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养生

2021-06-09 │ 中医拔罐养生 中医养生拔罐刮痧

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科学的中医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导读】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拔罐是我们中医中用于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拔 罐有很多的好处,可以帮助患者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但是究竟拔罐是站着 的还是坐着拔好呢?拔罐都有哪些体位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许多疾病都可采用拔罐疗法治疗。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 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慢慢吸出病灶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 到止痛、恢复机能目的,从而达到治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另外,火罐还可以 用在人体穴位上,治头痛、咳嗽、眩晕、眼肿、气喘、腹痛等毛病。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4种

体位一:坐立位

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和腰背脊椎两侧,以及大腿前上 侧膝部等部位。

体位二:侧卧位

侧卧位可根据治疗的时实际需要,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这样 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吸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

体位三:俯卧位

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 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以及下肢后侧等部位。

体位四:仰卧位

仰面而卧,头下垫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垫枕,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 头部两侧,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内侧,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 、下肢前侧等部位。

拔罐时,具体选择哪种体位,要根据拔罐部位、舒适度等而定。拔罐时,可灵活掌 握。

拔火罐风行,到底能有哪些保健作用

近几年随着养生的流行,大家开始慢慢接触拔罐,拔罐的保健作用也逐渐被大家所 熟知,拔罐到底有哪些功效呢?拔罐到底有哪些保健作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 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 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二、排除体内毒素

拔罐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 ,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三、温热作用

当人体受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等外界侵袭或跌打损伤后,即可扰乱脏 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瘀血、气滞、痰涎、宿食、水浊、邪火,这些致病因子通过人 体经络走窜于全身,并充斥于经络上的穴位,打乱了气血的运行,致使气血凝滞。拔罐 可祛除人体六邪气,通气通血、舒经活络,它的温热作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

四、减肥作用

火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及淋 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及脂肪消耗 增加,即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脂肪,从而达到安全、保健、快速减肥的 目的。

中医拔罐时必用的体位有4种

说说拔火罐的好处和坏处

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人们拔罐的时候或是为了保健身体或是为了治 病。的确,拔罐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坏处。所以,下面小编说说拔火罐的好处与坏处。

拔罐对身体的五大好处

一、能够牵拉肌肉,提高痛阈,缓解酸痛疲劳,也就是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 ,局部血液灌流量将会下降,以致于促使组织缺血,但拔罐中的走罐手法,能拉长肌肉 ,增加血液灌流量,提高局部的耐痛阈值,进而使肌肉舒张,重新储备所需的能量。

二、吸毒排脓,促进伤口愈合,受到拔罐的负压所吸引,将有助于局部脓液、细菌 产生的毒素以及其他不利伤口愈合的物质排出体外,同时还可以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以 及收缩伤口,进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三、调整免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由于拔罐所产生的瘀血残留组织间隙,可适 当激活身体的免疫力,以及对发炎物质具有清除能力,是一种良性的自身训练。

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这是由于拔罐能使血管扩张,让局部血液循环 变好,进而促使废物、毒素加速排出体外,同时也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提供更多 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细胞。

五、循经感传,调整人体内脏机能,这是利用经络连结脏腑的理论,选取与脏腑相 关的经络沿线进行拔罐刺激,适合使用来回走罐、滑罐等手法,这些手法对呼吸道、胃 肠道、心血管、妇科疾患等都能起到相应感传,透过感传刺激有助于达到内部机能的调 整。

Ys630.com相关知识

中医拔罐疗法的方法与体位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

拔罐疗法采用的工具罐,有许多种,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等,甚至家中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临床中用得较多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而橡胶罐在家庭中用的较多,因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即可嘬住,不管你是否懂医,非常容易掌握,只要明白哪里痛就拔哪里即可。但它没有用火,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效果就要差一些,所以医院一般不用这种。玻璃罐光滑透明,可以透过玻璃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起泡及放血时的出血情况等,所以临床中用得最多。

拔罐疗法使用中的另一个工具就是探子,或叫火把。可用一截较粗的铅丝,一头弯成圆圈状,易于用手握住,另一头缠上棉花及纱布,用来蘸酒精、点火。

拔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四种:拔罐、闪罐、走罐、放血拔罐。

拔罐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然后用手轻轻拔一拔罐子,看是否嘬上了。拔罐时应注意: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抹在罐子口上,也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滴落在病人的皮肤上,否则,将会烫伤病人。

闪罐就是将已拔上的罐子,迅速取下,然后再拔、再取下,反复多次。闪罐法多用于虚寒证,或肌肉萎缩,或需重点刺激的穴位。闪罐时应注意:罐子在反复闪拔中,罐子本身的温度也在迅速升高,故应备有多个罐子,交替使用,防止烫伤皮肤。

走罐是指在罐子拔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所以说,走罐不是作用于一个穴位,而是作用了数个穴位,一部分或一段经络。如后背的膀胱经,就是经常走罐的部位。走罐时应注意:走罐前要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走罐,常用于后背酸痛、发凉,头晕,感冒等。

放血拔罐是指在选定的穴位上或脓肿处,用三棱针扎上几针,再在上面拔罐。体内的瘀血、脓血会沿着针眼流出。放血拔罐时应注意:起罐后应做好消毒工作。本法一般用于发热、热毒引起的疾病。

拔罐时经常采取的体位: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等。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及皮肤损伤者、精神病或神经质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过度疲劳、孕妇、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均应慎用或禁用拔罐疗法。

拔罐时应注意:

1.保暖。拔罐时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治疗,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2.避免烫伤。不要将燃烧的酒精落在病人的身上,过热的罐子勤更换。

3.不宜拔的部位: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

4.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旧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

5.在给患者拔罐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有晕罐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拔罐的常见体位有哪些


导读:拔罐的常见体位有哪些?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容易影响拔罐效果。那么拔罐的常见体位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

拔罐的种类

1、角罐

多用牛角制成,大小不一,由材料大小而定,口径一般不超过6厘米,内空长不超过8厘米,选料要选角壁厚实无脱层的,尖端内空与口径端大小基本相等,不能顺着角的外形加工,若顶端小口径大,拔罐时没有多少吸附力。特点是不易摔破,能凉心泻肝,清胃中热,祛风利痰,辟邪解毒,不得蒸煮,煮后失去独特作用并会脱层。

2、竹罐

选用很圆的毛竹,竹龄2-3年,截成长6-9厘米,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有3-6厘米不等,除去青皮和内膜,壁厚0.6-0.9厘米,形成腰鼓,口平整光滑。特点是轻巧、不易摔破,但易裂吸附力不大。

3、陶罐

陶土烧制而成,罐两端较小,中间略大,形如腰鼓。特点是吸力大,但较重易摔破。

4、玻璃罐

玻璃制成,形状球状,口平滑,大小分一二三四五号。特点是使用时能看到被拔部分皮肤的淤血程度,便于掌控拔罐时间,临床上多用此罐,但易摔破。

5、抽气罐

由真空栓和罐两部分组成,在拔罐的基础上,利用抽真空的原理制成。特点是操作方便安全便于观察拔罐部分淤血程度,不易破损,可调罐内负压,大小种类很多,并能自己给自己背后拔罐,不需用火,但不能用作拔响罐和油走罐。

拔罐的常见体位有哪些

体位一:坐立位

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和腰背脊椎两侧,以及大腿前上侧膝部等部位。

体位二:侧卧位

侧卧位可根据治疗需要,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有利于吸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

体位三:俯卧位

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以及下肢后侧等部位。

体位四:仰卧位

仰面而卧,头下垫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垫枕,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内侧,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侧等部位。

拔罐注意事项

1、睡前拔火罐效果最佳。

2、要选择合适的罐子。很多人习惯把吃剩的罐头瓶当作火罐使用,由于罐头瓶的玻璃材质不同,有些瓶口很薄,受热后易爆裂伤人。因此,要选择医疗专用的火罐,以保安全。

3、要懂得基本的穴位。认准穴位,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比如:腰眼、肩井、曲池及各关节处等。

4、准备充分,防止烧伤。点火时罐内受热要均匀,火不要过大,防止火苗窜出罐外,以免烧伤。

5、起罐时,不可强力硬拔。应一手抓住罐子,一手按下皮肤,轻柔起罐。

6、起罐后,及时穿好衣服,做好保暖。不要立即到户外活动,以免再次受风着凉。

拔罐的体位有很多,并不是单一固定的。具体选择哪种体位,要根据拔罐部位、舒适度等而定。拔罐时,可灵活掌握。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四种


【导读】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四种,拔罐是我们中医中用于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拔罐有很多的好处,可以帮助患者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但是究竟拔罐是站着的还是坐着拔好呢?拔罐都有哪些体位呢?下面一下来了解一下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四种吧!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四种

许多疾病都可采用拔罐疗法治疗。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慢慢吸出病灶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目的,从而达到治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另外,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头痛、咳嗽、眩晕、眼肿、气喘、腹痛等毛病。

体位一:坐立位

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和腰背脊椎两侧,以及大腿前上侧膝部等部位。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四种

体位二:侧卧位

侧卧位可根据治疗的时实际需要,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吸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

体位三:俯卧位

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以及下肢后侧等部位。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四种

体位四:仰卧位

仰面而卧,头下垫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垫枕,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内侧,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侧等部位。

如何正确拔罐 拔罐应该保持什么体位更好


如何正确拔罐 拔罐应该保持什么体位更好

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拔罐可以针对痛楚,也可以拔寒拔湿,那如何正确拔罐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学学吧。

如何正确拔罐?

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4种

体位一:坐立位

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和腰背脊椎两侧,以及大腿前上侧膝部等部位。

体位二:侧卧位

侧卧位可根据治疗的时实际需要,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吸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

体位三:俯卧位

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以及下肢后侧等部位。

体位四:仰卧位

仰面而卧,头下垫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垫枕,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内侧,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侧等部位。

拔罐时,具体选择哪种体位,要根据拔罐部位、舒适度等而定。拔罐时,可灵活掌握。

中医拔罐的拔罐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导读:中医拔罐的拔罐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我国中医文化历史悠久,而且历来备受欢迎,它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不仅有着很大的贡献,同时也给社会医学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可喜的成果。那么你知道中医在拔罐的过程中是如何用好这个小罐罐的嘛?

拔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火罐法 :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有下列几种方法:

(1)投火法: 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2)闪火法: 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

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

闪火法的优点是: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

(3)滴酒法: 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导读:中医拔罐的拔罐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我国中医文化历史悠久,而且历来备受欢迎,它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不仅有着很大的贡献,同时也给社会医学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可喜的成果。那么你知道中医在拔罐的过程中是如何用好这个小罐罐的嘛?

(4)贴棉法: 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

(5)架火法: 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厘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2、水罐法: 一般应用竹罐。先将罐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使用时将罐子倾倒用镊子夹出,甩去水液,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

3、抽气法: 先将青、链霉素等废瓶磨成的抽气罐紧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

温馨提示:用注射器从橡皮塞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着。

拔罐有啥用呢


  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可以用很多种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比如针灸、药物、拔罐、按摩等。正因为中医有这么多的治疗方法,所以在治疗的时候才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中医治疗疾病的副作用还比较的小,所以很多人都愿意用中医治疗疾病。那么拔罐的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 平衡阴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2、调和脏腑。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3、 疏通经络。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4、 协助诊断。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5、 祛除病邪。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公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6、 双向调节。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拔罐的方法是能让身体上的很多疾病症状都能得到很好治疗的。拔罐的方法除了能治疗很多的疾病症状,还能有非常好的预防疾病发生的效果。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熟练的掌握拔罐的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烧伤或者是烫伤的情况。

拔罐 中医拔罐要注意哪些


本文导读:拔罐是中医的一种疾病保健方法,那么中医拔罐要注意哪些呢?拔罐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医拔罐的注意。


拔罐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到一种祛病方式,它不但可以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疾病,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深受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欢迎,全国各地的拔罐店也比比皆是。但我们在享受拔罐给我带来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健康隐患。

拔罐五大注意事项必知:

1.防止感染

起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不可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2.避免烫伤

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处灼烧,以免烫伤。

3.不宜部位

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皮肤有赘生物或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4.拔罐时间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位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肌肉丰厚的部位,时间可略长;肌肉薄的部位,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相应缩短。

5.保暖

拔罐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操作,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中医拔罐器有什么


拔罐疗法为中国的传统医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广为流传。喜欢养生的人一定不会错过这个好的中医疗法,通过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好的拔罐就需要好的器械,到底有什么中医拔罐器,我来告诉大家。

拔罐器规格中医拔罐器是由中国医学美容研究院研发生产的专利产品,罐体透明,易于观察罐体内皮肤变化。拔罐器操作简单方便,无火烧烫伤之忧;坚韧耐用,易清洗消毒。通过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中医好轻松真空拔罐器

产品特色:器不用电、不用找穴位、看图即会;罐口尺寸多样,适合人体各个不同部位;罐口边缘厚而外翻,适应多种手法(如走罐,留罐等);吸力大,而且容易调节罐内负压;

中医拔罐器是由中国医学美容研究院研发生产的专利产品,罐体透明,易于观察罐体内皮肤变化。该拔罐器操作简单方便,无火烧烫伤之忧;坚韧耐用,易清洗消毒。通过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利用拔罐来治疗疾病,好轻松拔罐器,扬弃了古老点火拔罐法的操作不便、容易烫伤、不安全、施治部位受限和适用范围小的弊端,改点火烧真空为真空枪抽真空,使治疗罐具吸附于体表穴位,形成局部充血,促使人体经络通畅、祛风除湿、驱寒拔毒、祛病健身。好轻松拔罐器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及家庭自我保健。

既然大家对拔罐感兴趣,我顺便来告诉大家拔罐时要注意什么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皮肤平滑,没有毛发的部位,根据所需拔罐部位,选取不同规格的罐具,如确实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发部位拔罐,如果皮肤干燥,可先将皮肤湿润后再拔罐。(涂抹一些润肤膏或者油为宜)

2、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应先选用小拔罐,并小用拔罐,轻刺激。

3、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在使用多拔罐疗法时,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留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

4、高热,昏迷,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应先明确诊断病情以免延误抢救治疗时机

5、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6、起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须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敖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拔罐是很好的治疗手段,拔罐器的好坏对于治疗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医养生方法有很多,好处也有很多,其中拔罐养生最为科学。中医拔罐的好处是在减肥的同时也能排毒养颜,对身体健康很有益处,看似减肥,实则养生。 还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