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疥药一扫光的功效与作用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日常生活中关于中医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疥药一扫光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疥药一扫光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疥药一扫光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胡桃仁1两,大风子肉1两,水银(炙)1钱,红砒1钱5分。

【制法】上捣成细泥,每丸2钱重。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主干疥,浓泡疥,湿疥,刺痒难受。

【用法用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本方用法:每日一次,用布包裹在火上烤热,在胸口前轻轻擦之,擦至第五日的时候,隔一日,第七日再如前法擦之,俟前胸口处起小疮如小米粒状则痊愈。

【注意】切勿入口;忌鱼腥、发物。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大风子仁5钱,核桃肉5钱,水银1钱。

【制法】上捣细泥为丸,每付6丸,装纸匣。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每用1丸擦心口,连用6日。

【注意】忌刺激性等物。不可入口。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疥药一扫光功效和用法等。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疥药一扫光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ys630.COm精选阅读

一扫光药膏(吉春)的说明书


皮肤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健康的疾病,也是一种多发疾病,而且皮肤病也是很容易传染给身边的人,所以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据业内介绍,一扫光药膏(吉春)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效果非常显著,下边我们可以看看关于它的介绍。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一扫光药膏

商品名称:一扫光药膏(吉春)

拼音全码:YiSaoGuangYaoGao(JiChun)

【主要成份】主要成分为红丹、轻粉、铅粉、松香、石膏、枯矾。

【性 状】本品为橙黄色的软膏;具特异香气。

【适应症/功能主治】消肿,解痒,止痛。用于小儿胎毒,湿疹,黄水疮及疥癣类疾病。

【规格型号】15g

【用法用量】外用,涂敷患处,一日1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涂敷前先清洗伤口,直接涂于伤口,疮口或溃疡面上效果更佳,每日一次,直至痊愈。  2.勿用于口腔、眼睛,更不可食用,用药后应洗手后接触食品,应妥善保管,谨防小儿食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遮光,密闭。

【包 装】15g/支/盒。

【有 效 期】24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1632

【生产企业】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综上所述,就是对一扫光药膏(吉春)的各种功效和用药原则的相关介绍了,不知道您现在是不是都了解清楚了呢?如果您已经没有疑虑,就赶快进行治疗吧,相信您是最想尽快恢复健康,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了吧。

脚气脚臭脚汗一扫光的说明书


皮肤病和很多其他疾病一样,有着普遍的高发率和较强的传染性,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出现了很多治疗皮肤病的药物,这也给患者出了难题,到底哪个最好呢?据了解。脚气脚臭脚汗一扫光是目前治愈皮肤病患者最多的药物,而且副作用低,大家详细了解下吧。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脚气脚臭脚汗一扫光

拼音全码:jiaoqijiaochoujiaohanyisaoguang

【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十一烯酸锌慕蛇床子素、苦参、青黛等。

【性 状】本品为澄清钓透明液体。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脚气,重度癣症以及脚臭,多汗沾湿。

【规格型号】30ml+20g

【用法用量】用于脚气,直接喷涂于患处,每日1—2次至愈,愈后巩固使用5—7天。用于脚臭、脚汗,洗浴后喷涂即可。

【注意事项】少数人皮肤可能对本品过敏,使用中会产生潮红、丘疹、瘙痒现象,少用或暂停使用自愈。

【药理毒理】抑制致癣真菌生长,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健康脚气,(香港脚、脚癣)收敛止汗抑菌除臭。

【贮 藏】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有 效 期】12 月

【批准文号】豫卫健用证字(2003)第0278号

【生产企业】镇平时通药业有限公司

当然,皮肤病除了受到病毒引起的原因之外,和患者自身的卫生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患者一定要勤换洗衣物,这样您在服用脚气脚臭脚汗一扫光后效果会更好。治好皮肤病是每个患者的心愿,相信脚气脚臭脚汗一扫光不会让您失望。

疥灵丹的功效与作用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疥灵丹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处方】白芷30克 枳壳(麸炒)21克 连翘21克 白蒺藜(炒)30克 羌活21克 栀子(炒)21克 当归21克 荆芥穗21克 苦参(糯米泔浸一日,晒干)60克

【制法】上药九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疥疮。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

【处方】大风子肉1两5钱,油核桃仁20个,杏仁2两,川椒(末)5钱,木鳖子肉1两5钱,水银5钱,樟脑7钱,枯矾5钱,猪脂油1块。

【制法】上药共捣千杵如泥,听用。

【功能主治】五疥八癣,经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须搔破搽之。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花椒、枯矾、硫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疥。

【用法用量】香油调搽,若棉油、桕油更好,蘸末火烤,频搽即愈;或顾成锭,用油磨搽更便。

【摘录】《仙拈集》卷四

【处方】硫黄1钱,水银1钱,油核桃肉1两,生猪板油1两。

【制法】上药共捣如泥。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闻嗅及擦患处。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处方】苦参(刮净,锉片,糯米泔浸1日,又换浸1日,取出晒干)2两,白蒺藜子(炒,杵去刺)1两,白芷1两,山栀(连壳用,炒)7钱,枳壳(面炒)7钱,羌活7钱,当归7钱,连翘7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方中白蒺藜子,《回春》作“白鲜皮”。

【摘录】《扶寿精方》

以上就是本文对疥灵丹的一些介绍,其实养生方剂还是很值得我们来研究的,因为,它在中医养生领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独树一帜,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一味药的功效与作用


一味药是中医医药的一种,对于许多疾病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我们就对一味药简单的介绍一下。

【别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野蓝枝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狼牙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豆柴、岩豆柴、铁扫把、野绿豆(《贵州民间方药集》),山皂角、铁皂角(《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绿豆(《四川中药志》),紫花地料梢、马料梢(《浙扛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 马棘 的 全草 。9~10月采收。

【原形态】马棘(《救荒本草》)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竹林下。分布于山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苦涩,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治瘰疬,痔疮,食积,感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炖肉服。

【附方】①治痒子初起,结核硬块:一味药、马桑根、何首乌,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上面介绍了一味药的一些基本常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于一味药的了解会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其它药材还有很多,有时间的话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一味药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是很常见的,而且中药材的种类还比较多,在功效也是有着一些区别,因此选择之前,需要进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一味药根这种药材吗?

【来源】为豆科植物 马棘 的 根 。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一味药"条。

【性味】《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性温,味苦涩。"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治咳喘,喉蛾,疔疮,瘰疬,痔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2~3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老人吼咳喘病:一味药根二两,炖五花肉食。(《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通过本篇文章对一味药根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一味药根的相关作用和食用方法等。一味药根的价值可以通过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体现了一味药根的重要性。

风药一字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风药一字散这款方剂。

【处方】苍术4两,川乌2两,草乌1两,白芷1两,防风5钱,川芎5钱,天麻2钱半,细辛2钱半,全蝎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金疮皮破血出,破伤风才发,头风,偏头风,伤风,恶疮,蛇伤,犬咬,蝎螫,杖疮有血。

【用法用量】金疮皮破血出,药到即止,以帛缚之;破伤风才发,用药1钱,热酒调服,被盖出汗即愈,如无汗亦效,未效再1服;头风,茶调服,偏头风,搐鼻;伤风,热茶调1服,出汗安;恶疮无时不愈,口含水洗疮,拭干掺之,立效;蛇伤,犬咬,蝎螫,口含盐水洗之,敷上效;杖疮有血,干敷之。

【摘录】《医统》卷九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风药一字散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风药一字散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