,揉压其腰骶部,然后用单掌横搓腰骶部几分钟,点揉阿是穴(腰部两侧最痛的部位);双拇指交替按压腰骶部和腰部脊柱两侧,反复5~6遍;点揉肾俞(在后腰,与肚脐相平,脊椎旁边1.5寸,左右各一穴)、腰阳关(脊椎与髋骨两侧最高点连线的交点)等穴,每穴点压3分钟。然后痛经者仰卧,家人或自己用单掌顺时针方向摩揉腹部,以小腹为主。用拇指揉气海(肚脐正下方1.5寸)、关元(肚脐正下方3寸处)、中极(肚脐正下方4寸处),每穴2分钟。小腹怕冷或遇冷疼痛加重的,可用双手搓热后贴敷于小腹部,反复数次,最后用单掌自上而下直推大腿内侧,揉大腿两侧,以感到发热、酸胀为宜。

按中医理论,痛经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者疼痛出现于经前或经期,多是刺痛或胀痛,疼痛剧烈,经水色黯或有血块。虚证者疼痛出现于经后,多是绵绵作痛或隐隐疼痛,经水色淡或量少。据此还可采用以下按摩手法:

实证点揉合谷(位于手背的虎口中央)、血海(髌骨内缘上2寸处)、三阴交(内踝尖往上3寸)、太冲(足背一、二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等穴。

虚证点揉足三里(小腿前外侧,髌骨下缘往下3寸,胫骨往外1横指处)、三阴交、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涌泉(足底正中线前1/3与后2/3交点处)等穴,同时再用手掌擦涌泉直至足底发热。

以上手法在月经来潮前1周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穴位推拿 治疗闭经


凡女子年龄超过18岁,仍无月经来潮(除暗经外);或已形成月经周期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均可称为闭经。临床兼见形体瘦弱,面色苍白,头昏目眩,精神疲倦,腹部硬满胀痛,大便干燥,忧郁恼怒等症。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甲状旁腺、腹腔神经丛、肝、胆囊、心、脾、肾、输尿管、膀胱、胃、胰、十二指肠、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肛门、生殖腺。
2.足内侧反射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尿道及阴道、前列腺或子宫。
3.足外侧反射区:下腹部、生殖腺。
4.足背部反射区:腹股沟管、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膈。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双指关节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
3.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4.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分法等。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