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健康养生

2021-05-24 │ 一定要健康养生 女人一定要养生

今天小暑!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养生一定要记住这四点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您是否正在关注养生常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今天小暑!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养生一定要记住这四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暑少动心平和,游泳瑜珈太极歌。

苦瓜果蔬粥汤品,规律休眠情绪稳。

夏练三伏百步走,避暑胜地好旅游。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之小暑

小暑的气候特点: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此时天气虽热,但未达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作“小暑”。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进入小暑,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则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总的来看,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就是天气炎热,降雨增多。

小暑的养生要点:

1、小暑宜少动多静

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要掌握好度,避免强度过大。

2、小暑宜避暑防病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小暑的卦象正是“遁”。遁是退避、隐居的意思,正如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防中暑——在小暑时节,如果强烈的阳光照射过久,红外线会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就容易发生中暑。此外,外界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汗液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和盐大量排出,当得不到及时补充时同样可能中暑。而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持续的闷热使体内热量不能发散,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夏天要避热、防中暑,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要少到户外活动。

防心衰——进入高温天气,心脏排血量以及各脏器供氧能力减低,心脏有疾病者易引发心衰,最初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此后随病情加重,对活动的耐受力也越来越差;到晚期,病人只能卧床休息。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易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所以说,进入高温天气一定要注意养“心”。

防湿潮——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时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

3、小暑宜调养饮食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节气恰在初伏前后,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清热祛暑,宜多食用荷叶、土茯苓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多食西瓜、黄瓜等蔬菜和水果。也有人将小暑节气的饮食概括为“三花三叶三豆三果”。“三花”指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三叶”是指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三豆”是指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以上都是消暑佳品。

4、小暑宜量力运动

小暑时节应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游泳、瑜伽等运动。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都应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游泳可谓是最适合盛夏的运动,不仅可健身,而且还消暑。游泳可防治颈椎、腰椎疾病,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在炎热的天气中,瑜伽可以平和人因炎热而烦躁不安的心情,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所以在小暑时节,常做瑜伽有助于帮助舒缓情绪,达到少动多静的养生要点。

食谱推荐:葡萄汁

【配料】鲜葡萄汁1500毫升。

【做法】葡萄汁以文火煎熬,浓缩至稠粘如膏,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冷却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代茶饮。此方润肺治虚、增强消化功能。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鹤

编辑:李娜

小编推荐

小暑养生,过“六关”喝“三汤”,健康一整夏!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暑,热也,小暑即为小热,盛夏已经来临,天气开始炎热,“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正值初伏前后,空气湿度逐渐加大,天气由干热转为闷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中医认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明显,夏季养生的关键词是清燥解热,养生一定要过六关、喝三汤,健康一夏! 

过六关

第一关:湿热关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养,以防咳嗽、气管疾病的反复发作。而对于体质湿热者来说,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显得黄而臭。

【对策】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也是以清湿热的清凉饮料。同时,还要注意调节好房间中的湿度,多开窗通风。

第二关:饮食关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气影响,食欲不振,则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专家建议,夏季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对策】适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这类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鱼,少食红肉。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第三关:养阳关

暑天易伤气,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出汗过多、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人就容易伤津脱液;免疫机能一旦下降,感冒、肠胃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脏功能容易混乱。

【对策】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且房间内外温差不能太大。室温保持在27℃,不宜太低。总之,夏季要在一个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

第四关:情绪关

夏日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激动,导致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发作。此外,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需引起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联。

【对策】有意识地调节情绪。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第五关:睡眠关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根据中医的说法,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易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提高。

【对策】保证足够的睡眠,早睡早起。这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的高质睡眠。

第六关:健身关

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由于夏天出汗多就懒于运动了。其实夏日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不应在阳光下运动。同时,由于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对排毒有好处,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对策】短距离的游泳、瑜伽、太极等是最适合酷暑时节的运动,可以起到平心静气、缓解压力的作用。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山楂片若干、酸梅50克,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陈皮健脾开胃,绿豆清热解毒。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绿豆最好也浸泡12小时,然后加入小量陈皮一并煮粥即可。

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50克,白糖适量。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的功效。

小暑一过,一日热三分,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你准备好以健康的生活方式迎接新一轮的热浪了吗?过六关,喝三汤,让你健康一整夏!

素材来源:云南中医

编辑:ZHFDA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小暑养生,这3件事一定要知道哟,早知道早受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到了小暑的节气。小暑一般在公历的7月6、7或8日,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此时正值夏季最热的时候,很多地方气温甚至会高达40摄氏度,堪称“盛夏”。同时这一时期湿度大,高温加高湿度,让人感到窒息。这种天气,容易引发很多疾病,那么如何顺应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更加科学地安排日常生活和膳食呢?

首先:养生重点突出---心静,注重养心、平心静气,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古书《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说的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的情致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这个季节主张一个“平”字,本来天就热,就不要有过激之处,比如大喜大悲,以免心神受损涉及其它脏腑。

其次:起居注意---防暑,小暑之后,盛夏酷热降临,人们很容易中暑,健康避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避免身体中暑: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夏天日长夜短,夜间蚊虫叮咬,很多朋友夜间入睡比较难,早晨醒来的比较早,不仅睡眠时间短,而且睡眠质量也不高,建议大家每天要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可以弥补夜间睡眠不足,另外,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此时若能来个午睡,放松静养一下是极好的事情。

再者:饮食注意---卫生且清淡,夏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峰期,因此食物干净卫生方面一定要注意。夏天炎热、潮湿的气候,使人体的脾胃受阻,出现四肢无力、精神萎靡、恶心出汗、大便稀溏、舌苔厚腻,甚至有低热等。在饮食上要清淡,少食油腻。可用薏苡仁、白扁豆、荷叶煮粥吃。多食薄荷、生姜、荷叶、陈皮等醒脾的食物。可以适当吃些瓜类食物,民间自古便有“夏吃瓜”之说。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以帮助排除毒素,又清淡可口,是适合夏季降温防暑的好食物,而且又是当令蔬菜。

值得注意的是:夏天人们出汗较多,能量消耗较大,这时应注意避热解暑,防止水分、无机盐,特别是优质蛋白的流失,鸡蛋、牛奶中含有的都是优质蛋白,可以适量多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想肾脏罢工 医生说的这四点一定要注意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不出事的时候,一切好好的。一旦出事,经济上的代价不说,身体和精神上受的折磨真的是一把心酸泪。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存。并且肾病发病年龄正在走低,二、三十岁的透析患者比比皆是。形势如此严峻,肾脏面临的危情远比我们能想到的更多更可怕。肾脏出现这些早期症状,说明你的肾脏可能就要罢工了。

高血压

经常会出现头痛、眼花、头晕等,血压异常升高。经常测血压是是否必要的。有的人由于长期血压高,并没有明显症状,而这样的现象其实更有患上大病的风险。

肢体浮肿

通常情况下是晨起眼睑水肿,过一段时间后会消失。严重的会出现在双脚踝内侧,双下肢。如果日常生活过于劳累浮肿更加明显,休息后有所好转。

尿泡沫多

大部分人的尿里都有产生过泡沫,就是多少的差别而已。而如果肾脏出现问题,会使体内的大量蛋白质漏到尿液中,使得出现的泡沫,量多泡小不易散。

尿量突增骤减

如果是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下,没有缺水,大量饮水等情况下,小便时发现尿量突然增加或突然减少,多数是肾脏和泌尿系统出现问题。

不想肾脏罢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首先,如果有发现上述四种症状吗,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因为没有什么疼痛感不适感而放任疾病去发展。

这4点建议,医生和医生的朋友都在做,希望你也别落下。

01不乱吃药

是药三分毒。普通感冒,吃药,一周才好,不吃药,靠自身免疫力,7天也好了。长期服药,大量服药,对肾脏的伤害是很大的。治病吃药,要吃对药才行,不能瞎吃。

0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保持均衡饮食,不挑食,水果蔬菜鸡鸭鱼肉等,都吃点,不要吃太咸太油。早睡早起,不熬夜。熬夜对人体的伤害太大了,不仅仅是伤肾,可以长期熬夜可以等同于慢性自杀。

03保持锻炼

一胖百病生。保持锻炼的习惯能够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形体,改善精神面貌,提高身体抵抗力。不爱锻炼,又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是各种疾病最爱关顾的。

04预防感染

感染是一件很烦人的事,小感冒,各种炎症等。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却能诱发重大疾病。也是各类疾病反复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

今天寒露,养生要点记住这五条!


寒露天凉露水来,落叶惆怅感伤怀。

甘淡滋润益脾胃,防燥润肠养娇肺。

多吃枣莲鸭鱼肉,登高养阳心神怡。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之寒露

本期专家

张文风,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脾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胆囊炎等内科疑难杂症。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今年的寒露是在10月8日这天。

寒露的气候特点

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如俗语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的养生要点

早睡早起 朝盐晚蜜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究其原因就与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为避免血栓的形成,人们的起居时间就应当做相应的调整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开始,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在寒露时节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适时添衣 重在暖足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以及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换季穿衣服不可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时节,要注重脚部保暖, 以防“寒从足生”。因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可以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灸脐养秋 养阴防燥

寒露时节脾胃常会受寒而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此时就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进行防治,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此法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适当养胃 多加运动

寒露之后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首先要注意保暖,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如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另外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发展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注意情绪的健康,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寒露时节也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只有恰到好处的运动才会使身体得到锻炼。

调节情志 扫除抑郁

由于寒露时节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寒露时节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食谱推荐

拔丝山药

【配料】山药500g、白糖、植物油、清水、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山药削皮洗净,切成滚刀块,备用。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把山药放入油内炸透,至金黄色,捞出,控净余油。用清水将白糖化开,用慢火炒至白糖由稠变稀,能拔丝时,倒入山药,离开火眼,颠翻炒匀,使糖汁完全粘在山药上后,倒在抹香油的盘子内即可。

【功效】养阴益气,补脾肺肾。

白果萝卜粥

【配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g,糯米100g,小米50g,白糖50g。

【做法】糯米和小米分别淘洗干净。白萝卜洗净切丝,放入滚水中汆烫断生,捞出备用。锅中放入淘洗过的糯米、小米和白果仁,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继续熬煮,待糯米煮开花后加入绵白糖转小火继续熬煮5分钟。加入焯煮过的萝卜丝继续熬煮5分钟即可出锅。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薏仁猪脚汤

【配料】薏仁30g,干净猪脚一只约半斤,黄酒、盐、葱、姜、胡椒粉、酱油等酌量备用。

【做法】薏仁碾碎,猪脚洗净剁块与薏仁一同放入砂锅,加黄酒、姜及清水1500ml,盖好;先用猛火煮滚,除去汤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约2小时;待猪蹄烂熟后,依次加入盐、酱油、葱、胡椒粉。

【功效】健脾益胃,利湿、壮腰膝。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鹤 李开宇 张添怡

编辑:李娜

发高烧一定要打退烧针?医生说:正确退烧,记住这三步!


天气寒冷,感冒发烧的小孩又多了起来。

当孩子发烧体温超过38.5℃甚至39℃以上,吃退烧药效果不理想的时候,父母们就开始慌了:怎样才能快速退烧?高烧不退会不会把脑子烧坏?

一般来说,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边心急如焚,一边心存疑问,立马带着小孩上医院,见到医生就让打退烧针……此情此景,某些父母一定感到非常熟悉。

发烧就一定要打退烧针吗?今天跟着养生君来重新认识一下退烧针。

首先,关于发烧有一个传统误区,就是大家常说的“烧坏脑”,这其实是指生长发育受阻,引起运动和精神发育障碍等,一般的发烧不会“烧坏脑”;

就算发烧引起高热惊厥,只要热退7天左右复查脑电图,如果正常,也不会对生长发育造成太大的影响,通常只有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炎等脑炎、脑膜炎引起的发烧才会“烧坏脑”。

其次,很多儿科医生,在面对父母要求打退烧针的时候,会对退烧针多做一些解释,一般不主张给孩子打退烧针,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儿童,能吃药尽量吃药。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目前临床中所使用的退烧针主要是氨基比林,这类退烧针对骨髓和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可能会诱发急性血溶性贫血、皮疹等;如注射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

因此,盲目依靠退烧针退烧的方式,就像“以毒攻毒”,暂时性的退热作用,可能对儿童身体带来更大的不利。

那么,孩子感冒发烧时怎么正确退烧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钱蔚珍对父母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如果孩子精神好,不用急着跑医院,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尤其晚上,跑去急诊,如果急诊病

夏季洗澡有讲究 一定要注意这3点


洗澡,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早晨起床用热水洗澡,可以振奋精神,晚上睡觉前在温水里泡一泡,可以安然入眠,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人体每天要排出大量的汗水,洗个澡可以去除这些污垢,使皮肤保持清洁,有效地调节体温,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人的疲劳。

洗澡在什么时候进行有讲究

1.若在睡前洗澡,则一天的积污都可一冲而净,消除了疲劳,带着干净的身体入睡,可使睡眠质量提高

2.早晨洗澡也很好,不仅洗后头脑清醒精神振发,甚至一天里都能气爽心朗,精力充沛,办事效率高

3.在大热天当汗流得多时洗个温热的清水澡(不用肥皂),可收到取凉的效果

夏季洗澡是很多人都喜欢做的事,正确洗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温

夏季洗澡水温可以由个人体质决定,体质较好的人在夏季可以洗冷水澡,以增强体质,但是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温最好也不要低于10℃。对于体质偏弱的人或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的患者来说不宜洗冷水澡,要知道,冷水澡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热水澡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腻,洗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为最佳。

2.次数

夏季人体汗液分泌旺盛,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一般年轻人在夏季可以每天一次,老年人由于皮脂腺分泌减少,可1~2天洗一次,洗澡次数太多,把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等,皮肤的抵抗力减弱了,反而容易得病

3.时间

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最好保持在15~30分钟,时间过长会导致心脑缺氧、缺血等危险隋况

有人以为夏天用冷水洗澡会凉爽,结果却正相反,这是什么道理呢

1.冷水浴是通过低温对人体的刺激,提高人体抗寒能力、抵抗疾病、增强体质的手段,也是锻炼人们意志、勇气和毅力的好方法,冷水刺激皮肤时可使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使皮下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血流流向内脏,心跳加快,新陈代谢加强,热量增多,以保证身体适应寒冷刺激的需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人体对气候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人体对各种疾病诸如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等疾病的抵抗能力,但是,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洗澡方法,不但达不到洗冷水澡的目的,而且还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应有的损害

2.在人的皮肤上有许多汗毛孔,天热的时候,它会排出很多汗水,把人体里多余的热带出去。当你用温水洗澡的时候,汗毛孔都张开了,身体里的热量散发得快,洗完澡以后,就会觉得浑身凉快,如果用冷水洗澡,汗毛孔碰到冷水会缩起来,使汗水排不出来,身体的热反而散发不出来,结果洗的时候挺凉快,一离开水,就会觉得周围温度高,身上热烘烘的。所以在夏天,最好用温水洗澡

夏季洗澡禁忌

1.忌水温过高

大家知道,身体为了散热,就要出汗,皮下毛细血管就要扩张,如果把身体全部浸泡在热水中,汗就无法排出,使体内的热量越来越高,人体为了排热,就会有更多的血液进入毛细血管,这样使输入大脑的氧气减少,心跳加快,人们就会感到头晕,严重者会昏迷,甚至死亡2.忌饱餐后洗澡

此时洗澡全身表皮的血管会因受热而扩张,血液就会流向四肢,胃肠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从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但是也不应在空腹时洗澡,因为洗澡时会消耗很多能量,很容易造成低血糖休克

3.洗澡次数频繁

洗澡次数因人和气候而异,炎热的夏天,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冲洗一次即可,但也不宜冲洗过多,因为夏天皮肤病多,除蚊虫对皮肤叮咬外,人们在洗澡时的水温及洗澡时所使用的化学洗涤用品对人体毛细血管都有一定作用,洗澡还会把人体表面上汗液中分泌出的盐碱等结晶物质破坏掉,而它又是天然的护肤剂,因此,洗澡愈频繁,这种天然护肤剂破坏得就愈多,对人体健康不利

4.忌用力搓澡

皮肤分泌的皮脂可以防止皮肤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皮肤正常润泽和弹性,如果洗浴时用力搓,就会导致皮肤表面的皮脂失去过多,从而使皮肤变得干燥,出现瘙痒的情况。因此,夏季里经常洗澡的人,只要冲冲即可,完全用不着每次都用肥皂、浴皂或香皂,洗浴时更不应用力搓。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今天小暑!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养生一定要记住这四点》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一定要健康养生”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