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饮食调护与养生

2019-10-16 │ 中风的饮食调护与养生 中风夏季养生注意什么

中风的偏方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中风的偏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中风是我们在日常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症状比较明显的是容易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在日常应该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对于中风的患者可以通过偏方来缓解一下症状,根据患者的症状来选择相应的偏方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偏方一:

槐花茶防中风

[配 方] 槐花茶6克。

[制用法] 开水泡,当茶饮。

[功 效] 预防中风。

偏方二:

蒜泥治中风不语 [配 方] 大蒜2瓣。

[制用法] 将蒜瓣去皮,捣烂如泥。兔于牙根部。

[功 效] 宣窍通闭,用治中风不语。

偏方三:

松毛酒治中风

[配 方] 松毛1千克,酒1.5千克。

[制用法] 将松毛在酒中泡7日,每饮1杯,日服2次

[功 效] 用治中风口眼歪斜,症见两脚疼痛、腰痛、两足不能立地。

偏方四:

当归荆芥治中风

[配 方] 当归、荆芥各等份。

[制用法] 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

[功 效]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偏方五:

细辛末治中风Ys630.cOM

[配 方] 细辛(又名杜衡)适量。

[制用法] 研为细末,吹入鼻孔。

[功 效]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

对于中风的患者在日常一定要注意加强锻炼身体,如果出现了病人晕倒的情况不要慌张应该及时的送往医院医治。对于日常的治疗,我们应该学会辩证疗法,这样能够选择合适患者症状的偏方作为辅助治疗,治疗的效果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扩展阅读

中风的偏方大全


中风一旦发生,表示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中风的根源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日常调养中,要同时兼顾这几种病的症状。

1.白矾姜汁治中风休克

材料:白矾60克(生用),生姜30克。

制作:将生姜洗净,连皮擦碎,放入锅中,加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白矾研为细末,放入生姜汤中,研滤取汁。

用法:分三次,慢慢饮用。

适用范围:散风,温中,醒神,治中风休克

2.捏揉商阳穴缓解中风

穴位位置: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左右各一个。

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食指的两侧,揉捏此穴,力度适中。 每次2分钟左右,每日2次

适用范围:可缓解中风、腹痛、上吐下泻、胸口疼痛等症。

3.酒煮乌鸡通络熄风

材料:乌鸡1只,白酒2500克。

制作:将宰杀洗净的乌鸡,放入煲内,再加入白酒,用小火煎熬至酒剩一半,凉凉后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饮服1~3次,佐餐饮,或定时饭前饮。

通用范围:中风后的舌僵不语症。

4.掐人中醒神开窍

穴位位置:上嘴唇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操作方法:当发现有人昏厥时,我们可立即用食指或拇指指端按于人中穴处,行强刺激。以每分钟 20 ~ 40次为宜,可使昏厥者很快苏醒。

适用范围:突发性昏迷不醒者。

发生中风的多为中老年人,而有些低血压患者同样会引起中风,甚至同时造成血栓,因此中老年患者都应该注意防范中风。

治产后中风的偏方


产后中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症,这种症状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否则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那么,这产后中风的症状是什么?产后中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什么呢?产后中风的治疗偏方又是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产后中风(手足抽筋,角弓反张,不省人事)

用荆芥穗子,微焙为末。每服三钱,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则挑齿灌入,齿紧则由鼻灌入。此方名华陀愈风散,还有如圣散、举卿古拜散(亦即荆芥散之意,因举卿切音为荆,古拜切音为芥。这是用切音隐语来为药方名)等名。

产后中风,四肢抽筋,不能言语

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产后中风(口吐涎沫,手脚抽筋,不省人事)

用当归、荆芥穗,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半,酒和童便各少许,共煎至七成灌服。如能吞下,即可救。

产后中风,口噤,抽筋

角弓的张。用黑豆二升半,同鸡屎白一升炒熟,加入清酒一升半,再加竹沥,饮服。令发汗。

产后中风的症状

产后中风表现为产后眩晕、头沉或疼痛,腰部、膝盖、脚腕、手腕等发麻、发痛,冒冷汗,身体发冷,哆嗦等症状。尤其是,如果患上产后风,就会阻碍子宫的血液循环,出现瘀血,降低生殖器官及泌尿系统的机能,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出汗、身体乏力、心慌或者心悸、食欲骤降等现象,就应怀疑有产后风可能。病情严重时,即使是三伏天,没有被子也不能入睡。

预防和治疗措施

小心寒气产妇在产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风或是喝凉水,饮食方面也不能吃凉或刺激性的食物。平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身体劳累或精神刺激。不仅是正常分娩的产妇,剖腹产,自然流产后的产妇也有。

小心寒气

产妇在产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风或是喝凉水,饮食方面也不能吃凉或刺激性的食物。平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身体劳累或精神刺激。不仅是正常分娩的产妇,剖腹产,自然流产后的产妇,也有患产后风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注意。

不要过度活动关节

分娩前一点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后都会出现问题,因此产后23周内绝对不能过度活动关节。

服用产后补药

中药中的产后补药对补充产妇气血、帮助产后快速恢复、预防产后病效果显著,但必须在恶露排净的产后3周后服用。恶露全部排出之前服用补药反而会诱发产后风。要治疗产后中风,可以煎服具有补充体力之功效的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之类的药材。

结语:通过这里推荐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产后中风的偏方以及产后中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相信很多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及了解吧!那么,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就要在医师的建议下赶紧用以上的偏方进行治疗了!

治疗产后中风的偏方


相信大家对于这产后中风的病症应该不是太了解吧!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产后中风的治疗偏方以及这个产后中风的病因,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产后中风的相关知识吧!

1、产后中风,口噤,抽筋。角弓的张

用黑豆二升半,同鸡屎白一升炒熟,加入清酒一升半,再加竹沥,饮服。令发汗。

2、产后中风、口噤、身直、面青,手足反张

以竹沥饮一、二升,即苏。

3、产后中风(手足抽筋,角弓反张,不省人事)

用荆芥穗子,微焙为末。每服三钱,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则挑齿灌入,齿紧则由鼻灌入。此方名华陀愈风散,还有如圣散、举卿古拜散(亦即荆芥散之意,因举卿切音为荆,古拜切音为芥。这是用切音隐语来为药方名)等名。

4、产后中风的治疗便方(四肢抽筋,不能言语)

用羌活二两,煎酒服。

5、产后中风(口吐涎沫,手脚抽筋,不省人事)

用当归、荆芥穗,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半,酒和童便各少许,共煎至七成灌服。如能吞下,即可救。

产后中风的病因

产后,构成骨盆的关节及身体的所有部分处于松散状态。因为各种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症状,产妇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产褥期。

如果这期间调理不当,平生都要承受产后风的折磨。

一种是因为分娩而虚弱身体受到风寒,寒气从下腹部开始扩散全身。

另外一个原因是关节的过度活动。分娩前尽管没有过度活动关节,但产后,如关节内滑液囊的滑液分泌不良,稍微劳累就会出现手腕发麻之类的症状。

这是由于产后血液损失过多,或者营养不足,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

高龄分娩、难产、剖腹产、多次流产的产妇更易患产后风。一般在产后8周后出现症状,如果放任不管,就有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因此一定要注意。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的仔细阅读,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对这个产后中风的治疗偏方都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里推荐的几种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较不错的,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前请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治疗服用!

中风食疗偏方 吃它能够治中风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所以,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所以,我们应该怎么进行治疗?治疗中风的偏方有什么?这些偏方的疗效怎么样?

三味粟米粥

原料:取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150克。

做法: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粟米(色白者 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1次,空腹服。适用于中风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

羊脂葱白粥

原料:取葱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适量。

做法:加水共煨粥。每 日1次,连服10日。用于预防偏瘫。

四味粳米粥

原料:取天麻9克(以布包好),枸杞15克,红枣7枚,人参3克。

做法:加水烧沸后用文火煎煮约20分钟。去天麻、枣核,下入粳米50~100克共煨粥。每日2次。用治中风后偏瘫伴 高血压者。

大枣粳米粥

原料:以黄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

做法:加水浓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 00克,红枣4枚加水煨粥。粥成后倒入药汁,调匀即可。每日1次。可益气通脉、温经和血, 用治中风后遗症。

豆淋酒

原料:取小黑豆适量炒焦。

做法:冲入热黄酒50毫升。趁热服。服后温覆取微汗。用治中风 后遗症以及产后中风、四肢麻木等。

羊肚山药汤

原料:取羊肚1具。

做法:去筋膜后洗净切片,加水煮烂后下入鲜山药200克,煮至汤汁 浓稠,代粥服。适用于中风后体质虚弱者。

乌鸡汤

原料:取乌骨母鸡1只。

做法: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后加入清水、黄酒等量,文火煨炖至 骨酥肉烂时即成。食肉饮汤,数日食毕。适用于中风后言语蹇涩、行走不便者。高血压患者需同服降压药,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桃仁饮

原料:桃仁10克,决明子30克,鲜香芹250克,白蜜适量。

做法:先将香芹洗净,用榨汁机榨取鲜汁30毫升备用。桃仁和决明子均打碎,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药汁,煎好后加入鲜香芹汁和白蜜拌匀,饮服。 本药膳有平肝清热、活血通便作用,对于脑血栓形成伴大便秘结的中风患者较为适宜。

结语:中风患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所以,用以上的偏方还是要在医师的嘱咐下进行治疗。最后,祝早日康复!

中风后遗症的偏方


中风虽然比较常见,但是患者如果能够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就能够很好的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在治疗的过程中最好能够配合医生,避免中风留下了不良的后遗症。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患者只需要通过调整饮食,搭配下面的小偏方就可以很好的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出现。

偏方一:

配方:乌龟3只(每只250克左右),冰糖适量。

制法:取乌龟血放碗中,加清水及冰糖适量,放入锅中隔水炖熟食。

功效:滋阴养血,通脉。

用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偏方二:

配方:杜仲30克,怀牛膝15克,猪脊骨500克,红枣4个。

制法:将杜仲、怀牛膝、红枣(去核)洗净,猪脊骨斩碎,用开水氽去血水,然后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补肾强筋健骨。

用法:上汤随量饮用。

偏方三:

材料:干地龙30克,红花、赤芍、桃仁各20克,当归50克,黄芪100克,川芎10克,玉米粉400克,面粉10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干地龙以酒浸去腥味,烘干研粉;红花、赤芍、当归、黄芪、川芎水煎2次,取汁备用。再将玉米粉、面粉、地龙粉、白糖混匀,用药汁调,制饼20个;桃仁去皮尖,打碎,略炒,匀放于饼上,入笼蒸熟(或烘箱烤熟)。当主食食用。功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脑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肢体痿软无力。

中风疾病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患者能够通过正确的疗法缓解治疗疾病。患者在康复之后应该经常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中风这种疾病。对于偏方选择应该辩证疗法,这样才能够确保小偏方的疗效。

脑中风的治疗偏方 患者应注意什么


脑中风这种病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希望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一定要引起相关的重视,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几种能够有效治疗的偏方,看看这些偏方有什么内容,应该注意什么因素?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

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糖尿病

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心脏疾病

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血脂代谢紊乱

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血液流变学紊乱

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天麻焖鸡块

原料:母鸡1只(约重1500克),天麻15克,水发冬菇50克,鸡汤500毫升,调料适量。

做法:将天麻洗净,切薄片,放碗内,上屉蒸10分钟取出;鸡去骨,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用油氽一下,捞出备用。将葱、姜用油煸出香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文火焖40分钟;入天麻片,5分钟后淀粉勾芡,淋上鸡油即可。佐餐食。平肝熄风,养血安神。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着之肢体麻木、酸痛,中风瘫痪等症。

天麻炖猪脑

原料:天麻10克,猪脑1个,食盐适量。

做法:天麻浸软切片,同猪脑加水共煮1小时,食盐调味即可。肉、汤、药俱食。祛风止痛,滋养通脉。适用于头疼痛之症。现多用于神经性偏头痛、肝阴虚型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脑血管意外所致半身不遂等症。

九龙根炖肉

原料:九龙根(龙须藤根)30克,黄酒250克,猪精瘦肉500克,生姜、葱、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先将九龙根捣碎,研末,将猪精瘦肉洗净,切块,入砂锅,下九龙根末、黄酒、生姜、葱等,搅匀,置火上煮熟,熟后加食盐、味精少许调味即可。以3~5天为一疗程,日服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猪肉和汤同食。祛风湿,行气血,解郁积,壮筋骨,补脾益胃。主治中风偏瘫。

结语:通过上文的相关介绍,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及相关的了解,所以,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好好收藏起来,也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的官网哦!祝早日康复!

中风


中风是中老年人群中的高发病症,它会造成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中风的表现很是可怕,带来的危害也大,可能在我们不太注意的时候就会夺去我们的生命所以大家都应该重视此类病症。

中风(Stroke)也叫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由于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中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120万。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还易再复发,每复发一次,加重一次。所以,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复发。

脑卒中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心源性栓塞、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可导致或伴发脑部血管狭窄、闭塞,这可使脑局部缺血或因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引发脑中风。

流行病学调查

一些因素对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又称危险因素。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基因、遗传等;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如能对这些因素予以有效的干预,则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能显著降低。引起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口服避孕药,饮食因素如高盐、多肉、高动物油饮食,饮浓咖啡浓茶、体力活动过量等,均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中风的症状

中风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临床表现有一定局限性神经症状,发生在一侧大脑半球者,有对侧三瘫,即对侧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症状,或同时有失语。发生在脑干、小脑者则有同侧脑神经麻痹、对侧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同侧肢体共济失调。严重病例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或死亡。

中风的分类

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中医治疗中风

饮食营养治疗

中国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冠心病,其中脑出血发生比例较高;而西方国家则相反,冠心病的发病率高。究其原因,除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外,饮食结构和营养因素的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纠正营养失调和进行饮食营养治疗是防治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饮食营养影响

1.营养失调与脑年中;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与其有关的饮食营养因素与脑卒中也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脂肪摄入过多,占总热能40%的地区,脑缺血、脑梗死发病率高,而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盐饮食地区,脑出血发病率高。实验研究证实血清胆固醇过高,易发生粥样硬化性血栓,而高血压同时有胆固醇过低,可使动脉壁变脆弱,红细胞脆性增加,易发生出血。营养失调,不仅仅是主要营养素数量之间的比例失调,一定程度上质量比数量的影响更重要。如脂肪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前者能降低血胆固醇,但过多则促使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而后者能升高血胆固醇,故认为两者的比值以1:2为宜,现推荐的最佳比例为p:M:S=1:1:1。蛋白质中优质蛋白,即含硫氨基酸成分高的动物蛋白,如鱼类、家禽、瘦肉等和大豆蛋白低于总蛋白的50%以下,则易发生高血压病、脑卒中。若饮食为高钠、低钙、低钾,也易发生高血压和脑卒中。

2.影响脑卒中预后康复:因脑卒中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功能衰竭,病程中可伴发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障碍;脱水剂、激素等应用,可引起水与电解质紊乱;轻症患者进食减少,重者禁食,饮食营养摄入明显低于需要量。因此,脑卒中病人在原有营养失调的基础上,可能因摄入减少而加重,导致更为严重的营养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热能、必需氨基酸、磷脂和维生素等,必然会影响脑卒中的预后和恢复。

二、饮食营养治疗

饮食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全身营养支持,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在饮食营养供给上要求个体化,即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病人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

1.重症病人的饮食治疗:重症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d之内如有呕吐、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3d后开始鼻饲,为适应消化道吸收功能,开始的几天内以米汤、蔗糖为主,每次~250ml,每天4~5次。在已经耐受的情况下,给予混合奶,以增加热能、蛋白质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汤、蔗糖、鸡蛋、少量植物油。对昏迷时间较长,又有并发症者,应供给高热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证每天能有蛋白质90~110g,脂肪100g,碳水化物300g,总热能10.46MJ(2500kcal),总液体量2500ml,每次~400ml,每天6~7次。鼻饲速度宜慢些,防止返流到气管内。必要时可选用匀浆饮食或要素饮食。

2.一般病人饮食治疗:热能可按125.52~167.36kJ(30~40kcal)供给,体重超重者适当减少。蛋白质按L 5~2.0g/kg,其中动物蛋白质不低于20g/d,包括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质高的鱼类、家禽、瘦肉等,豆类每天不少于30g。脂肪不超过总热能的30%,胆固醇应低于300mg/d。应尽量少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脂,以及动物的内脏等。超重者脂肪应占总热能的20%以下,胆固醇限制在200mg以内。碳水化物以谷类为主,总热能不低于55%,要粗细搭配,多样化。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在6g以内,如使用脱水剂,或是利尿剂可适当增加。为了保证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每天应供给新鲜蔬菜400g以上。进餐制度应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餐,晚餐应清淡易消化。

西医治疗中风

脑血管病治疗原则为挽救生命、降低残率、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一般治疗措施包括: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治疗和管理措施包括:脑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细胞保护治疗、血管内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种类过于繁多,这里不做一一介绍其具体治疗,请阅读相关链接。

中风并发症

脑出血或大面积的脑梗塞后,常会并发身体其他脏器的疾病,常见的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肺部感染和急性肺水肿、褥疮、中枢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啊逆、脑卒中后抑郁等,分述如下:

(1);肺部感染:脑部病报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淤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部分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应加强护理,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体位并轻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能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为避免褥疮发生,可帮助病人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在易发褥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等。以保持皮肤干燥;还可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

(3)急性消化道出血:大部分发生于发病后1周以内,半数以上出血来自胃部,其次为食管,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4)脑心综合征:发病后1周内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脏有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

(5)中枢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浅、弱及不规则,或呈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是由于脑干呼吸中枢受到影响,说明病情严重。

(6)中枢性呢逆:见于中风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顽固性发作,也是病情严重的征象。

(7)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而出现一时性体位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球运动中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患者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便。若全脑受损,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8)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 脑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语,不能反应主观感觉,加之症状复杂,治疗矛盾较多;也常因频繁呕吐、发烧、出汗、脱水剂的应用和补液不足而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有时因缺氧、饥饿、呼吸异常等导致酸中毒,或偶然发生碱中毒。但上述病症在昏迷或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常易被掩盖而被忽视,使病情日趋加重,故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呼吸加深加快,心动过速,意识障碍加重,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或无尿,肢体及面部水肿或脱水等现象时,要仔细寻找病因,及时作二氧化碳结合力、非蛋白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定量测定等检查,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9)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 当脑出血波及到丘脑下部及前部时,散热机制被破坏,可引起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40℃以上,并可伴有无汗、肢冷、心动过速、呼吸增快等症状。但白细胞一般多不增高,复方氨基比林、阿斯匹林也不能使之下降,有时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温有效,如不及时处理,数小时可死亡。

预防

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

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

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5、多吃果蔬 不易得中风。蔬菜和水果为何能降低脑中风的风险?首先,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此外,维生素C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而自由基增多,就会增加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其次,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它可以起到抑制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功效。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天从蔬菜和水果中摄入一定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下降3%5%。基于这一认识,发达国家国民迅速调整膳食结构,少吃肉、糖、脂肪,多吃果蔬。因此,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第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钾、镁、叶酸等营养物质。钾元素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镁元素也具有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等预防脑血管病的功效。而叶酸能将中风病人体内的高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降低血液中半脱氨酸的浓度,从而减少患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此外,许多果蔬中含有寡糖,有减低血流凝集的作用,也可以防止中风。

危险因素

中风的危险因素有:

1、 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2、 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 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 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8、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脑卒中与高血压的关系

脑卒中是高血压的重要合并症之一,超过6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年复发率高达3-5%,且与动脉血压水平呈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另一方面,积极的降压治疗可明显减低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经降压治疗将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到满意水平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有可能降低至与无脑卒中病史患者同等水平。为此,新指南中对该人群的降压治疗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张将既往有脑血管病史患者的血压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甚至更低。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特点,脑卒中急性期的降压治疗应更为谨慎。急性脑卒中时,尤其是发病一周以内,血浆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明显升高,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缺氧、疼痛及精神紧张等,并由此引起反射性血压升高。此时机体本身会对这一系列的变化作出生理反应与调整。如果在这一阶段过多的降低血压,有可能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不利于病情恢复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除非血压严重升高(超过180/105mmHg),应暂时停用降压药物。一般认为,急性脑梗死发病一周以内时,血压维持在160-180/90-105mmHg之间最为适宜。如血压严重升高,应选用一些作用较弱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缓慢的降低。

与缺血性脑卒中相比,出血性脑卒中的降压治疗更为复杂:血压过高会导致再次出血或活动性出血,血压过低又会加重脑缺血。对这类患者,现认为将血压维持在脑出血前水平或略高更为稳妥。血压过高时,可在降低颅内压的前提下慎重选用一些作用较为平和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平稳缓慢的降低。一般2小时内血压降低不多于25%。血压降低过快、过多均可能会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急性脑出血时血压维持在150-160/90-100mmHg为宜。

无论脑出血还是脑梗死,一旦病情恢复稳定,均应逐步恢复降压治疗,并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中风的早期讯号

中风早期征兆有以下几点:

①同侧局部或肢体出现麻木、软弱无力、嘴角歪斜、流口水,这是因为暂短的颈内动脉供血不全的结果,也是中风的第一信号,有了这个信号、约有1风。

②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说话,偏盲,单眼黑朦,提示大脑中动脉供血不全,影响了皮层的语言和视觉中枢。

③突然感到眩晕、足底发轻、站立不稳,睁眼时觉得周围物体摇晃、旋转、四周物体有跳动感,或突然两腿发软,猝然跌倒,但倒后症状又减轻等变化,说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④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⑤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尤其是局限性的剧痛,伴有恶心或呕吐,多是脑动脉内压突然升高、脑出血的前驱征兆。

总之,上述这些症状,不管持续的久暂,都是脑中风的早期讯号,不可忽视。当出现症状时,应尽量安静下来,卧床休息,寻求解决办法,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治疗,可能避免中风的发生。

夏季老年人应防热中风

眼下正是盛夏高温季节,医生提醒,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老年人应摒弃中风在寒冷季节才会高发的观点,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将大幅上升,夏季高温应谨防热中风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较少,夏天身体容易缺水。身体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会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医生提醒,预防中风首先要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易引发脑中风的病症,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吃能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降脂药。

夏季老年人还应避免过度贪凉。老年人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温易使其发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同时,及时补水,防止血液黏稠出现血栓,引发中风、心绞痛等病症。对于有过中风史的老年人来说,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频频打哈欠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中风病人的护理

如果老年人得了"中风",生活不能够自理.作为老人的子女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好病重的老人.那么,作为子女该从何做起呢?首先要劝说老人树立信心,锻炼四肢,以免肌肉和神经发生萎缩。经常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方法。等到肢体可以主动活动时,就应鼓励老人经常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用脚蹬床档或踩地面,或手里转动核桃(症状轻者可用健身球)。再进一步,则可搀着老人练习站立和行走了。

有些子女怕中风的老人摔倒发生不幸,于是不让老人进行活动,这样并不妥。其实,愈是早期开始活动,肢体功能的恢复就愈快愈好,死亡率也就愈低。据统计,卧床不起的中风老人在5年内的死亡率为54.7%,而能活动的中风老人仅12.1%死亡。

为了防止畸形,瘫痪老人的肢体应当用绷带、沙袋或枕头固定在功能位。肘部应成90,腕部要放在旋前位。老人易发生足下垂,千万别拿被子直接压在脚背上,最好用支架把被子托起来,脚下再垫个枕头,使踝关节成90。

预防褥疮非常重要。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一般应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翻身后用酒精或滑石粉轻轻按摩骨头凸出部位,以利于血液流通;用气垫或泡沫塑料垫在骨凸部位,可减轻压力。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一旦出现褥疮,可用大灯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药水,或撒中药生肌散,并压迫疮面。

老人长期卧床,食欲不好,应吃些蛋羹、豆浆、牛奶、藕粉、米粥、水饺、鸡汤、细面条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喂饭要有耐心,咽下一口再喂一口,切不可过急,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

如果瘫痪老人不习惯于卧位排尿,出现排尿困难,可用手轻轻按摩下腹,或用热水袋敷下腹,会收到一定效果。

卧床的老人由于肠蠕动减慢,常有便秘,而便秘又往往是中风复发的原因,故不可等闲视之。如3天不解大便,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药物治疗。

对右侧半身不遂,出现听障碍的老人,要劝其慢慢讲话,多听收音机,多让儿孙和他(她)交谈,以重建语言功能。当然,这个过程较慢,需要极大的耐心。

中风老人在恢复期死亡的原因约60%是肺炎。所以,注意室内通风,适时增减衣服、做好保暖,防止发生感冒。

照顾"中风"的老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如果中风的老人能得到细心照料,多数人可在一年内恢复,其中半数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该怎样锻炼

日常生活训练:经日常生活的训练,使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由院内到院外,逐步扩大;1、垫操:让患者在垫子上学习如何来去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及起床、上下床等;2、拐杖平衡练习: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3、自我护理训练: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等;个人体表修饰、梳头、修面;上厕所或便器,大小便自我处理;就餐,穿、脱衣服;带手表、开灯、打电话、戴眼镜等;4、旅行活动:上下汽车及其它交通工具。

被动运动

做被动运动的原则是:

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从肢体的近端坐至远端,逐级训练,最终达到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家属在做被动运动时应缓慢而柔和,有规律性,避免用力牵扯或大幅度动作。逐步增加被动活动的幅度和范围,每日至少进行2次以上,每次每个动作应重复10次左右,并要持之以恒。在做被动运动时,病人的健侧上下肢最好也要做相同的动作,这样可以通过健侧神经冲动的扩散刺激患侧的肌肉兴奋性冲动的产生,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被动运动常用的方法是:

上肢被动运动先从肩部开始,家属及陪床人员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肘部,将上臂做外展、内收及向上、向下运动。动作要轻柔,防止因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造成关节损伤或脱位。做前臂被动运动时,家属一手托住病人手腕,掌心向上,另一只手托住肘关节,将前臂做屈、伸及内旋运动。手的被动运动方法是家属一手握住病人手腕,另一只手握住病人手指,做腕关节屈、伸及各手指的屈伸运动。

下肢的被动运动亦先从近端开始,即髋关节的被动运动,将患肢膝关节屈曲,然后家属一手扶住患侧膝关节,一手扶住髋部,做左右转动动作。小腿运动的方法是家属一手扶住踝部,一手握住膝部,做膝关节的伸屈运动。足部活动时一手握住踝部,另一只手捏住脚趾,使足做背曲及向左右旋转运动。值得提出的是在给病人做被动运动的同时应结合按摩。有助于肢体的功能恢复。

护理中风昏迷病人

眼的护理:中风昏迷者的眼睛经常闭合不拢,瞬眼反射消失,失去对眼球的生理保护作用。这样一则容易使异物落入而损伤角膜;二则容易在改变体位时因枕头或被子碰伤角膜,而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和结膜炎;三则可发生角膜干燥。因此要特别注意眼睛的护理。对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可用 1% 硼酸或生理盐水洗眼1次,然后用0.25%或0.5%金霉素眼药水滴眼,并涂上金霉素眼药膏或硼酸软膏,再用纱布遮盖或带眼罩保护角膜;对眼睑闭合较好者,每日滴0.25%氯霉素眼药水或0.5%金霉素眼药水3~4次。

口腔护理:如有假牙,应取出假牙;常清除口腔分泌物,分泌物较深应用吸引器吸出;保持呼吸道畅通;每日用浸泡过生理盐水的棉球或棉签做口腔护理,如有溃疡可涂以甲紫等。

皮肤护理:可按预防褥疮的方法护理。

此外,应让病人取侧卧位,不要仰卧,这样可以避免分泌物、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 1个月。

中医

中风,①病名。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又名卒中,卒暴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的病证。中风病因,历代医书论述不同。北宋前大多宗《灵枢》、《素问》作外风论治。金元时期刘河间谓中风非外中于风,乃因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李东垣以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朱丹溪谓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王安道则谓刘、李、朱三说是以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立论,不知因于风者,为真中风;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为类中风而非中风。中风辨证,分中络、中经、中腑与中脏。《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在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者,又闭证和脱证之分。本病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及中毒性脑病等。参见真中风、类中风等条。

②指太阳中风,为外感风邪的病证。为太阳表证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结语:脑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中风治疗偏方 其并发症都有什么


中风对人造成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中风的偏方有什么?中风的并发症都有什么?应该怎么治疗?赶紧来看看吧!

中风并发症有哪些

肺部感染

脑部病报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淤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部分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应加强护理,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体位并轻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褥疮

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能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为避免褥疮发生,可帮助病人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在易发褥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等。以保持皮肤干燥;还可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

急性消化道出血

大部分发生于发病后1周以内,半数以上出血来自胃部,其次为食管,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脑心综合征

发病后1周内检查心电图,可发现心脏有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肌梗塞。

中枢性呼吸困难

多见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浅、弱及不规则,或呈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是由于脑干呼吸中枢受到影响,说明病情严重。

中枢性呃逆

见于中风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顽固性发作,也是病情严重的征象。

直肠功能障碍

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而出现一时性体位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球运动中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患者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便。若全脑受损,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中风治疗偏方

独活乌豆汤

原料:独活15~20克,乌豆100克,米酒少许。

做法:将独活、乌豆加清水3~4碗煎汤 ,煎成1碗汤,去渣取汁。每日1~2次,加米酒温服。祛风,通经活血。可辅治中风瘫痪、 肢体强直、失语。

羊乳饮

原料:羊奶250毫升,竹沥水15毫升,蜂蜜20克,韭菜汁10毫升。

做法:将羊奶煮沸后,加 竹沥水、蜂蜜、韭菜汁,再煮沸。代茶饮。豁痰涎,化瘀血。适用于中风痰壅,瘀血所致之 噎膈、返胃等症。

豉粥

原料:豆豉10克,荆芥6克,薄荷6克,葱白4克,生姜10克,盐少许,羊髓50克,粳米1 00克。

做法:先煎荆芥、豆豉、葱白、生姜,后下薄荷,去渣取汁备用。将汁加入清水,并入米、 羊髓煮粥,待熟,加盐调味即可食。空腹食。祛风,通络。适用于中风手足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精神昏闷者。

复方黄芪粥

原料:黄芪、生姜各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粳米15克,大枣4枚。

做法:前4味水 煎取汁,与粳米、大枣煮粥。每日1剂,1次服完。调和营卫,益气活血。适用于血痹、肢体 局部麻木不仁、不知痛痒、中风后遗症等。

结语:通过以上的相关介绍的中风的症状以及中风的几种治疗偏方!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非常深刻的认识!小编提醒一下,以上的偏方请在医师叮嘱下进行治疗服用!

脑中风偏方 这招助你赶走病魔


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这种病症也有所谓的四高头衔。所以,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应该怎样治疗脑中风,治疗脑中风的偏方有什么?脑中风应该注意什么?

脑中风偏方

荸荠薏仁粥

原料:荸荠50克、薏仁30克及糙米50克。

做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拍碎後,与洗净浸泡三小时後的薏仁、糙米一起煮成粥,即可食用。荸荠能清热生津、开胃消食、润燥化痰、清音明目、利尿、降血压,薏仁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脂肪。适用於预防高血脂症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病。

黄豆炖海带粥

原料:黄豆20克、海带10克及糙米50克。

做法:将黄豆洗净浸泡3小时。洗净的海带、糙米一起炖煮成粥,即可。黄豆的蛋白质能直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而黄豆的普林含量也相当高,所以痛风病患或尿酸过高者须限量食用。海带有助於血胆固醇的降低,也是让人体新陈代谢顺畅的好帮手,对於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压、脑中风等成人慢性病都是有帮助的。

大豆独活酒

原料:包括取独活60克,白酒1000毫升,煎取酒汁500毫升。另将大豆30克爆炒。

做法:趁热急投酒中。120分钟后去渣即成。饭前温服20毫升。用治脑中风后舌强不语。

北芪炖南蛇肉

原料:黄芪60克,南蛇肉200克,生姜3片。

做法:将蛇肉洗净,与黄芪、生姜共炖汤,加油、盐调味即可。饮汤食肉。益气通络。适用于气虚血瘀、脉络闭阻、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

枸杞羊肾粥

原料:枸杞子30克,羊肾1个,羊肉50克,粳米50克,葱、五香粉适量。

做法:将羊肾、羊肉片与枸杞子并入佐料先煮20分钟,下米熬成粥即可。晨起做早餐食用。益气、补虚、通脉。可辅治中风后遗症。

结语:看完了了以上几种能够治疗脑中风的偏方,相信你对治疗脑中风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及相关的了解。所以,如果有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的话,不妨把文章收藏起来哦!没事多看看!

中风的原因


记得去年,我们大家都其乐融融的在家过年的时候,本来挺高兴的当时,逗我的侄子玩呢,可是我弟媳接了个电话后,神色就变了,变得不高兴了,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她奶奶中风了,不能动了,我说怎能会这样呢,她说就是突然间就中风了,所以她赶快回家去看她的奶奶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中风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人的年龄越来越大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的不同,体制的不同,不同的人会得各不相同的病,每种病对于人们来说,都是一场折磨,生死的较量,中风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病,那么中风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中风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

1.情志郁怒

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

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

3.劳累过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即指人身阳气,若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本病也可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发病之因。

4.气候变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入冬骤然变冷,寒邪入侵,可影响血脉循行。正如《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位,凝则脉不通……”。其次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5.血液瘀滞

血瘀的形成多因气滞血行不畅或气虚运血无力,或因暴怒血蕴于上,或因感寒收引凝滞,或因热的阴伤液耗血滞等,本病的病机多以暴怒血蕴或气虚血瘀最为常见。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中风的原因,希望人们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提前做好预防的准备,不要即使知道能生病,也要肆意妄为,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大家一定要谨记呦!

中风的症状


中风的症状

1、中风的症状

1.1、出血性脑中风

出血性脑中风又叫“脑出血”或“脑溢血”,一般有跌倒、昏迷、偏瘫、呕吐等症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还可有面肌瘫痪、嘴歪及流口水等。

1.2、缺血性脑中风

缺血性脑中风又叫“脑梗塞”,症状一般表现为偏瘫、失语、偏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痴呆等,甚至成为植物人,部分脑干梗塞和大面积脑梗塞可致命。

2、中风的5个前兆

2.1、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

2.2、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

2.3、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

2.4、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

2.5、吐字不清: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

3、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3.1、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

3.1.1、肢体功能障碍:运动障碍、偏瘫都是出血性脑中风的后遗症。

3.1.2、认知障碍:认知障碍也是出血性脑中风的后遗症,多由脑出血所致。

3.1.3、言语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是出血性脑中风的典型后遗症,很多患者就算治愈疾病都会留下此后遗症。

3.1.4、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较为常见,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此后遗症。

3.2、缺血脑中风后遗症

3.2.1、偏瘫:偏瘫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后遗症之一,多由脑栓塞引起。

3.2.2、失语:失语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典型后遗症,很多患者都会出现。

3.2.3、精神萎靡:精神萎靡多因疾病影响患者心理所致。

中风患者不能多吃的食物

1、刺激性的食物

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限制有刺激性的食物,这是因为这类食物会使患者的神经出现兴奋的状况,所以会导致患者的病情的反复。

2、脂肪类的食物

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少吃脂肪类的食物,这是因为脂肪类的食物会加重患者的动脉的硬化,这对病情的恢复是非常的不利的,所以一定要少吃这类的食物。

3、高糖类的食物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还要限制含糖类比较高的食物,这是因为摄入过多的含糖比较高的食物会造成脂肪的代谢的紊乱,所以对身体的恢复也是有害的,因此一定要限制。

如何照顾好中风的老人

1、经常按摩各个关节和肌肉,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好方法。

2、老人瘫痪后,翻身不便,往往由于骨头突出部位和床褥相压而使皮肤发生坏死性溃疡,因而要勤翻身。另外,还要经常为老人擦洗皮肤,在皱摺处、会阴区和臀部扑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洁、干燥。

3、老人长期卧床,食欲不好,应吃些蛋羹、豆浆、牛奶、藕粉、米粥、水饺、鸡汤、细面条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

4、对右侧半身不遂,出现听障碍的老人,要劝其慢慢讲话,多听收音机,多让儿孙和他(她)交谈,以重建语言功能。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