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大建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大建脾散的功效与作用”,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大建脾散,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大建脾散吗?大建脾散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荜澄茄半两,干姜半两,白豆蔻半两,丁香半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肉豆蔻1两,青皮1两,半夏(姜制1宿)1两,茴香1两,缩砂仁1两,厚朴(姜制1宿)1两,神曲1两,陈皮1两,檀香1两,草乌(炮,去皮脐尖)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草果仁2两,白术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百一》卷二

以上就是大建脾散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ys630.COm精选阅读

建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建脾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白茯苓(去皮)人参各30克 厚朴90克(用姜汁炙)苍术(米泔浸一宿)120克 陈橘皮(去白)150克 甘草60克(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60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虚弱,湿滞中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七

【处方】厚朴1斤,大枣1斤,生姜1斤,半夏(汤洗,以上4味同捣匀,炒黄干)4两,甘草4两,黄橘皮2两,白术2两,肉豆蔻1两,神曲2两,人参2两,藿香叶2两,缩砂仁2两,良姜2两,丁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俱虚,久积冷气,心腹胀闷,里急刺痛,痰逆恶心吞酸,可食,倦怠少力,肠鸣滑泄,肢体羸瘦,及大病之后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热服。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厚朴3两(姜汁炙),苍术(米泔浸宿)4两,陈橘皮(去白)5两,甘草2两(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大枣,同煎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七

【处方】诃黎勒皮1两,白术1两,麦糵(炒令微黄)1两,人参1两,神曲(炒)半两,甘草(炙)半两,枳壳(麸炒)半两,大腹皮半两,干姜2分(炮)。

【功能主治】伤寒,脾胃虚弱,不欲饮食,纵食不能消化。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

【处方】陈橘皮(去白)7两,高良姜5两(炒),干姜3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心腹疼痛,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至8分,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建脾散这种中药方剂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建脾散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建脾散来治疗一些疾病。

烧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著作中,烧脾散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处方】赤芍药、干姜(炮),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炙)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及疗妇人血气攻刺,腹胁撮痛,服之立效。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白汤点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赤芍药 干姜(炮)各20克 良姜(油炒)60克 甘草(炙)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脘腹疼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妇人血寒气滞,腹胁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干姜(炮)厚朴(姜制,锉,炒)草果仁 缩砂仁 神曲(炒)麦蘖橘红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理气化滞。治饮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盐汤调服,不拘时。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上面介绍了烧脾散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烧脾散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慢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严重的可导致身体功能紊乱等问题,中药方剂在一些疾病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慢脾散。

【处方】白术5分,半夏5分,白附5分,全蝎5分,甘草5分,人参7分,南星7分,茯苓7分,木香2分,姜1片。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不止,作慢脾风,睡困昏沉,默默不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白术1两,老米1合。

【制法】拌山间净色黄土浸1宿,次早去石泥不用,新瓦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慢惊。

【用法用量】每服5分,粥或滚水下。

【摘录】《采艾编翼》卷二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慢脾散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温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养生方法,中药方剂就是一种,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什么作用都发挥不了。温脾散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温脾散的知识吧!

【处方】诃黎勒皮(炮)、人参,各三分;甘草(炙)一分,白术、木香、茯苓(去皮)、藿香(去梗)、陈皮(去白)、黄蓍、桔梗,各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不和,腹胁虚胀,不欲乳食,困倦无力,壮热憎寒,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钱子大片,淮枣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附子 干姜 甘草(炮,锉)各15克 白术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寒,水泻不止,食乳不消,吃奶频吐。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每次1.5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鲜鱼、毒物。

【备注】本方乃四逆汤加白术而成。方中重用白术健脾运湿;附子、干姜温阳逐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阳健脾、祛湿止泻之功。

【摘录】《颅囟经》卷上

【处方】人参15克(去芦头)白术15克 诃黎勒皮22克 木香15克 黄耆15克(锉)白茯苓15克 藿香15克 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7.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气不和,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看完了上文对于温脾散这种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了许多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茶品方面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

活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如果生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中药方剂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症的同时顺带调理修复其它受损的器官机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活脾散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羊粪31个(焙),丁香100粒,胡椒50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慢脾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60年东日照处壁土煎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茅先生方

【处方】天南星(去皮)、半夏、白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困成慢惊风。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活脾丸”。(见《魏氏家藏方》)。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

以上介绍的活脾散这种中药方剂,已经经过临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关疾病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