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生按摩穴位

2019-11-06 │ 老人养生按摩穴位 中医按摩养生

嘴唇干燥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滋润双唇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嘴唇干燥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滋润双唇”,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嘴唇干燥、起皮,用了各种润唇用品还是不管用,这个时候你可以试一试按摩的方法,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滋润双唇。


嘴唇干燥、起皮,用了各种润唇用品还是不管用,这个时候你可以试一试按摩的方法,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滋润双唇。

中医按摩穴位滋润双唇

取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约四个横指的距离,按之有明显的酸胀感。

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下,离脊柱约一个半拇指的宽度。

手法

具体操作时,背部的脾俞穴可以请人帮忙,用食指掌指关节突按揉穴位;也可以自己握空拳揉擦穴位30~50次,至局部有透热感。腿部的足三里穴可以自己来,用双手的拇指指腹交替按摩同侧的穴位至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晚上临睡前,我们可以多按摩以上穴位,长期坚持,就可以轻松拥有殷红鲜润的口唇。

小贴士

要想拥有丰满滋润的嘴唇,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

2、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


4、多食富含胶原类物质的食物,如猪皮、鸡爪等。

水润的双唇可以让你变的更性感,如果你的嘴唇干燥,既可以试一试上面的中医按摩方法,让自己的嘴唇变的水嫩嫩。

相关阅读

5种食疗方法滋润干燥嘴唇


引发嘴唇干裂的主要原因有:日常饮食缺乏水分和油脂,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阴虚低热、气候干燥或某些全身性疾病。

1. 蔬菜类

如菠菜、芥菜、苋菜、荠菜、黄花菜(鲜黄花菜应经蒸或煮处理后再食用,防止秋水仙碱中毒)、茭白、萝卜、茄子、竹笋、西红柿、冬瓜、黄瓜、丝瓜、苦瓜、蘑菇、银耳、绿豆、大豆及其制品。

2. 水产品

如紫菜、海带、海蜇、蛤蜊、龟肉、田螺、蟹、泥鳅、鲤鱼、鳗鱼、黑鱼、牡蛎。

3. 禽肉蛋类

如乌骨鸡、猪肉、鸭肉、鸭蛋、鹅蛋、鹅肉、猪肺、兔肉、马肉及奶类。

4. 粮食及硬果类

如芝麻、松子、黑豆、小米、小麦、大麦。

5. 水果类及其它

如桑椹、甘蔗、香蕉、西瓜、甜瓜、枇杷、芒果、梨、罗汉果、柿子、菠萝、椰子、荸荠、莲藕、生菱、莲子、百合、薏苡仁、枸杞子、茶叶、菊花、蜂蜜、冰糖、食盐等。

此外,口唇干裂者应戒烟,少饮咖啡。

嘴唇干裂怎么办 5款食疗方滋润你的双唇


寒冷、干燥的冬季,人们的肌肤会因缺水而导致干燥、起皮,比较常见的部位就是嘴唇,嘴唇的皮肤是比较柔嫩的,干燥时好多人不知道怎么处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保养嘴唇吧。


嘴唇干裂怎么办

1、养阴润燥茶

做法:胖大海2枚,北沙参3克,桔梗3克,乌梅3克,大枣3枚,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浸泡1小时,可加冰糖少许调味。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干燥所致的口唇干燥、咽喉干痛等症状者。

2、百合二冬膏

做法:百合、天冬、麦冬各250克。将3味药洗净,加水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取汁,浓缩成膏。每100克清膏中加炼蜜50克混匀。每日早、晚各用白开水调服15克。

功效:具有养阴清肺、润燥止渴之功。主治燥咳痰少、咽喉干痛、口唇干裂等症。

3、沙参润燥汤

做法:沙参、玉竹各20克,生地15克,石斛30克,煎汤,每日1剂,每日服两次。

功效:有养阴润肺、益气润燥、生津益胃的作用。主治口干唇燥、干咳音哑、心烦口渴等症。

4、胡萝卜粥

做法: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

功效: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5、川贝冰糖梨

做法:梨1个挖去核,川贝粉6克,冰糖10克,纳入梨中,蒸熟,服食,早、晚各1次。

功效: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效能。可防治热病烦渴、咽干音哑、鼻燥唇裂、干咳等症。

预防嘴唇干裂的饮食原则

1、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

天气干燥,机体内外均容易缺少水分,而充足的水分,对于人体机能的均衡有很大的帮助,可有效防止嘴唇干裂的发生。

2、多吃新鲜果蔬

如如黄豆芽、油菜、白菜、白萝卜等,可增加B族维生素;甘蔗、香蕉、西瓜、梨、苹果等水果,可有效滋阴生津,补充维生素A或B,可尽快治愈嘴唇干裂。

3、纠正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

用舌头去舔嘴唇,只会加速干裂的发生。

4、采用戴口罩的方法来防治

戴口罩可保持嘴唇的温度和湿度,还可以避免风吹日晒等外界对口唇的刺激。

5、可涂些油脂

如擦脸油、香油或其它食用油,也可用蜂蜜或冻疮膏,还可以用无色唇膏来呵护双唇。过敏体质的人,用棉签将香油或蜂蜜涂抹到嘴唇上,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

6、到医院就诊

如果唇部的皲裂、结痂症状长期不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查清病因,对症治疗。

7、饮食以清淡为主

饮食上还应注意要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

8、唇皮要用剪

处理已翘起的唇皮,可用小剪细心地对着镜子剪掉。千万不要用手或钳去撕,以免撕裂嘴唇,导致疼痛、流血,甚至感染,那里可是医学上所称的“危险三角”哦。

嘴唇干裂是什么原因

首先,嘴唇部位是粘膜,没有汗腺也没有油脂分泌功能,所以在干燥的季节里,嘴唇会容易发干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用舌头舔嘴唇或咬嘴唇,而唾液虽然暂时湿润了嘴唇,但却会很快被蒸发掉,同时再带走嘴唇部位本来就匮乏的水分,导致了嘴唇越干就越想舔,结果越舔嘴唇就反而越干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嘴唇的干裂裂口和脱皮。

另外,唾液里面含有淀粉酶等蛋白物质,水分蒸发后淀粉酶就粘在唇上而引发深部结缔组织的收缩,唇粘膜发皱,导致嘴唇干燥更加严重,甚至发生感染、肿胀,造成痛苦。

淀粉酶的蛋白残留在嘴唇上,还会与唇部脱落的细胞一同形成痂皮,由于痂皮下方的组织不完整,如果强行撕去,就会造成更多的局部渗出,从而形成更多痂皮。

正确处理方法

不要总舔嘴唇,否则越舔越干;正确的做法是及时用护唇产品滋润。

别用手撕脱皮,这样有可能将唇部撕伤;可先用热毛巾敷3-5分钟,然后用柔软的刷子刷掉唇上的死皮,再涂护唇霜;唇部总发干最好不要涂口红。

选择唇膏尽量少用持久型,因为持久型唇膏质地较干涩,会使唇部更干,宜选择唇蜜;或在上唇膏之前,先使用护唇膏。

用专业护唇霜去除唇部角质;由嘴唇中间向两边按摩,防止死皮堆积,每月做1次。

出门前、涂口红前和睡觉前,使用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油等,具有良好保湿修复功能的润唇膏;再用柔和的面巾纸轻压唇部,达到双倍功效。

唇部干燥或已有起皮的人,忌食辛辣食物。

可能是缺乏B族维生素、VA、VC。

总结:冬季嘴唇干裂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给自己补补水,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补水就是拼命喝水,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哦,文中给大家介绍了饮食补水滋润法, 还一头雾水的亲们,赶快来看看吧。

中医教你按摩5穴位帮你补气血


女性朋友为了生活,为了工作,经常加班熬夜,对于已经贫血的人来说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中医保健按摩帮你改善贫血,接下来跟小编我一起来学习按摩法吧。

一、血海穴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中医教你按摩5穴位帮你补气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二、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按摩方法】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关元穴

中医教你按摩5穴位帮你补气血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按摩方法】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总结:以上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按摩解决贫血问题的方法,那些工作狂的朋友们是时候该注意身体问题了,如果加班真的无法避免,那就多抽出些时间按摩按摩吧。

中医教你按摩5个穴位 改善贫血体质


养生导读:如今,生活的节奏非常快,很多女性朋友忙于工作,经常加班熬夜,但是,这对于贫血的女性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中医按摩保健方法,帮你改善贫血体质。

按摩5个穴位 改善贫血体质

1、血海穴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2、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按摩方法】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4、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5、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按摩方法】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总结:以上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按摩解决贫血问题的方法,那些工作狂的朋友们是时候该注意身体问题了,如果加班真的无法避免,那就多抽出些时间按摩按摩吧。

中医淋浴按摩穴位


沐浴,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情,特别是当夏天到来之后,很多人由于出汗出的多,可能一天还不止洗一次澡。 你知道沐浴除了清洁作用以外,还有更多的保健效果吗?今天就要来教你,如何通过沐浴让自己更健康。

淋浴帮助全身穴位按摩

洗澡大概是我们告别一天忙碌活动的前奏,这时候你可以一个人尽情享受几分钟之内的完全私密空间,在里头唱歌、跳猛男秀、自恋的对着镜子抱怨脾酒肚过度膨胀,这些都没关系反正是没人会瞧见的,不过这些洗澡的前戏动作,都只能让你放松一天紧绷的精神及情绪,重点还是你洗干净了没?

教你几招洗澡好方法

全身:洗浴者应仰卧浸泡在浴盆或专门设计的矿泉浴池里,以水浸平乳头为佳。时间根据情况而定。水温42℃以上,入浴时间10-20分钟即可;水温35-37℃,浸泡时间可长达1小时以上。不管时间长短,均可配合水下按摩法,又称浴摩法,亦可用柔软毛刷轻轻刷摩局部。

半身:浴者半坐浴盆或浴池里,根据需要,水面平脐或平腰,浸泡在矿泉中。上身覆盖大毛巾,避免受凉。

淋浴:

是指用特制水管喷射身体某一局部,甚至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管口离皮肤约20厘米,逐渐移至15厘米,水温在40至50℃,每次喷射5分钟,随后入浴10分钟。现在,有些淋浴器喷出的水,是从不同的方向喷到身上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穴位的按摩。

淋浴的好处有两点:一是预防交叉感染;二是对穴位的按摩。现在的冲浪浴,水从不同的方向冲向人的身体,也是对穴位的按摩。浴盆的好处是可以加入煎好的中草药。

浴中按摩:在浴池中浸浴五六分钟,同时对身体进行按摩。可利用静水的压力、水的浮力活动肢体及患部。洗浴时,可以结合按摩,比如搓背。搓背最好的工具是丝瓜络,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还有中药中的海浮石,像粗砂轮一样,有祛痰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由于它比较硬,能搓掉脚跟的厚皮,另一方面祛痰化痰。这些天然的洗澡用具,比现在的化纤浴巾要好。

中医穴位保健按摩


现在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部分,我们身体当中有七经八络也有各种穴位,双脚当中就分布着66个穴位,老中医可以通过身上的穴位按摩,治疗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对于各种各样的疾病可以根除的同时,花钱又非常的少,那么中医穴位保健按摩的好处在于哪里,又如何来轻松地化解我们身上各种疾病呢!

8个常见保健穴位受益终身

1、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当然掐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2、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3、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

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说到了很多疾病都源自于自己平时的不注意,而造成的比如中医穴位按摩保健,可以很好地对于感冒发烧,头晕头痛和身体当中的小病小灾得到很好的治疗的同时,又可以延缓我们的身体各种疾病防止发生。

中医教你按摩养生


按摩大家都知道,也都知道按摩可以帮助舒缓疲劳,让人精神振奋。所以,每当感觉到身体劳累时,就会选择去按摩店来个全身放松。其实如果大家掌握了以下六个按摩部位及方法的话,我想以后你自己在家就能解决了,不仅能帮你解除疲劳,而且还能强身健体哦。

最易忽略:腋窝和前胸

按腋窝,宁神宽心胸

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按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腋窝各15次,然后换左手按摩右侧腋窝,每次持续3~5分钟即可。二是弹拨,抬高一侧手臂,把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肩关节处,用中指轻弹腋窝底,可时快时慢变换节奏,并左右交替进行。

拍前胸,提高肺功能

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宽中理气的作用,还对改善人体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以虚掌轻叩轻拍的方法来保健,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钟。

功效最全:双耳和脊椎

搓双耳,全身都受益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做好耳部保健,对强肾效果更好。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向上揪揪耳朵,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益于增强体质;轻揉双耳并摩擦,可疏通经络,对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推脊椎,增强免疫力

脊椎及其两侧,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且有肝腧、肾腧等重要经络通过,属阳经汇集之处。平时可由家人帮助,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来回推拿脊柱及两侧,可边捏边向前推进,或拍打前进,每次5分钟即有疏通经脉之效。

便秘怎么办?中医教你按摩穴位助通便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助通便

专家推荐穴位按摩,可交叉进行,每次按摩20分钟左右:

天枢:属足阳明胃经穴,又是手阳明大肠之募穴,位于神阙穴(脐中)旁开两寸处。

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活血之效,尤适宜气滞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具有调理脾胃、疏通经络、解痉止痛之效,并有强壮作用,尤适宜气血亏虚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敲带脉:也就是敲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

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敲击带脉能提高人体的排毒能力,改善便秘。需要注意的是,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即可。

揉摸腹部:通过揉摸腹中部的大横穴位、天枢穴和下腹部的气海穴、腹结穴等,也可以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的作用。

按摩时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按揉,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动,以腹内有热感为佳。

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位于腕背侧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具有清三焦热、通关开窍、疏经活络之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之会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之效,应用极为广泛,尤适用于女性便秘患者。

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按摩腰骶:身体坐直,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自上而下地推擦腰骶部,直至腰骶部发热。

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系大肠在背之腧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有通调大肠气机的作用,可用于燥热伤津所致之便秘。

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2次。

冬季如何养胃?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保胃健康


冬季如何养胃?现在很多人都被胃病困扰着,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胃病的来源,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调理肠胃防胃癌呢?今天小编给你来支招,教你按摩养胃穴位,保胃健康,一起来看看吧。

按对穴位冬季护好胃

到胃痛、胃酸、胃胀,许多人都会想到吃胃药,其实充分发挥好人体腹部上脘、中脘、下脘三个穴位的作用,即可解决胃部的许多烦恼。

遇到胃痛、胃酸、胃胀,许多人都会想到吃胃药,其实充分发挥好人体腹部上脘、中脘、下脘三个穴位的作用,即可解决胃部的许多烦恼。古人说: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为了保护太仓的正常运作,人体给胃部配备了护卫三剑客,即上中下三脘穴。如果平时让这三剑客站好岗,就可形成对胃的层层保护,让各种胃病无法侵入。

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在胃的中部,肚脐上4寸处,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主治脾胃疾病,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对于冬季防治胃部疾病会有很好的效果。

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用热水袋在这三个穴位处进行热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按摩哪些穴位能养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身的疾病也可以从足部进行调理。比如,秋季是胃肠疾病高发季节,胃痛、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不适,似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足部按摩,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胃肠疾病

消化不良一般可从脾、胃、十二指肠等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营养素吸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可从脾胃、十二指肠、小肠等几个反射区进行按摩,可以调节消化酶的分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繁殖,从而使溃疡面快速愈合。长期便秘的患者,可通过按摩小肠、结肠反射区,促进小肠分清泌浊的功能,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并促进食物残渣和肠道细菌代谢毒素排出,保持大便的正常性状。通过对整个消化器官反射区的按摩,还可以增强胃及十二指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调节各种神经系统的张力,减轻胃平滑肌的痉挛,从而调节胃酸的分泌,缓解胃部疼痛。

足部按摩方法简单易学,效果良好,适合自我操作。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拇指指腹按揉法和指尖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腹或指尖为施力点。作用于足底脾、胃、十二指肠等反射区域,对于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有一定效果。

食、中指叩拳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或中指弯曲,用近端指间关节或指尖为施力点。按压小肠、结肠反射区及周边区,对于恢复肠道功能,控制血脂、血糖均有一定疗效。

四指直推法:以四指指腹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穴位区域直推,对改善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如何养胃轻轻动手按摩穴位

健胃消食片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可以消食化积,健胃消食,与其通过吃药来养胃护胃,还不如多多动手按摩手上的穴位,就可以让你轻松摆脱胃肠道不适。

养胃药之一:劳宫穴

劳宫穴(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在五行中属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

养胃药之二:大陵穴

大陵穴(腕横纹掌侧的中点)在五行中属土,对应着脾胃,可看成是心包经上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都可通过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养胃药之三:内关穴

内关穴(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揉此穴对治疗胃痛、恶心、呕吐等症有不错的疗效。

在此,特别介绍一套小动作,将其称为摩拳、擦掌、叩手腕。具体方法是:吃大餐或盛宴前,先摩拳,就是将一个手握成拳头状,用拳面顶住另一只手的内关穴,左右旋转摩擦来刺激这个穴位;然后双手掌相互摩擦至发热为止,这个动作是为了激发手心的劳宫穴;最后十指交叉,手腕相叩,从而刺激到大陵穴。只要这三个穴位一发热,心包经的功能就会大大提升,心火升久可以旺到胃,这样好胃口来了,消化功能也就增强了。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手上的养胃药,经常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宁心安神,健脾和胃,只需动动手指,做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中医教你穴位按摩方法 有效调理手脚冰凉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冬季天气寒冷,寒气逼人,有些人(尤其是女性)虽然已经穿的很多了,但是还是有常常感觉到手脚冰凉,那么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容易怕冷的人大多数都是阳气不足的人,体内的阴气大于身体里面的阳气导致的。冬天的到来寒气来袭,就会阻通经络畅通,阳气不足导致手脚冰凉,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全身畏惧寒冷。那么手脚冰凉怎么调理呢?下面中医教你按摩穴位的方法,预防手脚冰凉,一起来看看。

穴位按摩

冬日手脚冰凉,可以试试自我按摩、热熨穴位或叩击经络的方法,以助快速驱寒。

1)搓擦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心部,双手对搓,擦到手心微热。

2)搓擦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底部,用手掌快速搓擦涌泉穴,直到有热感为佳。

3)按压气冲穴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深层有一股动脉。按压气冲穴,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部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4)搓擦命门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命门之火衰微,则寒邪易侵袭人体,出现畏寒、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此穴为壮阳、补肾、散寒的常用穴位。可用手掌掌根来回摩擦,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每次3分钟。

5)热熨神阙穴

神阙穴在肚脐中,脐乃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可将双手掌相对搓擦至发热,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

6)热熨关元穴

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它是人体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并且能大补元阳,故名关元。关元穴具有温肾、散寒、益气的作用。操作方法同热熨神阙穴。

身体的不健康,多半是因为缺乏运动的关系,古时候的人们整日赤脚在田中劳作,脚底直接接触地面,因而受到刺激,促进循环,然后流汗喝水,完成了一个新陈代谢的正常循环,发挥人体的治愈功能。所以,古代人的身体比我们现代人健康许多。

脚底按摩,就是依照刺激穴位的原理,来做治疗的。

脚底按摩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变器官或者腺体的反射区带,使其恢复原有功能,达到治疗效果,保持健康的自然健康法。是第三医学的一门传统医疗方法。

我们的身体借着新陈代谢的作用,达到排除体内废物与毒素的功能,散布在全身的淋巴系统、肾脏、大小肠、皮肤等,都是排除新陈代谢作用所产生的废物的主要器官,如果这些器官的功能失常,则体内的废物与毒素无法排除,身体自然就会不健康。

脚底按摩,能显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区,使得血液循环畅通,排除积聚在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能够使得新陈代谢作用正常运作,最终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教你 三个除燥降火穴位按摩


入秋以后,早晚温差大,天干气燥,人们很容易上火。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赵黎俐说,上火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肺热,有的是胃热。原因不同,那就要区别对待了。有三个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以起到除燥下火的作用。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你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具体的做法是,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