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发炎可以说是困扰和影响很多人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职业的人群,比如说老师或者经常需要讲话用嗓的人,经常会受到咽喉疾病的影响,而咽喉发炎,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个现象,那么到底有什么样好的药物,可以有效的帮助自己消炎吗,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1.茶疗
几千年来,通过各种茶疗实践,人们逐步了解到茶具备的27种药用功效:安神除烦、少寐、明目、清头目、下气、消食、醒酒、去腻、清热解毒、止渴生津、祛痰、治痢、疗疮、利水、通便、祛风解表、益气力、坚齿、疗肌、减肥、降血脂、降血压、强心、补血、抗衰老、抗癌、抗辐射。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咽喉炎外还能调节人体机理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极大的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2.中药疗法
中医治疗咽喉炎[1],通常认为咽喉诸病皆属于火,慢性咽炎与火有关,此火可是虚火也可是实火,这时可用一些滋阴、疏风、清热、利咽的药物,临床上常选用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它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黄芩、西青果、桔梗、竹茹、胖大海、桑叶等成分,具有清热利咽,宽胸润喉的功效,对治疗慢性咽炎等咽喉问题效果很明显。 1.西瓜皮300克,加水两大碗,煎至一大碗,加入冰糖适量,待晾凉后饮用。 2.新鲜莲藕150克,蜂蜜20克,二者拌匀后食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3.生地黄60克,捣碎后,煎汤去渣。再加入百合80克,大米60克,煮粥食用。
3.成药自疗法
(1)风油精2-4滴,口服慢慢咽下(不可用水送服),每日5次。(2) 每天早起后,在左手掌心涂上3滴—4滴风油精,按摩(顺时针方向)咽喉部位20次—30次。2—3个月后,病情可大为好转,一年后基本康复。
以上就是关于咽炎的一些消炎药,如果你经常受到这些咽喉发炎问题的困扰的话,那么可以尝试着以上所介绍的这些方法,正确的方法,才可以帮助自己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同时自己平时生活当中,也应该注意这些部位的保养。
日常生活中是很容易出现妇科炎症的,一旦女性朋友出现了严重炎症之后,就一定要好好的消炎的,大家都很清楚妇科病是很常见的,而且要知道是什么样的病因产生的妇科炎症的,治疗上面一定要讲究一下的,千万不要随便的吃药的,那么治疗炎症的消炎药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
妇科炎症用什么药?妇科炎症有哪些消炎药?哪种有效?这是许多妇科病病人关心的话题,医院妇科专家建议有妇科炎症一定要到医院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不可擅自用药。妇科药物治疗有不少,药物治疗的种类也是有许多,女性熟知的有西药、中药、口服药、外用药,那么主要的妇科消炎药有哪些呢?
药物不同适应的疾病也不同,中成药适合治疗慢性妇科炎症,西药适合治疗急性妇科炎症。
中药
一、中药中有几味药是专门调治妇科疾病,改善女性体质的,它们是芦荟、珍珠、枸杞子、白芍、川芎、当归、黄芪,其中,白芍、川芎、当归外加一味熟地,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妇科名方“四物汤”中的四味药。
二、治疗妇科炎症的中成药和各种使用的中成药栓剂,对于治疗妇科炎症都有一定的效果,如外用纯中药的保妇康栓和口服的妇科千金片等。
西成药
西成药多用于急性妇科炎症,治疗效果往往较快,而且能迅速缓解病人痛苦。根据药物的使用方法,妇科炎症消炎药还可以分为内服药与外用药。
消炎药:
二、栓剂:如保妇康栓、达克宁栓剂,是将药物导入人体腔道,通过腔道粘膜的吸收而产生局部或浑身作用的一种剂型。
三、洗剂:又分护理保健类洗液和阴道灌洗清洁液两类。前者如洁尔阴洗液、洁尔阴护理液等。主要用于外阴的清洁和护理,其本身的弱酸性可让女性私处保持在酸碱度4-5的弱酸性平衡环境,同时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此外,大部分保健类洗液含有抑菌抗菌配方。
四、消炎药主要有非甾体类和甾体类,而妇科炎症的消炎药常见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氯霉素类等。
白领女性的工作压力大,常常由于忙碌的工作与生活而忽略了自身的健康,久积成病,给健康埋下隐患。如对于妇科炎症没有及早治疗,生活没有规律等等,都将威胁到女性的健康,治妇科炎症的消炎药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尽量避免擅自使用。
因为现在的女性朋友压力是很大的,也会常见一些妇科炎症的,治疗炎症的消炎药是什么呢,其实是可以通过上面的药物来治疗的,比如吃一些中药,还有一些西成药都是很不错的,因为这样的消炎药治疗妇科疾病是非常的有帮助的。
对于咽炎,最重要的是进行日常生活的保健,如果平时不注意这些问题的话,只能导致咽炎的持续发生。咽炎在发病期间,可以通过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水分的补充,避免用嗓,卧床休息。咽炎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认真的态度来面对他,就能够及时控制住病情。那么,咽炎吃消炎药有用吗?
一、内服药物:
(1)抗生素治疗:对于慢性咽炎西医不主张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于咽炎急性复发时可以酌情使用,但仍有滥用抗生素之嫌。对于慢性咽炎使用抗生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不合理的。(为何不宜使用西药消炎药治疗慢性咽炎?A、慢性咽炎,尽管是称为“炎症”,但却并不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炎症”,而是由于多种非特异性因素为主引起的咽部黏膜慢性炎症类病理改变。B、常用的西药消炎药物主要是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特别是急性炎症,从理论上讲应当效果很好,但对于慢性咽炎这样的病变,就无能为力,因为慢性咽炎并不是细菌感染所致。C、慢性咽炎急性复发时,或充血显著时,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此时服用西药消炎药当然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是,从严格控制西药消炎药的使用范围、严格掌握适应证的角度,仍然是不必要的,有滥用抗生素之嫌——因为此类药物容易引起细菌耐药性,也有可能引起某些副作用,而其他治疗方法完全可以取代此时所用的西药消炎药。)
(2)口服维生素。如维生素AD、维生素E,或者复合维生素、多种维生素之类。主要适合于干燥性与萎缩性咽炎。
二、局部治疗:
(1)含服药物:有多种西药含服药片,如碘喉片、薄荷喉睡、溶菌酶片等。
(2)局部涂药:对于萎缩性咽炎,可涂碘甘油,以增进分泌,改善干燥症状。
(3)局部注射:针对淋巴滤泡与咽侧增生,可以使用激素制剂或中药活血化瘀制剂注射于咽后壁淋巴滤泡,每周1~2次,有一定效果。
(4)局部烧灼(手术疗法):针对咽后壁淋巴滤泡与咽侧索增生,采用微波、激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具有一定效果。(对于舌根淋巴滤泡增生,由于部位特殊,比较难以施行烧灼手术,可以不必烧灼,以局部涂药、含服的方法为主。)
妇科疾病确实是很常见的,一些女性朋友平时不注意好好的保护身体,很容易诱发很多的妇科疾病的,吃药就是很好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但是有的人得了妇科疾病呢不知道去买什么样的消炎药物,最好的妇科消炎药是什么呢,妇科疾病的药物种类很多,下面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些妇科消炎药物。
妇科炎症一定要到查明病因,对症用药。女性熟知的有西药、中药、口服药、外用药,药物不同适应的疾病也不同。
4类妇科消炎药
一、口服药:通常人们所熟悉的有: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等。
二、栓剂:如达克宁栓剂、修正消糜栓,是将药物导入人体腔道,通过腔道粘膜的吸收而产生局部或浑身作用的一种剂型。
三、洗剂:又分护理保健类洗液和阴道灌洗清洁液两类。前者如洁尔阴洗液、洁尔阴护理液等。主要用于外阴的清洁和护理,其本身的弱酸性可让女性私处保持在酸碱度4—5的弱酸性平衡环境,同时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此外,大部分保健类洗液含有抑菌抗菌配方。
四、消炎药主要有非甾体类和甾体类,而妇科炎症的消炎药常见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氯霉素类等。
使用妇科消炎药注意事项:
1、妇科常用药物阴道上药最好选择在晚上入睡前用药:以便药物能够充分得以分解与吸收,从而发挥出最大疗效,塞药治疗期间最好不要有性生活,经期要停止塞药。
2、治疗妇科炎症的消炎药有内用和外用之分。口服药是内服药,阴道送药是外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各有各的使用特点,不能完全用口服代替外用。
3、妇科炎症消炎药用药需要坚持:由于月经、怀孕、应用抗生素等多种原因造成阴道内酸碱度发生变化,致使阴道炎症反复发作,故应坚持用药,并反复进行阴道分泌物的化验检查。如果连3次检查皆为正常,方可认为已经治愈。
妇科消炎药种类有很多的,最好的妇科消炎药哪种好呢,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几种消炎药物确实是非常的不错的,但是吃药物的时候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女性出现了很多的妇科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的选择药物的,最好的妇科消炎药能够有效的治疗妇科疾病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吃了过咸或者过辣的食物后,往往会出现上火的状况。而且如果天气过于干燥时,身体由于过度缺水也会出现上火的情况,这是去医院检查时医生会开一些消炎药来治疗炎症,最常见的消炎药是头孢和红霉素。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全身消炎药的治疗机理和食用方法吧。
简单来说,药物进入机体被吸收后,经由体循环运送到各组织器官,与此同时在不同的部位进行代谢,代谢出的有活性的物质在炎症部位达到适当的浓度后发挥作用,最后代谢物和灭活的药物排出体外。
以口服罗红霉素为例,小罗由口腔吞入,经过胃肠道,在小肠肠壁小罗被肠壁毛细血管吸收,随血流来到了肠系膜上下静脉,再经过门静脉进人肝脏,在肝脏部分小罗可被代谢灭活使得进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医学上称为“首过效应”,多数成功在肝脏越狱的小罗从肝脏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部分小罗又被血液中的蛋白结合,结合后小罗就不能发挥作用了,只有未结合的才能离开血液进入组织一展拳脚,但也不用担心小罗一直被蛋白滞留,当血液中未结合的药物转移到组织中,未结合药物浓度减少时,结合的小罗又恢复自由身,然后自由的小罗随着血液分布到机体各个组织,小罗也是有个性的,它喜欢呆在扁桃体、鼻窦、中耳、肺、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组织中,因此这些组织慢慢的到达有效治疗浓度,当这些组织被细菌滋扰产生炎症时,小罗就开始发挥抗菌作用了,也就是人们错误理解的的消炎了。
消炎药并不是针对器官或疾病的,而是针对细菌的,并且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而输送到全身器官,所有的器官都有血液输送(除了死细胞),当消炎药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只要器官中有消炎药能杀死的细菌,那么细菌就会被消灭,也就是所谓的一刀切。如果一个人同时有两个器官被同一种细菌感染,那么消炎药可以同时治疗两个器官的感染。为什么有的人吃了消炎药会拉肚子,因为肠道里的有益菌也被杀死了,从而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而菌群失调的表现之一就是腹泻。
消炎药是每一个家庭必备的药物,而且现在基本上是大病或者是小病,都会用到消炎药的,像感冒,发烧咳嗽等疾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疾病都是需要用到消炎药的,目前市面上消炎药的种类是非常多的,那内服消炎药的种类有哪些呢?下面具体介绍消炎药的种类。
消炎药有哪些
消炎药,在中国吃是非常普遍的,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吃什么药之后,都要再吃一个消炎药,其实消炎药也是一种抗生素,一般都是治疗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炎症有治疗的功效。
如果不是由感染引起的炎症,医学上对于抑制炎症反应,用的是非类固醇抗发炎剂或类固醇。在中国,把抗生素称为消炎药,一定程度加剧了抗生素的滥用。
炎症(inflammation)就是平时所说的“发炎”,是生物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很多疾病的炎症不是全身的,都是局部出现的炎症,可以是红肿、可以瘙痒、还可以出现的是发热,身体内部出现的就是细胞的数量变多,都是发炎的症状的,所以炎症都是需要消炎药来治疗的。
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虽然病人可能感觉到疼痛等不适)。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等。
炎性反应并非等同于感染,即使很多时发炎是因感染而发生,发炎是生物体对病源体之反应之一。
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品种很多,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等。就其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消炎药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种类,不同牌子的有成千上万种,但是总的大类一般就是这四类,那就来看看消炎药的四大类是什么吧,并且看看哪一类消炎药的适应人群哦。
1.青霉素类
常用的有青霉素G、青霉素V、甲氧西林(新青I)、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等。
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青霉素类药物的主要优点为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少,孕妇及儿童使用较为安全,不影响肝功能。
但应注意的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炎。血清病、皮疹、接触性皮炎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2.头孢菌素类
可分为四代。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用的有头孢唑啉(先锋5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等,口服的有头孢氨苄(先锋4号)、头孢拉定(先锋6号)、头孢羟氨苄等。适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3.新型%u3B2-内酰胺类
如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西斯他丁(商品名:泰能)、美罗培南等。
碳青霉烯类是迄今开发的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具有广谱、强效、细菌耐药发生率低等特点,但价格昂贵。适用于全身各处的感染。剂量偏高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惊厥、抽搐、头痛等。
4.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为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良好的杀菌作用,适用于下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感染等。
不同的品种特点不同。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为常用品种,其中奈替米星抗菌活性较强、耳肾毒性较低。链霉素现主要用于治疗结核。
大观霉素(壮观霉素)可用于治疗淋病。新霉素因耳毒性大,仅用于口服和局部外用。对本类药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老人、孕妇慎用。
消炎药的副作用
1. 胃肠道反应
这是最常见的消炎药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2. 损伤肝肾功能
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最后经肾脏排出体外,因此所有的药物包括消炎药都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经常服用会损害肝脏、肾脏的功能,因此药物不能乱服用。
3. 损伤听力
氨基甙类抗生素消炎药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具有耳毒性,损害听神经,从而损害听力,造成耳聋的疾病。这一类抗生素的代表就是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等。
4. 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
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影响孩子的软骨发育,影响儿童的骨骼生长,所以儿童禁用,这一类药物的代表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5. 过敏反应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容易引发机体出现过敏反应,甚至会引发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一定要注意。
6. 二次感染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导致很多有益菌也被杀死,导致体内的菌群失调,使得容易出现二次感染。
经常服用消炎药有哪些副作用呢?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到了消炎药对于人们的作用非常的大了,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可以的话,就要尽量少服用,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大家可以经常地参加体育运动,特别现在冬季的时候要注意防寒保暖,这样就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了。
生活总是以为不管是感冒发烧,或者身体有点不舒服的时候,大家会选择使用消炎药治疗,其实像一样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全面,消炎药也是有副作用的,长时间服用消炎药容易致癌,引起乳腺疾病的频率增多,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并发症。
人们总以为,不管是感冒还是发烧,吃一粒抗生素药总没错。但药物学专家告诫,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食物的一些抗癌作用消失,降低人体免疫力,致癌的几率会因此大大增加。这一结论已得到科学试验的证明。
长期服抗生素增加患乳腺癌几率
64岁的琼·德瑞斯勒30年来一直服用抗生素。医生告诉她,长期服用抗生素可能会增加得乳腺癌的几率。在不久后的检查中,医生果然发现她患有乳腺癌。美国研究人员曾进行了一项长期跟踪研究,比较2266名乳腺癌患者和8000名健康人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发现,17年内合计使用抗生素超过500天或者超过25次处方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2倍。研究者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奈斯博士指出:这比使用雌激素导致患乳腺癌的几率还要多30%到40%。2000年,芬兰的另一项对1000名女性的跟踪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他们发现,50岁以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比其他人群高。
抗生素使用正在失控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食物的一些抗癌作用消失,降低人体免疫力。长期用抗生素会使机体处于一种“依赖”抗生素的状态,不能主动调动免疫系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久而久之,免疫系统就会因得不到“锻炼”而丧失免疫功能。有些抗生素对内脏还有损害,如四环素、红霉素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肝脏受损,制造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就会下降,间接地削弱机体免疫功能。有的抗生素如氯霉素可直接导致白细胞减少,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外,滥服抗生素会使人体内一些有益的细菌(如肠道双歧杆菌)减少,导致局部保护作用减弱或消失。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呼吁,抗生素使用正在失控。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只对治疗细菌感染有效,可是很多人在病毒感染的时候也使用抗生素,造成抗生素的滥用。滥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是产生了多种有抗药性的细菌。现有的抗生素对这些细菌大都无效。例如,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里最让医生头痛的致病菌。这种抗药菌一旦出现,经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蔓延。由于利润微薄,药商又不愿意开发新的对应抗生素。所以也许5年之内,这些抗药性细菌的杀伤力将是致命的。
肺感染常会导致肺炎,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孩子来说,很容易发生肺炎的病症,在感冒以后,受到风寒影响,常常会引起发病,这时候可以使用一些西药来进行抗炎治疗,比如说一些广谱抗菌素药物,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当然在用药方面,一定要听从医嘱。
1、一般支持疗法
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进食易消化食物。发热者应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高热者应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有气急、紫绀等缺氧症状者,以鼻导管给氧刺激性咳嗽剧烈者可给可待因15~30mg,每日2~3次。祛痰可用氯化铵、棕色合剂。
2.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可用于各种细菌性肺炎以及预防病毒性肺炎合并细菌感染,针对致病菌并结合药敏试验用药。
(1)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成年轻症患者80万u,肌注,每日三次。较重者,宜240万至480万u,静脉滴注、每6小时一次,重症及并发脑膜炎时,加至每日1000~3000万u均分4次静脉滴注。或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羟唑等。青霉素及头孢类用药前均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对青霉素过敏者,轻症可用红霉素,每日1.5g,静脉滴注;或用林可霉素,每日2g,静脉滴注。 病情好转后可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每日2次,每2片;或头孢氨苄0.5g,每6小时一次。
(2)院外感染病人:可用青霉素g,每日300~1000万u,分4次肌注或静滴。对于院内和部分院外感染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者,应投予β-内酞胺抗生素,如苯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每日4~6g,分2次肌注或静滴。还可用万古霉素每日1~2g静滴。红霉素、林可霉素或氯林可霉素也有一定疗效,头孢类抗生素也可试用于耐青霉素的菌株。氨基糖甙抗生素可与上述药物合用,并发脓胸、脑膜炎、心内膜炎以及肾、脑、心肌转移性脓肿时,每天可用青霉素g1000~3000万u,分4~6次静滴。
(3)克雷白杆菌肺炎:首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氧哌嗪青霉素、硫苯咪唑青霉素与氨基甙类联用效果较好。重症宜加用头孢菌素类如头孢羟唑、头孢甲氧噻吩、头孢氨噻肟等。部分病例使用氯霉素、四环素及复方新诺明亦有效。
(4)其它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绿脓杆菌肺炎病死率高,宜联合使用抗生素。羧苄青霉素每日20~30g静滴。
以上就是西医用抗生素治疗肺炎的方法,通过介绍我相信大家肯定清楚了小儿肺炎的正确治疗方法,那么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登录放心医苑网找专家咨询。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