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肾膀胱

2019-10-13 │ 冬季养生肾膀胱 膀胱经养生运动

膀胱俞怎么找

膀胱俞是膀胱用于储存尿液的地方,刺激这个部位是可以促进排尿的,所以大家想要治疗膀胱俞的位置,可以咨询医生的意见或者了解下面的内容。对于膀胱俞的位置主要是在骶部,通过针灸膀胱俞可以起到清热利湿以及治疗阳痿等症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膀胱俞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吧。

膀胱俞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简易取穴: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与脊柱交点处下缘,往下推3个腰椎骨,旁开2横指处即是。 膀胱俞穴位解剖 2 在骶棘肌的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外侧支;布有第1,2骶神经后支外侧支(并有交通支与第1骶神经交通)。

膀胱俞功效作用

类属:为膀胱经的背俞穴。 功效:通调膀胱,清热利湿。

作用:穴属膀胱经,位于骶部,内应膀胱,内应盆腔,为膀胱经的背俞穴,是膀胱之气直接输注之处。膀胱为“州都之官”,藏精化气,排泄尿液,故本穴有调理膀胱功能,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是治疗膀胱疾病的重要腧穴。可治疗膀胱气化失职的小便不利,癃闭,小便频数,遗尿,及膀胱湿热的小便涩齿,淋浊,阴部湿痒;还可治疗下焦盆腔的其他疾患,如遗精,阳痿,腹痛泄泻,便秘,可疏通经络,治疗循经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

膀胱俞常用配伍疗法

膀胱疾患可配中极,水道,阴陵泉;阴部湿痒可配中极,血海,蠡沟;遗精阳痿可配志室,肾俞,秩边;瘕疾可配次髎,子宫,气血,腹痛泄泻可配天枢,阴陵泉;便秘配天枢,长强,支沟;循经病可配委中,悬钟。

膀胱俞保健按摩方法

常用中指指腹按揉本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消炎利尿,防治糖尿病,夜尿症,膀胱炎。

相关阅读

小肠俞


经穴名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标准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取法】俯卧位,平第一骶后孔,督脉旁1.5寸处,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五腰神经和第一、二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骶神经后支共5对,第一至第四对分别由骶后孔穿出,布于髂后上棘至尾骨尖,臀部内侧的皮肤。第一至第三对骶神经后支称臀中皮神经。第5对骶神经和尾神经不分支,从骶骨裂孔穿出,分布于覆盖尾骨的皮肤。

【特异性】小肠之背俞穴。

【功用】通调二便,清热利湿。

【主治病症】 1.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遗精;

3. 妇产科系统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炎;

4. 其它:骶髂关节炎,痔疮。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8~1寸,局部酸胀。

2.向下斜刺2~2.5寸,针感扩散至骶髂关节,用以治疗骶髂关节疾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阴蒂怎么找


对女性结构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女性私处有一个地方,如果加以刺激的话,可以增加女性在性生活中的快感,而这个地方就是阴蒂。但是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她们的阴蒂都是非常不好找的,因为每个女性的阴蒂生长位置基本上都不一样。那么女性朋友们的阴蒂一般会生长在哪个位置呢?

阴蒂位置在哪里

阴蒂是在两侧小阴唇之间的顶端,两侧大阴唇的上端会合点。一个圆柱状的小器官。可以刺激此位置让女生兴奋。

阴蒂的位置很好找的,上面靠近阴阜,也就是阴毛部位倒三角形的顶点下面。刺激阴蒂是有性兴奋感的,阴蒂是敏感的性器官。可以刺激此位置让女生兴奋。

是一个圆柱状的小器官,被阴蒂包皮包绕,长约2-4厘米。末端为一个圆头,其尖端膨大称阴蒂头。可以刺激此位置让女生兴奋

1、

阴蒂并不只是阴户上方的小硬块

即便它看起来就是一个钮扣型状的附着物,但其实它延伸到身体里面,直到阴道口。

2

、阴蒂内部结构可能就是“G点”

有研究透过超音波观察身体在做爱时会有何变化,结果发现当阴茎插入时,阴道的弯曲方式会使阴茎摩擦到阴蒂的内部构造,也就是一般人认为的G点刺激。

3、

不是每次刺激阴蒂的感觉都很好

阴蒂其实是一种知觉感官,如果你没有性冲动及想做爱的欲望,那么任何形式的阴蒂刺激都可能会让你感觉不好,女方必须先培养情绪才能迎接接下来的一切,所以前戏很重要。

4、

阴蒂尺寸有大有小

阴蒂大小不一,小如豌豆、大如黄瓜切片,但无论尺寸如何,都是非常正常的,除非你会因此感到疼痛,那就要寻求医生帮助。

5、

阴蒂尺寸与敏感度无关

阴蒂较大者并不会影响刺激的效果,阴蒂较大的人可能喜欢较重的刺激,当然也有可能喜欢较轻微的刺激,只靠外观无法分辨。

6、

每个阴蒂喜欢的“刺激”都不同

因为每个阴蒂都是独一无二的,接受的刺激感受程度也不一样,何况能够刺激阴蒂的招式也不同,这时候需要不断的尝试动作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姿势。

安眠穴怎么找


导读:安眠穴怎么找?按摩安眠穴可治失眠症,那么安眠穴怎么找?安眠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安眠穴怎么找

安眠穴,经外穴名。在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在胸锁乳突肌肌腱中部,深部有头夹肌及枕动、静脉,有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分支。

安眠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本穴有镇静安神之功能,可治疗失眠、烦躁不安等病,使人能安然入眠,故名安眠。

取穴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伏位,安眠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和风池穴边线的中点。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头夹肌。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头夹肌由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到配。

功用

镇惊安神。

主治

失眠,头痛,眩晕,高血压等。精神病,癔病。

穴位配伍

1、内耳性眩晕:印堂、内关、安眠;配穴:听宫、风池。

2、美尼尔氏综合征:安眠、听宫;肝火上犯加合谷、太冲、肝俞(泻法);痰浊上扰加丰隆、内关(泻法);肾阴亏虚加肾俞、内关(补法)。

3、小儿夜惊:安眠、内关、神门;夜游加大椎、百会、足三里、太冲。

4、小儿呼吸节律异常:安眠、膻中、合谷、天突。

5、神经衰弱:安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头晕加印堂、风池;心慌气短加间使。

6、精神分裂症:风府、哑门、大椎、风池、安眠;狂躁加定神、涌泉、神庭;失眠加百会、大陵(神门);拒食加足三里;头痛加头维或风池;手颤抖加曲池、合谷。

操作方法

艾疗:直刺0.5~1寸。艾灸3-5壮,或直接灸5到10分钟。

按摩: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等。配神门、三阴交主治失眠;配四神聪、风池、太阳主治头痛、眩晕。

穴位养生

时下,睡眠问题渐渐成为都市忙碌一族的通病,很多职场人或老年人都为睡眠不好、难以入睡而困扰,有些人常年靠安眠药助眠,很是痛苦。想改善睡眠状况的人,不妨试试按揉安眠穴。用食指轻轻按摩安眠穴,顺便按摩脖子两边的大筋,最后再把食指轻按在这个穴位上,之后不知不觉地安然入睡。

以上就是安眠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合谷穴怎么找


导读:合谷穴怎么找?合谷穴,俗称的虎口。那么合谷穴怎么找?合谷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合谷穴怎么找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别名

虎口,容谷,合骨,含口。

合谷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合,合拢也,谷,山谷也。穴在第12-掌骨之间,言二骨相合形如山谷处是穴故名。

取穴方法

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简易取法

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是穴。

穴位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功用

疏风解热,通经活路。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齿痛,耳聋,面肿,咽喉肿痛,失喑,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痄腮,半身不遂,指挛臂疼,发热恶寒,无汗或多汗咳嗽,经闭,滞产,胃痛,便秘,痢疾,小儿惊风,瘾疹,疟疾。

穴位配伍

配颊车、迎香,主治牙痛,面痛,面瘫,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鼻塞;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配太冲称为四关穴,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配风池、大椎,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配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

操作方法

刺法:

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

2、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

3、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腕侧,以免刺破手背静脉网和掌深动脉而引起出血。本穴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血管引起血肿。孕妇禁针。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实验证明针刺使面部温度升高,以口鼻部位的升温幅度最大,针刺后并可能健、患侧面部的温度接近平衡。用胎儿监护仪观察针刺合谷、三阴交确有增强宫缩、加速正常产程进展的作用。此法可用于滞产及过期妊娠。

穴位养生

因手阳明大肠经经过下牙龈,因此下牙疼痛时按合谷5分钟,疼痛会减轻。如果患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也有效果。

合谷还是一个急救穴,如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持续2~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按人中,醒脑回苏的效果更好。

痔疮发作、便血时,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也可用指尖、笔芯刺激,以有酸胀感为佳。

此外,它还可以治疗湿疹,在合谷周围刮痧5分钟。一般痧一出,湿疹就会减轻,再连续刮2次,不太严重的湿疹就会基本痊愈。

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医书记载

1、《灵枢本输》:在(手)大指歧骨之间。

2、《针灸甲乙经》:在于大指次指间。

3、《备急千金要方》:在手大指虎口两骨间陷者中是。

4、《千金翼方》:在虎门后纵纹头,立指取之宛宛中。

5、《太平圣惠方》:手大指两骨罅间宛宛中。

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大指次指虎口歧骨间动脉中。

以上就是合谷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皇帝穴怎么找


皇帝穴怎么找

1、皇帝穴怎么找

其实在我们的身体当中有一个穴位被称为“皇帝穴”,它是人体功效最强大的补穴之一,也被称为“千年野山参”,它就是关元穴,也就是道家常说的丹田。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2、皇帝穴日常保健方法

2.1、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2.2、日常居家使用关元穴,可以按摩,每次3~5分钟便可;艾灸的效果更好,每次灸15分钟左右。艾灸需注意:除了炎症或肿瘤患者不宜灸之外,腹部刚刚做完手术伤口未愈合者、正在发热期,以及未成年的儿童,也不适合用艾灸。

2.3、每天晚上17:00—19:00,肾经里气血运行最旺的时候,按揉关元穴30分钟,可以补肾,改善肾虚的一系列症状。

3、皇帝穴有什么作用

关元穴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是统摄元气之所。用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主诸虚百损。肾间动气禀受于先天,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此原动力,在人出生后,需要由小肠不断地吸收营养来充养,才能继续发挥作用,这就是灸关元以后天补先天的道理。只有持续灸关元,才能起到暖丹田、壮元阳、补肾精、益骨髓的疗效。对于肾虚,结肠炎,顽固便秘,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前列腺疾病胃炎,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哮喘、气管炎、肺结核、中风、脑梗,脑血栓,心脏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甚至癌症,通过重灸关元等,都可以治愈。

皇帝穴的治疗功效

1、强壮穴:作为保健强身长寿穴,用灸法。

2、诊生死:用指头按穴,如果指下感到无力空空,离手时,穴凹无弹力,胸下坚硬如石头,大限已到,活不久。

3、助孕:子宫虚寒不孕者,要常灸此穴。

4、补肾虚:脐下肾间之气藏于此穴。肾虚而腰酸或阳痿者,用灸法。

5、治痛经:冰品引发的痛经,热敷或灸此穴。

6、治虚喘:喘哮发作面色苍白,用灸法,特效。

7、治小肠病:因为小肠募穴,所以治小肠各种疾病。

8、治糖尿病:强肾可缓解糖尿病并发症,需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穴。

9、治排尿不顺:灸后尿排顺,也可以用拍法,五指并拢空拍,一次连续拍108下效果最好。

10、治各种血症:本穴为血液循环的强壮剌激点,又为先天气海,元阴元阳在此交会,虚症用灸,平时多揉按拍可促进血液循环。

皇帝穴按摩手法有哪些

1、大鱼际揉法:将右手大鱼际放在关元上,然后以它作为着力点,由肩关节发力,带动肘关节,肘关节带动腕关节做上下摆动动作。按揉时,着力点可以适当滑动,但滑动速度要慢,幅度要小。

2、点法:把右手的中指指腹放在关元上,然后用手腕发力,缓缓地在穴位上进行垂直点按,力度要由小到大,以受力者能耐受为度。

3、擦法:5指并拢,用右手小鱼际着力于关元皮肤上,然后在穴位皮肤上来回地做小幅度快速摩擦,直到穴位皮肤发热发红为止。
具体操作

先用大鱼际揉法在关元上揉1-2分钟,之后再用点法在穴位上点按30下左右,接着用擦法在穴位上快速擦1-2分钟,最后再用大鱼际揉法在穴位上放松半分钟即可。

内庭穴怎么找


导读:内庭穴怎么找?按摩内庭穴可以祛胃火,那么内庭穴怎么找?内庭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内庭穴怎么找

在足背,当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内庭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内,指深处;庭,指居处;因为此处穴位对喜静卧、恶闻声等病症具有疗效,患了这样的病症之后,就好似要深居在内室之中,闭门独处,不闻人声,所以名叫内庭。

取穴方法

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一般不易发现,所以称内庭。

快速取穴

正坐,在足背2、3趾的趾蹼正中略后一些(约半横指)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短伸肌、第二跖骨间隙。皮肤由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外侧支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足背深筋膜,在趾长伸肌(腱)和趾短伸肌腱的第2、3趾腱之间,深进入骨间肌。以上诸肌的神经支配为腓深神经。

功用

清胃泻火,理气止痛。

主治

1、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

2、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急慢性肠炎。

3、其它:三叉神经痛。

操作方法

刺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刺激内庭穴可以抑制食欲、泻胃火、去除口臭。

穴位养生

一般来说,口臭、胃酸、便秘多是胃火惹的祸。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最好拿一个小圆钝头的东西来按摩,这样刺激得比较到位一些。

医书记载

1、《灵枢本输》:次指外间也。

2、《医学入门》: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

3、《针方六集》:两歧骨后三分。

4、《针灸集成》:脚丫纹尽处。

现代报道

1、小儿吐乳

取双侧内庭穴,徐徐捻转进针0.2-0.5寸,得气后加速左右捻转,不留针,每日1次。

2、腹股沟急慢性疼痛

用30号1寸毫针,直刺,得气后用捻转泻法,针刺左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针刺右侧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频频捻针,当疼痛缓解时留针20-30分钟。

以上就是内庭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