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背青荚叶的功效与作用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白背青荚叶的功效与作用”,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说起白背青荚叶,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疗疾病效果的。不过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白背青荚叶的功效具体是什么,因此在这里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白背青荚叶的功效。

【英文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 var.hypoleuca Hemsl.ex Rehd.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荚叶的叶。

【原形态】落叶灌本,高达2m。幼枝绿色,无毛,叶痕显着。叶互生;叶柄长1-5cm;托叶线状分裂;叶片纸质,卵形、卵圆形,长3-9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于圆形,上面淡绿色,下面被白粉,常呈灰白色或粉绿色,边缘具刺状腺质锯齿。雌雄异株,雄花4-12,呈伞形或密伞花序,着生于叶面中脉的1/2-1/3处,雄蕊3-5,生于花盘内侧;雌花1-3,着生处与雄花同;子房卵圆形或球形,柱头3-5裂。浆果,成熟后黑色,分核3-5。花期4-5月,果期8-9月。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主水肿;热淋;便血;瘪肿;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白背青荚叶的作用与功效有了一定的认识。文章介绍的几种作用与功效是比较常见的,希望大家可以记住它们,对生活有所帮助。

yS630.Com相关推荐

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


白背叶的简介

白背叶,中药名。又名:白背娘、白背桐、白朴树、白泡树、白面简、白鹤树、白匏仔、白背木、白面虎、白吊栗、野桐、白面戟、木梗天青地白、白毛树、野芙蓉、白林树、橡皮柴、谷皮柴、白桃叶、白面风。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的根或叶。分布于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之功效,常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叶具有消炎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含酚类、氨基酸、鞣质、糖类。

2、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固脱,消瘀。治肠炎,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子宫下垂,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蛾,耳内流脓。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浸汁滴耳。

3、临床应用

3.1、《岭南草药志》:收涩固脱。

3.2、《广西药植名录》:祛风湿,治刀伤。

3.3、治淋浊:白背叶根五钱,茯神四钱,茯苓三钱。煎水空腹服。(《岭南草药志》)。

3.4、治子宫下垂:白背叶根十二两,米醋二斤,煎至半斤,夜间置于露天打露一宵,翌晨一次顿服,连服三剂,并卧床休息一星期,愈后炖黄头龟连服数天。(《岭南草药志》)。

3.5、治眼雾,赤眼红热,怕光流泪:鲜野桐根一至二两(洗净,切碎),猪肝二至四两。水适量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3.6、治双单喉蛾:白背叶根,蜂糖浸透,去渣,取汁液内服。(《岭南草药志》)。

3.7、治中耳流脓:白背叶根研末,酒适量,浸出浓液滴耳内,并外搽。(《岭南草药志》)。

3.8、治腰骨闪伤:鲜野桐根一两,洗净切碎,水、酒各半和猪赤肉二至四两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3.9、治慢性肝炎,脾脏肿大,肠炎腹胃,脱肛,子宫下垂:白背叶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白背叶的市场信息

1、白背叶的价格

白背叶的价格约为0.5元/50克。

2、白背叶的选购方法

叶:本品皱缩,边缘多内卷,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圆卵形,长7-14cm,宽4-14cm,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下表面灰白色或白色,顶端渐尖,基部略呈心形或近平截,具2腺点,全缘或顶部微3裂,有钝齿,上表面无毛,下表面被星状毛;基出脉3条,叶脉于下表面隆起。叶基具2斑状腺体。叶柄长5-15cm,质脆。气微香,味微苦、辛。

3、白背叶的保存方法

白背叶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白背叶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虽然见效稍慢,但对人体无副作用,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不过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背叶根这种药材。

【别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为大戟种植物 白楸 的 根 。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背叶"条。

【化学成份】含酚类、氨基酸、鞣质、糖类。

【性味】《岭南草药志》:"味微涩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固脱,消瘀。治肠炎,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子宫下垂,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蛾,耳内流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浸汁滴耳。

【附方】①治淋浊:白背叶根五钱,茯神四钱,茯苓三钱。煎水空腹服。(《岭南草药志》)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肝炎: 本品具有舒肝解郁,活血祛瘀之效。治疗慢性肝炎,对降低转氨酶和缩小肝脾有一定作用。一般用量为0.5~1两,伴有水肿者用2~3两,每日煎服1剂。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岭南草药志》


上文为我们分析了白背叶根的一些功效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量食用白背叶根,对身体机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白背三七茎叶的功效与作用


白背三七茎叶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茎叶。夏、秋采收。那么在医学上白背三七茎叶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背三七茎叶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块状。茎紫红色,被短毛。叶根生;长卵形成矩圆状倒卵形,长9~15厘米,宽8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尖,有时有两耳,叶缘具不规则缺刻及锯齿,并有灰白色短缘毛,上面绿色,秃净或疏被灰白色短毛,主脉上较多,下面浅绿色或紫红色,主脉突出,上被疏短毛,网脉干时呈黑色;叶柄短或无。花茎根出,疏被短毛。头状花序顶生,数朵,径1~1.5厘米;总苞2轮,缘状披针形,外轮短,疏寓,内轮覆瓦状排列,倍长于外轮,疏被灰白色短毛;花全部管状,金黄色;雄蕊5,花药联合,内藏,着生于冠管的1/2处;雌蕊花柱细长,外露,柱头2裂。瘦果成熟时深褐色,有线条,冠毛白色。花期春束至冬初。

【功能主治】

清热,舒筋,止血,祛瘀。治百日咳,风湿痛,骨折、创伤出血,痈肿疮疖。

①《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

②《云南中草药选》:接骨,止血,祛瘀,消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烂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骨折,外伤出血

白背三七茎叶研末撒布患处。另用白背三七根适量泡酒服。

②治水火烫伤

白背三七鲜叶,捣烂,加白糖适量,拌成糊状,敷患处。

③治百日咳

白背三七茎二茧三钱。红糖引,煮鸡蛋吃。(①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④治风湿痛

大绿叶的叶三至五钱。加糖适量煮鸡蛋吃。(《云南中草药选》)

⑤治疮疖痈肿

大绿叶的叶研末敷。(《云南中草药选》)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肯定已经对白背三七茎叶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白背三七茎叶具有清热,舒筋,止血,祛瘀的功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相关知识,可以继续阅读下一篇哦。

青荚叶茎髓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青荚叶茎髓,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当然有些人比较陌生。其实青荚叶茎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那么青荚叶茎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英文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H.himalaica Hook.f .et Tho-ms.ex Clarke H.chinensis Batal.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西域青荚叶和中华青荚叶的茎贿。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m。嫩枝绿以或紫绿色,叶痕显着。叶互生;叶柄长1-5cm;托叶线状分裂;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罕为卵状披针形,长3-13cm,宽1.5-9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有刺状齿。花雌雄异株;雄花约5-12朵形成密聚伞花序;雌花具梗,单生或2-3朵簇生地叶上面中脉的中部或近基部;花瓣3-5,三角状卵形;雄花具雄蕊3-5,生地花盘内侧;雌花子房修下位,3-5室,花柱3-5裂。核果近球形,成熟后黑色,具3-5棱。花期4-5月,果期8-9月。本种与青荚叶的区别为:叶厚纸质,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8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托叶常2-3裂,稀不裂。花期4-5月,果期8-10月。本种与前2种的区别为:叶革质或近于革质,稀纸质,叶柄长3-4cm;托叶纤细;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5cm,宽0.4-2cm,边缘具稀疏线状细齿。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通乳。主乳少;乳汁不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对于青荚叶茎髓的药用价值大家应该都了解了吧,在平时食用的时候也能够更有针对性了,更合理的用药才能够更好的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宜昌荚蒾叶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多,宜昌荚蒾叶就是其中一种,不过也有很多人对宜昌荚蒾叶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选择食用之前,需要对宜昌荚蒾叶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认识。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

【原形态】宜昌荚蒾 落叶灌木,高达3m。幼枝密被星状毛和柔毛,冬芽小而有毛,具2对外鳞片。叶对生;叶柄长3-5mm,有钻形托叶;叶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7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牙齿,叶面粗糙,上面疏生有疣基的叉毛,下面密生星状毡毛,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9对,伸达齿端,与叶主脉在叶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百般伞形聚伞花序生于具1对叶的侧生短枝之顶,直径2-4cm,有毛;有总梗,第一级辐射枝5条;苞片和小苞片线形,长4-5mm;花生于第2至第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5mm,5萼齿微小,卵状三角形;花冠白,辐状,直径约6mm,裂片圆卵形,稍长于花冠筒;雄蕊5,稍短至等长于花冠。核果卵圆形,长约7mm,红色;核扁,具3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花期4-5月,果期6-9月。

【性味】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庋显;止痒。主口腔炎;脚丫湿烂;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捣汁涂。

【摘录】《中华本草》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宜昌荚蒾叶,大家可以多跟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应该怎样去使用宜昌荚蒾叶这种药物。

白背叶的药用价值_白背叶的副作用


白背叶的药用价值

白背叶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1.5-3m。小枝、叶柄和花序均被白色或微黄色星状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8cm,密被白色星状毛;叶阔卵形,长4.5-23cm,宽3.5-16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平或短截形或略呈心形,具2腺点,全缘或顶部3浅裂,有稀疏钝齿,上面绿色,被星状柔毛或近无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状绒毛,有细密红棕色腺点;掌状脉3条。花单性异株;雄花序为不分枝或分枝的穗状花序,顶生,长15-30cm,被黄褐色绒毛;雄花簇生;具短梗或近无梗;萼3-6裂,裂片卵形,不等长,外面被密毛,内面有红色腺点。镊合状排列;无花瓣;花盘无腺体;雄蕊多数,花丝分离,花药2室;雌穗状花序不分枝,顶生或侧生,略比雄花序短,约15cm,果时圆柱状;雌花单生;无柄;花萼钟状,3-5裂,裂片卵形,长3-4mm,外被星状绒毛;无花瓣;子房有软刺,刺上密生星状柔毛,3-4室,花柱3,短,基部连合,被皮刺及稠密星状毛。果序圆柱形,长2.5-15cm以上,直径2-3cm;蒴果近球形,密被羽状软刺和灰白色或淡黄色星状绒毛,软刺长2-6mm,种子近球形,黑色,光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血。主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中耳炎;鹅口疮;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 ;或煎水洗。内服:煎汤,1.5-9g。

白背叶的副作用

白背叶副作用小。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对症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白背叶根治疗自身的病情。

白背叶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白背叶的附方

1、治胃痛呕水:白背叶草头浸男子尿一星期,取起洗净晒干。每用二两,雄鸡一只去肠杂头肺,水适量炖服,每星期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2、治鹅口疮:白背叶适量蒸水,用消毒棉卷蘸水拭抹患处,一日三次,连抹两天。(《岭南草药志》)

3、治外伤出血,溃疡:白背叶晒干,擦成棉绒样收贮,出血时取适量贴上,外加绷带固定。(《岭南草药志》)

4、治皮肤湿痒:白背叶煎水洗。(《福建中草药》)

5、治产后风:白背叶、艾叶,酒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6、治溃疡:白背叶鲜叶捣烂,麻油或菜油凋敷。(江西《草药手册》)

7、治跌打扭伤:鲜白背叶适量,捣敷。(苏医《中草药手册》)

心叶荚蒾根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的了解了各种中药中的详细的成分,也知道这些成分对于大家的健康的影响。下面就为各位朋友推荐一种中药心叶荚蒾根,详细的描述一下心叶荚蒾根的功效,希望对各位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帮助。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 心叶荚蒾 的 根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灌木,高3~4米。单叶对生,叶片卵圆形,长6~18厘米,宽5~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有白色绒毛,侧脉每边8~lO条,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叶柄长2.5~6.5厘米。伞形聚伞花序,顶生,花小而密集,边缘花全部发育;苞片线状长圆形,长0.5厘米;萼管近光滑,裂片披针形,被星状毛;雄蕊长为花冠的大半。核果红色,长椭圆形,核扁平,有一极深的腹沟。

【生境分布】生于林缘、杂木林内及灌丛中。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湿,温。

【归经】入肝经。

【功能主治】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损瘀凝,腰胁气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7钱;或浸酒。

【附方】治风湿筋骨疼痛:心叶荚蒾配五加皮;淫羊藿、松节、秦艽,泡酒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到心叶荚蒾根的作用还是很多的。还可以利用它来入药治病。对于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会对生活有帮助的。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的功效与作用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是中药中常见的一种,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对人体的一些疾病进行调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的功效有哪些吧。

【别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 峨嵋山胡椒 的 根 和 叶 。全年可采。

【原形态】乔木或灌木。小枝灰褐色,表面有纵沟纹。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阔椭圆形,革质,长9~13厘米,宽3.5~5.5厘米,全缘,基出脉3条,上面绿色,光滑,下面银白色,有细毛;叶柄长1厘米左右。花小,黄色,腋生,花被片6。浆果,近球形。

【生境分布】生于山间灌木林中。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贵州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止血,生肌,排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小儿尿结石:白背叶根适量,煎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辞典》

通过以上介绍,让我们能了解白背叶(峨嵋山胡椒)的相关知识,如果我们能发挥白背叶(峨嵋山胡椒)的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身体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将它视为自己保健身体的选择。


红背叶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人的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食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其中各种中药材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红背叶这味中药。

【别名】红帽顶树、红背娘

【来源】为大戟科山麻杆属植物 红背山麻杆 Alchornea trewioides (Benth.) Muell.-Arg.,以 根、叶 入药。根四季可采,夏秋采叶,晒干。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止血。用于痢疾,小便不利,血尿,尿路结石,红崩,白带,腰腿痛,跌打肿痛;外用治外伤出血,荨麻疹,湿疹。

【用法用量】根0.5~1两,叶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广西中草药》

根据以上的综合来讲,红背叶还是具有一定的药理疗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红背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食用,不要过量。

白背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白背三七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白背三七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地滚子,大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云南中草药》),大绿叶、接骨丹(《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科植物 白子菜 的 根 及 根茎 。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白子菜,又名:鸡菜。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块状。茎紫红色,被短毛。叶根生;长卵形成矩圆状倒卵形,长9~15厘米,宽8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尖,有时有两耳,叶缘具不规则缺刻及锯齿,并有灰白色短缘毛,上面绿色,秃净或疏被灰白色短毛,主脉上较多,下面浅绿色或紫红色,主脉突出,上被疏短毛,网脉干时呈黑色;叶柄短或无。花茎根出,疏被短毛。头状花序顶生,数朵,径1~1.5厘米;总苞2轮,缘状披针形,外轮短,疏寓,内轮覆瓦状排列,倍长于外轮,疏被灰白色短毛;花全部管状,金黄色;雄蕊5,花药联合,内藏,着生于冠管的1/2处;雌蕊花柱细长,外露,柱头2裂。瘦果成熟时深褐色,有线条,冠毛白色。花期春束至冬初。

【生境分布】喜生于潮湿的阴地上。分布台湾至华南。西南一带。

【性状】根茎肥大、肉质,呈团块状,径2~3厘米,新鲜时灰黄色,侧生茎芽多枚,短圆锥状,有的可见环节。折断面灰白色。产广西等地。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疮痈,消肿散毒:土生地、雾水葛等分。捣烂敷。(《广西药植图志》)

【备注】本植物的茎叶(白背三七茎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上面对白背三七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大家了解了白背三七的各种功效,一定要牢记这些疗效哦,这样就可以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用白背三七的神奇功效还他们一份健康和快乐。

白背杨的功效与作用


白背杨是一种对大家来说还算比较熟悉的中药,对我们身体的有很多的好处,我们想要在生活中正确的食用它,需要对白背杨有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 银白杨 的 叶 。春、夏季采收。

【原形态】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毛,或仅边缘有细柔毛。单叶互生,长短枝叶形有显着区别:长枝的叶宽卵形或三角卵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3~5掌状圆裂或不裂,有钝齿,幼时两面密生白色绒毛,以后上面的绒毛脱落,下面的不落;短枝的叶较小,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叶柄长2~5厘米,有白色绒毛。雄花序长3~7厘米;苞片有长睫毛;雄蕊6~10;雌花序长2~4厘米;柱头2,2裂,红色。蒴果,无毛。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叶和树皮中含少量糖甙。根中含7-ο-甲基香橙素。

【功能主治】祛痰、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银白杨叶制成不同剂型于不同季节共观察1115例,平均有效率在88%左右,显效率为52%左右。对咳、痰、喘均有疗效,但平喘作用稍差;生效时间多在服药后3~5天。对虚寒型疗效较好,肺燥型次之,痰热型较差。疗程长者疗效较高。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剂型及用法:㈠1:2糖浆剂一日服3次,每次10毫升。㈡注射剂一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1毫升(含生药2克)。㈢浸膏丸一每次10粒,日服3次(每日总量相当生药25克);部分病例同时并用注射剂或加服百蕊草(每次5钱,冲泡后分3次服)。初步观察,各种剂型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副作用:无严重副作用,仅少数患者有胃部不适,口干、腹泻、面部轻度浮肿等反应,个别出现皮疹;一般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摘录】《*辞典》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白背杨的作用,希望对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乱的和其他食物搭配,应该咨询专业人士后再决定。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