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紫晶蘑的功效与作用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如何避免关于中医养生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紫晶蘑的功效与作用,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虽然西医和西药比较普遍,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还是认为要吃中药病才能好,这是因为中药能够治本。紫晶蘑就是中药的一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紫晶蘑的小常识吧。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紫丁香蘑的子实体。

【原形态】菌盖肉质,直径3-6.5cm。球形,后凸起至扁平,有时中部下凹;盖面湿润,无毛平滑,亮紫色至丁香紫色,褪为淡污红褐色或污粉红色;盖缘初时内卷,后稍波状。菌肉较厚,柔软,带堇紫色,干后白色,味柔和。菌褶直生至稍延生,密,幅窄,初时堇色或与盖面同色,干时淡色;褶缘常呈小锯齿状。菌柄长3-5.5cm,粗0.7-1.2cm,圆柱形,基部膨大,堇色或与盖面同色,干时或者后褪为淡色,上部有棉絮状细粉末,向下无毛或有纵条纹,稍有弹性,中实。孢子印污肉色。孢子平滑或稍粗糙,椭圆形,无色,(6-8)μm×(3-5)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中地上,秋季群生。

【性状】性状鉴别:菌盖半球形或扁平,有的中央稍凹,直径3.5-8cm,紫色、丁香紫色或褐紫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菌肉紫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紫色或与菌盖同色。菌柄圆柱形,或基部稍膨大,长4-8cm,直径约lcm,上部被细绢粉,下部光滑或具条纹,与菌盖同色。气香,味淡。

【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健脾祛湿。主预防脚气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就是对紫晶蘑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在对它选择的时候,注意用量,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ys630.coM延伸阅读

鸡腿蘑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产生需要药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药物选择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就需要对症下药,中药鸡腿蘑对治疗某些疾病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药材。

【别名】毛头鬼伞、毛头鬼盖、假鸡(土从)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菌科真菌毛鬼伞的子实体。

【原形态】菌盖宽4-6cm,幼期呈圆柱形,后呈钟形,白色,顶部淡土黄色,表部具平伏淡褐色翘起的鳞片。盖缘易开裂。菌肉较厚,白色。菌褶密集,离生,初白色,很快变黑。菌柄圆柱形,如栽培得当,高可达30cm,粗可达4cm。柄中空但肥厚。担孢子黑褐色,光滑,椭圆形,(12.5-19.6)μm×(7.5-11)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夏、秋季节群生或单生于草地、林中地上、路旁或田野上。

【性状】菌盖类圆柱形或钟形。直径4-6cm,白色、淡土黄色或深土黄色,表面具淡褐色平伏而反卷的鳞片,边缘纵裂。菌肉薄,类白色。菌褶白色或粉灰色。菌柄长7-25cm,直径约2cm,类白色,有时可见菌环。气香,味特异。

【化学成份】含铝、镉、铅、镁、钙、银、砷、金、铯、铜、汞、硒、锌等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尿素(urea),甲壳质(chitin),及黑色素(melanin)。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益胃;清神;消痔。主食欲不振;神疲;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入丸、散。

【注意】不宜与酒同食。

【摘录】《中华本草》

对于鸡腿蘑的药用价值大家应该都了解了吧,在平时食用的时候也能够更有针对性了,更合理的用药才能够更好的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雷蘑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雷蘑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雷蘑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别名】雷菌、口蘑、青腿子、巨陡头、大青蘑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大白桩菇和白桩菇的子实体。

【原形态】1.大白桩菇 子实体大型,菌盖宽7-36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中部下凹至漏斗状,污白色、青白色或稍带灰黄色,光滑,边缘内卷至渐伸展。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至污白色,老后青褐色,延生,稠密,窄,不等长。菌柄较粗,长5-13cm,粗2-6cm,基部膨大,向上较细。白色至青白色,光滑,肉质。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6-8)μm×(4-6)μm。褶缘囊状体棍棒状,(30-33)μm×(5.6-7)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大白桩菇 生于林中草地上,夏、秋季单生或群生,常形成蘑菇圈,子实体产生在圈带的外缘,地下形成黄褐色、不规则的菌核。

【性状】性状鉴别 1.大白桩菇 菌盖扁半球形,或中央下凹呈漏斗形,直径7-36cm,污白色、青白色或微灰黄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或平展。菌肉白色。菌褶稠密,不等长,白色、黯污白色或青褐色。菌柄圆柱形,基部膨大。长5-13cm,直径2-6cm,白色或青白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含甾体化合物如 5α-胆甾-7-烯-3β-醇(5α-cholest-7-en-3β-ol),麦角甾醇(ergosterol),5,7-麦角甾二烯-3β-醇(ergosta-5,7-dien-3β-ol)。 其培养液中含聚乙炔(polyacetylene)等化合物。

【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透疹;消食;抗痨。主感冒咳嗽;麻疹透发不畅;食积停滞;脘腹胀满;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上面是关于雷蘑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雷蘑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杂蘑的功效与作用


在现代生活中,对于各种中草药,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杂蘑是很常见的一种,那么究竟杂蘑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一块来看看。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雅致多孔菌和白蘑科真菌硬柄小皮伞的子实体。

【原形态】1.雅致多孔菌 子实体有柄,菌盖扇形、圆形至肾形,(2-6)cm×(3-9)cm,厚2-10mm。新鲜时软韧,干时变硬;盖面光滑,土黄色至蛋壳色,常有辐射状皱纹。菌柄侧生至偏生,长0.5-5cm,粗3-7mm,光滑,上部与盖面同色,基部近黑色。管口面近白色至淡灰色;管口多角形至近圆形,每1mm间4-5个,菌管长1-4mm,延生。菌内白色或近白色,厚1-7mm。孢子圆柱形,无色,光滑,(7-10)cm×(2.5-3.5)c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阔叶树的腐木及枯枝上,偶尔也生于针叶树的枯枝上。

【性状】性状鉴别 (1)雅致多孔菌 菌盖扇形、类圆形或肾形,长径3-9cm,短径2-6cm,厚2-8mm,表面橙黄色、蛋壳色或深肉桂色,有放射状条纹。管口面类白色或淡灰色,管口多角形或类圆形,每1mm间4-5个。纵剖面观菌管层与菌柄延生。菌柄侧生或偏生,向下渐细,长0.5-5cm,直径3-7cm,基部焦黑色。质硬。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含植物血凝素(lectin), 氨基酸,硒,砷,及其他微量元素。

【性味】微咸;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9g。

【注意】孕妇、小儿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了解了杂蘑的一些功效治和常识之后,希望大家在食用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金顶蘑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中药副作用较小,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想要用中药材调理身体。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种药材金顶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别名】榆蘑、黄树窝、榆黄蘑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金顶侧耳的子实体。

【原形态】菌盖宽3-11cm。初期扁平球形,佛手黄色至蜜黄色,展开后因菌柄的位置不同,形态上有差异,有漏斗形、偏漏斗形或扇形;盖面光滑,为鲜艳的黄色。菌肉白色,表皮下带黄色,脆。菌褶延生,稍密,不等长,白色或淡黄色,往往在柄上成沟条纹。菌柄偏生,长2-5cm,粗4-9mm,常弯曲,白色或淡黄色,中实,基部常相连。孢子印烟灰色或淡紫色。孢子圆柱形,光滑,无色,(7.5-9.5)μm×(3-4)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榆树及其他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偶尔也生于弱的活立本上。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漏斗形,直径3-10cm,橙黄色或草黄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菌肉类白色。菌褶稍密,不等长,白色或淡黄色,菌柄偏生,长2-5cm,直径4-9mm,常基部相连,白色。气香,味淡。

【化学成份】含蛋白质(protien),氨基酸(amino acid),钾、磷、铁、钙、钠、镁、锰、铜和锌等元素。

【药理作用】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金顶蘑液体摇瓶培养菌球提取液,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增强作用。对小鼠每日口服1.1×10/-4ml(培养液)/kg,连续服15d,能明显增强免疫功能,显示滋补强壮功效。

【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止痢。主虚弱萎症;肺气肿;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可见,金顶蘑的药用价值还是很明显的。但是金顶蘑并不是人人可以用,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判断一下。

大榆蘑的功效与作用


大榆蘑是中药的一种,在某些疾病上对人体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这类药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较广泛,对大榆蘑选择的时候,需要对大榆蘑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进行认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别名】榆侧耳、榆耳、榆蘑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榆干侧耳、白黄侧耳、灰白侧耳的子实体。

【原形态】1.榆干侧耳 菌盖肉质,宽11-15cm。半球形,渐平展,盖面平滑,初期白色,后中央为佛手黄色或褐色,往往有网状龟裂;盖缘波状。菌肉厚,白色。菌褶弯生,宽,疏,白色至淡土黄色。菌柄偏生,长4-10cm,粗1-2cm,同粗或基部膨大,白色稍带淡黄色,密生软毛,中实,常弯曲。孢子印白色。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无色,光滑,直径5-6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榆干侧耳 生于榆树及其他阔叶树树于上。

【性状】性状鉴别 (1) 榆干侧耳 菌盖半角或平展,直径7-15cm,中部橙黄色,边缘波状,浅黄色,表面光滑,有时龟裂;肉质。菌肉厚,白色。菌褶宽,较稀,白色或类白色。菌柄偏生,常弯曲,长4-9cm,直径约2cm,白色或淡黄色,表面密生绒生,中实。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白黄侧耳含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糖原(glycogen)及具1→3支链的葡聚糖等。灰白侧耳含血凝素(hemagglutinin)。

【药理作用】1.抗菌 榆耳子实体浸提液能抑制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蓖、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

【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止痢。主虚弱萎症;痢疾,肺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光泡酒;或研末。

【各家论述】1.《通雅》:榆肉,又云边上有榆肉为最,榆之瘿也,榆肉,榆菌也,产卢中。

【摘录】《中华本草》

大榆蘑的功效与作用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体质症状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紫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


紫鸭跖草的简介

紫鸭跖草(拉丁学名为:Setcreasea purpurea Boom.),别名:血见愁(《广西中药志》),鸭舌草、本山金线连、鸭舌黄(《泉州本草》)。又名紫竹梅、紫叶草、紫锦草、紫叶鸭跖草等,为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30厘米,叶长圆形,略有卷曲,紫红色,被细绒毛。茎紫褐色,初始直立,伸长后呈半蔓性,呈地被匍匐状。春夏季开花,花色桃红,有变种,叶上有白色条纹。花小、白色,夏秋开放。在日照充分的条件下茎叶均呈深紫色且花量较大。此草整个植株全年呈紫红色,枝或蔓或垂,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紫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

1、功效作用

1.1、紫鸭跖草性味:淡;甘;凉。归经:心;肝经。活血,止血,解蛇毒。紫鸭跖草用于治疗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治痈疽肿毒,瘰疬结核,淋病等病症。

1.2、《广西中药志》:活血,止血,解蛇毒。治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

1.3、《泉州本草》:利水退癀,散结败毒。

2、临床应用

2.1、治痈疽肿毒:鲜紫鸭跖草、仙巴掌捣敷。(《泉州本草》)。

2.2、治腹股沟或腋窝结核:鲜紫鸭跖草二两。清水煎服。或加仙巴掌合煎。(《泉州本草》)。

2.3、治蛇泡疮:紫鸭跖草叶,煎衣洗。(《广西中药志》)。

2.4、治诸淋:鲜紫鸭跖草一至二两。合冰糖煎服。(《泉州本草》)。

2.5、鸭跖草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紫鸭跖草的市场信息

1、紫鸭跖草的价格

紫鸭跖草的价格约为0.52元/50克。

2、紫鸭跖草的选购方法

紫露草,一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稍肉质,多分枝,紫红色,下部匍匐状,节上生根,上部近直立。叶互生,无柄;叶状披针形或条形,长6-13cm,宽6-10m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鞘口有白色长睫毛,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紫红色。花密生在二叉状的花序柄上,下具线状披针形苞片,长约7厘米。

3、紫鸭跖草的保存方法

紫鸭跖草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紫玉簪的功效与作用


紫玉簪的简介

别名紫鹤,紫萼,鸡骨丹,红玉簪,石玉簪,棱子草,耳叶七,化骨莲,白鹤仙。

多年生草本,高达60~70厘米。根茎粗壮。单叶基生;柄长约25厘米;叶片卵形,长达16厘米,先端急尖,全缘或稍作波状,基部楔形,其两侧下延几达柄之基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绿色,叶脉约7对,弧形,凸出而明显。

花葶由叶丛中抽出,长约60厘米,花葶中部有叶状膜质苞片;总状花序,有短梗,长1厘米,梗基部有1斜卵形之苞片,绿色;花被6,淡紫色,钟形,长约1.7厘米,先端6裂,裂片成三角形;雄蕊6,花丝较花被稍长,药红紫色;子房无柄,长圆筒形,3室,花柱较花丝长,柱头头状。蒴果,筒形,两端尖,长约3厘米。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6月。果熟期8~9月。生于山坡林下的阴湿地区,亦有栽培。

根状茎粗壮,簇生须根,叶基生成丛状,叶片多为卵形,长10—20厘米、宽6—15厘米,具有7对弧形脉,边缘平或微有波状,叶柄长10—20厘米,较应用于壮。花葶由叶丛中抽出,高50厘米以上。总状花序,顶生数花,花淡紫色,长4—5厘米,花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果期8—9月(结实量很少)。

喜温暖、湿润性气候,喜阴,忌阳光长期直射,分蘖力和耐寒力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的土质均能良好地生长。4月上、中旬返青,9月下旬至10月初进入枯萎期,年生长175—185天。

分布于我国的华东、西南等地区,东北南部地区有少量分布,极具观赏价值和绿化功能。

紫玉簪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散瘀止痛,解毒。用于胃痛,跌打损伤,鱼骨梗喉;外用治虫蛇咬伤,痈肿疔疮。《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重庆草药》:“调气,和血,补虚。治妇女虚弱,红白崩带。”内服,煎汤,3~5钱。

紫玉簪的市场信息

1、紫玉簪的价格

尚不明确。可到当地市场了解。

2、紫玉簪的选购方法

药材市场选购。

3、紫玉簪的保存方法

草四季可采,一般鲜用;根秋后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紫贝的功效与作用


紫贝是一种大家很熟悉的药材,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关键,下面让大家一起深入的对紫贝进行更多的解读吧!

【别名】文贝(《南州异物志》),砑螺(《本草图经》),紫贝齿(《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宝贝科动物 蛇首眼球贝、山猫宝贝 或 绶贝 等的 贝壳 。5~7月间捕取,除去肉,洗净晒干。

【原形态】①蛇首眼球贝

【生境分布】产于海南、台湾、福建等地。

【性状】全体略呈卵圆形,腹面扁平,前端略宽,前后两端均凹入呈圆口状,壳口两唇周缘有多数细齿。壳面平滑,有美丽的光泽。紫色、棕色或褐色,有多数暗紫棕色与白色交错的斑纹或圆形小点。质坚硬,气无,味淡。以紫色、壳厚、完整、洁净者为佳。

【化学成份】绶贝的贝壳含碳酸钙90%以上,有机质约0.47%;尚含少量镁、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等,有机质则被破坏。

【炮制】紫贝齿:洗净,晒干,捣碎。煅紫贝齿:取洗净的紫贝齿,置坩埚中,子火炉内煅红,取出放凉、捣碎。或研成细粉。

【性味】咸,平。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肝。"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安神,明目。治热毒目翳,小儿斑疹入目,惊惕不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研末。外用:水飞点眼。

【附方】治小儿痘疹入眼:紫贝一个(生用)为末,用羊子肝批开,参药末一钱,线缠,米泔煮熟,入小瓶内盛,乘热熏,候冷取出,星月下露一宿,来早空心服。(《婴童百问》紫贝散)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唐本草》;《唐本草》:紫贝,形似贝,圆,大二、三寸。出东海及南海上。紫斑而骨白。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紫贝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紫贝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紫贝来治疗一些疾病。

紫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菊花是分为很多个品种的,所以他猜出来的花液是有不同种颜色的,我们常见的菊花有白色的和黄色的,其实还有一种菊花是紫色的,这种紫色的菊花比较罕见,所以它的药用价值也是极高的,相对于黄色和白色的菊花来说,紫色的更珍贵一些,那么紫色的菊花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是我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我国药用菊花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而《中国药典》Ⅰ部(2000年版)根据菊花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四个品种。菊花为药食同源植物,国内外对其分类、鉴定、化学、临床、药理等方面均有报道,现仅就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 菊花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药典收载的四种来源的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均有报道。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有镇静、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血流量。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压作用。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肝经有热;目赤多泪,或肝肾阴虚,眼目昏花;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疮疡肿痛。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

胖大海菊花茶的功效和作用

胖大海本身就具有利咽解毒,润肠通便,清热润肺的效果,能有效的达到治疗咽喉肿痛的效果,而且菊花茶也具有降火的作用,两者结合在一起,能有效的改善口腔溃疡,喉咙发炎,只要适量的饮用,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达到降火的目的,比较适合在炎热的夏季。

紫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紫地榆因为有着高价值的药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但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使食用,否则会对身体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的,我们需要在食用前对它进行了解,你准备好了吗?

【别名】隔山消、赤地榆

【来源】牻牛儿苗科老鹤草属植物 紫地榆 Geranium strictipes R. Knuth [G. strigosum auct. non Burm. f.],以 根 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月经不调,鼻衄;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粉水调敷患处。

【备注】(1)云南红河地区另有一种 紫地榆 为同属植物 赤地榆 Geranium delavayi Franch.形态相似,功能主治相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总得来说紫地榆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也正是因为紫地榆具有比较好的养生功效,因此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紫地榆养生的地方可以说也是相当高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