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养生五大黄金穴位

2021-06-05 │ 穴位按摩养生五大黄金穴位 养生五大平衡

按摩五大穴位暖身御寒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按摩五大穴位暖身御寒”,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读】按摩五大穴位暖身御寒,进入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人都出现了手脚冰凉的现象,中医认为这是所谓虚的表现。那么冬天手脚冰凉怎么调理呢?试试按摩五大穴位暖身御寒,下面就具体来学习一下。

按摩五大穴位暖身御寒

1、涌泉穴

缓解手脚冰冷的按摩方法,最重要的一个穴位是脚底的涌泉穴,它是肾经的起点穴位,在按摩的时候可用手心摩擦脚心,可引火归元,擦到发热,一般5至10分钟即可。一般手脚冰凉的人,睡眠也不会太好,因为气血运行不太畅顺。如有这样的情况,可在每天洗澡后、睡前半小时摩擦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效果也不错。

2、劳宫穴

手上的劳宫是心包经的穴位,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在手心上抵住的位置就是劳宫穴。具体方法是,找到劳宫穴后,一只手握拳,用拳头的掌指关节擦另一只手手心位置的劳宫,至微微发热。

按摩五大穴位暖身御寒

3、肾俞穴

肾俞穴,可以用手擦到发热,也可以用温灸盒艾灸,治疗5~10分钟。这个穴位是肾的俞穴,有补肾的作用,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4、气冲穴

气冲位于大腿根内侧,在肚脐下5寸、旁开2寸的位置,在腹股沟稍上方的腹股沟动脉上。在按摩时,先按揉气冲穴1分钟,然后随动脉的跳动一松一按,持续两分钟,有利于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温暖手脚。

按摩五大穴位暖身御寒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又叫长寿穴、鸡汤穴,每天按一按、灸一灸或者揉一揉,就像每天喝一碗老母鸡汤,很补身子,一年四季、老少皆宜。手心罩在膝盖上,中指往下放,按住胫骨前缘的最高点,再往外移出1寸,就是足三里穴。这是胃经的合穴,能生发胃气,对胃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足三里可每天揉按2~5分钟,也可用指腹点按,点按时四指握住小腿后侧肌肉,拇指在前点按即可。

Ys630.com相关知识

按摩五大穴位养生抗衰老


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按黄金分割点来找,有5大黄金穴。中医专家指出,常按摩黄金穴可抗衰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抗衰老的5大黄穴都有哪些。

多揉人体5大黄金穴养生抗衰老

1.百会穴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

2.涌泉穴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处是涌泉穴,在脚心。

3.关元穴脚底到头顶的0.618处为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

4.印堂穴从下巴算起,位于头部0.618处为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

5.膻中穴在人体的中间部分,躯干0.618处为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间。

睡眠黄金分割点:7.5小时

一天即一个昼夜24小时,如果将白昼和夜晚视为各12小时,按照黄金分割点定律,那么人最理想的睡眠时间刚好是夜晚12小时的0.618,约7.5小时。一般来讲,睡眠宜早,入睡时间不超过晚10点,老年人不超过晚9点,是最好的作息规律。

护齿黄金点50岁

牙齿到了59-80岁基本会脱落,因此护牙齿的黄金分割点在35-50岁。对于50岁以上的人来说,有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来护齿:少喝浓茶改成嚼茶叶,茶叶以绿茶最好,既可以护齿,也可以去除口腔异味。

防老年斑护好内脏黄金点

面容的抗衰老除了按摩黄金穴外,重点还在在护好内脏。而内脏的黄金点在肝肾,肝肾不好的人黄褐斑、老年斑长得特别厉害。专家说,护肝肾的黄金点在后背,经常用空心掌拍后背能加速肝肾排毒,皮肤颜色会变好。已经长了斑的人可以配合自制面膜,用生杏仁肉30克(注意选择苦杏仁,因为苦杏仁有美白的作用),水200毫升,放到打碎机中打碎,加两勺甘油,当面膜敷面。

按摩身体五大穴位 缓解肩颈僵硬疼痛


长时间的坐着不动,坐姿不正确很容易造成肩颈僵硬,颈部肌肉僵硬主要见于颈椎病、肩周炎、颈项强直、颈椎增生等病症。病因不同,治疗各异。病情较轻的可考虑非手术治疗,包括中西药治疗、颈部围领、颈枕、牵引、局部封闭、理疗、针灸及功能锻炼。对于脊髓、神经根、血管受压症状进行性加重,或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下面给大家介绍穴位按摩方法,缓解肩颈僵硬的疼痛,一起来看看。

1、按摩后颈部穴位

一为风府穴,双手微微分开,沿着后颈部脊柱左右,轻按穴位。风,指穴内气血为风气也;府,府宅也。中医认为,督脉之气在风府穴吸湿化风,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有散热、吸湿的功能。这个穴位的位置在后脑勺,后背正中往上,头发边缘。如果后脑勺疼痛、麻木,按摩这里可以有效缓解。

二为风池穴,风池穴有两个,也在后脑勺。中医认为,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作用。如果头痛头晕,容易耳鸣,可以多按摩这个穴位。经常偏头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这个穴位。平时如果偏头痛,就按摩疼痛方向对应的那个风池穴,见效会很快。

2、按摩手背三穴位

首先是中渚穴。中渚位于小指和无名指指间,下方约2厘米处(手腕侧)的部位。用手指触摸时,大约是在小指和无名指指骨之间的凹处。

接着是阳池穴。阳池位于手腕中央,靠近小指侧的部位。仔细地说,就是将指尖反翘起来,各手指在手腕处会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无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为止的部位,就是阳池的位置。

第三处是关冲穴。关冲位于无名指指甲、靠小指侧的下端。正确地说,应该是在无名指指甲左边,画上一条直线,在指甲下端画一条横线,这二条线相交的地方,就是关冲。

中医推荐 按摩这五大穴位可祛除体内湿气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按摩五大穴位祛湿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5、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五大重要穴位 全面养生保健


《四总穴歌》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深入浅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与主治,后世又加上内关穴,这五大要穴对全身起到了重要的保健作用。

1、足三里

它位于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此穴统治胃肠的病症,有补气的作用。醉酒按足三里配3粒藿香正气胶囊,可以保护胃气和解酒。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并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

2、委中

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位于膝关节后腘窝中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止痛作用。尤其是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关节活动障碍,可用小活络丹配合足三里、委中按摩和艾灸,效果最好。

3、列缺

在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的任脉。《四总穴歌》说:头项取列缺,说明针刺按摩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患,而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可迅速解除颈项疼痛和感冒不适症状,每日早晚各一次,也是5-7分钟。

4、合谷

拇指弯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处即合谷穴。《四总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说明了合谷穴具有统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 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疗头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减轻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57分钟。一日两次即可。合谷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清热、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

5、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胸胁内关谋中的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中医经常用来医治心脏系统疾病,它对调节心律失常和缓解胸闷有良好作用。还用于胃肠不适恶心打嗝,常配合足三里应用,甚至晕车也可点按此穴。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稍微有酸胀感,一般按35分钟即可。

学起来 按摩五大穴位可养肝护肝


一、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二、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三、大敦穴

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四、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五、三阴交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此穴位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汇处,经常按揉此穴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

最伤肝的五大坏习惯 按摩五穴位养肝护肝


肝脏是身体的重要器官,肝脏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脂肪肝,酒精肝,肝炎等,生活中很多的习惯都会威胁到肝脏的健康,所以我们要学会养肝,那么该如何养肝呢?伤肝习惯有哪些呢?这些你都知道吗?不知道的话,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伤肝的五大坏习惯及五大养肝要穴!

1、睡眠不足

如今,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尤其在城市,到了凌晨一二点各种娱乐场所依旧热闹非凡;即使不出去玩,很多人在家上网、打牌也会玩到忘记睡觉时间。睡眠不足,已经成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凶手。

2、爱吃油腻

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适当地摄入含脂肪的食物可以供给我们人体以能量,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是,吃太多脂肪含量高的油腻食品则是健康饮食的禁忌!

3、过度喝酒

现在的社会,喝酒几乎成了社交的一种主要手段,无论是谈生意还是朋友聚会,似乎少了酒就少了一种意境,甚至还有人常用喝酒的多少来评定交情的深浅,于是你一杯我一杯,非得拼个无醉不归才肯罢休。

4、胡乱吃药

没人敢说自己一辈子从不吃药,从预防保健到小感冒,没病吃保健品,有病吃药,药店熙熙攘攘的人群,特价的药品广告牌,忙碌的药品销售员这些无不说明,药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我们的肝脏,也正在饱受这些药的煎熬!

5、抽烟

抽烟有害,目前已尽人皆知。抽烟的危害首先在于烟草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千种有害物质,被吸入人体后,对多种内脏器官包括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是导致疾病、诱发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相关的穴位,可起到滋阴补血,养肝补肝的作用。关于按摩养肝,人们必须要知道5大养肝要穴。

中医5大养肝要穴

1、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行间穴: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4、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5、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针刺保健常用到的五大穴位


《四总穴歌》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深入浅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与主治,后世又加上内关穴,这五大要穴对全身起到了重要的保健作用。


1.足三里

它位于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此穴统治胃肠的病症,有补气的作用。醉酒按足三里配3粒藿香正气胶囊,可以保护胃气和解酒。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并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




2.委中

“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位于膝关节后腘窝中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止痛作用。尤其是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关节活动障碍,可用小活络丹配合足三里、委中按摩和艾灸,效果最好。



3.列缺

在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的任脉。《四总穴歌》说:“头项取列缺”,说明针刺按摩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患,而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可迅速解除颈项疼痛和感冒不适症状,每日早晚各一次,也是5-7分钟。



4.合谷

拇指弯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处即合谷穴。《四总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说明了合谷穴具有统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疗头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减轻疼痛。

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5—7分钟。一日两次即可。合谷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清热、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


5.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胸胁内关谋”中的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中医经常用来医治心脏系统疾病,它对调节心律失常和缓解胸闷有良好作用。

还用于胃肠不适恶心打嗝,常配合足三里应用,甚至晕车也可点按此穴。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稍微有酸胀感,一般按3—5分钟即可。

胜过补品的五大按摩要穴


人体有五大保健特区,分别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脐和耳部。

冬季每天做好这五个特区的保健时,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扶助正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区一、腹脐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区二、耳部

养生关键词: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按摩五大保健区延年益寿


医学专家们认为,经常对五大保健区进行刺激,能有效地防治疾病,健身强体,益寿延年。

一、前胸保健区。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肽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故有强大的抗癌作用;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只要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上至颈部下至心窝部)100至200次,就会激活胸腺,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二、腋窝保健区、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它的健身奥秘之处,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笑时使各器官都能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各器官充分得到养分和氧气的交换,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都受益匪浅。故专家们称之为腋窝运动。

三、脊柱保健区。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中督脉的行经之地。脊柱两侧的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极为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则可激发经络的疏通,气血运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而健身。

四、肚脐保健区要塞。肚脐为神阙穴,中医常用药物贴敷肚脐,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病。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寿延年。

五、脚底保健区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科学家还认为,与大脑和心脏密切联系,与人体各部脏器密切联系,所以将脚称作人的第二心脏,可见脚的保健的重要。经常弯弯脚趾、经常散步、踩鹅卵石、温水泡脚等,都有促进脚部血液流畅,把远端血推向心脏和全身,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健身益寿之功效。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