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方剂

2019-10-20 │ 中药养生方剂 四季中药养生汤

半夏苍术汤中药方剂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半夏苍术汤中药方剂”,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风证,是容易让我们身体很不舒服的身体疾病,会导致头晕目眩,胸中有痰还会想吐。治疗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这里小编推荐半夏苍术汤中药方剂给大家,半夏苍术汤的功效就是治疗风证的,来看半夏苍术汤的用法!

别名

柴胡半夏汤(《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

升麻、柴胡、藁本各1.5克、茯苓、神曲(姜汁炒)各3克、苍术(米泔制)半夏各6克、生姜10片、甘草(炙)1.2克。

功能主治

祛风化痰。主素有风证,目涩,头疼眩晕,胸中有痰,兀兀欲吐,如居暖室,则微汗出,其证乃减,见风其证复作,当先风一日痛甚者。

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

《张氏医通》卷十四。

风证

外感风邪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虚风内生所致的证。包括外风证和内风证。风邪引起的病很多,不仅可单独致病,如伤风,还常和他邪合并而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燥、风热等,故风有百病之长之称。

风寒证

风邪与寒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骨节疼痛等为表现特点的证。该证多发于冬季,常见于感冒、痹证及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肩关节周围炎等疾患。风寒袭表,首先犯肺,肺气失宣,上窍不利,则见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喉痒;因卫阳被遏,又可兼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痰稀质薄,无汗等症。治宜辛温解表,以荆防败毒饮、葱豉汤为代表方;若风寒侵入肌肤、经络,致使气血不和,经气不利,可见一侧颜面肌肉麻痹而口眼?斜,或肢体关节疼痛,屈伸困难,治宜搜风逐寒,以小活络丹为主方。

风热证

风邪与热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多见于感冒、咳嗽及西医的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风热上受,首先犯肺,且风热为阳邪,致使肺气不得宣降,津液耗损,故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咳嗽,咯黄痰,口干渴,舌稍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治宜辛凉解表,主要方剂为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等。

风湿证

风邪与湿邪合而侵犯人体,临床以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关节酸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痹证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如冒雨涉水,久居潮湿之处,或平素湿盛,又感风寒,均可引起本证。风邪挟湿,易侵及人体经络、关节和肌肉。湿性重浊、凝滞,易使气血瘀阻,经气郁闭,故在上可见头痛如裹,全身则见四肢酸楚、疼痛重着,肌肉骨骼疼痛剧烈,甚则转侧不能,或兼有胸脘满闷等症。治宜祛风利湿、温经活络,以防风汤和三痹汤为主方。

热极生风

临床表现为高热烦渴,神志昏迷,四肢抽搐,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常见于温病极期、温疫及西医的流行性脑炎、高热惊厥、小儿肺炎等病。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以羚羊钩藤汤为代表方。

肝阳化风

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肢体震颤,麻木,言语不利,步履不稳,舌绛,脉弦细,甚则突然跌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生理状态下,由于阴血的滋养和制约,肝阳不致过于亢盛。但若久病致肝肾阴虚,或肝郁化火,营阴内耗,使阴不制阳,则肝阳亢而化风,此为本虚标实证,常见于眩晕、中风及西医的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代表方为镇肝熄风汤。

血虚生风

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摇肢动,手足震颤,舌淡少苔,脉弦细,常伴有双目干涩,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失眠等。因失血过多,或热病耗伤阴血,血虚不能上荣头面、目睛、筋脉而动风。治宜养血熄风,可用四物汤、加减复脉汤等。

结语:有关半夏苍术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半夏苍术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半夏苍术汤能帮助我们治疗风证,这是一种很多人容易得的疾病,平时要多注意才行。上述也对其做了详细解释,大家多看看!

ys630.coM延伸阅读

半夏橘皮汤中药方剂


我们了解的伤寒可能和真正意义上的伤寒疾病不太一样。伤寒病是治伤寒杆菌引发的持续性高热症状,还会出现中毒的面容。治疗伤寒是个复杂的过程,用中医疗法的话,这里推荐大家喝半夏橘皮汤中药方剂,半夏橘皮汤的效果很好的。

处方

半夏(炮如法)1两,陈皮(汤浸洗去瓤)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茯苓1两,黄芩(去其腐心)1两,葛根半两,厚朴(去皮)1分。

制法

上锉,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杂病,呕哕,风眩,痰逆咳喘,头痛,并风热反胃吐食诸证。

用法用量

用水3盏,生姜1分(切),煎至1盏半,绞取汁,分作4份,食后温服。

摘录

《直格》卷下。

伤寒

伤寒杆菌造成之伤寒病,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病因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中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2个月,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且可繁殖。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能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后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消毒饮水余氯可迅速致死。

临床表现

潜伏期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而水源性暴发流行时间可长达30天。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1.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2.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3.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4.恢复期

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结语:有关半夏橘皮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半夏橘皮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半夏橘皮汤能治疗伤寒引发的各种症状,对于伤寒,上述也做了一些介绍了。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和了解。以后再遇到伤寒的情况可以喝些半夏橘皮汤。

半夏人参汤中药方剂


霍乱,是一种饮食不卫生导致的腹泻症状。之所以叫霍乱,是因为进食的食物中含有霍乱弧菌。治疗霍乱的方法还是挺多的,这里小编推荐半夏人参汤中药方剂给大家,半夏人参汤的效果不错的,来看半夏人参汤的用法!

处方

半夏(为末,姜汁搜作饼,焙干)3两,人参3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霍乱逆满,心下痞塞。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白蜜1匙,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霍乱

霍乱是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每年,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另有10万~12万人死亡。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O1和O139这两种霍乱弧菌的血清型能够引起疾病暴发。大多数的疾病暴发由O1型霍乱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国确定的O139型仅限于东南亚一带。非O1非O139霍乱弧菌可引起轻度腹泻,但不会造成疾病流行。最近,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发现了新的变异菌株。据观察认为,这些菌株可引起更为严重的霍乱疾病,死亡率更高。

霍乱弧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过的水。霍乱弧菌能产生霍乱毒素,造成分泌性腹泻,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断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是霍乱的特征。

临床表现

1.泻吐期

泻吐期多以突然腹泻开始,继而呕吐。一般无明显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每天2000~4000ml,严重者8000ml以上。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和边疆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呕吐多不伴有恶心,喷射样,其内容物与大便性状相似。

少部分的患者腹泻时不伴有呕吐。由于严重泻吐引起体液与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红蛋白及血浆比重显著增高,尿量减少甚至无尿。机体内有机酸及氮素产物排泄受障碍,患者往往出现酸中毒及尿毒症的初期症状。血液中钠钾等电解质大量丢失,患者出现全身性电解质紊乱。缺钠可引起肌肉痉挛,特别以腓肠肌和腹直肌为最常见。

缺钾可引起低钾综合征,如全身肌肉张力减退、肌腱反射消失、鼓肠、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由于碳酸氢根离子的大量丢失,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神志不清,血压下降。

2.脱水虚脱期

脱水虚脱期患者的外观表现非常明显,严重者眼窝深陷,声音嘶哑,皮肤干燥皱缩、弹性消失,腹下陷呈舟状,唇舌干燥、口渴欲饮,四肢冰凉、体温常降至正常以下,肌肉痉挛或抽搐。

3.恢复期

少数患者(以儿童多见)此时可出现发热性反应,体温升高至38℃~39℃,一般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故此期又称为反应期。病程平均3~7天。

结语:有关半夏人参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半夏人参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半夏人参汤能治疗霍乱的病症,对于此疾病的临床表现,上述也详细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治疗霍乱,选择半夏人参汤效果很好的!

半夏神曲汤中药方剂


炎热的夏天,很多人喜欢吃冷饮,尤其是经过了烈日的洗礼之后。来一支冰棍真的是透心凉啊。然而吃过多的寒冷硬物会造成厥阴病的,治疗厥阴病也是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喝些半夏神曲汤中药方剂,半夏神曲汤的效果很好的,来看半夏神曲汤的用法!

处方

陈皮1钱,白术1钱5分,半夏1钱2分,干姜(炒)8分,神曲(炒)1钱,三棱(醋炒)1钱,莪术(醋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山楂(去核)1钱,枳实(炒)1钱,砂仁7分(炒),麦芽(炒)8分。

功能主治

过食寒冷硬物及生瓜果,致伤太阴,厥阴、或呕吐、痞闷、肠癖,或腹痛恶食。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医便》卷二。

厥阴

病名。六经病之一。证候描述详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该书载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从证候分析,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多为上热下寒)的证情。《伤寒指掌》指出:此皆厥阴自病之热证,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盖厥阴内藏相火,其消渴,火盛水亏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肝火乘心也;饥不欲食,食即吐蚘,风木克土,胃中空虚也;下之即利,土受木贼,不禁再利也。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方剂。

厥阴病发厥者,当辨析其寒热以决定治法。见《伤寒贯珠集》:伤寒脉微而厥,寒邪中于阴也。属阳虚寒厥,症见厥逆、恶寒、下利、脉微,治宜四逆汤或四逆加人参汤等方以回阳救逆。血虚寒厥,症见手足逆冷,脉细欲绝,则宜养血散寒为大法,用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方。从厥阴病的寒热胜复情况,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

张仲景曰: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微,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阴病之厥,由阴阳气不相承接所致。故吴仪洛谓:邪传厥阴,其热深矣。热深多发厥,证皆属阳,因阳与阴不相承接,故致厥也。厥阴后发热,阳邪出表则易愈,厥多热少则病进,热多厥少则病退(《伤寒分经》卷四)。如热邪传入厥阴,症见烦满消渴,舌卷囊缩,谵语便秘,手足乍温乍凉,脉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见《伤寒括要》卷上)。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上热下寒证

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厥热胜复证

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厥逆证

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下利吐哕证

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结语:有关半夏神曲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半夏神曲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半夏神曲汤能治疗厥阴病,是由于吃了太过冷凉的食物造成的。对于厥阴病的一些病症还有相关知识,上述也说了很多了。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半夏中和汤中药方剂


得了伤寒怎么办?可能很多人对于伤寒都只是听说,并不很了解。的确,伤寒是一种中医病名,现在很少人会用了。就是我们常说的流行季节常得的发烧现象,治疗伤寒,可以喝些半夏中和汤中药方剂。中医疗法还是很可靠的,来看半夏中和汤的用法!

处方

半夏2两(汤浸7次,切片,焙干),厚朴4两(刮去粗皮,锉碎),苍术4两(刮去粗皮,锉令极碎),独活2两(锉碎),草豆蔻15个(去壳,锉碎。以上4味一处杵碎,生姜屑1斤同杵糜烂后,又慢火炒紫色),甘草3两(炒令紫色)。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岚瘴诸邪。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胃虚人可常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伤寒

伤寒杆菌造成之伤寒病,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病因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中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2个月,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且可繁殖。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能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后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消毒饮水余氯可迅速致死。

临床表现

潜伏期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而水源性暴发流行时间可长达30天。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1.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2.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3.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4.恢复期

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结语:有关半夏中和汤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半夏中和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半夏中和汤能治疗伤寒,对于此疾病的病因以及临床表现等情况,上述已经给出了一些解释,大家现在应该对此疾病也有了深入的了解了。

半夏汤散中药方剂


很多人会偶尔有胸闷胸痛的情况,这个症状在中医学术领域被称为胸痹,治疗胸痹,中医疗法还是有几种的。这里推荐半夏汤散中药方剂给大家,诸多的疗法,喝中药当然是最被人们接受的。来看半夏汤散的用法!

处方

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木通1两,桂心1两,吴茱萸1分(汤浸7次,焙,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胸痹,气噎塞痛闷。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八七。

胸痹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名称,归纳病机为阳微阴弦,治疗上温通散寒方药有瓜蒌薤白白酒汤及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主要与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

病因

寒邪内侵

寒主收引,遏制阳气,使得血行不畅,发为本病。

饮食失调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者嗜烟嗜酒,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调,聚湿生痰,上犯心胸,阻遏心阳,气机不畅,心脉痹阻而发为此病。

情志失节

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聚湿成痰;郁怒伤肝,肝气瘀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气滞和痰阻均可使血行不畅,心脉痹阻,而发为胸痹。

劳倦内伤

劳倦伤脾,脾虚失运,气血化生无源,心脉失养而胸痹;或者积劳伤阳,心肾阳微,鼓动无力,熊阳不振,阴寒内侵,血行不畅而发为胸痹。

年迈体虚

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肾阴亏虚,则不能润养五脏,心脉失于温养而发为胸痹。

结语:有关半夏汤散中药方剂,这里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半夏汤散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半夏汤散能治疗胸痹的症状,就是我们常说的胸闷胸痛,希望有相应症状的朋友可以向中医师开些方子来喝。半夏汤散的效果不错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