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2019-10-16 │ 养生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夏季养生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背杨的功效与作用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白背杨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白背杨是一种对大家来说还算比较熟悉的中药,对我们身体的有很多的好处,我们想要在生活中正确的食用它,需要对白背杨有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 银白杨 的 叶 。春、夏季采收。

【原形态】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毛,或仅边缘有细柔毛。单叶互生,长短枝叶形有显着区别:长枝的叶宽卵形或三角卵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3~5掌状圆裂或不裂,有钝齿,幼时两面密生白色绒毛,以后上面的绒毛脱落,下面的不落;短枝的叶较小,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叶柄长2~5厘米,有白色绒毛。雄花序长3~7厘米;苞片有长睫毛;雄蕊6~10;雌花序长2~4厘米;柱头2,2裂,红色。蒴果,无毛。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叶和树皮中含少量糖甙。根中含7-ο-甲基香橙素。

【功能主治】祛痰、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银白杨叶制成不同剂型于不同季节共观察1115例,平均有效率在88%左右,显效率为52%左右。对咳、痰、喘均有疗效,但平喘作用稍差;生效时间多在服药后3~5天。对虚寒型疗效较好,肺燥型次之,痰热型较差。疗程长者疗效较高。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剂型及用法:㈠1:2糖浆剂一日服3次,每次10毫升。㈡注射剂一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1毫升(含生药2克)。㈢浸膏丸一每次10粒,日服3次(每日总量相当生药25克);部分病例同时并用注射剂或加服百蕊草(每次5钱,冲泡后分3次服)。初步观察,各种剂型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副作用:无严重副作用,仅少数患者有胃部不适,口干、腹泻、面部轻度浮肿等反应,个别出现皮疹;一般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摘录】《*辞典》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白背杨的作用,希望对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乱的和其他食物搭配,应该咨询专业人士后再决定。

扩展阅读

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


白背叶的简介

白背叶,中药名。又名:白背娘、白背桐、白朴树、白泡树、白面简、白鹤树、白匏仔、白背木、白面虎、白吊栗、野桐、白面戟、木梗天青地白、白毛树、野芙蓉、白林树、橡皮柴、谷皮柴、白桃叶、白面风。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的根或叶。分布于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之功效,常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叶具有消炎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

1、富含物质

含酚类、氨基酸、鞣质、糖类。

2、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固脱,消瘀。治肠炎,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子宫下垂,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蛾,耳内流脓。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浸汁滴耳。

3、临床应用

3.1、《岭南草药志》:收涩固脱。

3.2、《广西药植名录》:祛风湿,治刀伤。

3.3、治淋浊:白背叶根五钱,茯神四钱,茯苓三钱。煎水空腹服。(《岭南草药志》)。

3.4、治子宫下垂:白背叶根十二两,米醋二斤,煎至半斤,夜间置于露天打露一宵,翌晨一次顿服,连服三剂,并卧床休息一星期,愈后炖黄头龟连服数天。(《岭南草药志》)。

3.5、治眼雾,赤眼红热,怕光流泪:鲜野桐根一至二两(洗净,切碎),猪肝二至四两。水适量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3.6、治双单喉蛾:白背叶根,蜂糖浸透,去渣,取汁液内服。(《岭南草药志》)。

3.7、治中耳流脓:白背叶根研末,酒适量,浸出浓液滴耳内,并外搽。(《岭南草药志》)。

3.8、治腰骨闪伤:鲜野桐根一两,洗净切碎,水、酒各半和猪赤肉二至四两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3.9、治慢性肝炎,脾脏肿大,肠炎腹胃,脱肛,子宫下垂:白背叶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白背叶的市场信息

1、白背叶的价格

白背叶的价格约为0.5元/50克。

2、白背叶的选购方法

叶:本品皱缩,边缘多内卷,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圆卵形,长7-14cm,宽4-14cm,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下表面灰白色或白色,顶端渐尖,基部略呈心形或近平截,具2腺点,全缘或顶部微3裂,有钝齿,上表面无毛,下表面被星状毛;基出脉3条,叶脉于下表面隆起。叶基具2斑状腺体。叶柄长5-15cm,质脆。气微香,味微苦、辛。

3、白背叶的保存方法

白背叶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白背叶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在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很好的效果,虽然见效稍慢,但对人体无副作用,还是受到人们的推崇。不过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背叶根这种药材。

【别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为大戟种植物 白楸 的 根 。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背叶"条。

【化学成份】含酚类、氨基酸、鞣质、糖类。

【性味】《岭南草药志》:"味微涩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固脱,消瘀。治肠炎,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子宫下垂,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蛾,耳内流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浸汁滴耳。

【附方】①治淋浊:白背叶根五钱,茯神四钱,茯苓三钱。煎水空腹服。(《岭南草药志》)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肝炎: 本品具有舒肝解郁,活血祛瘀之效。治疗慢性肝炎,对降低转氨酶和缩小肝脾有一定作用。一般用量为0.5~1两,伴有水肿者用2~3两,每日煎服1剂。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岭南草药志》


上文为我们分析了白背叶根的一些功效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量食用白背叶根,对身体机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白背小报春的功效与作用


在经过上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的过程中,中药在种类和数量上规模已经相当惊人,所以选择中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都是有着很好的效果,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一种中药白背小报春。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白背小报春的全草。

【原形态】草本。全株无毛。根茎短,具多数粗根,顶端生出叶丛或有时发出短茎。叶柄具狭翅,长1.5-6cm,通常稍长于叶片;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5-45mm,宽10-25mm,先端圆形,基部圆截形或微呈心形,边缘波状浅裂,裂片阔圆齿状,下面被白粉,中肋稍宽,侧脉5-6对。花葶1-2枚自叶丛中抽出,高10-25cm;伞形花序1-3轮,每轮4-10花;苞片披针形,初被白粉,至果期近于无粉;花梗纤细,长8-24mm,多少被小腺体;花萼阔钟状,长3.5-4.5mm,果时稍增大,两面被白粉而外面较密,分裂达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粉红色,冠筒长4-6mm,喉部无环状附属物,冠檐直径8-15mm,裂片阔倒卵形,先端具深凹缺;长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2mm,花柱长约3mm,几不高出花萼;短花柱花:雄蕊着生处略高于冠筒中部、花柱长约1mm。花期4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90m的湖边湿地和芦苇丛下。

【性味】辛;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肺热咳嗽;口舌糜烂;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小便淋沥涩痛;跌打瘀肿;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白背小报春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学一点中草药的知识,这样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白背青荚叶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白背青荚叶,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疗疾病效果的。不过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白背青荚叶的功效具体是什么,因此在这里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白背青荚叶的功效。

【英文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 var.hypoleuca Hemsl.ex Rehd.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荚叶的叶。

【原形态】落叶灌本,高达2m。幼枝绿色,无毛,叶痕显着。叶互生;叶柄长1-5cm;托叶线状分裂;叶片纸质,卵形、卵圆形,长3-9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于圆形,上面淡绿色,下面被白粉,常呈灰白色或粉绿色,边缘具刺状腺质锯齿。雌雄异株,雄花4-12,呈伞形或密伞花序,着生于叶面中脉的1/2-1/3处,雄蕊3-5,生于花盘内侧;雌花1-3,着生处与雄花同;子房卵圆形或球形,柱头3-5裂。浆果,成熟后黑色,分核3-5。花期4-5月,果期8-9月。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主水肿;热淋;便血;瘪肿;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白背青荚叶的作用与功效有了一定的认识。文章介绍的几种作用与功效是比较常见的,希望大家可以记住它们,对生活有所帮助。

白背三七茎叶的功效与作用


白背三七茎叶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茎叶。夏、秋采收。那么在医学上白背三七茎叶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背三七茎叶的功效与作用。

植物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块状。茎紫红色,被短毛。叶根生;长卵形成矩圆状倒卵形,长9~15厘米,宽8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尖,有时有两耳,叶缘具不规则缺刻及锯齿,并有灰白色短缘毛,上面绿色,秃净或疏被灰白色短毛,主脉上较多,下面浅绿色或紫红色,主脉突出,上被疏短毛,网脉干时呈黑色;叶柄短或无。花茎根出,疏被短毛。头状花序顶生,数朵,径1~1.5厘米;总苞2轮,缘状披针形,外轮短,疏寓,内轮覆瓦状排列,倍长于外轮,疏被灰白色短毛;花全部管状,金黄色;雄蕊5,花药联合,内藏,着生于冠管的1/2处;雌蕊花柱细长,外露,柱头2裂。瘦果成熟时深褐色,有线条,冠毛白色。花期春束至冬初。

【功能主治】

清热,舒筋,止血,祛瘀。治百日咳,风湿痛,骨折、创伤出血,痈肿疮疖。

①《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

②《云南中草药选》:接骨,止血,祛瘀,消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烂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骨折,外伤出血

白背三七茎叶研末撒布患处。另用白背三七根适量泡酒服。

②治水火烫伤

白背三七鲜叶,捣烂,加白糖适量,拌成糊状,敷患处。

③治百日咳

白背三七茎二茧三钱。红糖引,煮鸡蛋吃。(①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④治风湿痛

大绿叶的叶三至五钱。加糖适量煮鸡蛋吃。(《云南中草药选》)

⑤治疮疖痈肿

大绿叶的叶研末敷。(《云南中草药选》)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肯定已经对白背三七茎叶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白背三七茎叶具有清热,舒筋,止血,祛瘀的功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相关知识,可以继续阅读下一篇哦。

箭杆杨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的了解了各种中药中的详细的成分,也知道这些成分对于大家的健康的影响。下面就为各位朋友推荐一种中药箭杆杨,详细的描述一下箭杆杨的功效,希望对各位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帮助。

【别名】钻天杨、白杨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箭杆杨的树皮或叶。

【原形态】大乔木,高30-40m。树皮灰白色,较光滑。枝向上直立,树冠塔形狭窄;小枝无毛,圆形。叶互生,较小,阔卵形或菱形,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急尖,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绿,无毛;萌枝叶长宽近相等。葇荑花序,有时出现两性花。蒴果2瓣裂,先端尖,果柄细长。花期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华北、西北各地广为种植。

【性状】性状鉴别 叶皱缩,展平后阔卵形,长4-8cm,宽3-7cm,边缘具细锯齿,并有半透明的狭边;叶长4-8cm,宽3-7cm,叶柄侧扁。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凉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脚气肿;肝炎;痢疾;烧烫伤;疥癣秃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箭杆杨的作用一些介绍,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需求进行,而且箭杆杨在治疗某些疾病上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枫杨的功效与作用


枫杨是一种很普通的中药。虽然它很普通,却是有着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别名】麻柳树、水麻柳、小鸡树、枫柳、蜈蚣柳、平杨柳

【来源】胡桃科枫杨属植物 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DC.,以 枝 及 叶 入药。夏秋采,晒干备用。叶多鲜用。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利尿消肿。叶:血吸虫病;外用治黄癣,脚癣。枝、叶捣烂可杀蛆虫、孑孓。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或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枫杨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料,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对方法,我相信,它对各位的身体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伞杨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伞杨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截萼黄槿、恒春黄槿。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桐棉的全株。

【原形态】桐棉 常绿乔木,高约6m。小枝具褐色盾形细鳞秕。叶互生;叶柄长4-10cm,具鳞秕;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7mm;叶片卵状心形,长7-18cm,宽4.5-11cm,先端长尾状,基部心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鳞秕。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2.5-6cm,密被鳞秕;小苞片3-4,线状披针形,被鳞秕,长8-10mm,常早落;花萼杯状,截形,直径约15mm,具5尖齿,密被鳞秕,花冠钟形,黄色,内面基部具紫色块,长约5cm;雄蕊柱长约25mm;花柱棒状,先端具5槽纹。蒴果梨形,直径约5cm。种子三角状卵形,长约9mm,被褐色纤毛,间有脉纹。花期近全年。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于海边和海岸向阳处。

【化学成份】叶含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C19-C33 烷烃(C19-C33 alkanes),羽扇烯酮(lupeno-ne),伞杨还含棉酚(gossypol)。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脑膜炎;痢疾;痔疮;睾丸肿痛;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中药伞杨的各种情况,相信我们可以在面对疾病的困扰时做到镇定自若,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治疗。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