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食疗

2019-10-20 │ 养生食疗 体质养生

钉刺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钉刺”,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钉刺指茎枝表面具突起的扁形皮刺,如海桐皮。

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皮。全年可收,而以春季较易剥取,将树砍伐剥取干皮,刮去棘刺及灰垢,晒干。干燥干皮,呈半筒状或板片状,长约30~60厘米,厚约1~2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边缘不整齐,微突起或平钝;皮上有大形钉刺,刺尖有时被磨去,可以剥落;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硬而韧,易纵裂,不易横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富纤维性。气微香,味苦。以皮张大、钉刺多者为佳。

刺桐(《南方草木状》),又名:山芙蓉、梯枯、空桐树、鸡桐木、海桐。

高大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被灰色绒毛,具黑色圆锥状刺,2、3年后即脱落。3出复叶,互生,或簇生于枝顶;总叶柄长10~15厘米;小叶片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10~15厘米,顶端小叶宽过于长,先端渐尖而钝,基部近截形,或阔菱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叶脉均有稀疏毛茸。

顶生小叶柄长3.5~4.5厘米,侧生小叶柄短,长约5毫米;托叶2,线形,长1~1.3厘米,早落。

总状花序,长约15厘米,被绒毛;总花梗长7~10厘米;萼佛焰状,长约2~3厘米,萼口偏斜,由背开裂至基部;花冠蝶形,大红色,旗瓣长5~6厘米,翼瓣与龙骨瓣近相等,短于萼;雄蕊10,两束,花丝淡紫色,长3~3.5厘米,药黄色;花柱1,浅绿色,柱头不分裂,密被紫色软毛。荚果串珠状,微弯曲。种子1~8颗,球形,暗红色。花期3月。

相关阅读

钉角的鉴定


钉角泛指药材表面具瘤状突起的支根,呈圆锥形而尖似角,称钉角,如川乌、附子等。

英文名Aconite Root,别名鹅儿花、铁花、五毒。 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栽培于平地肥沃的砂质土壤,主要栽培于四川。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采制】一般于栽培第二年6月中旬采挖,除去地上茎叶,吸取泥沙,将母根与子根分开,母根晒干后称为川乌。

【性状特征】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麻舌。

【化学成分】总生物碱含量2.3%,酯1.0%,乌头碱0.3%。主要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技乌头胺(talatisamine)、杰斯乌头胺(jasaconitine)、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和苯甲酰下乌头胺(benzoylhypaconine)等。这类成分的分子结构中,因8位羟基的乙酰化和14位的羟基芳酰化,因而呈现强烈的毒性,是乌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一般炮制后内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

钩刺


钩刺指果实的外果皮突起呈钩状而尖,称钩刺、如南鹤虱。

南鹤虱,二年生草本,高15~120cm,全株有粗硬毛。基生叶长圆形,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至披针形,长2~14mm,宽0.4~2mm。

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10~60cm;总苞片多数,羽状分理解;伞幅多数;小总苞片5~7,线形;花梗15~25;花白色,在小伞形花序中心的花呈紫色。

双悬果卵圆形,棱有狭翅,翅上密生短钩刺。花期5~7月,果期7~8月。生于山野草丛中。主产江苏、河南、湖北、浙江。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果实为双悬果,椭圆形,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先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条突起的棱线,沿棱线密生1列黄白色的钩刺,刺长约1.5mm,棱线间的凹下处散生短柔毛。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灰钉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产生需要药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药物选择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就需要对症下药,中药灰钉对治疗某些疾病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药材。

【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鬼笔状钉灰包的子实体。

【原形态】子实体的包被生于菌柄的顶端,包被扁圆形,直径2-2.5cm,初乳白色,后灰褐色,表面近光滑。成熟后横向裂开,孢体灰褐色、咖啡色,孢体散失后,盘状基部宿存,白色,直径2cm,其基部衔接菌柄,长20-25cm,粗0.6cm,深肉桂色,中空,外被灰褐色毛状鳞片,基部有残托宿存。孢子近球形,锈色,直径4-6μm。有两种孢丝,一种长而无色,少分枝;另一种呈梭状或圆柱状,内壁有环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盐碱地上,秋季散生。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的菌柄多已摘去。包被扁圆形,直径2-2.5cm,灰褐色,近光滑,基部有残存的菌柄,直径约6mm,深肉桂色,有毛状鳞片。包被上部脱落后,可见近白色、帽状扩展的柄顶,直径约2cm。

【性味】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止血。主咳嗽;音哑;咽喉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介绍的关于灰钉的知识,相信大家对于灰钉的认识又会多一点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食用灰钉对身体进行调理和改善。

粗灰钉的功效与作用


粗灰钉是功效非常广泛的一种中药材,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粗灰钉,粗灰钉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和缓解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粗灰钉。

【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毛柄钉灰包的子实体。

【原形态】包被生于菌柄顶端,褐黄色、赭褐色,直径3-5cm,表面光滑。基部与菌柄相连。包被成熟后,横断开裂,孢体赭褐色、灰褐色、棕褐色,散出后,与菌柄相连的部位,呈盘状,直径4.5-5cm,近白色。菌柄较粗大,高15-22cm,粗1.5-2cm。苍灰色、黄褐色,密被大型覆瓦状排列的鳞片,鳞片长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褐色。基部有菌托包被,灰赭色。孢子球形,锈色,直径5-7μm。外壁粗糙。孢丝两型,一是长而透明少分枝,另一种是圆柱状,内有弹丝,呈螺旋状环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盐碱滩草地上,秋季散生。

【性状】1.性状鉴别 包被直径3-5cm,褐黄色或赭褐色。菌柄直径约2cm,淡黄色,有多数覆瓦状排列的披针形鳞片。帽状扩展的柄顶,直径约4.5m。

【性味】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消肿;止血。主咳嗽;咽喉肿痛;吐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中药粗灰钉的各种情况,相信我们可以在面对疾病的困扰时做到镇定自若,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治疗。

安徽刺黄柏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ān Huī C Hunɡ B

【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

【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茎枝,去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刺黄柏,落叶灌木,高1-2m。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黄色或暗棕色,有少数黑色疣点,刺单生或3叉,长1.5-3cm。叶簇生;柄长0.5-1cm;叶片椭圆形,倒卵形勤俭到卵状椭圆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刺状锯齿15-25,齿距2-3mm,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3-4cm,有花10-20朵;花黄色,直径约1cm,花被6,内轮花瓣基部有2枚腺体;雄蕊6,花药2瓣裂;子房1,内含1-2枚胚珠。浆果椭圆形,红色,略被粉状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的山间灌丛、溪边或林下石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径1-5mm,长短不一。表面黑褐购或棕黑色,具纵皱纹,针刺多单一,稀三叉。质硬,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怀;横切面皮部淡黄色,木部黄色,有较密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小,黄白色。气微,味苦。

以茎枝粗壮、断面色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排列紧密。皮层较窄;纤维单个散在,壁薄。维管束外韧型,20-28个环列;韧皮部较窄;束中形成层2-3列细胞;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可达50m,木纤维众多,排列紧密。射线较平直,宽1-7列细胞。髓约占直径的1/4,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或方晶。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杧果钉的功效与作用


杧果钉是一种普通的中药材,具有极大的保健作用,对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生活中很多人对于杧果钉不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杧果钉。

【别名】刺果苏木

【来源】豆科 杧果钉 Caesalpinia crista L.,以 叶 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台湾。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主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痈疮疖肿。

【用法用量】干品2~3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相信通过上面的一些讲解之后,大家对于中药杧果钉已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吧?其实很多的食物或者药材都是一样的,只有我们去了解它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正确的食用,有效的帮助保健身体。

酒刺如何消除


酒刺也就是粉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当出现酒刺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皮肤清洁,要注意良好的消炎和杀菌,另外可以使用一些面膜来加强护理,这有助于尽快好转,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吃油腻性过大的食物,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选择化妆品也是比较重要的。

酒刺如何消除

1去除粉刺简易方法盐水冲洗:盐水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粉刺,对于初期的粉刺尤为有效。用15克盐水冲洗嘴角张粉刺的地方,每天1—2次,2—3天就能抑制粉刺的生成。但是要注意浓度过高的盐水会导致皮肤脱水,反而使粉刺恶化。2蒸脸清洁:大半面盆热水,屏气将脸置于盆口,四周以湿毛巾围严,蒸汽浴面。这样重复几次,然后用温水洗脸。每周2~3次,使面部毛孔经常保持通畅,一般两周见效。3绿豆粉面膜:将绿豆粉加水搅拌成糊状,晚上睡觉前洗净张粉刺的地方,把面膜涂在上面,15~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坚持2星期,粉刺便会慢慢隐去。4鲜牛奶:鲜牛奶半杯煮沸,待其温热后以棉花蘸湿,轻搽于脸上,片刻后,牛奶渗入毛孔,软化黑头粉刺,再用清水洗去,然后轻轻将粉刺头挤出。牛奶中可加入少量植物油,这样能较快地清除粉刺且不留有斑迹。

预防粉刺:

1、注重皮肤的清洁。对于容易长粉刺的肌肤,皮肤的正确清洁格外重要。选择与皮肤酸碱度接近的温和洁面乳,洁面的时候不能只注重脸颊部位,嘴周围的清洁容易被忽视。洗脸的同时可以用双手指腹顺皮肤纹理方向轻轻按摩3—5分钟,然后用温水洗干净,彻底清除皮肤上的灰尘、油垢。

2、选用合适的化妆品。油性或粉质化妆品容易使皮肤更加油腻和毛孔堵塞,适当使用含水分较多、有湿润作用的水质护扶品。睡前应彻底清除当天的化妆品,并避免睡前涂抹营养霜、药膏等,使夜间的皮肤轻松、畅通,充分呼吸。

刺藜的药用价值_刺藜的副作用


刺藜的药用价值

一年生草本,植物体通常呈圆锥形,高15-40cm。茎直立,多分枝,有条纹,老时带红色,通常无毛或有疏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狭披针形至线形,长2-5cm,宽4-10mm,先瑞渐尖,基部狭窄,全缘,主脉明显,黄白色。花序生于枝端和叶腋,为复二歧聚伞花序,最末端的分枝针刺状;花小形,两性,近无柄;花被片5,长圆形,先端钝圆或骤尖,背部稍肥厚,绿色,边缘膜质,果时开展。雄蕊5,不外露。胞果圆形,先端压扁,不全包于花被内,果皮膜质,与种子贴生。种子横生,圆形,边缘有棱,黑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刺梨的功效:刺梨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刺梨又名茨梨、木梨子、文先果,刺梨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刺梨有解毒、活血化淤、健胃消食的功效,刺梨有治疗食积饱胀的作用,刺梨食用禁忌是脾胃虚寒,胃脘冷痛,慢性腹泻者,勿食刺梨。刺梨的根(刺梨根)、叶(刺梨叶)、花(刺梨花)亦供药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食或煎汤。

刺藜的副作用

刺梨性凉,平素脾胃虚寒,胃脘冷痛,慢性腹泻者,勿食刺梨。

刺藜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刺藜的医学附方

1、刺梨治慢性胃炎,胃痛:茨藜根,煎成浓液,每日当茶饮,连服一周。(《贵阳民间药草》)

2、刺梨治高血脂:刺梨、萝卜各100克,水煎代茶饮。

3、刺梨治胃气胀痛:茨藜根一两,红糖一两。水煎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4、刺梨治颜面黑斑:刺梨1000克,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煮1小时,加蜂蜜500毫升,浓缩成膏,每次20毫升温水送服,每日3次。

5、刺梨治脾虚白痢,消化不良:茨藜根一两五钱,何首乌一两五钱,头晕药一两。水煎,连服二剂。(《贵阳民间药草》)

6、刺梨酒:鲜刺梨适量,蒸熟,晒干,浸制成酒剂服。源于《滇黔纪游》。此酒“味甚佳,是古制也。”有健胃消食等功效。用于饮酒之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较好。

7、刺梨治赤白崩带:刺梨根半斤,金毛狗脊四两。泡酒,早晚各服一酒杯。(《重庆草药》)

8、刺梨蜜膏:刺梨适量,加水煎汤,浓缩成膏,或加蜂蜜等量。每次1——2匙,沸水送服。源于《本草纲目拾遗》。刺梨与蜂蜜同用有养阴生津和清热作用。用于胃阴不足或热伤津液,口干口渴等。

9、刺梨治久咳:茨藜根,加糖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10、刺梨解醉酒:醋渍刺梨2个,慢慢嚼服。

11、刺梨治暑热伤津、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刺梨100克榨汁随时饮用。

12、刺梨治脾胃虚弱:用刺梨150克,刮去芒刺,捣烂榨汁,粳米100克煨煮成粥,调入刺梨汁,拌匀早晚温服。

13、刺梨治咽喉肿痛:醋渍刺梨2个,捣烂,榨取汁慢慢咽服。

14、刺梨治饮食积滞、少食腹泻:刺梨200克,蕺菜30克,水煎服,每日3次。

现代急症刺灸法


一、毫针刺法

毫针几乎适宜于各种急症的救治。据本人临床体会及参阅有关现代文献,认为毫针应用于急症,宜由下列一套完整手法组成:

1.进针法

针前须有一安静的诊疗环境,病人采取尽量舒适的体位(多取卧位),医者应全力以赴。取穴时,急症病人特别是内科急症病人,应该在所选穴位的穴区范围内均匀地按压,有目的的选择压病最明显处进针。进针时,为使刺入部位准确及尽可能消除进针疼痛,先以指甲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左手拇食指挟住针尖,双手同时用力,毫针即可迅速刺入。

2.气至法

进针后,将针尖指向病所,缓缓送至一定深度,向四方探寻提插,幅度稍大,频率宜快,多可得气。再以小幅度捻转提插(朝病所方向捻转角度应大)、震颤抖动之法,促使针感向病所放射。与此同时,关闭与病所相反端经线,即以拇指压迫该经所循之肌肤,使针感不往反方向传导。须注意针感不能过强或过弱,以中等强度并出现酸、麻或困的得气感最易引发气至病所。如上法不理想,可参照试用前所述之气至病所手法。

3.补泻法

待针感传导(循经或不循经)或到达病所之后,就应结合病情,继续施行补泻手法。基本手法是:左手作押手,起固定针体使在一定范围内行动;以右拇指指腹把针柄压于右食、中指指腹上,食、中指相并而尽量保持不动,拇指指腹将针柄来回进退搓动。进退,实际上是提插过程;搓动,亦即捻转过程。从而形成一种提插与捻转结合的运动。施行此手法时,以腕部带动为主,肘部尽量不动。捻转频率宜快,约每分针100次~120次,提插幅度宜小,保持在1mm~3mm左右。只要针尖始终指向病所,以此法一般可保持循行针感。上面介绍的是基本手法,如施泻法,采取慢按紧提法,即插针时,慢捻缓插,提针时,紧捻重提,反复施行,幅度宜大,强度宜强;施补法,则用紧按慢提法,插针时,紧捻重插,提针时,轻捻缓提,幅度宜小,强度中等。均反复施行。

热补凉泻,则再在补泻法基础上演化。热补法:插针时,分数个层次紧捻重插;提针时,轻捻缓提,一次提至皮下;凉泻法:与之相反,插针时,慢捻缓插,一次插至适宜深度,提针时,分数个层次紧捻重提,反复施行至热感或凉感出现。行热补凉泻,特别强调控制针感性质。一般说,押手重,提插捻转幅度略小(相对而言),速度略快,针尖位置基本不变,多先产生胀,进而出现酸困;押手轻或不用,提插捻转幅度略大,速度略慢,针尖位置在小范围内不断变动(其方向仍指往病所),多现麻感。酸困感是热感的基础针感,麻感是凉感的基础针感。所以,激发酸困或麻的针感,对提高凉热感出现率有一定意义。

另有补中寓泻、泻中寓补法,实际上是补法和泻法的复合。适用于虚实夹杂、寒热并存而症情较复杂的急症。具体施行,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于同一穴位上进行,先行补法后行泻法,补多于泻者(补法重复次数多于泻法次数),称补中有泻;反之,则称泻中有补。另一种是在不同穴位上操作,主穴或多数穴位上行补法,配穴或少数穴位上行泻法,亦可称补中有泻;反之,则为泻中有补。在临证时,可根据需要选择运用。古人尚有阳小隐阴,阴中隐阳之法,亦属本法,操作较为繁复,可参阅《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1974年版)。

4.留针法

急症邪重势急,要求持续运针,延长留针时间。一般每次须持续运针2分钟~3分钟。急性病症,还可稍长。休克、昏厥等病人,更须持续至脉回神清。留针20分钟至1小时不等,甚至可更长。留针期间须间隔运针。运针的操作同补泻法。

附:火针法和刺血法

现代使用的火针针具分为二类,一类为单针深刺的火针具,长约9cm~12cm,直径为0.5mm~1.5mm;一类为用于浅刺散刺的火针具,形同皮肤针。操作上大致同古代相似,且在现代急症救治上尚未广泛应用,故从略。

刺血法,现代用以应急的针具主要有三棱针和皮肤针(梅花针或七星针)。其中皮肤针在刺法上有所发展,我们将在具体病症中予以介绍,这里从略。

二、电针法

电针法是指在毫针剌法的基础上再结合通以脉冲电剌激的一种针法。目前临床上应用之广仅次于毫针。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电针不仅有良好的镇痛效应,也有显著的抗炎和抗休克作用,是急症针灸的主要针法之一。

适应病症

据不完全统计,电针的适应症达200余种,其中急性病症占一半左右,特别对休克、急性疼痛、急腹症、急性瘫痪、精神病、急性黄症型肝炎及部份妇产科、五官科急症有效。

三、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是在针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医结合产物。在部份急症中,其疗效较单纯针刺或单纯药物注射为高。近30年来,在用于急症的注射药物及适应症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适应病症

主要用于抗菌消炎及急腹症的治疗。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肠梗阻、急性扁桃体炎等。

四、穴位激光照射

穴位激光照射亦称激光针灸、光针法。是利用激光器所发出的受激幅射光照射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自1973年应用于临床之后,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最近数年,在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穴位激光照射仪主要为氦氖激光仪和二氧化碳激光仪,急症治疗多用前者。穴位激光照射具有无痛、无损伤、无菌等特点,易为病人所接受。

适应病症

已经证实,光针对急性黄疽型肝炎、哮喘、三叉神经痛、胆石病、急性阑尾炎、急性乳腺炎、甲沟炎、带状疱疹、小儿支气管炎、婴幼儿腹泻等急症均有肯定疗效。

五、耳针法

祖国医学中早有应用耳穴治疗急症的记载,如《备急千金要方》提到针灸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及寒暑疫毒等。现代耳针疗法有极大发展。。在具体方法上,除了毫针刺外,还有埋针、压丸、温针、电针、穴注、艾灸、割冶、放血、穴位激光照射、穴位离子透入等,其中不少对于急症治疗有较好的作用。这里仅介绍最常用的毫针法。

适应病症

就不完全统计,耳针可治急性病症达五十余种。主要用于各种急性痛症、急性支气管炎、哮喘、疟疾、急性扭挫伤及多种五官科炎症等。

六、巨针法

巨针法,又称粗针法或赤医针法。原指用特制的粗针具进行穴位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本法是古代大针和长针两种刺激法结合发展的结果。现代巨针针具多由不锈钢制成,但亦有用含银70%、含铜30%制成的合金针,被称为粗银针。巨针针具,直径自0.3mm~2mm,针长自1寸~2.5尺不等。不同型号的巨针其具体操作法及适应证往往有一定差别,因此临床上多须据病人的症情、体质及具体施治部位,灵活选用。总体上说,巨针法具有取穴少、透穴多、刺激强、感应大的特点,对不少病症常能产生独特的效果。

适应病症

用巨针法疗效较好的有以下急性病症:痈疽、多发性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肌肉劳损、痛经等。

七、皮内针法

皮内针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或普通毫针固定于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针法。皮内针法实际上是留针法的发展,约于本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推广。

皮内针法的一个最重要特点是将针具固定于穴区,使之产生持续长时间的刺激,以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又不妨碍病人的各种活动,因此,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耳穴。耳廓易于固定,面积小,解剖标志分明,穴位定位也较容易。近年,还常用于某些体穴。还有医者在头皮针穴区进行埋针,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适应病症

皮内针法可用于多种急性病症。包括多种疼痛性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胃痛、胆绞痛、三叉神经痛等)、软组织损伤、麦粒肿、急性结膜炎、痛经等。

八、指针法

指针法又称点穴法,系以手指代替针具对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而产生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方法,指针法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多有载述。最早明确提到本法的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在其所撰《针灸大成》一书中,还选载了指针疗腰痛的医案一则。至清代,指针一法更被广泛应用。现代,则无论在操作方法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均较古代有进一步发展。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指针综合了针刺和推拿的特点,具有疏经通络、醒脑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多方面作用,且较之其他穴位刺激法更为经济、简便、安全,特别适宜于老人和儿童。所以是一种颇值得推广的方法。当然,指针也有其局限性,一般多作为临时急救用.

适应病症

指针治疗病症颇广,多用于各类疼痛性和功能性急症,诸如:晕厥、胃痉挛、胆囊炎胆石病急性发作、落枕、急性腰扭伤、癔性失语、妊娠呕吐、呃逆、产后尿潴留、流行性腮腺炎等。

九、围刺法

围刺法,又称围剿刺法、围针法,是一种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包围式针刺以达到提高疗效目的的刺法。本法也是古代扬刺法的发展。围刺法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多针,每一穴区或部位的针刺数,均超过4根,多则数十根,意在增强刺激量;二是围刺,即以病变部位(或穴区)为中心,进行一层或多层包围性针刺。所以,它既和周围仅刺4针的扬刺法不同,又和在一个点或面上集中或分散刺的丛刺法也不一样。

适应病症

可用于偏头痛、急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带状疱疹、疖肿、腮腺炎等急性病症。

十、热针法

热针法是指应用特制的热针仪,使刺入人体的针具发热而发挥更显著治疗作用的一种针法。本法是在传统针灸医学中的焠刺和温针法启示下,由云南省的针灸学者研制成功。约于80年代初期应用于临床。

热针法和前述的电热针法,在原理上虽有相类之处,但在仪器、操作及适应证诸方面,均有较显著差别。目前,临床用得较多的是GZH型热针仪。其主要特点是,使刺入人体的针具发热,并可控制调节针体的温度,保持治疗所需要的恒温。

应该指出的是,热针法虽然至今一直有临床文章出现,但应用的单位却颇为局限,尚须推广验证。其所总结的九宫穴,取穴定位亦较繁琐。因此本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另外,80年代中期曾出现过一种电热银针,对颈肩腰有一定效果,原理亦和热针法相似,但报道较少,故从略。

适应病症

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胃脘痛、痛经、哮喘等病症。

十一、阻力刺法

阻力刺法,又称动刺法,是在相对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阻力痛点(即动痛点)的针刺来治疗病症的一种刺法。本法源于《内经》治疗经筋病的以痛为俞之说,但有较大的革新。本法的主要特点是突出三个动字,即取穴时选用动痛点,针刺手法强调动刺法,针刺体位要求选择动体位。阻力刺法为近年在临床上逐步推广的一种刺法,它一反传统的以静为主的针刺法(如静留针、静体位等),强调医患配合,以动为主,以痛制痛,对某些病症,确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之本法用针少,操作较为简便,可以在任何场合治疗,不受设备条件的影响,故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适应病症

本法主要适用于颈、肩、腕、腰、膝、踝等部位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尤以急性扭挫伤为佳。一般来说,病程愈短,疗效愈好。

十二、腕踝针刺法

腕踝针刺法是在腕部和踝部特定部位针刺的一种特殊针刺方法。它是在《内经》有关皮部理论的启发和指导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腕踝针刺法的探索虽早在本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正式作为一种刺法由上海市针灸工作者提出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则是在70年代初期。

腕踝针刺法的最鲜明的特点,它和传统的针刺法强调气至而有效的基本观点相反,要求在针刺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得气感应,包括患者的主观得气感(诸如酸、胀、重、麻)和术者的客观得气感(诸如感觉针具沉、紧、涩、重等)。而腕踝针刺法的治疗效应,正是依靠这种无针感来获得的。为何针刺无针感而照样能治病,有人推测可能与隐性得气有关,但尚缺乏证据。但是20余年来各地针灸工作者所共同积累的经验表明,腕踝针刺法在不少病症中的效果是肯定的,特别是它操作简便、对机体损伤微小、安全、无针感,颇受医家和病者欢迎,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刺法。

适应病症

腕踝针刺法的适应病症相当广泛,迄今已应用于多种急性病症。它对疼痛性疾病,诸如血管性头痛、腰扭伤、牙痛、关节痛、痛经等止痛作用明显,起效迅速;对心律失常、急性乳腺炎、哮喘、癔病、急性结膜炎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十三、现代急症灸法

目前,我国针灸界在临床与研究上偏重于针刺,对灸法注意不够。急症灸法亦如此,因此有必要大力发掘、提高和创新。

艾卷薰灸因其种种优点已经成为现代灸治急症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着肤灸也重新得到重视,在急症防治上证明有较好的效果。下面将各种灸法的具体操作及其适应症作一简略介绍。

1.艾卷灸

(1)回旋灸:将艾条一端燃着,与施灸处皮肤距2cm~4cm(依症情定),来回旋转移动。此法适于位在浅表、病灶面积较大之急症,如痈疽肿毒之类。宜由痛灸至不痛或不痛灸至痛。

(2)雀啄灸:燃着的艾条与所灸经穴无一定距离,一高一低如雀啄食似的上下移动。此法温热感较强而灸灼面积较小,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脏腑病变所致的急症。

2.隔物灸

(1)隔姜灸:以鲜姜切成3mm厚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平贴于穴位上,然后置艾炷于其上燃着,感到灼痛时更换艾炷。直至灸处皮肤潮红、按之灼热止灸。因生姜性温,适用于骤感寒邪所致的呕吐、腹泻等急症。

(2)隔蒜灸:以新鲜蒜片(独蒜片更佳)代替姜片,操作与上法同。具有消肿、拔毒、止痛之功效,适用痈肿、毒伤之类的急症。

(3)隔盐灸:取洁净细匀的食盐,填满肚脐,上置艾炷灸之,待灸处感到热痛另易艾炷。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多用于中风、昏迷、厥脱之证,因此灸治时,艾炷宜大,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脉起阳回,证候改善为止。

近年来,有将一些中草药研末和面制成药饼。进行隔药饼间接灸,在急症报道中虽还不多,但值得进一步研究。

3.着肤灸

操作较古人有所改进,介绍如下:

施灸前以大蒜捣汁涂敷施灸部位,增加粘附力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大小随病情而定)。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再加艾炷施灸,一般灸5~10壮。因施灸引起疼痛,可用手在施灸处周围较轻拍打(亦有主张灸前作局部浸润麻醉的),以缓解灼痛。灸毕贴淡膏药,灸后一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约五周~六周结痂脱落。本法现代多用于防治哮喘、癫痫等,亦有用此救治银环蛇、眼镜蛇咬伤后二小时内的病人,由痛灸至不痛,继续灸至灼痛,结果多获痊愈。

除了上述温灸法外,最近还有单位研制出一种电子冷冻增热针灸仪,可进行冷冻灸治。灸柄温度为-10℃~-20℃之间,利用冷的因子作用于穴位,通过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经过5年及20余个单位使用证实,它对某些急症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刺笼包功效?


刺笼包也经常被大家叫做楤木,楤木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生活中有些人患有腰腿酸软或者是肾虚水肿之类的疾病,是可以用楤木来进行治疗的,楤木的根是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身体的抵抗肿瘤的能力,对人是有很多好处的。

楤木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刺龙包、雀不站、鸟不宿、刺老包。

【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以根皮和茎皮入药。全年可采,切段,晒干。

【药性】味辛;苦;性平。

【归经】归肝;胃;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

【功效分类】祛风除湿药;利水和中药;活血解毒药。

【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肾虚水肿;消渴;胃脘痛;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疟疾;漆疮;骨髓炎;深部脓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酒浸外涂。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考证】《本草拾遗》云:“楤木生江南山谷,高丈余,直上无枝,茎上有刺,山人折取头茹食之。一名吻头。《纲目》载:今山中亦有之,树顶丛生叶,山人采食,谓之鹊不踏,以其多刺而无枝故也。以上形态描述与楤木相近,除楤木外可能还包括楤木属多种植物。

楤木的药理作用

⑴镇静、镇痛作用

给小鼠腹腔注射楤木总皂甙1850mg/kg,能协同戊巴比妥钠、氯丙嗪的中枢抑制效应;能对抗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和咖啡因的毒性,能明显增加热刺激(热板法)的痛阈,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⑵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

楤木煎剂4g/kg给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后可以保护大鼠幽门结扎性、化学性(吲哚美辛诱发)、应激性和利血平性胃溃疡,对醋酸诱发的慢性胃溃疡亦有一定效果。200% 楤木煎剂0.2-0.4ml,可使离体大鼠胃条收缩,说明它有促进胃运动的作用。白背叶楤木白皮水煎剂(1:1)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有抑制作用,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加强,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可阻断其抑制作用,故其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的α和β受体的活性有关。

皮刺的鉴定


皮刺指皮类药材表面的一种硬而尖头的突出物,称皮刺,如海桐皮。

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皮。全年可收,而以春季较易剥取,将树砍伐剥取干皮,刮去棘刺及灰垢,晒干。干燥干皮,呈半筒状或板片状,长约30~60厘米,厚约1~2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边缘不整齐,微突起或平钝;皮上有大形钉刺,刺尖有时被磨去,可以剥落;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硬而韧,易纵裂,不易横断。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富纤维性。气微香,味苦。以皮张大、钉刺多者为佳。

海桐皮知识介绍: 海桐皮为豆科植物刺桐或乔木刺酮的干皮或根皮。刺桐大乔木,野生或栽培为行道树,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乔木刺桐桐为乔木,生于山沟或草坡,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海桐皮采集在栽后8年左右即可剥取树皮,通常于夏、秋季采收。有剥取干皮、砍取枝皮和挖取根皮等方法剥后刮去灰垢,晒干。

1. 刺桐皮为圆筒状、半圆筒状或板片状,两边略内卷,长约40厘米,厚约0.25至1.5厘米,外表面黄棕色至棕黑色,常有宽窄不等的纵沟纹。

树干皮较枝皮厚,栓皮有时被刮去,未除去栓皮的表面粗糙,有黄色皮孔,并散布有钉刺,或除去钉刺后圆形疤痕,钉刺长圆锥形,高5至8毫米,顶端锐尖,基部直径0.5至1厘米;内表面黄棕色,较平坦,有细密纵网纹,根皮无刺。质坚韧,易纵裂,不易折断,断面浅棕色,裂片状。气微,味微苦。

2. 乔木刺桐皮基本同刺桐皮,呈向内卷的横长条形或平坦的小方块,厚3至6毫米,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至棕黑色不等,有的显暗绿色,粗糙;栓皮多脱落,钉刺基部与栓皮界限不明显;内表面浅黄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坚硬,折断面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

关于矫正牙齿支抗钉的几个问题


矫正牙齿的时候往往需要支抗钉,这是一种常用的矫正牙齿的辅助工具,尤其是一些比较难矫正的牙齿,通过支抗钉来定位来固定支抗钉,它属于临时性的一种辅助工具,当牙齿矫正好以后,要把这种辅助工具去除,另外这种支抗钉并不会影响牙齿的美感,不会出现副作用的问题。

1. 骨钉是什么?

迷你骨钉 (简称骨钉,如上图圆圈中者) 是植入齿槽骨的临时性迷你植体。因为功能优越,植入简单,近年来已成为矫正治疗日渐普及的辅助工具。矫正结束后便会移除骨钉,而骨钉缺口会自行复原长好。国内外研究报告都显示骨钉可以安全有效地帮助矫正治疗。

2. 骨钉的功能是什么?

它的功能是提供施力的固定源,帮忙拉动牙齿。在改正暴牙、露龈笑、深咬、臼齿过度萌出、齿列需后退等情况,都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达成传统矫正很难做到的效果。其中,临床上最常应用的大概就是暴牙的案例;有了骨钉,24小时都在帮你将牙齿往后拉动,改正暴牙脸型。

3. 种骨钉会痛吗?

首先植入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快速简单,其实不太有感觉,不用过度担心喔!

4. 骨钉要怎么护理呢?

骨钉也要以牙刷清洁,维持周围软组织的健康,减少发炎松脱的机会。少数人的口腔黏膜可能会感到一些异物感,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以白蜡覆盖骨钉,或是套上橡皮圈减轻不适。

5. 不想用骨钉,有其他替代方式吗?

如果真的需要额外的锚定源来帮助拉动牙齿,但又不想种骨钉,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某些情况下,骨钉的功能可以以传统头帽取代 (下图为两款头帽)。不过,传统头帽每日需配戴12至14小时以上,需要您的高度配合才能发挥足够的治疗效果。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矫正都需要骨钉! 请咨询您的牙齿矫正医生,为您的情况作专属评估。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