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油什么人群养生

2019-10-12 │ 杏仁油什么人群养生 电气石汗蒸养生知识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中医养生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导读: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医方剂名。那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效是什么?下面就具体来看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效吧。

【方剂名】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出处】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9g);杏仁五十个,去皮尖(9g);甘草二两,炙(6g);石膏半斤,碎、绵裹(18g)。

【方歌】

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方解】

本方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肺中热盛,气逆伤津,所以有汗而身热不解,喘逆气急,甚则鼻翼煽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此时急当清泄肺热,自然热清气平而喘渴亦愈。所以方用麻黄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热,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而且用量倍于麻黄,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肺气肃降有权,喘急可平,是相制为用。杏仁降肺气,用为佐药,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所以是佐使药。综观药虽四味,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尤其治肺热而用麻黄配石膏,是深得配伍变通灵活之妙,所以清泄肺热,疗效可靠。

【功效】

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

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用法】

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加减化裁】

因肺中热甚,蒸迫津液,固然有汗,若津液大伤,则汗少或无汗。此时当加重石膏用量,或加炙桑皮、芦根、知母之属。若无汗而见恶寒,是虽邪已入里化热,但在表之风寒未尽,或是风温而挟风寒所致,当酌加解表之品,如荆芥、薄荷、淡豆豉、牛蒡子之类,在用清泄肺热为主的同时,开其皮毛,使肺热得泄而愈。所以临证用本方,不必拘于汗出而喘,但当细审无汗之故,或加清热生津之品,或加辛散解表之属,自然药证相当,应手而效。

【现代应用】

1、发热和咳喘性疾病多见本方证。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肺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麻疹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小支气管肺炎、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肺脓肿、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药物热等。

2、五官科疾病。如化脓性鼻窦炎、鼻衄、酒渣鼻、化脓性中耳炎、急性舌炎、白喉、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角膜炎、暴发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等。

3、皮肤科疾病。如泛发性牛皮癣、银屑病、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玫瑰糠疹等。

4、其他疾病,如急性尿道炎、痔疮、睾丸炎、术后尿潴留、遗尿等也有运用本方的时候。

【禁忌】

脉浮弱、沉紧、沉细,恶寒恶风,汗出而不渴者,禁用。

以上就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ys630.coM延伸阅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也很正常,毕竟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要是用来治病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的不多。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别名】麻杏甘石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麻黄9克 杏仁9克(去皮、尖)甘草6克(炙)石膏18克(碎,绵襄)

【功能主治】宣肺泄热,止咳平喘。治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扇动,有汗或无汗,身热不解,口渴,脉滑数,苔薄黄。现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用水1.4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备注】方中麻黄宣肺平喘为君;石膏清泄肺热为臣;杏仁降气止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可使肺气得宣,肺热得清,喘咳自止。

【摘录】《伤寒论》

使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能治疗哪些疾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它的作用,那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有哪些功效呢,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成成分有哪些呢,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要注意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跟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方剂名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9g);杏仁五十个,去皮尖(9g);甘草二两,炙(6g);石膏半斤,碎、绵裹(18g)。

方解

本方出自《伤寒论》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肺中热盛,气逆伤津,所以有汗而身热不解,喘逆气急,甚则鼻翼煽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此时急当清泄肺热,自然热清气平而喘渴亦愈。所以方用麻黄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热,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而且用量倍于麻黄,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肺气肃降有权,喘急可平,是相制为用。杏仁降肺气,用为佐药,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所以是佐使药。综观药虽四味,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尤其治肺热而用麻黄配石膏,是深得配伍变通灵活之妙,所以清泄肺热,疗效可靠。

功效

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

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用法

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加减化裁

因肺中热甚,蒸迫津液,固然有汗,若津液大伤,则汗少或无汗。此时当加重石膏用量,或加炙桑皮、芦根、知母之属。若无汗而见恶寒,是虽邪已入里化热,但在表之风寒未尽,或是风温而挟风寒所致,当酌加解表之品,如荆芥、薄荷、淡豆豉、牛蒡子之类,在用清泄肺热为主的同时,开其皮毛,使肺热得泄而愈。所以临证用本方,不必拘于汗出而喘,但当细审无汗之故,或加清热生津之品,或加辛散解表之属,自然药证相当,应手而效。

1、发热和咳喘性疾病

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肺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麻疹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小支气管肺炎、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肺脓肿、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药物热等。

2、五官科疾病

如化脓性鼻窦炎、鼻衄、酒渣鼻、化脓性中耳炎、急性舌炎、白喉、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角膜炎、暴发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等。

3、皮肤科疾病

如泛发性牛皮癣、银屑病、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玫瑰糠疹等。

4、其他疾病

如急性尿道炎、痔疮、睾丸炎、术后尿潴留、遗尿等也有运用本方的时候。

不良反应

麻杏甘石汤致红皮病型药疹1例:因哮喘内服麻杏甘石汤1剂后,周身泛发红色丘疹。随即发烧38℃以上。4日后,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大片脱屑。给予抗组织胺药、抗生素及清热解毒、凉血祛风药治疗,1周后皮疹明显好转。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效与主治哪些疾病都心知肚明了呢,既然我们了解了它的功效与作用,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来治疗一些疾病了,希望以上介绍的有关知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的功效是什么


现在网络的发展人们都喜欢在网络上面分享自己知道的事情,特别是很多人都喜欢在网络上面分享自己的养生方法,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是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见的一种汤药,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汤药里面的成分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身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那么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的功效是什么?

本方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肺中热盛,气逆伤津,所以有汗而身热不解,喘逆气急,甚则鼻翼煽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此时急当清泄肺热,自然热清气平而喘渴亦愈。所以方用麻黄为君,取其能宣肺而泄邪热,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而且用量倍于麻黄,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肺气肃降有权,喘急可平,是相制为用。杏仁降肺气,用为佐药,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所以是佐使药。综观药虽四味,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尤其治肺热而用麻黄配石膏,是深得配伍变通灵活之妙,所以清泄肺热,疗效可靠。

很多网络上面的分享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甚至对于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我们最好不要盲目的使用网络上面的分享来制作药汤,食疗虽然很重要,但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制作的食疗方法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麻黄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石膏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麻黄石膏汤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麻黄石膏汤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麻黄(去节)1两,石膏(研)9钱,杏仁(去皮尖,研)4钱,前胡5钱,枳壳3钱,黄芩1两。

【功能主治】凡疹见标,腮红隐隐不起,旋出旋没,发热烦渴,喘急神昏,不省人事,谵语发狂,身干无汗,大便闭塞。

【用法用量】大人作2帖,中人作3帖,小人作4帖,水煎,温服。

【摘录】《治疹全书》

【处方】麻黄(去根节)6两,石膏8两,甘草(炙)2两,白术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风水遍身肿,骨节疼痛,恶风脚弱,汗出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每日3次。服讫复令汗出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以上就是麻黄石膏汤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甘草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石膏汤在生活中是蛮常见的中药方剂,采用纯天然药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对甘草石膏汤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生地黄1分,细辛1分,熟地黄3分,黄连3分,甘草5分,石膏6分,柴胡7分,黄柏1钱,知母1钱,当归身1钱,桃仁(炒,去皮尖)1钱,荆芥穗1钱,防风1钱,升麻1钱5分,红花少许,杏仁6个,小椒2个。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渴病久愈,又添舌白滑微肿,咽喉咽津觉痛,嗌肿时时有,渴喜冷饮,口中白沫如胶。

【用法用量】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食后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像甘草石膏汤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汤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都属于药材,平常在中药店都能看到这些药物,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煮的汤,可以治疗风寒发热、全身疼痛、哮喘等。尤其是在治疗感冒、病毒性流行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药物中都能看到这些药材的所含成分,那么这种汤怎么煮呢?

歌诀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用量

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义

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配伍特点

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运用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石膏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石膏(研.三分) 白茅根(三分) 扁蓄(三分) 滑石(半两)

【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疼,烦热口干,小便赤。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远热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三黄石膏汤(《伤寒总病论》卷五)

【处方】石膏30克 黄连 黄柏 黄芩各6克 香豉9克(绵裹)栀子9克(擘)麻黄9克(去节)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发汗解表。治伤寒病已八九日,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挛,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志昏愦,或时呼呻,脉滑数。

【用法用量】上七味,切。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初服一剂小汗,其后更合一剂,分两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挛烦愦即愈。得数行利,心开令语,毒折也。

【注意】服药期间,忌猪肉、冷水。

【备注】本方主治为伤寒表证未解,里热炽盛,故解表与清里兼顾。方中石膏清热除烦为君,麻黄、豆豉发汗解表为臣,黄连、黄柏、黄芩、栀子以泻三焦之火为佐。配合成方,发表而不助里热,清热而不失治表,洵为表里双解之良剂。

【摘录】《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

【处方】石膏30克 知母9克 甘草3克 元参15克 花粉9克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肺胃热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科秘诀》卷下

【别名】三黄石膏汤

【处方】石膏2两,黄连2两,黄柏2两,黄芩2两,香豉1升(绵裹),栀子10枚(擘),麻黄3两(去节)。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病己8-9日,邪攻内而表未解,三焦热,其脉滑数,昏愦,身体壮热,沉重拘挛,或时呼呻,体犹沉重拘挛;伤寒发汗或下或误吐后,谵语不休,昼夜喘息,鼻中屡衄而疾势不解,身目如发黄,狂躁欲走。

【用法用量】三黄石膏汤(《伤寒总病论》卷五)。

【注意】忌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1.《外台》引《深师方》:今直用解毒汤,则挛急不愈;直用汗药,则毒因加剧。而方无表里疗者,意思以三黄汤以救其内,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名石膏汤。

【摘录】《外台》卷一引《深师方》

看完了上文对石膏汤的介绍,是不是对石膏汤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

苍术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是否知道苍术石膏汤这种中药方剂呢?可以说苍术石膏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相当的广泛的,那么苍术石膏汤都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常生活中苍术石膏汤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苍术半两,石膏5钱,知母(锉)1钱半,甘草1钱。

【功能主治】湿温,身多微凉,微微自汗,四肢沉重。

【用法用量】上药同和匀,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温服。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苍术、石膏刚剂燥之,又得石膏、知母辛咸降之,以甘草佐苍术,知母佐石膏,刚柔相配,不伤脏腑之正气,可谓详审精密矣。虽与白虎汤相似,其义各有微炒。

【摘录】《保命集》卷中

上文就是对苍术石膏汤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制作中药方剂,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对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有所了解,否则,搭配不当,将影响方剂的药用价值和味道。下面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做法。颇受人们欢迎的方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处方】麻黄(去节)7克(汤泡)甘草14克(炙)薏苡仁7克 杏仁3克(去皮、尖,炒)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煮至180毫升,去滓韫服。有微汗,避风。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薏苡麻黄汤、杏仁薏苡汤、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仁汤、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麻杏薏苡甘草汤、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麻杏苡甘汤

【处方】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1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10个(去皮尖,炒)。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利湿。主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风湿性荨麻疹,症见日晡所加剧者。

【用法用量】薏苡麻黄汤(《外台》卷十九引《古今录验》、杏仁薏苡汤(《伤寒总病论》卷三)、薏苡仁汤(《全生指迷方》卷二)、麻黄杏仁薏苡仁汤(《普济方》卷一一八)、麻黄杏仁甘草薏苡汤(《保命歌括》)、麻杏薏苡甘草汤(《证治宝鉴》卷十二)、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医钞类编》卷三)、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释义》)。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古方新用》:方中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麻黄之力;甘草补中,给薏苡以胜湿之权。

【临床应用】1.多发性疣:唐某某,男,战士。双手背、前臂有百数个赘生物,诊为多发性疣。曾用维生素B12加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改用上方,服9剂后,赘生物开始剥落而愈。

【摘录】《金匮》卷上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属于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药材和制而成的。对于人们的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具备不错的治疗效果。

黄连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石膏汤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黄连石膏汤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黄连、黄芩、知母、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

【摘录】《方症会要》卷三

【处方】升麻7分,川芎7分,白芍药7分,半夏(炒)7分,干葛5分,生甘草5分,防风5分,黄连(酒炒)5分,石膏1钱(火煅过),白术1钱,白芷3分。

【功能主治】小儿阳明之热,齿肿,流涎,腮肿,马牙。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服;若能漱药者,则含药漱而吐之。

【摘录】方出《明医杂着》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五

【处方】川黄连(酒炒)1钱,煨石膏3钱,竹茹1钱。

【功能主治】呕吐有实火,口渴,腹痛。

【用法用量】灶心土为引。

【摘录】《一盘珠》卷三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黄连石膏汤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