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水红木根的功效与作用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水红木根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水红木根做为一种中药,药用价值是很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来了解一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物水红木的根。

【原形态】水红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幼枝被微毛,老枝红褐色,变无毛,疏生皮孔。叶对生;叶柄长1-3.5cm;叶革质,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6cm,宽3-5cm,粗壮枝上的叶较薄较大,长达17-24cm,宽10cm,先端渐尖至急渐尖,基部狭窄至薄较大,长达17-24cm,宽10cm,先端渐尖至急渐尖,基部狭窄至宽楔形,全缘或在中、上部常具少数不整齐疏齿,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疏被红色或黄色微小腺点,近基部两侧有1至数个腺体,侧脉3-5对,弧形;革质。聚伞花序花形式,直径4-10cm,被微毛至仅有微小腺点;总梗长1-6cm,第1级辐射枝通常7条;花通常着生于第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5mm,具细小腺点,萼齿极小;花冠白色或有红晕,钟状,长4-6mm,裂片5,圆卵形,长约1mm,先红后紫黑;核卵圆形,扁,有1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主风湿痹痛;胃痛;肝炎;小儿肺炎;支所管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水红木根,我们知道水红木根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水红木根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相关阅读

水红木叶的功效与作用


水红木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对于水红木叶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下。

【别名】吊白叶、粉帕叶、炒面叶、揉白叶、粉桐叶、灰叶子、野灰靛叶、摸翻脸、翻脸叶、马番莲、抽刀红、捏面樟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水红木的叶或树皮。

【原形态】水红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幼枝被微毛,老枝红褐色,变无毛,疏生皮孔。叶对生;叶柄长1-3.5cm;叶革质,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6cm,宽3-5cm,粗壮枝上的叶较薄较大,长达17-24cm,宽10cm,先端渐尖至急渐尖,基部狭窄至薄较大,长达17-24cm,宽10cm,先端渐尖至急渐尖,基部狭窄至宽楔形,全缘或在中、上部常具少数不整齐疏齿,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疏被红色或黄色微小腺点,近基部两侧有1至数个腺体,侧脉3-5对,弧形;革质。聚伞花序花形式,直径4-10cm,被微毛至仅有微小腺点;总梗长1-6cm,第1级辐射枝通常7条;花通常着生于第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5mm,具细小腺点,萼齿极小;花冠白色或有红晕,钟状,长4-6mm,裂片5,圆卵形,长约1mm,先红后紫黑;核卵圆形,扁,有1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3300m的阳坡、疏林或灌丛中。

【化学成份】叶含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芹菜素(apigenin)。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利湿解毒;活血。主赤白痢疾;泄泻;疝气;痛经;跌打损伤;尿路感染;痈肿疮毒;皮癣;口腔炎;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或煎水外洗。

【摘录】《中华本草》

对于水红木叶的药用价值大家应该知道了,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所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

红木耳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一直是很多人治病时候最佳之选,中药对治疗疾病有着很好帮助,在选择的时候也可以放心,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种中药材红木耳。

【别名】红靛、一口红(《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苋科植物 血苋 的 全草 。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紫红色,高1~2米。单叶对生;阔卵形至近圆形,长2.5~5厘米,先端深凹或2裂,基部近截形,稍下延成耳状,边缘波状,稍内卷,叶面稍卷曲不平,紫红色而有淡色的中脉及拱形的侧脉,有时叶脉呈绿色或暗绿色;叶柄长约3厘米。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具柄;小花多数;苞片通常每花3枚;花被5裂,长约1.5毫米,白色或淡黄色;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柱头2~3枚。胞果不开裂。种子1颗。

【生境分布】生于田野或栽于庭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微甘,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咳血,创伤出血,痢疾,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注意】《泉州本草》:"孕妇忌用。"

【附方】①治吐血,衄血:鲜红木耳,每次一两,水煎泡乌糖服。(《泉州本草》)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泉州本草》。

上文介绍了红木耳的相关常识,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木耳,大家可以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相关的东西,这会对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红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红木香是中药的一种,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就有着对于红木香的记载,红木香能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们要善用它。

【别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汪连仕《采药书》),内风消(《植物名实图考》),土木香(《福建民间草药》),内红消(《江西中药》),浙江紫荆皮(《药材学》)。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长梗南五味子 的 根 或 根皮 。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长梗南五味子,又名:广福藤(《纲目拾遗》),蓝果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南五味子、紫金藤、风沙藤、白山环藤、猴儿拳、冷饭团、猢狲饭团。

【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或溪旁。分布我国西南部、中部、东南部。主产浙江、江西。此外,江苏、福建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粗1.5~2.3厘米,略弯曲,间有分枝及细根,外皮紫褐色,有纵沟纹及横裂隙。质硬;断面根皮厚达木部直径的1/3,木部赤褐色,周边可见导管小点。气香,味苦。干燥的根皮,为卷筒状或不规则的块片,大小不一,厚约1~4毫米。外表面栓皮大都脱落而露出紫色内皮。内表面暗棕色至灰棕色;质坚而脆。以干燥、条匀、质坚实、外皮紫褐色者为佳。

【化学成份】果实含挥发浊、有机酸、蛋白质、脂肪油、粘液质、果胶。

【炮制】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3~5分。外用:研末调敷或熬膏涂。

【注意】孕妇慎用。

【附方】①治冷滞腹痛:南五味子根一两。水煎成半碗,温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上文我们分析了红木香,知道红木香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广泛,只要我们多掌握一些中药的药性,那么遇到疾病时我们才不会慌张。

水红花子的功效与作用


水红花子的简介

水红花子,本品为蓼科植物红蓼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水荭子、荭草实、河蓼子、川蓼子、水红子,为植物荭草的干燥果实,呈扁圆形,直径2~3毫米,厚1~1.5毫米。表面棕黑色,或红棕色,有光泽,两侧面微凹入,其中央呈微隆起的线状,先端有刺状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柄痕,有时残留膜质花被。果皮厚而坚硬。种子扁圆形,种皮浅棕色膜质;胚乳粉质,类白色,胚细小弯曲,略成环状。气微弱,味淡。以饱满充实,色红黑者为佳。

水红花子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荭草种子含淀粉41.51%。

2、功效作用

消瘀破积,健脾利湿。治胁腹症积,水臌,胃疼,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内服:煎汤,2~3钱(大剂1两);研末、熬膏域浸酒。外用:熬膏或捣烂敷。

3、临床应用

3.1、《别录》: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3.2、《滇南本草》:破血,治小儿痞块积聚,消年深坚积,疗妇人石瘕症。

3.3、《品汇精要》:明眼目,消疮毒。

3.4、《国药提要》:去热,治烦渴及颈淋巴腺炎。

3.5、《药材学》:清肺化痰,降气通便,透疹。治痰嗽喘咳,大小便不利,麻疹不透。

3.6、《上海常用中草药》:散血,消积,止痛。

3.7、《新疆中草药手册):健脾利湿,清热明目。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颈淋巴结核,脾肿大,消化不良,腹胺胃痛,小儿食积,结膜炎。

3.8、治腹中痞积:水红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文武火熬成膏,量痞大小摊贴,仍以酒调膏服。忌荤腥油腻。(《保寿堂经验方》)。

3.9、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水红花子五钱,大腹皮四钱,黑丑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3.10、治脾肿大,肚子胀:水红花子一斤,水煎熬膏。每次一汤匙,一日二次,黄酒或开水送服。并用水红花子膏摊布上,外贴患部,每天换药一次。(《新疆中草药手册》)。

水红花子的市场信息

1、水红花子的价格

水红花子的价格约为1.2元/50克。

2、水红花子的选购方法

果实扁圆形,直径2~3.5mm,厚约1mm。未成熟者黄棕色,成熟者黑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一面中部略显浅纵沟二条,顶端残存的花柱稍尖突,基部类圆形,可见黄白色果柄痕,偶有黄白色膜质花被残存。质坚硬,内有黄白色扁圆形种子一枚,先端突起,另端有棕色圆形种脐,胚乳白色,粉质。气微,味微辛。以粒大、饱满、色黑棕者为佳。

3、水红花子的保存方法

水红花子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水红花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水红花子在现在也常被用药,但是一般用药的部位是成熟的果实,因为能够正确地使用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效果,而且它性微寒,具有消积止痛,散血消瘀的作用,但现在也用于治疗瘿瘤肿痛,食积不消,胃脘胀痛的问题,可是在用药这件事情也应该注意,如果是脾胃虚寒的人群不适宜食用。

名称:水红花子

类别:活血化瘀药

别名:水荭子、荭草实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呈椭圆形,直径2~3.5mm,厚1~1.5mm。表面棕黑色,有的红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中部略有纵向隆起。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梗痕,有的有膜质花被残留。质硬。气微,味淡。

栽培要点:

产地:江苏、辽宁、四川、山东、吉林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微寒;咸;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血消淤,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瘿瘤肿痛,食积不消,胃脘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适量,熬膏涂;捣烂外敷。

禁忌:血分无瘀滞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以上就是水红花子的功效以及作用介绍,相信在认识和了解这些常识之后,那么大家对于水红花子的这些作用问题应该有科学认识了,了解水红花子的这些功效,那么如果存在,些跌打肿痛的问题时,也可以正确的利用它治疗。

香根芹根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健康长寿逐渐为我们所重视,所以现今养生食疗的方法非常流行,中医趋势越来越热,中药也再次占据人们的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药香根芹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

【原形态】香根芹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主根圆柱形,长2-5cm,有香气。基生叶叶柄长5-26cm,基部有膜质叶鞘;叶片轮廓呈阔三角形或近圆形,通常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羽片2-4对,羽片边缘有缺刻,羽状浅裂以至羽状深裂,有短柄,末回裂片卵形,长卵形以至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白色粗硬毛,有时仅在脉上有毛;茎生叶的分裂形状同基生叶。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4-22cm;总苞片1-4,膜质,早落;伞辐3-5,长3-8cm;小总苞片4-5,背面或边缘有毛。通常反折;小伞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不育花的花柄丝状,短小;花瓣倒卵圆形,先端有内曲的小舌片;花丝短于花瓣;花柱略长于花柱基;子房被折色而扁平的软毛。果实线形或棍棒状,长1-2.5cm,基部尾状尖,果棱有刺毛;分生果横剖面圆状五角形,胚乳腹面内凹。花、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120m的山坡林下,溺爱边及路旁草丛中。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养肝明目。主消化不良;夜盲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上面是关于香根芹根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香根芹根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桑葚根的功效与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吃桑葚,虽然桑葚的外形看起来是黑紫颜色的,但它吃起来口感却是特别的甜,而桑葚是非常具有营养价值的一种水果,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他能够预防女性的动脉硬化,其实桑葚的树根也是一种中药,那么桑葚的树根都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桑葚叶也极具营养价值,桑叶采摘以备药用,在民间也比较流行。每到初霜后,许多妇女都会采收,然后晒干备用。在某些地区,人们还以此谋生。桑葚叶的营养价值:桑叶有多量胡萝卜素及鞣质。桑葚叶的食疗作用:性味: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桑葚叶的保健作用:一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二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三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桑葚叶的适用人群:桑叶适合经常用眼的上班族,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尤其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可以用桑叶来清肺润燥,效果很好。

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芦竹根的功效与作用


芦竹根是一种中药名,作为我国中医传统中药之一,主要分布于西南、浙江等地区。芦竹根味苦、甘,性寒,具有许多治疗疾病的功效,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牙痛,而且还可以清肺火、生津、除烦、利尿,很适合热病烦渴、虚劳骨蒸、热淋、小便不利的人群服用,不过体虚无热者还需慎用。

一、芦竹根简介

入药部位:根茎。

性味:味苦、甘,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除烦,利尿。

主治:热病烦渴,虚劳骨蒸,吐血,热淋,小便不利,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熬膏。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体虚无热者慎服。

二、芦竹根的炮制与贮藏

1.炮制方法

鲜芦竹根:取鲜品,除去杂质,洗净,切厚片。

芦竹根:取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润软,切成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2.贮藏

芦竹根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临时取用。

三、药理作用

1.降压及解痉作用。

2.抗乙酰胆碱作用。

3.兴奋子宫,释放组织胺。

四、芦竹根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治热病发狂,虚劳骨蒸,淋病,小便不利,风火牙痛。

①《草木便方》:"治风火虫牙疼痛,虚劳骨蒸潮热,头昏目赤。"

②《分类草药性》:"治牙痛,火淋;天行热狂,反胃。"

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食瘟马肉中毒,取根捣自然汁煎服。"

④《四川中药志》:"退火清热。治寒湿化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熬膏。

【注意】《四川中药志》:"体虚无热者慎用。"

【备注】本植物的嫩苗(芦竹笋的功效与作用)及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芦竹沥)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五、芦竹根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根茎含N,N-甲基色胺、5-甲氧基-N-甲基色胺、蟾毒色胺、去氢蟾毒色胺、蟾蜍特尼定等多种吲哚衍生物。叶含卅烷、α-香树脂醇乙酸酯、β-香树脂醇乙酸酯、卅烷醇、无羁萜、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花含多种吲哚衍生物禾草碱及其Nb-氧化物、禾草碱甲氢氧化物、N,N-甲基色胺甲氢氧化物、3,3"-双(吲哚甲基)二甲铵氢氧化物、胡颓子碱等。

六、芦竹根禁忌

体虚无热者慎服。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