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桂枝9克,麻黄9克,防风9克,附片9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黄柏30克,薏米60克。

【功能主治】祛风行湿,清化郁热。主寒湿之邪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唐祖宣方

上面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一些知识,作为一种中医方剂,既然它的养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养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体范围内,一旦超过了这个身体养生范围内,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大家要懂得适时适量。

ys630.COm精选阅读

加味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一些疾病,那么这种做法的疗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传统中医中药已存在几千年的历史,足以验证它的正确性。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方剂加味桂枝汤。

【处方】桂枝8分,白芍1钱5分,甘草5分,怀牛膝2钱,川牛膝1钱5分,当归2钱,蚕砂4钱,秦艽1钱,防风1钱,红枣五枚,生姜3片。

【功能主治】中络。风入肌表,肌肉不仁,或手指、足趾麻木。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桂枝4钱,白芍2钱,荆芥2钱,防风1钱5分,生甘草1钱,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主治】春温初起,恶寒发热,右脉浮缓于左,口渴苔滑。

【用法用量】服药后,微汗至足而解。

【摘录】《镐京直指》

怎么样?今天介绍的关于加味桂枝汤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记住了吗?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这些好处多多的中药方剂哦!

桂枝芍药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芍药汤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桂枝芍药汤的功效有哪些吗?吃桂枝芍药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桂心15克 白芍药9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太阴伤风,自汗,咽干,胸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脉弦大而缓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处方】桂枝 陈皮 甘草 生姜 白芍药

【功能主治】治寒气腹痛。面黄唇白,手足多冷,恶寒不热,二便清利,腹中绵绵作痛,脉左关弦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桂枝3钱,黄耆1两,知母1两,石膏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疟疾。太阳、阳明合病,阳盛阴虚,内实外虚,寒热大作,不论先后。

【用法用量】每服5-7钱至半两,水1盏半至1盏煎,温服清,迎发而服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桂枝、白芍药、防风、黄耆(炙)、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补脾胃。主脾胃虚弱,痘子初出,他处俱起而手足起迟,他处俱收而手足不收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水1盏半,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处方】桂1两,芍药半两,炙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太阴伤寒,主脉沉,客脉紧,沉紧相合,绕脐痛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加生姜、大枣煎服。

【摘录】《云岐子脉诀》

【处方】桂枝1钱半,芍药1钱半,当归3钱,生姜2片,葱头3枚。

【功能主治】妊娠营血不足,寒袭经中,身疼无汗,发热恶寒,脉浮弱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桂枝、赤芍、柴胡、防风、独活、羌活、川芎、当归、钩藤、牛蒡、白芷。

【功能主治】小儿痘疮,恐毒气留滞筋骨,不得尽宣于肌肉,而气血又不能活,故手足痛。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处方】桂心半两,白芍药3两。

【功能主治】太阴伤风,自汗,咽干,胸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脉弦大而缓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卷四

【处方】桂枝1两,赤芍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太阴病下之后,腹满时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

怎么样?今天介绍的关于桂枝芍药汤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记住了吗?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这些好处多多的中药方剂哦!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处方】桂枝 生姜各9克 甘草6克 皂荚1挺大枣12枚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肺痈,吐涎沫,初起有表邪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别名】桂枝皂荚汤

【处方】桂枝3两,生姜3两,甘草2两,皂荚1挺,大枣12枚。

【功能主治】肺痿吐涎沫不止。

【用法用量】桂枝皂荚汤(《赤水玄珠》卷七)。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桂枝汤和营卫药,《千金》去芍药之酸收;参入皂荚1味,即《金匮》皂荚丸,不用蜜丸,而入汤液,然不若用汤送丸,不使皂荚之味棘喉,尤为得宜。此唯肥盛多湿浊垢支塞肺胃者,方为合剂;若瘦人津液素槁,虽有痰血,亦难胜皂荚之荡涤也。

【摘录】《千金》卷十七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要注意的是,对那些不知道该不该选择它的人,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加味桂枝代粥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我们所说的方剂。今天为大家介绍加味桂枝代粥汤这种方剂。

【处方】桂枝尖3钱,生杭芍3钱,甘草钱半,生姜3钱,大枣3枚(掰开),生黄耆3钱,知母3钱,防风2钱。

【功能主治】伤寒有汗。

【用法用量】煎汤1茶钟,温服。覆被1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注意】药后覆被取汗,不可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及臭恶等物。

【各家论述】桂枝汤为治伤风有汗之方。凡桂枝汤证,皆因大气虚损,其汗先有外越之机,而外邪之来,又乘卫气之虚,直透营分,扰其营中津液,外泄而为汗也。服桂枝汤后,即啜热粥,助胸中大气以胜邪,本方加黄耆升补大气,以代粥补益之力;防风宣通营卫,以代粥发表之力。又恐黄耆服后温补生热,故又加知母以预防之。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通过本文,相信你学到更多的加味桂枝代粥汤食用方法了吧!加味桂枝代粥汤可以增强我们身体的抵抗力,调理各个系统的机能,了解了加味桂枝代粥汤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试一试。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由于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混合而成,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那么到底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为了让您更加详细的了解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别名】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

【处方】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3两,白术3两。

【功能主治】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原书同卷)、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伤寒论方解》)。

【各家论述】①《金鉴》:此条为汗下后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者立治法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当是去芍药,此方去桂,将何以治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之表乎?若去桂则是芍药、甘草、茯苓、白术,并无辛甘走营卫之品,而曰余依桂枝汤法,无所谓也。且论中有脉促胸满、汗出恶寒之证,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去芍药者,为胸满也;此条证虽稍异,而其满则同,为去芍药可知矣。用桂枝汤以解表,去芍药之酸收,避无汗、心下之满;加茯苓之燥渗,因水停小便不利也。余依桂枝汤法煎服,谓依桂枝汤法取汗也。小便利则愈,谓饮病输水道则愈也。此方即桂苓甘术汤而有生姜、大枣,其意专在解肌,利水次之,故用生姜、大枣佐桂枝,以通津液取汗也。②《伤寒论方解》:本方如去桂,便与证候不合。日医如吉益猷、丹波元简、山田正珍诸氏亦认为不当去桂。因此,理应从《金鉴》及吉益猷氏的说法,将“去桂”改为“去芍”,庶几药与证合。

【摘录】《金鉴》卷三十一

以上就是对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配方的详细介绍,是一个不错之选,不过制作的时候需要适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草果知母汤的功效与作用


制作中药方剂,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对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有所了解,否则,搭配不当,将影响方剂的药用价值和味道。下面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做法。颇受人们欢迎的方剂草果知母汤。

【处方】草果1钱5分,知母2钱,半夏3钱,厚朴2钱,黄芩1钱5分,乌梅1钱5分,花粉1钱5分,姜汁5匙(冲)。

【功能主治】背寒,胸中痞结,疟来日晏,邪渐入阴。

【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

【各家论述】是方以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泻阳明独盛之热,厚朴佐草果泻中焦之湿蕴,合姜、半而开痞结,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热;脾胃兼病,最畏木克,乌梅、黄芩清热而和肝;疟来日晏,邪欲入阴,其所以升之使出者,全赖草果。

【摘录】《湿病条辨》卷二

在了解了草果知母汤这味方剂之后,我们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试一试。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这款方剂。

【别名】桂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桂枝9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12枚 麻黄6克 细辛6克 附子5克(炮)

【功能主治】温经通阳,宣散水饮。治寒饮停积于胃,病在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覆杯,苔白腻,脉沉迟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700毫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别名】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附子汤、桂附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桂姜枣草黄辛附汤

【处方】桂枝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麻黄2两,细辛2两,附子1枚(炮)。

【功能主治】振奋阳气,调和营卫,外解风寒,内化水饮。温阳散寒,通利气机。主气分,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心肾阳虚,外感风寒,水饮内停,头痛身痛,恶寒无汗,手足逆冷,心下痞坚,腹满肠鸣,相逐有声,或矢气,或遗尿,脉沉迟而细涩无力。

【用法用量】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原书同卷)、附子汤(《外台》卷八引《深师方》)、桂附汤(《三因》卷十四)、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赤水玄珠》卷五)、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金匮要略心典》卷中)、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金匮悬解》卷十)、桂姜枣草黄辛附汤(《类聚方》。本方方名,原书(涵芬楼本)作“桂姜草枣黄辛附汤”;《医门法律》引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方剂辞典》引作“桂枝去芍药加黄辛附子汤”。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生菜。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论注》:药既用桂、甘、姜、枣以和其上,而复用麻黄、附子、细辛少阴的剂以治其下,庶上下交通而病愈,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也。②《古今名医方论》引柯琴:用附子、姜、桂以生阳之气,麻黄、细辛以发阳之汗,甘草、大枣以培胃脘之阳,使心下之水饮外达于皮毛,必如虫行皮中,而坚大如盘者始散。③《金匮要略方论》:本方是桂枝去芍药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两方相合而成,桂枝去芍药汤主治表证而兼心阳不足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素体阳虚(主要为肾阳虚)而外感风寒者。今两方合用,殆为心肾阳虚、外感风寒之证而设。方中桂枝配伍麻黄,辛温发汗,宣散水气;附子温经助阳,与细辛相合可祛寒化饮。盖阳虚之体,邪客较深,取细辛可通彻表里,搜邪外出。佐以生姜、大枣,伍麻黄发越水气,合桂枝温通营卫;佐以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阴水《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陆某,女,24岁。全身浮肿,面色苍白,恶寒,四肢冰冷,脉象沉迟,舌苔白腻,渴不多饮。此证系阴盛阳微,水气泛滥,病名阴水。盖患者脾肾阳气素虚,水湿内蕴,脾主健运,肾主排泄,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化水,故水聚而成胀也。治宜消阴救阳、扶寒逐水,主以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桂枝3钱,麻黄2钱,甘草2钱,细辛1钱,附子2钱,生姜2钱,大枣10枚。连服2剂,药后得微汗,四肢转温,恶寒已减,药已中肯,当乘胜再追,用前方再服1剂。恶寒已罢,小便通利,腹胀减小,脉象转缓,阳气亦有渐升之象,前方再服1剂。上部浮肿已消,腹胀再有减小,两足仍浮。后以鸡鸣散、实脾饮出入治愈。

【摘录】《金匮》卷中

没有想到吧,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也是让人很惊讶,中医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黄芩知母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黄芩知母汤,大家应该能猜到这是一种中药的方剂,但是这个方剂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症的,很多人却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番。

【处方】黄芩(去黑心)知母(焙)各30克 萎蕤23克 黄柏(去粗皮,炙)1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五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一至三岁儿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8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晨起、午后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处方】黄芩、山栀、桑皮、杏仁、甘草、知母、贝母、桔梗、天花粉。

【功能主治】火嗽。夏月嗽,有声痰火面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方出《万氏家抄方》卷二,名见《医统》卷四十四

【处方】葛根半两,陈皮半两,杏仁半两(去皮尖),麻黄半两(去节),知母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五脏邪热,作成麻症,疮色瘢烂,瘾疹如锦纹,或白脓水腥臭不干,心胸闭闷,呕吐清水,身体温壮。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半盏,去滓服。

【摘录】《婴童百问》卷十

【处方】黄芩、二母、桑皮、天冬、杏仁、花粉、炒栀、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鼻中干燥。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处方】黄芩1两(去心),知母(焙)1两,山楂3分,黄柏(去粗皮,炙)半两,甘草(炙)半两(一方加竹叶)。

【制法】上捣筛。

【功能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处方】麻黄、前胡、防风、葛根、陈皮、杏仁、牛蒡、黄芩、知母、石膏。

【功能主治】透疹达表,解毒清火。主疹已出,斑烂如锦,或紫或青或白,脓水腥臭不干,胸膈迷闷,呕吐清水,身体壮热,痰嘶无汗。

【用法用量】

【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以上黄芩知母汤的中药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配药治疗,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柴胡知母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知母汤怎么吃?柴胡知母汤虽为中医的一味方剂,但对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疗效果的,那么根据不同的疾病,柴胡知母汤应该怎么吃呢?下面为大家揭晓答案。

【处方】柴胡1钱5分,人参1钱,黄芩1钱,知母1钱,白术1钱,甘草5分,归身1钱。

【功能主治】孕妇病疟。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水煎,多服,以平为期。

【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处方】柴胡1两,知母1两,桔梗(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熟干地黄(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1两,黄耆(锉)1两,紫菀(去苗土)1两,地骨皮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锉)3分,桂(去粗皮)3分,半夏(汤洗7遍,炒)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体虚成劳,遍身盗汗,四肢无力,口苦憎寒,又多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柴胡(去苗)1两,知母(焙)3分,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石膏(捣碎)1两半,雄鼠粪(炒)3-7粒,秦艽(去苗土)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愈后,因食劳复如初,壮热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鼓10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柴胡1钱半,知母1钱半,苍术1钱,黄芩1钱,干葛1钱,陈皮1钱,半夏1钱,川芎1钱,甘草(炙)7分。

【功能主治】热疟及瘅疟。

【用法用量】上锉作1帖。加生姜3片,乌梅2个,水煎,清晨服,午前又1服。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引节斋方

上面介绍了柴胡知母汤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别名】耆芍桂酒汤(《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黄耆15克 芍药9克 桂枝9克

【功能主治】益气祛湿,和营泻热。治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苦酒200克,水1.4升相和,煮取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别名】耆芍桂酒汤、黄耆苦酒汤、苦酒汤、黄耆桂枝苦酒汤、耆桂酒、黄耆芍药桂酒汤

【处方】黄耆5两,芍药3两,桂枝3两。

【功能主治】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伤寒脉沉,咽痛自汗。

【用法用量】耆芍桂酒汤(原书同卷)、黄耆苦酒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一)、苦酒汤(《全生指迷方》卷三)、黄耆桂枝苦酒汤(《鸡峰》卷十九)、耆桂酒(《玉案》卷三)、黄耆芍药桂酒汤(《症因脉治》卷三)。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黄耆芍药桂心酒汤”、《准绳·类方》引作“耆芍桂苦酒汤”、《医灯续焰》引作“黄耆芍桂酒汤。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水湿从外渐渍于经,非桂之辛温无以驱之达表;既用桂、芍内和营血,即以黄耆外壮卫气以杜湿邪之复入;犹恐耆、芍固护不逮,而用苦酒收敛津液不使随药外泄。乃服药后每致心烦,乃苦酒阻绝阳气不能通达之故,须6-7日稍和,心下方得快,然非若水煎汤液之性味易过也。

【临床应用】黄汗:张某某,女,22岁。因家务劳作汗出,即用凉水浸毛巾擦洗身体,后发现上半身出汗,色黄,量多而粘,衣物均被黄染。自觉乏力,纳呆,微发热,有时干哕,月经正常,小便色略赤,大便色正常,巩膜皮肤无黄染,舌质正常苔薄白,脉略滑。辨证:黄汗。时值盛夏,暑热当令,劳则阳气张,遂汗出,复受水寒之气,致热伏于内,酿成外寒湿,内郁热之势,交相蒸郁,汗液排泄障碍,或发热汗出而色黄。治则:调和营卫,清泄郁热。方药:耆芍桂酒汤去苦酒加栀子、黄柏。药用:黄耆18g,白芍12g,桂枝9g,黄柏9g,水煎分2次服。服3剂黄汗已止。随访3年未再发现黄汗。

【摘录】《金匮》卷中

知道了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主要治疗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的禁忌等,以免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芍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下面为大家讲一下芍药甘草汤的做法。

【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芍药12克 甘草12克

【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着增强。

【功能主治】调和肝脾,缓急止痛。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备注】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摘录】《伤寒论》

文章介绍的芍药甘草汤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芍药甘草汤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