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黑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没有注意平日的养生。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黑香散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黑香散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橄榄核(烧灰存性)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男女下疳,腐烂红肿,痛痒难当,及梅毒内蕴,邪火正盛者;并治一切极痒诸疮。

【用法用量】每3克,加冰片0.6克,研匀密贮。用时或干掺,或用麻油、猪胆汁调搽患处。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处方】青州枣不拘多少,轻粉。

【制法】枣去核,以轻粉实其中,用布纸缚定,瓦衬,煅为炭,盏合出火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顽疮。

【用法用量】麻油调敷。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二引《吴氏集验方》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黑香散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相关阅读

橘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橘香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橘香散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橘香散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别名】顺气橘皮汤、白术橘皮散

【处方】白术4两(米泔浸1宿,洗净),陈皮2两(去白),茯苓2两(去皮),甘草2两(炙),附子1两(炮),干姜半两(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调顺三焦,平和胃气,顺气。主三焦气满,皮肤坚胀。

【用法用量】顺气橘香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白术橘香散(《普济方》卷四十三)。

【摘录】《博济》卷二

【别名】橘皮汤

【处方】陈皮(汤浸,去白,晒,面炒黄)。

【制法】上为末,麝香研。

【功能主治】小儿吹乳致乳痈,痛极不可忍者,未结即散,已结即溃。

【用法用量】橘皮汤(《直指》卷二十四)。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橘皮散”。

【摘录】《袖珍》卷四引《圣惠》

上文就是对橘香散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兰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兰香散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兰香散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兰香散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兰香叶(烧灰)6克 铜青1.5克 轻粉0.3克

【制法】上为细末令匀。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气,鼻下赤烂。

【用法用量】看疮大小,掺患处。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轻粉1钱,兰香(末)1钱,密陀僧半两(醋淬为末)。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牙疳,牙齿溃烂,以至崩砂出血齿落者。

【用法用量】敷齿及龈上。立效。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白兰香叶(阴干)1两,百合1两,黄柏(蜜炙,锉)1两,胡粉(研)1两,黄蜀葵花(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风毒恶疮,及下注疮,或痛或痒。

【用法用量】以醋调涂疮上,如有汁,即干敷。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兰香(焙干烧灰)。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疳齿宣露。

【用法用量】加麝香少许同研匀,贴宣露处。有涎吐了,误咽无妨。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处方】兰香1分,人粪1分,白狗粪1分,虾蟆1分,白矾1分,蜘蛛1分,蚯蚓1分,蜗牛子(8味并烧灰)1分,芦荟(研)1分,蚺蛇胆(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痢。

【用法用量】以苇管斜批,吹少许入鼻中及齿上,更以蜜和涂纸上贴之;如下部,即纳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以上就是对兰香散配方的详细介绍,是一个不错之选,不过制作的时候需要适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龙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养生呢,相信这是很多人感到困扰的问题,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方剂养生。下面来介绍一下龙香散。

【处方】白术1分,石胆半钱(研),龙齿1钱,陈皮(末)1钱,麝香半字(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五疳瘦悴,多啼叫唤,口疮发穗。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2岁以下者每服1字,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二

【处方】当归(去芦,净洗)、龙骨(煅)、赤石脂、乌鱼骨、白术、香白芷、人参(去芦)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肠胃虚弱,滑泄无度,腹痛肠鸣,或疳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乳食前温米饮调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处方】地龙(去土,炒,为末)、乳香(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掺在纸上,作纸捻。

【功能主治】偏头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于灯上烧令烟出,即迎烟熏鼻,随患左右用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以上就是龙香散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妙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妙香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妙香散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妙香散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麝香(别研)一钱,木香(煨)二两半,山药(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黄蓍、远志(去心.炒),各一两;人参、桔梗、甘草(炙),各半两;辰砂(别研)三钱。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不常,夜多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常服补益气血,安神镇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白茯苓 茯神 远志(去心)各15克 人参 益智(去皮)五色龙骨各30克 朱砂7.5克(研)甘草7.5克(炙)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益气宁心,固精止遗。治夜梦遗精,惊悸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卫生家宝》引王荆公方(录自《普济方》卷二一七)

【别名】辰砂妙香散(《仁斋直指》卷十六)。

【处方】麝香(别研)3克 木香(煨)75克 山药(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黄耆 远志(去心,炒)各30克 人参 桔梗 甘草(炙)各15克 辰砂(别研)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气宁神,行气开郁。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无常,夜多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梦遗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备注】方中山药固肾涩精;人参、黄耆、甘草补心固气;远志、朱砂、茯神宁心安神;桔梗开肺气;木香舒肝脾;麝香解郁结。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安神,理气开郁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最后提醒下妙香散虽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好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可以的放话,选择日常多注意饮食,因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

二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二香散这款方剂。

【处方】木香、藿香、白豆蔻、半夏曲、厚朴(姜制)、陈皮、茯苓、苍术、甘草(炙),各半两。益智仁、缩砂仁,各一两。丁香,二钱半。

【功能主治】治风气食三证通用,调畅胃气,须兼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半,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紫苏 陈皮 苍术各30克 香薷(去根)60克 香附子75克(炒去毛)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甘草 扁豆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主感冒风寒暑湿,呕恶泻利,腹痛;瘴气,及饮冷当风,头痛身热,伤食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木瓜2片,葱白2根同煎,热服。外感肿满,先以此方多加车前子、木瓜煎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一

【处方】砂仁 木香 黑姜 陈皮 炙甘车各30克 香附90克(姜汁炒)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散寒消食。主产后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心腹疼痛,口鼻气冷,吞酸满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生姜汤调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五

【处方】真藿香1钱2分,丁香1钱,白滑石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止吐。主

【用法用量】每服5-7分,米饮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处方】青皮1钱,陈皮1钱,木香6分,诃子5分,丁香10粒,沉香7分,甘草4分(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痰喘,日夜不宁,喉中痰响,不能唾出,或将出而复吞下,手足冷而喘息不安,或身微热而足冷;或病后体虚,寒痰上涌,或喘咳吐泻兼作,或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以滚汤调服2-3分;或用药煎汤亦可。

【各家论述】用青皮、陈皮为君,以顺气化痰;木香去寒气;诃子敛肺气;丁香温脾胃,脾暖则不吐;沉香为使,如钱如石之坠也。

【摘录】《人己良方》

【处方】木香(末)3分,檀香(末)3分。

【功能主治】天行壮热。

【用法用量】清水和服;仍用温水调涂囟门。

【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处方】赤龙爪20个,苦丁香20个,苦葫芦子1撮,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中肉蝼蛄。

【用法用量】用纸捻子蘸药末点之。

【摘录】《医部全录》卷一五二

【处方】香鼠1枚(和毛炙令焦),麝香少许(别研)。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远年冷漏。

【用法用量】有脚底被签破,经百日疮口不合,贴此药遂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处方】木香、沉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气郁于下,小便隐秘不通。

【用法用量】煎陈皮、茯苓汤调下,空心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二

【处方】苏茎叶1两,陈皮1两,苍术1两,香薷2两,香附子2两,厚朴半两,甘草半两,扁豆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四时感冒冷湿寒暑,呕恶泄利,腹痛瘴气,饮冷当风,头疼身热,伤食不化。

【用法用量】伤寒不敢服麻黄。桂枝,初以此药解表发散。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五

【处方】香薷、白扁豆、厚朴、陈皮、香附、苏叶、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夏日得病,头疼身热,伏暑、伤寒疑惑之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如宜方》

【处方】白胶香半钱,降真香(用心,无土气者)半钱,海螵蛸半钱,五倍子(去内虫屑)半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瘰疬脓汁不干。

【用法用量】先用槲皮散煮水,净洗患处,后以此药1钱或2钱干涂上,外将水纸封掩。3-5次即效。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木香半两,藿香叶半两,白豆蔻仁半两,半夏曲半两,厚朴(制)半两,橘皮半两,茯苓半两,苍术(炒)半两,甘草(炙)半两,益智仁1两,缩砂仁1两,丁香2钱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调畅胃气。主痈疽兼风、气、食三证者。

【用法用量】每2钱半,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处方】赤芍药半两,姜黄1分,木香2钱,丁香49粒(怀干)。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脾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1盏,去滓,发时热服。

【注意】忌生冷。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吴氏集验方》

【处方】香附子1两,藿香叶2钱,甘草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气不安,气不升降,饮食不美,呕吐酸水,起坐觉重。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点下。

【摘录】《妇人良方》卷十二

【处方】白丁香(直者)49粒,丁香21枚(为末),石燕子1枚(捣,研),硫黄(研)3钱,腻粉(炒)1钱匕(研),密陀僧(研)3钱,硇砂(研)3钱。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乳癖。

【用法用量】每服一岁半钱匕,二岁1钱匕,十岁以上2钱匕,用面汤调下。如左肋下病,卧左边;如右肋下病,卧右边,至晓取下癖积是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处方】藿香正气散、黄连香薷散。

【功能主治】暑湿相搏,霍乱转筋,烦渴闷乱。

【用法用量】各相拌和,加生姜、葱,水煎服。

【摘录】《医方大成》卷二

上文所说的关于二香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节养生,这样才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桂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桂香散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高良姜(锉,炒香熟)草豆蔻(去壳,炒)甘草 白术 砂仁 厚朴(去粗皮,锉)各30克 青橘皮(去瓤,炒黄)诃子肉各15克 肉桂7.5克 生姜30克(切)枣肉30克(切,二味同厚朴一处,用水250毫升,煎令干,同杵为团,焙干用)

【制法】上药同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止泻。治脾胃虚弱,腹痛,冷泻。

【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空腹用沸汤调服。

【摘录】《苏沈良方》卷四

【处方】桂心5钱,琥珀5钱,当归5钱,川芎5钱,没药、香附、茴香、川楝子、木香、吴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脉虚滞,瘕气攻疼。

【用法用量】方中没药、香附、茴香、川楝子、木香、吴萸以及灵脂、沉香用量原缺。

【摘录】《医级》卷九

【处方】桂心1两,乳香(去油)1两。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催生。主

【用法用量】作3次服,芎归汤下。

【摘录】《胎产秘书》卷中

【处方】水银3钱,黑锡3钱,硫黄5钱。

【制法】铫内用柳木捶研,煞微火上,细研为灰,取出后入丁香末2钱、桂末2钱、生姜末3钱,1处研匀。

【功能主治】膈气反胃,诸药难效,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甚者食已辄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米粥饮调下。1服取效,病甚者再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桂(去粗皮)2两,栝楼根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蛇咬,毒气攻心。

【用法用量】以小竹筒盛,密塞。带行,卒为毒蛇所中即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处方】高良姜(锉,炒香熟)1两,草豆蔻1两,甘草1两,白术1两,缩砂肉1两,厚朴(去粗皮,锉)1两,青橘皮(去瓤,炒黄)半两,诃子肉半两,肉桂1分,生姜1两,枣肉1两(2味同厚朴一处,用水1碗,煮令干,同杵为团,焙干用)。

【制法】上同为末。

【功能主治】温脾止痛。主脾胃虚弱,腹痛冷泻,及妇人脾血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盐少许,空心沸汤点下。

【摘录】《苏沈良方》卷五

【处方】桂(去粗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鹅、鸭及鸡骨,鲠在喉中。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绵裹含咽。10次,其骨软渐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桂香散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甲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治疗疾病,很多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事实也证明中医调理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错的,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疗效非常好的中药方剂甲香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犀角散

【处方】甲香1两,犀角屑1两,射干1两,木香1两,熏陆香1两,丁香1两,黄连1两,川升麻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牡蛎1两(烧为粉),羚羊角屑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黄芩1两,黄柏1两(锉),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射工毒肿生疮。

【用法用量】犀角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七

通过本文,相信你学到更多的甲香散食用方法了吧!甲香散可以增强我们身体的抵抗力,调理各个系统的机能,了解了甲香散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试一试。

香芎散的功效与作用


香芎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香附子(炒,去皮)180克 川芎 香白芷 甘草(炙)各60克 藿香叶120克 石膏(研如粉)9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伤风,鼻塞头痛,及时行瘟疫。

【用法用量】每服5克,热茶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处方】川芎 香附子(炒)石膏(水飞)白芷 甘草 薄荷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偏正头风。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或茶清调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通过上面对香芎散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中医方剂非常推崇这话不假,方剂从古代便伴随人们一直到现在。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方剂也被人们研究出来,并且大受人们的喜爱。这些非传统的方剂,不仅天然无公害,而且还有这很好的养生功效呢。

黑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黑逍遥散。

【处方】柴胡 白芍 归身 白术 茯苓 甘草 熟地

【功能主治】养血疏肝,健脾和中。治肝郁血虚,胁痛头眩,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肩胛绊痛,或时眼赤痛,连及太阳;及妇人郁怒伤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闭,沙淋崩浊。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备注】本方乃《局方》逍遥散加熟地而成。方中熟地、当归、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缓急为君;白术、茯苓、生姜、大枣益气健脾和胃为臣;柴胡疏肝解郁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同用,气血兼顾,肝脾并调,共奏养血疏肝,健脾和中之功。

【摘录】《医宗己任编》卷一

【处方】逍遥散加熟地。

【功能主治】肝胆两经郁火,以致胁痛头眩,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肩肿绊痛,或时眼赤痛,连太阳,无论六经伤寒,但见阳症;妇人郁怒伤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闭,沙淋崩浊等症。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微微温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任劳多郁,亏损肝脾,致经气不调,经行失其常度而崩漏不已焉。生地壮水滋阴,兼能凉血止血;白术健脾燥湿,即可止漏定崩;白芍敛阴和血;当归养血归经;柴胡升阳解郁;茯苓渗湿和脾;甘草缓中和胃也。

【摘录】《医宗己任篇》卷一

上文介绍了黑逍遥散的妙用,可见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请一定要了解清楚相关的用药禁忌哦。

黑散子的功效与作用


现今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在选择时最好不要随意进行,应该先对药物进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对黑散子这种中药方剂有了解吗?

【处方】来年莲蓬 败棕榈 头发(并烧存性)各等分

【制法】上研为末。

【功能主治】治诸窍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煎服,或用南木香汤调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六

【别名】百草霜散

【处方】釜底煤(研细)。

【功能主治】舌忽然肿破。

【用法用量】百草霜散(《普济方》卷五十九)。

【摘录】《三因》卷十六

【处方】腊月猪粪。

【制法】上以新砂瓶子盛,瓦盖口,炭火烧令通赤,取出安地上出火毒,入乳钵研细。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初出豌豆疮3-5个。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新汲水调下。服此令疮不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处方】香墨半两(煅,醋淬3遍)1两,乌头(烧灰留性)1两,芎䓖1两,败龟(醋炙)1两,木香2两,赤芍药(酒浸,焙,锉)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没药(研)1两半,自然铜(煅,醋淬7遍)1两半,当归(片切,酒浸,焙)1两半,地龙(去土,炒)1两半,乳香(研)1两半,骨碎补1两半,白芷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腕折,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热姜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处方】青州枣1斤,生姜1斤,厚朴1两,甘草1两5钱。

【制法】上锉碎,同淹3日,慢火炒黑焦,置地上出火毒3日,为末。

【功能主治】补益脾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7分,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

【处方】枣子(去核)50个,北矾1两(作小块子,每1个枣子入1块矾,麻皮缠定,烧留性,冷后用)。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调下。赤者,更入好茶半钱,白者不用。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婴童宝鉴》

【处方】天南星、半夏、猪牙皂角、巴豆、白矾各等分。

【制法】上入瓦罐子,用火煅存性。

【功能主治】小儿涎壅,咳嗽吐逆。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齑汁调下;或麦门冬、桑白皮汤入蜜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七引丁时发方

【处方】天南星1个(重1两),不蚛皂荚2挺。

【制法】上同入瓶子,烧令通赤,放冷,再入川芎、荆芥穗与烧药等分用,纳川芎减半,同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风,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腊茶清调下;蜜水亦可。

【摘录】《鸡峰》卷十八

【处方】川大黄半两,麻黄(去根节)、川升麻、杏仁(去皮尖)、芍药、甘草。

【制法】上慢火炒令黑色,为散。

【功能主治】解邪热。主小儿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煎荆芥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处方】来年莲蓬、败棕榈、头发(并烧存性)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窍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南木香汤调下,或只用棕榈烧灰,米汤调下亦可。

【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别名】琥珀黑神散、琥珀黑散、琥珀卫生散、黑琥珀散

【处方】琥珀(别研细)半两,朱砂(别研)半两,京墨(煅通赤,放冷用)半两,血苗灰(即鲤鱼鳞灰也)半两,新罗白附子(炮裂)半两,百草霜(乃锅底上黑煤也)半两,黑衣(即灶额上煤也,倒挂者亦得,又谓之乌龙尾,蚕茧灰亦得)半两,麝(别研,极细)1分,白僵蚕(锉,炒去丝嘴)1分,川当归(洗,去芦须,切,焙)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安神顺胎,散诸病。主产后诸证。产妇一切疾病。产前胎死,产难,横生,逆生;产后胞衣不下,衣带先断,遍身疼痛,口干心闷,非时不语,血晕眼花,乍寒乍热,四肢浮肿,言语颠狂,乍见鬼神,腹胁胀满,呕逆不定,大便秘涩,小便出血;恶露未尽,经候未还,起居饮食,便不戒忌,血气之疾,聚即成块,散即上冲,气急心疼,咳嗽多唾,四肢虚热,睡惊盗汗,崩中败证,绕脐刺痛,或即面赤,即变骨蒸;产后鼻衄,口鼻黑色所起,喉中喘急,中风口噤。

【用法用量】琥珀黑神散(原书卷七)、琥珀黑散(《局方》卷九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琥珀卫生散(《魏氏家藏方》卷十)、黑琥珀散(《普济方》卷三五五)。

【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六

【处方】不蛀皂角(不拘多少,烧烟绝)4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解暑毒。主

【用法用量】新汲水调下1钱,甚者加1钱。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处方】大黄3两半(童便浸3日,后用纸裹煨),巴豆1两半(浆水浸7日,炒令黄),半两钱49文(以铜线系,烧红,以酒5斤淬尽),羊胫炭1握(7茎,米醋5斤淬尽用之)。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出箭头,止血,止痛。主金疮,妇人一切败血极者。

【用法用量】随伤损大小贴之,疼痛立止,更无瘢痕;妇人一切败血极者,可服1字,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处方】鲤鱼皮3两(烧灰),芍药2两,蒲黄2两,当归1两,没药1两,桂心1两,好墨1两,卷柏1两,青木香1两,麝香1两,金生墨半两,丈夫发灰半两。

【制法】上为散,以新瓷器盛,密封,勿令失气。

【功能主治】血晕冲心,下血不尽,脐搅刺疼痛不可忍。块血症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产后以好酒下。如血晕冲心,下血不尽,脐搅刺疼痛不可忍,血块症疾甚,日加2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冷物果子粘食。

【摘录】《经效产宝》卷下

【处方】藁本半两,升麻半两,皂荚(不蚛者烧灰存性)半两,石膏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牢牙去疳。主牙疳宣露。

【用法用量】卧时以手指蘸揩擦齿上,微漱,存药气。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人参半两,丁香皮(锉)半两,泽泻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天仙藤1两,白豆蔻(去皮)1两,釜墨1分。

【制法】上都入瓶子内,以泥盖头,候干,用稻糠旋旋烧1日,去火放冷,细研为散。

【功能主治】止逆思食。主脾虚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小盏,入姜、枣少许,煎至6分,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别名】神仙黑散子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川大黄1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

【制法】上同炒令黄黑,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身体壮热,变蒸时患伤寒时气。

【用法用量】神仙黑散子(《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卷一)。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没有想到吧,黑散子也是让人很惊讶,中医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