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常用药材

2019-11-06 │ 养生常用药材 春季养生用的菊花

养生:用药引送药的点睛之妙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养生:用药引送药的点睛之妙”,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成药与药引配伍,是传统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引,又称引药,主要起“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的作用,同时还兼具调和、制约或矫味等功效。药引与中成药适当配合服用,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大枣汤能补脾胃、益气生津、和解药毒。凡脾胃、产后等虚弱者,均宜以此为引,一般用枣5~10枚,水煎取汤送服中成药。如治疗脾虚腹泻可用大枣汤送服人参健脾丸等。

生姜汤有散风寒、解表止咳、温中散寒之功。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阴寒胃痛、吐泻腹痛的方药常以此为药引。一般用3~5片生姜水煎取汤,即为姜汤引,用以送服相应病症的中成药。

大枣生姜汤常同煮做药引,可补益脾胃、增加食欲,从而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

红糖水有补血散寒、祛瘀之功效。常用于妇科血虚、血寒、产后恶露未净、乳汁稀少、口干呕吐、虚弱血痢等,可取红糖10~30克冲开水送服中成药即可。

藕汁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中成药治疗血热出血时常用藕汁为药引,以增强疗效。用生藕捣汁,或藕节5~10个煎水即成。

黄酒酒性辛热,有温通经络、散风寒、行药势的功效。黄酒与寒性药同服,可缓其寒;与热性药同服,可舒经活络。服用时,一般取黄酒15~50ml,温服,如用做祛风除湿、舒经活络,可用黄酒送服活络丸;用做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用黄酒送服七厘散。

米汤即浮于汤面上的稠油状液体。脾胃虚弱及有肠道疾患者服用中成药时都宜以此为引。米汤以小米汤为好。

葱白汤有发汗解表、解毒散结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及阴寒内盛证,一般用葱白2~3段,切碎煎汤即成。

盐汤因咸走肾,可引药入肾经,故宜用盐汤送服补肾类中成药。此药引适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肾脏病证,如虚弱乏力、阳痿遗精、腰痛发稀者。

蜂蜜水味甘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主要补虚,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治疗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证常以此为引。

醋味酸,可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矫味。常用于妇人赤白带下、血崩便血等证。用时取醋两汤匙左右,冲开水半杯即成。

中药药引种类较多,除上述外,还有芦根、薄荷、荆芥、苏叶、西瓜、梨、饴糖、冰糖等都可以作药引。虽然药引仅是处方中的配角,但只要恰当运用,就能体现画龙点睛之妙。

ys630.COm精选阅读

中药中用药引子的好处有哪些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如果医生开六味地黄丸,大多在处方上会写淡盐水送服。您可别小看这五个字,它往往是发挥药效的关键一步。实际上,中药还有很多这样的药引子,它们看上去是普通的食物,却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陈皮

增强疗效。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用热乎的姜汤送服能增强疏散风邪的作用;或吃完药喝上一碗热稀粥,既暖胃又发汗,都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常放入大枣;产后淤血多、乳汁少等,常会用到生化颗粒或生化丸,最好用红糖送服,以增强补血散寒、祛淤的功效。

直达病处。 服用治疗肾虚的中药或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最好用淡盐水送服。中医认为,盐味咸,可引药入肾,作为药引能帮助药物直达病变处,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此外,在中药汤剂中,还有些特定的引经药。如头晕脑涨等头部不适,常用荷叶、菊花,病位在胸部常用桔梗、瓜蒌,在两肋常用柴胡、青皮,在腰部常用杜仲、川断,在上肢常用桂枝、桑枝,在下肢常用牛膝、木瓜,都能使药效瞄准病变处。

缓解毒性 。清热解毒药药性寒凉容易伤胃,含贝壳矿石类的中药较难消化,都需要用米汤送服,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顾护胃气。用甘遂、大戟等有毒或烈性药物时,常常用红枣做药引,缓解毒性。

但是中医专家指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药方中的药引子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乱用。下面是一些恰到好处的药引子:

黄酒

酒性辛热,有舒筋活络、发散风寒等作用。可用于送服治疗颈肩腰腿痛、血塞经闭、跌打损伤、疮痈初起等症的中成药。如活络丸、通经丸、七厘胶囊、云南白药。每次10ml~15ml,温热后送服。

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要用于送服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火上攻、目赤翳障及痈肿疔疮等病症的中成药。如障翳散、牛黄解毒片等。可单用菊花10g~15g煎汤送服。或加茶叶10g同煎送服即可。

酸枣仁

单用10g~15g水煎送服或3g研末送下。功能:滋养心肝、补血安神、益阴敛汗。主要用于送服治疗心肝血虚、心悸失眠、体虚多汗等病症的中成药。如乌灵胶囊、灵芝胶囊等。

芦根汤

具有清热、生津、止呕、止血作用送服治疗外感风热或瘟病初起等症的银翘解毒片等尤宜。取芦根10g~15g加水煎汤,以鲜者为佳。

陈皮

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要用于送服治疗脾胃气滞、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病症。

用中药巧用“药引”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火、解毒之效。治疗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开水送服,即是取其能入肾。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塞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消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亢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粳米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症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以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如消暑解热的白虎汤。

大枣甘,温,入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强烈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等)时,常取大枣10~15枚缓和药性,以防止中毒。

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症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食醋酸,平,有散淤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症时,常取食醋1汤匙作药引。

解谈中医中的“药引”


药引用玉佩,奇玉为引,弥足珍贵。然玉石也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名著中都有记载:玉石咸寒,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马皇后积滞必生内热,用之为引,正合病机。

药引在方剂汤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经络使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药引犹如向导,它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就是说药引的特殊作用,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有向导之妙用。

药引的种类繁多,但以单味药为多。例如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上焦病变多用;牛膝补肾强筋,引药下行,下焦病证可投;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等,临证验之,多有裨益。

再如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2~3片为引。葱白能散寒通阳、解毒散结,治疗感冒风寒、小便闭塞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而在辛温解表药中,同时加入生姜、葱白,则更增强发汗解表作用。大枣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等峻烈药时,常取大枣缓和药性,以防中毒。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温淡盐开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之功。食醋能散瘀止痛、收敛固涩,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症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红糖能补血、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小腹冷痛等症时,常取红糖为引。

医生在处方用药时,若能正确应用药引,往往有事半功倍、药到病除之效。

盘点常用的中医“药引”有哪些


了解中医的人通常都会知道药引。药引的种类繁多,并且它的作用效果也各有不同。中医处方药如果可以配合正确的药引,那么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一般的中医药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药引用玉佩,奇玉为引,弥足珍贵。并且玉石也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名著中都有记载:玉石咸寒,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马皇后积滞必生内热,用之为引,正合病机。

药引在汤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经络使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药引犹如向导,它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就是说药引的特殊作用,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有向导之妙用。

药引的种类繁多,但以单味药为多。

例如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上焦病变多用;牛膝补肾强筋,引药下行,下焦病证可投;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等,临证验之,多有裨益。

再如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2~3片为引。葱白能散寒通阳、解毒散结,治疗感冒风寒、小便闭塞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而在辛温解表药中,同时加入生姜、葱白,则更增强发汗解表作用。大枣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等峻烈药时,常取大枣缓和药性,以防。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温淡盐开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之功。食醋能散瘀止痛、收敛固涩,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病症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红糖能补血、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小腹冷痛等症时,常取红糖为引。

在处方用药时,若能正确应用药引,往往有事半功倍、药到病除之效。

本文由()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内容合作联系电话:020-84115797。

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


导读: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服用中药或中成药时多要用药引子来送服,那么中医里药引子有什么作用?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

中药的药引子在中药汤剂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经络使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药引子犹如向导,它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就是说药引的特殊作用,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有向导之妙用。

一般而言,这些药引均是极普通的食品,如大枣、生姜、葱白、酒、醋、蜂蜜等,但它们起着引药归经,解除药物的毒性,增加疗效,改变汤剂中某些异味等作用。中医里药引子的作用如下:

1、引经作用

药引可引导药物对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的六味丸,常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因为咸味可以引导药物入肾。

2、增强疗效

药引可提高主药的疗效,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方中,常以或葱白为药引,增强发汗解表作用;又如补气利水的,加健脾利水的为引,可提高利水功效。

3、解毒作用

有些药物有一定毒性,加入引药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如生南星、生半夏加;乌头、附子加饴糖为引,均可降低毒性。

4、缓和药性

有些药物作用猛烈,加药引可缓和药性,并保护正气。如葶苈泻肺汤中,以为引,缓和葶苈的烈性,达到泻肺而不伤肺的目的。

5、保护脾胃

有些药物可刺激胃肠道,使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或出现胃肠道反应,加药引可保护脾胃。如清热解暑的白虎汤苦寒败胃,常加大米为引以护胃扶正。

6、改变异味

有些中药味苦或有异味不堪入口,可加药引矫味。如诸多中医处方中常以为药引,因为能调和诸药,并起矫味作用。

下面再介绍几种药引子的用量用法,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

药引子的用量用法

1、生姜汤

常用于送服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等病症的中成药或中药汤剂。一般用生姜3、5片。水煎取汁,温热送服中药即可。

2、稀米汤

主要指粳米汤或糯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损伤,常用于送服寒性较重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一般用粳米或糯米适量熬成稀粥,取上层汤汁,趁温热送服药物即可。

3、蜂蜜水

常用于送服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中药。一般用枣花蜜或槐花蜜5~10毫升,冲入温水300毫升,送服药物即可。另外,蜂蜜还能减少中药苦味,使中药更好入口。

4、大枣汤

常用于送服益脾胃、养心安神的中药。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取汁,送服药物即可。

5、淡盐水

常用于送服补肾药,一般取食盐1~2克,加温水300毫升左右,溶于水后送服药物。

6、葱白水

常用于送服治风寒感冒、鼻炎,痘疹类病的药物。多以大葱白1~2段(每段约一长)切碎,煎水取汁送服药物,或入汤剂同煎。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药方中的药引子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乱用。

以上就是一些药引子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药引子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常见的药引有哪些


导读:中医服药讲究药引子,那么什么是药引子呢?简单地说药引子就是有机化学中的催化剂的作用,但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催化剂,还有其它辅助作用。与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药引子。

药引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起向导的作用。药引的种类繁多,但以单味药为多。例如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上焦病变多用;牛膝补肾强筋,引药下行,下焦病证可投;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等,临证验之,多有裨益。

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2~3片为引。

葱白:能散寒通阳、解毒散结,治疗感冒风寒、小便闭塞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而在辛温解表药中,同时加入生姜、葱白,则更增强发汗解表作用。

大枣: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等峻烈药时,常取大枣缓和药性,以防中毒。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温淡盐开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之功。

食醋:能散瘀止痛、收敛固涩,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症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

红糖:能补血、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小腹冷痛等症时,常取红糖为引。

古代还有一种说法药引用玉佩,奇玉为引,弥足珍贵。然玉石也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药引子的重要作用


药引在方剂汤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经络使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药引犹如向导,它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也就是说药引的特殊作用,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有向导之妙用。s(Vs养V生s主pA网V站V)A

药引的种类繁多,但以单味药为多。例如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上焦病变多用;牛膝补肾强筋,引药下行,下焦病证可投;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等,临证验之,多有裨益。

再如生姜有发汗解表、温中、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2~3片为引。葱白能散寒通阳、解毒散结,治疗感冒风寒、小便闭塞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而在辛温解表药中,同时加入生姜、葱白,则更增强发汗解表作用。大枣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等峻烈药时,常取大枣缓和药性,以防中毒。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温淡盐开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之功。食醋能散瘀止痛、收敛固涩,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症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红糖能补血、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小腹冷痛等症时,常取红糖为引。A(p文V章V来s源s:A『A养p生s主V』Ap)p

医生在处方用药时,若能正确应用药引,往往有事半功倍、药到病除之效s(Vs养V生s主pA网V站V)A

在临床上,医生常用药引来提高中成药的疗效,在宋代著名的成药处方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中,记载的药引就有十余种之多。

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逆的作用,一般用3~5片(约9~15克),水煎取汤送服治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的多种成药,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芦根以鲜者为佳,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作用。对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等,用芦根10~15克,煎汤送服银翘解毒片、小儿回春丹颇佳。黄酒或白酒酒性辛热,通行经络,发散风寒。治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和疮痈初起、寒疝等的中成药活络丸、七厘散、跌打丸等都可用温酒送服。常用量黄酒为25~50毫升,白酒酌减,亦当根据性别、体质、酒量等增减,勿使醉。盐能引药入肾,故补肾药(主要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宜用淡盐水送服。一般用食盐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米汤能保护胃气,某些治疗肠胃疾患的苦寒性药物,如更衣丸,宜用大米汤送服,香连丸用小米汤送服,不拘浓淡及用量。红糖有散寒活血补益的作用。治妇科血寒血虚诸症的中成药可用红糖水送服。每次用量为50克。藕汁有清热止血作用。如用藕汁送服十灰散,效果较好。制法:将鲜藕洗净、切碎、加凉开水少许共捣烂,榨汁,每次用半杯即可(约100亳升)。葱白有通阳散寒助发汗的作用。治外感风寒,用葱白2~3茎切碎,煎水送服荆防败毒丸。此外,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的蜂蜜,补脾和胃的大枣,清热利尿的竹茹、灯芯草等,都可当作药引与各类中成药配合应用,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药引子”,中药治病的导游


什么是药引子?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

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在一张处方中,需不需要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要病家自己去配制的药,往往是该医院或药店配不齐,要求病家到其它医院或药店去配,或自己采集的药品。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药引子。

1.米汤 能补脾益胃,固护其气。脾胃虚弱及肠道疾患的病人在服用中药时,都宜以此为引。

2.醋 味酸,可散瘀止痛,解毒,矫味。常用于妇人赤白带下、血崩便血、腹痛等症。取醋2汤匙左右,冲开水半杯,此即为醋引。

3.蜂蜜 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治疗肺燥咳嗽、肠燥便秘、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常以此为引。用一杯水冲 1~2汤匙即可。

4.红糖 性味甘温。治疗血寒血虚诸症,如产后恶露不下、口干呕哕、虚弱血痢等症,常取红糖10~30克,冲水半杯或一杯,此即为红糖引。

5.大枣 能补脾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和解药毒。治疗脾胃气虚、产后血虚、心悸怔忡等虚弱症者,均宜以此为引,一般用5~10枚熬汤即可。

6.食盐 中医认为咸走肾,故肾脏病证,如虚弱乏力、阳痿遗精、腰痛及发稀者,服用补肾类中药时,取食盐 1~2克溶于100毫升温开水,即可为引。

7.生姜 有散风寒,暖肠胃,止呕逆的作用。治疗风寒感冒、阴寒胃痛、吐泻腹痛的方中常以此为引。一般用3~5片(约9~15克),煎水得汤适量,此即为姜汤引。

8.酒 能通血脉,驱寒气,行药势,小量低浓度的酒能增加胃的吸收功能;中等量可扩张血管而致皮肤发红温暖。故服用治疗脾胃虚弱、血脉不利、寒气疼痛等症时常以酒为引,一般以黄酒为佳,约用 20~25毫升温服。

9.葱白 有通阳散寒的作用。治疗风寒感冒,以葱白2~3茎,切碎煎得汤水适量,即为葱白引,送服中药,有助于发汗。此外,服用治疗毒恶疮的蟾酥丸时,习惯用葱白少许同丸药一起嚼烂,以黄酒送下,有助消散之功。

哪些中药引起血糖升高


血糖高的情况在如今的中老年人当中比较常见,这与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注意饮食规律与选择,而且吃中药时也要注意选择成份,那么哪些中药引起血糖升高呢?中药对于血糖的升高也是有影响的,只是大部分的中药不会有此担忧,只是少数的会有,比如中药中含有的人参、桂圆等。

般情况下,吃中药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绝大部分中药含糖量很低,可以忽略,或者不含糖。只有少数中药含糖量比较高:譬如:、大枣、人参、枸杞、桂圆、地黄、甘草、等温补类中药。吃含糖量很低或不含糖的中药,对血糖几乎没有影响,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更何况还有一些中药能降低血糖,譬如:枸杞、地黄、人参等虽然含有一定的糖分,但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功效。通常每一剂中药都是由多种药材复配而成,单方很少。因为在任何一剂中药内,含糖药材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仅仅为一小部分,综合含糖量通常都低于正常用餐的主食,所以吃了一些含糖中药对血糖的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就是说,不必考虑吃中药能否升高血糖的问题。

1、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有哪些

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有很多,常见的药物有降压药、激素类药物、利尿药、儿茶酚胺类药物、镇痛药及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癌药等。

2、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

2.1、如果人们突然受到寒冷的刺激,那么肾上腺素的分泌也就变多了,加速糖原分解,造成血糖突然升高。

2.2、化学毒性物质中毒也会让血糖突然升高的,例如链脲佐菌素等化学毒性物质可以加速β细胞的破坏过程,引起血糖忽然升高。

2.3、气候因素的影响也会让血糖突然升高。例如寒冷刺激会加速肾上腺素分泌变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这样使得血糖升高。

2.4、饮食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人们一次性的吃了太多甜食之后,由于食物的含糖量很高,也会让血糖突然升高的。

3、血糖升高的症状表现

3.1、当血糖高于正常时称为高血糖症。如果高血糖持续的话,会对身体的各部分都有伤害。可能会感到全身不适,常有疲倦、口渴、大量饮水、大量排尿等表现。

3.2、血糖高的早期症状有,平时吃的很多,但是体重在不断地下降,经常会感到口干,饮水量增加,尿量也在增加,但是皮肤十分干燥,全身疲惫。

3.3、血糖高的时候会感觉头晕,而且会特别的昏昏沉沉没有力气,同时经过尿液排出的血糖含量也会非常的高,人会感觉非常的口渴,经常想喝水,而喝水喝多了之后会加速血糖排出,会让人急速消瘦。而且平时的饭量也会不断的增加。

中药药引子有什么作用呢


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都是不同的,有很多疾病只有通过中药进行治疗才可以进行彻底的除根,但是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往往是需要使用药引子的,药引子的种类也非常的多,通过药引子可以让药效得到最大的发挥,看似药引子非常的普通,其实存在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中药药引子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中药药引子有什么作用呢?增强疗效。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用热乎的姜汤送服能增强疏散风邪的作用;或吃完药喝上一碗热稀粥,既暖胃又发汗,都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常放入大枣;产后淤血多、乳汁少等,常会用到生化颗粒或生化丸,最好用红糖送服,以增强补血散寒、祛淤的功效。

第二,直达病处。 服用治疗肾虚的中药或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最好用淡盐水送服。中医认为,盐味咸,可引药入肾,作为药引能帮助药物直达病变处,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此外,在中药汤剂中,还有些特定的“引经药”。如头晕脑涨等头部不适,常用荷叶、菊花,病位在胸部常用桔梗、瓜蒌,在两肋常用柴胡、青皮,在腰部常用杜仲、川断,在上肢常用桂枝、桑枝,在下肢常用牛膝、木瓜,都能使药效“瞄准”病变处。

中药药引子有什么作用呢?缓解“毒性” 。清热解毒药药性寒凉容易伤胃,含贝壳矿石类的中药较难消化,都需要用米汤送服,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顾护胃气。用甘遂、大戟等有毒或烈性药物时,常常用红枣做药引,缓解毒性。但是中医专家指出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药方中的药引子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乱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