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附子,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附子是一种植物,它是乌头的子根,在中医里,附子常常被用来解除我们体内的毒素。是一味安全性比较好,基本上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中药。那么附子都是如何来解毒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着专家来了解一下吧。
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陶弘景谓:“乌头与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乌头四月采,春时茎初生有脑头,如乌鸟之头,故谓之鸟头。”韩保升谓:“正者为乌头,两歧者为乌喙,细长三、四寸者为天雄,根旁如芋散生者为附子,旁连生者为侧子,五物同出而异名,苗高二尺许,叶似石龙芮及艾”。
苏颂谓:“五者今并出蜀土,都是一种所产,……其亩高三、四尺,茎作四棱,叶如艾,其花紫碧色作穗,其实细小如桑椹状,黑色,本只种附子一物,至成熟后乃有四物。”《本草纲目》载:“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是也。”
附子的解毒方法
萝卜捣汁一大碗,入黄连甘草各五钱,犀角二钱,煎药至八分饮之,其毒即解
蜂蜜亦可解附子毒,急性中毒不适用
炙甘草、莱菔煎汤,解附子毒特效
开水煎制不低于1小时,不宜超过1个半小时,否则影响药效。
看了这些多关于附子的作用与功效以及它的一些解毒方法,相信大家对于附子也有了初步的简单的一些了解。通常根据附子的加工方法不同,而被分类成白附片、黑附片和盐附子这几类。虽然它属于植物,副作用小,但是建议大家还是根据医嘱来用药。
附子煎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附子煎,因为附子煎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处方】大附子1枚(重8钱,慢火炮裂,去皮,切作10片,同生姜、米泔淹1宿,去姜,薄片切,焙干),防风1两,骨碎补半两(去毛,炒),汉防己半两,白术半两,乳香2钱(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乳香拌匀,好酒煮糊为丸。
【功能主治】手臂无力,麻痹不仁,手足不随,风湿相搏,筋骨诸疾,痛不能举。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5两,黑豆(洗)1升,天雄(炮裂,去皮脐)5两,防风(去叉)3两。
【制法】以上四味,将三味锉细,并黑豆酒1斗5升,煮候豆烂,去滓取计,更用天麻、芎䓖各5两为散,与前豆药汁同煎如稀饧。
【功能主治】柔风四肢不收,腹中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1匙,空心热汤或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诃黎勒皮1两,甘草(锉)1两,牛膝(切)1两,硫黄(舶上者,碎)半两,茴香子(炒)半两,干姜半两。
【制法】先将硫黄、甘草纳绢袋扎头,次将诸药粗捣银石器内,以水一斗,慢火同煎,不得入生水,频看,候煎至一大碗汁,取出滤去滓,分作4盏。
【功能主治】脾肾虚冷,脐腹冷痛,大便时泄,腹胀羸瘦。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1盏,温米饮调下,即用饭压之。如欲丸,除甘草不用,将诸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15丸,生姜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处方】附子6两,乌头6两,干姜5两,当归5两,槟榔10两,赤石脂8两,桂5两,蜀椒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气及瘀血心痛兼症块。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一
通过小编介绍的附子煎的详解,大家是不是对附子煎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没有很了解的话,大家可以多看几遍哦,附子煎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很多,适量的服用还是挺好的,可以使身体更健康呢。
附子汤如何煎服
中药多数是用来煎服的,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拿着中药包,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煎药。若煎法不当,不但会降低药效,有时还会产生副作用,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煎出高质量的药汁。那么桂枝附子汤如何煎服?一起来看看吧。
1、桂枝加附子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桂枝12克(去皮)、附子15克(炮,去皮)、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甘草6克(炙)组成。
2、方中桂枝散风寒,通经络,附子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二药相配,散风寒湿邪而止痹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补脾和中。五味合用,共奏祛风除湿,媪经散寒之功。
3、附子性为大热药,祛寒的要药,桂枝具有温经通脉的作用,其力在于温舒肢体,营养末梢神经。此药的煎法就是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附子先煎,之后文火一同将药煎10分钟左右。去渣,分三次温服。
桂枝附子汤的功能主治
中医方剂桂枝附子汤主治什么疾病呢?桂枝附子汤的功能主治,一起来看看吧。
1、桂枝附子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2、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3、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
桂枝附子汤治咳嗽
咳嗽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也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有不少条文辨治咳嗽,如果辨证准确,用活经方,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非常好。
临床病案表示,某人因受感冒发病,频频咳嗽、咳痰,伴胸闷喘息,去某医院诊为慢阻肺,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住院输液12天,用过甲强龙针剂,出院后不久,又发咳、痰、喘,动辄加重。
天气骤寒,诸症加重,咳剧时伴全身大汗,非常痛苦,求治。诊断为精神萎顿,不时剧咳、咳白色黏痰伴喘息,阵发性胸闷心慌,疲倦乏力,畏风怕冷,咳时大汗,口干渴而不欲饮,无口苦,双踝部轻度凹陷性水肿,纳差,眠差,二便可,舌质暗,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弱。
四诊合参,乃太阳、少阴、太阴合病,阳虚寒盛,阴阳不和,痰凝饮阻。治宜温阳祛寒,调和阴阳,祛痰蠲饮。
一诊:中医方予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夏厚朴汤合方化裁:炮附子(先煎1小时)18g,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各20g,厚朴、杏仁、苏子各18g,清半夏、茯苓各30g,肉桂10g,红枣7枚(掰开),4服,日1服,水煎分2次服。
二诊: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心慌减轻,出汗明显减少,仍困倦乏力,服第3服药后夜间两次流鼻血,第4服药减半量服用。笔者告诉患者这是阳回阴化的祛邪反应,不要怕,可继续服用,原方炮附子加至25g(先煎1.5小时),加干姜30g,继服4服。
三诊:精神渐好,诸症明显减轻,夜间已可安睡,没有再流鼻血,上方炮附子加至30g(先煎1.5小时),又服8服,诸症消失。
桂枝附子汤和乌头汤能一块服用吗
桂枝附子汤和乌头汤都是可以用来治疗寒弊,那么桂枝附子汤和乌头汤能一块服用吗?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表示,虽然这两个方剂都是可以用来治疗寒弊,但是桂枝附子汤的寒同乌头汤相比要轻些,也就是说乌头汤驱寒的力量更大。
所以理论上这两种方剂是可以一起吃,但是临床上一般不会一起用因为是不同的两个阶段。另外乌头其实应该用生品,并不好买。
另外,乌头汤还可以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较且顽固难治观诸医用西药疗之,不良反应多,患者多难坚持。
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之痹证,且以寒邪偏重。根据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原则,而选用温经散寒力强并能祛风除湿的乌头汤为主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其实中药治疗和调理一身体是比较好的方法,因为中药调理可以更好的避免疾病造成长期使用西药而存在的副作用问题,但是煎中药必须讲究正确的方法以及步骤,大家可以看看下文介绍的中药煎法。
1.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器皿等,切忌铁、铝等易腐蚀器皿。
2.浸泡 如同打豆浆前需要浸泡黄豆一样,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要20分钟。
3.用水 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4.火候 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锅盖 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类药物以及西洋参等贵重药材,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发散到空气中,则须盖着盖子熬。
6.操作 煎药时要注意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略短。有些药物需要区别对待,如先煎、后下、冲服等,中药师都会在抓药时讲明。
7.时间 熬药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药效。中药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之后开始计时,一般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药熬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中药则需煎煮40—60分钟,其余的中药煎煮20—25分钟即可。
8.再热 为节约时间,很多人会一次煎制出几天的药量,药液再加热时一般不需要煮沸,只要达到饮用温水的温度即可。通常采用文火,药液刚有沸腾即可,放凉些饮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加热中药一般不建议用微波炉。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用微波炉加热中药时,产热的过程可能使药材在分子水平遭到破坏,失去一部分效能。医院煎煮的用塑料袋密封的汤剂,最好将其放到器皿里,再倒入热水加热。
9.存放 保存时要放到密闭容器里,置于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前者可存放2天左右,后者一般可存放5天左右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附子木瓜煎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其原料中的几种中药材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附子木瓜丸
【处方】附子2个(每个6钱以上),木瓜4个(大者,去子,入艾青,盐蒸),牛膝2两,白术1两,薏苡仁1两(生),羌活半两(不焙),杜仲半两,续断半两,萆薢半两,防风半两,五加皮半两,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木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元气,壮筋骨,养脾肾,辟寒邪,除风诞,行滞气,活血进食。主风湿客中经络疼痛,传入脏腑,冲满昏塞,咽搐直视,面色青黑,脉道闭伏,不省人事,平时心神不乐,语涩舌紧,腰腿沉重,行履艰难,干湿脚气。
【用法用量】附子木瓜丸(《杨氏家藏方》卷四)。
【摘录】《鸡峰》卷四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附子木瓜煎丸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实要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应该从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比什么都管用。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