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艾灸什么季节效果好

2019-10-12 │ 养生艾灸什么季节效果好 养生应该哪个季节效果好

中药什么季节喝效果好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中医养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药什么季节喝效果好”,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中药什么季节喝效果好

1、中药什么季节喝效果好

春季服药效果最好,春季是生发的的季节,阳气初升,人体的气血也处于旺盛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佳季节。不过一般除了夏天,其他季节都很好。夏天太热了,而中药需要热饮,会比较不舒服。

2、中药哪个时间点喝效果最好

2.1、饭前服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2、空腹服

又称平旦服,指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以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是如此,以增强药效。

3、中药的误区

3.1、越贵越补

有些人认为中药[2]越贵越补,常不惜花高价买鹿茸、人参之类的中药,其实进补功效未必就好。“缺什么,补什么”是进补的基本原则,中药不应以售价的贵贱来分功效的高低,关键是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相应补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

3.2、越多越补

“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很不科学。冬季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3.3、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进补‘,不是虚证的人不宜进补。即使是虚证,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人们在进补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咨询,结合各种补药的性能特点,对症施用,如热性体质者,就不适合服用人参、鹿茸、海马等温热性的药物。

怎样给小儿服中药

1~3岁的小儿:每天的中药量约150毫升,每次30~40毫升,分4~5次服用。这个时期的小儿味觉非常敏感,对苦味特别反感,往往食入即吐。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情况下,可在药物内加入白糖、冰糖等调味品,以减轻其苦味。其喂服方法,一般采用被动给药法,即将病儿抱成半卧位,头部抬高,颈部垫上毛巾,固定手足,取塑料软管吸满中药,将管口放在病儿口腔黏膜与臼齿间慢慢挤滴;因体位的作用,药液会慢慢进入口内而咽下。

3岁以上的小儿:每天的中药量为300~400毫升,每次80~100毫升,分3~4次服完。这时小儿的思维已较成熟,大多数都具有自己服药的能力。因此,对这类小儿主要在于循循诱导、耐心解释,不要轻易打骂患儿,以免使患儿产生对抗情绪。要积极鼓励患儿吃药,并在服药后奖赏一些平时喜爱吃的食品,使小儿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若经耐心劝说无效,也可采用被动给药法。

吃中药的禁忌事项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 ”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 2~3小时后再喝。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

yS630.Com相关推荐

日常生活中什么季节喝中药好


中药这是一门既实用又非常复杂的课程,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中药的效果非常的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许多人运用中药来治理自己的毛病,甚至来调理自己的身体,不过中医认为中药不同于其他的药物,对于什么时候喝,怎么喝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日常生活中什么季节喝中药好?

春季服药效果最好,春季是生发的的季节,阳气初升,人体的气血也处于旺盛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佳季节。不过一般除了夏天,其他季节都很好。夏天太热了,而中药需要热饮,会比较不舒服。

中医在配伍运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常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并参考辛、甘、酸、苦、咸五味来配伍组成方剂。当空腹服药时,寒凉药或者五味偏重的药物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不同类型的中药汤剂,服用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肝、肾、肠道疾患,宜饭前服药;眩晕、咽喉疾患宜饭后服药;泻下药、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宜睡前服用。这些都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对服药时间做出的大致要求。

但在实际用药时,医生会根据就诊者的身体变化随证调整用药,用药的方子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药。再加上患者长期服药,“是药三分毒”,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以我们建议需要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应该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现代中医学认为,原则上,服药应该避开进食的时间,从饭前半小时到饭后1个小时都不要服中药,以防食物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日常生活中什么季节喝中药好,看着上面文章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春季是喝中药最好的季节,但是我们也知道,疾病的出现并不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人们出现疾病的时候,还是要坚持喝中药,中药的饮用有着非常多的规定,所以大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哦。

什么季节喝中药调理好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来说,吃中药调理效果是特别好的,因为重要,虽然治疗疾病比较慢,但是效果却很好,而且副作用比较小,很多一些内在的疾病都需要靠中药调理,但是中药熬制却比较慢,而且温度比较高,夏天的时候特别容易坏,那么什么季节喝中药调理好呢?

中医有说法叫"春夏养阴,秋冬养阳",所以一年四季适宜调理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要根椐你的体质来,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春

(风) 气通于肝。夏 (火) 气通于心。

长夏 (湿) 气通于脾。 秋

(燥) 气通于肺。 冬 (寒)

气通于肾。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

服用中药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以下6个方面: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6.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中药什么季节喝最好呢


对于中药,人们常会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对于长时间通过中医药养生或是中草药医治的人来讲,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经常会以中医药来对身体进行调理,中医药可以讲与西药是有很大区别的,西医并不需要考虑季节的因素,不过喝中药较为讲究,那么,中药什么季节喝最好呢?

一、中药什么季节喝最好

春季服药效果最好,春季是生发的的季节,阳气初升,人体的气血也处于旺盛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佳季节。不过一般除了夏天,其他季节都很好。夏天太热了,而中药需要热饮,会比较不舒服。

二、中药哪个时间点喝效果最好

1.饭前服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空腹服

又称平旦服,指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以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是如此,以增强药效。

3.饭后服

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应该在饭后服药,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

三、喝中药不能放糖

加糖服中药会降低药效。首先,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有腹胀中满、舌苔厚腻等湿热内停的症候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 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其次,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效的充分吸收,影响疗效。

再次,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类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可与之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产生浑浊、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

四、禁忌

1.养胃中药“怕”糯米

糯米、肉类、豆类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类中药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病人康复。

胃肠功能已经减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这类食物,往往会导致肠胃不堪重负。

2.温补中药忌白萝卜

人参是补气的,而萝卜是行气、降气、破气的,如果萝卜和人参同时吃,可能会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

其他的温补类药物,如西洋参、党参、黄芪、何首乌、熟地等,都与人参具有类似的功效,不适合与萝卜同服。

无论生的还是熟的,萝卜都有行气的作用,要注意避免与补药合用。

此外,具有清热解毒的绿豆,也会“抵消”人参等药物的补益作用。

五、不苦小技巧

1.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2.掌握服药时间

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

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3.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4.掌握药液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综上所述,相信通过专家关于中药什么季节喝最好这个问题的解答,现在大家应该了解到春季是喝中药最好的季节,希望以上的介绍可以为大家提供到帮助,在此专家提醒大家,假如长时间服用中草药,最好能够在吃完饭了以后服用。

中药饭前喝还是饭后喝效果好?


大家都知道对于服用药物时,时间的掌控对疾病的疗效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正确的服药时间也是我们大家都比较混乱的问题,可能西药对于服用时间上的规定医生或是一些说明书上都会说得比较清楚,但是对于中药,一般都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明,所以很多人也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中药饭前喝还是饭后喝的效果会好一些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药的服法。

餐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药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容易下达,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餐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用于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常用于治疗脾胃病。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用药后应仰卧;有心、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康部位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病部位侧卧。

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冲服:沉香、木香等贵重药物或芳香药,久煎影响药力,有时要冲服,即先将药物置入杯中,乘热将药冲入,温浸片刻再服。肉桂、藏红花等热水浸泡后即可服用,以免久煎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

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

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

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的目的,袪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由以上文章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要论中药的正确服用时间其实是要看自己的药是属于治疗什么类型才能判定的,所以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效果好这个问题也是因药而异的,大家如果对什么时间服用比较好不太清楚,最好是跟医生询问清楚后再服药。

喝中药的最佳季节是什么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说得就是“中药”。中药养生有很多的进补功效,不同药性的中药也讲究不同的最佳服用时间,只有择时服药,才能取得最佳疗效。但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喝中药的禁忌是什么?接下来,下面这篇文章将为你解答。想要知道喝中药的最佳季节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朋友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来讲,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另外,“趁热喝”是大部分人喝汤药的习惯。其实,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放至30℃~37℃时再喝,而丸、散一类中成药也应该用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药后吃点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喝中药的最佳季节是什么?通过以上文章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服药时,一定要走出“趁热喝”的误区,以免使脾胃受到刺激。另外,避免药物久煎使有效成分挥发,服药出汗后要注意避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然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喝中药的最佳季节


二、喝中药的禁忌1. 中药不能和什么同喝2. 吃完饭多久喝中药最好三、中药太苦怎么办

喝中药的最佳季节

1、什么季节喝中药最好

春季服药效果最好,春季是生发的的季节,阳气初升,人体的气血也处于旺盛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佳季节。不过一般除了夏天,其他季节都很好。

2、哪个时间点喝中药最好

喝中药的最佳时间并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是可以的,如果想要获得最好的中药效果,令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那么一定要选择喝中药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讲,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或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或夜间服用;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而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3、怎样发挥中药的最大药效

传统的趁热喝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在我国很多人都有着趁热喝中药的习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需要趁热喝。中医方面认为一般的重要都应该温服,也就是说药物在煎好直接过滤干净,在常温之中放到大约三十摄氏度到三十七摄氏度的时候再喝;

如果是一些丸子或者是散之类的中成药,那么就应该用温开水来送服;如果是一些具有发散风寒效果的中药,这种才需要趁热服用,并且在吃药之后适当的喝一些热水或者是热粥,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药效散发;但是如果是一些具有止吐或者是解毒功效的重要,那么喝中药的最佳方法应该是冷服,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大的药效,避免引起刺激。

喝中药的禁忌

1、中药不能和什么同喝

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萝卜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生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吃萝卜会削弱补益作用,降低药效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辛辣食物

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如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或痈疡疮毒等热性病治疗期间,须忌食辛辣。

生冷食物

生冷类食物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腥膻食物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不相容。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

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喝中药不能放糖

加糖服中药会降低药效。首先,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有腹胀中满、舌苔厚腻等湿热内停的症候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 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其次,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效的充分吸收,影响疗效。

2、吃完饭多久喝中药最好

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应该在饭后服药,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

中药太苦怎么办

1、把握服药时间

饭后半小时以上服药不仅可以防止恶心、反胃,还能减轻药物味苦的感觉,所以味苦的中药可在上述时间段的饭后半小时以上服用。

2、掌握服药温度

正常人口腔内的温度为36.2℃-37.4℃,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周围温度相近时喝汤药味道最苦。因此,苦味中药汤剂的温度应控制在15-37℃,这样既防止烫嘴,又减轻苦味。

3、加快服药速度

中药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到的苦味就越大。因此,喝中药最好就是一口气喝下。

4、适当多喝温开水

服用中药汤剂后,如果能立即喝些温开水,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药液的苦味。

5、 正确添加“佐料”

无明确禁忌时,煎药时可适当加些大枣,或在煎好后调些蜂蜜,也可起到减轻药物的苦味。

6、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服药方法

中医认为,解表类中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为疏散肌表,宜温服;理气类中药,温服则易舒,凉服则易增滞,不利药效的发挥;活血、补血、凉血和止血类中药,温服则沸腾、凉服则淤滞;寒性类中药,更应温服以助发散攻下之力;苦能清热、泻火,燥湿、通泄,有些疾病需要利用中药的苦味进行调治,此时不应添加调味品降其苦味,应顺药性,忍苦服之,以助药力。

什么中药抗过敏效果好


现如今的生活当中有不少过敏体质的人,正在经受着外面空气中飞舞的花粉所困扰,春秋季节是花粉传播最严重的时候,稍微的不注意,皮肤当中沾染的花粉,就会形成过敏皮肤红肿,瘙痒疼痛的症状困扰着许多的朋友们,那么接下来的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中药抗过敏的效果好。

现在研究发现,从天然中提取出的有效抗过敏物质如黄芩苷、苦参碱、甘草皂苷、茶多酚、牛蒡苷元、齐墩果酸等,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效果,未参战成为抗过敏药物研究的热点。

防风、刺蒺藜 科研人员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及整体动物实验法对防风和刺蒺藜单用及合用的抗敏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防风、刺蒺藜、防刺合煎剂(1:1)能显著抑制组胺(HA)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收缩;大鼠和家兔含防风血清也能明显抑制HA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防风对HA所致的药物性哮喘及卵白蛋白(OA)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防风、刺蒺藜、防刺合煎剂均有抗过敏作用。

熊胆、辛荑 有研究结果显示,辛荑发挥油对SRS—A(慢反应物质)、HA和乙胆碱(Ach)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拮抗作用,同时对SRS—A所致豚鼠肺条收缩亦有拮抗作用,对HA所致的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也有研究表明,熊胆和辛荑可明显抑制OA和HA所至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在HA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实验中,熊胆、辛荑、苍耳子和黄芩均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

黄柏、黄连、苦参等 科研人员在观察洁肤擦剂(中药黄柏、黄连、苦参等十多种提取的外用制剂)对健康豚鼠皮肤的毒性反映和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功效时发现,洁肤擦剂对豚鼠无皮肤急性吸收毒性。

对完整皮肤、破损皮肤无致敏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在对柏倍洗剂(黄柏、五倍子、苦参、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等)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时发现,柏倍洗剂可以提高小鼠阈)(热板实验)。

提高豚鼠对磷酸组胺致痒的耐受性并缓解局部溃疡。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实验和皮肤过敏实验均显示了白倍洗剂的安全性。

金荞麦 研究人员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了金荞麦片拮抗HA引起的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发现其主要组分金荞麦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半夏 研究人员对水半夏(与中药成分相同)的提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提取物对HA引起的过敏反应和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及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水半夏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白藓皮 研究表明,白藓皮提取物能选择性的抑制pCA所致接触性皮炎及绵羊红细胞所致足跖反应的效应相,还能作用于2,4,6-三硝基氟苯所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效应相,还有效的改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肝损伤。

以上文章我们了解了什么中药抗过敏的效果好,我们在对过敏体质的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个人的身体健康,平时一定要多运动,多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也是可以防范自己染上过敏体质的主要目的。

吃什么中药养胃效果好


胃不好是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由于平时的饮食习惯不好所致。胃病不仅给患者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并且治疗起来相当难,需要不断养胃,才能逐渐得到改善。养胃的方法有很多,像中药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也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事情。那么,吃什么中药养胃效果好?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

1、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症,为常用的中药材。市场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2、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3、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4、莲子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保健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

有关吃什么中药养胃效果好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吧。胃病的类型不仅非常多,而且平时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胃病的发生。胃病容易得,但是治疗就很不容易了,除了可以吃一些中药进行调理之外,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合理搭配的效果同样很不错。

什么中药治阳痿效果好


阳痿是常见疾病,也是困扰着男性多年的一种男科疾病,这样的疾病,对于男性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不仅仅是在生活当中让自己提不起精神,就连夫妻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在中医的专家看来,有关阳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中药的方式,按摩的方式,食疗的方式,那么来一起了解一下什么中药治阳痿是最好的。

中药十验方妙治“阳萎”

杞叶羊肾汤

枸杞鲜叶250g,羊肾1对,葱白15茎,生姜3片,食醋适量。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切片,再与其他4味一起煮汤服用。每日i剂,佐膳食用,可以常吃。补。肾气、益精髓,用于治疗腰酸阳痿。

大虾烹韭菜

鲜虾250g,鲜嫩韭菜100g,醋适量,植物油、黄酒、酱油、生姜丝各少许。虾洗净取仁,韭菜洗净切段;先用热油锅煸炒虾仁,然后入醋等其余调味品,稍烹即可;将韭菜煸炒至嫩熟为度,烩入虾仁即成。每日l剂,经常食用。补虚助阳,适用于阳痿、不育症、不孕症的辅助治疗。

鸡睾丸

解决“男言之隐” 中药治阳痿有奇效

鸡睾丸适量,白酒、醋、蒜泥适量。选择鸡冠红大、毛色艳丽、翅大身高的公鸡,宰杀后,取出睾丸浸入白酒中3小时左右,再取出烤黄备用。食用时可蘸酒、醋和蒜泥,隔晚服1次,每次1对。主治阳痿、早泄等症。

蜈蚣丝瓜子散

蜈蚣1条,丝瓜子 30个,甘草15g,醋适量。将蜈蚣焙干,丝瓜子炒香,合甘草共研为细末。分2次服完,淡醋汤送服,早晚各1次,7日为1疗程。主治阳痿不举。

红参熟地汤

红参log,熟地30g,黄芪25g,白术15g,巴戟15g,山茱萸 log,柏子仁log,五味子5g,远志5g,肉桂5g,枸杞15g,乌药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l周为l疗程。主治老年人阳痿。

加味二妙散

炒苍术log,炒黄柏5g,肉桂 2g(后下),半夏log,制南星log,炙远志5g,石菖蒲log,金樱子12g,芡实11g,煅牡蛎25g,(先煎),莲须log,蛇床子log,细辛2g.水煎服,每日 1剂,15天为l疗程。治疗湿热型阳痿,身酸体困,腰膝酸软,头目胀痛,两目干涩,形体丰腴,舌苔薄黄而腻,舌红,脉细而滑。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什么中药治阳痿,首先我们介绍的是中成药搭配上食物的食材来进行煲汤,早晚各服用一次,大约有一个疗程左右,想必大家一定会见到良好的作用,不过还是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对症下药。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