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剂
1、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剂:白芍茶
原料:白芍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抗菌。
用途:胸胁疼痛;阴虚发热;月经不调;泻痢腹痛;崩漏。
2、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剂:当归茶
原料:当归10g、红茶3g。
用法:用当归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糖。
功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3、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剂:艾叶茶
原料:艾叶5g、红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散寒,理气止血,安胎。
用途: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月经不调;胎动不安。
用途: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晕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虚便秘;跌打损伤;高血压病;慢性盆腔炎。
4、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方剂:柴胡茶
原料:柴胡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升阳,和解表里;解热,镇静,镇痛,降压。
用途:少阳症寒热往来(即恶寒、发热交替出现)、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治疗月经不调的药膳方
1、豆豉羊肉汤
组成:豆豉500克,羊肉100克,生姜15克,食盐适量。
用法:前三味共置沙锅中煮至熟烂,加盐调味。每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连服1周。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寒型,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坠胀,舌苔白。
2、凉拌马兰头
组成:新鲜马兰头200克,卤香干2块,味精、糖、盐、麻油各适量。
用法:将马兰头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过凉后,将其切成碎末。再将卤香干切成碎末后拌人马兰头末中,加入糖、盐、味精,淋上麻油,拌匀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
功效:清热凉血。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热型,月经超前,量多,色红质粘,心烦。
3、鸡卵马齿苋汤
组成:马齿苋250克,鸡蛋2枚。
用法:将马齿苋洗净与鸡蛋共煮,熟后蛋去壳,再煮,每日l剂,分2次服食,食蛋饮汤。
功效:清热凉血调血。
主治:月经不调,属血热型,量多色红,质粘有块,口渴心烦。
4、乌鸡茯苓汤
组成:乌鸡1只,茯苓9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鸡洗干净,把茯苓、红枣放人鸡腹内,用线缝合,放沙锅内煮熟烂,去药渣,食鸡肉饮汤。每日1剂,分2次服完,月经前服,连服3剂。
功效:补气益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属气虚型,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稀,小腹隐痛,神疲乏力。舌淡,脉细缓。
月经不调治疗的注意事项
1、月经不调治疗的疗程为三个月,第四个月停药观察月经周期情形,一般规律服药后治疗一个疗程后即可恢复正常。
2、月经不调治疗期间,若有感冒,请停服调经药物,等感冒好后再服。
3、月经不调治疗期间,若有服其它药物类(白凤丸、四物汤等),请告知医师。
4、月经恢复正常后,请特别节制生冷瓜果、冰凉饮料,以免复发。
5、调经须较长时间配合,请耐心服用药物。
随着生活压力不断地加大,很多女性朋友都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但她们都对月经不调不是太了解。月经不调症状是什么呢?有什么中药方剂来治疗月经不调呢?月经不调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中药处方
〖辨证〗
气滞血瘀。
〖治法〗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名〗
血府逐瘀汤。
〖组成〗
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
《医林改错》卷上。
月经不调症状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应该对月经不调有所了解了吧。其实有了月经不调的情况,我们并不用慌张,也不要为它而苦恼,按照文章的办法来做,应该可以对月经不调的症状有所缓解。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本文导读:月经推迟或提早、月经量过多多少都是月经不调的表现,对月经不调中医可以用按摩的方法来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按摩方法。
月经不调是最常见的妇科病,偶尔一两次月经不调我们不必太过担心,但是,如果你经常月经不调就要引起重视,月经不调是女性身体健康的晴雨表,经常月经不调的话会影响女性身体健康,那么,女性月经不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如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究竟是何因
月经不调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引起的,如血液病、高血压、内分泌失调、流产、宫外孕、葡萄胎、高催乳素血症、卵巢肿瘤、子宫肌瘤、乳腺腺病、输卵管结核、子宫内膜结核、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便秘也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当直肠内大便过度充盈后,子宫颈会被向前推移,子宫体则向后倾斜。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子宫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就会受压而不畅通,子宫壁会发生充血,并失去弹性,使女性腰痛、月经紊乱。
此外,一些外界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女性内分泌情况,导致月经不调:
1、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2、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
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3、嗜烟酒引起月经不调
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4、性生活过于频繁
过于频繁的性生活会造成女性肾气出现损伤,从而伤及肾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也会导致月经不调。所以,大家一定养成良好的性生活习惯,每周最多一至两次。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推拿疗法:
中医以为,月经不调与肾、肝、脾三脏有紧密关系,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冲任不固有关,经过推拿可以改善内脏功能,治疗月经不调。下面就详细的推拿按摩治疗方法:
1、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5分钟。
2、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5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中医功效:益气,交通心肾。
3、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至腹部发热为佳。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
中医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4、揉按关元穴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女性月经不调的原因及推拿按摩方法,不要以为月经不调不是什么大事,女人月经不调就要注意调理,否则会导致不孕不育,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刺激,少抽烟,少喝酒。
月经不调可引起不孕,必须及早调理,如果是因为血热引起的,要注意清热凉血,如果是因为阴虚造成的,可滋阴清热,如果是气虚导致的,可补气补血,而由肾虚空引起的月经不调则需要补肾。
01、阳盛血热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鲜红或紫红,伴有面赤,烦躁易怒,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
02、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不多,甚至减少,色鲜红质稠,伴有面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凉血。
03、气虚不摄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治宜补气摄血。
04、肾虚不固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质稀薄,伴有腰脊酸痛,腿脚无力,舌淡,脉细弱。治宜补肾固冲。
温馨提示:要是方便的话可以在月经第三天空腹上午9:00-11:00之间抽血化验性激素水平如结果正常,可以在查一下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如果一定要用中药调整建议你选择 妇良方调温贴调理。
月经不调首先应该做做到养成一个规律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不贪睡、不吸烟饮酒,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的食物。
一旦女性的月经出现了不调的话,那就预示着女性的正常生理期出现了故障,长期以久,情况较轻的女性便会加速容貌的衰老,情况严重的话会造成严重的妇科疾病,所以及时的进行治疗很是重要,中医疗法是治疗月经不调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受患者所青睐的一种方法,那么,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有哪些呢?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有哪些?
中药对女性的月经不调和痛经有着很好的效果,与西药相比,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在此建议用中成药治疗月经不调与痛经。
月经是女性在一定年龄阶段的周期性子宫出血,正常的月经表现为有一定的周期性,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比较正常和固定。
祖国医学认为:脏腑、气血、经络的正常活动是产生月经的生理基础。其中肾是产生月经的根本,气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子宫是产生月经的场所,这其中每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导致月经的异常,如月经提前、拖后、日期不定;月经过多、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痛经、闭经、行经乳房胀痛……
女性在月经期间一般常有的疾病主要是月经不调和痛经。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异常和月经量的异常。痛经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西药对此病无肯定疗效,止痛片只能缓解一时之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药在这方面却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根据中医理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是痛经、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中医中药对此辩证施治往往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药物如下:
一、当归丸 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用于血虚症引起的月经不调。
二、七制香附丸 开郁顺气,调经养血。主治月经错后,胸肋胀痛,白带量多。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注意,阴虚发热着慎用。
三、益母草膏 活血调经,用于月经量少,产后腹痛。
四、加味逍遥丸 舒肝清热、健胃养血。用于两肋胀痛,倦怠食少,月经提前。注意,忌食生冷油腻,切忌气恼劳碌。
五、乌鸡白凤丸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腰腿酸软,白带量多。
用于经通药物如下:
1、妇科得生丸 解郁调经。用于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经色暗紫,淋漓不畅夹有血块,胸肋乳房作胀等气滞血瘀型痛经。
2、经丸(片) 活血散寒,温经止痛,用于小腹冷痛,遇热则舒,行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等寒湿凝滞型痛经。
温馨提示:月经不调、痛经选用中药应有简单的辩证知识,这样有利于正确用药,但如服药后症状不见缓解,且病症迁延,建议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贫血及其他器官的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通过上面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的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物有哪些
月经不调推拿疗法
1、月经先期
(1)气虚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手掌顺时针摩全腹5分钟,并置关元穴振颤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穴各1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中指叩击八髎穴100次。
(2)血热
①取坐位,本人先将右足置于左膝上,用左手小鱼际贴于右足底涌泉穴,反复擦30下;再将左足置于右膝上,用右手小鱼际贴于左足底涌泉穴,反复擦30下。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指擦法擦八髎穴2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陵揉大椎、命门、长强穴各2分钟。
2、月经后期
(1)寒凝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摩小腹,至其愎内有温热感为度;再以脐为中心,用双手分推法分推腹腰,以有热感为度。
②取侧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两下肢三阴交穴各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血虚
①取坐位,家人用双手拇指、示(食)指同时捏拿两侧肩井穴2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大椎穴2分钟。
②取仰卧位,家人用指擦法擦两侧小腹及腹股沟,至皮肤发热为度。
③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殷门、委中、承山穴各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5、月经过少
(1)血虚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顺时针、逆时针摩腹2分钟;再用掌按法持续按压关元、气海穴各2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两侧腰眼各2分钟。
(2)寒凝
①取仰卧位,家人将两手掌搓热,紧贴小腹部,并施以掌摩法,使热透腹内,反复进行10次。
②取俯卧位,家人以手掌擦两侧腰部3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度;再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委中、承山穴各2分钟。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点按膻中穴30下;再用双手分推法分推两胸胁3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关元、三阴交、血海、行间穴各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②取侧卧位,家人用掌擦法从腋下推擦至腰髂部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度。
(2)气虚
①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百会穴2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空心拳叩击八髎穴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足底涌泉穴各2分钟。
4、月经过多
(1)气虚
①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用力按揉两下肢足三里穴各3分钟,以酸胀为度。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双手分推法自下而上推夹脊穴5分钟;再用空心拳叩击八髎穴3分钟;最后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肾俞、脾俞、关元俞及腰阳关、命门穴各1分钟。
(2)血热
①取仰卧位,两腿分开,家人用双手拇指、示(食)指捏拿大腿两侧肌肉5分钟。
②取俯卧位,家人用小鱼际擦两足底涌泉穴各2分钟。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