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半夏散的功效与作用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藿香半夏散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藿香半夏散,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藿香半夏散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丁香皮半两,藿香叶一两,半夏(汤浸洗七遍.微炒黄色)二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胃虚中寒,停痰留饮,哕逆呕吐,胸满噎痞,短气倦怠,不入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七片,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藿香半夏汤

【处方】丁香皮半两,藿香叶1两,半夏(汤浸洗7遍,微炒黄色)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虚中寒,停痰留饮,哕逆呕吐,胸满噎痞,短气倦怠,不入饮食。

【用法用量】藿香半夏汤(《济阳纲目》卷十八)。本方改为丸剂,名“藿香半夏丸”(见《圣济总录》)。

【摘录】《局方》卷三

【处方】藿香1两,官桂1两,半夏曲半两,陈皮(去白)半两,苍术(洗)半两,干姜2钱,厚朴2分(姜制),皂角10挺(火煅令烟绝),甘草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洗肺和胃,祛痰,治咳嗽,建中,通畅三焦,进美饮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8分,不拘时候服。伤风头痛,壮热恶心,以生姜、葱、枣煎;伤冷中露,声音不出,用生姜入油煎捻头2-3枚同煎,立效。

【摘录】《百一》卷五

关于藿香半夏散的相关知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在现在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养生方剂层出不穷,而且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了。

Ys630.cOM

扩展阅读

藿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藿香散吗?在对它没有足够的了解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藿香散时会产生很多的犹豫和顾虑,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应该怎么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回答。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藿香叶,各一两;陈皮(去白)半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噎醋吞酸,哕逆恶心,及治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七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麦门冬(去心,焙)半夏曲 甘草(炙)各15克 藿香叶30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有热,面赤,呕吐涎嗽,及用攻下过度者。

【用法用量】每服1.5~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广明胶(碎,炒如珠)21克 藿香叶30克 糯米500克 白丁香21克 零陵香30克 皂角(去皮、子,炙)30克 香白芷60克 檀香30克 龙脑7.5克(另研)沉香30克 丁香21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皮肤干燥,面部酐黯。

【用法用量】每日用洗手面。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处方】藿香叶1分,人参1分,白茯苓1分,丁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弱,乳食不调,时作身热,或吐或泻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十九

【处方】藿香3分,香薷3分,白术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葛根(锉)3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3分,人参(去芦头)3分,桂心半两,芦根1两(锉),白豆蔻半两(去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竹叶3-7片,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藿香1分,紫苑1分(洗去苗土),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3分(去心,焙),桂心半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生下十日至半月,呕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以绵点取滴口中,1日次第取尽。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别名】木瓜散、赤茯苓汤、藿香汤

【处方】藿香1两,白术1两,当归1两半(锉碎,微炒),木瓜3两(干者),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五味子1两,黄耆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不止,闷绝不住,腹痛转筋。

【用法用量】木瓜散(《圣惠》卷七十八)、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藿香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陈皮(去白)、厚朴、甘草(炙)、枳壳、苍术(米泔浸)、乌豆(炒、去皮)、缩砂仁、白芍药、当归、藿香叶、川芎、木瓜、百药煎、阿胶(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赤白五色,诸般泻痢。

【用法用量】用生姜茶芽蜜水煎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处方】藿香叶(去土)1两,半夏曲1两,甘草(炙)1两,陈皮(去白)2两,厚朴(去粗皮,姜制)2两,人参(去芦)半两,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气不和,吐逆,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水1小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别名】藿香汤、藿香正气散、藿脾饮、藿香脾饮

【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甘草(炙)1两,半夏(切作4片,姜汁浸1宿,以粟炒黄)1两,藿香叶1两,陈皮(去白)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噫醋吞酸,哕逆恶心;及山岚瘴气。留饮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藿香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四)。藿香正气散(《普济方》卷二○六引《指南方》)、藿脾饮(《证治要诀类方》卷二)、藿香脾饮(《准绳·类方》卷五)。

【摘录】《局方》卷四

【处方】茯苓、紫苏、藿香、苍术、陈皮、厚朴、桔梗、半夏、甘草、大腹皮。

【功能主治】感冒,兼痰嗽气壅。

【摘录】《慈幼新书》卷九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陈皮、藿香、木香、厚朴、甘草、苍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脱肛。

【用法用量】加生姜、南枣,煎汤调服。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处方】藿香1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桑木耳1分,葛根1两(锉),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烦乱,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厚朴1两,藿香叶1两,生姜1两,陈橘皮1两,半夏1两,甘草1两。

【制法】上同杵令烂,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疟吐下之后。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藿香1两,白附子半两(炮裂),零陵香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甘松香1两,川乌头半两(炮,去皮脐),牛黄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与牛黄、麝香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伤寒中风,头昏,皮肤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葱酒调下,日3服,夜1服。

【摘录】《圣惠》卷十

【别名】藿香汤、藿香饮

【处方】藿香1两,厚朴1两(去粗皮,姜汁炙令香熟),甘草3分(炙),官桂半两(去粗皮),青皮3分(汤去瓤,细切,麸炒)3分,干姜1两(炮),枇杷叶1分(炙去毛)。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消食,进饮食,化冷痰。主霍乱。脾胃气虚弱,呕吐不食;脾胃虚寒,痰盛,呕吐不止,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藿香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藿香饮(《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藿香叶、零陵香、莎草根(炒去毛)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头旋目眩,痰逆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腊茶清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白附子(炮)1分,藿香1分,桑螵蛸1分,僵蚕(去足,令净)1分,腻粉20文。

【制法】上为末,同研匀。

【功能主治】急惊风,夜间惊啼,不得睡,或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1字,薄荷暖酒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处方】藿香1分,木香1分,葛根1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丁香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吐逆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频频温服。量儿大小,临时分减。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藿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木瓜1两(干者),桂心半两,白术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䓖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多,脾胃虚乏,心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藿香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白僵蚕半两(微炒),天南星半两(炮裂),干蝎半两(微炒),桑螵蛸半两(微炒),麻黄3分(去根节),半夏半两(汤洗7遍,以生姜半两去皮,同捣令烂,炒令干),腻粉1分(研入),麝香1分(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言语謇涩,心膈痰涎不利,四肢时有抽掣。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藿香1两,芎䓖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当归3分(锉,微炒),茅香1握,麦门冬3分(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呕逆,食物不住。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藿香1两,丁香1钱,木香半两,缩砂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5分,煎3分,通口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处方】藿香1分,香薷(并为末)1分,白茯苓(末)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姜汤调下,如人行3-5里进1服,连进3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婴童宝鉴》

【处方】藿香、厚朴(制)、半夏(泡)、白术、干葛、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退热。主时气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服。

【摘录】《袖珍小儿》卷六

【处方】高良姜半两,藿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均分为4服。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碗,煎至1盏,温服,未定再服。

【摘录】《鸡峰》卷十四

【处方】全蝎子8个,荜拨半两,川乌半两,川芎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首风。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搐入鼻中;或以茶清食后调服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引《海上方》

【处方】陈皮、藿香叶、厚朴(姜制)、枳壳(去瓤)、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和胃,进乳食。主小儿脏腑不调作泻,青黄黑白,乳食不消,粪中有冻如鸡子清,兼暴泻如水,其证肚痛,微热,面唇黄白。

【用法用量】陈米饮调紫苏汤调下。粪中有黄白冻子,木瓜并白梅去盐煎汤送下;如痢止,枣子煎调送下;慢惊或偏坠红肿内吊,紫苏汤调下,3-5服痛止。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处方】藿香1两,桂心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丁香半两,白豆蔻1两(去皮),人参1两(去芦头),神曲半两(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半两,香附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气攻脾胃,不思饮食,若食即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藿香、人参、茯苓、白芷、威灵仙、甘草、桔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和气安胎,利胸膈。主妇人妊娠,噎塞阻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6分,温服。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藿香叶(焙)1两,诃黎勒皮(焙)10枚,人参半两,丁香半两,糯米300粒,石莲心200枚,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开胃和气。主霍乱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煨和皮生姜1块,大枣2个,同煎,空心,食前浓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别名】藿香汤

【处方】藿香半两,诃黎勒半两(煨,用皮),人参3分(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半夏半两(汤浸,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肉桂3分(去皱皮),白术3分,草豆蔻1两(去皮),枳实半两(麸炒微黄),高良姜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冷热不和,胸膈满闷,四肢无力,痰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藿香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注意】忌生冷、油腻、饴糖。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藿香(去土)21叶,枳壳2片(去瓤,湿纸裹,煨令熟),蚌粉(枳壳大)1块。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不因风寒所得,肺胃气不和而咳嗽。

【用法用量】婴小服1字,2-3岁服半钱,蜜水调下,不过2-3服安。儿大以意加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处方】藿香半两,草乌头半两(炮,去皮脐),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乳香3皂子许(研)。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风客阳经,头重疼痛,及偏凑一边,绕额角痛。伤风挟痰饮,上厥头疼,偏正夹脑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1字至半钱,发时服,好茶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藿香1钱半,半夏1钱半,茯苓1钱半,陈皮1钱半,生姜1钱半,丁香5分。

【功能主治】化痰。主呕吐。

【用法用量】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藿香1钱,白术1钱,厚朴1钱,陈皮1钱,茯苓1钱,半夏1钱,紫苏1钱,桔梗1钱,白芷1钱,香薷1钱,黄连1钱,扁豆1钱,腹皮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藿乱。身热,渴,体重骨疼,是暑湿症者。

【用法用量】加姜、葱,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藿香2钱,赤曲2钱,半夏1钱(姜汁制)。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南木香汤调下;木瓜汤亦得。3服立止。次用调中散。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郑愈方

【处方】厚朴(去皮)1两,半夏(洗)1两,生姜(去皮)1两(3味同捣烂,焙干),藿香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仁1两,橘皮(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看完了上文对于藿香散这种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了许多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茶品方面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

半夏散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散,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半夏散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半夏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紫菀(去苗.净洗)、五味子(捡净)、半夏(汤泡七次)、甘草(炙),各五两;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各二两半。

【炮制】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45克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30克 赤茯苓30克 紫苏叶30克 诃黎勒皮45克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90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行气散结,化痰利咽。主气郁痰结,咽喉中如有炙脔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30克 射干30克 牛蒡子(微炒)30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22克 羚羊角屑22克 桔梗(去芦头)22克 昆布(洗去咸味)22克 槟榔22克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5克 赤茯苓22克 甘草(炙微赤,锉)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宜肺理气,化痰软坚。主气郁痰凝,结成瘿气,咽喉肿塞,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60克 吴茱萸(汤洗七遍,焙干,微炒)15克 桂心30克 人参(去芦头)30克 白术30克 当归30克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45克 枳实(麸炒微黄)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主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喘息短气,不得安卧,胸满肠鸣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60克

【制法】上一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以陈酱汁调和如糊,涂摩患处,一日二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别名】破棺散(《世医得效方》卷十)。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去滑,不拘多少)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开窍苏醒。主魇寐突然死亡;诸物所压,水溺,金疮,卒致闷绝,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即活。但心头温者,一日可治。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芍药1两,前胡半两(去芦头),黄芩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知母1两,麦门冬半两(去心),栝楼根半两,黄耆1两(锉),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7日,烦躁而渴,胸中痰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粳米、小麦各10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柴胡2两(去苗),黄芩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栝楼根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10余日不解,往来寒热,发如疟,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紫菀1两(去苗土),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诃黎勒皮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呕吐,心胸满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赤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紫苏茎叶1两,前胡1两,桂心3分,槟榔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烦闷呕逆,心胸壅闷,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1两,赤茯苓1两,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1两,细辛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干姜3分(炮裂,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胸中冷痰饮,气满,不欲食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黄芩3分,前胡3分(去芦头),芎藭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紫苏茎叶1两,羚羊角屑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旋覆花半两,赤茯苓1两,石膏2两,桑根白皮3分(锉),独活3分,槟榔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脚气上攻,心胸痰壅,头痛目眩,背膊烦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桂心半两,赤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大腹皮3两(锉),桔梗3分(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腹虚胀,两胁妨闷,喘促,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麝香、雄黄、半夏、巴豆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蛇咬。

【用法用量】敷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当归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气上奔,胸中逆满,喘息短气,不得安卧,腹中冷气,肠鸣相逐。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汤浸去滑,焙干为末,姜汁和作曲,焙干)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研)2两,木香半两,桂心(去粗皮)1两,陈橘皮1两(汤洗浸),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3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消食,温胃止逆。主冷痰。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七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黄连半两(去须),黄芩1分,干姜半两(炮裂,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锉,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后,吐泻不止,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3分,木香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腹胀,烦热呕吐,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茹1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木通1两(锉),桂心1两,赤茯苓2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五膈气,噎闷,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处方】半夏1钱,南星1钱,白僵蚕(直者)1钱。

【制法】用巴豆7粒(去皮油),合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胙腮。

【用法用量】用少许生姜自然汁调涂外面肿处。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半夏3分(生),黄葵子1分,防风1分,远志1分,款冬花1分,桂心1分,前胡1分,干姜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吃食大多,伤脾,即不食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米饮调下。服之立效。

【注意】乳母不可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紫苏子1两(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胸心满塞,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5钱(酢煮),赤茯苓(去皮)2钱,甘草(生)2钱,陈粳米50粒。

【制法】上锉,焙。

【功能主治】暑伏热生痰,呕吐中痞。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不止,调姜茹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生半夏、杏仁各等分。

【制法】上捣烂,与白面等分,新汲水调膏。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主

【用法用量】涂之。

【摘录】《仙拈集》卷四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白茯苓2两,泽泻1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2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反胃,呕哕吐食,渴欲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沉香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七气,脏腑虚冷,心胸气上,劳乏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射干1两,白术1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枳壳1两(裁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痹噎塞,心下烦满。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1两(汤洗7次去滑),干姜1两(炮),丁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冷痰饮,胸膈气满吐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姜汤、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七

【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白术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呕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3分(去芦头),槟榔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癖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麻黄1两(去根节),细辛1两,枳实2两(麸炒微黄),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两(去芦头),泽泻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理中,通膈,破寒。主上焦虚寒,短气不续,膈间厌闷,饮食先吐而后下。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前胡2两(去芦头),白术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黄芩1两半,当归3分(锉,微炒),茵陈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酒癖,宿食不消,胸心胀满,呕逆,不纳饮食,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桔梗1两(去芦头),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1两(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槟榔1两,赤芍药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痃癖气,急硬满胀。心肋多痛,不能食物,气攻胸背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桔梗3分(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槟榔7枚,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2分(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胁肋下有癖急硬,气满不能饮食,胸背疼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半夏1两半(汤洗7遍去滑),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桂心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京三棱1两(炮,锉),当归1两(锉,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槟榔1两,诃黎勒皮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伏梁气,心下硬急满闷,不能食,胸背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桂心1两,赤茯苓3分,白术3分,枳实(麸炒黄)3分,木香3分,陈橘皮3分,甘草1分(炙微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胸痹,心下坚痞,胸背缓急疼痛,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半分,去滓温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前胡3分(去芦头),紫苏茎叶1两,木通半两(锉),木香半两,白术3分,槟榔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腹胀满,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半夏(汤洗7遍)2两,白蔹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铁棘竹木,诸鲤在喉中不下,及刺在肉中拆不出,箭镞毒药在内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酒调下,日3次。半夏戟人喉,以生姜汁解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细辛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麻黄3分(去根节),桂心2两,前胡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紫菀半两(洗去苗土),桑根白皮半两(锉),贝母半两(煨令微黄),柴胡半两(去苗),甘草1分(炙微赤,锉),木通半两(锉),诃黎勒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外伤风冷,声嘶言不能出,胸膈气滞。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热面。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白术2两,赤茯苓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芍药1两,柴胡1两(去苗),大腹皮2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1两,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劳实,四肢不举,五脏不调,胀满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饴糖、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高良姜半两(锉),桂心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不和,不思食饮,心膈痰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黄芩3分,人参3分(去芦头),干姜3分(炮裂,锉),黄连3分(去须,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不经发汗后成狐惑,下利,腹中愊坚,干呕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半两(去芦头),木香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木通半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百合1两,桑根白皮3分(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久不愈,大小便涩,腹满微喘,时复痰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黄芩1两,百合3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黄连1两(去须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下利不止,心中愊坚而呕。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前胡3分(去芦头),诃黎勒皮3分,赤芍药3分,桂心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木香半两,槟榔半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心腹胀满疼痛,胸膈壅滞,或呕哕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枳实半两(麸炒令黄),前胡半两(去芦头),诃黎勒1两(用皮)。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呕哕,心胸不利,头目昏重,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葛根半两(锉),麦门冬3分(去心),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不纳饮食,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芦根1两(锉),赤茯苓3分,泽泻3分,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麦门冬3分(去心)。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呕吐,烦渴欲饮水。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柴胡1两(去苗),黄芩半两,赤芍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3分(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腹胃虚胀,心膈壅滞,呕哕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去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处方】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枳壳3分(麸炒,去白瓤),赤茯苓3分,前胡3分(去芦头),木通3分(锉),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脚气,心烦满闷,不下饮食,呕逆痰唾。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赤芍药2分,枳实3分(麸炒微黄),细辛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肝劳实热,易怒,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胸中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空腹温服,晚食前再服。

【注意】忌饴糖、羊肉、生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柴胡(去苗)1两,黄耆(锉)1两,赤芍药1两,人参(去芦头)1两,桂心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大腹皮(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腹胁虚胀,心膈壅滞,呕逆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3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

【功能主治】少阴病,咽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白饮调下,日3次。

【各家论述】《伤寒集注》:方有执曰,此以风邪热甚,痰上壅而痹痛者言也。故主之以桂枝祛风也,佐之以半夏消痰也,和之以甘草除热也。

【摘录】《伤寒论》

【处方】半夏(洗,焙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病啘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生姜汤调下。

【注意】忌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红豆蔻3分(去皮),茅香花3分,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见食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木香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槟榔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前胡1两(去芦头),赤茯苓2两,桂心半两,旋覆花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微黄),细辛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久积痰毒于胸膈不散,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炙煿、热面、猪犬肉。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防风半两(去芦头),旋覆花1两,前胡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桂心1两,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脏虚损,上热下冷,心胸壅滞,痰毒结实,唾如筋胶,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半夏1两(水煮1伏时,晒干),泽泻1两,桂心1两,干姜1分(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2日,痰逆头疼,四肢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和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葛根1两(锉),

半夏干姜散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干姜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而且 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对于半夏干姜散这种比较受欢迎的方剂,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它的吃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运用它了。

【处方】半夏 干姜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温胃止呕。主胃中有寒,干呕吐逆,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浆水300毫升,煎取210毫升,顿服之。

【备注】本方证属胃中有寒,津液凝为痰涎,随胃气上逆,因而干呕、吐涎沫。方中干姜温胃散寒;半夏化痰,降逆止呕。二味配合,共成温胃止呕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半夏、干姜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干呕吐逆,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浆水1升半,煎取7合,顿服之。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赵以德:干呕吐涎沫者,由客邪逆放肺,肺主收引,津液不布,遂聚为涎沫也。用半夏、干姜之辛热,温中燥湿;浆水之寒,收而行之,以下其逆,则其病自愈矣。

【摘录】《金匮》卷中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半夏干姜散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很多深受各种疾病困扰的人摆脱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选择。

藿香煮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藿香煮散是什么吗?关于藿香煮散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肉豆蔻(去壳)1两,诃黎勒皮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去皮)1两,麦糵(炒)1两,陈曲(炒)1两,干姜(炮)半两,高良姜(锉,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久积聚,宿滞不消,或翻胃吐逆,恶心干哕;及脾寒疾;水泻及肠风脏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生姜1块拍破,同煎至7分,入盐1捻,热服。水泻及肠风脏毒,热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大家看过对藿香煮散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藿香托里散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托里散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藿香2钱半,连翘2钱半,山栀仁2钱半,川当归(酒洗)2钱半,木通(去节)2钱半,芍药2钱半,僵蚕(去丝)2钱半,甘草2钱半,大黄(生用)5钱,茵陈5钱,黄耆(生用)5钱,贝母5钱。

【功能主治】解毒,正气理虚,祛风除烦,排脓活血,定痛消肿。主诸肿毒痈疽,已溃未溃者;及疔疮流注遍身,并内外一切黄证,恶心呕逆,憎寒壮热,昼夜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酒水各大半盏,煎8分,病在上,食后温服;病在下,食前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藿香2钱半,连翘2钱半,升麻2钱半,葛根2钱半,甘草2钱半,栀子2钱半,木通2钱半,当归2钱半,牛蒡子2钱半,白僵蚕2钱半,黄耆5钱,茵陈5钱,大黄(煨)5钱。

【制法】上为粗末,分作4服。

【功能主治】诸恶疮肿痛,已发未发皆可服。

【用法用量】每服水1大碗,煎至7分,入酒1盏,去滓,临卧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必用全书》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藿香托里散的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藿香托里散的认识会更加清晰。藿香托里散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帮助是很大的。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要懂得调理身体。

大藿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严重的可导致身体功能紊乱等问题,中药方剂在一些疾病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大藿香散。

【处方】藿香30克 陈皮 厚朴(姜制)青皮(麸炒)木香,人参 肉豆蔻(面裹煨)良姜(炒)麦蘖(炒)神曲(炒)诃子(煨,去核)白豆蔻(去皮)甘草(炙)各15克 白干姜(炮)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顺气,利膈开胃。主脾胃虚寒,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泄泻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生姜汤调服,如水泻滑泄,肠风脏毒,米饮汤调下;赤白痢,用甘草、黑豆汤调下,脾胃虚泠,宿滞酒食,痰气作晕,人盐少许,生姜、红枣汤调服,胃气吃噫,用生姜自然汁一呷,入盐少许,调服此药。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沉香(去白)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诃子(煨,去核)1两,人参(去芦)1两,良姜(炒)1两,麦糵(炒,大麦炒)1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炒)1两,甘草(炒)1两,青皮(去瓤,麸炒)1两,厚朴(姜汁制,炒)1两,缩砂仁1两,白干姜(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气脾胃,变为万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开),水1盏,同煎7分,盏中先放盐1捻:将药倾在内,空心热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经验秘方》

【处方】藿香叶1两,半夏曲1两,白术1两,木香(不见火)1两,白茯苓(去皮)半两,桔梗(去芦,锉,炒)半两,人参半两,枇杷叶(拭去毛)半两,官桂(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忧、愁、思、虑、悲、恐、惊七情伤感,气郁于中,变成呕吐;或作寒热,眩晕痞满,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

【别名】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0两,人参10两,茯苓10两,桔梗10两,木香10两,桂(取心)10两,白术10两,半夏(汤洗7遍,为末)半两(姜汁和成饼子,阴干),枇杷叶10片(刷去毛)。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病愈之后,复为寒邪伤气,气寒则不能食,胃无谷气以养,心下虚满,不入饮食,时时欲呕,呕无所出,惙惙短气,其脉微弱。

【用法用量】藿香汤(原书同卷往文引《琐碎录》)。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青皮(去瓤,麸炒)1两,神曲(炒)1两,人参(去芦)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良姜(炒)1两,大麦糵(炒)1两,诃子(煨,去核)1两,白茯苓1两,甘草(炒)1两,厚朴(姜汁制,炒)1两,陈皮(去白)1两,白干姜半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顺气,利膈开胃。主心肺脾胃气,变为万病。脾胃虚寒,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泄泻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不拘时候。如汤点,加生姜、盐、紫苏最佳。吐逆泻痢,不下食或呕酸苦水,翻胃恶心,并用水1盏,加煨生姜半块(拍破),同煎,盐1捻安盏中,候煎药及7分,热呷;水泻滑泄,肠风脏毒,陈米饮入盐,热调下;赤白痢,煎甘草、黑豆汤下;脾元受虚邪,变为寒热,或脾胃虚冷,醋心气胀,宿滞酒食,噫满不化,膈上不快,面色积黑,痰气作晕,头目眩掉,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7分,入盐少许,嚼姜,枣汤热服;胃气吃噫,生姜自然汁半茶脚,入盐点,热呷;绝不思食,或吃少气弱膈满,煨姜小块先嚼,入盐点,热服,中酒亦如之。

【临床应用】霍乱呕吐:盛季文传于贺方回云:顷在河朔,因食羊肝,生脾胃泄泻脓血,仍发脾气,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时出冷汗,四体厥逆,殆不可忍,邑宰万俟湜怀此药,煎以进,再服即定。

【摘录】《百一》卷二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大藿香散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又是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但如果没有需要还是不建议滥服的。

半夏茯神散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半夏茯神散,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半夏茯神散吗?半夏茯神散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半夏2两(制),茯神1两半(去木),枣仁3两,远志1两半,胆星2两,天麻2两(煨),陈皮1两半,木香1两,磁石3两,乌梅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癫妄,脉弦滑者。

【用法用量】水1盏,煎数沸,加姜汁1匙,调服3钱。

【各家论述】心虚,痰扰神明,不能安于神舍,故癫妄失伦,语言无绪焉。枣仁养心宁神,茯神安神定志,半夏燥湿痰醒脾,胆星清热痰快膈,远志通肾交心,磁石镇虚坠热,天麻祛风化痰,木香调和气化,陈皮利中气以化痰也,更以生姜散豁痰涎,乌梅收敛耗散之气而安神明也。为散煎服,使痰化气清,则神志得养而癫妄无不宁,语言无不清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二

【处方】半夏1两2钱,茯神1两2钱,天麻(煨)8钱,胆星8钱,远志肉8钱,枣仁(炒)8钱,广皮8钱,乌药8钱,木香8钱,礞石(煅)8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癫妄,因思虑不遂,妄言妄见,神不守舍,初病神气未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数沸,加生姜汁数匙,空心和滓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文中不仅给大家介绍了半夏茯神散的功效作用,还给大家分析了半夏茯神散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成,对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们可以试着记一下,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藿香安胃散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藿香安胃散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时候起到的效果。

【别名】藿香安胃汤(《古今医统》卷二十四)。

【处方】藿香 丁香 人参各7.5克 橘红15克

【制法】上药四味,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即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350毫升,加生姜1片,同煎至250毫升,空腹时和滓冷服。

【摘录】《脾胃论》卷下

【别名】藿香正气散、藿香平胃散

【处方】藿香叶1两,半夏2两(汤洗7次,焙干),陈皮2两(去白),厚朴1两(去粗皮、生姜汁制),苍术3两(米泔浸1宿,焙干),甘草2两(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感寒吐泻。

【用法用量】藿香正气散(《医学纲目》卷三十三)、藿香平胃散(《赤水玄珠》卷四)。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藿香养胃汤”。《奇效良方》有砂仁。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通过上面对藿香安胃散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中医认为食疗方剂养生是最直接有效的养生方式,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

半夏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半夏平胃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别名】安中散

【处方】半夏2两(汤浸洗7次,切片,焙干),厚朴4两(姜制),陈皮6两(去瓤,焙干),甘草2两(炙焦黄),苍术6两(米泔浸一伏时,去皮,切,焙干)。

【制法】上锉,慢火炒焦,为粗散。

【功能主治】胃虚,寒热百病,脾寒痰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6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三引《保生回车论》

上面就是关于半夏平胃散的一个功效介绍,从这些介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半夏平胃散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疾病的困扰,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够盲目服用。

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正气散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藿香正气散这种方剂吧。

【处方】藿香(二钱),紫苏(去梗.一钱半),厚朴(姜制.炒)、茯苓(去皮)、陈皮、白芷、半夏(汤洗七次)、桔梗(去芦)、大腹皮、白术,各一钱。甘草(炙.一钱二分)。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增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泄泻,常服除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处方】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30克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60克 藿香(去土)90克 甘草(炙)7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0毫升,热服。如欲出汗,覆盖衣被。

【备注】方中藿香芳香化温,和中止呕,并能发散风寒,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浊;厚朴、陈皮、半夏曲行气燥湿,和中消滞;白术、茯苓健脾去湿;大腹皮行气利温;桔梗宜肺利膈;生姜、大枣、甘草调合脾胃,且和药性。诸药合用,共成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藿香1钱,砂仁1钱,厚朴1钱,茯苓1钱,紫苏1钱,陈皮1钱,白术7分,制半夏7分,桔梗7分,白芷7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憎寒壮热,胸膈满闷,口吐黄涎之类。

【摘录】《笔花医镜》卷一

【处方】藿香1钱,川朴8分,甘草8分,茯苓2钱,制半曲1钱半,薄荷8分,陈皮1钱,苏梗1钱,白术8分,建曲1钱半,大腹皮1钱,豆豉1钱半。

【功能主治】夏令外感风寒,身温无汗,吐泻交作者。

【摘录】《温热经解》

【处方】桔梗1钱,大腹皮1钱,紫苏1钱,茯苓1钱,厚朴(制)1钱,甘草(炙)5分,藿香1钱5分。

【功能主治】外感风寒,内停饮食,头疼寒热,或霍乱泄泻,或作疟疾。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热服。

【各家论述】《冯氏锦囊秘录》:正气强旺则外无感冒之虞,脾胃健行则内无停食之患,稍有不足,外感内伤交作。以甘、桔、紫苏辛甘散其外邪;厚朴、大腹苦辛通其内滞;藿香为君主,内可和中,外可解表,统领诸剂成功,正气赖以复矣,故名藿香正气。

【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处方】藿香1钱半,甘草(炙)5钱,腹皮5钱,白芷5钱,白术5钱,桔梗5钱,陈皮5钱,厚朴5钱。

【功能主治】婴孩小儿,伤寒头痛,憎寒壮热,痰喘咳嗽,心腹疼痛,吐泻虚肿,疳伤。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幼科证治大全》

【处方】藿香叶、厚朴(制)、半夏(制)、甘草(炙)、苍术(米泔浸1宿,炒)、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伤寒发呕。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半盏,加生姜3片,大枣半枚,煎至2分,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处方】大腹皮1两,白芷1两,茯苓1两,枳壳1两,羌活(去芦)1两,独活(去芦)1两,川芎1两,防风1两,半夏1两,荆芥1两,薄荷1两,桑白皮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法修制。

【功能主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疾,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逆,霍乱吐泻,脏腑虚鸣,山岚瘴气,遍身虚肿;妇人胎前产后;小儿脾疳。

【用法用量】每服5钱重,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滓再煎。如要汗,加连须葱白1根,同煎。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六

【别名】正气散、藿香正气汤

【处方】大腹皮1两,白芷1两,紫苏1两,茯苓(去皮)1两,半夏曲2两,白术2两,陈皮(去白)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苦梗2两,藿香(去土)3两,甘草(炙)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解表和中。主外感风寒,内伤食滞,或内伤寒湿,夏伤暑湿,山岚瘴疟诸证。

【用法用量】正气散(《伤寒全生集》卷二)、藿香正气汤(《金鉴》卷五十三)。本方改为丸剂,名“藿香正气丸”(见《饲鹤亭集方》)。

【各家论述】1.《医方考》:凡受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者,风寒客于皮毛,理直解表。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主之。白芷、紫苏、藿香、陈皮、腹皮、厚朴、桔梗皆气胜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气;白术、茯苓、半夏、甘草,则甘平之品耳,所以培养中气,而树中营之帜者也;内伤、外感而成霍乱者,内伤者调其中,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半夏、厚朴、桔梗、大腹皮皆调中药也,调中则能正气于内矣;外感者疏其表,紫苏。白芷,疏表药也,疏表则能正气于外矣;若使表无风寒,二物亦能发越脾气,故曰正气。

【临床应用】1.胃肠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男性,14岁。1970年夏发病,症见腹痛,黑色稀便,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以四肢为着,先后住院三次,诊断为胃肠过敏性紫癜,此次复发症状同前。给予藿香正气散原方:剂后,恶心、呕吐、腹痛明显好转,能进饮食。5剂后症状大减,服10剂痊愈,迄今未再复发。

【摘录】《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苏叶、土藿梗、桔梗、陈皮、茅术、厚朴、牛蒡子、赤茯苓、焦曲、半曲、煨葛根、蝉衣、甘草。

【功能主治】痧喉。形寒发热,面若装朱,痧不出肌,即现上吐下泻,腹痛如绞,甚至发厥口噤,目闭神昏者。

【摘录】《痧喉证治汇言》

使用藿香正气散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加味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的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由常用的养生药材混合制成的,加味藿香正气散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加味藿香正气散的药效有哪些吧。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丁香半钱,缩砂半钱,良姜半钱,南木香半钱。

【功能主治】饮食中忧怒伤脾,腹内膨满,泄泻频并,或作晨泄。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

【摘录】《得效》卷五

【处方】藿香叶2两,紫苏叶1两6钱,粉甘葛2两,漂茅术2两,山查肉1两6钱,云茯苓2两,嫩桂尖6钱4分,广陈皮2两,大腹皮2两(洗浸),宣木瓜2两,建神曲1两6钱,白芍1两,陈香薷1两6钱,煨枳壳2两,芽桔梗2两,法半夏1两6钱(姜汁制),大麦芽1两6(炒),炒扁豆2两,粉甘草8钱,建泽泻2两(淡盐水炒),猪苓块2两。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生姜捣汁1盏,和白水为丸,或将腹皮、生姜2两,煎水搓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热杂感,吐泻胸满腹胀,头痛或口渴,霍乱转筋,小便赤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小儿量减。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处方】苏叶1钱,陈皮1钱,茅术(炒)1钱,葛根(煨)1钱,蝉退1钱,藿香梗钱半,厚朴(炒)钱半,半夏曲(炒)钱半,牛蒡子(炒,研)3钱,赤苓3钱,焦神曲2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烂喉痧,形寒发热,面若装朱,痧不出肌,上吐下泻,腹痛如绞,甚至发厥口噤,目闭神昏,乃内挟宿滞痧秽,外感戾毒暴寒,折伏表里为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吐泻之后,津液大伤,必然发渴,切勿与蔗梨一切寒凉之物。

【摘录】《卫生鸿宝》卷四

看了上文对于加味藿香正气散的介绍,我们对于加味藿香正气散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