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什么季节好

2019-10-12 │ 养生什么季节好 做养生什么季节好

针灸什么季节好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针灸什么季节好”,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二、针灸要注意什么三、针灸的禁忌人群

针灸什么季节好

1、针灸哪个季节好

针灸是中国医学的一块瑰宝,对季节性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一般不是很明显,四时疾病不同,可以通过针灸的手法进行调整。 一般春季适宜治疗肝经的疾病,夏季治疗心经的疾病,还有脾经的疾病,秋季治疗肺经的疾病,冬季治疗肾经的疾病。

夏至后15日内就非常适合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节气针灸可以通过扶正祛邪、培补脾胃、助阳散寒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力更好地激发人体经气,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不同年龄的人针感不同,不同季节针感也有差异,三伏季节阳气浮于体表,扎针更易产生酸麻重胀痛的好针感,这叫“得气”。

2、针灸有什么好处

2.1、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

2.2、疏通人体经络

经络对于人体非常的重要。针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这也是针灸的基本功效之一。

2.3、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3、针灸能治疗哪些疾病

3.1、运动及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及其后遗症、偏头痛、肌紧张型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以及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背及四肢疼痛和各种骨关节炎。

3.2、内科系统疾病

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胃肠功能紊乱、胃痉挛、胃下垂、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胀、腹泻、便秘、失眠、眩晕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3.3、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胎位不正、子宫下垂、盆腔炎、附件炎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等。 M.Ys630.coM

针灸要注意什么

1、在身体过于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和饥饿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2、年老体弱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最好选择卧位,因为这样更加容易选择穴位。

3、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进行针灸力道一定要轻柔,并且一些能够引起女性宫缩的穴位千万不要进行针灸,常见的这类穴位有合谷、三阴交、昆仑等。

4、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5、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6、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7、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8、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9、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针灸的禁忌人群

1、糖尿病人群

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

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Ys630.com相关知识

阳痿针灸什么穴位好


二、阳痿的按摩治疗方法三、患有阳痿要远离哪些事情

阳痿针灸什么穴位好

1、阳痿针灸的方法之肾气虚弱型阳痿

针灸时应取会阴、长强、肾俞为主穴,取三阴交、曲骨、然谷、曲泉为配穴。

会阴针1.5寸;针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骺骨平行刺入0.5~1.5寸,局部多有痛胀,或放射至肛门部,古人在针此穴时,以大痛为度;肾俞穴刺1寸。三穴在得气之后向左向右交叉捻转,用补法。配穴得气后左右交叉捻转用补法,留针5分钟。每次针主穴3个,配穴1~2个。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次并用艾条雀啄灸会阴穴49次。

2、阳痿针灸的方法之命门火衰型阳痿

针灸时应取长强、会阴、命门为主穴,取肾俞、关元、太溪为配穴。针主穴得气后向右捻转3600停,再捻,如此30秒,取针。针配穴得气后留针5分钟。另以艾条作雀啄灸,先关元后会阴穴,各49次。

3、阳痿针灸的方法之湿热下注型阳痿

针灸时应取肝俞、行间、曲泉、会阴为主穴,取阳陵泉、膀胱、水分为配穴。先针主穴,捻转泻法不留针。后针配穴,平补平泻。7次为1个疗程。

4、阳痿针灸的方法之注意事项

4.1、腹部穴针刺时,注意针尖不可刺破腹膜。据笔者体会,当针尖进入腹部肌层,即有沉重之感,略加运针便会有酸胀感,继续进针深刺至出现疼痛,多为向外放射样刺痛,已表明针尖触及腹膜壁层。术者多有如刺在一坚韧之膜上的感觉,此时不可再进针。

4.2、本法手法操作要求较高,着者经验只要针感能达到向阴茎放射也多可取效。

针灸治阳痿是真实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只是需要患者检查一段时间,要说就一次针灸治愈阳痿那是不现实的。针灸治阳痿也是阳痿男人可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阳痿的按摩治疗方法

1、腹股沟按摩:临睡前,将两手放于两侧腹股沟处(大腿根部)。以掌沿斜方向轻轻按摩36次,可每周按摩数次。对增强性欲,提高精力有一定作用。

2、摩揉睾丸:将双手揉热,先用右手握住两睾丸,使右侧睾丸位于手掌心,左侧睾丸位于拇指、食指及中指罗纹面上,然后轻轻揉动,向右转30~50次,再向轻揉按。亦可用摩法操作,即先用一手拉紧阴囊,固定外肾,用另一手掌心处置于星丸上,而后轻轻摩擦,以睾丸微热为度。此法又名“兜囊外肾”法,为历代中医养生家所推崇。

3、摩击肾府:双手掌放于同侧腰部,从上向下往返摩擦,约2分钟,以深部微热为度,或双手握拳,用双手背平面交替击打腰部,力度适中,每例击打100次左右为宜。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具健肾壮腰益精、疏通经络的作用。

患有阳痿要远离哪些事情

1、不要心情不快勉强从事:有的夫妻在一方情绪不佳时勉强过性生活,不仅得不到性生活的和谐,还会使情绪不佳的一方产生反感。如反复发生,会导致女方的性冷淡或男方的阳萎。

2、不要疲劳性交:性生活要消耗一定的体力和精力,精神或身体疲惫时过性生活往往达不到高潮,收不到双方满意的效果,易导致双方性冷淡。特别是劳累后立即过性生活,会损害健康。

3、不要带病过性生活:正患有某些严重器质性疾病,且医生已嘱咐不能过性生活者,不可勉强过性生活;身患结核病又具传染性,也应避免性交,尤其是患有某种性病,更不可过性生活;带病过性生活,不仅自己受害,而且还会传给爱人,实应避免。

甲状腺针灸什么穴位好


甲状腺针灸什么穴位好

1、甲状腺针灸先体针

局部取穴:以左手拇、食指固定肿物,在结节周边将针刺入皮下,然后针尖向内斜,—直刺到结节的基底部。根据结节大小,共刺6~8针。另在结节皮肤正中,将一枚针直刺到结节的基底部。注意勿刺伤喉返神经。邻近和远距离取穴:天柱3L10、大杼BL11、内关pC8、曲骨RN2穴。

2、甲状腺针灸扬刺法

取穴:足阳明经之人迎ST9、气舍ST11、水突ST10部位,瘿瘤顶部中心及四周。于人迎、气舍、水突及瘿瘤顶部中心,垂直刺入毫针各一支,再于瘿瘤四周取45度向心刺入毫针一支,深度以达瘿瘤中心为度,不可刺穿对侧囊壁。留针15~20分钟,每3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

3、甲状腺针灸耳穴压丸

取穴:神门、肝、脾、颈、甲状腺、内分泌、胃。用探棒在穴区内找到敏感点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敏感点上。嘱患者每日自行揉按3~4次,每隔3~4天换1次,两耳轮流换贴,10次为1疗程。

4、甲状腺针灸耳针穴位

取穴:神门、皮质下、肺、咽喉、颈6用耳针在上述穴位轻刺,每日一次,5天为1疗程。

引起甲状腺的原因

1、外界的风寒侵袭、病毒感染造成免疫力下降,咽炎感冒都会诱发加重甲亢。

2、情绪的刺激作用,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亲人亡故、转学等对于神经的刺激或者长期的处于抑郁、悲伤、愤怒、惊吓的作用也会日积月累加重病情。

3、另外,像服用碘或吃含碘高的食物,导致人体含碘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甲亢。

针灸的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针灸的作用

1、疏通经络

经络系统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络不通,脏腑肢节失却温煦濡养,气血闭阻,则会疾病丛生,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在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内选取一些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2、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俞、气海、关元、命门等穴,多在扶正时选用;十二井穴、十宣、人中等穴,多在祛邪时选用。

中药什么季节喝效果好


中药什么季节喝效果好

1、中药什么季节喝效果好

春季服药效果最好,春季是生发的的季节,阳气初升,人体的气血也处于旺盛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佳季节。不过一般除了夏天,其他季节都很好。夏天太热了,而中药需要热饮,会比较不舒服。

2、中药哪个时间点喝效果最好

2.1、饭前服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2、空腹服

又称平旦服,指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以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是如此,以增强药效。

3、中药的误区

3.1、越贵越补

有些人认为中药[2]越贵越补,常不惜花高价买鹿茸、人参之类的中药,其实进补功效未必就好。“缺什么,补什么”是进补的基本原则,中药不应以售价的贵贱来分功效的高低,关键是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相应补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

3.2、越多越补

“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很不科学。冬季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3.3、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进补‘,不是虚证的人不宜进补。即使是虚证,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人们在进补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咨询,结合各种补药的性能特点,对症施用,如热性体质者,就不适合服用人参、鹿茸、海马等温热性的药物。

怎样给小儿服中药

1~3岁的小儿:每天的中药量约150毫升,每次30~40毫升,分4~5次服用。这个时期的小儿味觉非常敏感,对苦味特别反感,往往食入即吐。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情况下,可在药物内加入白糖、冰糖等调味品,以减轻其苦味。其喂服方法,一般采用被动给药法,即将病儿抱成半卧位,头部抬高,颈部垫上毛巾,固定手足,取塑料软管吸满中药,将管口放在病儿口腔黏膜与臼齿间慢慢挤滴;因体位的作用,药液会慢慢进入口内而咽下。

3岁以上的小儿:每天的中药量为300~400毫升,每次80~100毫升,分3~4次服完。这时小儿的思维已较成熟,大多数都具有自己服药的能力。因此,对这类小儿主要在于循循诱导、耐心解释,不要轻易打骂患儿,以免使患儿产生对抗情绪。要积极鼓励患儿吃药,并在服药后奖赏一些平时喜爱吃的食品,使小儿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若经耐心劝说无效,也可采用被动给药法。

吃中药的禁忌事项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 ”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 2~3小时后再喝。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

做针灸什么时间好


二、做针灸要注意什么三、做针灸有什么禁忌

做针灸什么时间好

1、做针灸什么时间好呢

饭前针灸,饥饿时血糖较低,容易出现晕针的现象,所以饭前1小时内最好不要针灸。饭后1小时内,血液多汇集于胃肠道,也不利于针灸。只要不是太过于劳累,其他时间针灸都没有特殊限定。早上好还是下午好?没有特别的限定,凡大肌大渴饭后困倦时皆不宜针灸,针灸时请保持心平气和。

如果是根据中医针灸理论的子午流注开穴法,那就必须根据医嘱在规定的时间来做针灸治疗!

2、做针灸有什么好处

2.1、助阳散寒

在冬季除了呼吸系统病高发以外,还有一类疾病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那就是阳虚证和颈肩腰腿痛。而夏至节气针灸正是这样一种可以激发人体经气,防病治病的好方法。

2.2、疏通人体经络

按照中医的说法,人体中含有众多的经络,支撑起人体的日常动作。所以说,经络对于人体非常的重要。针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这也是针灸的基本功效之一。

如果人体内经络不畅,那么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容易出现身体疼痛、关节麻木、肿胀等现象。

2.3、扶正祛邪

长期患有体虚易感、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往往容易在冬季发病,这是因为这些病人平素正气不足,到冬天气温偏低,病邪力量较强的时候,体内的正气不足以与病邪相抗争从而发病,故而冬天宜治标为主,尽可能减轻症状。

2.4、培补脾胃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消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能量供给。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最易困脾,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

3、做针灸有哪些方法

3.1、传统针灸方法

传统的针灸方法有很多,除了使用毫针刺法之外,例如一些拔罐、艾灸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2、毫针刺法

所谓毫针刺法,指的就是通过针灸所特有的毫针,刺入特定的穴位进行治疗,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3.3、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并不是说使用形状似梅花的针来进行针灸,而是指用五根或者七根的针来进行针灸。

3.4、现代针灸方法

现代针灸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是用毫针或者艾灸等这些工具,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声波点针法、微波针法、激光照射法、穴位注射法等等各种现代针灸方法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

3.5、其他刺法

针灸的刺法除了毫针之外还有其他的很多刺法,例如常见的火针刺法、芒针刺法、三棱针刺法等等。

做针灸要注意什么

1、针孔处皮肤应保持洁净

一般针后2小时不要着水,以防感染。运用火针、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处,一般针眼当天不要着水。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感染,更应保持局部皮肤的洁净。

2、过度饥饿、疲劳者

应在休息、进食后再行针灸,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3、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

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后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

4、针灸留针时应闭目养神

看书看报看手机聊天等会降低针灸的疗效。

做针灸有什么禁忌

1、 糖尿病人群

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

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皮肤感染人群

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风火牙痛针灸什么穴位好


二、针灸有什么禁忌三、风火牙痛的食疗方法

风火牙痛针灸什么穴位好

1、风火牙痛针灸什么穴位

1.1、风热侵袭

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施针:风池、外关穴。

1.2、胃炎上蒸

牙痛剧烈,牙龈红肿或出脓血,得冷痛减,咀嚼困难;口渴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施针:二间、内庭穴。

1.3、虚火上炎

牙痛隐隐,时作时止,日轻夜重,牙龈暗红萎缩,牙根松动,咬物无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嫩红少苔,脉细数。施针:太溪、照海、悬钟穴。

2、风火牙痛是什么原因

中医认为:风热侵袭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体及牙龈肉,邪聚不散,气血滞留,气穴不通,瘀阻脉络而为病。并且,手、足阳明经脉分别为下齿、上齿,大肠、胃腑积热或风邪外袭经络,郁于阳明而化 火,火邪循经上炎而发牙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亦有多食甘酸之物,口齿不洁,垢秽蚀齿而作痛者。因此,牙痛主因是气穴的通畅与否,次之与手足阳明经和肾经有关。

3、风火牙痛针灸要注意什么

3.1、过度饥饿、疲劳者

应在休息、进食后再行针灸,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3.2、运用烤灯或艾灸时

穴位局部宜保持舒适的温热感,如觉得太热,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形成烫伤。如患者皮肤感觉功能减退,也要告知医生,以免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烫伤。拔罐留罐时,一般不超过10分钟,否则容易形成水疱,请患者配合医生记好时间。

3.3、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

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后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

3.4、针孔处皮肤应保持洁净

一般针后2小时不要着水,以防感染。运用火针、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处,一般针眼当天不要着水。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感染,更应保持局部皮肤的洁净。

针灸有什么禁忌

1、糖尿病人群

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

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有感染的人群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风火牙痛的食疗方法

1、实火牙痛:白酒1两泡上花椒10粒,10分钟后把花椒取出,把白酒含在嘴里患处,立止牙痛。

2、虚火牙痛:冰糖100克,清水一碗,放在锅里煮成半碗,一次服完,每日两次。有清热退火止牙痛之效。

3、风虫牙痛:独头蒜去皮,放炉子上煨热,趁热切开,外熨痛处,蒜凉了再换,连续数次有效。

4、牙周炎、牙龈炎:用鸡蛋清加等量的白酒搅均,喝一口含在口中,5分钟吐掉,1日2次(1日1只蛋)2~3天消火止痛并痊愈。

5、消炎止痛:陈醋120克,花椒6克,用水煎开,放凉,含漱数次,可消炎止痛。

6、杀菌止痛: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7、抑菌止痛:把味精与温开水按1:50的比例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再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消失。

8、温阳止痛:牙痛的时候可以切一小片生姜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

高血压针灸什么穴位好


高血压针灸什么穴位好

1、高血压针灸什么穴位好

高血压患者常选用的针灸穴位是:合谷、曲池、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丰隆、解溪、风池、阳陵泉、光明、侠溪、三阴交、太溪、行间、太冲、命门和血压点等。在实际应用中也应该对病人辨证取穴:

1.1、肝火亢盛

治则:平肝潜阳。

处方: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如太冲、风池、光明、阳陵泉、侠溪等穴。

1.2、阴虚阳亢

治则:滋阴潜阳。

处方:取足厥阴、少阳、少阴经穴为主,如肾俞、太溪、行间、太冲、三阴交等穴。

1.3、阴阳两虚

治则:滋阴温阳。

处方:取足厥阴、足阳明经穴、任督经穴为主,如太冲、足三里、命门、气海、关元等穴。

1.4、痰浊中阻

治则:化湿祛痰。

处方:取阳明经穴为主,如丰隆、足三里、合谷、曲池、解溪等穴。

2、中医怎么看高血压

高血压属中医“头痛”,“眩晕”等证范畴。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上扰头目,头痛头晕;肝喜条达,郁易化火,肝阴耗伤,风阳易动,发为眩晕;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更伤脾胃;或忧思劳倦,脾阳不振,水湿内停,积聚成痰,痰阻经络,清阳不升,头目眩晕,发为本病。

3、针灸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吗

针灸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之所以说针灸具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主要是因为针灸对单独性肥胖并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减肥效果,并对血压,植物神经功能,脂质水平及能量代谢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相关研究观察结果也充分说明了针灸在治疗高血压的积极作用。

针灸注意事项

针灸虽然能够令我们有效的解除疾病的困扰,但并不是说这种保健治疗方法就是百分之百安全的。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以下的一些针灸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在心哦!

1、在身体过于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和饥饿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2、年老体弱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最好选择卧位,因为这样更加容易选择穴位;

3、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进行针灸力道一定要轻柔,并且一些能够引起女性宫缩的穴位千万不要进行针灸,常见的这类穴位有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等;

4、如果给小孩进行针灸,孩子哭闹不配合的时候,千万不要留针,除非必要;

5、婴幼儿进行针灸的时候,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的穴位千万不能够施针;

6、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针灸;

7、皮肤出现感染、肿瘤等等部位不能够进行针灸;

8、特殊病人的特殊部位选择针灸的穴位、施针的角度和深度有着特别的讲究,例如肠粘连患者的腹部等等;

9、针灸注意事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针灸要看疾病种类,应该根据病情来选择针灸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治疗手段。

哪些人不适合针灸

1、不可逆性的器质性病变以及较为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例如:老年性痴呆中大脑变性、脑萎缩而致的Alzheimer‘病疗效不明显。其他的如:小儿阻塞性脑积水、脑干型运动神经元疾病、脑干卒中、肝豆状核变性、恶性贫血、败血症、多囊肾、卵巢囊肿、严重静脉曲张、骨折后错位、寄生虫病、精神系列的疾病等。

2、某阶段不宜用针灸治疗的病症:比如中风中的广泛性大范围梗塞或者大面积出血的急性期、支气管哮喘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

3、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慎用针刺。

4、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项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5、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6、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腰椎牵引好还是针灸好


腰椎在我们骨骼架构来说可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是处于平衡阶段的。在我们的人群中,特别是中老年人腰椎出现问题的可以说很多很多,有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腰椎疼痛等等,同样治疗的效果可以说微乎其微,那么为了我们的身体脱离疼痛,腰椎到底该怎么治疗呢?是做牵引好还是针就好呢?今天就做个对比吧。

1.针灸好还是牵引好

腰椎牵引的目的在于缓解肌肉的痉挛,改善椎间盘对周围组织的卡压;针灸治疗是通过针刺相关穴位改善神经的兴奋状态,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临床上对于腰椎牵引和针灸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而定。一般来说,如病情处于缓解期,有明显椎间盘突出且神经卡压症状较重,应采用腰椎牵引进行治疗;如病情处于急性期,应采用针灸治疗,以缓解疼痛,禁止采用腰椎牵引,以免引起腰部肌肉痉挛。

2.牵引的原理与作用

腰椎牵引是沿脊柱轴向施一水平作用力,拉长腰椎,使椎间隙增宽,行隐窝变大。椎间隙的增宽 有利于椎间盘的回纳,侧隐窝变大,神经通道变宽,使神经根避开突出物的挤压。通过以上两方 面的作用,再配合手法复位及松解粘连,从而减轻或消除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一系列刺激性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沉困、酸胀等,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3.牵引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副作用也不可忽视。从解剖结构来说, 脊柱的两侧是骶棘肌,棘突间有棘间韧带,纵贯棘突有棘上韧带。从作用原理来说,椎间隙在拉 力的作用下明显增宽,据报道椎间隙能拉开大约平均3cm,与此同时,韧带各肌肉也要拉长 3cm 左右,韧带长期受到牵引,必然造成松弛无力,使腰椎稳定性受到影响,病人有腰椎脱节感觉, 不胜负重;肌肉受到牵拉时肌梭变长,可造成肌肉疲劳,病人有腰椎两侧酸困、隐痛、易疲劳等 感觉,长时间不能消失;还有少数因牵引致腰椎滑脱的现象发生。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