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葳茎叶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东西,紫葳茎叶给我们带来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备的。那么紫葳茎叶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别名】凌霄藤、争墙风(《常用中草药配方》),白狗肠(《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紫葳种植物 紫葳 的 茎叶 。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手脚酸软麻木,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附方】①治暴耳聋:凌霄叶杵烂,取自然汁灌耳内。(《斗门方》)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由以上对紫葳茎叶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紫葳茎叶对人体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可以改善人体的一些不好的症状,对人体是很有用的一种药材。
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定志紫葳丸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时候起到的效果。
【处方】紫葳6分,远志15分(去心),白龙骨7分,牛黄1两,甘草10分(炙),虎头皮12分(炙令焦),人参8分,桂心8分,白术8分,防风7分,麦门冬(去心,熬)5分,雷丸5分,柴胡6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惊,喜怒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服,1日3次。
【注意】忌食海藻、菘菜、桃李,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
通过本文对定志紫葳丸的介绍,我们知道定志紫葳丸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定志紫葳丸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健康长寿逐渐为我们所重视,所以现今养生食疗的方法非常流行,中医趋势越来越热,中药也再次占据人们的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药香根芹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
【原形态】香根芹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主根圆柱形,长2-5cm,有香气。基生叶叶柄长5-26cm,基部有膜质叶鞘;叶片轮廓呈阔三角形或近圆形,通常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羽片2-4对,羽片边缘有缺刻,羽状浅裂以至羽状深裂,有短柄,末回裂片卵形,长卵形以至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白色粗硬毛,有时仅在脉上有毛;茎生叶的分裂形状同基生叶。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4-22cm;总苞片1-4,膜质,早落;伞辐3-5,长3-8cm;小总苞片4-5,背面或边缘有毛。通常反折;小伞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不育花的花柄丝状,短小;花瓣倒卵圆形,先端有内曲的小舌片;花丝短于花瓣;花柱略长于花柱基;子房被折色而扁平的软毛。果实线形或棍棒状,长1-2.5cm,基部尾状尖,果棱有刺毛;分生果横剖面圆状五角形,胚乳腹面内凹。花、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120m的山坡林下,溺爱边及路旁草丛中。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养肝明目。主消化不良;夜盲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上面是关于香根芹根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香根芹根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吃桑葚,虽然桑葚的外形看起来是黑紫颜色的,但它吃起来口感却是特别的甜,而桑葚是非常具有营养价值的一种水果,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他能够预防女性的动脉硬化,其实桑葚的树根也是一种中药,那么桑葚的树根都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桑葚叶也极具营养价值,桑叶采摘以备药用,在民间也比较流行。每到初霜后,许多妇女都会采收,然后晒干备用。在某些地区,人们还以此谋生。桑葚叶的营养价值:桑叶有多量胡萝卜素及鞣质。桑葚叶的食疗作用:性味: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桑葚叶的保健作用:一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二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三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桑葚叶的适用人群:桑叶适合经常用眼的上班族,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尤其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可以用桑叶来清肺润燥,效果很好。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芦竹根是一种中药名,作为我国中医传统中药之一,主要分布于西南、浙江等地区。芦竹根味苦、甘,性寒,具有许多治疗疾病的功效,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牙痛,而且还可以清肺火、生津、除烦、利尿,很适合热病烦渴、虚劳骨蒸、热淋、小便不利的人群服用,不过体虚无热者还需慎用。
一、芦竹根简介
入药部位:根茎。
性味:味苦、甘,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利尿。
主治:热病烦渴,虚劳骨蒸,吐血,热淋,小便不利,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熬膏。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体虚无热者慎服。
二、芦竹根的炮制与贮藏
1.炮制方法
鲜芦竹根:取鲜品,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
芦竹根:取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润软,切成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2.贮藏
芦竹根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临时取用。
三、药理作用
1.降压及解痉作用。
2.抗乙酰胆碱作用。
3.兴奋子宫,释放组织胺。
四、芦竹根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治热病发狂,虚劳骨蒸,淋病,小便不利,风火牙痛。
①《草木便方》:"治风火虫牙疼痛,虚劳骨蒸潮热,头昏目赤。"
②《分类草药性》:"治牙痛,火淋;天行热狂,反胃。"
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食瘟马肉中毒,取根捣自然汁煎服。"
④《四川中药志》:"退火清热。治寒湿化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熬膏。
【注意】《四川中药志》:"体虚无热者慎用。"
【备注】本植物的嫩苗(芦竹笋的功效与作用)及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芦竹沥)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五、芦竹根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根茎含N,N-甲基色胺、5-甲氧基-N-甲基色胺、蟾毒色胺、去氢蟾毒色胺、蟾蜍特尼定等多种吲哚衍生物。叶含卅烷、α-香树脂醇乙酸酯、β-香树脂醇乙酸酯、卅烷醇、无羁萜、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花含多种吲哚衍生物禾草碱及其Nb-氧化物、禾草碱甲氢氧化物、N,N-甲基色胺甲氢氧化物、3,3"-双(吲哚甲基)二甲铵氢氧化物、胡颓子碱等。
六、芦竹根禁忌
体虚无热者慎服。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