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虚寒性痢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虚寒性痢疾的药茶方以及虚寒性痢疾的转归预后和预防调护的方法,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止痢茶
配方:野麻草、凤尾草、四方草、六角仙各50克,茶叶45克。
用法:共水煎取其汁,再加入四方草、六角仙干叶、茶叶各45克并搅匀干燥装纸袋,每袋9克,日服1袋冲泡饮用。
功效:清热消炎止痢。
胡椒乌梅茶
配方:胡椒10粒,乌梅5个,茶叶5克。
用法:以上三味共研为末,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2次,连服6天。温补下元,坚涩固脱。
功效:主治虚寒性痢疾,症见下痢疾稀薄、带有白冻、腹部隐痛、腰酸怕冷,食少神疲等。
虚寒性痢疾的转归预后
至于痢疾的预后转归,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等情况判断。下痢有粪者轻,无粪者重,痢色如鱼脑,如猪肝,如赤豆汁,下痢纯血或屋漏者重。
同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分辨病情轻重,判断病者预后,特别注意观察其邪毒炽盛情况,胃气有无衰败,阴津是否涸竭,阳气是否虚脱。
一般来说,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下痢兼见发热不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虽下痢次数减少,而反见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入营血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证。
虚寒性痢疾的预防调护
1、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性及阿米巴痢疾,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控制痢疾的传播和流行;如搞好水、粪的管理,饮食管理,消灭苍蝇等。
2、在痢疾流行季节,可适当食用生蒜瓣,每次1~3瓣,每日2~3次;或将大蒜瓣放入菜食之中食用;亦可用马齿苋、绿豆适量,煎汤饮用;对防止感染有一定作用。
3、痢疾患者,须适当禁食,待病情稳定后,予清淡饮食为宜,忌食油腻荤腥之品。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个中医药茶方治疗虚寒性痢疾一定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关的认识了吧!这个药茶是一种不错的治疗虚寒性痢疾的病症的方法,最后祝所有人都能够健健康的。
痢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 一定要及时的有效地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痢疾的药茶方以及痢疾的病因,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痢疾的治疗吧!
山楂木香茶
配方:红茶15克,干楂干15克,木香6克,糖2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疗红白痢疾。
大蒜茶
配方:龙井茶60克,大蒜1只捣酱。
用法: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治疗慢性痢疾。
痢疾的病因
1、 外感时邪
本病多由感受时令之邪而发病,感邪的性质有三。
一为疫毒之邪,内侵肠胃,发病骤急,形成疫毒痢;
二为湿热之邪,湿郁热蒸,胃肠气机阻滞,发为湿热痢;
三为夏暑感寒伤湿,寒湿伤中,胃肠不和,气血壅滞,发为寒湿痢。
2、 饮食不洁(节)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酿生湿热,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中央受困,湿热或寒湿、食积之邪内蕴,肠中气机阻滞,气滞血瘀,与肠中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本病。
痢疾的病机
痢疾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病理因素以湿热疫毒为主,病理性质分寒热虚实。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病理性质,初期多为实证,因湿热或寒湿所致。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病理演变,湿热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为疫毒痢。
如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或收涩太早,关门留寇,正虚邪恋,可发展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休息痢。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相关的认识了吧!这个治疗痢疾的药茶方是比较不错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医师的叮嘱后进行服用治疗哦!
相信很多人对喝药茶治疗病症的方法是持保留态度的。其实,在中医中用药茶治疗病症的方法是非常好用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款用药茶治疗病症的配方以及药茶如何正确的饮用,接下来赶紧来看看吧!
心脏病
老茶树根30克,水煎适量,黄酒送服。
癫病
红茶500克、明矾500克,研细末,糯米为丸如梧子大,发病前送服40丸。
痛经
茶树根15克、凌霄花根30克、小茴香15克,加适量黄酒隔水炖3小时,去渣加红糖经期服。
头痛
炒苍耳子6克、薄荷9克、茶叶9克、煎水代饮。
便秘
菊花9克、草决明30克,煎水代饮。
冻疮
柿子皮烧灰,浓茶调敷。
怎样正确饮用药茶
口含服用
这种方法是将药茶含于口中,慢慢吞咽,这样有利药剂直接作用于病症,加快治愈速度。
这种方法普遍适用于口腔及咽喉疾病。
冲泡服用
是指将药茶冲泡后服用,如:蜂蜜、蜂王浆等液状药茶。
调制服用
某些末状的药剂需要用茶水勾兑调制而成,这种方法通常见于中药散剂的服用。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个中医药茶方治疗多种病症一定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关的认识了吧!这个药茶是一种不错的治疗病症的方法,最后祝所有人都能够健健康的。
婴儿治痢疾的偏方
1、婴儿治痢疾的偏方之一
石榴皮30克,白扁豆花100克,水煎过滤取汁,代茶频饮,本方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初起。
2、婴儿治痢疾的偏方之二
紫皮大蒜60克,将蒜捣碎后浸于120毫升温开水中一小时,然后过滤取汁,加入少许糖即可。每次服30~50毫升,每3~5小时一次。本方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3、婴儿治痢疾的偏方之三
地榆5克,槐花15克,水煎,过滤取汁。加红糖50克,顿服。本方适用于治赤痢;若加白糖则可治白痢。
4、婴儿治痢疾的偏方之四
白萝卜汁70克,姜汁20克,蜂蜜适量,混匀放入锅内蒸煮,一次服完。适用于痢疾诸症型。
5、婴儿治痢疾的偏方之五
乌梅、五味子、胡黄连、赤石脂各等份,研为末,蜜调服之,每日两次,每次6克。适用于血痢日久者。
6、婴儿痢疾的危害
腹泻干扰正常的胃肠功能,频繁、大量腹泻、呕吐引起体内水分、电解质丢失、失衡,甚至导致死亡。反复或迁延性腹泻导致患儿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
7、婴儿痢疾家庭可以采取的措施
由于小儿腹泻大体上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对于此类要在病情发展严重之前,及时去医院做大便化验和培养,以便查出致病原,对症用药。而对于由喂养饮食不当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可给予易于消化的面食、面糊,调节一下胃肠,而不要滥用抗生素,因为很多药物对胃肠道都有一定的刺激。
痢疾的食疗秘方
1、大蒜炖肚条
配方:猪肚100克,大蒜150克。
制法:猪肚洗净,蒜头去皮,二物加水适量,煮至猪肚熟烂,将猪肚捞出切成肚条再稍煮加盐调味。
功效:健脾补虚,解毒止痢。
用法:佐餐食用。
2、鲫鱼汤
配方:大鲫鱼1000克,荜茇、砂仁、陈皮、胡椒、泡辣椒各10克,大蒜2个。
制法:鲫鱼洗净,在鱼腹内装入陈皮、砂仁、荜茇、大蒜、胡椒、泡辣椒,将鲫鱼用油稍煎后,再加入水适量,炖煮成汤,调味即成。
功效:醒脾暖胃。
用法:空腹随量食。
3、姜茶
配方:生姜、茶叶各10克。
制法:生姜带皮切碎,与茶叶一起加水1大碗共煮,煮至半碗汤汁即可。
功效:温中散寒,化湿止痢。
用法:每日1~2剂,温饮。
4、肉桂粥
配方:肉桂2~3克,当归2~3克,陈皮3克,山楂6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肉桂、当归、陈皮、山楂煎取浓汁,去渣。另煮梗米,待粥成,调入药汁及红糖。
功效:温阳健脾,散寒止痢。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小儿痢疾的症状
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1-2天.
普通型:起病急、高烧、大便每天10次以上,内有粘液脓血,便后有沉胀、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
轻型:不发热或低热,大便(每天3~4次)便内脓血量不多或公为粘液,无明显全身症状。2~3天内病情好转。
重型:每天大便数十次,内有脓血,有里急后重,全腹剧痛,伴呕吐、脱水、醇中毒,全身症状不重。
中毒型:多见于2~7岁小儿。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衰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肠道症状常见于24~36小时才出现。此型病情较重。
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常见天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的婴幼儿,或急性痢疾,不典型,未经正规治疗,迁延不愈而致体温正常或低热,大便性质不定,有粘液,或粘液、脓血交替出现。
便秘是一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这种症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个治疗便秘的方法,看看治疗便秘的药茶方有哪些?便秘有应该如何预防呢?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红糖茶
配方:茶叶2克,红糖10克。
用法: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治疗便秘。
决明茶
配方:绿茶6克,草决明20克。
用法: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治疗便秘。
松罗糖茶
配方:松罗茶9克,白糖适量。
用法:水煎取汁顿服。
功效:治疗便秘。
便秘的预防
1.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3.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6.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毫升的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7.及时治疗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泻药应用要谨慎,不要使用洗肠等强烈刺激方法。
结语: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个便秘的药茶方一定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关的认识了吧!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疗便秘,还是要及时的就医哦!最后祝早日康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