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冬季养生

2019-11-08 │ 如何做到冬季养生 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冬季如何做好胃保健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关于四季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冬季如何做好胃保健”,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冬季如何做好胃保健

1、冬季如何做好胃保健

多吃温性食物

冬季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此外,胃的脾性是喜燥恶寒,应多吃些温阳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

三餐定时定量

冬天昼短夜长,很多人会改一日三餐为两餐,并提高两餐的餐量,这种做法不值得推荐。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乱而使胃黏膜受损。每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三餐能量分布应为30%、40%、30%,早餐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

2、冬季胃保健五养原则

保暖护养-天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3、冬季胃保健五色原则

“红”是指西红柿(即番茄),一天一个西红柿,患上前列腺癌的几率减少45%;

“黄”是指玉米、胡萝卜,这些食物维生素A多,缺乏维生素A的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扁桃体炎;中年人容易患癌症、动脉硬化;老年人容易眼睛发花、视力模糊;

“绿”是指前面提到过的绿茶;

“白”是指燕麦片,它不但可降低胆固醇,还对糖尿病、减肥有特别好的功效,此外还能通大便;

“黑”是指黑木耳,科学实践证明黑木耳能降低血黏度,每天吃5-15克就行了。

冬季胃保健喝什么茶

1、红糖姜茶

生姜红糖茶有很好的暖胃效果,冬天多喝姜茶有暖胃健胃、解表散寒、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等功效与作用。此外,对治疗外感风寒也有很好的作用。

做法:取生姜片、红糖各适量。将生姜片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待放置稍微变温后,加入红糖调匀后即可饮用。

2、茉莉花茶

茉莉花味辛甘、性温,有助胃部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于腹泻、腹痛均有很好的疗效,被称为“胃部保护茶”。同时,茉莉花还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可让人心情舒畅,从而镇定、舒缓紧张的情绪。冬天女性多喝茉莉花茶,还可补水润肤、防干燥。

做法:取适量茉莉花茶放入杯中,冲入沸水,盖上杯盖泡几分钟后即可饮用。

冬季胃保健喝什么汤

1、党参鳙鱼汤

材料:党参、鳙鱼、精盐、料酒、姜、葱、陈皮、草果、生油、桂皮、鸡汤各适量。

做法:首先是把草果、党参、桂皮、陈皮、姜洗干净,然后全部装入纱布袋扎口。将鳙鱼去鳃、去鳞、去内脏,洗干净,下油锅稍煎。在锅中倒入准备好的鸡汤,加入葱、药包、盐、料酒,直到鱼肉煮熟烂为止。最后拣去葱和药包,调好口味即成。

2、猪肚黄芪汤

材料:猪肚1个,黄芪20克,红枣5颗,枸杞10克,食盐少许。

做法:将猪肚洗干净,然后将黄芪、红枣、枸杞洗干净,红枣去核,一同放入猪肚里面。用棉线缝好。准备汤锅,锅内加水,放入猪肚,用大火煮开后就调成小火炖煮2个小时。最后关火后捞起猪肚,解开棉线,放入调味料后装盘就能食用了。

相关阅读

冬季如何做好养生保健


冬季大部分地区较为寒冷,所以一定要做好身体的保暖措施。冬季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呢?不少人不了解冬季如何养生,只是知道做好保暖、多进补一些滋润类食物,其实冬季养生保健是有讲究的。

冬季养生保健四大原则:

做好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要合理: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作息要有规律:《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冬季也需锻炼身体: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冬季养生误区盲目进补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冬季合理选择水果

寒冷的冬天给自己适合的进补是十分必要的,除了饮食的进补还有从吃水果来补。在这个冬天把自己的生理机能调整到最好,同时也能吃出一份健康吃出一份美丽来。冬天寒冷干燥,使人觉得鼻、咽部干燥和皮肤干燥、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

梨: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选,它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梨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滋养肠胃等功能,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缓解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等症较为适宜。除此以外,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但是,因为梨性寒冷,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

适合的量:一天吃1个梨是营养最易被吸收的。

适合时段:饭后2-3个小时是最适合的。

吃法:可以洗净直接吃,或者用冰糖和梨切成块煮冰糖梨水可以润肺止渴,还可以榨梨汁喝。

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还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

冬季的寒冷,还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如有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

冬季如何养生的学问还是挺多的,在这里提示广大读者朋友一定要注意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养生保健靠的是积累,更多更广的冬季养生知识,尽在。

春天如何做好养生保健


春天最常见的小问题就是特别容易感到困,而合理的饮食与休息可以有效的解决春困的问题。春天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就显得非常重要,2020春季应该多进食一些补水滋润的食物,可以补充大脑缺少的氧气而提神醒脑。

润春燥:蜂蜜水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人们从2020冬季的寒冷过渡到2020春季多风的季节,中医理论认为:风多易燥,风燥外邪侵袭人体,很易入里化热,常常表现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蜂蜜味甘、性平和。《本草纲目》说,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蜂蜜质地滋润,可润燥滑肠,清热润肺,缓急止痛。蜂蜜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苹果酸、维生素等成分。因此,在2020春季,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冲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还有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蜂蜜大枣茶是比较好的搭配,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准备干红枣150克,冰糖50克,蜂蜜250毫升,水350毫升。将干红枣挖出核,和冰糖倒入小汤锅中,再加入水,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煮至将水分完全收干。用打蛋器在小汤锅内搅打,将熟透的红枣搅打成红枣泥,彻底放凉后,盛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再倒入蜂蜜用小勺搅拌均匀。饮用时,取2茶匙蜂蜜大枣放入杯中,再冲入温开水搅匀即可。

冬至如何做好养生保健


二、冬至的习俗有哪些三、冬至时节进补的食谱

冬至如何做好养生保健

1、冬至如何养生保健之饮食调理

冬至的饮食不应该那么单一,要搭配得当,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对于一些油腻肥腻的食物应该少吃。冬至养生保健吃八宝粥准没错,八宝粥温热软,有助于健脾温胃,还有一定的滋阴作用。与其有相似功效的食物,还有薏米、大枣、核桃、桂圆、山药等。在平时我们可以煮些糯米红枣粥、小米山药粥等,养生效果非常好。另外,在冬至里,很多人都喜欢吃饺子,一般饺子的馅料是用羊肉、白菜、韭菜、萝卜等,起到温阳的作用。

2、冬至如何养生保健之精神调养

冬至养生保健要注意精神的调养。因为天气的寒冷,所以有些人会因为这样而郁郁寡欢,对于这些小问题,我们不应该让其影响导致自己,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乐趣,不为琐事劳神。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疲劳过度。

3、冬至如何养生保健之适当运动

冬至养生保健中,还应该积极运动,冷运动起来效果更大,运动可以避免寒邪的侵袭,但是冬至的运动强度不需要那么强,适当的运动即可,例如耍太极等之类的,动中求静,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4、冬至如何养生保健之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

5、冬至如何养生保健之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方便时可用中药泡脚,这里有个药方,可以在水中放几片当归、红花、川断及金银花等,可以活血补肾,还可以防止冬天皮肤干燥、皲裂。

6、冬至如何养生保健之定时开窗

天气寒冷,很多人不愿开门开窗,加之现在家庭安装的空调越来越多。在空调房间内,往往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通不良。同时,室内外温差较大,还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1、祭祀: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时节进补的食谱

1、炒双菇。原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2、天麻炖乌鸡。原料:乌鸡1只(约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盐适量,香菜段少许。

做法:乌鸡放入冷水中,烧开,焯去血沫;中药洗净,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好口。把乌鸡放人砂锅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撒上香菜段即可。

小满如何做好中医养生保健


健脾利湿

夏季闷热潮湿,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但应注意,因苦味食物能泻能燥能坚,所以不宜多食。小满之际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较凉,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又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且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起居方面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夏天受寒于身,到了秋天易犯咳嗽。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日长夜短的规律,晚睡早起,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过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令人的运化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清心祛暑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应尽量少食生冷,身体虚寒者以及身患重病者犹应注意。

夏为暑热,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也可适当进食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应吃寒凉、味酸食物,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生冷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在情志方面,因小满时气温升高,阳光较强,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保持心情舒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可多参与一些怡养性情的文艺活动,如下棋、书法、画画等。

在运动方面,可做小满四月坐功,具体方法为:每日凌晨3时~7时,正坐,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举,一手手心向下,用力下按,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可治肺脏邪毒积滞引起胸胁涨满、心颤心慌、面红鼻赤、眼珠发黄、心烦心痛、掌心发热等病症。

和胃养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清明节扫墓如何做好户外保健


清明节将至,它既是农业上生机盎然的一个节气,又是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的关键词还是健康,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把握现在,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

清明祭祖蚊虫叮咬如何用药?

春季天气潮湿,易滋生蚊虫,春季出游时需要注意,少到野外杂草多的地方。不慎被蚊虫叮咬该如何用药呢?

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是指昆虫叮咬皮肤而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由蚊虫、白蛉、跳蚤、臭虫等节肢动物叮咬引起。疹子常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皮肤表现为局部红肿,在疹子中央常可见有叮咬痕迹。自觉瘙痒或奇痒,有时因搔抓继发感染,皮肤出现红线,表示淋巴管发炎,有时局部淋巴结肿大。

治疗措施:一般病情,局部可分别外用0.5%氨溶液、风油精、丁酸氢化可的松膏或艾洛松膏。瘙痒重,皮疹范围广可以内服抗过敏药,如扑尔敏4毫克,每日2~3次;或氯雷他啶10毫克,每日1次;或仙特明(西替利嗪10毫克,每日1次)。

蜂蜇伤

蜂蜇伤是由蜂尾的毒刺或毒液进入人皮肤后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的过敏反应。

1、被马蜂蜇可以在伤口涂上氨水(肥皂水),并服用抗敏和消炎的药物。

2、被有毒的毒蜂蜇

治疗措施:

应该尽快处理伤口,吸出毒汁。如果局部红肿,应该立即检查伤口内有无毒刺遗留,如有,应该小心将其拔出,吸出毒液;可用生理盐水或氨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在咬伤后应尽早采取措施阻止毒素吸收,如结扎止血,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每隔15~20分钟应放松1~2分钟。如果有严重过敏反应,如颜面苍白、血压下降、气促、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及局部多处蜇伤,应尽快找医生救治。

蝎蜇伤

蝎蜇伤严重者将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心慌、口唇面发紫绀、抽搐和精神错乱,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处理措施:立即在肢体伤口近心端扎上止血带,尽快吸出毒汁,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局部可外用0.5%氨溶液,也可外用风油精,或外敷米醋调制的明矾粉及雄黄、枯矾末。

疼痛剧烈时,可用5%苏打液冷敷,如程度甚重,则应由医生解决。若出现严重全身中毒症状,须到医院急诊。

被毒蛇咬伤

清明节,很多人会外出踏青,但走入草丛时最好不要穿浅口鞋和短裤。

治疗措施:一旦被蛇咬伤,应立即在伤口靠心脏一端局部结扎,每隔半小时放松一两分钟,注意不要去吮吸伤口,并且以最快速度前往医院。眼下草地上、宠物皮毛上等都会寄生虫,常见的有螨、蚊子、跳蚤等。被其叮咬后产生毒素也会诱发虫咬性皮炎。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