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脾胃虚养生运动

2019-10-12 │ 对脾胃虚养生运动 老人养生按摩穴位

脾胃虚按摩什么穴位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如何避免关于中医养生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脾胃虚按摩什么穴位”,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二、脾胃虚的食疗方法三、脾胃虚弱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虚按摩什么穴位

1、脾胃虚可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脾胃虚可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脾胃虚按摩可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脾胃虚按摩可三眼穴

经常按摩三眼穴也可以调整气血、阴阳,从而实现调脾胃、抗衰老、防病于未然的目的。三眼穴在我们双手的无名指上,只有准确找到穴位,按摩才能有效,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取穴方法是: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在无名指靠近手掌的那一节上纵向画三条四等分手指的竖线,然后再横向画两条三等分这节手指的横线,这样就形成了六个交点。三眼穴位于最左上角的交点处。

以同样方法找到右手的三眼穴。可用圆钝的器物尖端点按穴位,同时结合自己的呼吸频率有节奏地按压,效果更好。

针对老年人阳气渐衰所致的消化不良、腹泻等病症,经常按摩三眼穴有助于缓解症状。按摩的方法也很简单,首先要找准穴位,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另一只手上的三眼穴,每只手10分钟,交替进行。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按摩。

脾胃虚的食疗方法

1、生姜粥:鲜生姜5-10克切片,大枣2-5枚,粳米100-150克,同煮粥,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暖脾养胃,祛风散寒功效,适用于病后或老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头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寒喘咳。若用于风寒感冒则去大枣,加入葱白3根。

2、胡椒猪肚汤:原料:胡椒12克,猪肚1个(约600克),蜜枣5枚。

做法:猪肚用生粉、盐擦洗内外,洗净。将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与蜜枣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时,调味后,饮汤吃猪肚、蜜枣。

功效:温中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者,症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腹胀欲呕、四肢不温、形寒怕冷者。

脾胃虚弱的症状有哪些

1、舌苔有变化: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2、食欲下降: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数人在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yS630.Com相关推荐

脾胃虚炙什么穴位


脾胃虚炙什么穴位

1、脾胃虚炙什么穴位

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2、怎么治脾胃阴虚

饮食清淡,忌食辛辣阴虚的人不宜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具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这是因为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使患者体内气血的热性增强,从而加剧阴虚的症状。阴虚的人在饮食上还应当保证营养均衡,最好是保持饮食的清淡在注意饮食的同时建议可结合洛乌汤这种中医组方代茶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效果。阴虚的人适合长期食用燕麦、玉米、海带、银耳、雪梨等寒性食物,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体阴虚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可以自己做一些补阴的汤,比如鲫鱼汤、鸽子汤等,由于这些汤类的主要制作材料都有改善阴虚症状的作用,所以,用其制作而成的汤也有同样的功效。

3、怎么治脾胃阳虚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位于患者左侧,用腹部掌按法于中脘穴,持续按压约5分钟,使患者腹部出现发热的感觉,以温补中阳,继朔腹部掌揉法于胃脘及上腹部,操作时间约3分钟,以健脾和胃,再用拇指揉法于关门、足三里穴,每穴反复操作1---2分钟。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位于患者右侧,用拇指按、揉或禅推法于脾俞、胃俞和大肠俞穴,操作时间约5分钟,以调节脏腑气机,助健脾和胃,扶中止泻之功。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1、莲子芡实粥

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2、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3、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用于饮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脾胃虚弱怎么调理荐七种食物助你健脾胃

4、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5、参枣粥

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脾胃虚的症状

症状一:食欲下降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症状二:舌苔有变化

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脾胃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二、脾胃不好的食疗方法三、生活中如何预防脾胃不好

脾胃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1、脾胃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时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用艾条艾灸四缝,治疗消化问题。大陵穴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艾灸此穴位调理脾胃。

足三里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脾胃不好的原因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禀赋不足,年老体衰,大病初愈,调养失慎都可以导致脾胃虚弱证。《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脾病候》:"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痿不收……是为脾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 因此其病因有三方面:一为饮食失调;二为劳累过度;三由于急慢性病。以上诸因,耗伤脾胃,导致脾胃不足,运化失健,形成脾胃虚弱证。

3、脾胃不好有哪些表现

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胃不好的食疗方法

1、木瓜鲩鱼尾汤,番木瓜1个,鲩鱼尾100克。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适量水,共煮1小时左右。滋养、消食。对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疗效。

2、参芪猴头炖鸡,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功用:补气健脾养胃。

3、砂仁黄芪猪肚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4、黄芪内金粥将生黄芪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生活中如何预防脾胃不好

1、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2、踮足功,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3、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脾胃湿热按摩什么穴位


脾胃湿热按摩什么穴位

1、脾胃湿热按摩阴陵泉

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2、脾胃虚弱按摩足三里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觉前用艾条灸,可以协助阴陵泉祛湿。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操作方法:空闲的时候按揉阴陵泉,一天要保证10分钟。晚上睡觉前,用艾条灸两侧足三里3-5分钟,最好灸之前先按阴陵泉1-2分钟。

3、脾胃湿热按摩丰隆穴

配合足三里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4、脾胃湿热按摩曲池穴

对手肘部的曲池穴每天做做按摩,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每次1~3分钟,每日按摩1~2次。这样做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平常饮食要注意少食油腻的食物或者甜食,控制胃纳入过多不好消化的食物,减轻胃的负担,帮助脾运化,这样湿热就可以祛除了。

如何判断自己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虽然属于一种疾病,但是也分为很多种类型,一般都是分为湿热证还有寒湿证,具体的区别方法以及症状如下:

寒湿证:这个时候身体感觉恶心想吐,同时身体倦怠,大便出现溏薄的情况,同时腰侧以及四肢出现冷痛的毛病,腹部也会感觉到寒凉,特别是气温变低或者是气候潮湿的时候更加严重,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持续性钝痛的毛病,并且在晚上表现的更加严重。

湿热证:嘴巴发苦、干燥以及发粘,并且不爱喝水,脸部还有嘴唇都会发红,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的疾病。另外,全身容易发热,并且在午后更加的严重,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头痛以及身体沉重的感觉。在饮食方面,不想吃东西,同时讨厌油腻的食物,经常感觉到上浮有胀满的感觉,还会出现腹部疼痛的情况。眼睛的视力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眼角膜雾状浑浊的情况,舌苔也会变得黄腻,舌质则是发红。

脾胃湿热的食疗

1、素烧苦瓜:新鲜苦瓜200克,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欠(含有盐、味精)浇汁。

2、赤小豆薏米饮: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炖3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将两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3、金针冬瓜汤:干金针菜20克,切段,开水浸泡20分钟后与50克冬瓜丝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精,点几滴香油。

4、五花茶:干木棉花30克、金银花30克、槐花20克、鸡蛋花20克、葛花20克。以上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煲内,加入400毫升清水煎渚。此款五花茶能清大肠湿热。

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本文导读:调理脾胃虚弱可以试试中医按摩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又方便,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不良,吃下的食物身体无法吸收它的营养,身体容易疲乏,会感觉全身无力,中医按摩能够调理脾胃虚弱,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方法。

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胃虚弱饮食调理

1、饮食调养基本原则

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粳米性平,有补脾益气之功。脾胃虚弱可以多吃点黄颜色的东西,比如玉米、土豆、鲫鱼汤、薏米等,它们都是调脾胃非常好的选择,如果不想那么麻烦可以直接服用虫草薏米糊。其实何为虚弱,就是功能不强,知道原因就简单了,还是从容易消化着手,每餐以豆浆牛奶,及没馅的馒头及易消化的粥最好是加些薏米、荞麦、燕麦、红枣等一类补脾胃的东西更好,生冷硬及刺激的东西尽量不吃,还有荤的也要吃些易消化的鱼类,其它肉类少吃为好。

调理脾胃虚弱可以按摩上面介绍的这些穴位,也可以选择艾灸的方法,日常生活中药注意规律饮食,多吃健脾胃的食物。

脾胃不好常按摩六穴位可调理


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其在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后,就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调理。那么,脾胃不好常按摩哪些穴位好呢?

1、中脘穴

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

2、足三里穴

主治疾病为: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

3、三阴交穴

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胃酸、食欲不振多种疾病。

4、太白穴

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5、脾俞穴

主治症状为:倦怠感、口渴、食欲不振、糖尿病等。

6、胃俞穴

主治病征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

脾胃湿热艾灸什么穴位


脾胃湿热艾灸什么穴位

1、脾胃湿热艾灸什么穴位

足三里穴艾灸祛湿。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丰隆穴艾灸祛湿。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解溪穴艾灸祛湿。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关元穴艾灸祛湿。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中脘穴艾灸祛湿。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2、脾胃湿热的症状

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一般湿热体质就是脾胃不好容易长痘痘、粉刺。

3、什么是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中医方面的名词,说的具体点就是身体中的水分还有食物的运化不正常,这样水分就会淤积在身体中,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湿气滞留在身体中,长期如此就变成了湿热的情况。

脾胃湿热的原因

1、外邪入侵

由于体内外邪入侵,湿邪或者是燥邪就容易进入身体中侵犯我们的脾胃,而湿邪最容易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脾脏,而燥热最容易伤害我们的肠胃。外感风寒和内蕴的湿气结合之后就容易出现湿热的情况,会导致肺部也受到影响,出现胸闷咳嗽的情况。

2、饮食不科学

研究发现,平时饮食无节制是导致脾胃受伤最常见的原因。在我国的很多中医名着中都有记载,就是饮食加倍,对于脾胃的伤害也在加倍。日常如果爱喝酒,饮食吃太饱或者是吃的食谱上过于的油腻以及不干净,还有饮食没有规律,这些都容易损伤我们的脾胃,导致出现气滞以及食滞的情况。而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身体出现化热的情况,这就导致出现湿热的问题了。

3、心情问题

心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如果心情不好,那么会导致忧思郁结在心中,这样身体也会越来越差。过度的忧虑会导致心情不好,这就严重影响了肝脏的疏泄功能。而肝脏的疏泄功能是调节脾气运化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肝脏以及脾胃失去了调节,那么体内的气机就会不通畅,这样肠胃功能就会下降,这样体内就容易出现湿热的情况了。

脾胃湿热食疗方

1、清热祛湿粥

材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做法: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温热服食。

2、鲫鱼汤

材料:鲫鱼500克,节瓜600克,盐适量。

做法:先将节瓜去皮洗净切成厚块,鲫鱼去鳞及内脏,洗净;起锅煮水,水开后放入节瓜块,用武火煲,同时起油锅,将鲫鱼放入锅中煎至微黄再汇入节瓜汤中,加盖,武火煮二十分钟后转为炆火煲一小时左右,熄火调味,喝汤吃渣。

功效:此汤养脾祛湿,利水消肿。

3、绿豆藕

材料:绿豆50克、莲藕一节、食盐适量。

做法:藕去皮,冲洗干净备用。绿豆50克,用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炖至熟透,调以食盐进食。

功效:温和去湿、解热。

功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