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是什么服务

2019-10-12 │ 四季养生是什么服务 运动养生是指

肚脐下四指是什么穴位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您对中医养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肚脐下四指是什么穴位”,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肚脐下四指是什么穴位

1、肚脐下四指是什么穴位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取法,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四指横放即为三寸)。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2、关元穴的功效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关元穴主治疾病

关元穴的主治疾病为: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克服怯弱性格的指压法、强化夫妻性生活的指压法、延长性欲时间的指压法等。

如何对肚脐进行保养

1、不要经常去清洗,人的肚脐一辈子不去清洗也不会腐烂生病,当然为了为了讲究卫生可以适当的清洗。

2、要注意防“风”:脐周是肠胃部位,容易受凉,所以要防止脐部着凉。早、晚天气较凉爽时或者阴雨天气温较低时最好不要穿露脐装;电扇、空调的凉风不要对着脐部猛吹;穿露脐装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时车速不宜太快;睡眠时应在腹部盖上薄物或使用护脐带。

3、防止脐部意外受损伤:脐周部位裸露,因缺少衣着的保护,往往容易遭到意外损伤,如烫伤、擦伤、划伤等。因而,日常起居或工作中要小心。

4、尽量不要进行纹饰:贪靓的美女们往往觉得穿露脐装还不够吸引眼球,喜欢在脐部贴饰图案,甚至纹饰永久性图饰。但是,如此一来,会造成一定的健康隐患。因为贴饰会妨碍皮肤的排泄功能,有可能引起湿疹、汗疹等皮肤病;纹饰的颜料往往含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化学成分,如在营业场所纹饰,共用纹针还有可能罹患传染病。所以进行纹饰要慎重。

从肚脐看健康

1、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2、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圆形:肚脐若为正圆形,女性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海蛇形: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注意。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在我们肚脐偏右的位置的话: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患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相关阅读

肚脐下3寸是什么穴位


人体存在有许许多多的穴位,在人体出现有疾病的时候通过按摩穴道的方式可以很有效的治疗或者缓解疾病,然而有时没病乱碰这些穴位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或许大家应该都知道肚脐这个部位是不能乱动的,如果随意的抠肚脐有可能会出现肚子疼的情况。在肚脐下3寸也存在有穴位,那么这是什么穴位呢?

脐中下3寸为关元穴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可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的作用。注意腹部保暖。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强壮穴: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用灸法。

2、诊生死:用指头按穴,如果指下感到无力空空,离手时,穴凹无弹力,胸下坚硬如石头,大限已到,活不久。

3、助孕:子宫虚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

4、补肾虚:脐下肾间之气藏于此穴。肾虚而腰酸或阳痿者,用灸法。

5、治痛经:冰品引发的痛经,热敷或灸此穴。

6、治虚喘:喘哮发作面色苍白,用灸法,特效。

7、治小肠病:因为小肠募穴,所以治小肠各种疾病。

8、治糖尿病:强肾可缓解糖尿病并发症,需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穴。

9、治排尿不顺:灸后尿排顺,也可以用拍法,五指并拢空拍,一次连续拍108下效果最好。

10、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剌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

第一步,找到关元穴的正确位置。

第二步,搓热掌心。一定要用搓热的方法,用温水洗手来暖手是不行的。因为外在的热只是让皮肤表面发热,这种热很容易散发掉,而搓热掌心是从内向外发出的热,不易散失。刚开始搓几下的时候,皮肤表面就会有热的感觉,但是这还只是在表面,要坚持搓至少一分钟,直到感觉到有热从掌心里面发出为止。

第三步,把温热的掌心轻轻地放到关元穴。手耍五指向上翘起,手掌变成一个弧形,尽可能让劳宫穴贴近关元穴。先做摩法,力量仅仅是在皮肤的表面,没有向下的力,只是在皮肤的表面做回旋形动作。频率由慢到快,范围由小到大,直到有发热的感觉。

肚脐眼上三指是什么穴位


二、按中脘穴的方法是什么三、按中脘穴要注意什么

肚脐眼上三指是何穴位

1、肚脐眼上三指是什么穴位

是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和胸骨下端连接线的中点就是中脘穴;也可以并拢手指放于肚脐上方,肚脐与胸骨下端连接线与手指相交的地方为中脘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大约在脐中以上四寸或肚脐以上四指处)即为此穴。

中脘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中管。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穴在胃体中部,故名。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

别名:上纪穴,胃脘穴,大仓穴,太仓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中脘穴”:“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中间也。“脘”,空腔也,这里指的是胃部、胃腑。古人认为本穴位于胃部的中间,所以称为“中脘”……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

2、中脘穴有什么作用

中脘穴称得上是“万能胃药”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消化问题。之所以说中脘穴是“万能胃药”,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中脘穴在生理上位于胃的贲门和幽门之间,因此能够辅助治疗胃部疾病。

其次,中脘穴还是胃经的募穴,当胃有病变的时候,这里最先发生反应,同样在此处治疗,也能有效缓解各种胃病。此外,这里还是八会穴的腑会穴,也就是说,六腑的病,都可以配用这个穴。

3、按中脘穴有什么好处

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缓解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食不化、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黄疸、胃扩张等;

缓解治疗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治疗慢性肝炎等;

缓解治疗喘息不止、恶心、痰多、咳喘、失眠、脏躁、癫痫、尸厥、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治疗烧心等。

按中脘穴的方法是什么

1、传统按摩方法

推揉中脘穴3-5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黄疸、头痛等。

2、点击法

两手相对,如果另一只手不方便,用一只手也可以,但是一根手指头的力量很弱,不容易点揉到这个穴位,所以至少要用两个手指头,对于胀气,胃痛,可以点击它,点击它会出现酸痛,随后会出现打嗝,用力要大,坚持一般3-5分钟。

3、点揉法

伸出双手的食指、中指四根手指,四指并拢,点到中脘穴上,用力向下点,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准,坚持10秒钟,松开,然后再点,再松开,直到症状减轻。

4、掌揉法

用手掌掌心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医讲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一般是指肚脐周围,此处不必考虑顺逆补泄。

按中脘穴要注意什么

1、按摩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

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皱纹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与皱纹呈直角运动,也就是顺着肌肉的走向。如果皱纹是横向的,就竖着按摩;皱纹是纵向的,就横着按摩。

2、按摩使用的手指

按摩时以中指和无名指在皮肤上轻轻画圈,轻到再轻就无法触摸的程度,手指移动要有韵律感,切忌过分摩擦表皮。

3、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毛孔张开时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洁面后按摩。此外,用热毛巾敷一下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脚踝上四指是什么穴位


脚踝上四指是什么穴位

1、它是三阴交。三阴交是中医常用的一个穴位,经常按摩三阴交尤其对于女性的保健功效更为显着,可以保养卵巢,永葆青春,抵抗岁月的腐蚀。

2、若想按摩有效,找准穴位最为关键。三阴交穴位在身体几大经络的交汇处,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是脾肾肝三经的交会穴。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

3、为了更快找到位置,不妨跟小编比比动作。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关节内侧,四个手指并拢,沿着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另一侧对应的点,也就是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三阴交穴位。

4、三阴交穴位之所以被称为妇科圣穴,是因为女子以血为本,血以活为用,此穴专能活血,且能调节肝脾肾三经,对于治疗各种妇科病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常按三阴交穴有什么作用

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女人只要气血足,那些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不来月经等统称为月经不调的疾病都会消失。而女人脸上长斑、痘、皱纹,其实都与月经不调有关。只要每天晚上9点~11点,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就能调理月经,祛斑、祛痘、去皱。不过,要坚持才有效果哦,坚持每天按揉,按揉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一两天就看到效果,是不可能的。

保养子宫和卵巢

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和卵巢)。其中,任脉主管人体全身之血,督脉主管人体全身之气,冲脉是所有经脉的主管。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女人只要气血畅通,就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紧致脸部肌肉,使脸部不下垂

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保持脸部光洁、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规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11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能帮助调理月经,祛斑、祛痘等。因为三焦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大通道,要想各个器官得到气血滋润,三焦通畅很重要。不过,要坚持每天按揉,一个月后才能看到效果。

什么时候按摩三阴交穴最好

11时:消疹、排毒祛湿

人体皮肤之所以容易过敏,出现各种皮疹现象,多是由于体内湿气、内毒素淤带太多所致。三阴交是脾经上的一个穴位,而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把人体内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因此,三阴交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是治疗皮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等各种皮肤病的首选穴位。每天11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对治疗各种皮疹大有裨益。

11~13时:调节血压

三阴交还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每天11~13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对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高血压能降压,低血压能升压)。

17~19时:防治妇科病、滋阴补肝肾

人体子宫合卵巢功能的强弱,取决于其经络系统的气血旺衰合淤带程度。每天下午17时到晚上19时,用力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具有促进子宫合卵巢血运畅通的功效,可防治各种妇科病。 另外,现在不少女性由于生活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性冷淡,并因此影响夫妻感情。每天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能起到滋阴补血、增强肝肾功能的作用。

21时:健脾、收紧皮肤、防止双下巴

夜生活过多、饮食无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脸部肌肉过早松弛下垂,这是因为损伤了脾胃(脾脏主管肌肉)功能的缘故。可于每天晚上21时左右,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具有健脾、收紧脸部皮肤、防止双下巴的功效。

21~23时:调经、祛痘、祛斑、去皱

女人脸上长斑、长痘、皱纹增多等,多与月经不调有关。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汇的穴位。其中,脾脏能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脏能贮藏血液;肾主管藏精、生气血。因此,每天晚上21时至23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具有调经、祛斑、祛痘、去皱等功效。

肚脐下3寸的那个穴位是什么


人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存在有许许多多的穴位,这些穴位一般都能够联系到人们身体内部的器官,在人体内部出现疾病的时候可以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治疗疾病。在人体肚脐下3寸存在有一个队伍人体格外重要的穴位,其对于人体的肾脏、肠胃有很密切的联系,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肚脐下3寸的那个穴位是什么?

脐中下3寸为关元穴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小肠的募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强壮穴: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用灸法。

2、诊生死:用指头按穴,如果指下感到无力空空,离手时,穴凹无弹力,胸下坚硬如石头,大限已到,活不久。

3、助孕:子宫虚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

4、补肾虚:脐下肾间之气藏于此穴。肾虚而腰酸或阳痿者,用灸法。

5、治痛经:冰品引发的痛经,热敷或灸此穴。

6、治虚喘:喘哮发作面色苍白,用灸法,特效。

7、治小肠病:因为小肠募穴,所以治小肠各种疾病。

8、治糖尿病:强肾可缓解糖尿病并发症,需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穴。

9、治排尿不顺:灸后尿排顺,也可以用拍法,五指并拢空拍,一次连续拍108下效果最好。

10、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剌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方法

第一步,找到关元穴的正确位置。

第二步,搓热掌心。一定要用搓热的方法,用温水洗手来暖手是不行的。因为外在的热只是让皮肤表面发热,这种热很容易散发掉,而搓热掌心是从内向外发出的热,不易散失。刚开始搓几下的时候,皮肤表面就会有热的感觉,但是这还只是在表面,要坚持搓至少一分钟,直到感觉到有热从掌心里面发出为止。

第三步,把温热的掌心轻轻地放到关元穴。手耍五指向上翘起,手掌变成一个弧形,尽可能让劳宫穴贴近关元穴。先做摩法,力量仅仅是在皮肤的表面,没有向下的力,只是在皮肤的表面做回旋形动作。频率由慢到快,范围由小到大,直到有发热的感觉。

肚脐是什么穴位


一、肚脐是什么穴位

肚脐眼是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神阙穴的保健方法有三。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其二是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其三是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阑,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二、教你从肚脐眼看健康

肚脐,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属于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对神阙穴名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

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肚脐皮薄凹陷,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很容易受寒邪侵袭,但同时也便于温养,故神阙穴历来是养生要穴。

温养肚脐,可鼓一身之阳气。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

保暖肚脐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

睡眠时更要注意脐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泻或感冒。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此外,穿着露脐装会使腰腹部裸露,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而且脐部肌肤较娇嫩,易于受损,脐眼又容易汇集污垢,如不小心也会引起感染。

揉按肚脐

按摩脐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大便溏泻者可调,秘结者可通。方法:仰卧,两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轻轻按摩36圈。然后,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时针轻轻按摩36圈。

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掌心左下右上叠放贴于肚脐处,逆时针做小幅度的揉转,每次20~30圈,也可起到温养神阙穴的作用。

经常坚持揉按肚脐,可以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气聚肚脐

站、坐、卧均可,全身放松,双手掌重叠覆盖于肚脐之上,用腹式呼吸法,鼻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意想自然界高能物质,进入肚脐,聚集在此处;口呼气时腹部下陷,意想高能物质向全身扩散。一呼一吸为一次,习练24次。长期坚持习练,可温阳补虚,还阳和中,消食导滞,对阴阳两虚,体弱无力,气短神衰有效。

三、肚脐:养脾第一要穴

薄荷脑敷神阙,人就不会脾胃阴盛

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她有多年的便秘和失眠,说话有口臭,脾气急。这是典型的脾胃阴(火)盛。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有了很大改善,只有口臭还比较明显。

中医里说:千寒易散,一火难除。人身体里面的火(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清下去的。何况,气血有余也能生火,脾胃多气多血,最容易生火。怎么办呢?本来可以用养阴(增阳)清热(减阴)的方法,让她用药养一段时间的胃阴,胃阴足则热自除,口臭自然会慢慢消失。但她工作非常忙,熬药也不方便,于是采取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50克薄荷脑研碎,每次取适量用纱布包好,填入肚脐,再用胶布固定。在填薄荷脑之前,先要把肚脐洗净。每三天换一次。这样,口气就会慢慢变得清新。这位女士如法炮制,第二天一早起来的时候,她老公就说,她嘴里那股以前老远就能闻到的臭味没有了。她自己不但感觉到嘴里清新、凉润了,还感觉到头脑清醒,心情畅快。

薄荷是芳香辛凉的,辛凉就能清热,芳香则能向上走窜。脾胃好比一口锅,可以腐熟水谷。这口锅通过什么来加热呢?要通过命门真火,也就是肾,肾为脾胃的消化提供能量。但如果这个能量提供得太多了,就会导致胃里过热(阴盛)。肚脐是命门真火向上蒸腾到脾胃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放一些薄荷脑,就能拦截掉一些火热之气(减阴),而且,薄荷的辛凉之气会随着命门的火气一同向上,运行到胃里,发挥它清热的作用,胃火被清下去了,口臭自然也除掉了。

为什么薄荷还能让人口气清新、头脑清醒呢?这是因为,薄荷的芳香性质能持续不断地向上走窜,到达胃里,清除了胃热后,它还能继续向上,到达嘴里,使嘴里气息清新。然后,它继续向上到达头部,让人头脑清醒,眼目明亮。人道是,麝过深山草木香,薄荷何尝不是如此?它向上蒸腾,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芳香和清凉。

吴茱萸敷肚脐,引火归元,补养脾阳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受够了长期吃药的罪,说到吃药就头疼。这时我往往建议他们去药店买川芎和吴茱萸各30克,打成细末,混合,每次取5克左右,填在肚脐里。结果很多人用过后发现,这个办法竟比什么降压药都灵,而且还感觉腿脚有劲,头脑清爽。

中医认为,肝属于木,脾是土,木克土,土反过来也制约木。高血压是肝气过于亢盛,别的脏腑不能制约它而导致的。吴茱萸性温,可以补益脾阳,脾阳足了,肝气就会受到约束,血压自然就能降下来。

为什么通过肚脐给药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因为,在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穴位中,神阙(肚脐)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中医认为,神阙是五脏六腑之根、元神归藏之本,能联系人体所有的脏腑经脉。

胎儿在母体内生长,是通过这里吸收养料,滋养全身的。孩子出生后,这个通道闭合了,但它的神奇作用仍在。现代医学证明,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把药物敷在肚脐上,药物通过皮肤,能很好地渗透到全身,而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作用直接,使用方便。把药物敷到肚脐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要么肚子里咕咕叫了,要么整个腹部都出现温暖或清凉的感觉,如果是芳香浓烈的药,嘴里还会出现药的味道。这说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已经随着人体的气血津液上行,遍布周身了,这和吃药没什么区别。良药苦口,但我们肚脐里没长舌头,自然感觉不到苦,但效果却是不打折扣的。

肋骨下是什么穴位


肋骨下是什么穴位

1、肋骨下是什么穴位

乳根穴,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京门穴(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什么是穴位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2]、穴道[3]。

3、人体穴位的常识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巧压4个穴位能使颈部更修长

1、耳下至锁骨倾斜分布的肌肉外侧的上、中、下三点。按压穴位1的要领:将拇指充分弯曲,以第二关节置于穴位上,逐渐地加力,朝水平方向按压秒,按顺序在这三点上重复做三次。但须特别注意不可一开始就施以过大的力量。穴位2:颈窝凹隐点(相当于风府穴处)。按压穴位2的要领:将双手拇指重叠成十字形置于穴位上,再用中等力量朝头顶的方向按压10秒。

2、穴位3:颈窝凹隐处左、右旁开1.5cm处的点。按压穴位3的要领:将双手拇指充分弯曲,以第二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按压10秒。穴位4:第三颈椎点、第五颈椎点。按压穴位4的要领:将双手拇指充分弯曲,以第二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如此重复做三次。丽修长的颈项属于女性美之一,若女性穿着低领衣服时,拥有修长美丽的脖子,会更增添女性的魅力。如果你想使自己的颈部更修长,现在就请你按照不同穴位施行不同指压法。

手足穴位亦助性

1、商阳穴:这个穴位位于食指靠拇指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经常用手指掐一掐这个穴位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对身体有强壮补益的作用。阴谷穴:阴谷穴寻找方法较麻烦,取该穴道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谷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经常刺激此穴位可以起到调补肝肾、清热利湿、舒经活络的作用。

2、曲泉穴:适当刺激肝经上的穴位也有梳理肝气、改善性功能的作用。取穴的方法按照阴谷穴的做法,在拇指所压的下方即是。这个穴位主要治疗滑精早泄等疾病。太溪穴:位于脚内踝后三厘米凹陷中。经常以手指按压,可以起到滋补肾阴、通调冲任的作用。这里提出的穴位从根本上来说,功能都是为了放松机体、改善循环状况而设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肚脐眼是什么穴位


导读:肚脐眼是什么穴位?人的身体上住着各种经络和穴位,那么肚脐眼是什么穴位?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肚脐眼是什么穴位

在中医学里,肚脐是个能够防病治病的地方,是唯一人们能看得到、摸得到的穴位神阙。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

通过神阙穴治疗内病是中医外疗法中的一种,用途非常广泛,可用来治疗腹痛、腹泻等多种疾病。中医认为,神阙穴及经络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灸神阙穴,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回阳固脱的功效,补虚的效果非常好。

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那么神阙穴如何养生保健呢?神阙穴的保健养生方法,一起来看看。

神阙穴的保健养生方法

1、艾灸神阙穴保长寿

用艾条灸肚脐,是日常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保健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把艾条的一端点燃,放在距离肚脐处皮肤2~3厘米处悬灸,持续时间为10~15分钟。因为艾条本身就有温通经脉、理气祛寒的作用,用它灸神阙,可发挥刺激穴位和进行温热刺激的双重作用。

2、按神阙穴助养脾胃

按摩脐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大便溏泻者可调,秘结者可通。方法:仰卧,两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按摩36圈。然后,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时针按摩36圈。

3、按神阙穴快速驱寒

脐乃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可用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天气越来越寒冷,平时可以试试按摩神阙穴就能帮助你快速驱寒。

以上就是一些神阙穴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神阙穴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销骨下是什么穴位


二、按摩俞府穴有哪些方法三、按摩俞府穴有什么禁忌

销骨下是什么穴位

1、销骨下是什么穴位呢

销骨下是俞府穴,别名:腧中穴。穴义: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

名解:俞府。俞,输也。府,体内脏腑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本穴是肾经体内经脉与体表经脉在人体上部的交会点,或中穴传来的湿热水气在本穴散热冷凝归降地部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肾经的体内经脉,气血的流注方向是体内脏腑,故名。腧中者,其意与俞府同,中指内部。

2、按摩俞府穴有什么好处

回收体表液体,俞府穴有宣肺平喘、止咳平喘、和胃降逆等作用。

注意:肾经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是体内气血由涌泉穴外出体表,自涌泉穴外出体表后是经水气化而上行,自大钟穴之后则是寒湿水气吸热上行,自大赫穴开始则是受冲脉外传之热而水湿之气散热上行,自幽门穴始是受胸部外传之热而上行,在灵虚穴肾经气血达到了温度的最高点,自灵虚至俞府的经脉气血是降温吸湿而下行。

俞府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咳嗽、气喘、痰多、骨蒸潮热、呃逆、呕吐、胸满、不得饮食等。

现代又多用俞府穴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俞府穴主治咳嗽,气喘,呕吐,不嗜食,胸痛等。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呼吸困难;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呕吐,食欲不振;其它:胸膜炎。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可以指压胸骨旁的俞府穴及或中穴可达到效果。

3、按摩俞府穴怎样取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胸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天突穴、肺俞穴、鱼际穴治咳嗽、咽痛;配足三里穴、合谷穴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体表注入体内脏腑。

功能作用:回收体表液体。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灸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寻找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俞府穴位于上胸部,人体正面中线左右三指宽,锁骨正下方。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按摩俞府穴有哪些方法

【治法原则】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灸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俞府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咳嗽、呕吐、胸痛等。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改善心痛、咳嗽、气喘等疾病。

【针灸疗法】 俞府穴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日常保健】有些女性朋友常会感到脚心发凉,必是气血循环不畅造成的,用力点按俞府穴,几分钟后就会觉得脚心发热,不凉了。如果我们碰到有人气喘突然发作时候,也可以指压胸骨旁边的俞府穴,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饿了不想吃饭,或者总感觉倒不上来气,觉得老打嗝儿,就是老有逆气。这些都是肾不纳气造成的。需要及时把气血调上来。经常按揉俞府穴,就可以调动肾经的气血到上边来。

按摩俞府穴有什么禁忌

1、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在没有详细的颈椎检查资料的前提下,轻易不要使用常见的颈椎旋转复位法和颈椎斜扳法,以免造成急性的颈动脉血流阻断而出现意外;

2、脊髓型颈椎病者,一旦出现上下肢无力、大小便控制障碍的现象,万万不能使用任何按摩手法,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

3、孕妇也不宜接受推拿,尤其是孕妇的腰腹部和大腿内侧,更是不能施压;

4、有精神疾病且又不能和医者合作的患者不宜进行推拿;

5、身体太虚弱和疲劳时,不宜进行推拿;过饥过饱、醉酒之后、严重心脏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6、骨折不适合推拿治疗,若是骨折造成扭筋,应该等到几个月后,确认骨折愈合了,才能进行推拿;

7、血液病患者,特别是血小板减少者,绝对不可以进行推拿,以免造成大面积出血,加重病情发展;

8、重度高血压者,避免做易引起病人剧烈疼痛的推拿治疗,以免使血压急剧升高;

9、各部位急性滑囊炎以及处在神经根炎性水肿期的腰椎间盘突出者均不宜接受推拿疗法;凡局部疼痛的病人,在进行推拿前,一定要拍局部X光片,以排除结核、肿瘤、骨折等病变。

肚脐眼上方是什么穴位


肚脐眼上方是什么穴位

1、肚脐上方四寸是中脘穴

穴位在我们的胸骨下端,和肚脐线连接的中间,也就是肚脐正中间向上大约4寸左右的位置。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很好的控制食欲,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减肥作用。另外还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这样能够帮助身体快速的排出多余的脂肪还有废弃物,起到排毒养生的效果。

2、中脘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中脘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化作用,中医方面认为起到消食导滞还有疏肝养胃的作用。日常暴饮暴食或者是积食之后按摩或者针灸中脘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除了能够帮助肠胃消化之外,按摩中脘穴还具有治疗多种肠胃疾病的作用。例如身体出现腹痛、胃痛、腹胀还有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胃扩张或者是黄疸的情况,按摩中脘穴能够很好的缓解身体不适情况。

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缓解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食不化、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黄疸、胃扩张等;

缓解治疗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治疗慢性肝炎等;

缓解治疗喘息不止、恶心、痰多、咳喘、失眠、脏躁、癫痫、尸厥、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治疗烧心等。

3、中脘穴的按摩方法

两手相对,然后顺时针按摩这个穴位。需要注意的是,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会出现酸痛的情况,甚至还可能伴随有打嗝的症状,这都是正常的。在按摩的时候一定要用力,并且坚持按摩五分钟左右,效果更佳。在按摩的时候最好用两只手,一只手可能会出现力量不够,同时也不容易揉搓到这个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很好的治疗胀气还有胃痛的情况,并且能保健身体。

如何按摩肚脐穴位

拿捏腹肌。将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拿捏腹正中线两侧肌肉,从上腹拿捏到下腹部,反复做1-3分钟。调中和胃,补肾纳气。

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将右手掌心贴在肚脐下,适当用力绕脐做顺时针团摩腹部1-3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健运脾阳,和胃理肠。

按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益气壮阳,调理气机。

分推脐旁。将双手中指分别放在脐旁,适当用力向两侧分推至腰部,反复做1-3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消积导滞,通腑泄热。

推腹外侧。将双手分别放在同侧的腹外侧,以掌根从季肋向下推至大腿根部,反复做1-3分钟。健脾和胃,推积导滞。

按揉丰隆穴。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关节上,用右(左)手中指指尖放在丰隆穴上,拇指附在对侧,用力掐0.5-1分钟。消食导滞,化痰消脂。

肚脐上最特殊的保健穴位

肚脐,中医称之为“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被称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

1、灸脐法保神阙穴

重灸神阙,有起死回生的效果。一般用艾灸或隔姜、隔附子饼灸10~30分钟,能温中散寒、温补下焦,治疗虚寒腹痛,脾胃虚寒引起的呃逆、反胃、呕吐及脾肾阳虚导致的腹泻、水肿等。

2、敷脐法保神阙穴

神阙与任、督、冲、带脉相通,因此用药敷肚脐能通过全身各经脉发挥作用。

贴敷肚脐的药物多为辛香药物,可以迅速渗透,到达组织及微循环,获得调和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敷黄连粉、牛黄粉能退烧;敷珍珠粉、丹参粉治失眠;敷砂仁、枳实能治疗消化不良;用吴茱萸、川芎各半研粉敷脐能降血压。

3、滴脐法保神阙穴

是将药物化为水液,滴于脐中,与敷脐异曲同工。有人称用藿香正气水滴脐治疗中暑,这是一个误区。

藿香正气类药物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可用于夏季肠胃型感冒和部分中暑患者,但不适合所有中暑的病人。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