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生

2019-10-17 │ 怎么养生 怎么养生才好

脑瘫怎么排查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有效的养生保健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脑瘫怎么排查”,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孩患上脑瘫的原因是很多的,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在生产的时候造成的,不过一旦确诊宝宝患上了脑瘫,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进行治疗,脑瘫如果通过正规专业的治疗,大多数的孩子是会慢慢好转的,其实平时是可以通过做一些检查来判断孩子是不是脑瘫的。

脑瘫怎么排查?

脑瘫也就是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运动功能缺陷,严重者常伴有抽搐及智力、行为、性格、感觉等方面的障碍。小儿脑瘫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智力是有影响的。所以一小儿脑瘫检查是少不了的。

电生理检测:

①脑电图 (EEG) :约有80%的脑瘫患儿有脑电波异常,其中偏瘫的脑电图异常率高。也有可能正常,也可表现异常背景活动,伴有痫性放电波者应注意合并癫痫的可能性。

②脑电地形图 (BEAM):检测小儿脑发育与脑波变化。

③脑磁图。

④诱发电位:视力减退或听力障碍者可分别给予视诱发电位和听诱发电位检查。

⑤肌电图:了解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小儿脑瘫合并肌萎缩者尽可能作此检查。

⑥脑阻抗血流图 (REG):检查头部血管功能和供血情况。

头颅 CT、MRI:通过头颅 CT、 MRI的检查,会有 1/2-2/3的脑瘫患儿出现异常,但正常者不能否定本病的诊断。大多数脑瘫患者可发现脑萎缩、外部性脑积水、脑软化或脑穿通畸形。

宝宝七个月脑瘫表现

1、发育中的脑受到损伤后,必然发生相应的症状,小儿脑瘫的初期症状与脑损伤程度有关,脑损伤轻,症状发生晚且症状轻;脑损伤重则发生早、症状重,而且多个症状常复合存在,小儿脑瘫的初期症状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发生脑瘫的可能性越大。

2、七个月宝宝身体过硬或过软,自发运动减少,不能吸吮或哺乳无力,痉挛发作,易惊吓,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俯卧位不能抬头,抱起时头不能竖直,小儿脑瘫的初期症状手握拳拇指内收,斜视,眼球不能追视。

3、七个月宝宝在四五个月个在的时候,不能伸手抓物或左、右有差别,不会翻身或只向一侧翻,紧张时上肢屈曲内收手握拳,下肢交叉伸展或头后背、角弓反张,抓物时上肢硬直或后伸,两手不能到中线接触。

孩子脑性瘫痪发现的及时一般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毕竟医生遇到的病情多了,也就比较熟悉。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配合治疗,平常心对待。不要消极对待,这样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负担。

扩展阅读

脑瘫七项自测


新生儿在出生以后,他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规律的,作为父母来说,平时应该仔细的观察孩子的一些表情活动等情况,我们知道脑瘫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疾病,当新生儿出生一个月以后,可能会逐渐的表现出一些症状,这时候可以通过脑瘫倾向自测来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

儿歌对照表新生的娃娃看红球,听到声音会转头一、两个月对妈妈笑,头不低来又不翘三、四个月会翻身,松开的小手胸前靠五、六个月已能坐,旁边的玩具要抓握七、八个月扶蹦跳,会滚、能爬最重要九、十个月扶床站,能“欢迎”、会“再见”周岁孩子站得稳,牵走还能迈得准,又叫妈、又叫爸,豆儿、小球能捏拿脑瘫七项自测姿势异常是脑瘫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早期发现姿势异常,就能早期认出脑瘫倾向。孩子是否有姿势异常家长可用“姿势反应7项”自测,其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异常存在,均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1. 抱位及仰卧位的自发姿势

□拇指内收 □头偏斜 □头后仰 □下肢僵硬 □过度松软 □握拳 □自发拉弓射箭样姿势 □自发脚拇指向上背屈,其余四肢扇形分开 □双下肢僵直2.内仰卧扶至侧卧

□头后仰≥20° □紧张性头偏斜3.侧卧扶至俯卧(4个月以后测)

□脸支撑 □臀高于头4.扶持双腋立位举起

□脚面向足底方向发紧 □下肢交叉发紧 □足向内/外翻 □举高时上肢/头异常5.仰卧到拉坐姿势

□头后仰≥20° □不经坐位直接立起 □腕或肘交叉发紧6.立位举起后足轻碰台面

□足跟抬起≥30° □不持重 □足向内/外翻7.立位足踏台面后扶持重心稍前倾并左右转换促其迈步

□无迈步意识 □不持重 □迈步时足跟抬起≥30°(尖足) □迈步时两腿交叉(剪刀步) □快速踏步状备注:当宝宝既不持重,又不迈步时,可使宝宝仰卧扶膝后压底向足背方向屈,刚有抵触时,足背和小腿前面的夹角≥90°为异常。上述7项姿势反应检查,经过200例高危婴儿应用,证实是早期发现脑瘫倾向的有效方法。如果6-7个月的孩子均无上述异常,运动发育又正常,一般无脑瘫倾向。

脑瘫微创手术


脑瘫在平时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患上脑瘫是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脑瘫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脑瘫患者通常是需要做康复训练的,不过如果好好进行调理,脑瘫患者有些是可以恢复生活自理的能力,日常生活中治疗脑瘫的方法是很多的,微创手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脑瘫微创手术有用吗?

脑瘫微创手术有用吗?

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不过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的,并不是所有的脑瘫患者都适合进行微创手术。目前临床上,手术的方法可以针对痉挛性脑瘫、强直性脑瘫、手足徐动型脑瘫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相关症状。手术都是微创的,皮肤切口仅2-3cm。手术中引入显微外科技术,并应用肌电检测技术,以客观数据指导手术,操作更加精准,效果更好。

有些家长对脑瘫并不了解,认为软、瘫、抽筋就是缺钙引起的,其实不然,脑瘫是指出生1个月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脑瘫患者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脑瘫虽然不能致命,但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脑瘫患者,足以拖垮这个家庭,可见脑瘫的危害不言而喻。

脑瘫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1、脑瘫患者在视觉方面会出现眼睛不能直视物体,看东西时眼睛向一侧斜视,影响到患者不能自理,身体骨骼和关节发生畸形,肢体间的协调性差,不能随着自已的意愿进行活动。

2、听觉危害在于影响脑瘫患者听力差,严重的有可能至聋,情绪问题,并发智能低下率最高,多动、情绪不稳。

3、难听程度从高音到低音障碍种种不一,约20%的脑瘫病儿有眼的障碍,主要为内斜、外斜等眼球协调障碍。

4、表现为反应慢或完全没有反应,和孩子玩耍时接收意识不强,发音不准确、说话不连贯、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已的意思,伴有流口水,在语言障碍方面患者说话表达能力差或表达不出来。

脑瘫是脑实质性损伤引起的,只有当损伤的脑组织达到激活状态时,在治疗脑瘫的过程中,曾庆彩主任表示,脑瘫治疗往往会出现治疗麻痹阶段,患儿的反应很可能不如初进院时,有部分家长就沉不住气了,以为越治越坏,而放弃治疗。事实上,这种暂时的麻痹,往往是治疗高潮即将到来的征兆,越过这个阶段,治疗效果就会明显表现出来。因此,家长应有思想准备,不可半途而废。

脑瘫是什么样子


女性在生产的时候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稍微不注意是很容易导致宝宝出现脑瘫的,引起宝宝脑瘫的原因是很多的,如果新生儿患上了脑瘫,不仅会影响宝宝的日常生活,而且还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其实脑瘫的孩子通常是可以根据身体的症状来判断的,脑瘫是什么样子呢?

脑瘫是什么样子?

1、观察姿势:正常超过3个月的宝宝,如果把宝宝置于仰卧位他会自然躺着,并不断地对抗重力进行运动,自如地保持一定体位和姿势。

肌张力低的脑瘫患儿,若被放置于仰卧位,上下肢常屈曲、外展,缺乏主动运动。

肌张力高的脑瘫患儿,若被放置于仰卧位,常会表现出不对称的异常姿势,主动运动少,动作显得刻板。肌张力越高,主动运动就越少。原始反射就越强烈,姿势异常越严重。

2、触摸:宝妈们可以通过用手触摸宝宝上下肢的肌肉来感受肌肉组织的紧张度。若肌张力正常,触摸时手感柔软适中,结实而富有弹性。

如果触摸手感柔软、松弛,对手指的按压较少有抵抗,则可能属于脑瘫肌张力低下。如果宝宝对手指的按压有比较强的抵抗,则可能是脑瘫肌张力高。

3、被动运动:宝妈们可以抱着宝宝让肢体做被动屈伸运动,若宝宝正常,在做运动的时候既可作出抵抗,又可作出协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若宝妈们觉得宝宝沉重无抵抗力,肢体无自我控制能力,则可能是脑瘫肌张力低下问题。反之若能感到明显抵抗,并且这种抵抗力往往在运动开始时大于运动结束时,则可能是脑瘫肌张力高。

4、抱:宝妈们在平常抱着宝宝的时候就能初步了解宝宝肌张力的情况。一般来说,脑瘫肌张力低的宝宝抱起时会感到困难,有下沉的感觉,容易从宝妈怀抱中滑下,而肌张力高的宝宝通常会有强直感和抵抗感。

脑瘫诊断三要素


脑瘫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疾病,新生儿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如果孩子得了脑瘫,这对于孩子本人以及家庭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对于孩子的未来生活,工作的影响也非常大,孩子如果表现出一定脑瘫的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检查,诊断方面一定要仔细,我们来了解一下脑瘫诊断三要素。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永久性(可变化)脑损伤所致的大脑功能不良综合征。脑瘫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由于脑损伤而导致的综合征。

现在已不把癫痫、智能障碍、行为异常、情绪障碍、精神障碍、中枢性视听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看作是脑瘫的合并症,而看作脑受损伤后的必然结果。运动和姿势异常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关于脑瘫的定义,在不同的时期,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论述,但无论哪一种定义都具有以下三要素,诊断脑瘫也必须符合这三要素。

脑瘫诊断三要素

1.发育时期脑瘫是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而引起的。成人脑出血也可以出现相同的症状,但不诊断为脑瘫。

2.非进行性病变是非进行性的,临床症状也是非进行性的。脑水肿、脑肿瘤的某些症状是进行性的。

3.永久性脑瘫不是一过性的疾病,尽管通过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有所变化和改善,但各种功能障碍将伴随患者一生。脑炎患者可出现运动障碍,但它会随着脑炎的治愈而消失。

脑瘫儿缺锌需重视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脑瘫患儿达4万余名,全国脑瘫患者总数已达600余万。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脑瘫儿的发病率更高。

造成新生婴儿脑瘫的原因很多,如:

1、低体重儿小于2500克,包括早产儿、足月未成熟儿。

2、先天性异常。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大脑发育不良、脑发育不全、脑血管发育异常、先天性代谢病、脑脱髓鞘疾病、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先天性染色体病等。

3、脑缺血缺氧。在脑瘫患者中,40%是由窒息产伤所致,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

(1)母亲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昏迷、吸毒、烟酒过度、药物中毒等;

(2)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梗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

(3)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脐带绕颈等;

(4)分娩过程异常:如滞产、倒立、手术使用产钳、吸胎或应用麻醉药;或产程过长;

(5)新生儿因素:新生儿窒息,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如先天性心 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6)核黄疸:为脑瘫病的重要原因,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

(7)高烧、外伤、惊吓等;

(8)由脑缺血缺氧引起40%患者大脑细胞损伤,如脑软化、脑液化、脑硬化、脑钙化、脑萎缩、脑积水。

4、微量元素的缺乏。据调查,脑瘫患儿血清中锌、铜、锰3种微量元素显著低于正常值,经智商测定,IQ越低,血清锌也越低,推测脑瘫的发生可能与胚胎时期或出生后早期缺锌有关。

因此,要预防自己的宝宝患上脑瘫疾病,除了母亲自身需要注意,戒烟忌酒,改善日常生活环境,杜绝不良生活习惯之外,宝宝补锌也很重要。无论是孕妈妈还是新出生的宝宝,都可以适当吃一些含锌食品,或者服用新稀宝牌锌硒宝片,安全有效补锌,彻底杜绝脑瘫儿。

黄疸20左右会导致脑瘫


黄疸值是诊断宝宝黄疸到底严不严重的一个数值,如果黄疸比较高,这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良好的治疗,因为这对于孩子的大脑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比较严重,甚至会导致宝宝出现脑瘫的情况。孩子一旦得了脑瘫,会表现出多种症状表现,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黄疸20左右会导致脑瘫吗

宝宝黄疸值是太高点,最好及时治疗的,时间长了大脑会受影响的。黄疸是绝大多数宝宝都会阅历的,并非一切的黄疸都可以致脑瘫。只需少数的病理性核黄疸才会招致宝宝智力低下,出现脑瘫的情况。

小儿脑瘫症状都有哪些

一、早期症状: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其实很明显,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脑瘫的蛛丝马迹。在新生儿期,患儿表现出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如果请医生检查,还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二、婴儿期症状:孩子出现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表现,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主动运动少,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三、幼儿期症状:幼儿期的孩子已具备许多行为能力,如有异常很容易被发现。患儿肢体运动障碍,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运动不灵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总用一只手去拿东西;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或有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出现认知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兴奋多动或孤独脆弱等。有的脑瘫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

四、中期脑瘫症状:小儿脑瘫主要伴有智力缺陷、行为异常、精神障碍等症状,会表现出动作不协调、运动发育落后等。

怎么发现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日常该如何护理


在临床上,首先就让我们一起对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做一些了解。转制成,到了8个月时,宝宝还不会翻身,到了10个月也坐不起来。很多的妈妈为宝宝的发育迟缓而忧心忡忡,结果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孩子患了脑瘫。关于怎么发现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

小儿脑瘫的八大早期症状

1、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也是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表现,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2、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也是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表现,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3、运动发育落后:3个月时不能翻身、抬头;6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

4、身体发硬也是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表现,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5、姿势异常:手指特别是拇指紧握,3个月后手指仍不能张开;换尿布时孩子的双腿特别紧,撇不开;再就是站立的时候双脚是交叉的,总是脚尖着地。

6、睡眠困难:睡眠特别差,持续哭闹,尤其夜里哭闹特别厉害,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

7、喂养困难:喂奶时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经常呛咳、吐奶;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流口水。

8、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这也是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表现。

怎么给脑瘫患儿推拿与按摩 这些事项要注意


熟练手法除着重练用力均匀,稳妥着实,持久有力,使之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相兼的程度以外,还必须注意姿势得当,否则也会影响施术。

小儿推拿按摩手法甚多,其中有的手法虽与成人相同,但动作姿势却不一样,特别是脑瘫患儿推拿还包括矫形动作。如推法是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向一个方向推抹或向相反方向直线分推;而成人推法是以拇指指端着力,以拇指末节做屈伸活动,逐渐向前移行。两种推法无论在动作姿势和感觉上均不一样。小儿常用的推拿按摩手法有推、运、揉、摩、掐、搓、捏、挤、摇、拌、矫形等十几种。这些手法适用于5岁以下的患儿,年龄越小越易奏效。5岁以上的患儿可配合矫形手法同时进行。

患儿仰卧,按、揉、捏、拿四肢。下肢:在点阳陵泉的基础上,顺序拿、揉、腿外侧肌群;或在点委中穴的基础上,拿、后部肌群直至跟腱;或在点环跳穴的基础上,拿、揉内收肌群。上肢:在点中府穴的基础上,拿、揉上臂前肌群;或在点肩井穴的基础上,拿、揉上臂后肌群;或在点曲池的基础上,拿、揉前臂的前后肌群。调整局部肢体的运动状态,促进患肢正常功能的恢复。

患儿俯卧,沿脊椎方向,从至阳到命门的督脉诸穴顺序点按加着力叩打;按、揉脊柱旁开一寸半的足太阳膀胱经诸俞穴。刺激腰骶神经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患儿背对施术者正坐位,按、揉、摩、点、风池、哑门、天柱、脑户等枕部脑区,以及百会、络却、后顶、强间等顶枕部位。刺激脑部运动区,促进局部功能代偿。

马蹄足一定是脑瘫吗


马蹄足在平时是很常见的现象,患有马蹄足的话,是会给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患有马蹄足通常是会出现足内收的现象,有时候还会出现跟腱痉挛的现象,引起马蹄足的原因是很多的,有些人将马蹄足和脑瘫联系在一起,认为马蹄足是脑瘫,马蹄足一定是脑瘫吗?

马蹄足一定是脑瘫吗?

马蹄足不一定是脑瘫,不过如果是脑瘫儿而且还出现马蹄足的情况,一定要尽早进行治疗,越早治疗越好。

马蹄足的特点

l、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在生活中有的婴儿出生时便有二足内翻、内收及马蹄的现象,一般多为双侧,男性比女性多2倍。典型的症状是足内侧软组织紧张,前不能外展,足跟紧不能背伸。

2、新生儿足内翻。除了先天性马蹄内翻外,也会出现新生儿足内翻的现象,但是新生儿足内翻往往多为一侧,足呈马蹄内翻,但足内侧不紧,足可以背伸触及股骨前面,经固定包扎1~2月后洗全恢复正常。

3、隐性脊柱裂。患有马蹄足会有隐性脊柱裂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单侧性,前足内侧可以外展,足外侧可有麻木区,有的可伴尿便失禁症状。X线摄片或CT可证实有脊柱裂存在。

4、脊髓炎后遗马蹄内翻足。这种疾病的患病率年龄都比较大,一般在4岁以上,患者会有发热史,单侧多见,姚长、短肌瘫痪,无固定畸形,其他肌肉瘫痪比较明显,尿便却无影响。

5、大脑瘫痪马蹄内翻足。生活中有的婴儿一出生就有马蹄内翻足的现象,一般在睡眠的时候消失,一经刺激就出现,畸形以马蹄足为主,足内翻少而内收不见,畸形为双侧性或同侧上下肢,双下肢有交叉步态,内收肌明显痉挛,常伴有智力变化。

半岁是治疗脑瘫最佳时机


20多年前发现得了脑瘫,两年前拍的一张片子结论还是“小脑萎缩、大脑有钙化点”;两年后再拍片,结论为“大、小脑未见明显异常”。这件事,发生在杭州城西的一户周姓人家。周家儿子小周,从前年5月份开始针灸治疗,一周两次,每次都要在身上扎200多针。治疗两年,小周的大脑恢复正常了。

“一般来说,大脑损伤是不可逆的,但现在看来可能未必如此。”上周五,省立同德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阮步青对记者说,两年前开始给小周做针灸治疗时,自己是不敢期待有这样的效果的。

总是缩在嘴巴里的舌尖,可以伸出来了

“是不是拿错片子了?”从医生手上接过儿子的检查片子时,周先生的第一反应是“搞错了”。

他的儿子小周,家中独子,20多年前发现得了脑瘫,两年前拍的一张片子结论是“小脑萎缩、大脑有钙化点”,但现在手上的这张片子却告诉他:“大、小脑未见明显异常”。

医生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听到这个消息,60岁的周先生说自己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记者在阮医生的治疗室见到了周先生一家。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小周很大方地跟记者打招呼,让人感觉是个性格外向的人。

周先生告诉记者,每周五,小周都要来做治疗,“现在舌头好了,更加油腔滑调了。”一旁的周妈妈嗔怪地说。

小周马上伸出舌头来。周妈妈说,这么简单的动作,过去对他来说却是个大难题。因为痉挛,舌头总是缩在嘴巴里,根本看不到舌尖。

一周两次,每次要在身上扎250多针

2011年5月,小周一家找到阮步青医生,开始针灸治疗,一周两次。

阮步青告诉记者,人体常用穴位有365个,最多的时候他要在小周身上扎250多针,从头顶到脚心,前胸后背都是银针。

治疗先从后背开始。沿着脊椎迅速扎完四五十针后,再从头顶、下巴、舌头、脖子绕到耳后……

“他很配合,也很放松,所以很快就睡着了。”据阮步青介绍,这些针要在半个钟头之后才拔下。

阮步青说,目前脑瘫治疗,西医主要是通过康复训练治疗,而中医除了中药外,针灸也是一种方法。脑瘫患者比较多的有肢体障碍,而肢体不协调主要是因为经脉不畅,针灸可以通经络活血气。

阮步青是“阮氏针灸”的第八代传人,在小周之前,也有不少脑瘫患者来找他,但是孩子,年龄一般在10岁之前,最大的也不到15岁。

一开始,阮步青也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当发现小周大小脑的病灶消失时,他也非常意外。

奇迹能否在别人身上复制,还很难说

这样的奇迹,能不能在其他人身上复制,还很难说。阮步青说,“一般来说,脑瘫治疗越早越好,大脑尚未完全发育,脑组织的可塑性强,通过康复可以激发潜在的脑细胞。”小周是个例外,不论是年龄,还是治疗方法。

阮步青说,小周的病情,不算最严重,在他接触的病人中属于中等,最关键的是他的配合性特别好。

“比起年龄小的患者,他没有抵触情绪,治疗时能够完全进入状态。”阮步青猜测,这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浙医儿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李海峰告诉记者,这样的影像学变化,他也遇到过,但大多是儿童患者;对30岁的成年病人来说,有点不可思议。

“一般来说,钙化点消失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轻度脑萎缩,婴儿期就进行早期干预,康复的可能很大。”李海峰说。

宝宝半岁左右,发育迟缓去查是否脑瘫

李海峰把引起脑瘫的因素,归纳为出生前、围生期、出生后三类因素。

出生前因素,跟妈妈有关,吸烟、酗酒、乱用药会增加宝宝脑瘫的风险;

围生期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是高危人群。

宝宝出生后,如果出现新生儿期惊厥、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等问题,也可能引起脑瘫。

“脑瘫并不是不可治不可防的。”李海峰说,预防可先从前两个因素入手,加强孕期及围生期保健,避免各种有害因素对胚胎发育的损害。

李海峰说,对于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可以降低脑瘫发病率。

正常的孩子通常“3个月抬头,6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李海峰提醒家长,如果发现自己孩子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要尽快找医生确认,不要因为忽视了这些小细节,而延误孩子最好的治疗时机。

“孩子半岁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如果能早干预,脑瘫并非不可逆转。”李海峰说,对很多孩子来说,康复是个漫长的战役,但坚持治疗,很多孩子长大后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