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食用生姜养生

2019-11-12 │ 如何食用生姜养生 适合春天食用的养生粥

食用味精烹调方法不对会致癌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日常生活中关于饮食养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食用味精烹调方法不对会致癌”,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鲜味剂谷氨酸钠会转变为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钠。由于炒菜时油温一般在150℃-200℃,这会使味精变成有毒性的焦化谷氨酸钠,所以,对于加入味精的“半成品”配菜的烹饪,应以蒸、煮为妥。 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地使用和存放。


m.yS630.Com

有研究声称,摄取过量可能导致胃癌和内其他人类内脏疾病。但根据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发现,只有部分人对味精有过敏反应;他们又利用白老鼠作试验,发现只有部分白老鼠摄取味精后,带有癌细胞和肿瘤。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我们中国人的菜里用得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味精对于改变人体细胞的营养状况,治疗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然而,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使味精失去调味意义,或对人体健康产生副作用。为此,请您在使用味精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90℃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您在上浆挂糊时也不必加味精。


二忌: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三忌: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四忌:用于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五忌:用于甜口菜肴


凡是甜口菜肴如“冰糖莲子”、“番茄虾仁”都不应加味精。甜菜放味精非常难吃,既破坏了鲜味又破坏了甜味。


六忌:投放过量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七忌:用于炒黄菜


炒黄菜即炒鸡蛋。鸡蛋本身含有许多谷氨酸,炒鸡蛋时一般都要放一些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加热后,谷氨酸与氯化钠这两种物质会产生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使鸡蛋呈现很纯正的鲜味。炒鸡蛋加味精如同画蛇添足,加多了反而不美。


味精小知识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吸湿性强,易溶于水,说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显出鲜味。味精还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分解出来的氨基酸,能被人体直接吸收。但是,谷氨酸钠在120℃以上会发生化学变化,有轻微的毒性。


ys630.COm精选阅读

如何食用味精味精有5大禁忌切勿盲目食用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1、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2、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3、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4、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5、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火腿与乳酸饮料同时食用会致癌?


很多人都喜欢用三明治搭配优酪乳当早餐,然而,有报道称,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含有机酸)一起食用,容易致癌。因为,为了保存香肠、火腿、培根、腊肉等加工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腐败及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

营养学专家表示,自然界里的很多食物,包括鱼类、蛋类、蔬菜、肉类中都含有亚硝酸盐,蔬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是4毫克/公斤,豆类更高,可以达到10毫克/公斤。但通常,亚硝酸盐不会蓄积在体内,它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因而,日常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只有当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才会造成中毒,这个剂量为200毫克以上,而正常膳食中即使是在食用了大量用亚硝酸盐做食品添加剂的肉类,也不会超过50毫克。

之所以有亚硝酸盐致癌的说法是因为,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致癌物质。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亚硝酸盐会转变为亚硝胺?这个所谓特定的条件是指,适宜的pH值、微生物菌群和合适的温度等,只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亚硝酸盐就会转变为亚硝胺,但如果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一起摄入,就不会产生亚硝胺。只有摄入大量剂的亚硝酸盐,并且在没有维生素C摄入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而腌制的食品,如果不注意腌制时间和温度以及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短,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因此,专家并不建议经常食用腌制的肉类,酱菜等。隔夜的剩饭菜,咸鱼、咸蛋、咸菜等都应该少吃,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化合物,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新鲜制作的菜。

味精吃多了会伤身?关于味精的真相!


味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之一,但是有很多人都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的产物,认为味精是有毒的。

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聊一聊味精。

味精是什么?

通俗的讲,味精就是用小麦(玉米等粮食)淀粉经过微生物发酵,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提取过程,最终产生的一种氨基酸,叫谷氨酸,并与钠结合形成谷氨酸钠。

鲜味广泛存在于食物当中,主要来自食物中的氨基酸、有机酸、谷氨酸等元素。

尤其蛋白质多的食物中含量更多,比如鱼汤、海鲜,而味精的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跟食物中的谷氨酸一模一样。

有人会跳出来说:味精是经过化学反应后,获得的一种化学物质!

现代食品工业中,味精是用微生物发酵粮食、淀粉等原料生产出来的。这样的工艺和酿酒、制醋类似的。人们不害怕吃醋喝酒,怎么就唯独觉得味精有害呢?

味精的原料是淀粉,它是标准的食物中获取鲜味的过程。

味精会致癌?谣言!

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加热到 120℃ 以上时,可能产生焦谷氨酸钠。这也就是传说中味精致癌的“罪魁祸首”。

只可惜,这纯属自寻烦恼。焦谷氨酸钠并不致癌,只是没有了鲜味。这也就是为什么建议出锅之前,再放味精的原因。

尽管味精已经被证明是无害、无毒的,但是依旧不能放的太多,否则也会让你很难受的,就像是盐吃得太多一样。

吃味精时需要注意几点

1、温度太高时,不宜放味精

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是70℃-90℃;在150℃时,它会脱水,产生结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钠会变为焦谷氨酸。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所以做菜或汤要等临出锅时,再加入味精为最佳。

2、伴凉拌菜时,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

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3、炒肉菜时,不用放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

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4、放醋的食物,不宜放味精

酸性条件下,味精的溶解度低,鲜味效果下降。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5、味精用咸,不用甜

甜味为主的菜里面加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

食用味精要小心, 容易中毒!


味精是我们烹饪的常用调味料,但你可知还是什么菜都能放味精的,有五种菜绝不能放味精。今天不就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吧!

一、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二、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三、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四、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五、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味精的正确使用方法:

味精中含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老年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应该少吃味精。

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甚至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WHO规定1岁以下的儿童食品禁用味精,我国则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食品不得添加味精,所以家长应让孩子多吃天然的鲜味食品。另外,最近有研究认为,长期过量食用味精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顺便说一下,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鸡精并不是从鸡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基础上加入助鲜的核苷酸制成的。由于核苷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故称鸡精。从卫生角度讲,鸡精对人体也是无毒无害的。

科学食用味精,在烹调中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忌高温使用

烹调菜肴时,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科学实验证明,在70℃-90℃的温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话,味精投放应在勾芡之前。根据高温不应放味精这个道理可以得知,您在上浆挂糊时也不必加味精。

2、忌低温使用

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晾凉后浇在凉菜上。

3、忌用于碱性食物

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所以烹制碱性食物时,不要放味精。如鱿鱼是用碱发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4、忌投放过量

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用味精并非多多益善。

小贴士:

每日食用味精不可过量。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克,否则,就可能产生头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过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导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的病人应慎重食用。

味精的危害味精有5大禁忌切勿盲目食用


味精,又名“味之素”,学名“谷氨酸钠”。成品为白色柱状结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和食盐。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1、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2、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3、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4、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5、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过夜白菜会致癌


专家建议,新鲜蔬菜尽量现炒现吃,有剩余可在低温下存放(如冰箱中),但时间不宜过长。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等抵抗力是十分必要的。怎样才能吃的健康又安全呢?生活家贴别推出冬季饮食保健系列文章,为您贴身定制冬季健康饮食。

人们在外就餐后,免不了会将没吃完的菜带回家,但剩菜不能过久存放。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王文芳提醒人们,剩菜经过长时间盐渍能产生亚硝酸盐,特别是一些绿叶蔬菜,其中尤以大白菜为最。而亚硝酸盐可导致食物中毒,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可反应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实验证明,各种蔬菜加热后在放置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含有亚硝酸盐,而且放置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越高。但在低温下存放比在室温下存放,亚硝酸盐的含量要少得多。冬储的大白菜和土豆焖煮后未经放置就含有亚硝酸盐,常温隔夜存放一天后,含量更高,远远超过其他蔬菜。

据有关资料显示,10起食物中毒事件,就有8起与亚硝酸盐有关。为减少摄入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一科的马朝晖副科长就打包剩菜的存放和食用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将剩菜用干净密闭的容器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剩菜最好在56个小时内吃完;凉菜易滋生细菌,不宜打包;鱼类加热四五分钟即可,以免营养素流失过多;肉类加热时放点醋,既提高了营养价值,又利于人体吸收;淀粉类食品最好在4小时内吃完,否则寄生的葡萄球菌在高温下也无法分解。

另外,吃剩菜时应多食用抑制亚硝胺形成的食物,如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抑制胃中的硝酸盐还原菌,使胃内的亚硝酸盐明显降低;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阻断亚硝胺的形成;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由于维生素C可防止胃中亚硝胺的形成,还有抑制亚硝胺的突变作用。

​可乐里放味精会怎样


 可乐是属于碳酸饮料,深受光大年轻人士的喜欢,由于其刺激,口感好夏季也是解暑的好选择。平时有些人会自己搭配一些饮料的喝法,如红酒加雪碧,红酒掺和啤酒一起喝,这些都被广泛食用。可是,最近在网上有人传可以用可乐加味精的做法。那么,可乐里放味精会怎样?能食用吗?

可乐加味精等於春药(兴奋剂)?保力达B加苹果西打效果同春药(兴奋剂)?针对这些网路谣言,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林杰梁医师指出,以上两种饮品混掺的喝法,确实能够达到振奋、提振精神的作用,但若当成春药来致使人产生迷幻,根本是无稽之谈。营养师谢宜芳亦表示,若真能当春药使用,那麼相关社会案件可能早就氾滥了! 林杰梁进一步说明,由於可乐本身内含咖啡因,加上味精具有将蛋白质分解成胺基酸效果,所以会引起些微兴奋,使得付诸劳力或夜晚加班的民众,达到振奋精神的效果;而保力达B为抗压力的维生素(水溶性B群),除了能够解除压力,在半夜喝,也能有提神的作用,其效果与蛮牛等提振精神的饮料相当。林杰梁强调,饮用上述两种搭配饮料,完全不会引起类春药的相关反应,民众不需要多心。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营养师李青蓉则指出,由於味精内含麸胺酸,会转换成神经传送物质,造成心悸、心跳加速的现象,她并且举例,像不常吃中国菜的外国人,部分在吃中国菜后,会引起「中国餐厅症候群」,即因为不常食用味精,而产生不适应,身体会出现发红、发热等状,严重一点,脖子后面还会有麻的感觉。 所以,如果是容易对味精不适应的人,喝了加有味精的饮料,尤其是掺入含有像可乐一样内含咖啡因的饮品,可能就会有类似兴奋的情形,不过这与春药有相当大的差别。 而对於保力达B加苹果西打的说法,保力达公司表示,该产品为药酒,因内含的中药,须靠酒精行气,可以达到提神的效果,加上苹果西打应该只是比较顺口而已,不会有其他不良效果。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可以知道了,可乐里放味精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学不健康的,有时甚至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大家一定不要轻信一些不科学的,没有根据的胡乱搭配,以免伤害身体。一样要注意饮食安全问题,毕竟与身体健康有关。

鸡蛋味精能否一起食用


我们知道鸡精和味精性状相似,作用也相似,很多人喜欢在做菜的时候加入鸡精和味精。但是在炒鸡蛋的时候,专家们并不建议我们放味精,因为鸡蛋可能会和味精进行相应的反应,产生有毒的物质对人体造成健康威胁。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那么,鸡蛋味精能一起食用吗?

一、炒鸡蛋最好不要放味精。

鸡蛋含有大量谷氨酸及一定的氯化钠,这两种成分加热后,合成一种新物质——谷氨酸钠,这种物质有纯正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如果炒鸡蛋再放入味精,不仅不会增加鲜味,还会破坏鸡蛋的自然鲜味,同时也会使鸡蛋本身的谷氨酸钠被排斥,所以炒鸡蛋本身具备了鲜香味和营养成分,再加入味精没有必要,因为炒鸡蛋本身就很鲜,放味精就不是味了放上味精就变得不是正味了,因为鸡蛋和味精放一起容易产生一种毒素我觉得不能放。

二、不宜放味精的菜

1.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2.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3.甜味菜不能放味精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

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4.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

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5.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蔬菜的各种烹调方法大比拼 烹调蔬菜的原则


烹调蔬菜的方法

1.炒

烧热油,炝锅,加入蔬菜翻炒,熟了立刻盛出。优点是各种蔬菜都可使用,炒后蔬菜体积大幅度缩小,能帮助一天吃到一斤蔬菜,营养素损失率相对较低。缺点是需要较多的油才能达到较好的口感,对健康不利。如果烹调时没有控制好油温,油脂过热会产生致癌物。

2.炖

烧热油,炝锅,加入蔬菜,翻炒后再加少量水,盖锅盖把蔬菜焖熟。优点是蔬菜比较进味,质地柔软,体积缩小,适合大量吃蔬菜。缺点是只能用于耐煮的土豆、胡萝卜、萝卜、豆角、冬瓜等,营养素损失率偏高,有油烟污染问题,用油量也偏多。

3.蒸

蔬菜直接上锅蒸,或用米粉、玉米粉、小麦粉、黄豆粉先拌一下再蒸。蒸的时间按不同蔬菜的质地,从3分钟到30分钟不等。优点是没有油烟,营养素损失最少,烹调后体积缩小适合大量吃蔬菜,非常少油,只要在调味汁中加一点香油或芝麻酱就可以了。唯一的麻烦是需要熟悉各种蔬菜蒸制的最佳时间,比如绿叶菜,三五分钟之内就要取出,绝对不能久蒸,否则口感不好。

烹调蔬菜的方法


4.焯煮

蔬菜直接放入沸水中,按照蔬菜质地、数量和火力大小,半分钟到两三分钟后捞出,摊在盘子上晾凉,然后用自己喜欢的调味汁拌着吃。无论蒜泥香油,芝麻酱汁,腐乳汁,还是辣椒酱,均可。优点是没有油烟,蔬菜体积缩小适合大量食用,少油,还能去掉一半以上有机磷农药和草酸。缺点是一半以上的可溶性营养物质溶解到水里,包括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2、类黄酮、硫甙类抗癌物质等。此外,蔬菜熟后颜色较暗,如果菜叶比较老,焯后吃起来比较塞牙。

5.白灼

白灼和焯煮类似,但餐馆做法是在水里先加少量油和盐,让菜颜色保持油亮。它和焯煮的区别是要起油锅,烧热油和豉油、生抽等,然后一起淋在焯过的菜上面、比如白灼芥蓝、白灼菜心等。白灼法的营养素损失率和焯煮法一样,可溶性营养物质损失大,而不溶性营养素保留率高。至于吃进去多少油,要看最后浇上的调味汁中放了多少油。

烹调蔬菜的方法


3.开汤下菜: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蔬菜应尽可能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2分钟后再拌,也可用带油的热汤烫菜。用沸水煮根菜类蔬菜,可以软化膳食纤维,改善其口感。(萝卜、辣根、荠菜、甜菜根等)

4.炒好即食: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使用,连汤带菜吃;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因为营养素会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有就是因为细菌的硝酸盐还原作用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烹调蔬菜的方法


6.油煮

(包括用各种肉汤鸡汤):先放一小碗水(200-250克)煮开,加一勺香油(8克),然后把绿叶蔬菜(300克)放进去煮两三分钟。水不多,不能淹没蔬菜,但蔬菜只要翻两下就能受热,本身还能出水,所以无需太多水。煮好之后,按自己的喜好加点调料就行了。优点是煮菜时最后放盐可减少营养素损失;汤全喝掉,所以溶在汤里的营养不会浪费,只有少量的加热损失。只要控制煮菜时间不过长,营养素损失率低于焯煮法。和无油焯煮法相比,油煮菜放了少量油或使用肉汤鸡汤,使蔬菜口感滋润,颜色明亮,牙口不好的老人孩子都容易接受。和油炒菜相比,这种方法完全不产生致癌物,也能省油。因为只需放一小勺油就可以煮一大锅菜,而一小勺油无法炒出一盘好吃的菜。因此这种方法很值得推荐。

7.生吃

蔬菜洗净,直接加自己配合的调味料或沙拉酱来拌。优点是简便易行,而且营养素和保健成分完全没有损失。缺点是蔬菜体积得不到缩小,一天吃一斤菜的目标难以实现。从用油量来说,少量的蔬菜就要用很多沙拉酱(脂肪含量40%~80%不等)或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等来配合。需要提醒的是,和上述各种烹调方法相比,生吃法的安全性最低,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较大,有些敏感人群可能会感觉肠胃不适。

烹调蔬菜的原则

1.先洗后切:流动水清洗蔬菜,洗净后切菜,不要将蔬菜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否则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流失过多。

2.急火快炒: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用油急火快炒,加热温度为200℃-250℃,这样可使蔬菜组织内的氧化酶迅速变性失活,防止维生素C因酶促氧化而损失,还可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据测定,叶类蔬菜用旺火速炒的方法,可使维生素C保存率达到60%-80%;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可保留76%~94%。(如,豆瓣菜、冬寒菜、芥蓝等)。

蔬菜的各种烹调方法大比拼,烹调蔬菜的原则!


蔬菜不仅仅限于绿叶蔬菜,蔬菜还分很多种,各种蔬菜的烹调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对比蔬菜的各种烹调方法很重要。下面我们来看看蔬菜的各种烹调方法有什么特点吧。

烹调蔬菜的方法

1.炒

烧热油,炝锅,加入蔬菜翻炒,熟了立刻盛出。优点是各种蔬菜都可使用,炒后蔬菜体积大幅度缩小,能帮助一天吃到一斤蔬菜,营养素损失率相对较低。缺点是需要较多的油才能达到较好的口感,对健康不利。如果烹调时没有控制好油温,油脂过热会产生致癌物。

2.炖

烧热油,炝锅,加入蔬菜,翻炒后再加少量水,盖锅盖把蔬菜焖熟。优点是蔬菜比较进味,质地柔软,体积缩小,适合大量吃蔬菜。缺点是只能用于耐煮的土豆、胡萝卜、萝卜、豆角、冬瓜等,营养素损失率偏高,有油烟污染问题,用油量也偏多。

3.蒸

蔬菜直接上锅蒸,或用米粉、玉米粉、小麦粉、黄豆粉先拌一下再蒸。蒸的时间按不同蔬菜的质地,从3分钟到30分钟不等。优点是没有油烟,营养素损失最少,烹调后体积缩小适合大量吃蔬菜,非常少油,只要在调味汁中加一点香油或芝麻酱就可以了。唯一的麻烦是需要熟悉各种蔬菜蒸制的最佳时间,比如绿叶菜,三五分钟之内就要取出,绝对不能久蒸,否则口感不好。

4.焯煮

蔬菜直接放入沸水中,按照蔬菜质地、数量和火力大小,半分钟到两三分钟后捞出,摊在盘子上晾凉,然后用自己喜欢的调味汁拌着吃。无论蒜泥香油,芝麻酱汁,腐乳汁,还是辣椒酱,均可。优点是没有油烟,蔬菜体积缩小适合大量食用,少油,还能去掉一半以上有机磷农药和草酸。缺点是一半以上的可溶性营养物质溶解到水里,包括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2、类黄酮、硫甙类抗癌物质等。此外,蔬菜熟后颜色较暗,如果菜叶比较老,焯后吃起来比较塞牙。

5.白灼

白灼和焯煮类似,但餐馆做法是在水里先加少量油和盐,让菜颜色保持油亮。它和焯煮的区别是要起油锅,烧热油和豉油、生抽等,然后一起淋在焯过的菜上面、比如白灼芥蓝、白灼菜心等。白灼法的营养素损失率和焯煮法一样,可溶性营养物质损失大,而不溶性营养素保留率高。至于吃进去多少油,要看最后浇上的调味汁中放了多少油。

6.油煮

(包括用各种肉汤鸡汤):先放一小碗水(200-250克)煮开,加一勺香油(8克),然后把绿叶蔬菜(300克)放进去煮两三分钟。水不多,不能淹没蔬菜,但蔬菜只要翻两下就能受热,本身还能出水,所以无需太多水。煮好之后,按自己的喜好加点调料就行了。优点是煮菜时最后放盐可减少营养素损失;汤全喝掉,所以溶在汤里的营养不会浪费,只有少量的加热损失。只要控制煮菜时间不过长,营养素损失率低于焯煮法。和无油焯煮法相比,油煮菜放了少量油或使用肉汤鸡汤,使蔬菜口感滋润,颜色明亮,牙口不好的老人孩子都容易接受。和油炒菜相比,这种方法完全不产生致癌物,也能省油。因为只需放一小勺油就可以煮一大锅菜,而一小勺油无法炒出一盘好吃的菜。因此这种方法很值得推荐。

7.生吃

蔬菜洗净,直接加自己配合的调味料或沙拉酱来拌。优点是简便易行,而且营养素和保健成分完全没有损失。缺点是蔬菜体积得不到缩小,一天吃一斤菜的目标难以实现。从用油量来说,少量的蔬菜就要用很多沙拉酱(脂肪含量40%~80%不等)或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等来配合。需要提醒的是,和上述各种烹调方法相比,生吃法的安全性最低,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较大,有些敏感人群可能会感觉肠胃不适。

烹调蔬菜的原则

1.先洗后切:流动水清洗蔬菜,洗净后切菜,不要将蔬菜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否则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流失过多。

2.急火快炒: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用油急火快炒,加热温度为200℃-250℃,这样可使蔬菜组织内的氧化酶迅速变性失活,防止维生素C因酶促氧化而损失,还可促进胡萝卜素的吸收。据测定,叶类蔬菜用旺火速炒的方法,可使维生素C保存率达到60%-80%;维生素B2和胡萝卜素可保留76%~94%。(如,豆瓣菜、冬寒菜、芥蓝等)。

3.开汤下菜: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蔬菜应尽可能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2分钟后再拌,也可用带油的热汤烫菜。用沸水煮根菜类蔬菜,可以软化膳食纤维,改善其口感。(萝卜、辣根、荠菜、甜菜根等)

4.炒好即食: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使用,连汤带菜吃;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因为营养素会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有就是因为细菌的硝酸盐还原作用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味精的危害每日食用的味精居然这么多危害


如今味精亦或是鸡精都成为我们生活中烹饪美食必不可少的调味料,而且,现在大家对鸡精或是味精的说法褒贬不一,有人说,在添加剂里,只有味精无害,而且很有营养,甚至要多多益善。但其实不然,鸡精或是味精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小编要提醒那些爱吃鸡精、味精朋友,一定要注意慢慢减少食用量了!

味精的发明

其实,古代就有味精了。只是古代不叫味精而是叫海草粉。在明朝的时候,中国的厨师就使用一种海草粉当做调味品,烧菜时加进去,令食物味道浓郁。直至1908年,东京大学教授池田菊苗博士研究发现:原来这种海草粉里含有的谷氨酸盐,是令食物味道浓郁的秘密。于是他把这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形成结晶体,称作味之素,我们中国人称作味精。日本商人马上拿了这个发现去赚钱,第二年就有味精在市面出售。

是谁发现味精有害呢?

有一个美国医生在纽约一家中国餐馆吃饭之后,感到身体麻痹,从颈后部开始,一直伸延到手臂和背部、臀部,同时他感到全身软弱,心跳加速,这些症状维持了大约两个钟头。这个医生发现他的许多朋友也是吃过中国菜之后,出现类似的不适症状。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美国一份医学学报提及此事。

他的信发表以后,陆续有许多人投函撰文说有类似的经历,有人提出那些症状可能是由味精引起。是的,中国餐馆里使用了大量味精来调味。这些症候被称为中国餐馆症。多个医生和科学家做过试验,发现有些人吃了含有味精的食物,会产生中国餐馆症。

从此,中国餐馆症令有些西方人谈虎色变。有些人对味精特别敏感,例如有些患哮喘者吃味精后病情恶化。会出现了各种中国餐馆症,再过12-14小时之后就会有哮喘发作,有些哮喘病人因为情况严重而要送到院抢救,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可能死亡。

澳洲医生也曾经医治过一些哮喘病人,就是这样以急性病入院的。中国餐馆症以及中国餐馆哮喘症,与食用的味精的重量无关;无论是每日吃6克,还是1.5克,都可能出现这种味精症候群。

急性味精中毒的症状是面部充血、热辣辣或烧灼的感觉、舌根肿胀;心跳反常或加速、晕眩、头痛、偏头痛、颈部僵硬,肌肉收缩、作呕、失眠、肠胃不适;皮肤刺痛、颈痛、臂痛、胸痛;上肢酸软、情绪低落;哮喘恶化、咳嗽等。而慢性味精中毒会导致下列情况发生:

妨碍胎儿发育,令后代畸形

美国科学家在一次兔子实验里,把兔子分为四群。第一群兔子10雌4雄,所有的雌兔一连27天吃了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味精,而雄兔不吃。后来雌兔怀孕;两只雌兔子宫里有变质胎儿,后来小产,产下畸形死胎;另外两只后来怀孕,正常生产,但小兔四肢有多种畸形残缺、生长迟缓。

第二群兔子4雌2雄,全部吃了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味精。有两只雌兔怀孕,产生畸形小兔,出生后不久都死掉,骨骼变形,多个器官萎缩。

第三群兔子6雌1雄,全部吃了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味精。雄兔睾丸萎缩,雌兔产下的小兔身体全部多重残缺。第四群兔子6雌8雄,作为对照;由于不吃味精而没有以上情形。


破坏遗传因子、影响生殖力,而且幼年时看不出来

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及1971年,和1975年的三次小鼠实验中发现,如果母鼠吃了味精,那么产下的幼鼠长大后纷纷内分泌失调。这三次实验又发现,小鼠出生后不久一连10天用皮下注射法打进相当于每公斤体重2.2~4.2克的味精,后来在40日大时杀死剖尸检验,结果发现这些小鼠体重减少、睾丸及卵巢坏死,肾上腺及甲状腺重量减少,前大脑垂体内的生长激素及促黄体发生素水平下降。结果两性的老鼠长大后生殖都有问题:雌鼠怀孕较少,产生的小老鼠体积特别小;雄鼠能育性亦大减。

加重过敏性鼻炎、加重过敏性哮喘

中国医生发现,许多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病人,在停止食用味精之后,其症状不治而愈。

导致肥胖症

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的一次实验中,一群老鼠在出世后开头10天用皮下注射方式把味精打进体内,结果长大后纷纷痴肥——附睾脂肪垫重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脂肪质细胞数目下降。

此外,这群老鼠长大后与对照的另一群比较,体内较大型的细胞对于肾上腺素的脂解作用反应特别差,但是对胰岛素的抗脂解作用反应却特别厉害。负责研究的专家认为味精造成肥胖症,原因是味精改变了细胞对肾上腺素及胰岛素的反应,令在脂肪质里的脂类成分增加。

美国科学家在1974年的一次实验中,发现幼年老鼠长期吃了含1%-2%味精的食物之后,断奶时体重比对照那一群较高。在1997年的一次实验中,一组老鼠在出世后开头10天用腹膜注射法打进相当于每公斤体重4克的味精,结果发现长大后生长畸形、内分泌反常、行为反常,其中大部分尾部自动裂开,全部明显又矮又痴肥,雌鼠比对照的另一群卵巢小、子宫小、脑下垂体小。另一组老鼠同样在出世后开头10天打进了同样分量的味精,但分5次注射,结果上述典型的味精遗害轻微很多。

造成永久性脑部创伤

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的一次老鼠实验里,把65只10-12日大的老鼠,一次性喂食不同分量的味精,包括每公斤体重0.5克、0.75克、1.0克、2.0克,其中有10只没有吃味精,作为对照。喂食后3-6小时,所有的老鼠用灌注法杀死,结果发现吃过味精的54只老鼠之中,有51只老鼠的脑神经细胞纷纷坏死,而坏死的比率正好跟味精服量成正比。该次实验还发现,若味精与糖精同吃,脑部受损加倍严重。

破坏视网膜,影响视力

在1960年的一次实验里,美国科学家用腹膜注射的方法,把味精打进幼年老鼠体内,分量为每公斤体重3.2克,结果发现那些老鼠视网膜中毒受损。

在1967年的一次实验里,美国科学家在一群老鼠出生后1-10日,用肠道外注射法把相当于每公斤体重2.2-4.2克的味精10次打进体内,结果视网膜全部毁坏。

在1969年一次实验里,一些1-10日大的老鼠被一次皮下注射每公斤体重4克的味精,然后分别在30分钟到48小时之后被杀,结果发现视网膜严重损毁——处处有神经枝状突起,还有神经细胞逐渐坏死。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食用味精烹调方法不对会致癌》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如何食用生姜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