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养生与性有关吗

2019-10-13 │ 男性养生与性有关吗 肉苁蓉能养生男性性功能吗

化脓性腮腺炎传染吗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脓性腮腺炎传染吗”,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化脓性腮腺炎对我们来说是相当陌生的,那么它是否会传染呢?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先从它的一些症状来进一步了解化脓性腮腺炎。一般的腮腺炎是不会传染的,只要你不接触伤患处,那么我们就不用怕被传染了,而且,伤患者必须注意一些饮食禁忌,因为这有可能使病情复发。

化脓性腮腺炎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关于它的一些临床表现,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知道的一些常识,同时,如何护理好腮腺炎患者也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常识。现在一起来看看有关于化脓性腮腺炎的介绍吧。

症状

化脓性腮腺炎,又称斑点状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最常见的涎腺炎症,可发生于一侧,也可发生于双侧。成年人及儿童发生者其转归有显著不同。这是一种源于口腔的上行性感染,通常由可累及腮腺管口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典型的感染发生于因进食少或因服用抗胆碱能类药物而口腔干燥的老年人或慢性病人,以及全麻后的病人,见有发热,寒战和单侧腮腺疼痛和肿胀;腮腺坚硬且有触痛,其上方皮肤出现红斑和水肿。压迫腮腺使脓液从腮腺管流出,涂片后往往可见成堆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临床表现

化脓性腮腺炎的初期症状主要为疼痛,逐渐引起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区肿大,腮腺导管口可呈现红肿,压迫肿大的腮腺区导管口可流出脓性或炎性分泌物。如不及时治疗感染,可使腺体组织坏死,扩散到整个腮腺组织并向周围组织扩散。炎症初期全身反应不明显。病情加重,可引起高烧,有时可高达40℃,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增高。全身反应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和病人机体的情况。

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病原菌不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要予以鉴别。后者主要为儿童,有接触史,多为双侧,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不高,但在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增高。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期血液及小便中淀粉酶增高。流行性腮腺炎一般有终身免疫力。

治疗方案

1、针对发病原因 纠正机体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体液平衡。必要时输入复方氨基酸等以提高肌体抵抗力。

2、选用有效抗生素 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适量头孢霉素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并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

3、其他保守治疗

炎症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如意金黄散,引用酸性饮料或口含维生素C片或口服1%毛果芸香碱3-5滴(2-3mg)恩,每天2-3次,可增加唾液分泌。温热的硼酸、碳酸氢钠溶液等消毒漱口剂也有助于炎症的控制。

4、切开引流

以发展至化脓时,必须切开引流。其特征是: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踌躇脓液;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切开引流的方法:局部侵润麻醉。耳前及下颌支后缘处从耳屏往下至下颌角作切口,皮肤、皮下组织及腮腺咬肌筋膜液积聚于筋膜下者,即可得到引流。如无脓液溢出,可用弯血管钳插入腮腺实质的脓腔中引流脓液。因常为多发性脓肿,应注意向不同方向分离,分开各个腺小叶的脓腔。冲洗后安橡皮引流条,以后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引流条。

炎症初期即浆液性炎症期,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青毒素和链霉素联合治疗或其他广谱抗生素治疗。局部可用理疗,如超短波、红外线,或中药外敷。局部含漱,清洁口腔。并饮用酸性食物,促使分泌。如经保守治疗,炎症不能控制,患者有跳疼,局部出现可凹性水肿,或压迫腮腺组织,腮腺导管有脓液流出。应一方面将此脓液作药敏培养,另一方面则应作切开引流术。由于腮腺筋膜密,当脓肿形成时,很难扪到波动。

切开引流在局麻下进行,切口在耳屏前方或下颌角后缘,要用大号血管钳插入腮腺,要分离各个腺小叶的脓腔。切开时要避免损伤面神经。

现在,我们了解到原来一般的化脓性腮腺炎是不会传染的,但由于它是病毒性感染,所以还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所以,我们要尽量不去接触腮腺炎患处,在敷药的过程中戴好手套,做好消毒工作,我们还是可以避免患上腮腺炎的。

相关阅读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腮腺炎是常见的疾病,多发于青少年的身上,情况并不是太严重,治疗一定的时间,吃点消炎药就会自行痊愈,但是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得情况就比较少见,这类病症是由于别个部位的感染引起的并发症,情况比较严重,所以不能忽视。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见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胃肠道大手术等原因造成大量体液丧失、脓毒血症、长期高热、脱水等。这些原因造成全身及腮腺局部抵抗力极度低下,口腔内致病菌逆行感染至腮腺而发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上述情况的机会逐渐减少,即使发生也能及时得到纠正,因此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病现在比较少见。一般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可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舍格伦综合征继发腮腺感染的急性发作时,腮腺也可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但各自病因、表现、治疗及预后均不一样。

发病后要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对体质衰弱的重症患者,应维持机体的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少量新鲜血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早选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内服、外敷中草药。如脓肿形成,需作切开引流。切开时要注意防止损伤面神经。一般在耳屏前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腮腺,用小血管钳沿面神经走行方向行钝性分离,对分散的小脓灶作多处引流。

本类疾病发生的情况虽然少,但是危害比较大,常见于大手术之后的患者,建议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家属们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做到及时预防,平时多锻炼身体,多吃偶营养的食物增加身体的抵抗力,避免病菌的感染。

腮腺炎传染吗


二、腮腺炎是怎样引起的三、腮腺炎如何预防

腮腺炎传染吗

1、腮腺炎传染吗

腮腺炎是会传染的。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百分之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有脑膜炎表现者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无腮腺肿大的其他器官感染者亦能从唾液和尿中排出病毒。

2、腮腺炎如何治疗

2.1、针对发病原因。纠正机体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体液平衡。必要时输入复方氨基酸等以提高肌体抵抗力。

2.2、选用有效抗生素。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适量头孢霉素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并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性分泌无作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

2.3、其他保守治疗。炎症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如意金黄散,引用酸性饮料或口含维生素C片或口服1%毛果芸香碱3-5滴(2-3mg)恩,每天2-3次,可增加唾液分泌。温热的硼酸、碳酸氢纳溶液等消毒漱口剂也有助于炎症的控制。

3、得了腮腺炎要注意什么

3.1、隔离。应立即隔离已经感染的孩子,当自家孩子得了腮腺炎,就尽量让孩子留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以防接触别的小朋友后使疫情蔓延。

3.2、积极治疗。家长要对感染的孩子做好积极正确的治疗,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3、做好护理工作。细心的家庭护理对患儿的恢复也是十分重要的。

多让患儿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腮腺炎是怎样引起的

1、感染性

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常见病因为腮腺分泌机能减退者(如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者、手术禁食者等)、腮腺导管口堵塞及腮腺淋巴结炎、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病毒性腮腺炎:常见腮腺炎病毒,还可见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

2、免疫性

如干燥综合征、米库利奇病等可引起慢性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3、堵塞

主要腮腺管及分支堵塞继而引起细菌感染,多见涎腺结石、黏液栓及较少见的肿瘤,多见良性肿瘤。

4、病因未明

慢性非特异性腮腺炎、复发性儿童腮腺炎、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等,极少由某些药物引起。

腮腺炎如何预防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流行性腮腺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病毒细菌的姿势以及传播,因此要想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中要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衣物被子等贴身衣服要经常换洗晾晒,避免细菌滋生;要做好室内通风工作,避免病毒滋生;最后要经常洗手消毒,以免病从口入。

2、尽量少去人多的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为了预防这种疾病,最好在春季这个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少去人群拥堵的地方,以免因为自身身体素质差感染上病毒;另外也可以通过提前口服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提高身体素质是最关键的。

3、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自己有出现疑似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例如呼吸道感染或者是身体发热、两腮肿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到相关医院进行求诊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发展严重化。

化脓性关节炎


【概述】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为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急性炎症。血源性者在儿童发生较多,受累的多为单一的肢体大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及肘关节等。如为火器损伤,则根据受伤部位而定,一般膝,肘关节发生率较高。

【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以保全生命与肢体,尽量保持关节功能。

全身治疗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同,如为火器伤,应做好初期外科处理,预防关节感染。

局部治疗包括关节穿刺,患肢固定及手术切开引流等。如为闭合性者,应尽量抽出关节液,如为渗出液或混浊液,即用温热盐水冲洗清亮后,再注入抗菌素,每日进行一次,如为脓汁或伤后感染,应及早切开引流,将滑膜缝于皮肤边缘。关节腔内不放引流物,伤口亦可用抗菌药物滴注引流法处理,或局部湿敷,尽快控制感染。

患肢应予适当固定或牵引,以减轻疼痛,避免感染扩散,并保持功能位置,防止挛缩畸形或纠正已有的畸形。一旦急性炎症消退或伤口愈合,即开始关节的自动及轻度的被动活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但亦不可活动过早或过多,以免症状复发。

总之。如治疗及时,效果较好,尤其在小儿,关节功能恢复

【病因学】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淋病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则很少见。细菌侵入关节的途径可为血源性,外伤性或由邻近的感染病灶蔓延。血源性感染亦可为急性发热的并发症,如麻疹、猩红热、肺炎等,多见于儿童。外伤性引起者,多属开放性损伤,尤其是伤口没有获得适当处理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邻近感染病灶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可直接蔓延至关节。

【发病机理】

细菌侵入关节后,先有滑膜炎,关节渗液,关节有肿胀及疼痛。病情发展后,积液由浆液性转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最后则为脓性。当关节受累后,病变逐渐侵入软骨及骨质,最后发生关节僵硬。关节化脓后,可穿破关节囊及皮肤流出,形成窦道,或蔓延至邻近骨质,引起化脓性骨髓炎。此外,由于关节囊的松弛及肌肉痉挛,亦可引起病理性脱臼,关节呈畸形,丧失功能。

【临床表现】

化脓性关节炎急性期主要症状为中毒的表现,患者突有寒战高热,全身症状严重,小儿患者则因高热可引起抽搐。局部有红肿疼痛及明显压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液增加,有波动,这在表浅关节如膝关节更为明显,有髌骨漂浮征。病人常将膝关节置于半弯曲位,使关节囊松弛,以减轻张力。如长期屈曲,必将发生关节屈曲挛缩,关节稍动即有疼痛,有保护性肌肉痉挛。如早期适当治疗,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逐渐消失,如关节面未被破坏,可恢复关节全部或部分功能。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在疑有血源性化脓性关节炎病人,应作血液及关节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X线检查在早期帮助不大,仅见关节肿胀;稍晚可有骨质脱钙,因软骨及骨质破坏而有关节间隙狭窄,晚期可发生关节骨性或纤维强硬及畸形等,有新骨增生现象,但死骨形成较少。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应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区别。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概述】

手的常面腱鞘炎多因深部刺伤感染后引起,亦可由附近组织感染蔓延而发生。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手背伸指肌腱鞘的感染少见。

【诊断】

1.患部明显肿胀,剧烈疼痛,沿腱鞘明显压痛。

2.患指呈半屈曲状,伸指活动疼痛加剧。

3.常可合并滑囊及间隙的感染。

4.可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治疗措施】

早期治疗与脓性指头炎相同轺经积极治疗仍无好转,应早期切开减压,以防止肌腱腾空而起面而坏死。

在手指侧面作长切口,与手指长轴平行。不能在掌面正中作切口,否则易使肌腱脱出,发生粘连和皮肤瘢痕挛缩,影响患指伸直。手术时要小心认清腱鞘,不能伤及血管和神经,尺侧滑液囊和桡侧滑液囊感染时,切口分别作在小鱼际及大鱼际处(图1)。切口近端至少距离腕1.5cm,以免切断正中神经的分支。另一种方法是在腱鞘上和滑囊上作两个小切口,排出脓液,然后分别插入细塑料管进行冲洗。术后从一根细塑料管持续滴注抗生素溶液,另一根作为排出液体的通道,疗效较好,病人的痛苦也较小。

【临床表现】

病情发展迅速,24小时后,疼痛及局部炎症反应即较明显。典型的腱鞘炎体征为:

㈠患指除末节外,呈明显的均匀性肿胀,皮肤极度紧张。

㈡患指所有的关节轻度弯曲,常处于腱鞘的松弛位置,以减轻疼痛。

㈢任何微小的被支的伸指运动,均能引起剧烈疼痛。

㈣检查时,沿整个腱鞘均有压痛。化脓性炎症局限在坚韧的鞘套内,故不出出波动。

由于感染发生在腱鞘内,与脓性指头炎一样,疼痛非常剧烈,病人整夜不能入睡,多同时有全身症状。化脓性腱鞘炎如不及时切开引流或减压,鞘内脓液积聚,压力将迅速增高,以致肌腱发生坏煞费苦心,患指功能丧失。炎症亦可蔓延到手常深部间隙或经滑液囊扩散到腕部和前臂。

尺侧滑液囊和桡侧滑液囊的感染,多分别由小指和拇指腱鞘炎引起。①尺侧滑液囊感染;小鱼际处和小指腱鞘区压痛,尤以小鱼际隆起与掌侧横纹交界处最为明显。小指及无名指呈半屈位,如试行将其伸直,则引起剧烈疼痛。②桡侧滑液囊感染:拇指肿胀、微屈、不能外展和伸直,压痛区在拇指及大鱼际处。

化脓性湿疹


化脓性湿疹的患者就要注意自己皮肤上面的清洁卫生,对于贴身衣服要勤换洗,不要放到其他人的衣物一起清洗,这样会造成二次感染的情况,而且就算是自己的皮肤上面长出来很多的皮疹也是绝对不可以用手去抓挠,这样只会让自己的病情症状变得越发严重,甚至是会有化脓感染的情况。

皮疹为红斑,境界清楚,有多数水疱、脓疱或毛囊炎,表面覆有脓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和痂皮,皮损周围炎症显著,向周围扩大蔓延,有时周围出现一圈即将剥脱的鳞屑或鳞痂,其下常有积脓,附近淋巴结肿大。具有自家接种的特点,搔抓可使皮损呈线状分布。受分泌物刺激的部位,耳后、腋下、乳房下亦可发生。自觉瘙痒但较湿疹为轻。

发疹前先有慢性化脓性感染,原发灶可为一个水疱或脓疱,或是一个有鳞屑或结痂的发炎丘疹,或是一个渗湿的红色斑点,往往对称地发生于露出部位。有时最早的损害为溃破的脓肿、疖、痈、鼻窦炎、慢性中耳炎、褥疮、瘘孔、疥疮或溃疡,也可以是鼻部、眼部或阴道的病灶感染。常常是在局部病变加重时,感染灶周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疮、结痂,并逐渐向外蔓延成为一片片的流出浆性脓液的湿疹样皮炎,表面有结痂。

当症状较轻或炎症消退时,患处干燥脱屑。重时患处可以肿胀,糜烂、流出渗液、外围有明显的红斑、丘疹、小水泡、脓疱等急性湿疹化改变,成为湿疹性成片皮肤损害,边界不规则。局部淋巴结往往肿大,偶尔有体温升高。身体别处也可因自身敏感性反应而发生广泛性皮炎。有的病人常因搔抓出现线状或条状湿疹性皮炎,皮疹多不对称,有剧烈瘙痒,但一般较湿疹轻些。

首先应禁止洗涤和搔抓以免病灶扩大蔓延。使用抗生素清除原发的感染病灶,可做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选用敏感抗生素。可使用强的松,地寒米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使严重的急性炎症迅速减轻,并停止不适宜的外用药。

局部在急性渗湿性状态下,可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1∶20复方硫酸铝溶液(布罗溶液)湿敷。渗液减少时,可外用1%的龙胆紫溶液、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溶液、洗剂或乳剂。在渗液很少的慢性皮炎状态下,可外用10%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软膏以及红霉素、氯霉素软膏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就是大家俗称的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的传染病,很多人小的时候都得过,这种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如果小孩子得了的话尽量避免接触人群,而且与家人也要格外注意,吃饭的时候应该单独的准备碗筷,使用过后应该给所使用的用具消毒,避免传染。

流行性腮腺炎是不分季节的,但是多数是在冬天和春天比较容易感染,得病时一般在耳垂下面的地方肿的比较大,不小心碰到就会很痛,看起来比较明显,尤其是小孩子比较容易得,所以感觉就会非常的难受,家长们这是应该对孩子进行很好的照顾,尤其是饮食方面,由于肿痛所以吃东西比较麻烦,尽量吃些软烂的食物比较方便。

1病因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00~200微米,孢膜上有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具有细胞融合作用的F蛋白。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因与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轻度交差反应。从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组织及其他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2临床表现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10%~15%的患儿仅有颌下腺重大,舌下腺感染最少见。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动。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病程10~14天。

3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一侧腮腺局部红肿、压痛明显,晚期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口流出,腮腺口位于第二磨齿相对的颊黏膜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而是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活动。可发现与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的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症状性腮腺肿大

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中,应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物羟保泰松、异丙肾上腺素等可引起腮腺肿大,为对称性无痛感,触之较软,组织学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

4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检疫3周。

2.被动免疫

给予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3.自动免疫

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接种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偶有在接种后1周发生腮腺炎者。

流行性腮腺炎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如果小孩子得了这种病,不要慌张,及时就医,最好得病期间不要上学或者解除其他的小朋友,因为直接接触,飞沫护着唾液都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

腮腺炎偏方


腮腺炎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痄腮,在以前小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痄腮,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呼吸道的传染性的疾病,也就是说腮腺炎很容易传染,我们小的时候一个人得了腮腺炎,班里的很多小朋友也会得,也就不奇怪了,腮腺炎的患者脸都会肿起来,治疗腮腺炎一些偏方很有效。

治疗腮腺炎偏方中,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仙人掌,仙人掌最常见的功效就是清热解毒的,消肿也有很好的效果,也是治疗腮腺炎最好的药物了,对于仙人掌治疗腮腺炎,我们就来看看以下详细的介绍。

腮腺炎,即中医所讲的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为多发季节。仙人掌性寒味苦,如《岭南采药录》云其“性涩寒,无毒”,《本草求原》云“消诸疮初起,敷之”。仙人掌有清热解毒,消肿活血之功,为治腮腺炎之良药。今举数则验方如下:

1.去刺仙人掌12克,白矾10克,冰片9克,捣碎调匀后涂于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肿大部位,外敷干净纱布,以胶布固定,每日两次。

2.鲜仙人掌200克,青黛50克,生大黄、赤小豆各100克,冰片5克,食用米醋适量。先将生大黄、赤小豆、冰片碾碎成细粉过筛,再拌入青黛,再将鲜仙人掌捣成糊状,与上药拌匀放入适量米醋。根据腮腺肿胀范围大小,均匀涂抹一层药物,盖上纱布,用绷带固定,每隔3小时换药一次。

3.鲜仙人掌适量,制泥敷在腮腺上, 每次2~3小时,每日2~3次,连用一周。包有仙人掌的纱布要始终处于潮湿状态。

4.鲜仙人掌加入少许石膏捣烂,外敷患处,连敷3~5日。

5.仙人掌加食盐捣烂外敷患处,并配以金银花、连翘各10克,黄芩、柴胡、大青叶、桔梗、夏枯草、七叶一枝花各9克,赤芍6克,甘草3克。清水煎后内服,每日一剂。

7.取新鲜仙人掌1~2块,在电炉上烘烤, 去除针刺,加白矾2~3克放入研钵中混合、捣烂制成糊状。用温开水清洁双侧面颊部皮肤,将仙人掌糊均匀涂布于无菌纱布块上,涂布直径要大于腮腺肿大的范围,将涂布好中药的无菌纱布覆盖于肿大的腮腺上,胶布固定。对合并颌下腺肿大者,外敷面积要扩大至颌下;对于一侧腮腺肿大者,也给予双侧同时外敷,每日换药3~4次,也可根据病情增加外敷次数,直至腮腺恢复至正常。

8.取仙人掌两块去刺捣烂,加入土大黄粉20克拌匀,外敷患处,面积应超过红肿边缘,外敷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疗程3天。

腮腺炎偏方多一些了解,对于腮腺炎的治疗很重要的,如果您患有腮腺炎一定不要去公共场合,大家都知道这病容易传染,以免会传染给别人,腮腺炎患者平时的饮食上也要更加的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患病后要积极治疗,以免引起并发症。

化脓性乳腺炎偏方 吃哪些食物能治化脓性乳腺炎


几星的化脓性乳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引发这种病症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关键还是要看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治疗。今天就整理了一些能够治疗化脓性乳腺炎的偏方,赶紧来看看吧!

化脓性乳腺炎偏方

青皮、陈皮、麦芽各12克,蒲公英60克,乳香、没药各9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急性乳腺炎肝郁证。

仙人掌适量,食盐少许制用法:共捣烂敷患乳。适应急性乳腺炎未化脓。

鹿角霜、路路通、牛蒡子、乳香20克,赤芍、王不留行各15克,地丁、蒲公英各3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早期乳腺炎。

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连翘、漏芦、赤芍各12克,丹参、鸡血藤各20克,青皮10克,通草8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天。适应急性乳腺炎气血壅结证。

生黄芪、金银花各15克,党参、白术、当归、陈皮、赤芍、白芍、元参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急性乳腺炎溃破。

食物治疗化脓性乳腺炎偏方

鸡蛋芙蓉花

芙蓉花(叶)适量加入一些鸡蛋白,共捣烂敷于患处,中间留一个校鹤。立时可以止痛,次日就能消肿。适应急性乳腺炎。

陈皮甘草煎

陈皮60克,甘草8克。用砂锅水煎,日1剂,分早晚服。用于急性乳腺炎,1剂即愈。

蒲公英粥

原料: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100克。先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温火煮作粥即可。任意服食。清热解毒。适用于乳腺炎、扁桃体炎、胆囊炎、眼结膜炎等症。

金针猪蹄汤

原料: 鲜金针菜根15克、(或用干金针菜24克)猪蹄1只。将鲜金针菜根与猪蹄加温水温水同煮30分钟即可。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吃3~4次。清热消肿,通经下乳。适用于乳腺炎、乳汁不下。宜秋冬季早晚空腹食用。

丝瓜炖豆腐

原料:丝瓜150克,豆腐100克、加水温火同煲20分钟,起锅前放入姜、葱、香油即可每日一次。

蜜汁无花果

原料:无花果100克,山楂30克加水适量温火煮20分钟即可取汁加蜜糖服用,每日两次。

桔梗赤小豆粥

原料:桔梗、皂角刺各10克、加温水适量,温火煮20分钟即可取汁加入赤小豆粥中拌服,每日两次。适于乳腺炎化脓期。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的仔细阅读,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对治疗化脓性乳腺炎的治疗偏方都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里推荐的几种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较不错的,但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前请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治疗服用!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所分泌的甲状腺素对于对于人体的骨骼和脑部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是小儿有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的情况的话,则会导致呆小症,如果是甲状腺分泌过多的话,则会导致甲亢等疾病的出现,因为保证甲状腺的健康非常重要,不过甲状腺炎却是严重影响甲状腺健康的一种疾病。

而且临床上有一种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对于甲状腺的危害非常严重,尤其是对于成年女性来说,患上该病的可能性非常大,为了能够保护甲状腺的健康,希望您对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所了解。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等。细菌可经血液、淋巴道、邻近组织器官感染蔓延或穿刺操作进入甲状腺。大部分病例继发于上呼吸道、口腔或颈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直接扩散,如急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少部分病例继发于败血症或颈部开放性创伤。营养不良的婴儿、糖尿病患者、身体虚弱的老人或免疫缺陷的病人易发。梨状窝瘘是引起儿童急性甲状腺炎的主要原因。

甲状腺血流丰富,含有高浓度的碘剂,碘剂有较强的氧化作用,所以甲状腺很不容易感染,多数感染是因为极度劳累、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所发生的,另外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多发生在异位甲状腺患者,如发育不全的梨状窝篓患者。病毒感染非常罕见,但已有数例AIDS病人患甲状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报道。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热、全身不舒、出汗、乏力等;甲状腺局部红肿疼热,呈弥漫型或局限型肿大,伴耳、下颌或头枕部放射痛;可有声嘶、呼吸不畅或吞咽困难等神经、气管、食管受压迫症状。体检:甲状腺局部触痛显着,颈部活动受限;形成脓肿时,局部可有波动感。

了解了导致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以及该病的症状之后,需要提醒您的是,虽然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是该病的危害却极为严重,为了保护您的身体不受到该病的威胁,请您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措施。

腮腺炎方剂


腮腺炎是一种容易传染的疾病的,那么淡腮腺炎发生之后该怎么治疗呢?我们这里讲给大家介绍腮腺炎吃什么药好,以及腮腺炎怎么治疗。另外我们还将介绍腮腺炎的预防方法,希望通过这里的了解你能注意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腮腺炎方剂

(1)如意金黄散、青黛散、紫金锭(即玉枢丹)、玉露膏、大黄粉,任选一种,适量,以醋或茶水调,外敷患处。每日1~2次。用于腮部肿痛。已破溃者禁用。

(2)新鲜仙人掌:每次取一块,去刺,洗净后捣泥或切成薄片,贴敷患处。每日两次。用于腮部肿痛。

(3)鲜生地黄、鲜蒲公英、鲜芙蓉花叶、鲜败酱草、鲜马齿苋,任选一种,也可两种合用,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2次。用于腮部肿痛。

(4)鲜芙蓉叶、鲜败酱草各适量,捣烂;青黛10克,大黄10克,皂刺10克,荔枝核10克,研细末。将以上药物混合、调匀,敷睾丸肿痛部位,并用布带托起睾丸,药干则用清水调湿继用,每日一次。用于睾丸肿痛者。

(5)取赤小豆30克,大黄15克,青黛30克。先将赤小豆、大黄研细末,再以青黛混匀分成5包(每包约15克)备用。用时取药包与鸡蛋清两个调成稀糊状,用鸡毛蘸药液涂搽两腮部,干后再涂,不拘次数。

(6)取新鲜白头蚯蚓5~6条,白糖适量,冰片少许。先清洁蚯蚓脏泥(勿用清水清洗),然后将蚯蚓置于容器中,加入白糖适量搅拌,约半小时后成淡灰色黏液,弃去蚯蚓加入冰片少许,乙醇少许,制成地龙液,用此液浸湿纱布敷于患处,3~4小时换药一次。

(7)胆南星30克,大黄50克,芒硝50克,吴茱萸50克,黄芩30克。先将5味药研末过80目筛,储瓶备用,根据肿块大小,取其适量药末,用食醋调成糊状,涂敷料块上,贴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8)仙人掌150克,生石膏60克,或再加入芒硝10克,混合捣烂如糊状,外敷局部,干后即换,连续用3天。

(9)用鲜马齿苋、仙人掌各等份捣烂外敷,药干即换。

(10)六神丸10粒,跌打丸两粒,共研为细末,醋调为糊状,置黑膏药上,外敷患处,每日一换,经过3~5天,便可肿块消退。

腮腺炎预防方法

1.化脓性腮腺炎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一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常可发生脱水,更应加强口腔护理(如认真刷牙、常用洗必泰溶液嗽口等),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

2.流行性腮腺炎

(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勤通风、勤晒被子。

(3)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一般的球蛋白对本病的预防效果可疑。自动免疫:目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属于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初种对象为8月龄和18~24月龄各1剂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结语:腮腺炎的发生往往会导致脖子和腮部肿大,并容易出现发热、头痛等现象,而且还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上文我们介绍了关于腮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通过这里的了解对你的健康有所帮助,并能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