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养生的基本要求

2019-10-10 │ 运动养生的基本要求 传统运动养生的基本要求

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如何避开有关养生保健的认识误区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①运动员的食物在数量上应满足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消耗,使运动员保持适宜的体重及体脂水平,在质量上应保证全面的营养需要和适宜的配比。和正常人的膳食要求相似,运动员的膳食应当是平衡和多样化的;具有肉、鱼、禽、蛋等高蛋白食物,奶及奶制品,蔬菜与水果,及谷类(包括米、面、粗杂粮等)。

②运动员的食物要求浓缩、体积重量小、容易消化吸收。

③一曰三餐食物热量的分配应根据训练或任务安排,上午训练时,早餐应有较高的发热量,并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下午训练时,午餐应适当加强,但要避免胃肠道负担过重。晚餐的热量不宜高,以免影响睡眠。

④运动员的进食时间应考虑消化机能和运动员的习惯。大运动量训练或前的一餐应至少在2.5小时前完成。正常情况下胃的排空时间为3〜4小时,精神紧张可使胃的排空延缓到5〜6小时。提前进餐的目的在于使剧烈运动时上消化道的食物基本排空。

剧烈运动前不宜吃的过饱,对于一些接触性的运动项目,如运动中的冲撞、摔胶等尤应注意。运动后人体的血液相对集中于肌肉及皮肤等运动器官,为使心肺机能恢复至相对平静及消化道有一定的准备,运动后的进食安排应安排在运动结束的30分钟后,剧烈运动后切忌暴饮暴食。

⑤运动员的食物在烹调和保存时应避免营养素的损失,并做到色、香、味美,以利增加食欲。

ys630.COm精选阅读

运动员赛前的合理营养


这阶段内是处于运动量较小的身体调整期,饮食的总热量,应当随着运动量的减少而相应减少,否则,体重会增加,于运动不利。赛前饮食应避免补充过多的蛋白质和肉类食物,并要注意膳食平衡,少量肉加上青菜就可达到目的。

此外,要多吃碱性食物,它除可以增加维生素和无机盐外,还有助于增加体内的碱贮备。由于,在剧烈运动时,伴有氧债的情况下,乳酸大量产生,使血液的pH值下降,易产生疲劳。

据国外报道,游泳运动员在测验前2天和当天服用碱性食物,结果使运动成绩显著提高。所以,运动员在赛前几天,多吃些碱性食物,有助于消除疲劳,增加运动能力。

各类碱性飾有:乳类、蔬菜类、水果类、鲜豆类、干豆类、硬果类等,具体品种如:牛奶、干酪、卷心菜、白菜、菠菜、芹菜、蒿子菜、萝卜、胡萝卜、黄瓜、茄子、葱头、橘子、菠萝、豆腐及豆制品、豆豉、杏仁、栗子、椰子、粗茶、海带、蛤贝等。

运动员的合理膳食


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主要是通过合理膳食取得的。任何其他营养补品都不能取而代之。膳食的构成与调配必须建立在运动员对营养需要的基础上,使运动员在生理极限奋力运动时,有相应的物质代谢保障。

运动员的膳食基本要求

运动员的膳食除充分注意色、香、味形外还必须满足运动员对营养素的需要,必须考虑营养素的质、量,全面性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还应结合运动员的训练、竞赛以及气温等情况予以恰当的调整。

目前提出的运动员平衡膳,其三大营养素按热能分配比为:蛋白质12〜15%,脂肪22〜33%,碳水化合物50〜60%;按重量比依次为:1:0.7〜1.3:3.7〜4。

进行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营养需要不同,膳食应各有特殊性。力量型运动员要注意供给足量优质高蛋白质食品;速度型运动员应注意营养素的全面与平衡;耐力型运动员应注意有充裕合理的能量营养素摄入和水与无盐元素的平衡。

运动员膳食

除按运动项目安排膳食外,同类型运动项目也应因训练或竞赛的各个阶段安排相应的膳食。

虽然高碳水化物膳可增加运动员肌糖元的量,但长时期采用高碳水化物膳对运动员是不合适的。一般在日常训练阶段以混合膳为主。如果运动量主要集中在上午,则早餐的膳食分配比应相应地提高。

赛前准备阶段,除全面加强营养素的供给外,临赛前2〜3天可安排高碳水化物膳,以增加运动员的糖元贮备。期间适当的高碳水化物膳合适,因碳水化物还有易消化吸收、代谢产能快、特殊动力作用小、代谢产物简单等多方面有利因素。赛后恢复期要尽快纠正与电解质平衡,补足热能,注意种种营养的补充,促进体力恢复,逐步过渡到混合膳。

瓜果、蔬菜类食物的代谢物偏碱性,可中和一部分因剧烈运动而产生的大量酸性产物,有利于体内环境稳定,以维护运动能力,应供给运动员适量的瓜果与蔬菜。

运动员比赛期的饮食要求(三)


途中补饮料

有些时间长的运动项目,如马拉松、长跑、公路自行车、竞走、滑雪、足球、篮球、排球等,在训练和过程中,运动员常需喝些饮料,这种饮料称为“途中饮料”。

在国外,途中饮料的种类繁多,但在成分上大同小异,一般都含有葡萄糖、蔗糖、香精、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天然果汁或果酸(如橘子汁、柠檬汁等)。所以,葡萄糖和庶糖是此种饮料的常备成分。但饮料中糖的浓度不宜过高,以2.4%〜5.0%为宜。

途中饮料内氯化钠也是常含成分,浓度也不宜过高。据测定,马拉松运动员汗液中的钠浓度为0.19%,镁为0.303%,钾为0.92%;举重运动员汗液中的钠浓度为0.224%,镁为0.506%,钾为0.031%。钾和镁两种无机盐,有预防机体过热和肌肉抽搐作用。

常用的途中饮料的基本配方中,含葡萄糖5.0%、氯化钠0.1%〜0.4%、柠檬酸0.1%、氯化钾0.1%、维生素C0.1%〜0.2%,还可加入硫酸镁约0.025%。配方中的各种成分,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减。途中饮料的温度不宜过低,一般以在11°C〜20°C为宜,过低对胃肠有刺激作用。饮料应少量多次饮用,每次以不超过200毫升为宜。

糖原充填

糖原充填技术,是国外报道的一种提高体内糖原贮备量的措施。其方法是,在赛前先进行一次使人达到极限程度的大运动量训练,目的是使体内肌糖原大部分消耗掉,然后体息或保持小运动量训练,以限制体内糖原的利用。这时再吃高糖饮食2~3天,使肌糖原的含量获得超常量贮存,从而提高耐力运动的能力。

据国外报道,糖原充填法主要用于一些超长距离的竞赛项目,如马拉松、越野滑雪、长距离自行车及长距离游泳等。此法对小于90分钟运动项目的意义不大。

目前,国内外对此法有不同看法,再加上它使用时产生的副作用,所以国外仅用于重大,—些国家只限用于大运动量者中,每人每年不超过1〜2次。

运动员比赛期的饮食要求(二)


赛前服糖

耐力运动项目,赛前应服糖,不但可节省肌糖原的消耗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还可改善耐久力,延迟或减轻疲劳的发生,从而提高运动成绩。一般运动时间少于40分钟者,赛前服糖意义不大。赛前已进行糖原充填时,也不必赛前补糖。

试验表明,赛前服糖的时间,宜安排在2.5小时以前或运动前的5〜10分钟。

据国外报道,为了预防大量服糖后引起胰岛素分泌,应避免在赛前30〜120分钟时间内服糖。


赛前的补糖量不宜过多,因为大量糖进入胃后,有一定的渗透吸水作用,影响胃的排空。例如服糖量(葡萄糖或戀)达到2克/公斤体重时,部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或头晕等不良反应。但如果采用等渗的糖溶液并在运动中间断补给时,或者采用20%低聚糖溶液补充,贝阿以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赛前饮水或喝茶

在长时间耐力运动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常易发生脱水现象。脱水发生后,不但使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还会影响体温调节。据有关资料记载,脱水可使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20%〜30%。

为预防脱水,赛前2〜3天内,应使体内保持充足的水发。可于赛前1〜2小时饮水300毫升〜500毫升,•在夏季比赛或英里力比赛项目,除了寒前几日补充足够的水分外,还可于临赛前喝水100毫升〜200毫克。淡茶、糖水、各种不含兴奋剂的速溶冲剂等,均可作为运动员比赛前、比赛中的饮料。

运动员的合理膳食计划介绍


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主要是通过合理膳食取得的。任何其他“营养补品”都不能取而代之。膳食的构成与调配必须建立在运动员对营养需要的基础上,使运动员在生理极限奋力运动时,有相应的物质代谢保障。

运动员的膳食基本要求是运动员的膳食除充分注意色、香、味形外还必须满足运动员对营养素的需要,必须考虑营养素的质、量,全面性及其相互间的比例。还应结合运动员的训练、竞赛以及气温等隱况予以恰当的调整。


目前提出的运动员平衡膳,其三大营养素按热能分配比为:蛋白质12%〜15%,脂肪22%〜33%,碳水化合物50%〜60%;按重量比依次为:1:0.7〜1.3:3.7〜4。

饮食中的热量供给,应当与消耗量适应。根据平衡膳食的需要,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量分配比为:蛋白质12%〜15%,脂肪22%〜33%,糖类50%〜60%;按重量比依次为1:0.7〜1.3:3.7〜4。

运动员要供给产热量高、体积小、重量轻和易消化吸收的浓缩食物。一般每日食物的总量,不要超过2.5公斤。

要加强多种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烹调加工,做到饭菜多样化,色、香、味、形俱佳,既能促进食欲,又可最大限度地保存其营养价值为目的。


运动员每日至少应进餐3次。食量的分配及饮食时间的安排,应考虑到消化功能的生理恃点,根据训练和比赛情况合理安排。

虽然高碳水化物膳可增加运动员肌糖元的量,但长时期采用高碳水化物膳对运动员是不合适的。一般在曰常训练阶段以混合膳为主。如果运动量主要集中在上午,则早餐的膳食分配比应相应地提高。

赛前准备阶段,除全面加强营养素的供给外,临赛前2〜3天可安排高碳水化物膳,以增加运动员的糖元贮备。期间适当的高碳水化物膳tkg合适,因碳水化物还有易消化吸收、代谢产能快、特殊动力作用小、代谢产物简单等多方面有利因素。赛后恢复期要尽快纠正与电解质平衡,补足热能,注意种种营养的补充,促进体力恢复,逐步过渡到混合膳。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