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的起源与发展

2019-10-20 │ 饮食养生的起源与发展 养生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舌诊的起源与发展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舌诊的起源与发展”,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在生病的时候,去医院看医生,很多情况下,医生会让我们把舌头伸出来看看。其实这就是在舍诊。舌诊时需要看舌头的颜色,还有舌头的形状等等因素,这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中医学术学问。下面就好好来了解舌诊的起源与发展。

舌诊的起源与发展

有关舌诊的论述在医籍中最早见于《内经》,如《紊问脉要精微论篇》说: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因手少阴心经起于心,挟咽喉,因心有病,面引起舌卷不能言的症状。《素问热论篇》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面渴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病,舌干已而嚏大气皆去,病日已矣。是说人体感受寒邪,表证未解,化热入里,舌干是里热的征象。舌干已是里热已退,律液恢复,病愈的表现。

《索问剌热篇》说:肺热病着,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是将舌上黄身热作为表证未解,化热人里的质证。《索问大奇论篇》说: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喑,三岁起。是根据舌体运动是否灵活,和有无语言障碍来撰断病情的轻重和恢复的时间长短。《灵枢热病第二十三》说:舌本烂,热不已者,死。是因里热面造成的舌烂。如热仍不退,病情就要加重并危险。《灵枢剌节真邪第七十五》说: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偏。是邪热既盛,又不汗出,热不得外泄,而舌焦唇撰。《难经二十四难》说: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故舌卷卵缩,此筋先死。是因厥阴肝经气绝,面出现的卵缩舌卷。

《内经》虽然没有将舌诊做为专题论述,但从散在的各篇有关舌诊的内容可以着出,不同的疾病在舌上有它不同的反映,心病可以引起舌卷和语言障碍;邪热亢盛可以引起舌干、舌烂;表热传里舌苔变黄;肝经气绝引起舌卷;并以舌干已津液恢复为热病病愈的恢据;以及舌的运动是否灵活来推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情况。说明从那个时代起,已经注意到舌的变化与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内经》和《难经》的基础上,张忡景对舌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亦有关于舌诊的论述。例如:《伤寒论》130条:脏结无阳证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指出舌苔滑是阴寒内盛的征象,治宜温里回阳,而不可用攻伐剂。《伤寒论》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是太阳病汗、下后,伤及津液,所以舌上燥。《伤寒论》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舌上干燥为表证误治,邪热人里,里热炽盛的表现。《伤寒论》221条:阳明病心中懊脓,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是根据舌上是否有苔而决定可否应用栀子豉汤。《伤寒论》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是根据白苔来鉴别邪在步阳而不在阳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说:病者腹满,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是将黄苔做为里实证可下之的主要指徵之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肝中寒者,舌本操。因肝脉循喉咙之后,络于舌本,寒郁化热,故舌本干燥。《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说: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是将舌燥做为里热白虎汤的主要指徵之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说。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指出舌青是瘀血的表现。

从以上的条文可以者出,张仲景不但将舌苔的变化,做为辨证的内容,更主要的是他将舌质与舌苔加以区别开来,所以张石顽在《伤寒绪论》中说:舌苔之名,始子长沙,以其邪气结里,如有所怀,故请之胎。张仲景的这一贡献无疑对后世舌诊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指出的滑苔主阴证,舌燥主热,黄苔主里热实证,舌青主瘀血,这些见解,现在者来也是完全正确的。尽管张仲景论述的舌苔种类和内容不多,但可以证明他是从实践观察中得来的,并将舌诊具体运用到辨证论治中去,有时甚至做为辨证的主要侬据,为后世舌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后代医家对于舌诊的内容不断补充和发展,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中藏经》(托名华佗)对心肝脾肺肾五脏病证在舌诊上的表现都有论述。如《中藏经-风中有五生死论》说: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中藏经论肝》说:肝中寒,舌本燥。《中藏经论胆》说:胆胀则舌下痛。《中藏经论心》说。心脉搏坚而长,主舌强不能言。《中藏经论肾》说:肾生病则口热舌干。《中藏经论脾》说:脾病则而色痿黄,实则舌强直,不嗜食。《中藏经论三焦》说: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而身无汗,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基本是沿袭《内经》、《难经》而来,且有所补充。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主要是论述脉学的理论,在这部著作中载有《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有关舌诊的内容。如《脉经卷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载: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紧急,皆膈偏枯,不喑舌转可治。《脉经卷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载: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就是《内经》有关舌诊的内容。《脉经卷三肝胆部第一》载:徽涩为瘼疭挛筋,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是《难经》有关舌诊的内容。

《脉经卷七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载: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属白虎汤。是《伤寒论》有关舌诊韵内容。《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载:肝中寒者,舌本燥。是《金匮要略》有关舌诊的内容。《脉经卷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载:足少阴之脉,是动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是《中藏经》有关舌诊的内容。有关舌诊的内容,还有如《脉经卷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载: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脉阴实是肾阳亢盛,肾阴受劫,故舌苔干燥。《脉经卷三心小肠部第二》载:心象火,与小肠合为府,其喉舌。是说舌是心之外窍。《脉经卷四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载:病人肉绝,耳干舌皆肿。是说舌肿是危重的证候。《脉经卷四诊百病死生决第七》载: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脉代,舌焦干黑者死。

代脉主脏气虚,舌焦干黑是阴液枯竭,故属危重之候。《脉经卷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载: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是说脾病所引起舌的变化。《脉经卷七病不可下证第六》载:伤寒发热,头痛耳黄,舌上苔滑,烦躁,脉滑实。伤寒发热耳黄,脉滑实,属阳黄,阳黄是湿热为患,滑苔是湿邪的表现。

《脉经卷七病可水证第十五》载:寸口脉洪而大,数而滑,洪大则荣气长,滑数则胃气实,荣长则阳盛,怫郁不得出身,胃实则坚,难大便,则干燥,三焦闭塞,津液不通,医发其汗,阳盛不周,复从下之,胃燥热畜,大便遂实,小便不利,荣卫相搏,心烦发热,两眼如火,鼻干而赤舌燥齿黄焦,故大渴,过经成坏病,针药所不能制,与水灌枯槁,阳气微散,身寒,温衣复汗出,表里通,然其病即除。脉洪大滑数与舌燥都是重热亢盛的表现。《脉经卷七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载:吐舌下卷者死。舌头四边,徐有津液,此为欲解。

吐舌多见于热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因此多为危重证候,舌边有津液为阴津来复,病有转机的表现。《脉经卷七热病十逆死证第二十一》载:热病腹胀便血,脉大时时小绝,汗出而喘,口干舌焦,一旬死。热病脉大,舌焦,为邪热亢盛,阴液已竭,脉时时小绝,为正气欲脱之象,故主危证。《脉经卷八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载:邪人于脏,舌即难言。中风不语为邪人于脏之中风重证。《脉经卷八,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载: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苔滑,此为浮寒。咳嗽苔滑为表证之咳嗽等等。

王叔和之《脉经》无疑是以论脉为主,但在所有有关舌诊的内容中,大多数都有相应的脉象,这样客观上就起到了将脉诊与舌诊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以后脉诊与舌诊的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隋唐时期舌诊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中,有关舌诊的内容就丰富多了,例如《诸病源候论卷四虚劳舌肿候》说;心脾俱热,气发于口,故舌肿。《诸病源候论卷四,虚劳骨蒸候》说:皮蒸舌上白。《诸病源候论卷八伤寒湿蜃候》说:蜃病之候,齿无色,舌上尽白。《诸病源候论卷九热病候》说:肺热病者,舌上黄,身热舌焦黑者死。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卒被损瘀血候》说:瘀血舌青口燥。《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胎动候》说:胎动不安候其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话;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诸病源候论-卷七伤寒候》说:少阴受之,口热舌干而渴。《诸病源候论卷七伤寒结胸候》说:脏结病,舌上白苔者滑,难治舌上不苔者,不可攻之。《诸病源候论卷八坏伤寒候》说:面正赤,燥齿黄焦。《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难子死腹中候》说:妇舌青黑及胎上冷者,子已死也。《诸病源候论》继承了诺唐以前的舌诊经验,还将舌诊应用于妇女妊娠,并根据舌质的表现来判断产妇和胎儿的生死。

《千金方》中记载有关舌诊的资料,更为全面,如《千金方卷二。于死腹中第六》说:妇人难产,而青舌赤,母死于活。《千金方卷五-癖结胀诸第七》说:小儿胎寒偃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千金方卷十五热痢第七》说:下利舌黄燥而不褐,胸中实。《千金方卷十八九虫第七》说:伤寒齿断元色,舌上尽白。《千金方卷十七肺痈第七》说:舌上胎滑,此为浮寒。

结语:看人的舌头,就能观察出病症,这个道理在中医学中还是运用得十分广泛的。在看舌头的时候,观察舌头的色泽、还有舌头的形态变化,帮助诊断与治疗,方法简单又有效。可谓是十分深邃的一门学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

相关阅读

药膳的起源 明清全面发展时期


北宋王朝几位统治者,对医学的发展颇为重视,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成立整理医著的校正医书局以及药学机构太平惠民和剂局等。北宋官修的几部大型方书中,食疗学作为一门独立专科,得到了足够的注意。如《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两部书中,都专设食治门,即食疗学的专篇,载方160首,大约用来治疗28种病种,包括中风、骨蒸痨,三消、霍乱、耳聋、五淋、脾胃虚弱、痢疾等。在药膳方剂,以粥品最多(如豉粥、杏仁粥、黑豆粥、鲤鱼粥、薏苡仁粥等),成为食治门中的主流。此外还有羹、饼、茶等剂型。《圣济总录》中有酒、饼、面、饮、散等不同形式,且制作方法也较详。

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营养学专著,它超越了药膳食疗的旧概念,从营养的观点出发,强调正常人加强饮食卫生,营养调摄以预防疾病。他在书中强调:夫安乐之道,在乎保养……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在令书三卷内容中,首列聚珍异馔,作为正常人调摄,强身健体的滋补食品。他在中医药发展史上首先从养生预防的观点出发,提出食物营养的要求。

介绍了多种日常饮食的制作,包括汤类16种、粉类6种、面类8种、羹类4种、粥类4种。至于食疗药谱,治疗各门类疾病的方剂也很多,如桃仁粥,桃仁三两去皮尖和入煮粥,治疗咳嗽胸满喘急;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黄汁半斤,白沙蜜半斤共熬为膏,治疗肾弱、骨败,瘦弱等,都是典型的药膳。其它如香圆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简便易行的食疗方剂。末卷还把203种食品按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7类,介绍其性味及疗效。

明清时期是中医食疗药膳进入更加全面发展的阶段,几乎所有的本草著作都注意到中药与食疗学的密切关系。如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除数以百计的可供药用食物外,还有相当多的食疗药膳方,其中卷三、四百病主治药中,对一百几十门病证的治疗,提供了数百个药膳食疗方,诸如用酒煮食乌鸡治风虚;用怀香、赤小豆、豆制品等十多种食物和猪脂为丸治疗劳倦;各种米粥治脾胃症等等都是典型药膳。明代还有一些特殊的本草著作,如朱棣的《救荒本草》,书中所载虽大多非日常的蔬菜水果,但可供荒年救饥拯灾之用,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些都表明食疗营养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对食疗药膳的制作,也有新的发展,如徐春甫《古今医统》90卷中,载有各类饮食如茶、酒、醋、酱油、酱、菜蔬、肉、鲜果、酪酥、蜜饯等等的制作法,多符合营养学的要求。明清时期对特多疾病及年老者的食疗药膳尤为重视。其中较有名的高濂的《遵生八笺》,记载了适合老年人的饮食极为详尽,如粥类38种,汤类共32种。

清代曹慈山的《老老恒言》尤其注意老年的应用药膳防病养生,对老年人食粥论述最详,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并将药粥分为三品,上品气味轻清,香美适口,中品少逊,下品重浊,主张:老年有竟日食粥,不汁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亨大寿。书中提出上品粥36种,如莲米粥、芡实粥、杏仁粥、胡桃粥、枸杞叶粥等;中品粥27种,如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枣粥、龙眼粥;下品粥37种,如地黄粥、羊肝粥等等,都是后代常用老年滋补,健脾益肾及一般虚弱的常用药粥品。

明代时期食疗药膳著作达30种以上,其中有的是重点论述本草的,如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卢和《食物本草》、宁原《食鉴本草》、李时珍《食物本草》等;还有从饮食调理、药膳制作的观点出发撰成的食谱营养学专著,其中较为著名的如贾铭《饮食须知》,宋公玉《饮食书》、袁牧《随园食单》、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有的至今在临证中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中医宝贵遗产中的珍品。

此阶段的食疗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提倡素食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受到重视。

《内经》中载有: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人们早已注意到偏嗜偏食,尤其是高脂的危害,过食油腻已经引起医家们的注意和关注,因而明清时期强调素食的著作相应增多。如卢和的《食物本草》指出:五谷乃天生养人之物,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固宜食之……蔬有疏通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这些思想不仅使食疗学、营养学思想得到深化,也大大推进了养生学的发展。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药膳学也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提高而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们的防病意思不断提高,中国药膳对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更加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运用其防病治病的疗效优势,已广泛被国内外医学界和家庭所重视。

现代药膳的发展是在总结古人经验的础基上,得以进一步完善,其运用更加附合中医理论的发展,并注意吸取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具备其理论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其发展特点更具有多样化。其一,总结应用前人的经验而不泥于古,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理论、中药药性及配伍等理论为指导来配制用膳,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如遵循中药药性的归经理论,强调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提倡辨证用药,因人施膳,因时施膳。其二,注重中药与饮食相结合,药膳除了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外,还具有食品的一般特点,强调色、香、味、形,注重营养价值,因此一份好的药膳,应是既对人体的养生防病具有积极作用,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作用,又要激起人们的食欲,给人以余味无穷的魅力。

其三,现代药膳的技术操作与特殊应用上,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由于药膳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故在烹制方法上也有其特点,除了一般的食品烹制方法外,还要根据中药炮制理论来进行原料的处理。

如成都同会堂的荷叶凤脯,虫草汽锅鸡,广春堂的银杏鸡丁,吉林的参茸熊掌、爆人参山鸡片等,都各具其特色而驰名。

综观建国以来有关药膳、食疗专著的出版面世,种类已达50余种以上,如较具影响的当属人民卫生出版社于八十出版的《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还有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中华药膳食谱系列丛书,中华药膳防治疾病系列丛书等,为宏扬中国药膳饮食文化,都做出了大量工作,为推动养生药膳医疗保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尤其近十余年来,在人类回归自然的呼声下,药膳这种寓治养于食的天然食品,倍受青睐,药膳餐馆如雨后春笋,纷纷面世,各种提高性和普及性药膳书籍不断付梓,专门的药膳机构成立,药膳已开始由中国走向世界,药膳正在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

魏晋以来,食疗在一些医药著作中有充分反映。东晋著名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载有很多食疗方剂,如生梨汁治嗽;蜜水送炙鳖甲散催乳;小豆与白鸡炖汁、青雄鸭煮汁治疗水肿病;小豆汁治疗腹水;用豆豉与酒治疗脚气病等等。他还进一步指出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疗应用到预防疾病方面。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著有《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物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记载大量的药用食物,诸如蟹、鱼、猪、麦、枣、豆、海藻、昆布、苦瓜、葱、姜等日常食物及较罕用的食物达百多种,并较深入地提出食物的禁忌和食品卫生。

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标志着食疗学已经是一门独立学问,成为独立的学科。书中除集中叙述五脏喜恶宜忌,食物气味、归经以外,还着重论述食疗在医药中的地位,指出其重要性。他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提出能否正确应用食疗药膳治病作为衡量医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并强调:夫为医者,当须先调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把食疗药膳作为治病疗疾的首选对策,可见他对食疗的重视,把食疗学提到相当高的地位。

他还列述了可供药用食物共164种,其中果实类29种、菜蔬类50种,谷米类27种,鸟兽类40种。详述每种食物的性味、毒性、治疗作用、归经、宜忌、服法等。

唐代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食疗命名的药物学专著《食疗本草》。该书早佚,但其内容被后代有关著作所引用。书中药用食物227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对于药的性味、产地、鉴别、调制都做了叙述,每种药之下,列有该食物组成的方剂及其治疗适应病证。书中还注意到食疗药膳药具有地区性的差别。

上述说明当时已经广泛应用食疗和药膳治病以及调理身体健康。如孙思邈的羊肉黄芪汤、是治疗虚弱的食疗要方。这些药膳已成为我国民间常用食疗方剂,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应用。唐代中另一重要著作《外台秘要》中也有许多食疗药膳方剂。

书中关于食物禁忌叙述尤其详细,对大多数病症下的治疗都列出明确的禁忌,包括忌食生冷、油腻、荤腥、酒等。这些都是通过长期实践所取得的宝贵经验。除上述外,隋唐时还有一些食疗专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食疗药膳专著,终于使食疗药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为食疗药膳的全面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手诊诊法


导读:手诊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诊断学科。在东西方医学中都可以找到研究痕迹和成果,手诊在当代已经成为专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生活。手诊的概念就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手诊主要是望诊,其次始按诊。

望诊:

掌纹诊病,除了纹理形符辨证论治外,还要辅以掌色、甲色、舌色、面色等。这是因为纹理形符、气色光泽同样能显示病象。掌纹显象在最外层,气色光泽在其稍内层一些。当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有病变时,五色发生变化,脏腑功能状态,即气的变化就会显现于外,我们称之为病气十象:浮沉、清浊、微甚、散聚、荣枯。


望诊图

浮:见色在皮肤之间或表层,提示病患在表。

沉:见色在皮肤较深层,颜色比较暗,提示病患在内。

清:颜色非常清彻,非常明亮舒散,提示病患属阳,或阳亢,或阳虚。

浊:颜色非常浑浊,非常暗淡无光,提示病患属阴。

微:颜色比正常色显得浅淡,提示正气虚弱,气血不足,体质较差。用以区分虚症。

甚:颜色比正常色显得深厚浓重,而且集中,为邪气实。用以区分实证。聚:病色收缩集聚在一起,甚至鼓起小疱,提示病患属于慢性病、长期久治不愈的病,而且由于病程长,病气已经集聚到某脏腑了。

散:病色(微甚清浊等病色)呈向四周发散的放射状,一块快,一缕缕,如浮云飘散,不集中在一起,提示病情好转,快要痊愈了。或者刚刚得病。

荣:颜色光润红活,润泽含蓄,说明正气足,气血旺盛,体质强壮。但过于亮泽,就向清转化。

枯:颜色灰蒙蒙,暗淡无光,皮肤干燥松弛,若有烟熏灰黑之色,提示病情危重,有恶化趋势,甚至死亡。

按诊:

凡是有病象纹理形符,病象气色的部位,都是病灶反射区,当我们用手指按压时,都有疼痛感。这是病气集聚在这里,阻滞气血,使经络不通之故,或者是刺激神经末梢传感于脑,而产生的感觉。


直接按压病灶区,按压手的虎口(合谷)区,或内外劳宫区,体会由虎口或劳宫区产生的压痛感传达的部位,放射到了哪里,手指尖出现了寒、凉、温、热、跳、肿、胀、刺、麻、收、放、沉、涩等痛感的哪种感觉,是哪个手指,就可依据手指的脏腑所属,知道哪里有病了,病情程度如何了

手诊是我国少数民族重要的传统诊断技能,长期以来为各民族所广泛使用。随着民族医学和民族卫生课题的研究深入,手诊需要通过现代的标准和沟通模式在社会推广和传播,以服务于各类人群,促进疾病的预防,利于健康的维护,对我国推行治未病的行动和项目是一种积极的促进。

由于手诊的研究者来源不同、方向不同、表述不同,造成极大的沟通障碍,尤其是当前信息化的社会,如果不对手诊进行数据化、现代化的整理和认可,就会给手诊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困局,不利于民族健康技能的发扬和推广,也不利于海内外的文化交流和研究。手诊的数据化,不但能够利于民族医学的繁荣发展,也对中医数据化的积极探索,为众多中医领域的量化、标准化提供积极模式。

通过对手诊的数据化评估,建立模式花、标准化的流程,对手诊的现代化进程和推广具有积极意义。由于该领域的探讨者还为数不多,因此,手诊的数据化模式还有可能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为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作更大的贡献。

色诊与皮肤介绍


在中医学术的领域里,色诊也是一种方法。诊断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常说的色诊就是中医通过辨色来诊察病情的方法。而具体的色诊与皮肤的关系,还要小编下面具体介绍。肤色视诊不是简单的道理,只是看色就有很多类型!

色诊在《内经》一书中有较详尽的记载,多运用五行说,又称五色诊,然而色诊还包括其他部位的肤色视诊,如尺肤、视络等。色诊实际是视皮肤及络脉的色泽,皮肤及络脉的色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外在的色泽的荣夭润枯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在临床上具有察外以知内的实用价值,因此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又是中医特色之一。

色诊取决于皮肤及血络《微循环系统》的颜色,由于皮肤色素的含量、血管的变化,角质层及颗粒层的厚度等影响,皮肤的颜色在各入不尽相同,与种族亦有关。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所构成。真皮在表皮下方,是一紧密的纤维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两种结缔组织构成,使皮肤具有强度及弹性。

除结缔组织处,真皮内还有血管、淋巴管、腺体:毛囊、毛发、神经感觉末梢等。皮肤因人而异,在儿童的皮肤中,网状纤维较为肥厚和模糊,胶原纤维柔软,不太透明,与网状纤维很相近似。但在老人的皮肤中,胶原纤维硬化及变性,网状纤维成为显著肥厚的纤维,弹力纤维使蛋白变性收缩成丝状。年龄的变化对皮肤组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表现在华色方面的改变在《内经》中亦有记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有面焦、面始焦的记载。

皮肤血管亦非常丰富,可以储纳人体血液总量的1/5,由身体内部分布到皮下组织的血管较粗,到真皮与皮下组织之间时,分支较细,成网状的血管深丛(真皮下血管丛)。血管垂直地上行至乳头层与网状层之间时,再分出细枝,构成皮肤的血管浅丛(乳头下血管)。又有很多的毛细管进入乳头内,由动脉性毛细管转入静脉性毛细管,渐渐融合成小静脉,与小动脉并行,静脉血管丛也在乳头下方及真皮下方,较动脉血管丛更密。

皮肤的肌肉,主要是平滑肌,仅面部有少许表达喜怒情绪之横纹肌,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如受刺激会收缩。皮肤中的丰富的血管网、炎症,物理及化学性刺激都能引起微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而使皮肤发红,寒冷刺激可使血管收缩而使皮肤呈苍白色。血液流动缓滞时皮肤呈紫绀色。

中医色诊则是通过皮肤表皮的透明度以观察微循环的色泽和皮肤色素的颜色,微循环的色泽表现主要取决于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的多少,也取决于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一般说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开放,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高时,皮肤色泽就表现红润,因为毛细血管网分布和开放数量的不同,所反映出的色泽也各异,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因此中医所反映的色诊主要在面部华色。

中医经络系统的皮部与现代医学之皮肤部位相同,尽管某些说法不同,但有其类似处。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因此称十二皮部,即经脉系统在皮肤的分区,皮部与络脉尤其是浮络的关系最为密切。由经脉、络脉形成人体纵横网络,加上皮部又形成面的分部。皮部、络脉、经脉形成整体的联结,这与现代医学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皮肤的联系颇相类似。

人体内在病变通过经脉络脉的反映在皮部上是色诊的主要内容,经、络、皮部的整体联结,在《素问皮部论》有很好的说明,如: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人经脉,经脉满,则人舍于腑脏也。也进一步说明皮部与经络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医色诊以五色为主,青赤黄白黑五色与五脏五行相联系,《内经》中论述颇多,五色诊是以五脏为主,认为五色是五脏精微的外荣并与五行相合,提出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的论点。现以五色为例结合现代医学加以认识:赤色的出现:正常情况下色见红润,病理情况也可见赤色、心脏舒缩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内血红蛋白含氧量增高,皮肤浅层毛细血管网开放充血是出现赤色的主要原理。在毛细血管网分布丰富的部位如颧颊部尤其明显。

黄色的出现

黄色多由血液成分的改变,如低色素性贫血以及黄疸等。

白色的出现

寒冷刺激或其他因素导致小动脉收缩或毛细血管阿封闭,血流量减少,含氧血红蛋白减少均可出现白色。

青色的出现

青色多由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液粘滞阻塞所致。

以上只是色诊与循环系统和血液理化成分改变对色诊的大致影响,但可以说明色诊与心血管内血液的循环或血液成分的密切关系。

结语:很多人看到一个人精神不振,再看脸色,就会知道对方身体情况不太好。这也是从肤色去看人的身体情况,脸色也是肤色的一种。生活中这些细节也能凸显中医的理论,看完色诊的相关介绍,大家应该都非常有感触。

中医舌诊 口舌味觉的突然改变当心疾病缠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舌爱好,比如有的人喜欢吃甜的,有的人喜欢吃酸的,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其实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好的,但是其实对于每个人的口舌爱好我们并不是很了解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口舌的味觉变化可能是因为一些疾病出现影响的,我们应该要重视的下面详细介绍下的。

中医认为,口舌的味觉可作为诊病的重要参考依据,《三因方》说:“夫口乃一身之都门,出入营养之要道。”明代研究舌诊的申计垣说:“舌通各经内脏,内脏有病属寒属热与舌之味觉有特殊象征。”

1.转酸:肝胆之热蚀脾

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大多由于肝胆之热侵蚀脾脏后形成,而且很多人还可能出现舌苔薄黄、食后腹胀、恶心,甚至出现胸闷肋痛等症状,这预示着你可能患了胃炎或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好做全面的胃部检查。

2.转甜:脾热酶的分泌异常

一般来说,脾热口甘,因此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因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的味蕾而感觉口甜。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唾液内糖分亦升高,也常会出现口舌发甜。

3.转苦:肝胆湿热或胃热

口苦的人大多因为湿热引起,多见于肝胆湿热和胃热,一般是由于胆汁反流造成,因此首先应检查胃和胆囊有没有问题;部分喜欢夜宵的人或过食辛辣食物也会出现胆汁反流造成口苦;而老年人因为胃动力差,也容易出现口苦。

4.转辣:肺热或胃火上炎

口中有辛辣味或舌体有麻辣感的人多为肺热壅盛或胃火上炎所致,常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者,大多还伴有咳嗽、咯痰黄稠、舌苔薄黄等症状。

5.转咸:虚火上浮、肾阴不足

口咸与肾有关,大多是肾阴不足、虚火上浮造成的,有的还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频长等症状,多见于慢性肾炎、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或口腔溃疡等病症。

口淡

口淡无味、饮食不香、食欲差,多是脾胃虚寒或脾虚失运。有时感冒的人也会出现口淡无味,是外来的风寒邪气影响了脾的功能,疏解感冒,口淡就痊愈了。

中医辨证,舌诊知识大全,收藏一下吧!



何为正常舌象?舌诊的原理和内容是什么?

正常舌象为舌质柔软、大小适中、活动灵活自如、颜色红活润泽,近似于淡红舌;舌苔厚薄适度,紧覆于舌面,颗粒均匀,干湿适中,近似于薄白苔。舌通过经络与心、肝、脾、肾相贯通,其它脏腑也间接通过经络与舌相联系。因此,脏腑精气由血脉上营于舌,所以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病邪的表里深浅、疾病的寒热、病情的轻重缓急等变化,都可以从舌的变化上反映出来。舌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反映不同脏腑的疾病。舌尖属心肺,候上焦的病变;舌根属肾,候下焦的病变;舌中部属脾胃,候中焦的病变;舌边属肝胆,候肝胆的病变。

舌诊的内容包括望舌质与舌苔两部分。舌质即舌体。舌苔为舌体上面附着的由胃气熏蒸而成的苔状物。望舌质要注意舌体的颜色、形状和动态的变化,望舌苔要注意观察苔的颜色、润燥和质地的改变。

舌头

舌质的异常变化有哪些?其临床意义如何?

望舌质应注意观察颜色、形状、动态三方面的变化。

1、颜色

淡白舌:舌色浅于常舌为淡白舌。若兼舌体瘦薄,为血虚或气血两虚;若兼舌体胖嫩、边有齿印,为阳虚寒湿内盛、水湿内停。

红舌:舌色红于常舌为红舌。若舌体胖胀而色红,为实热内盛;舌体瘦薄而色红,为阴虚火旺。

绛舌:舌色深红为绛舌,主内热深重。

紫舌:舌呈紫色为紫舌。绛紫千枯少津,为热极伤阴、血滞不畅淡紫或青紫而湿润,为阴寒内盛、血脉凝滞;舌有紫色斑片或斑点为紫班舌,主内有瘀血。

舌诊大全

2、形状

胖大舌:舌体增大为胖大舌。轻者稍大于常舌,重者胖大满口,活动受限,妨碍言语,舌边有齿印。舌质胖嫩色淡,为胖嫩舌,是脾肾阳虚、水湿不化、痰湿内盛;舌质肿胀、深红而少津,为心脾热盛、热毒深重;舌质胖胀、青紫色暗,多为中毒。

瘦薄舌:舌体瘦小而变薄为瘦薄舌。若舌淡而瘦薄,为阴阳两虚,红绛而瘦薄,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裂纹舌:舌面有明显而深的沟裂为裂纹舌。裂纹的形状不一,有纵行、横行、斜行沟裂,形成井形、爻形等不同形状。若舌质红绛而裂纹,为热盛伤津、阴精耗伤淡白而裂纹,为血虚失养,老年人见裂纹活为阴亏,常人见裂纹舌为禀赋异常。国齿痕舌:舌边有齿印为齿痕舌。若兼淡白湿润而胖嫩,为脾虚寒湿内盛,红绦胖胀而少非,为内热深重。

芒刺舌: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为芒刺舌。芒恻舌多伴有舌红少津,为邪热亢监,芒刺越多,热势越重。若舌尖起芒刺,为心火亢盛,舌边起芒刺,为肝胆火盛1中部起芒刺,为大肠实热燥结。

舌诊大全

3、动态

强硬舌:舌体强硬僵直、屈伸不利、转动不灵,为强硬舌。轻者自感舌体不灵、语言不畅,重者语言奢涩,甚则舌强不语。若舌质红绛而强硬,为热入心包;胖胀而强硬,为痰浊内阻;偏歪而强硬,为中风。

痿软舌:否体软弱无力、伸缩不便、活动不灵、不易伸出口外,为痿软舌。新病舌绛F燥而痿软,为热盛伤阴、筋脉失养;久病舌红瘦薄少津而痿软,为阴亏全极,舌淡而痿软,为气血两虚。

颤动舌:舌体伸缩时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为颇动舌,又称战舌。久病舌淡而微颤,为气血调亏;新病舌绛而颤,为热极生风。

吐舌与弄舌:舌体伸长、露出口外为吐下。报舌绛胖胀,为疫毒攻心、脾气败绝;正体仰缩不定,或舌尖上下左右舐唇,如同玩弄舌体,为弄否,为风痰上扰、小儿惊风或先天愚钝;舌红而吐弄,为热伤心脾。固歪舌:舌体偏向一侧为歪舌。有半身不遂者,舌体伸出,舌尖指向瘫侧,为中风偏枯,无半身不遂者,为风中经络或中风先兆。

短缩舌:否体紧缩、不能伸长、活动不灵、语市不清,为短缩舌。舌淡或青紫而短缩,为寒凝筋脉;胖嫩而短缩,为痰湿内阻,红绦干燥而短缩,为热极伤阴。也见于先天畸形和聋哑病人。

舌诊

舌苔有哪些异常变化?其临床意义如何?

病苔是由胃气挟邪气交相熏蒸而成的,病苔的产生,虽说明有邪气,也表明们川气,若胃气衰败,则不能生苔。故望正首川测知邪正的盛衰,病邪的性质、深浅、进退与胃气的有无。望舌苔,变补意观察芥的颜色与质地的改变。

1、苔色

苔色有白、黄、灰、黑四种,随病邪的性质与病情的改变而变化。热病苔色由白变黄,由黄转老黄、焦黑,为热势加重,反之,由焦黑变老黄、转黄、变白,为热势渐轻。临床根据苦色的转化,结合舌质和舌苔质地的变化,可判断病势的进退。

白苔:主病初起在表或轻证。有风、寒、热、湿、温之别,应结合舌质的颜色及舌面津液的情况综合分析。苔薄白而润,为外感风寒初起,或内伤病初期及轻证,薄白而F,为温热病初起伤率,白厚面腻,主湿邪、炭浊、食积白厚而千,为温热病初期伤津,苔白如积粉、颗粒分明,满布舌面,为疫病初起或外感醫湿秽浊之气。

黄苔:热证、里证。苔毒黄而润,为温病初起,表邪入里化热,津液未伤:薄黄而干,为里热伤排:黄厚而干,为里热炽盛,黄厚而腻,为湿热内盛,苔黄质红,为热在气分当黄质绛,为热在营血。

灰苔:苔灰而刑,主寒,灰苔粉腻,主疾湿:苔灰质红,主内热苔灰质绛而干,为内热炽盛。黑苔:省黑而滑润,为阳虚、阴寒,苔黑而干,布于舌根,质红瘦薄,主肾阴亏虚、阴虚内热。

2、苔质

主要观察舌苔质地的润燥、腐腻、厚莓、有根无根、有无刺脱,以了解病势的进退、津液的盈亏、胃气的有无。

厚薄:能透苔见质为薄苔,不能见质为厚苔。苔的厚薄反映病之轻重。薄苔,为初病、证轻:厚苔,为病重、邪已入里、宿食、癌浊。苔由薄变厚,为邪由表入里,病由轻变重,苔由厚转薄,为病由重变轻。

润燥:反映津液的盛衰。苔燥:望之千涸无津为燥苔。粗糙千涩,颗粒粗大为糙苔,主热病伤律,律不上承,舌淡苍白而燥,为阳虚不能蒸化律液上承于舌:苔润:苔湿滑润,为寒瑟、痰饮。

腐腻:苔颗粒粗大疏松,腐如豆造、易脱,为腐苔,主食积,胃有腐独之“个,舌苔粘腻秽浊、中厚边薄、不易刮脱,为腻苔,主混温、瘓饮、胃中湿热。国剥苔:苔的有无,反映邪气的盛衰和胃气的有无。舌面无苔,光滑如镜,为镜面舌,主胃阴虚,舌苔片状脱落,呈花斑状,为花剥舌,主青气阴两虚。

有根与无根:昔紧附舌面,与舌质如同一体,不易刮脱,为有根苔,主实证,为邪气虽盛,胃气尚足,苔松浮无根,极易刮脱,为虚证,胃气已伤。

舌诊

舌诊有何临床意义?

舌质重在反映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舌苔主要反映病邪的性质、深浅和胃气的有无。《辨舌指南》说:“辨舌质,可排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现六淫之深没”。舌象的变化,有时则为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尤其是虚实寒热真假锴杂的证候,以及妇科、儿科病的诊断,舌诊更为重要。概括地说,舌诊的临床意义有如下几点。

1.反映正气的盛衰,

2.分辨病变的部位,

3.反映病邪的深浅,

4.排别病邪的性质

5.判断病势的进退。

如何望小儿指纹?

望指纹适于诊三岁以内的病儿。指纹为小儿食指掌面桡侧之脉络,此为手太阴肺经之支脉,放望指纹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意义。指纹分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横纹处为风关,第二节横纹处为气关,第三节横纹处为命关。诊察时要光线明亮。医者以左手拇、食二指轻持病儿食指末端,中指托于其后,用右手拇指在病儿食指掌面桡侧从指端向根部轻推数次,指纹即可显现,然后进行观察。望指纹要注意其色泽、长短与浮沉三方面的内容。正常指纹色略我而红活,隐现于风关以内。

1、色泽若色淡红,主虚证,见于血虚、脾虚、疳积等,色鲜红,为风寒外感,色绛红,主热证,见于内热,或外感入里化热;色紫黑,为热极,瘀血;色青,主寨积、疼痛、惊风。

2、长短指纹显现于风关,为病轻浅↓至气关,为邪入里,病深取,达命关,为邪入脏腑:透关射甲,为病势危重。

3、浮沉指纹浮露,为邪气在表,病轻浅;指纹深沉,为邪已入里,病深重。

望指纹是诊儿科病的常用方法,并以此代替切诊。

推拿按摩的由来与发展


我们都知道身体穴位很多,按摩穴位能治病,还能有强身健体的效果。那么究竟推拿按摩是如何由来的?按摩的种类又有哪些?推拿按摩的好处具体是什么?这些问题小编一一给大家解释。对中医学术有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作按摩疗法。

推拿按摩的来历

我国史记上记载秦代名医扁鹊,曾用按摩疗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症。秦代到今已两千多年,可见按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的按摩专书,当推《黄帝按摩经》(十卷,见《汉书。艺文志》),可借早已亡佚。但在现存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里,许多地方,谈到按摩。如《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又《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洽宜导引按跷。可见古代很早就已掌握用按摩疗法来治疗肢体麻痹不仁、痿症、厥症、湿症和寒热等症。

推拿按摩有什么好处

按摩的好处很多,容易学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还可代替药物。如有些病人使用按摩后,可精神振奋,起到兴奋剂的作用,也可使患者安静下来,起到镇静剂的作用。

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对于不便吃药的孩子,按摩可增强小儿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对于某些复杂疾病,还可配合针灸、药物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急性的或高烧的传染病,或脏器有病变,如伤寒、肺炎、肺结核等,按摩只能起配合作用。

如果患有肿瘤,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穿孔、胆道蛔虫引起的胆囊炎等,发病凶急,速转医院急诊,决不可应用按摩而延误病情。对于闭经二月左右,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烈疼痛的已婚妇女,为了确诊是否有宫外孕或其他急性病发作的可能,也应该急速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耽误。

推拿按摩的种类和基本手法

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种保健方法。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按摩疗法。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

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我们看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

(4)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5)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有单手加压揉法,比如揉小腿处,左手按在患者腿肚处,右手则加压在左手背上,进行单手加压揉法。 肌肉丰厚的小腿肚上,则可使用下面的双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积,调和血行的作用,对于局部痛点,使用揉法十分合适。

(6)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做捏法。捏法和拿法,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则着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轻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与揉法配合进行。捏法,实际包括了指尖的挤压作用,由于捏法轻微挤压肌肉的结果,能使皮肤、肌腱活动能力加强,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浅浅捏来,可去风寒,可化瘀血,深深捏来,可以治疗肌腱和关节囊内部及周围因风寒湿而引起的肌肉和关节的疼痛。

(7)颤法

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颤法与"动"分不开,所以又叫它颤动手法。将大拇指垂直地点在患者痛点,全腕用力颤动,带动拇指产生震颤性的抖动,叫单指颤动法。用拇指与食指,或食指与中指,放在患者疼处或眉头等处,利用腕力进行颤动叫双指颤动法。

(8)打法

打法又叫叩击法。临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术后来进行。当然,必要时也可单独使用打法。打法手劲要轻重有准,柔软而灵活。手法合适,能给患者以轻松感,否则就是不得法。打法主要用的是双手。常用手法有侧掌切击法,平掌拍击法,横拳叩击法和竖拳叩击法等:

A、侧掌切击法,把两手掌侧立,大拇指朝上,小指朝下,指与指间,要分开一厘米许,手掌落下时,手指合拢,抬手时又略有分开,一起一落,两手交替进行。

B、平掌拍击法,两手掌平放在肌肉上,一先一后在节奏地拍打。

C、横拳叩击法,两手握拳,手背朝上,拇指与拇指相对,握拳时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略留空隙。两拳交替横叩。此法常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腰腿部及肩部。

D、竖拳叩击法,两手握拳,取竖立资式,大拇指在上,小拇指在下,两拳相对。握拳同样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要留出空隙。本法常用于背腰部。

以上四种打法,主要用子肌肉较丰厚的地方,如项、肩、背、腰、大腿、小腿等处。叩打的力量,应该先轻后重,再由重而轻。当然,这里所谓重,也不是用极重的力量,而是相对地稍稍加劲的意思。总之,要使患者有舒服感就算合适。在打法的速度上,一般是先慢而后快,慢时一秒钟两下,快时逐渐加到六下或八下。

应该记住,无论使用那一种打法,开头第一下都不能使大劲,应当软中有硬,刚柔相济,而后逐渐转强。两手掌落下时,既要有力,又要有弹性,使患者感觉舒服。叩打时间一般是1~2分钟,或3分钟就可以了。极个别情况下,根据病情,延长一些时间,或缩短一些时间。这种手法,也可在按摩后来配合进行,也可同按摩手法夹杂进行。

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肿痛和关节强直等症。

其他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症,习惯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遗精,以及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考虑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2)禁忌症

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症。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

按摩需要注意

(1)按摩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按摩次数以十二次为一疗程。

(2)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

(3)饱食之后,不要急于按摩,一般应在饭后二小时左右为宜。

(4)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处,不要按摩。

(5)按摩前要修整指甲、热水洗手,同时,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

(6)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

(7)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式,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

(8)按摩手法要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病人表情,使患者有舒服感。

结语:以上就是和按摩有关的消息,大家看完之后对按摩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任何一门科学都是时间和经验积累的产物,发展了这么多年,对于人体穴位的研究也逐渐变得系统而深入,大家不妨多多研究,对身体有好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