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棕榈散的功效与作用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棕榈散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棕榈散这种方剂。

【处方】棕榈 刺蓟 桦皮 龙骨各等分M.yS630.CoM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鼻衄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米饮调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

【处方】棕皮 蒲黄(二味俱炒黑存性)各6克 归身(酒炒)白芍(炒)川芎 生地黄 丹皮 秦艽 泽兰 杜仲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妇女经水淋漓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文章介绍的棕榈散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棕榈散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扩展阅读

棕榈皮的功效与作用


棕榈皮作为一种中药材,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棕榈皮同时还能够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棕榈皮都有哪些营养和功效。

【别名】拼榈木皮(《本草拾遗》),棕毛(《普济方》),棕皮(《本草求原》)。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 棕榈 的 叶鞘纤维 。全年可采,一般多于9~10月间采收其剥下的纤维状鞘片,除去残皮,晒干。

【原形态】棕榈(《本草拾遗》),又名:棕(《山海经》),栟榈(杨孚《异物志》),棕衣树、百页草、定海针。

【生境分布】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甘肃等地。

【性状】棕榈皮的陈久者,名"陈棕皮"。商品中有用叶柄部分或废棕绳。将叶柄削去外面纤维,晒干,名为"棕骨";废棕绳多取自破旧的棕床,名为"陈棕"。

【化学成份】棕毛及叶、花均富含鞣质。

【炮制】棕榈炭:取净棕榈皮,置锅内,覆盖一口径稍小的锅,锅上粘贴白纸一张,于两锅接合处用黄泥严封,微火煅至白纸呈焦黄色停火,侯冷取出。

【性味】苦涩,平。

【归经】《要药分剂》:"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收涩止血。治吐血,衄血,便血,血淋,尿血,下痢,血崩,带下,金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1~2钱。外用:研末撒。

【注意】《本草经疏》:"暴得吐血,瘀滞方动;暴得崩中,恶霉未竭;湿热下痢初发;肠风带下方炽,悉不宜遽用。即用亦无效。"

【附方】①治鼻血不止:棕榈灰,随左右吹之。(《简易方论》)

【各家论述】①《纲目》:"棕灰性涩,若失血去多,瘀滞已尽者,用之切当,所谓涩可去脱也。与乱发同用更良。年久败棕入药尤妙。"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对于棕榈皮的药用价值大家应该知道了,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所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

棕榈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棕榈根,因为其作用和功效,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们使用。那么,棕榈根究竟具有怎么样的功效与作用呢?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别名】棕树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

【原形态】棕榈,常绿乔木,高达10m。茎杆圆柱形,粗装挺立,不分枝,径约20cm,残留的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层层包被于茎杆上,脱落后呈环状的节。叶簇生于茎顶,向外展开;叶柄坚硬,长约1m,横切面近三角形,边缘有小齿,基部具褐煞费苦心纤维状叶鞘,新叶柄直立,老叶柄常下垂;叶片近圆扇状,直径60-100cm,具多数皱折,掌状分裂至中部,有裂片30-50,各裂片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下面具蜡粉,革质。肉穗花序,自茎顶叶腋抽出,基部具多数大型鞘状苞片,淡黄色,具柔毛。雌雄异株;雄花小,多数,淡黄色,花被6,2轮,宽卵形,雄蕊6,花丝短,分离;雌花花被同雄花,子房上位,密被白柔毛,花柱3裂。核果球形或近肾形,直径约1cm,熟时外果皮灰蓝色,被蜡粉。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

【化学成份】地下部分含薯蓣皂甙(dioscin),和甲基原棕榈皂甙 B(methyl proto-ph)。

【药理作用】棕榈根注射液有抑制生育的作用,棕榈根醇提液(2g生药/ml),结合石门穴注射,雌性小鼠每只0.5ml,每日2次,共3次。结果小鼠在穴位注药后2-6个月受孕,平均推迟了6个怀孕周期(正常小鼠怀孕周期以20d左右计算);小鼠出生后发育正常。棕榈根煎剂(2g/ml)腹腔注射除0.2ml剂量组小鼠存活外,0.3ml、0.5ml及石门穴注射0.5ml,均引起竖毛、抽搐等死亡。而棕榈根醇提液注射0.5ml,未见毒性反应。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收效止血;涩肠止痢;除湿;消肿;解毒。主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痢疾;淋浊;水肿;关节疼痛;瘰疬;流注;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中药棕榈根的各种情况,相信我们可以在面对疾病的困扰时做到镇定自若,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治疗。

棕榈花的功效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对于各种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药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很多的,其中棕榈花就是一种比较常出现的中药材,鉴于还是有很多人对于棕榈花不怎么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看一下。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 棕榈 的 花 。

【原形态】详"棕榈皮"条。

【化学成份】参见"棕榈皮"条。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治泻痢,肠风,血崩,带下,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

【注意】《本草拾遗》:"初生子戟人喉,未可轻服。"

【附方】治大肠下血:棕笋(即棕榈之花苞)煮熟切片,晒干为末,蜜汤或酒服一二钱。(《濒湖集简方》)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以上就是对棕榈花的作用一些介绍,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需求进行,而且棕榈花在治疗某些疾病上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棕榈子的功效与作用


棕榈子在中医中通常被当做药材使用。这也是因为棕榈子本身的药用价值,那么关于棕榈子的相关知识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下。

【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 棕榈 的 成熟果实 。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性状】干燥果实呈肾形,长7~9毫米,短径5~7毫米。表面深灰棕色或灰黄色,有网状皱纹,有时剥落,内部较平滑,在肾形的凹陷处可见短小的果柄,或圆形的果柄残痕。质坚硬。剥去果皮及种皮后,可见两片肥厚的棕色胚乳。气无,味淡。

【化学成份】种子壳含花白甙。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养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治高血压,多梦遗精:棕树果二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辞典》

【出处】始于《本草纲目拾遗》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中药棕榈子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它在治疗疾病上有着很不错的效果,不过要注意的是,对棕榈子使用的时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健康科学的食用。

棕榈炭的功效与作用_棕榈炭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棕榈炭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棕榈炭的功效与作用、棕榈炭图片、棕榈炭的药用价值、棕榈炭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棕榈炭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棕榈炭简介棕榈炭图片棕榈炭的功效与作用棕榈炭的药用价值棕榈炭的用法与用量棕榈炭的副作用棕榈炭医书记载

棕榈炭简介

棕榈炭,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即叶柄基底部之棕毛)。全年可采,一般多在9~10月间采收,以陈久者为佳。采集时,割取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纤维状棕毛,晒干,切成小片,煅炭用。

本品呈长条板状,一端较窄而厚,另端较宽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红棕色,粗糙,有纵直皱纹;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无臭,味淡。

棕榈炭图片

棕榈炭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苦涩,涩可收敛,能收涩止血;又其性平,故无论是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还是虚寒性出血,皆可用本品。用于多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多用于崩漏,且因其性涩,以无痛滞者为宜。

1、鼻衄

本品性涩收敛,可止上下失血。用治鼻衄,可以单用,如《简易方论》以棕榈灰,随左右吹之;亦可以配他药同用,如《仁斋直指方》黑散子,以本品与血余炭,隔年莲蓬同用;又如《鸡峰普济方》棕榈散,以棕榈、刺蓟、桦皮、龙骨等份,为细末,米饮调下,治久鼻衄不止。

2、吐血、咯血

本品收涩止血,亦可用止吐血、咯血。若属血热妄行证,则配小蓟、山栀等,如《医方类聚》十灰散,主治呕吐血,咯血,嗽血;若属虚寒性出血,常配炮姜、乌梅,如《证治准绳》方,临床亦常与黄芪、白术、鸟贼骨等益气止血药同用。

3、崩漏

本品味涩,收敛止血,又日肝经,故尤善用于崩漏。本草记载所见不鲜,皆取其收涩,可固涩冲任。可以单用,如《妇人良方》以棕榈皮烧存性,为末,空心淡酒服治血崩不止。

4、血淋、便血

本品止血,亦可用血淋、便血。多用于出血日久或虚寒性出血为患。如治血淋不止,用本品,半烧半炒为末服(《卫生家宝方》);治疗便血,如《圣济总录》棕艾散,以棕榈灰、熟艾,并与熟鸡子、炮附子同用,水煎服。

棕榈炭的药用价值

1、棕灰散(《圣济总录》)治妊娠胎动,下血不止,脐腹疼痛:棕榈皮(烧灰)、原蚕沙各30g,阿胶1g。为散,每服6g,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方中棕榈炭收敛止血,止痛,为君药。

2、棕榈散(《太平圣惠方》)治妇人崩中,下血数升,气欲绝:棕榈(烧灰)90g,紫参30g,麝香(细研)3g,伏龙肝(细研)60g。上药捣细罗为散,入麝香研令匀,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6g。方中棕榈炭收敛止血,为君药。

3、棕毛散(《普济本事方》)治赤白带下,崩漏,胎气久冷,脐腹疼痛:棕毛(烧存性)、蒲黄(炒)各等分。每服9g,好酒下,空心食前服,日进2服。方中棕榈炭收敛止血,止痛,为君药。

棕榈炭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棕榈炭的副作用

出血兼有瘀滞,湿热下痢初起者慎用。

棕榈炭医书记载

1、《本草拾遗》:烧作灰,主破血止血。

2、《本草纲目》:棕皮性涩,若失血去多,瘀滞已尽者,用之切当,所谓涩可去脱也。与乱发同用更良,年久败棕入药尤妙。

3、《本草经疏》:其味苦涩,气平无毒。《本经》主诸病皆烧灰用者,凡血得热则行,得黑灰则止,故主鼻洪、吐衄;苦能泻热,涩可去脱,故主崩中带下及肠风、赤白痢也;止血固脱之性而能消瘀血,故能破症也。凡失血过多内无瘀滞者,用之切当。

以上就是一些棕榈炭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龙须散(甘草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龙须散(甘草散)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龙须散(甘草散)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两) 乌梅(去仁.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飞罗面(二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白矾(枯.一两.一方生用)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心膈烦闷,饮水过度,不知人事;及霍乱作泻作渴,衄血吐血,小便下血,头旋目晕。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新汲水调下一服,一服即愈。亦解诸毒物。

【备注】一方加诃子肉,滴水为丸,谓之龙涎丸,仍以末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关于龙须散(甘草散)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吹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吹风散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吹风散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吹风散的记载,吹风散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冷饭藤 的 藤 或 根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冷饭藤,又名:饭团藤。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湿润处。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文山中草药》:"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和肠胃,行气上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腹泻,呕吐,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肠炎,感冒:吹风散三至五钱。水煎服,日服二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上文我们介绍了吹风散以及吹风散的特点,可以知道吹风散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定心散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 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 。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

【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高约70厘米。叶柄长约30厘米,粗约1厘米,叶片长约40厘米,2回羽状,由3~4枚羽片组成;羽片互生,阔倒披针形,长40厘米,中部以上宽约12厘米,向下部逐渐变狭,基部宽约3.5~4厘米,柄长1厘米,羽轴向顶端有狭翅;小羽片约25对,互生,开展,几无柄,向上部斜向上,相距约1.5厘米,基部的最小,长仅1.7~2厘米,长卵形,短渐尖头,中部的长4厘米,近尾状渐尖头,顶部的长9厘米,宽1.5厘米,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近圆形,顶端一对近对生,边缘有三角形钝锯齿。叶脉几开展,纤细,分叉的和单一的互间,向顶部弯弓,倒行假脉明显。叶为薄草质,下面无鳞片。孢子囊群极小,长圆形。

【生境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性状】干燥根茎已纵切成2片,呈长椭圆形,稍扭曲,长约7~1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顶端具有叶柄残基,除去后呈凹陷状瘢痕,茎基部连接处可见多数金黄色绒毛,并留有众多微管束痕迹;表面黑棕色、多皱缩,并散有稀疏根痕;质坚而轻,不易折断。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而轻者为佳。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安心神,通经络。治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热病抽搐,关节风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炖内服。

【附方】①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鲜定心散一两。水煎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我们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药定心散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筋骨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筋骨散,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材,筋骨散在调理身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医药方面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接骨散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麻叶豆腐柴和蒙自豆腐柴的根。

【原形态】1.麻叶豆腐柴,灌木,植株高1-3m。枝圆柱状,淡黄褐色,幼时疏生柔毛,老时无毛。单叶对生;叶柄粗壮,长1-4cm,有卷曲柔毛;叶片薄纸质或近膜质,卵形,长3-9cm,宽2-6cm,先端渐尖,叶缘有齿状齿,基部心形或近圆形,两面疏生短柔毛及橘黄色腺点,脱落后呈凹陷小窝。聚伞花序紧缩呈头状,顶生,长1.5-2.5cm,宽2-3.5cm;花序梗长1-2.5cm;苞片线形,密生短柔毛;花柄密生柔毛和腺点;花萼杯状,长约2mm,两面有柔毛和腺点,5裂,略呈二唇形,裂片长0.5-0.8mm,花冠淡红色,长约6mm,4裂,二唇形,外面疏生柔毛和腺点,花冠管长约3mm,喉部密生1圈长柔毛,子房先端密生黄色或紫红色腺点。核果黑色,卵形,长3-5mm,宽2-4mm,有宿萼。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1600m左右的山坡丛林中。 2.生于海拔1300-1500m的地区。

【性味】味苦;微辛;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脉;止痛;止血。主风寒湿痹;筋骨酸痛;胃痛吐血;脉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筋骨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筋骨散的作用是很大的,对于人体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筋骨散,但是还是要在医生的嘱咐下进行。

赤豆散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赤豆散,让大家都能健康起来。

【处方】赤豆(研)1分,伏龙肝(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天灶火丹,小儿丹发于两膀里尻间,正赤,流至阴处。

【用法用量】每用1分,以鸡子白调涂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痛风。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参差成块肿起,按之滚热便是。

【用法用量】葱汁调敷。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处方】赤小豆1分,吴茱萸1分,赤色白胶1分,厚黄柏1分,黄连1分,贝母1分,硫黄1分,糯米(焙)1分,虢丹(煅)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无名疮。

【用法用量】麻油、轻粉调末,槐枝煎汤先洗后抹。

【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处方】真赤小豆49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未成即消,已成即破。主一切疮毒。

【用法用量】加野芒麻根和鸡蛋白调敷,日一换。

【摘录】《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喉痹,喉肿。

【用法用量】醋调敷肿处。恐毒气入喉,难治。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赤小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热毒腮颊肿痛。

【用法用量】鸡子白调涂之。

【摘录】《仙拈集》卷三

通过以上对赤豆散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它有没有副作用的讲解,相信我们现在对它的认识是更深的了。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自己是否能服用赤豆散。

开胃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开胃散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开胃散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处方】人参2钱,藿香2钱,黄橘皮2钱,木香1钱,丁香2-7粒,胡椒2-7粒,茯苓钱半,良姜钱半,甘草(炙)3钱,诃子肉2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调中平气。主惊疳、冷泻、霍乱、吐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钱,薄荷汤下;吐泻,粥饮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郑愈方

【处方】砂仁、枳壳、陈皮、茯苓、肉桂、甘草、藿香、厚朴。

【功能主治】发背,寒气入胃,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上水煎服。仍用神异膏贴之。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处方】白术半钱,茯苓半钱,人参半钱,石莲子(去皮壳心)10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藿香汤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四十八候》

【处方】诃黎勒皮1两半,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胃气不和,呕逆不止,全不纳食。

【用法用量】别以半夏半分,生姜1分,薤白2-7茎,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分为2服,不拘时候,调下散2钱。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天南星1个重半两者(酒同生姜汁浸49日,切破,曝晒干用),半夏半两,川乌头半两,白附子半两,芎半两,防风半两,雄黄半两,朱砂半两,牛黄1分,麝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洗头风及牙关紧急;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酒送下;小儿急慢惊风,每服1字,薄荷汤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

以上就是对开胃散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当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药的话,最好可以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