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理中人参散的功效与作用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理中人参散的功效与作用”,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对抗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机能,滋润修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理中人参散。

【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茯苓1两,桂心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羸瘦,四肢逆冷,或心腹虚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理中人参散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家平时不妨试试,相信对于改善疾病的情况肯定是有帮助的。

yS630.Com相关推荐

理肺散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对理肺散是否熟悉,对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理肺散的价值和食用方法等。

【别名】接骨丹、小接骨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 攀援耳草 的 全株 。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状草质藤本,长可达5~10米。主根发达。圆柱形,多弯曲。茎有槽及细条纹,无毛,节上有明显的托叶鞘,多分枝;小枝棱形,老时呈圆柱形。单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白绿色,全缘,两面平滑无毛,侧脉3~4对,不明显,叶柄短。花小,白色,聚伞花序顶生,密集。果小,球形,径约5毫米,黑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的灌木丛或疏林边缘。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消炎,续骨。治肺炎,支气竹炎,口腔炎,肺结核,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通过本篇文章对理肺散功效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理肺散的几大功效。这些功效对于体质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确不失为一个调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

理中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理中散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理中散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青木香6分,桂心8分(炙),厚朴8分(炙),甘草8分(炙),白术8分,干姜10分(炮),附子6分(炮)。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及转筋,吐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饮调下。如人行5-6里,不定,更服1钱匕,愈止。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桃、李、雀肉。

【摘录】《外台》卷六引《必效方》

【别名】增损理中散

【处方】干姜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吴茱萸半两,槟榔半两,陈皮(汤浸,去瓤,焙干)1两,厚朴1两(去皮,姜炙),荜茇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气虚弱,胃中冷,食后咽酸呕哕,胸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增损理中散(《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摘录】《传家秘宝》

【处方】四圣汤加肉豆蔻、青皮、天台乌药。

【功能主治】脾胃久虚,不纳食,频吐,或泻不止。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处方】干姜2两,食茱萸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食后吐酸水,食羹粥酪剧。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温酒下,每日3次,勿冷服之。常醋水愈。

【摘录】《外台》卷六引《必效方》

【处方】当归2钱,黄连2钱,艾叶1钱半,地榆1钱半,甘草(炙)1钱半,龙骨1钱半,厚朴(姜炙)1钱半,黄芩1钱半,干姜1钱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产宝诸方》

【处方】人参半两,藿香半两,白术3分,甘草1分(炙),干姜1分(炮),白茯苓1分,陈橘皮3分(去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并时气吐后。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生姜,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理中散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理中散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人参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人参散这种方剂。

【处方】干葛二两,人参、白茯苓(去皮),各一两;木香、甘草(炙)、藿香叶,各一分。

【炮制】上件为末。

【功能主治】治中和气,止呕逆,除烦渴。治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气不顺,吐利止后,躁渴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七分,去滓,放温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人参30克(去芦头)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五味子22克 桂心22克 柏子仁30克 山茱萸22克 甘菊花22克 茯神22克 枸杞子22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散。

【功能主治】治胆气虚冷,经常恐惧,不能独卧,心慌心悸,如人将捕,头目不利,胸中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干葛60克 人参 白茯苓(去皮)各30克 木香 甘草(炙)藿香叶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调中和胃,止呕除烦。治脾胃不和,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胃气不顺,吐利止后,躁渴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侯。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人参 款冬花 罂栗壳等分(醋炙)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咳嗽气喘,肺虚不能制下,大便泄泻,服热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阿胶10克,乌梅1个,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睡里敲枕令醒服,服后即睡;小儿临卧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人参90克,陈皮(焙)90克,炙甘草90克,生姜(切片,焙)150克。

【功能主治】补肺,温肺。主肺气虚损。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6克,滚开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上面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人参散的一些知识,作为一种中医方剂,既然它的养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养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体范围内,一旦超过了这个身体养生范围内,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大家要懂得适时适量。

理劳神功散的功效与作用


理劳神功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而且 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对于理劳神功散这种比较受欢迎的方剂,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它的吃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运用它了。

【处方】秦艽1钱,续断1钱,杜仲1钱,香附7分,当归8分,骨碎补1钱,陈皮7分,甘草3分,五加皮8分,金毛脊8分,柴胡8分,葛根8分。

【功能主治】伤筋动骨,劳苦太过,损气耗血,而邪有不能外出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

【各家论述】用力太过,则气血不和而营卫虚;劳伤筋骨,则正气不充而邪易入。秦艽、续断善理劳伤;柴胡、葛根托邪外出;当归、杜仲养血舒筋,而宣通脉络;陈皮、香附宣郁壅滞,而理气宽中;骨碎补、金毛脊、五加皮活血荣筋.大能坚肾;生姜、甘草、大枣调和营卫,且能逐邪。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

最后提醒下理劳神功散虽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好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可以的放话,选择日常多注意饮食,因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

人参蛤蚧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蛤蚧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蛤蚧散一般情况下大家可能都会觉得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人参蛤蚧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人参蛤蚧散的功效与作用吧。

1、人参蛤蚧散,由蛤蚧1对、苦杏仁12g、炙甘草9g、人参12g、云苓15g、川贝12g、桑白皮12g、知母12g组成。

2、本方治证为肺肾虚衰,痰热内蕴,气逆不降所致。久病不已,肺虚不降,肾虚不纳,故喘咳俱甚;痰热阻肺,故咳痰色黄且稠,胸中烦热,甚则损伤血络,以致咳吐脓血。治宜补肺益肾,以固其本;清热化痰,止咳定喘,以治其标。

3、方中蛤蚧咸平,归肺肾二经,功能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人参大补元气,而益脾肺,共为君药。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为臣药。佐以杏仁、桑白皮肃降肺气,以定喘咳;知母、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补益肺肾,止咳定喘,标本兼顾。

4、本方适用于喘咳时久,肺肾虚衰,兼有痰热之证。以喘息,咳嗽,痰稠色黄,脉浮虚为证治要点。若新感有外邪者,则非本方所宜。

5、若无热者,去桑白皮、知母;阴虚者,加麦冬以养阴润肺;咳吐脓血或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地榆炭、侧柏炭以清热凉血止血。

人参蛤蚧散的加减法

方剂多为前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方,为了适应变化的病情,方剂必然要进行加减变化。

因此,成方在具体运用中,就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差异,生活习惯,季节气候等不同,予以灵活化裁,随证加减,才能切合病情,达到治疗效果。人参蛤蚧散的加减法,一起来看看。

1、若无阴虚内热,去知母,桑白皮减量为6g。

2、咳吐脓血或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15g田七末4g。

3、属于阴虚火旺者,加入麦冬12g。

药味加减变化常常是方剂次要药物的增减,这种变化对方剂的功效、主治及方名,影响不大,但主要药物的配伍改变,将对方剂的功效、主治,有较大的影响。

人参蛤蚧散治疗虚喘

人参蛤蚧散是治疗虚喘较为有效的中药汤剂,具体使用方法,下面一起来看看。

方法:将60例虚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人参蛤蚧散和咳喘宁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痊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33.3%、8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蛤蚧散的主要药物配方就是人参,人参的功效与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人参自古以来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更被东方医学界誉为“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1、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气雄体润,升多于降;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

2、人参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心气虚衰之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亏之口渴,消渴;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阳萎,尿频,气虚外感。

蛤蚧的功效与作用

蛤蚧也是人参蛤蚧散的主要药物配方,蚧散的功效与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蛤蚧又叫蛤解、蛤蟹、仙蟾、蚧蛇、大壁虎,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蛤蚧兼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

使用人参蛤蚧散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而且要注意,对这类药物不能长期选择,长期的时候人参蛤蚧散后,对身体也是会造成严重损害的,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人参当归散的功效与作用


面对着医学的多元素发展,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施手段,其实,中药方剂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其副作用小,药材种类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荐。下面来看一下人参当归散。

【处方】干地黄、人参、当归、肉桂(去粗皮)、麦门冬(去心),各一两;白芍药二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则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曰烦,其证心胸烦满,吸吸短气,头痛闷乱,骨节疼痛,晡时辄甚,与大病后虚烦相类,急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先将粳米一合,淡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米、叶入药,并枣三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备注】地黄宜用生干者,虚甚,则用熟者。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当归散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人参当归散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