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怎么做

2019-10-13 │ 养生怎么做 夏季养生怎么做

臀部注射定位怎么做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臀部注射定位怎么做”,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肌肉注射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肌肉注射的时候,注射的部位通常是臀大肌,在进行肌肉注射的时候要先定位,定位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十字法,另一种是连线网,当然对于有经验的护士来说,通过目测就能达到定位的作用。这也是常见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

概述

临床上进行肌肉注射,一般都采用臀大肌,也有采用三角肌和肱二头肌注射的,但对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的具体部位,一般认为在整块肌肉上都能进行注射。但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个别病例由肌肉注射位置不当导致桡神经和腋神经的损伤,有的是直接利人挽神经和胶神经干

方法1:拇指定点:患者俯卧或站立,术者一手中指指腹(注射左侧臀部术者取左手,注射右侧取右手)置于患者髂前上棘,拇指平行向后并弯曲,指尖所触处即注射点(约在大转子内侧上方2~3横指处)。方法2 三线定区:(1)水平线:从髂前上棘绕向背侧至臀裂;(2)垂直线:作平分一侧臀部与水平线相交的垂直线;干,

注射定位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小肌注射法体位:

(1)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3)仰卧位:注射时,嘱病员肌肉放松,勿紧张。

(4)坐位:嘱坐好,放松局部肌肉。

3、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处,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4、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位于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

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扩展阅读

臀部肌肉注射要注意什么


人体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需要进行肌肉注射药物的,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致病的效果,但是肌肉注射并适合所有人群,特别是进行臀部肌肉注射的时候,就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注意的,比如注射的部位是不能出现硬结和感染的,同时还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药品,那么臀部肌肉注射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臀部肌肉注射要注意什么呢?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第二,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臀部肌肉注射要注意什么?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日月穴怎么定位


导读:日月穴怎么定位?多揉日月穴可以防治胆结石,那么日月穴怎么定位?日月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日月穴怎么定位

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出处

《脉经》:胆俞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

日月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1、日月。日,太阳穴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日月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本穴物质一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半表半里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气的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

2、胆经之募。乃本穴的气血物质性寒收引,穴外的天部水气因而汇入穴内并循胆经而传,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募穴。

取穴方法

日月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时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上腹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

穴位解剖

有肋间内、外肌,肋下缘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间神经。

功用

疏肝利胆,化湿和中。

主治

胁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疽。

穴位配伍

配胆俞穴治胆虚;配内关穴、中脘穴治呕吐、纳呆;配期门穴、阳陵泉穴治胆石症;配支沟穴、丘墟穴治胁胀痛;配胆俞穴、腕骨穴治黄疸。

操作方法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人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

循胆经下传京门穴。

治法

寒则补之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胃炎,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有报道针刺本穴可使奥狄括约肌关闭时间缩短,开放时间延长。

穴位养生

有胆囊炎、胆结石可以多揉日月穴。只要是胆经淤阻的问题,像胆囊炎、胆结石等,日月穴都会有很明显的痛点。多揉揉它,就可以防治。

以上就是日月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小儿臀部肌肉注射部位要注意什么


孩子在生活中是会经常的出现一些疾病,然后为了让病情及时的得到控制,就会选择肌肉注射的方法,因为有多对病情有益的药物是无法让宝宝服用的,所以这种治疗方法功效还是非常不错的,正常情况下肌肉注射都是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但是家长们也要做好护理的工作,那么小儿臀部肌肉注射部位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小儿臀部肌肉注射部位要注意什么呢?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第二,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小儿臀部肌肉注射部位要注意什么?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停留在医院观察15分钟左右。肌注后应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不要作剧烈的跑动。肌注后如孩子诉说打针部位疼痛,走动不便,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肌注后药物引起的局部硬块,可用热敷或艾条促其吸收。

臀部凹陷怎么整形


臀部凹陷势必影响美感,所以想把臀部改善一下,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大部分女生都想分分钟引人注目,当然前提是你得给别人一个注目的理由,那就是拥有一个完美身材。很多女生都会有同一种困扰,使之她们与完美身材擦肩而过,就是臀部两侧凹陷。那怎么办才能使臀部丰满圆润呢?

臀部凹陷的原因是什么

1、这就是人类天生的骨骼结构!凹陷处就位于髋骨和股骨连接处,唯一有的是臀小肌和臀中肌搭在上面,可以看出,这里本身就是肌肉“空白区”,也就是说,我们天生就是这样的身体结构。

2、只是有的人这方面的缺陷更为明显,而有的则看起来就会好很多(这都是基因和后天锻炼的问题了)。虽然不好看,由于凹陷处有点像小提琴琴板的小凹槽,人们却给起了一个很雅的名字“小提琴臀”。

3、此处的肌肉层本身就不够发达,再加上,如果我们后期没有充分、合适的锻炼,这部分的缺陷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身体的缺陷也被直接暴露了出来!从而影响整体身材的美观效果,臀部看起来不够圆润,髋部看起来又扁了许多。

臀部凹陷该怎么办呢

1、椅子式

预备姿势:两脚并拢站立。

动作:弯曲膝盖,让臀部如被重力牵引般随着下垂,仿佛做在一张无形的椅子上。注意把身体重量放在脚后跟。你会感觉尾骨接近地面,肋骨则有绷紧的感觉。抬起双臂与肩膀同宽。保持肩膀放松,手臂向上延伸,最大尺度舒展背部,视线向上凝望,呼吸8次。

2、战士姿势

预备姿势:双脚并立站着。

动作:一只脚站立,身体往前俯,直到上半身与地面平行,视线往前方凝视,另一只腿往后平行抬起延伸,脚趾朝下绷紧。双手向前延伸伸展上半身,保持8个呼吸。

3、旋转半月式

预备姿势:站立。

动作:俯身呈90度角,一只手臂垂直落地,指尖接触地板,同侧腿往后抬起,与另一条腿呈90度角。另一只手臂向天花板方向抬起,胸往这一侧稍稍扭转,彻底打开肩胛骨和胸,同时臀部绷紧。保持8个呼吸。

4、单腿开合

预备姿势:双腿并拢站立。

动作:上半身向前折叠,一只手碰触地面。另一侧的腿往侧面延伸,同一侧手抓住这只脚的大拇指,肩膀和臀部保持紧绷,确保腿与地面平行。保持8个呼吸。

针灸穴位定位有几种


针灸是大家常用的一种中医疗法,针灸是通过银针刺激人体的某些穴位来达到治病的目的。因为它天然无毒副作用,所以很受大家的信赖。大家都知道针灸疗效的好坏取决于取穴是否准确,所以说针灸治疗关键在于取穴。要想正确取穴就要学会针灸穴位的定位方法,那么针灸穴位定位有几种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 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俞穴位置的方法现时采用的骨度分寸是以《灵枢骨度》所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创用的折量分寸而确定的。常用的骨度分寸我将写专门文章叙述,请另行查阅。

二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俞穴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体表标志可以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标志固定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以见到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俞穴的位置。例如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标志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也可以确定俞穴的位置。例如,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三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俞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三种: 1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2 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 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又名“一夫法”。

以上就是关于针灸穴位定位的介绍,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吧。其实大家除了针灸治疗外,平时的食疗也很重要。所以说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且平时也要多参加运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越来越健康哦!

怎么能减臀部呢


很多人都会来问小编,这怎么能减臀部好呢?其实,这减肥的办法还是有很多的,像运动、食疗、喝药、抽脂等等,而面对这些做法,小编还是建议您通过锻炼来减臀部比较好,因为这样对您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适当的锻炼还可以增加您的身心健康。那么,怎么能减臀部呢?小编还是来一一为您详细的介绍啦!

臀部减肥的妙法

(1)挥腿:左侧靠近椅子背站立,左手抓住椅子背,这样可使操练方便,此时右腿用力向前、向上、向右摆,做I0次。然后移动椅子的位置,并挥动左腿。呼吸要均匀,活动量尽量大,以便使臂部肌肉承担足够的负荷,挥腿范围尽量宽,这节操能使臀部减肥。

(2)跨腿:右侧卧,右臂屈肘成直角,手心向下,左手掌在齐腰处扶地,支撑大腿用力使身体离开地,上体和腿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放下大腿,并右侧躺下。重复I0次。然后左侧卧,在另一侧做同样动作10次。这节操能使大腿和臀部减肥。

(3)转腿:坐在地上,屈膝,脚绷紧,脚掌尽量靠近大腿。手掌从后面撑地,在该姿势下缓慢将双膝向左转和向右转,尽量触地。重复10-20次。这节操能使臀部减肥。

(4)用臀部 "行走":坐在地毯上,膝盖伸直,手向前伸展,抬头,伸右手,并以臀部移动带动右腿,向前移动。然后用左手和左腿做同样的动作,这样向前移动两三次逐渐加大距离。可使臀部和腹部减肥。

(5)“半小桥”:仰卧,手臂沿上体伸直,手掌用力贴近大腿,数1时膝盖向上拨,脚掌不离地,数2时大腿稍稍向上,用头和脚支撑。用力使臀部肌肉拉紧,手贴在大腿上,数3时大腿放下,数4时腿脚伸直,呼吸要均匀。重复10~15次。这节操能使臀部肌肉结实。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再做一些更复杂的锻炼。

仰卧,脚放在椅子边上,手臂顺上体伸直,手心向下,数1时臀部肌肉拉紧,大腿稍抬起,用头和脚支撑,手紧紧贴地,数2时仍保持该姿势,数3时大腿放下。数4时腿伸直,呼吸要均匀。做10-15次。

(6)持支架:趴在地上,双腿靠拢,抬头,挺背,稍屈双肘,撑地,快速向左转,同时使腿做 “立剪刀”动作。用手掌撑地恢复原位,并使双腿靠拢。然后向左做同样动作。这节操在每边重复5-l0次。不要屏住呼吸。刚开始做时显得复杂,要做得慢些,便全身参加活动。该节操能使臀部和大腿肌肉变得坚实。

专家们认为跑步能消耗脂肪,但对腿粗臀肥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跑步很吃力、很不舒服,不想坚持下去。因此,把步行和跑步相结合是一个好方法。那就是以步行为主,途中作几次短距离跑步,每次跑步一两百米,习惯后,逐渐把跑步的时间延长。

对于“怎么能减臀部呢”的问题,小编的介绍您是不是可以接受呢?如果觉得还不错。建议您可以多多联习,这样对您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哟,而您可不要相信什么能一天减肥的减肥药,哪些可能都是骗您的。您可要擦亮双眼哟。

中府穴如何定位


导读:中府穴如何定位?按揉中府穴治疗支气管炎,那么中府穴如何定位?中府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府穴如何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1、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2、男性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间隙)。

3、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出处

《素问水热穴论》中膺俞,王冰注膺中之俞也,名中府。《脉经》:肺募在中府。

中府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中指中气,府指经脉之气聚集处。本穴为手足太阴经脉气所会;乃指中焦之气,上归人肺,聚结于此,而朝百脉,故名中府。

取穴方法

距前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方,凹陷中取穴。

简易取法

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处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穴位解剖

有胸大肌、胸小肌,内侧深层为第1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脉、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的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胸神经外侧支。

功用

利肺气,止咳喘,清上焦。

主治

肺胀满,咳喘,肩背痛。

穴位配伍

配定喘、内关、膻中,治哮喘;配肺俞、列缺、孔最,治咳嗽。

操作方法

剌法:

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2、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

注意事项:针尖不可向内斜刺,以免误入胸腔,刺伤肺脏。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临床运用

实验观察表明,针刺中府穴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哮喘缓解。有人用同位素血管内注射法,发现针刺中府穴,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增加,可改善肝的血液循环。

穴位养生

本穴是肺募,故是诊断和治疗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肺结核和支气管哮喘病人,此外常有异常反应,又因其为手、足太阴之会穴,故又能健脾理气而治疗腹胀。

用双手手指指端按、揉此穴,做环状运动。方向可以由上往下,也可以由下往上。力度适中。

文献摘要

1、《甲乙经》:手足太阴之会。

2、《千金方》:中府、阳交,主喉痹,胃满塞,寒热。

3、《千金翼》:身体烦热针中府,又灸绝骨五十壮。

以上就是中府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自己如何做臀部刮痧呢


刮痧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在一些盲人按摩店或者是洗脚店中都有这种服务,而且刮痧在我国的历史也非常的悠久,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让刮痧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可以让人体的经络得到疏通,同时还可以治疗颈椎病或者是肩周炎还有腰背酸痛等等症状,那么自己如何做臀部刮痧呢?

第一,自己如何做臀部刮痧呢?臀部刮痧的作用:舒筋通络。现在的上班族许多都有所谓的职业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背酸痛。那是因为我们的韧带、筋膜等受伤时,肌肉会收缩,出现疼痛,刮痧能舒络筋骨,解除肌肉紧张。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到处可见刮痧治疗的店,而且生意十分火爆的原因。调整阴阳。传统的中医中讲究机体阴阳协调的关系,刮痧能调和阴阳的平衡,可改善脏腑的功能,使其恢复平衡。

第二,促进代谢。我们都知道刮痧能将皮肤表面的细胞都打开,使人体内的代谢废物通过汗液在打开的毛孔中走出,使体内的血流通畅,恢复自然地代谢活力。除此之外,刮痧还能减肥,将人体内多余的脂肪排出,局部的脂肪进行重新构造,调整脂肪的比例分配,改善体型,使身材凹凸有致。刮痧师专门有几个穴位是针对减肥的,那么就在这几个穴位上进行刮痧,改善血液的流通。由于推散经络能提升代谢率,所以为塑身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自己如何做臀部刮痧呢?刮痧还有专门的工具,其中较好的是水牛角刮板,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而且无副作用。在人体的许多部位也能刮痧,如手臂、背部、腰部、臀部。尤其在腰部较为常见,但是臀部的也有,且疗效差不多,臀部刮痧以刮痧板的侧面进行,由大腿根部内侧与臀部交接的地方向腰部位置的方向刮动,两侧同时进行,达到目的。

屁股针怎么注射


一般来说,感冒发烧都会选则在屁股上注射,这样安全,又不知那么疼痛。还有肌肉注射远远比口服药见效快,注射到肌肉里面可以随着血液流动到全身,但是口服药既难以下咽,而且还容易伤到脾胃。生病的时候脾胃本身就虚弱,再加上胃不好,吃了药容易引起呕吐等不适的症状。

肌内注射法

1、定义

肌内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后,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起到全身治疗的作用。

2、目的

(1) 不宜或不能静脉注射,但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采用。 由于肌肉组织内毛细血管丰富,且毛细血管是多孔的类脂质膜,药物通过的速度较透过其他的生物膜快。肌注药物是在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的基础上,以扩散方式通过毛细血管吸收的。而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中毛细血管不丰富,故对药物吸收能力较差。因此,肌肉注射比口服或皮下注射,药物吸收快,达到药效也快。当有些药物不能作静脉注射,但要求迅速起效时可选用肌内注射法,如安络血、VitB1等。

(2) 不宜或不能口服的药物,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 有些药物口服不吸收,或口服容易破坏药效,如链霉素,可治疗结核病或感染性心内膜炎,但这种药口服时不被吸收,故只能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而因链霉素毒性反应大,故治疗时不能快速给药,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有效浓度,因此选用肌内注射。同样轻度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肌内注射80万单位,决不能选用口服给药,因口服时破坏药效。

(3) 用于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肌肉组织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可吸收大量药液,减轻较多量的药物进入组织后对神经末梢的压力。另外,肌肉组织的感觉末梢少,痛觉也相对轻些。例如,常用50%硫酸镁5~10ml肌肉注射治疗子痫、癫痫大发作。对有些油剂(如黄体酮、睾丸酮)、混悬液(如青霉素混悬液),这些药液不易稀释、刺激性又大,故应采用肌肉注射,减少局部刺激。

3、部位

从理论上讲,凡是肌肉组织都能进行肌肉注射,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选用肌肉较丰富,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这样选择较安全,防止肌注时损伤神经,或将药液注入血管。常用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其中臀大肌注射最常用。

(1)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臀大肌是臀部最浅层的肌肉,略呈四边形,起自髂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于股骨粗隆。大而肥厚,与臀部皮下脂肪组织共同形成凸隆的臀部外形。臀大肌的深面上部是臀中肌的后部,臀中肌的深面为臀小肌。 在臀部外上1/4注射,其深部主要是肌肉,没有较大的血管。但必须防止损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神经,自梨状孔出骨盆至臀部,在臀大肌深部,约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中点处下降至股部。因此,注射时避开内角,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药丸怎么做


如今,很多疾病想要达到好的调理效果,我们都会选择中医。中医不但副作用小,而且可以治疗疾病的根本。但是中医开出的中药都需要我们熬制成汤药,这样是比较麻烦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外出的人,可不可以将中药自己制成药丸呢?这样就能方便携带了。药丸怎么做?

汤药其实指的就是中药传统剂型,汤剂。汤剂是指饮片用水煎煮或用沸水浸泡,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制剂,亦称“汤液”。

通常人们所说的“药丸子”,在中药制剂里面一般分为三种,包括水丸、蜜丸和滴丸。

不是所有的汤药都可以或者适合做成药丸子的,这个取决于药物的性质。一般制作丸剂都是以药物粉末作为原材料的。

水丸是指饮片细粉以水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水丸的制备过程基本是这样的:原料、配料、粉碎、过筛、混合、加入水、起膜、加水、泛丸、筛选、成型、干燥、撞亮、包装。

蜜丸是我们非常常见的一种丸剂。是饮片细粉以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基本制作过程包括:药材前处理、药粉、和药、加入温蜜、制丸、包装。

滴丸剂是指饮片提取、纯化后与适宜基质加热融溶混匀,滴入冷凝介质制成的球形制剂。主要制作流程包括:药材前处理、浸膏或药粉、配料、与基质熔混、滴制、成丸、洗丸、选丸、包衣、包装。

浅谈腧穴的认识和定位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

人体中腧穴是相当重要的穴位,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腧穴是一类穴位的总称,腧穴的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的定位是否准确决定了,利用腧穴来治疗疾病的效果。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下面小编和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几种方法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杨上善说:以此为定分,立经脉,并取空穴。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此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 骨度》篇,其所测量的人体高度为七尺五寸,其横度(两臂外展,两手伸直,以中指端为准)也为七尺五寸。

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兹分述如下:

1、 固定标志  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二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俯首显示最高的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等。在两骨分歧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分歧处取巨骨;胸骨下端与肋软骨分歧处取中庭等。此外,可依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为标志取背腰部腧穴。

2、 活动标志  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又如曲池必屈肘于横纹头处取之;取肩髃时应将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当肩峰与肱骨粗隆间出现二个凹陷,在前方小凹陷中是穴;取阳溪穴时应将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是穴;取养老穴时,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茎突之桡侧骨缝中是穴等等。这些都是在动态情况下作为取穴定位的标志,故称谓活动标志。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 中指同身寸  此法源于《千金方》。《外台秘要》(简称《外台》),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宋代《圣惠》提出: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云一寸。后人大多以此为准,所以称中指同身寸或中指寸。《针灸大全》(简称《大全》)更具体地说明:大指与中指相屈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 拇指同身寸  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 横指同身寸  又称一夫法。夫,扶的意思。《礼记》注:辅四指曰扶。此法亦出自《千金方》: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也就是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故明代张介宾之《图翼》说:同身寸者,谓同于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长短肥瘦各自不同,而穴之横直尺寸亦不能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则人瘦而指长,人肥而指短,岂不谬误?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可见不能离开骨度分寸而只用指寸。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食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上,就是本穴。又如风市,患者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之处就是本穴。此外如垂肩屈肘取章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等。这些取穴方法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小编特别提醒:因为腧穴有通表理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出现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因此,我们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病。

网:/

耳朵上的失眠点定位


现在的人经常因为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诸多问题出现失眠现象,久而久之导致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甚至因为长期失眠有人开始使用安眠药,继而对安眠药产生了依赖。其实,在中医上,有很多治疗失眠的小方法,例如我们的耳朵周围就有很多穴位可以治疗失眠。本文为大家一一介绍,来看看吧。

失眠按耳朵什么穴位

失眠按上、下耳窝

失眠,中医称「不寐」,它是由心、脾虚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失眠的耳穴疗法

失眠多因情绪刺激、环境改变、药物作用、疾病等,造成大脑调节紊乱所致。中医认为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

耳朵上布有穴位,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的作用。以不同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可产生全身或局部反应,有助诊断和治疗。中医应用耳穴疗法历史悠久,施行方式多样,包括针灸、按摩、敷贴、栓塞、吹药、埋针、放血等,是中医综合治疗的操作手法之一。

耳穴治疗失眠的刺激手法可以是针刺、贴压、放血。常用安神助眠的穴位有:心、脾、肾、神门、枕、脑、缘中、内分泌和交感。可以参考图示。

耳针促进睡眠

在一边耳朵上选2-3个穴位。先清洁消毒,用0.5寸毫针操作,快速刺入0.33cm深的软骨组织,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捻转数次後,留针10-20分钟,过程中可捻转加强针感。每天或隔天一次,10-2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隔间为一周。如因工作关系,未能定时接受治疗,可选用埋针固定在穴位上,持续5-20天,令患者每天按压数次,加强刺激度。

耳穴贴压促眠

是最常见的耳穴刺激法。在一边耳朵上选2-3个穴位,清洁消毒耳廓,在相应穴位贴上磁珠,轻按数十次,使局部充血变红、发热、疼痛为度。吩咐患者经常按压穴位,特别在餐後及睡前,每次按压3-5分钟。两耳交替,隔日更换一次耳贴。对於顽固性失眠,配合敷药较佳,如王不留行籽、莱菔子、六神丸、冰片等,在穴位前後两面均贴上加强刺激。

耳穴放血促眠

即在耳珠上点刺放血,挤出4-5滴血,每周2次,左右交替进行。注意事前消毒,有出血问题、贫血、血压低和孕妇不宜。

耳穴按其治疗失眠作用性质,可以区分为阴性穴、阳性穴及平性穴三类:阴性穴多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炎、镇静、镇痛等作用;阳性穴多具有温热、滋补、助阳、促进代谢、循环、内分泌和生长等作用;介于两者之间则为平性穴,平性穴也常有偏颇,或偏于阳性,或偏于阴性。

治疗失眠的常用耳穴

1

神门:在三角窝的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镇静、镇痛、养血安神之效。

治疗失眠常用耳压穴位法 - 中医治疗失眠的偏方 - 中药治疗失眠

2、

皮质下点:在对耳屏的内侧面,为平性穴。有调节气机、健脾益肾、化痰通络、缓急止痛、益心安神之功效。

3、

枕点: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对耳屏软骨边缘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化痰醒脑、镇静安神、降逆缓急之效。

4、

脑点:在对耳屏尖端(平喘穴)与屏轮切迹正中处(脑干点)连线的中点,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补肾固精、行气解郁、益脑安神之效。

5、

内分泌:外耳门后下方近屏间切迹处,为平性穴。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具协调阴阳、培精益气、活血通络之效。

6、

肾穴:对耳轮下脚下缘,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为阳性穴。有补肾益精、通利水道、明目聪耳、扶正抗衰之效。

7、

心点:在耳甲腔中心凹陷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宁心安神、调和营卫、清泄心火之效。

8、

胃穴:在耳轮脚消失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和胃止痛、镇静安神之效。

9、

肝穴:在胃穴的外上方,耳甲艇边缘处,为阴性穴。有疏肝理气、柔肝利胆等功效。

10

脾穴:在肝穴的下方,紧靠对耳轮缘,为阳性穴。有滋生营血、健脾补气之效。

11、

肝阳:肝阳1在耳轮结节上缘,肝阳2在耳轮结节下缘,均为阴性穴。有养阴柔肝、泻火潜阳、清热解毒之效。

12、

失眠穴:在耳轮脚后沟尾部与对耳轮后沟交界处,为阴性穴:当用其他穴位治疗失眠效果不佳时,用此穴常获效用。

13、

镇静:在耳甲艇后隆起,颈感穴与上肢穴连线的中间处,为阴性穴。有宁心安神、镇痛止痒、和胃平喘、养阴滋肾之效。

14、

晕点:在对耳屏、脑点穴与屏轮切迹正中处(脑干穴)之间,为平性穴,偏阴性。有滋阴升清、降逆安神、利窍通络之效。

15、

胆:耳甲艇内,肾穴与肝穴连线之间的中间处,左侧耳此点为胰穴,右侧耳此点为胆穴,为平性穴。有健中和胃、消食止呕、理气疏郁、清热利胆之效。

16、

百灵2:耳甲腔后隆起,阳维穴直下方,为阴性穴。有清热祛痰、理气降逆之效。

17、

烦:耳轮脚后沟,近珠形隆起的耳轮脚后沟的上支处,为阴性穴。具有清热除烦、镇静安神之效。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