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医如何养生保健

2019-10-12 │ 冬季中医如何养生保健 上班人群如何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灸法是如何保健的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医灸法是如何保健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1.常用灸法

(1)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做一壮。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所谓直接灸,即是将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根据灸时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①无瘢痕灸: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或温水以增加粘附作用,再放上艾炷点燃,当病人感到的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次,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本法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病人易于接受,应用广泛。

②瘢痕灸:先在施术部位涂敷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个艾炷需燃尽自熄后除去灰烬,方可另换艾炷施灸,一般灸5~10次。在灸治过程中,为了减轻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位的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的痛。灸后一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留下瘢痕。《针灸问对》中说:若要安,膏盲、三里不要干,即指这种疤痕灸。

所谓间接灸是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用不同的药物隔开,由于所用药物不同,名称也不相同,如以生姜片间隔者称隔姜灸,以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常用的间接灸又有以下几种;

③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次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④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次数。

⑤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⑥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未,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次数为止。

(2)艾卷灸。又称艾条灸或悬灸,此指将艾绒卷成条状施灸。艾条是用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圆柱形,越紧越好,封口而成。如在艾绒中掺入其它药物则成为药条。使用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置于离皮肤1~2寸之上而灸之。由于艾条悬于穴位之上,并不接触皮肤,故称悬灸。此种方法操作简便,不易烧的皮肤,可以自己施灸,故被广泛使用。

(3)温针灸。此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热力通过针身传人体内。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固定在适当的深度,用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燃完为止。也可在针柄上穿置一段艾条(长约1~2厘米)施灸。

2.选用方法与施灸禁忌

首先要根据体质情况及所需的养生要求选好穴位,将点燃的艾条或艾炷对准穴位,使局部感至有温和的热力,以感觉温热舒适,并能耐受为度。

施灸时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如不讲灸法次序,先灸下部、后灸头部,患者常出现面热、咽于、燥等症。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燃烧的艾绒燃火或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艾灸时间,可在3~5分钟,最长到10~15分钟为宜。通常,健身灸时间可略短,病后康复施灸的时间可略长;春、夏二季,施灸时间宜短,秋冬宜长;四肢、胸部施灸时间宜短,腹、背部位宜长,老人、妇女、儿童施灸时间宜短,青壮年则时间可略长。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若出现水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再涂以獾油或龙胆紫,并以消毒纱布包敷。瘢痕灸后,可在局部盖以消毒敷料,以防止摩擦,预防感染,保护痂皮。若并发感染,灸疮有黄绿色脓、液或有渗血现象,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对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3.灸法保健的机理

(1)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性温,属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病而除百病。这就说明灸法以艾火的温通经络作用,可使气血得以正常运行。

(2)培补元气,预防疾病。《扁鹊心书》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这说明艾灸有培补元气之作用,而元气充盛则邪不可干;故疾病可防。

(3)对脾胃有明显的强壮作用。《针灸资生经》里说: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常灸足三里,不但能使人体消化功能旺盛,而且可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收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效果。

Ys630.com相关知识

热门中医针灸法


时下中医减肥也成为爱美的女性热捧的减肥方法之一,诸如针灸减肥,耳针减肥,穴位埋线等,都是中医减肥中比较常见的几种,下面就以针灸减肥,耳针减肥,穴位埋线这三种来介绍中医减肥的方法。

中医减重也是相当热门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针灸减肥,还有耳针、穴位埋线等。不过,中医师都强调,针灸减重属于辅助疗法,最重要的还是靠本身强烈的减肥动机,否则一旦停止针灸或指压,食欲恢复后,体重可能照样上升。

卫生署立台北医院针灸科主任许中华和台北市开业中医师林彦君指出,根据传统医学,肥胖属于「痰湿」症范围,也就是「脾胃虚弱,痰湿内停」,因脾胃功能失调,脂浊痰湿内聚,水液代谢调整失常,以致出现水肿、肥胖的外观。

另外,有人身体容易水肿,也与月经不调,或者压力大、情绪不稳而以吃来缓和心情,因暴饮暴食进而导致肥胖有关,也有人因消化道溃疡而必须少量多餐,却又不运动,因而体重直在线升。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传统的医学科医师张家蓓表示,中医就是针对个人的肥胖成因加以辨证论治,然后从健脾利湿、及促进新陈代谢着手。

针灸加速脂肪分解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本身外表并不胖,却因长期坐辨公桌而少运动,以致小腹微凸或臀部肥厚,或家庭主妇操劳家事、常抱小孩,以致上臂渐渐出现蝴蝶袖,这类局部肥胖的问题,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针灸能针对脂肪肥厚的区域,消除脂肪堆积与加速脂肪分解。

耳针抑制食欲

至于耳针,张家蓓说,耳廓上有不少穴道,利用耳针能刺激饥点、神门、胃点和内分泌等穴位,也能抑制食欲,以免饮食过量,尤其是刺激耳朵穴位的磁珠,比起传统耳针,效果更佳。即使不用耳针,也可以趁饭前多用指压按摩局部的穴位,多少仍可抑制食欲。

穴位埋线调整新陈代谢

林彦君也表示,穴位埋线原理也和针灸相似,是将磁化处理的羊肠线,以针具刺进穴道内,针对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和风市穴等,进行持续的刺激,同样可达调整新陈代谢、促进内分泌恢复正常的减肥功效。

中医针灸的冷灸法


导语: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针灸中的冷灸法。

冷灸法,亦称天灸法、敷灸发泡法、无热源灸法。是指用某种或几种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中药或草药作成适当的剂型涂抹或贴敷于穴位或病所。通过刺激肌表使之充血发泡而达到类似灸法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虫元见于以蒯角印其中颠,指用芥子泥贴头顶中央治病的冷灸之法。天灸法一词,则见于《针灸资生经-卷三》: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本法与穴位敷贴疗法相似而有区别,后者虽亦同为敷贴穴位,但不使局部穴区充血发泡。

有多少灸法可供我们保健


第一大类:艾灸法

一、艾柱灸法:

1、直接灸包括瘢痕灸、无瘢痕灸、骑竹马灸、三角灸。

2、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葱灸、隔韭菜灸、隔胡椒灸、隔豆豉灸、隔蟾灸、隔矾灸、隔巴豆灸、隔蛴螬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蚯蚓灸、隔陈皮灸、隔厚朴灸、温脐种子灸、结胸灸、隔苍术灸、隔苦瓠灸、隔蓖麻仁灸、隔徐长卿灸、隔核桃皮灸、隔莨菪根灸、隔桃叶灸、隔桃树皮灸、隔槟榔灸、隔川椒灸、隔麻黄灸、隔白附子灸、隔葶苈饼灸、隔香附灸、隔木香灸、隔商陆灸、隔土瓜根灸、隔薤灸、蒸脐法、大灸疗法、隔钱灸、隔面灸、隔酱灸、隔碗灸、隔头垢灸、隔鸡子灸、隔黄土灸等方法。

二、艾条灸法:

1、纯艾条灸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2、药物艾条实按灸法包括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神灯照灸法、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症散毒针、艾火针衬垫灸。

3、隔药灸法包括隔核桃壳灸、隔蟾酥皮灸。

4、无烟灸法。

三、其他灸法:其他还有艾饼灸法、艾熏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等疗法。

非艾灸法

一、天灸法:是用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而起到治疗作用。包括毛莨灸、旱莲草灸、吴茱萸灸、斑蝥灸、白芥子灸、甘遂灸、蓖麻仁灸、威灵仙灸、巴豆霜灸等。

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择穴位,方可取得预期疗效。

2、水泡挑破与否均可,但要注意预防感染。

二、敷药灸法:是用药物涂敷穴位或患处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胡椒灸、马钱子灸、鸭蛋子仁灸、细辛灸、五倍子灸、生附子灸、食盐灸、天南星灸、生姜灸、丁桂散灸、蒜盐灸等。

三、其他灸法:其他还有化学灸法、药熏蒸气灸法、冷淋灸法、灯火灸法、硫磺灸法、黄蜡灸法、桑枝灸法、桃枝灸法、竹茹灸法、麻叶灸法、药捻灸法、烟草灸法、线香灸法、火柴头灸法、铝灸法、药锭灸法、麝火灸法、电热灸法等多种灸法。

供我们保健的灸法有几种?


灸法是利用某些易燃材料和药物,以烧灼、熏熨和贴敷俞穴或患处,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包括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

第一大类:艾灸法

一、艾柱灸法:

1、直接灸包括瘢痕灸、无瘢痕灸、骑竹马灸、三角灸。

2、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葱灸、隔韭菜灸、隔胡椒灸、隔豆豉灸、隔蟾灸、隔矾灸、隔巴豆灸、隔蛴螬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蚯蚓灸、隔陈皮灸、隔厚朴灸、温脐种子灸、结胸灸、隔苍术灸、隔苦瓠灸、隔蓖麻仁灸、隔徐长卿灸、隔核桃皮灸、隔莨菪根灸、隔桃叶灸、隔桃树皮灸、隔槟榔灸、隔川椒灸、隔麻黄灸、隔白附子灸、隔葶苈饼灸、隔香附灸、隔木香灸、隔商陆灸、隔土瓜根灸、隔薤灸、蒸脐法、大灸疗法、隔钱灸、隔面灸、隔酱灸、隔碗灸、隔头垢灸、隔鸡子灸、隔黄土灸等方法。

二、艾条灸法:

1、纯艾条灸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2、药物艾条实按灸法包括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神灯照灸法、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症散毒针、艾火针衬垫灸。

3、隔药灸法包括隔核桃壳灸、隔蟾酥皮灸。

4、无烟灸法。

三、其他灸法:其他还有艾饼灸法、艾熏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等疗法。

非艾灸法

一、天灸法:是用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而起到治疗作用。包括毛莨灸、旱莲草灸、吴茱萸灸、斑蝥灸、白芥子灸、甘遂灸、蓖麻仁灸、威灵仙灸、巴豆霜灸等。

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择穴位,方可取得预期疗效。

2、水泡挑破与否均可,但要注意预防感染。

二、敷药灸法:是用药物涂敷穴位或患处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胡椒灸、马钱子灸、鸭蛋子仁灸、细辛灸、五倍子灸、生附子灸、食盐灸、天南星灸、生姜灸、丁桂散灸、蒜盐灸等。

三、其他灸法:其他还有化学灸法、药熏蒸气灸法、冷淋灸法、灯火灸法、硫磺灸法、黄蜡灸法、桑枝灸法、桃枝灸法、竹茹灸法、麻叶灸法、药捻灸法、烟草灸法、线香灸法、火柴头灸法、铝灸法、药锭灸法、麝火灸法、电热灸法等多种灸法。

盘点:有多少灸法可以保健


灸法是利用某些易燃材料和药物,以烧灼、熏熨和贴敷俞穴或患处,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包括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

第一大类:艾灸法

一、艾柱灸法:

1、直接灸包括瘢痕灸、无瘢痕灸、骑竹马灸、三角灸。

2、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葱灸、隔韭菜灸、隔胡椒灸、隔豆豉灸、隔蟾灸、隔矾灸、隔巴豆灸、隔蛴螬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蚯蚓灸、隔陈皮灸、隔厚朴灸、温脐种子灸、结胸灸、隔苍术灸、隔苦瓠灸、隔蓖麻仁灸、隔徐长卿灸、隔核桃皮灸、隔莨菪根灸、隔桃叶灸、隔桃树皮灸、隔槟榔灸、隔川椒灸、隔麻黄灸、隔白附子灸、隔葶苈饼灸、隔香附灸、隔木香灸、隔商陆灸、隔土瓜根灸、隔薤灸、蒸脐法、大灸疗法、隔钱灸、隔面灸、隔酱灸、隔碗灸、隔头垢灸、隔鸡子灸、隔黄土灸等方法。

二、艾条灸法:

1、纯艾条灸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2、药物艾条实按灸法包括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神灯照灸法、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症散毒针、艾火针衬垫灸。

3、隔药灸法包括隔核桃壳灸、隔蟾酥皮灸。

4、无烟灸法。

三、其他灸法:其他还有艾饼灸法、艾熏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等疗法。

第二大类:非艾灸法

一、天灸法:是用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而起到治疗作用。包括毛莨灸、旱莲草灸、吴茱萸灸、斑蝥灸、白芥子灸、甘遂灸、蓖麻仁灸、威灵仙灸、巴豆霜灸等。

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择穴位,方可取得预期疗效。

2、水泡挑破与否均可,但要注意预防感染。

二、敷药灸法:是用药物涂敷穴位或患处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胡椒灸、马钱子灸、鸭蛋子仁灸、细辛灸、五倍子灸、生附子灸、食盐灸、天南星灸、生姜灸、丁桂散灸、蒜盐灸等。

三、其他灸法:其他还有化学灸法、药熏蒸气灸法、冷淋灸法、灯火灸法、硫磺灸法、黄蜡灸法、桑枝灸法、桃枝灸法、竹茹灸法、麻叶灸法、药捻灸法、烟草灸法、线香灸法、火柴头灸法、铝灸法、药锭灸法、麝火灸法、电热灸法等多种灸法。

中医艾条灸法 治疗反复咳嗽


入冬天气寒凉,温度降低容易使人感冒。一些人感冒后出现反复咳嗽的现象,打针、输液、吃药效果不明显,这时不妨试试针灸。免疫力较低的人感冒后常常出现反复咳嗽,这类患者多属虚寒体质,空调冷气、初秋早晚间的凉气即可使感冒后咳嗽反复发作,这类咳嗽多数是轻咳,程度不剧烈,但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有的患者吐少量清稀痰;有的没有痰;有的患者大便稀或较软;有的患者早晨起床咽喉不适。一般认为抗生素属寒性药物,所以虚寒体质者不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针灸、拔罐、穴位红外线照射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比较好,不妨一试。如果由于工作忙等原因没有时间到医院治疗,可以自己在家用艾条灸穴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后不但可以使咳嗽好转,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列缺、尺泽、肺俞是治疗咳嗽的常用穴位,取穴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在家进行。

取穴方法

列缺: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时两手掌心向下,虎口交叉;左手在上时,左手食指指尖处为右手列缺穴;右手在上时,右手食指指尖处为左手列缺穴。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取穴时掌心向上,手臂上抬,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处即为尺泽穴。双侧尺泽穴取穴方法相同。

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其下第三突起处即为第三胸椎,肺俞穴(双侧)在第三椎骨旁边开一指处。

艾条灸法

点燃艾条靠近穴位3~5分钟。若皮肤感觉发疼可晃动艾条,增减艾条与皮肤的距离。若艾条没有用完,在艾条燃烧端滴几滴水熄灭艾条,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在艾灸之前推按这些穴位,可以增强疗效。具体方法为:大拇指指尖按压双侧列缺、尺泽穴,每个穴位15~30次;用食、中二指端按揉肺俞穴约15~30次;用两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约分推30~50次。

大便经常稀或较软者,可配合服用参苓白术散;晨起可用淡盐水漱口润咽喉。

中医如何保健孕产妇


中医药安胎保胎

32岁的李小姐刚刚怀孕一个月,心情很紧张。因为之前两次流产都是在怀孕两个月的时候,发现胎儿停止生长而被迫流产的。她很担心这一胎又会保不住。李辉建议她用可吃些中药保胎,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理论,针对孕妇不同情况进行全面调理,从而达到保胎安胎的效果。

流产分为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感染流产等7种。中医专家说:保胎主要适于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两种,因为其它流产已不能继续保胎。对前两种流产,中医要辨证使用中药。

如怀孕早期,阴道少量出血,伴腰部疼痛,小腹坠痛,两腿酸软,小便频繁,夜尿多甚至失禁者,多因肾虚所致,可服寿胎丸以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腰腹胀痛或坠痛,精神萎靡不振,面色白光白浮肿,心悸气短者,多因气血虚弱所致,可用人参9克,黄芪10克,杜仲、白芍、熟地各6克,白术5克、陈皮、甘草各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若出现阴道出血,胎动下坠,腰腹坠痛,伴有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有黄苔者,多因血热所致,可用生地10克,熟地15克,黄芩6克,黄柏5克,白芍12克,川断9克,山药9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如果因外伤所致,可用熟地、白芍、川芎、党参各20克,黄芪、当归各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和血,固摄安胎。

中医专家说:在使用保胎药的同时,孕妇应卧床休息,减少妇科检查,禁止性生活,以便提高中药治疗流产的效果。

产后恢复可中医药

在宝宝顺利降生之后,对于产妇而言,做好产后的恢复便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医专家建议,新妈妈们可以采用中医药调理产后不适。

临产过程中由于宫缩痛,导致过多的空气进入胃肠引起肠胀气;术后又由于腹部切口疼痛,影响早期活动,所以很容易造成腹胀,肠蠕动较慢。加之术后产妇出汗较多,以及术中、术后一定量的出血,会导致阴津、阴血不足。此时,产妇可用中医药调理。将太子参、天花粉、麦冬、黄精各15克,香附、川朴、元胡各10克,陈皮6克,大黄10克,水煎两次后合匀,每日1剂,分两次服,术后6小时服第一次,24小时肛门未排气者再服一剂,颇为有效。

中医专家说,太子参、天花粉、麦冬、黄精均有养阴生津补血之效;香附、川朴、陈皮、大黄具有理气通下消胀的作用,元胡可活血止痛。这几味药配合对产妇产后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产后病多以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为特点,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生化汤和下乳涌泉散对治疗产后疾病也颇为有效。生化汤可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促进子宫复原,排出体内瘀血,补血养血,促进产后身体早日康复;下乳涌泉散对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有明显疗效。

中医专家说,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可辨证运用中药,促进肠蠕动,补益气血,使其早日下床活动;还可运用中药外敷伤口,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这对腹部伤口的愈合以及切口美观都可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结合其它中医药治疗,如针灸、按摩、中药足疗等方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活血祛瘀可使产妇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也有助于产后妇女恢复体质和身材。

合理科学坐月子

产妇生产后身子较虚弱,在月子里补养身体很重要。中医认为,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和自身体质特征,合理膳食。中医专家说,坐月子有三个阶段,要注意一排、二调、三补,具体是将产后一个月按周划分,每周根据需要吃不同的食品。

第一周,主要是要把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以及恶露排出体外,可喝生化汤,吃麻油炒猪肝等。生化汤是一付很好的中药方剂,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尽快排出恶露,帮助它恢复正常的位置和形状。第二周,主要是增强体质和恢复脏腑的功能,恢复骨盆位置。可吃炒腰子和杜仲粉,有助于缓解尾椎骨等骨疼。产后不易猛补,因为产妇刚生产完身体比较虚弱,吃多了吸收不了,只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到了产后第三周,该排的已经排完,此时可以开始进补身体了。

中医专家建议正在坐月子的新妈妈们要适当吃蔬菜。冬季盛产的菠菜是不错的选择,菠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和锌。月子期间,每天如能保证吃上一大盘蔬菜沙拉,不但能促进食欲,更可以满足哺乳期母亲一天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产妇温和补身,身体尽快康复。

中医专家说:生产后,新妈妈体内钙的流失量较大,适量补钙可防止骨质疏松。对此,产妇们一定不要忽视。冬季天气寒冷,产妇无法开窗晒太阳,这样不利于钙的合成和利用。如果妈妈体内缺钙严重,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常见的有下肢浮肿,腰背酸痛,牙齿松动等,重者会导致身材变矮、骨盆变形,严重影响人的体形。但是,也不能大量服用钙片。专家提示,孕妇补钙要适当,尤其要注意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否则极易造成顾此失彼。

中医美容的针灸法让你拥有健康肤色


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中医美容的针灸法让你拥有健康肤色。

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水分 脐上1寸处。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

三阴交 在内脚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

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钟,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什么是中医养生保健工程


中医养生导读:对于保健养生了解的朋友相信都对中医养生保健工程有所听闻,但它确切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呢?让小编与你一起探讨一下吧。

中医养生保健工程是以弘扬中医养生文化,维护与增进民众健康为宗旨;以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为支撑;以构建立体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为重点,以中医养生科普宣传、成果推广、健康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研-医-产结合为机制,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计划经过三年的时间,创建立体的服务网络、开放的研发平台、规范的生产基地、科学的知识普及。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文章显示:2009年9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工程启动。工程将用3年时间创建立体化的中医养生保健网络,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提供不同层次、因人而异的养生保健服务。中国保健协会会长张凤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据悉,立体服务网络将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和细分市场确立各养生保健机构的规模(大、中、小型)、档次(超高端、高端、中端),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的保健服务机构进行差异化运营。现阶段已启动了针对超高端人群、中外旅游人士、城市高端人群、城镇中老年中端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养生保健服务4个项目。

中医养生保健工程将建成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为主的、开放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平台和养生保健产品生产基地。这么看来,这件事是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为主成立的学术组织。

说了这么多,其实简单地说,中医养生保健工程就是面向中老年人,讲解养生保健知识的一个组织。它是由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常见的形式是开讲座、健康知识论坛等。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