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药的种类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时,都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比如黄花堇菜,所以在选择之前,需要对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黄花堇菜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吗?
【别名】土细辛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 灰叶堇菜 的 根 。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宿根蔓生草本,稍有白霜。地下茎短,具多数黑褐色侧根;地上茎细弱,下部无叶,通常不分枝。基生叶1片或缺,卵状心形;茎生叶具柄,厚纸质,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浅心形或截形,边缘具波状锯齿,长1.5~4厘米,上部叶卵状披针形;托叶草质,卵形或矩圆形,长6毫米或较短,有疏粗齿或全缘。花两侧对称;萼片5,条形,顶端尖,有柔毛,基部附器不显着;花瓣5,黄色,距很短,长约1毫米。果小,近矩圆形,直径约5毫米。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溪边、阴湿草地。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酸甘,温。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除湿止痛。
【附方】①治慢性风湿关节炎:土细辛一钱。研末,每日二至三次,酒送服。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我们知道了黄花堇菜的功效与作用,黄花堇菜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内容可以帮到大家!
中药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很早的时候中药就已经出现,而且中药对疾病治疗也有很令人满意的效果,中药的种类很多,那么你知道香堇菜这种药材吗?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香堇菜的全草。
【原形态】香堇菜ViolandorataL.多年生草本,高3-15cm。无地上茎,具匍匐枝。根茎较粗,垂直或斜生,淡褐色,密生结节,向下生多数细根,横向生出细长的匍匐枝,其节处生根、发叶而成新植株。叶基生;叶片圆形或肾形到宽卵状心形,花期叶片较小,长与宽均1.5-2.5cm,花后叶片渐增大,长宽可达4.5cm,先端圆或稍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具圆钝齿,两面具疏短柔毛或近无毛。花较大,深紫色,有香味;花梗细长,中部或中部以上有2枚细长小苞片;萼片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钝圆,基部附属物极短;花瓣边圆波状,侧方花瓣里面近基部有短须毛,下方花瓣连距长1.5-2cm;距直,微弯曲;下方2枚雄蕊的距较短;子房被细柔毛,花柱顶部弯曲成钩状短喙,喙端具较细的柱头孔。蒴果球形,密被短柔毛。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各大城市多有栽培,北京、天津、西安、台湾、上海、广东、等较常见。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止咳祛痰;镇静;止泻。主伤风咳嗽;百日咳;癔病;失眠;腹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香堇菜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药材,但它的药性和作用还有很多,因此希望大家在与自身情况结合的基础上再食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天山堇菜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天山堇菜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7cm。主根圆柱状或倒长圆锥形,黄白色,具少数须根。叶基生,匙形,长1-3cm,宽0.5-0.8cm,全缘或有圆齿;托叶披针形,膜质,白色,边缘有流苏状腺毛。花单生于花梗顶端,直径0.5-1cm苞片位于药梗中部,2片对生,线状披针形;萼片5,下部有带状附属物,花瓣5,两侧对称,中间1瓣较大,有距,白色,具淡紫色条纹;子房上位,花柱略弯。花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新疆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者长1-5cm。根茎粗短,长2-4mm,具环纹及叶柄残基。主根较粗壮,长0.5-2cm,灰白色至浅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叶基生,皱缩,完整叶湿润展开后呈匙形或椭圆形,灰绿色,顶端钝圆,基部楔形,下延,有长柄。花灰蓝色,萼5,披针形,花瓣5倒卵形,下面1枚较大具距。气微芳香,味微辛。
【性味】味微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消肿。主感冒发热;疔疮痈肿;淋巴结肿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或泡茶。
【摘录】《中华本草》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中药天山堇菜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它在治疗疾病上有着很不错的效果,不过要注意的是,对天山堇菜使用的时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健康科学的食用。
斑叶堇菜是一种药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我们可以适当的食用斑叶堇菜,由于很多的人对于斑叶堇菜还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天蹄。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斑叶堇菜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12cm。根茎通常短而细。叶均基生,呈莲座状;叶柄长短不一,长1-7cm;托叶淡绿色或苍白色,近膜质,2/3与叶柄合生,披针形;叶片圆形或卵圆形,长1.2-5cm,宽1-4.5cm,先端圆或钝,基部明显呈心形,边缘具平而圆的钝齿,上面绿色,沿叶脉有明显的白色斑纹,下面通常稍带紫红色,两面通常密被短粗毛。花红紫以或暗紫色,下面通常色较淡;萼片通常带紫色,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具3脉;花瓣倒卵形,下方花瓣基部白色并有堇色条纹;距筒状,长3-8mm;雄蕊5,下方2枚雄蕊的距细而长;子房近球形,花柱棍棒状。蒴果椭圆形,无毛或疏生短毛;幼果球形通常被短粗毛。种子淡褐色,附属物短。花期4-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林下、灌丛中或阴处岩石缝隙中。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叶基生,宽卵形,基部下延叶柄,边缘有圆锯齿,绿色或枯绿色,叶脉有类白色斑纹,基部有披针状托叶。花茎长于叶,淡棕紫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痈疮肿毒;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如今的人们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使得我们的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的情况,斑叶堇菜作为一种中药材,对身体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双花堇菜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英文名】all-grass of Twinflower Violet
【别名】谷穗补、短距堇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双花堇菜的全草。
【原形态】双花堇菜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茎细或稍粗,垂直或斜生,具结节,有多数细根。地上茎较细弱,2或数条簇生,直立或斜生。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4000m的高山及亚高山地带草甸、灌丛或林缘、岩石缝隙间。
【性味】味辛;微酸;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主跌打损伤;吐血;急性肺炎;肺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治跌打损伤、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双花堇菜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料,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对方法,我相信,它对各位的身体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多,东北延胡索就是其中一种,不过也有很多人对东北延胡索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选择食用之前,需要对东北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认识。
【英文名】RhizomaCorydalis Amurensis
【别名】土元胡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 东北延胡索 Corydalisambigua Cham. etSchlecht.var.amurensisMaxim.的 块茎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15cm。茎单一,自鳞片叶腋中伸出。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不完全二回三出全裂,小裂片狭倒卵形或狭卵状长圆形。总状花序生于枝顶;苞片卵状长圆形;萼片2,早落。花瓣4,淡紫红色或蓝色,大小不等,呈唇形,上唇有距与下唇对生;雄蕊6;雌蕊1,条形。蒴果梭形,短柱状。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中及沟谷、林缘。产于东北。
【性状】块茎扁球形,球形成长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或黄棕色,无明显皱纹,上端微凹处有茎痕,底部可见不定根痕;除去外皮者深棕色,表面光滑。质较硬,断面白色或黄白色,味较苦。
【化学成份】含多种生物缄,其中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碱、小薜碱、防己碱等。
【炮制】同延胡索,亦有搓去外皮后炮制。
【功能主治】同延胡索。
【摘录】《*辞典》
【出处】历代本草记述的东北产延胡索,其块茎断面均为黄色(参见"延胡索"条),但本种则色白至黄白,故非古籍所载之正品,今东北当地供药用。
以上就是对东北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详细介绍,对它的选择,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这样对身体不会有损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如今我们的生活档次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们的健康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饮食不科学对于我们的身体造成了潜在的威胁。而中医的许多药材就可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理改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东北卫矛。
【别名】毛腺卫矛、鬼箭羽、卫矛、四棱树、毛叶卫矛。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毛脉卫矛的带翅茎枝或根。
【原形态】毛脉卫矛 落叶灌木,植株高可达3m。小枝略呈四棱形,绿色,通常具2-4木栓翅。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近革质或厚纸质,倒卵形、菱状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背面脉上密生短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绿白色,径约6mm,萼片4;花瓣4,圆形,花盘4浅裂;雄蕊4,较短,着生于花盘顶部的边缘,子房上位,4室,着生于花盘内。蒴果,熟时4深裂,有橘红色假种皮。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林缘。
【化学成份】全株含无羁萜(酮)(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卫矛醇(dulcitol),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in),槲皮素-3-半乳糖-木糖甙(quercetin-3-galactosylxy-loside)。
【性味】苦;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通经;消肿;止痛;杀虫。主症瘕结块;胸痹;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关节肿痛;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注意】孕妇禁服。《河北中草药手册》:"孕妇忌用。"
【摘录】《中华本草》
经过上文对于东北卫矛的介绍,我们对于东北卫矛有了详细的了解。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东北卫矛的特质,充分的利用它的药用价值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如今我们的生活档次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们的健康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饮食不科学对于我们的身体造成了潜在的威胁。而中医的许多药材就可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理改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东北桤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或树皮。
【原形态】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树皮暗灰色,平滑。枝条灰褐色,无毛;小枝紫褐色,无毛;芽无柄,有3-6枚芽鳞。叶柄长0.5-2cm;叶片宽卵形、卵形或宽椭圆形,长4-10cm,宽2.5-8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或两侧不对称,边缘有细而密的重锯齿或单锯齿,两面几无毛;侧脉7-13对。雄葇荑花序顶生,较长,下垂,雄花与叶同时开放,花丝比花被短,花药黄色;雌葇荑花序3-5簇生于短枝顶端。果序3-5枚呈总状排列,宽卵圆形或近球形;序梗纤细,下垂,长0.5-2.5cm,几无毛;小坚果卵形,长约2mm;膜质翅与果近等宽。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00m的林边、河岸或山坡林中。
【化学成份】粘霉-5-烯-3-醇(glutin-5-en-3-ol),α和β-香树酯醇(amyrin),1,7-二苯基-3,5-庚二醇[1,7-diphenyl(heptan-3,5-diol)]。
【性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固涩。主腹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经过上文对于东北桤木的介绍,我们对于东北桤木有了详细的了解。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东北桤木的特质,充分的利用它的药用价值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东北溲疏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东北溲疏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东北溲疏的记载,东北溲疏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英文名】Leaf or root of Amur Deutzia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东北溲疏的树皮。
【原形态】东北溲疏 落叶灌木,高1-1.3m。老枝暗灰色,小枝褐色,疏生星状毛。叶对生;叶柄长4-8mm;叶片椭圆形,长3-10cm。宽2.5-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绿色,散生星状毛,下面色淡,星状毛多有5-7条辐射线,无中央长辐射线,叶脉上无单毛。伞房状花序,生于枝端,花多数;花梗和花萼被星状毛;萼筒长约2mm裂片5,宽卵形;花瓣5,白色,尖卵形;雄蕊10,花丝无齿或有不明显钝齿;子房一位,花柱3。蒴果。花斯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灌木丛或杂木林中。
【化学成份】树皮含香豆素、黄酮。
【性味】辛;苦;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感冒,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树皮:用于感冒、支气管炎。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我们介绍了东北溲疏以及东北溲疏的特点,可以知道东北溲疏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东北羊角芹作为日常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人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并且也不是太难购买。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东北羊角芹的几个方面。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东北羊角芹的茎叶。
【原形态】东北羊角芹,多年生30-100cm。茎具条纹,中空,上部稍有分枝。基生叶叶柄长5-13cm,叶鞘膜质;叶片长3-9cm,宽3.5-12cm,通常三出式二回羽状分裂;羽状长1.5-3.5cm,宽0.7-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状或缺刻状分裂;最上部的茎生叶小,三出式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小伞形花序花柄不等长;萼齿退化;花瓣倒卵形,白色,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向外反折。果实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3.5mm,宽2-2.5mm,主棱明显,棱槽较阔,无油管。花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杂林下或山坡草地。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主流感;风湿痹痛;眩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汁搽。
【摘录】《中华本草》
东北羊角芹是一种已经存在很久的药材,在很多中医书上都有关于它的记载,可见东北羊角芹其确实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
东北蛔蒿对于医药方面的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东北蛔蒿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别名】蛔蒿
【来源】菊科艾属植物 东北蛔蒿 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 花蕾 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阴干。
【性味】辛、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驱虫。用于蛔虫病。
【用法用量】3~4钱,研末加白酒1两,浸一夜,去渣取浸液,置开水上蒸去酒精,清晨空腹1次服下;2小时后再服芒硝6钱(小儿酌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以上就是对东北蛔蒿的作用一些介绍,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需求进行,而且东北蛔蒿在治疗某些疾病上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