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养生知识

2019-10-16 │ 中医拔罐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知识刮痧拔罐

中医养生知识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4种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医养生知识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4种”,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拔罐是我们中医中用于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拔罐有很多的好处,可以帮助患者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但是究竟拔罐是站着的还是坐着拔好呢?拔罐都有哪些体位呢?下面一下来了解一下吧!

体位一:坐立位 m.ys630.COM

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和腰背脊椎两侧,以及大腿前上侧膝部等部位。

体位二:侧卧位

侧卧位可根据治疗的时实际需要,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吸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

体位三:俯卧位

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以及下肢后侧等部位。

体位四:仰卧位

仰面而卧,头下垫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垫枕,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内侧,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侧等部位。

拔罐时,具体选择哪种体位,要根据拔罐部位、舒适度等而定。拔罐时,可灵活掌握。

ys630.COm精选阅读

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导读】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拔罐是我们中医中用于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拔 罐有很多的好处,可以帮助患者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但是究竟拔罐是站着 的还是坐着拔好呢?拔罐都有哪些体位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许多疾病都可采用拔罐疗法治疗。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 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慢慢吸出病灶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 到止痛、恢复机能目的,从而达到治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另外,火罐还可以 用在人体穴位上,治头痛、咳嗽、眩晕、眼肿、气喘、腹痛等毛病。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4种

体位一:坐立位

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和腰背脊椎两侧,以及大腿前上 侧膝部等部位。

体位二:侧卧位

侧卧位可根据治疗的时实际需要,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这样 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吸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

体位三:俯卧位

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 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以及下肢后侧等部位。

体位四:仰卧位

仰面而卧,头下垫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垫枕,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 头部两侧,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内侧,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 、下肢前侧等部位。

拔罐时,具体选择哪种体位,要根据拔罐部位、舒适度等而定。拔罐时,可灵活掌 握。

拔火罐风行,到底能有哪些保健作用

近几年随着养生的流行,大家开始慢慢接触拔罐,拔罐的保健作用也逐渐被大家所 熟知,拔罐到底有哪些功效呢?拔罐到底有哪些保健作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 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 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二、排除体内毒素

拔罐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 ,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三、温热作用

当人体受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等外界侵袭或跌打损伤后,即可扰乱脏 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瘀血、气滞、痰涎、宿食、水浊、邪火,这些致病因子通过人 体经络走窜于全身,并充斥于经络上的穴位,打乱了气血的运行,致使气血凝滞。拔罐 可祛除人体六邪气,通气通血、舒经活络,它的温热作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

四、减肥作用

火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及淋 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及脂肪消耗 增加,即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脂肪,从而达到安全、保健、快速减肥的 目的。

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说说拔火罐的好处和坏处

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人们拔罐的时候或是为了保健身体或是为了治 病。的确,拔罐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坏处。所以,下面小编说说拔火罐的好处与坏处。

拔罐对身体的五大好处

一、能够牵拉肌肉,提高痛阈,缓解酸痛疲劳,也就是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 ,局部血液灌流量将会下降,以致于促使组织缺血,但拔罐中的走罐手法,能拉长肌肉 ,增加血液灌流量,提高局部的耐痛阈值,进而使肌肉舒张,重新储备所需的能量。

二、吸毒排脓,促进伤口愈合,受到拔罐的负压所吸引,将有助于局部脓液、细菌 产生的毒素以及其他不利伤口愈合的物质排出体外,同时还可以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以 及收缩伤口,进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三、调整免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由于拔罐所产生的瘀血残留组织间隙,可适 当激活身体的免疫力,以及对发炎物质具有清除能力,是一种良性的自身训练。

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这是由于拔罐能使血管扩张,让局部血液循环 变好,进而促使废物、毒素加速排出体外,同时也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提供更多 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细胞。

五、循经感传,调整人体内脏机能,这是利用经络连结脏腑的理论,选取与脏腑相 关的经络沿线进行拔罐刺激,适合使用来回走罐、滑罐等手法,这些手法对呼吸道、胃 肠道、心血管、妇科疾患等都能起到相应感传,透过感传刺激有助于达到内部机能的调 整。

中医拔罐养生常用的9穴位


导读:中医拔罐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的一种,具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之功效。拔罐时,需要选取穴位,常用的穴位主要有9个。下面为您一一介绍中医拔罐养生常用的9大穴位。

1.百会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2.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3.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导读:中医拔罐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的一种,具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之功效。拔罐时,需要选取穴位,常用的穴位主要有9个。下面为您一一介绍中医拔罐养生常用的9大穴位。

4.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5.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6.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导读:中医拔罐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的一种,具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之功效。拔罐时,需要选取穴位,常用的穴位主要有9个。下面为您一一介绍中医拔罐养生常用的9大穴位。

7.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8.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9.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拔罐养生常用方法


一、增加活力法

取穴:劳宫、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振奋阳气,清心泻火,宽胸利气,增加活力的功能,配合涌泉、三阴交、足三里,效果更加明显,经常在此拔罐可使人解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竞争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生活。

二、祛除浊气法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生殖,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肾气充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反之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肾为主水之脏,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的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肾气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体精力充沛,进而延缓衰老,体质康健。

三、疏通经络法:

① 任、督二脉透罐法
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②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纵贯整个颈背腰部,五脏六腑之经气均在此流通。现代医学证明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位于人体脊髓神经根及动、静脉丛附近,在这两处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气血经络的协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走罐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保健方法。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更可以收到明显的疗效。

四、培补元气法

取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关元与气海穴皆为任脉之要穴,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二穴自古以来就是保健强身的要穴。命门,顾名思义为生命之门户也,为真气出入之所,肾俞为肾之要穴,经常拔这四个穴位,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调补精血法

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滋生,精血才能充盈。肝主藏血,可以调节人体流动血量,全身血脉都归心所主,气又为血之帅,故常拔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配以肾俞、心俞、气海可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六、预防胃肠道疾病

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是人体极重要的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的背俞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七、预防心血管疾病

取穴:内关、心俞、肝俞、肾俞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宽胸利气的作用。心包乃心之外围,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心俞为心脏之要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二者都和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故经常在内关、心俞、肝俞、肾俞上拔罐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八、预防呼吸道疾病

取穴:天突、肺俞、风门
呼吸系统疾病多是由于风

寒之邪侵袭而致,肺为娇脏,最易受邪。天突位于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现代医学报道刺激天突穴可以明显降低呼吸道阻力;肺俞为肺之要穴,风门为外邪出入之门户,故这三个穴位有着理肺止咳,祛风除邪,调畅气机的作用,经常拔罐能够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拔罐养生常用穴位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四、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六、百会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七、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八、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九、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中医拔罐养生 九大常用穴位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容易蕴集于此,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体内其它部位,造成许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之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精力充沛,则齿固发黑,耳聪目明,延缓衰老。

三、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四、神阙

神阙即是人体肚脐,它是人体保健及治疗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被称之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强肾,和胃理气,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六、百会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七、大椎

大椎属督脉,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低头时明显,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常拔此穴,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八、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九、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中医拔罐疗法的方法与体位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

拔罐疗法采用的工具罐,有许多种,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等,甚至家中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临床中用得较多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而橡胶罐在家庭中用的较多,因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即可嘬住,不管你是否懂医,非常容易掌握,只要明白哪里痛就拔哪里即可。但它没有用火,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效果就要差一些,所以医院一般不用这种。玻璃罐光滑透明,可以透过玻璃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起泡及放血时的出血情况等,所以临床中用得最多。

拔罐疗法使用中的另一个工具就是探子,或叫火把。可用一截较粗的铅丝,一头弯成圆圈状,易于用手握住,另一头缠上棉花及纱布,用来蘸酒精、点火。

拔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四种:拔罐、闪罐、走罐、放血拔罐。

拔罐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然后用手轻轻拔一拔罐子,看是否嘬上了。拔罐时应注意: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抹在罐子口上,也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滴落在病人的皮肤上,否则,将会烫伤病人。

闪罐就是将已拔上的罐子,迅速取下,然后再拔、再取下,反复多次。闪罐法多用于虚寒证,或肌肉萎缩,或需重点刺激的穴位。闪罐时应注意:罐子在反复闪拔中,罐子本身的温度也在迅速升高,故应备有多个罐子,交替使用,防止烫伤皮肤。

走罐是指在罐子拔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所以说,走罐不是作用于一个穴位,而是作用了数个穴位,一部分或一段经络。如后背的膀胱经,就是经常走罐的部位。走罐时应注意:走罐前要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走罐,常用于后背酸痛、发凉,头晕,感冒等。

放血拔罐是指在选定的穴位上或脓肿处,用三棱针扎上几针,再在上面拔罐。体内的瘀血、脓血会沿着针眼流出。放血拔罐时应注意:起罐后应做好消毒工作。本法一般用于发热、热毒引起的疾病。

拔罐时经常采取的体位: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等。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及皮肤损伤者、精神病或神经质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过度疲劳、孕妇、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均应慎用或禁用拔罐疗法。

拔罐时应注意:

1.保暖。拔罐时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治疗,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2.避免烫伤。不要将燃烧的酒精落在病人的身上,过热的罐子勤更换。

3.不宜拔的部位: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

4.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旧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

5.在给患者拔罐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有晕罐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中医冬季养生知识


冬季天气寒冷但是大家在天气寒冷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注意养生,因为东西不注意养生的话,容易让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冒的情况。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医上有关于养生的知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针对不同的季节,中医养生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那么有关于中医上在冬季养生的方式会有哪些呢?

1、冬季养生需要补肾

节欲:冬与肾水相应。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关系着人的生命中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全过程。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关系人的大脑功能。冬日养生要顺应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对肾精的保藏主要是节欲,减少房事,避免过度的房事。另外,适宜的气功导引法可以补肾藏精,不妨多多练习。

2、冬季养生需要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冬日里阳气内敛,外在的阳气不旺。多晒太阳是调摄七情、克服不良情绪的自然疗法。太阳可以驱散阴霾,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心情自然会明亮起来,不良情绪随之消除。在冬天里寻求一种安静的精神状态,可以保精怡神。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明,多晒太阳可以促使钙质吸收,从而强壮骨质,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门。

3、冬季养生需要坚持运动

别拒冷空气,冬天不少人会终止健身活动。研究表明,空气和皮肤温度间的差异刺激,能加强体温中枢调节活动,使皮肤血管收缩,提高肌肉兴奋性与收缩能力;同时 有效改善内脏功能。经常从事户外体育锻炼,可增强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所以,掌握科学方法,进行多种健身锻炼,同样收效良好。冬季可选择慢跑、跳健 身操、打太极拳、室内器械练习、冬泳等。

冬季养生汤有哪些

苹果蜜枣瘦肉汤

作用: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润筋脉。适用于秋季天气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燥。一般小儿秋天常食用,可润燥生津。

用料:苹果1—2个,瘦肉100克,蜜枣4枚。

做法:苹果去皮、心,切片。与瘦肉、蜜枣同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便可食用。

白萝卜鱼泥

作用:鱼类中含有大量的锌和不胞和脂肪,萝卜除含有锌外,还含有淀粉酶可以促进脂肪的吸收。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用料:鱼1块、擦碎的白萝卜2大匙、高汤适量。

做法:鱼泥可以选用刺少的鳕鱼或草鱼中段,放入水中煮熟,剔去刺,碾成泥。鱼泥和碎萝卜一起放入锅内,再加入高汤一起煮成糊状。

大骨冬瓜汤

作用:大骨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提供钙质。冬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能消热解毒、利尿消肿,止渴除烦。

用料:猪腿骨、冬瓜、葱、姜、枸杞。

冬季养生食谱有哪些

韭菜粥

材料:韭菜、白米、猪肉少许。

做法:首先,把白米粥煮熟,再加入适量切碎的韭菜以及少许猪肉,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韭菜内含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物质。

鸡蓉豆花羹

材料:鸡脯肉、料酒、盐、味精、湿淀粉、笋片、香菇片,虾仁、鱼片做法:先将鸡脯肉洗净、剔去粗筋,剁成极细的蓉泥,再将鸡蓉盛入碗内,加少许冷水、料酒、盐、味精、湿淀粉,用筷子搅拌均匀。接着,将鸡蛋清打入碗中,用筷子按同一方向搅拌成糊状,倒入鸡蓉碗中拌匀。将笋、香菇、鱼肉分别切片。然后,炒锅上火烧热,倒入高汤烧沸,放入笋片、香菇片,虾仁、鱼片和料酒、盐、味精烧沸后,撇去浮沫。在原锅,改用中火,鸡蓉糊慢慢拖放入汤水中,见凝聚并浮起,呈豆花形时,用漏勺捞出。最后,将汤水先出锅盛装在汤碗中,放入鸡蓉豆花,撒上火腿末即可。

功效:适合孕妇和学龄前儿童进行营养不良调理和冬季养生。

拔罐的常见体位有哪些


导读:拔罐的常见体位有哪些?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容易影响拔罐效果。那么拔罐的常见体位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

拔罐的种类

1、角罐

多用牛角制成,大小不一,由材料大小而定,口径一般不超过6厘米,内空长不超过8厘米,选料要选角壁厚实无脱层的,尖端内空与口径端大小基本相等,不能顺着角的外形加工,若顶端小口径大,拔罐时没有多少吸附力。特点是不易摔破,能凉心泻肝,清胃中热,祛风利痰,辟邪解毒,不得蒸煮,煮后失去独特作用并会脱层。

2、竹罐

选用很圆的毛竹,竹龄2-3年,截成长6-9厘米,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有3-6厘米不等,除去青皮和内膜,壁厚0.6-0.9厘米,形成腰鼓,口平整光滑。特点是轻巧、不易摔破,但易裂吸附力不大。

3、陶罐

陶土烧制而成,罐两端较小,中间略大,形如腰鼓。特点是吸力大,但较重易摔破。

4、玻璃罐

玻璃制成,形状球状,口平滑,大小分一二三四五号。特点是使用时能看到被拔部分皮肤的淤血程度,便于掌控拔罐时间,临床上多用此罐,但易摔破。

5、抽气罐

由真空栓和罐两部分组成,在拔罐的基础上,利用抽真空的原理制成。特点是操作方便安全便于观察拔罐部分淤血程度,不易破损,可调罐内负压,大小种类很多,并能自己给自己背后拔罐,不需用火,但不能用作拔响罐和油走罐。

拔罐的常见体位有哪些

体位一:坐立位

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和腰背脊椎两侧,以及大腿前上侧膝部等部位。

体位二:侧卧位

侧卧位可根据治疗需要,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有利于吸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

体位三:俯卧位

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以及下肢后侧等部位。

体位四:仰卧位

仰面而卧,头下垫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垫枕,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内侧,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侧等部位。

拔罐注意事项

1、睡前拔火罐效果最佳。

2、要选择合适的罐子。很多人习惯把吃剩的罐头瓶当作火罐使用,由于罐头瓶的玻璃材质不同,有些瓶口很薄,受热后易爆裂伤人。因此,要选择医疗专用的火罐,以保安全。

3、要懂得基本的穴位。认准穴位,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比如:腰眼、肩井、曲池及各关节处等。

4、准备充分,防止烧伤。点火时罐内受热要均匀,火不要过大,防止火苗窜出罐外,以免烧伤。

5、起罐时,不可强力硬拔。应一手抓住罐子,一手按下皮肤,轻柔起罐。

6、起罐后,及时穿好衣服,做好保暖。不要立即到户外活动,以免再次受风着凉。

拔罐的体位有很多,并不是单一固定的。具体选择哪种体位,要根据拔罐部位、舒适度等而定。拔罐时,可灵活掌握。

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有哪些


养生,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养生之后对身体来说才是最健康的,而中医方面的养生方法有很多,首先就是从自己的饮食上面来做好相应的改善,对待这个中医养生,很多人都比较重视,因为养生做好了之后身体才是最健康的,而中医健康的养生也是比较合理和安全的养生,那么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有哪些?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则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

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这个就是关于中医健康养生的知识,如果大家按照这样的方式来,那么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养生效果,在养生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睡眠,睡眠必须要充足,而每天地工作不易太劳累,压力不能太大,有病就要治疗,这样才是养生的方法,而中医方面养生方法对大家来说是非常好的,也不会伤害到身体。

中医养生知识 盘点冬季艾灸最常用的穴位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季节特点,人们保健养生,应遵循四季养生原则。中医专家表示,冬季艾灸,不仅要掌握火侯,时间,还要注意艾灸穴位。那么,冬季艾灸时,最常用的艾灸穴位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关元: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 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 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涌泉穴: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足三里: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神阙: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

中医专家表示,以上几大穴位,是艾灸疗法常用的穴位。人们在施灸时,一定要掌握火侯、时间以及艾灸禁忌,同时艾灸时一定要找准穴位,才能发挥最大疗效。

大椎: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命门:补肾壮阳灸命门,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临床上,命门火衰(见命门火衰证)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