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养生

2019-10-12 │ 针灸养生 养生针灸

针灸并用有效治女性痛经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针灸并用有效治女性痛经”,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如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不和,脉络受阻,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此外,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血行受阻;寒湿之邪客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均可使胞脉不通、胞宫失养而引起痛经。针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西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痛经的发生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肝、肾二脏也有关联。如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不和,脉络受阻,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此外,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血行受阻;寒湿之邪客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均可使胞脉不通、胞宫失养而引起痛经。

基本治疗

取穴:以任脉及足太阴经腧穴为主。主穴可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地机、十七椎。兼有经色紫红或者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疼痛减轻,或者胀痛明显者加太冲;兼有腹痛,拒按,热刺激后疼痛减轻,经血量少者加归来;兼有腹痛绵绵不休,喜揉喜按,量少,精神萎靡,乏力者加肾俞、太溪、脾俞。

操作: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寒凝血瘀者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可隔日1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

针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按:关元属任脉,通于胞宫,与足三阴经交会,针之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灸之温经散寒、调补冲任;中极可通调冲任之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脾、肝、肾;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阴经循于少腹部,郄穴治血证,可调血通经止痛;次髎、十七椎均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

经验处方

针灸至阴穴治疗痛经疗效亦佳。运用本法的时间是月经前2天或痛经发作前2天。针刺深度是1~1.5分,每天针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针治次数以月经来潮无痛为止。针治手法以捻转为主,提插要轻。寒者加艾条悬灸,出针时按其孔。热实者不加灸,出针时摇大针孔,让其出血少许。

扩展阅读

中医针灸八法 有效治疗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如何才能有效的医治痛经呢?下面小编为你推荐中医针灸有效治疗女性痛经方法。

1、隔盐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2、隔姜灸

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3、隔盐隔姜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4、艾条灸

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5、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针灸按摩治近视有效果


想到近视,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用眼过度,想到治疗,第一反应可能是激光手术。其实,你还可以有另一种选择。近些年来,每到假期,带着孩子看中医治近视的家长越来越多。中医真能治近视?如果孩子是假性近视,通过针灸、穴位按摩等治疗一般会有不错的疗效。如果是遗传的近视或真性近视,这些方法则可以改善症状,延缓视力的进一步恶化。

眼睛反映五脏情况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目得血而能视。意思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上升到眼睛,眼睛得到血气的滋养而能看到外界景物。所以,在中医看来眼睛与各个脏腑都有着密切联系。比如眼眼睑属脾,眼白属肺,大小眼角的血络属心,黑眼仁属肝,瞳孔属肾,它们正好像五个轮子,轮轮相扣。

针灸治近视真有效果吗

现代医学认为,针灸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功能,通过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而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它还有抗炎、止痛、解痉、抗休克和抗麻痹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近视列入了可以用针灸治疗的疾病名单。针灸治疗近视取穴主要是眼周局部、四肢以及背部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起到疏经活络,行气活血,补益肝肾之阴血,振奋阳气的作用。在针灸的同时,配合颈部的推拿,增加椎动脉供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增加眼区营养,从而提高疗效。针灸治疗,对于假性近视有不错的疗效,对于真性近视,可以延缓进一步恶化。

穴位按摩不妨试试百会穴、风池穴

平时要缓解视疲劳,不妨这么做――闭眼,用指腹轻压眼球几秒,突然松开;用手轻刮眼轮廓;轻柔百会穴(头顶部中间处最高点,相当于两耳尖连线头顶部中点),风池穴(在后颈部,差不多在耳后发际下的凹窝内,左右各一)。

眼睛的保养方法

熨眼法就是用劳宫穴来热敷眼睛。先将双手搓热,然后闭眼,空掌捂在眼睛上,多停留一会儿即可。每天一次,一次21遍,可以明目去风,去目瘴。如果我们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可采用熨眼法,这对眼睛的休整很有好处。

后眼按摩法在我们的后脑勺正对眼睛的地方,有两个椭圆的凹陷,这里就是后眼。人为什么会感觉到身后有人跟着呢?正是后眼在起作用,也就是我们俗话常说的后脑勺长眼了。我们没事的时候应该经常地去按摩后眼这个地方。

针灸治疗 痛经


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或腰骶部疼痛或胀痛,甚则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症,称为痛经。
辨证治疗:
主穴:三阴交、太冲
1 寒湿凝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行经时小腹冷痛,重则连及腰背,得热痛减;伴经行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
【处方】中极、地机、归来
2 肝郁气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胀甚于痛,经中有瘀块,块下后疼痛减轻;量少,淋漓不畅,色黯,胸胁两乳作胀;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沉弦。
【处方】曲泉、气海
3 肝肾亏损
【诊断要点】后小腹隐痛,按之痛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关元、肝俞、肾俞、照海、足三里
4 肝郁湿热
【诊断要点】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甚则痛及腰骶,或感腹内灼热;经行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有小血块,时乳、肋疼痛,小便短赤,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中极、次髎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内分泌、交感、肾

女性治痛经的饮食秘诀


因月经失血,尤其是月经过多者,每次月经都会使血液的主要成份血浆蛋白、铁、钾、钙、镁等丢失。因此,在月经干净后1-5日内,应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及补血的食品。选用既有美容又有补血作用的食品,如牛奶、鸡蛋、鸽蛋、鹌鹑蛋、牛肉、羊肉、猪蹄、芡实、菠菜、桂圆肉、胡萝卜苹果、荔枝肉、樱桃等。

月经期间还应补充一些利于“经水之行”的食品,如羊肉、鸡肉、红枣、豆腐皮、苹果、薏苡仁、牛奶、红糖、桂圆等温补食品。

有食欲差、腰痛等症状时,饮食宜选用营养丰富、健脾开胃、易消化的食品,如大枣、面条、薏苡仁粥等。为保持营养平衡,应同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以新鲜为主,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且营养破坏较少。

因月经失血,尤其是月经过多者,每次月经都会使血液的主要成份血浆蛋白、铁、钾、钙、镁等丢失。因此,在月经干净后1-5日内,应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及补血的食品。选用既有美容又有补血作用的食品,如牛奶、鸡蛋、鸽蛋、鹌鹑蛋、牛肉、羊肉、猪蹄、芡实、菠菜、桂圆肉、胡萝卜苹果、荔枝肉、樱桃等。

月经期间还应补充一些利于“经水之行”的食品,如羊肉、鸡肉、红枣、豆腐皮、苹果、薏苡仁、牛奶、红糖、桂圆等温补食品。

有食欲差、腰痛等症状时,饮食宜选用营养丰富、健脾开胃、易消化的食品,如大枣、面条、薏苡仁粥等。为保持营养平衡,应同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以新鲜为主,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且营养破坏较少。

行经期间,饮食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冷食物,宜食温热。中医学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月经期食生冷,一则有碍消化,二则易伤人体阳气,导致内寒产生,寒性凝滞,可使经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痛经。即使在酷暑盛夏季节,经期也不宜吃冷饮。月经期饮食应以温热为宜,选用海带、大枣、高梁米、薏苡米、羊肉、苹果等食品,少吃梨、荸荠、菱角、冬瓜、芥蓝、大麻仁等寒凉、滑泻食品。

2.食酸辣刺激食品。月经其间的女士感到特别疲劳,消化功能减弱,胃口欠佳,因此,饮食上应注意食物的清淡和易于消化吸收,避免食用过酸和刺激性较大的食品,如山楂、酸菜、食醋、辣椒、芥末、胡椒等。

3.要防止缺铁,荤素搭配。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不仅参与血红蛋白及许多重要的酶的合成,而且对免疫、智力、衰老及能量代谢等都有重要作用。月经期由于铁的丢失较多,进补含铁丰富的食物非常重要。鱼、瘦肉、动物肝、动物血等含铁丰富,而且生物活性较大,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大豆、菠菜中富含的植物铁,吸收率较低。所以,月经期膳食中应注意荤素搭配,适当多吃些动物类食品,以满足月经期对铁的特殊需要。

月经来潮或月经前后,感到小腹疼痛或牵拉腰腿痛者称痛经。痛经发生的原因。或因您饮生冷,或因外受寒潮,或因气血失调,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因湿热蕴结,肝郁气滞所致者,常伴有食欲不振、烦躁、倦怠、面色苍白等表现。在发作时,宜治标止痫,待疼痛减轻,以预防为主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女性痛经怎么办 痛经外治有妙法


女性痛经是常常会发生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女性们应该学会如何去预防以及治疗。当然,要预防痛经就得知道引起痛经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小编简单介绍痛经的症状、引起痛经的原因以及痛经外治法。

痛经有哪些症状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末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

痛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

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痛经的病因

(一)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后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有的在月经期,内膜呈片状脱落,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

原发性痛经的病理机制与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有关。已测知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含量最高,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及血中前列腺素含量高于正常妇女。前列腺素pGE2有抑制子宫收缩作用,pGE2a可刺激子宫肌肉收缩,使子宫张力升高。当pGE2下降或pGE2a增高时,痛经加剧。同一妇女在不同月经周期中前列腺素含量也不同,但其含量与疼痛有一定关系。

(二)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痛经外治有妙法

妇女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中医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法。运用外治法则更简便、更安全,效果良好。下面介绍几则中药外治方,供选用。

取嚏疗法 皂荚30g、冰片10g,共研极细末,取少许置于掌中,吸入少许,顷刻喷嚏频作,继而微汗痛减。每日用2~3次。

白药填脐法 取云南白药适量加白酒调成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还可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药糊每日换1次,连用2~5日。

外敷疗法 药用川乌、草乌各5g共研细末,再用葱汁、蜂蜜调匀,外敷少腹部疼痛处,每敷2~3小时,每日1次。

痛经针灸什么穴位


二、女性针灸要注意什么三、针灸的禁忌人群

痛经针灸什么穴位

1、痛经针灸哪些穴位

1.1、主穴:分2组。承浆、大椎;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1.2、主穴:按证型分3组。气滞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缪、地机、天枢。

主穴每次取一组,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浆穴,以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向深部缓慢进针,使针感向背部下方传导,亦留针30分钟。

十七椎下,以28号1.5~2寸针快速刺入皮下后,针尖对准第五腰椎棘突下,向下斜刺捻转提插,针感要求向下达子宫,并朝会阴方向放射,待剧痛缓解可根据症情,持续提插捻转运针5~10分钟,予以留针30分钟。阿是穴用艾卷作温和灸,距离以局部温热不灼烫为度。承山穴双侧均取,以6寸毫针速刺入皮,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30分钟。其他穴位,亦用提插捻转,使针感扩展到小腹部,留针15分钟。上法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2、痛经针灸有哪些方法

2.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法或埋丸法。

2.2、皮内针法

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再取出。

2.3、皮肤针法

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2.4、穴位注射法

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3、针灸为什么能治疗痛经

针灸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的机理,在体表有关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起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驱邪。调整阴阳平衡之作用。从而恢复人体脏腑和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使疾病得以痊愈。

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其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主要是与经期或经期前后受致病因素,如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干扰,导致冲任气血不畅、胞宫气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引起痛经,正是由于这些淤塞,造成了身体的疼痛感觉。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达到疏通任、督两脉,调理经络,致使血气运行畅、止痛的目的。针灸之所以可以止痛,就是因为针灸可以疏通这些淤塞,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就是中医对于针灸止痛原理的认识。

女性针灸要注意什么

在经期的头两天,由于子宫内膜正处于破裂状态,而此时针灸很容易加重破裂程度,导致经量过大,甚至有可能导致崩漏,针灸的刺激的确也能对正常月经产生一些不良刺激和影响,如促使盆腔充血,增加子宫收缩等,甚至导致月经不调等。

因此,凡平索月经周期和经色、经量、经质都比较正常的妇女,月经期间最好不要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影响月经的排出,可以再月经结束后继续进行相关的治疗的。

如果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经质本来就不正常,如闭经、痛经、崩漏者,为了调理月经、缓解疼痛,则经期可以作针灸治疗。而对某些急性抢救病人,出于治疗需要,也可施行针灸治疗。因针灸引起月经紊乱,可灸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以进行调经治疗。月经退后和月经量少、闭经,另加天枢、归来穴;月经先后无定期,另加气海、血海穴;痛经加地机、次骷穴。一般治疗3~5次后,月经紊乱即可得到纠正。

针灸的禁忌人群

1、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