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拔罐

2019-11-06 │ 夏季养生拔罐 中医拔罐养生知识

夏季上火试试中医拔罐针灸降火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夏季上火试试中医拔罐针灸降火”,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文导读:夏季上火怎么办?夏季上火也可以上火中医降火的方法,比如拔罐、针灸、刮痧。


夏天是容易上火的季节,上火有各种应对方法,比如喝凉茶、吃寒性食物等等,今天为大家介绍中医传统的降火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降火方法

用白领们往往是 上火 的重灾区,拉出10个白领上班族,也许有9个人会说他正遭受低热、盗汗、咽干、便秘的骚扰。随着秋燥的降临,这些症状只会有增无减。在平时的茶饮当中,可以用 三分之一菊花茶 + 三分之一红茶 + 三分之一枸杞 合泡,坚持每天饮用可以起到不错的去火效果。

1、皮肤针

如果上火的症状较轻,最简单的方式是购买 皮肤针 ,用针经常在 大椎、曲池、合谷、曲泽、 这些穴位敲打,直到穴位出现淡血色,可以起到较好的去火效果。

2、拔罐、刮痧

如果上火症状较重,可以利用拔罐和刮痧的方式去火。先用润滑油或食用油涂在身体上,沿着背部 膀胱经 或 心包经 走罐或刮痧。根据上火情况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做到皮肤潮红,或有红色的痧点即可停止。

3、点刺放血

如果上火症状很重,且持续了较长的时间,还可以考虑 点刺放血 ――利用银针在 大椎、曲池、合谷、曲泽 等穴位轻刺出血泄内火。这种方法似乎看起来有点风险,不易掌握。但现在市场上有专门的 刺血针 出售,它固定了针的刺入长度,可以保证安全。这种方法对于去火效果很明显。

4、刺激穴位兼治各种上火症状

由于每个人的上火所表现出来的身体症状各有不同,所以吴中朝建议在利用饮食、针灸进行去内火的同时,也应该通过按摩穴位治疗各种上火症状。如果咽喉干涩症状较为严重,可以经常按摩 鱼际穴 少商穴 廉泉穴 如果大便干燥,可以经常按摩 天枢穴 如果内热而外畏风,可以按压 外关穴 、 风门穴 。

预防 上火 并不难

1、随时补充水分

常喝温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包括冷却体内燥热,促进表皮循环,还能冲刷口腔中的细菌菌落,抑制生长。即使常待在冷气房的人,水分蒸发较少,一天也要喝1300cc左右,流汗时更要多喝。


上火 时也适合喝柠檬水,多吃柑橘类等酸味的水果。如果不喜欢水淡无味,也可多喝舒缓茶饮,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银花等花草茶。

2、作息时间规则

很多彻夜狂欢或通宵赶工的人,第二天都会觉得特别劳累,口气也特别污浊,甚至浑身乏力,这都是 上火 的表现。其实,夜晚休息不够是导致 上火 的重要原因,因此,作息时间规则是预防 上火 的重要措施,如果很难做到,可以在熬夜后尽快饮用一些滋阴清热的茶饮,不要只喝清热解毒凉茶。因为根据中医理论,熬夜容易耗阴,所以才导致 上火 ,喝仅有清热解毒作用的凉茶不利于人体 阴 的恢复。

相关阅读

拔罐 中医拔罐要注意哪些


本文导读:拔罐是中医的一种疾病保健方法,那么中医拔罐要注意哪些呢?拔罐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医拔罐的注意。


拔罐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到一种祛病方式,它不但可以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疾病,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深受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欢迎,全国各地的拔罐店也比比皆是。但我们在享受拔罐给我带来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健康隐患。

拔罐五大注意事项必知:

1.防止感染

起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不可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2.避免烫伤

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处灼烧,以免烫伤。

3.不宜部位

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皮肤有赘生物或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4.拔罐时间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位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肌肉丰厚的部位,时间可略长;肌肉薄的部位,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相应缩短。

5.保暖

拔罐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操作,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经常后背疼痛试试拔罐


后背疼痛怎么办?

在工作40分钟至1小时左右应起来活动一下,伸伸胳膊,弯弯腰,像学生一样做做操,可以解除肌肉的疲劳,缓解疼痛。此外,千万不要贪凉,尤其是秋冬季节,天气日渐寒冷,更应该注意保暖,防止外邪侵犯人体,造成疾病发生。

活动和保暖对于后背疼痛来说,只能起到预防作用,一旦后背疼痛起来,活动和保暖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时应该进行治疗。拔罐、走罐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拔罐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对于后背疼痛的患者,通过对后背脊柱两侧进行走罐,对痛点进行拔罐,不过十余分钟,就可大大缓解疼痛。

拔罐一般使用玻璃罐即可,甚至家中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橡胶罐也可使用,但不能走罐。

拔罐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然后用手轻轻拔一拔罐子,看是否拔上了。拔罐时应注意: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抹在罐子口上,也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滴落在病人的皮肤上,否则,将会烫伤病人,出现不必要的意外情况。

走罐是指在罐子拔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

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走罐不是作用于一个穴位,而是作用于数个穴位、一部分或一段经络,如后背脊柱两侧就是经常走罐的部位。走罐时应注意:走罐前要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走罐除了可以治疗后背酸痛、发凉外,也可用于头晕、感冒的治疗。

针灸拔罐合治面瘫


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以突发一侧的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病前常有受凉、受潮湿、吹风史。此病不受年龄限制,少数患者于发病前几日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症状。患者于晨起时发现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口眼歪斜,食物时不能搅拌,流泪,额部皱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不能皱额、闭目鼓颊等动作。

采用针灸与拔火罐相结合治疗面瘫,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采用针灸治疗时,选用合谷、太冲、牵正、颊车、地仓、风池、下关、迎香、承浆等穴位。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循经取穴;下关、牵正、迎香直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留针30分钟。眼睑不能闭合、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等穴位;耳后痛者,加刺翳风、风池;味觉减退者,加刺廉泉,以达到祛风通络的效果。

针灸过后,辅以火罐疗法,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在针罐结合治疗面瘫的同时,还配合穴位贴敷、中药口服、灸疗等疗法,以保障治疗的效果。

针灸拔罐治疗颈椎好吗


颈椎病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总是由于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并且颈椎病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剧烈的疼痛感,但是很多人患有颈椎病总是会尝试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有的时候服用止疼药虽然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但是总是治疗不治本,但是如果使用中医拔罐和针灸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下面一起了解下针灸拔罐治疗颈椎好吗。

针灸拔罐治疗颈椎好吗

1、拔罐疗法主要用于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腹痛及哮喘等症。中医学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培本固元。拔罐用于保健强身常用穴位:肾俞、关元、关元俞、太溪。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虚衰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2、刮痧是运用物理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3、针灸疗法可用病种广泛。针灸的止痛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而实现的。针灸又有防御作用,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调动机体的防卫抗病能力,增强人的机体健康。试验证明,针刺可以消除各种炎症,改善症状,并使人的体温恢复正常。

对于疾病的治疗方法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上面就是对针灸拔罐治疗颈椎好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针灸拔罐治疗颈椎病会有很好的效果,另外颈椎病一定要注意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证正规的坐姿和站姿,并且平时要多进行运动。

针灸拔罐减肥的方法


有的肥胖朋友们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有减肥成功,不管是吃减肥药、中药减肥或者运动减肥,都一点效果都没有,那这些朋友不妨试试针灸拔罐减肥,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打通全身的血脉,使血液循环,还可以起到调节内分泌失调的作用的,那针灸拔罐减肥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给朋友们介绍一下有关针灸拔罐减肥的相关问题。

针灸拔罐减肥的方法/步骤:

1、体针法

a. 主穴: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中脘、丰隆。配穴:水分、足临泣、太白、百会、太阳。诸穴协同使用,可加灸,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5次1个疗程,用于治疗脾虚湿阻引起的肥胖。

b. 主穴:小海、曲池、前谷、下巨虚、胃俞、足三里、内庭。配穴:中脘、关元、小肠俞、公孙、冲阳、通里。中或强刺激,留针30分钟,1日或隔日1次,15次1个疗程,用于治疗胃肠实热引起的肥胖。

c. 主穴:太冲、期门、膻中、支沟、三阴交。配穴:阳陵泉、公孙、行间、血海、肝俞。中或强刺激,留针30分钟,1日或隔日1次,15次1个疗程,用于治疗肝气郁滞引起的肥胖。

d. 主穴:肾俞、太溪、足三里、脾俞、胃俞、命门、关元、阴陵泉。配穴:水分、三阴交、气海、天枢、神阙。神阙用艾条灸10分钟,余穴用针刺,针后肾俞、命门、脾俞可用艾条灸,1日或隔日1次,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肥胖。

e. 取内关、水分、天枢、关元、丰隆、三阴交、列缺。隔日针1次,每次留针半小时,15次1个疗程,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引起的肥胖。

2、耳针法

a. 主穴:脾、肾、三焦。配穴:胃、膀胱、肺、皮质下、交感。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中等刺激为宜。3-5日1换,用于治疗脾虚湿阻引起的肥胖

b. 主穴:胃、外鼻、神门、小肠、三焦、膀胱。配穴:脾、交感、内分泌、心。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饭前自行按压3次,每次每穴按压50次,3-5日1换,中或强刺激为宜,用于治疗胃肠实热引起的肥胖。

c. 主穴:肝、胆、神门、皮质下。配穴:内分泌、子宫、卵巢。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中强刺激,3-5日1换,用于治疗肝气郁滞引起的肥胖。

d. 主穴:脾、肾、胰胆,内分泌。配穴:内生殖器、皮质下、神门。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弱刺激为宜,3-5天1换,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肥胖。

e. 主穴:三焦、脾、肺、内分泌、肾。配穴:肝、胃、神门、皮质下、饥点。每次选2-3各配穴,主穴均用,用王不留行籽贴压,3-5天1换。3、针刺拔罐法

a. 选两组穴位,第一组: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阴陵泉;第二组:巨阙、大横、气海、丰隆、三阴交穴,采用留针拔罐法。选择仰卧位,以毫针点刺 各穴,得气后再施以泻法,反复大幅度地旋转毫针以产生较强烈的针感,留针15分钟。起针后,除下肢穴位外,腹部穴位均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针刺后的穴位上, 留罐15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一个疗程。适用于多种肥胖症。

b. 选脾俞、胃俞。脾胃蕴热配天枢、曲池、内庭、三阴交;脾胃俱虚配中脘、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真元不足配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

针灸拔罐减肥虽然是不错的一种减肥方法,即可内调又可以减肥,但这个要去正规的医院才能进行的,不要随便找个药店的医师就进行针灸拔罐,而且平时还有注意均衡饮食,另外不能吃肥腻脂肪和热量多的食物,另外还有结合适量的运动,这样减肥起来才更加有效哦。

中医拔罐的妙处之拔罐驱感冒


导读: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你想知道在中医中有什么秘诀是可以驱走感冒的吗?对于拔罐你应该多少有些了解吧,那么你知道拔罐的妙处在于它还可以有效驱除感冒吗?下面,我们就听听中医的解说吧!

火罐用得巧,感冒也驱走

感冒了,有些感冒药物也一时难以治好,这时你别忘记了火罐,这小小火罐确能解你燃眉之急。

通过前面的叙说,大家知道了,拔火罐治病主要是通过借助罐体内压,依靠大罐边缘吸附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了经络、穴位,以达祛除外邪、治愈感冒之目的。

在治感冒时,拔罐的方法与操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镊子夹住一小团棉球。

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湿润为度)左手握住罐体,罐口朝右下方向,随后把燃着的棉球伸入罐内燃烧1~2秒钟,快速取出,左手紧急把罐体送往穴位。

注意在送往穴位的过程中,勿将罐口对准穴位,以免空气进入罐内,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触皮肤时。

顺势快捷地将罐口扭转扣到穴位上,这样就紧紧吸住了。还有一种方法较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搅和成面团,捏成比罐口大的圆薄饼,贴到皮肤上。

然后,用一团正燃烧旺盛的纸迅速丢进罐内,立即把罐盖在面饼上,这样吸引力更大,对第一次使用者来说,这样可防止因不慎烧伤皮肤。

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用祛风、邪解表征的穴位。

常用拨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二个分别是肺俞、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三个穴位交替选用。

拔罐的时间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较强,每次可以拨5~10分钟,小罐吸力相对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坚持3~5天。

拔罐过程中,如感到头晕、心悸、脉搏变弱,应迅速取下大罐,喝一些开水,一般能够缓解。

初次使用及儿童、体弱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拔罐后局部有些潮红、搔痒,不要乱抓,经几小时后即可消散。

如果起罐后出现小泡,用消毒针刺破流出液体后,涂以龙胆紫药水,以免感染。另外还要注意室内温度,以免再次受凉。

要想身体安,火罐经常沾

火罐疗法是利用燃烧、蒸汽、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使局部*或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疗法。

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无痛苦且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它不但可以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疾病,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所以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叫要想身体安,火罐经常沾。

火罐疗法虽然安全性很好,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所以,中医提醒你,拔火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意保暖。

拔罐均要在*服后才能操作,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二是要避免烫伤。

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处灼烧,以免烫伤。

三是有些部位不宜做火罐。

如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皮肤有赘生物或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四是要防止感染。

起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不可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

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五要看准拔罐时间。

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位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

肌肉丰厚的部位,时间可略长;肌肉薄的部位,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相应缩短。

后背疼痛用拔罐疗法试试


养生导读:贪凉则是造成后背疼痛的另一个原因,夏季吹电扇、空调,秋冬季冷风吹入脖子、后背,都会引发后背疼痛。活动对于后背疼痛来说,只能起到预防作用,一旦后背疼痛起来,活动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时应该进行治疗。对于后背疼痛的患者,通过对后背脊柱两侧进行走罐,对痛点进行拔罐,不过十余分钟,就可大大缓解疼痛。

那些坐办公室伏案用电脑工作的人们,发生后背疼痛的几率多一些。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在工作中较长时间地采取一种姿势,造成部分肌肉的过度疲劳、紧张或劳损,时间一长,势必造成后背疼痛。贪凉则是造成后背疼痛的另一个原因,夏季吹电扇、空调,秋冬季冷风吹入脖子、后背,都会引发后背疼痛。

后背疼痛怎么办?在工作40分钟至1小时左右应起来活动一下,伸伸胳膊,弯弯腰,像学生一样做做操,可以解除肌肉的疲劳,缓解疼痛。活动对于后背疼痛来说,只能起到预防作用,一旦后背疼痛起来,活动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时应该进行治疗。拔罐、走罐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拔罐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对于后背疼痛的患者,通过对后背脊柱两侧进行走罐,对痛点进行拔罐,不过十余分钟,就可大大缓解疼痛。



拔罐一般使用玻璃罐即可,甚至家中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橡胶罐也可使用,但不能走罐。拔罐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然后用手轻轻拔一拔罐子,看是否拔上了。拔罐时应注意: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抹在罐子口上,也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滴落在病人的皮肤上,否则,将会烫伤病人,出现不必要的意外情况。

走罐是指在罐子拔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走罐不是作用于一个穴位,而是作用于数个穴位、一部分或一段经络,如后背脊柱两侧就是经常走罐的部位。走罐时应注意:走罐前要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走罐除了可以治疗后背酸痛、发凉外,也可用于头晕、感冒的治疗。

在拔罐时,病人一般采取俯卧的体位,以利于在后背部拔罐治疗。如果遇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及皮肤损伤者,精神病或神经质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孕妇或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


拔罐时应注意

1.保暖。拔罐时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治疗,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2.避免烫伤。不要将燃烧的酒精落在病人的身上,过热的罐子勤更换。

3.不宜拔的部位有皮肤破损处、皮肤斑痕处、皮肤有赘生物或骨突出处。

4.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做拔罐。

5.在给患者拔罐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如有晕罐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后背疼痛,以及疲劳综合征等均可以采用拔罐疗法治疗,其方法简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稍加实习,即可在家中应用,并且效果较好。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牙疼有妙招 试试虎口拔罐


在针灸学中,有一组非常重要的穴位叫做四关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讲,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充分说明了四关的重要性。四关穴一般是指双侧合谷穴(俗称虎口)和太冲穴,前者位于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后者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

在经络学说中,手阳明大肠经从手出发,沿着手臂外侧,终止于头面部的迎香穴。因此头面部以及五官疾病,如头痛、咽喉疼痛、口干、流鼻血、牙痛等,均可通过合谷穴拔罐进行治疗

和预防,所以有面口合谷收说。同时,在合谷穴经常拔罐还可以保持大肠经的气血通畅,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

足厥阴肝经从足出发,沿着下肢内侧,绕过生殖器,循着两肋,上达头顶。因此太冲穴拔罐可以防治头晕、头痛、目赤肿痛、腹痛、月经不调、疝气等病患。在太冲穴上拔罐还可以降血压,并具有增强性功能、调整情绪、清利头目的作用,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舒畅的情绪。

操作时要注意,由于合谷和太冲这两对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肉不甚丰富,拔罐时可选用罐口直径较小(1.52厘米)的火罐。拔罐的频率以每周23次为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