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上火养生

2019-10-12 │ 冬季上火养生 冬季宝宝养生

冬季宝宝上火不要乱吃药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对于养生保健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冬季宝宝上火不要乱吃药”,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火属中医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炎症反应.在小儿多因外感火热之邪(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由于冬季气温低,小儿室外活动少,饮水量减少,有时开暖气或空调,又不注意房间经常通风换气,再加上有些小儿喜食荤菜,蔬菜、水果等偏碱性的食物吃得少,往往伴随有便秘,易形成酸性体质,体内热毒日久蓄积,削弱了小儿的免疫力,易导致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常表现为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流感、复发性口疮等上火症状。

很多家长长时间以清热降火药和凉茶来预防上火。其实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不主张用药物来预防。一般通过调理日常饮食、生活起居方面加以预防即可:在生活起居上,特别要注意给小儿适当穿衣,平时穿衣应遵循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的原则,过热易致小儿上火。判断方法:用手摸颈后部,若发潮有汗,说明穿得多了;若摸时较凉,表示穿得少了。

在日常饮食上,过补易上火,如果摄食过多鱼肉等酸性食物,易导致小儿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此时要注意搭配一些碱性食物,如海带、青菜、莴笋、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适量饮水,多喝水可保持黏膜湿润,抵抗病原体入侵。

辨析症状,对症下药

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有火

对症下药:对于宝宝来说,穿得过多,火热之邪内侵是引起心火的主要原因,可常喝竹叶、甘草、灯心草、生地、麦冬煮成的茶饮,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特别推荐:

莲子汤:带莲心莲子30克,加水煮至莲子变软,加冰糖适量。

鼻腔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手足心热、舌头红--肺有火

对症下药:主要由气候变化引起,以冰糖银耳汤为底,加梨子、百合、绿豆、菊花、莲子这几样。可以随意叠加,糖水或煮粥都可以。

特别推荐:

冰糖银耳糖水:将银耳事先泡发,下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起锅前加适量冰糖即可。

口唇生疮、牙痛、便秘、大便干硬--脾胃有火

对症下药:肉食过多、口味较重都容易引起脾胃上火,平时可适当吃些

性味甘平的大枣,多为宝宝准备一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E的辅食,以养脾胃,在煲汤时也可以适当加些淮山、党参等,健脾益气。m.yS630.coM

特别推荐:

板栗冰糖粥:板栗仁50克,粳米100克,将板栗仁切碎与粳米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时,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眼干眼痒,眼屎分泌多--肝有火

对症下药: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会造成肝火上升,所以冬天里,要注意为宝宝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被子厚薄适中,厚有压迫感,薄则易感冒。可以考虑为宝宝准备一个睡袋,既能保暖又方便宝宝活动。预防肝火,中医常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煮水,也熬些胡萝卜粥、山药粥、菊花粥、枸杞粥、番茄鸡蛋汤食用。

特别推荐:

菊花枸杞茶: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

相关阅读

乱吃药最容易伤肝


不得不说,肝脏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我们从一些新闻报道会发现,现在患上肝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而每年死于肝病的人也非常的多。看到这样的新闻,大家每次是不是都很心痛呢?平时生活中很多的行为都是很伤肝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罗列一些。

1.过度喝酒

现在的社会,喝酒几乎成了社交的一种主要手段。每次出去聚会的时候,总是少不了喝酒,有时候不喝酒似乎觉得没有什么气氛,这样就纵容了人们喝酒的坏习惯。喝酒少量是有利于健康的,但是朋友之间没有必要拼酒,少喝一些有点气氛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很多人喝酒的时候非要来个什么不醉不归的,这样喝酒对于肝脏的伤害特别的大。

2.胡乱吃药

没人敢说自己一辈子从不吃药,从预防保健到小感冒,没病吃保健品,有病吃药。只要是药物,都是有毒素的,有的人认为保健品有利于健康,其实保健品也是不可以多吃的,有些保健品会给我们的肝脏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些药物每天都在吞噬我们肝脏的健康,所以为了肝脏,大家要少吃药物。

3.睡眠不足

如今,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尤其在城市,到了凌晨一二点各种娱乐场所依旧热闹非凡。睡眠不足是很多人的问题,每天总是晚上不想睡,早上的时候又不想起来,这样的睡眠习惯是很不好的。每天晚上我们要尽早睡觉,如果睡觉之前有一些活动的话,是会影响睡眠的质量的。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让我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伤害,上述的三种情况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这些习惯严重的伤害着我们的健康,所以为了让身体更加健康,平时大家要少喝酒,能自愈的疾病就不要吃药,当然,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哦!

花生瓜子可不要随意乱吃


花生和瓜子味道鲜美,含糖少,不少糖尿病患病认为多食无害,经常当作解馋的充饥食品。虽然花生和瓜子含糖量低,但含有较多的脂肪,属于高热量食品,如果随意吃,不按照食物交换份方法减去相应的主食量或者进食过多,都会导致血糖、血脂的增高。

每100克花生含589千卡热量,每100克瓜子(包括葵花子、西瓜子)所含热量大于570千卡,均比同等重量的米饭、猪肉、羊肉、鸡鸭肉所含热量高。不加限制地食用花生和瓜子会增加热量和脂肪摄入,使体重增加、血脂升高,不利于血糖和血压的控制。

有人说南瓜子有降糖作用,市场上还有用南瓜制的保健食品。专用于糖尿病患者。其实南瓜子有降糖功效的观点是错误的。南瓜子虽含有较少的糖及膳食纤维,但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蛋白质,每100克南瓜子含46.7克脂肪,多食同样不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

对于坚果类的花生、瓜子,少吃则有利,多吃就有害。一般每日进食不带壳的坚果15 20克为宜。无论进食多少,都要严格将其热量计算入全天食物量中。

花生煮着吃更科学

水煮花生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物质,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芦醇等,对防止营养不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具有显着作用。尤其是花生所含的β-谷固醇,有预防大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此外,白藜芦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不仅能预防癌症,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发生。

然而,我们在享用花生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菌的农作物。而黄曲霉菌毒素是世界公认的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

那么,怎样吃花生才安全有益呢?首先,要将外观呈黄绿色的花生剔除,然后用流动的水浸泡、漂洗,再用水煮熟食用。黄曲霉菌毒素很耐热,即使加温到200℃也不能被破坏。而黄曲霉菌毒素可溶于水,经过漂洗、水煮,能被去除大部分。从这一点来讲,吃煮熟的花生相对来说较为安全。

四种人不宜吃花生

花生含有丰富营养,但有四种人不宜吃花生。

高脂血症患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花生后,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胆囊切除者:花生里含的脂肪需要胆汁去消化。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这类病人如果食用花生,没有大量的胆汁来帮助消化,常可引起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肠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跌打淤肿者:花生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血脉淤滞者食用花生后,可能会使血淤不散,加重肿痛症状。

头痛时不要乱吃止痛片


导读: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男女平等的宣扬,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白领的行业,为了证明自己是可以胜任的,女性白领花费的精力也许是男性白……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男女平等的宣扬,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白领的行业,为了证明自己是可以胜任的,女性白领花费的精力也许是男性白领的N倍,于是,很多时候,身体上的不适,也会被女性白领可以忽视,长此以往,同样也会影响到工作效率。

在这里,我得提醒这些忙于工作的办公室女性,要注重自己的健康,小心以下疾病:

1、头痛,头痛并非小事

症状:头常一跳一跳地痛,或好像有东西缠着头部,绞着痛,并伴有眩晕现象。

原因:工作中用眼过度,长时间专注屏幕、睡眠不足、压力太重等都是导致头痛的直接原因。此外,姿势不正确、工作节奏紧张和睡眠太多亦可能引发头痛。

解决方法:放松心情和身体,间或闭上眼睛或到室外做些简易舒展运动。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流通,或者离开办公桌,戴上耳机听音乐。头痛时不要乱吃止痛片,那只会令人对痛的感觉变得迟钝、损伤脑部神经,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2、颈、肩部酸痛

症状:颈部僵直、两肩酸麻、精神萎靡不振。

原因:运动少、压力沉重令肌肉紧张,血气运行差,肌肉毛细血管形成淤血所致。

解决方法:当你感到肌肉酸痛、紧张时,最好在每天睡觉前洗个澡,令患处温热。避免长时间采用同一姿势,不要让肩膀受凉,适当地舒缓压力,做适当的运动及肩部按摩。

3、腰痛

症状:除了疼痛外,腰部变沉、发胀、变硬,严重者起不了床。

原因:女性较男性易患腰痛病,是因为女性骨盆内器官比男性复杂、脊椎承受的负担过重,较易患腰痛。

解决方法:若是轻微的腰痛,只要按摩或是伸展筋骨即可,并好好休养。若是严重腰痛,不可强力按揉,可以浸浴或以电暖炉敷疗令腰部温暖、血流顺畅。

4、眼睛疲劳

症状:眼皮沉、刺痛、黄昏时看不清电脑荧光屏上的文字,情况严重者会有想呕吐的感觉。

原因:戴度数不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压力太重、电脑画面与办公室亮度差别太大。此外,眼睛干涩也是导致眼倦的主要原因,因为覆盖眼球表面的泪水分泌少,角膜易受损。

解决方法:避免眼睛干涩,要有意识地眨眼睛,补充泪水。办公室空气太过干燥,应注意选择无腐蚀性眼药水进行点滴。

5、手足麻痹

症状:手脚变得没有感觉或刺痛,在有空调的房间,情况更严重。

原因:肌肉紧张造成。

解决方法:注意椅子和桌子的高度,把椅子的高度调至双手能自然地靠着桌子的高度,应避免手脚直接受风。

6、慢性胃炎

症状:没有食欲、反胃、进食前后觉得胃下沉。

原因:压力沉重、睡眠不足、暴饮暴食。

解决方法:吃适量胃药并充分注意休息。

注意加强预防:1)慢慢咀嚼食物;2)不偏食,吸取均衡营养;3)减缓压力;4)避免精神紧张;5)戒烟戒酒。

7、便秘

症状:若2-3天没有大便,但没有感到不适,这并非便秘;若只有一天没有大便,却感到不适,这就是便秘。

原因:女性较男性易便秘。便秘会导致皮肤粗糙、心情烦躁,还容易患上痔疮,因此要迅速解决。年轻女性患上此病,只要改变生活习惯就可以。

解决及预防方法:1)多吃蔬菜,吸收食物纤维;2)跳绳可锻炼腹肌,帮助排便;3)每天清晨喝一杯清水或淡盐水,有助胃肠代谢,吃完早餐后要养成上洗手间的习惯,并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8、慢性腹泻

症状:发烧、体重持续下降。

原因:压力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法:若腹泻持续,可能导致脱水。所以要多喝水,补充水分。注意不喝冷水,并适当吃些止泻药。少吃或不吃煎炸、油腻食物。

9、溃疡

症状:胃溃疡--容易疲劳、胸口疼痛、吐血、大便出血。十二指肠溃疡--饥饿时胃痛、想吐。

原因:压力重,食无定时定量。

解决方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定时定量进食,积极配合医生指导治疗,保持心情舒畅。

宝宝发烧要吃药吗


孩子的发育过程中总会伴随着这样那样的小问题,感冒发烧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因为身体抵抗力比较差,稍微有些着凉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生病最担心的莫过于家长了,有些家长可能就会担心宝宝年纪太小,吃药可能会带来什么副作用,所以不敢给孩子吃药。那么,宝宝发烧到底要吃药吗?

1、发烧温度在38度以下的话不用吃药

虽然宝宝的免疫力比较差,身体素质相较于已经发育完成的大人来说比较差。可是人体内是有自主恢复系统的,不管大人还是孩子,身体生病的时候都会有自我恢复的能力的。宝宝发烧温度比较低的话,家长可以采取有些物理降温的方式来使宝宝的温度降低。比如用酒精擦身子,用毛巾敷额头等都是可行的措施。这个时候宝宝的身体虽然比较脆弱,可是不用药也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

2、发烧温度较高告于38度的话要吃药

宝宝发烧温度较高的话一定要去看医生,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来照顾孩子了。医生会给家长一些比较靠谱的建议,一般发烧高于38度的话,是一定要吃药的,如果家长担心宝宝吃药会有什么其他的影响的话,可以适当地询问一下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来给宝宝服药。这样的话,既可以让家长比较放心,又可以使宝宝的病好的快一点,一般宝宝发烧的可以适当地吃一些小儿发烧感冒的药。

冬季进补:不可乱吃人参


自古以来人参都是滋补的佳品,但是在进补的时候要注意用量和食用的方法,否则会导致胸闷腹胀等问题。

一到进补的时节,很多人会想到人参。《神农本草经》中写到,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大家普遍认为人参能大补,有什么问题都能吃,或者什么人都可以吃。

几千年来,人参都被列为上品,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参被神化了。

主要用于补气生津。大家常说的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其性质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蒸制干燥后除去参须,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称红参,有温补的功效,由于在补气的同时能刚健温燥,也适用于急救回阳。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人参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抗休克、抗疲劳,辅助调节血脂和血糖。但它并不是神药,很多慢性病患者不能单靠吃人参就会康复,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高血压患者、儿童慎用。人参是一种补气药,没有气虚的病症误用或多用,反而可能导致闭气,出现胸闷腹胀。

高血压患者擅自服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儿童长期吃还可能引起性早熟等问题。

夏季服,炎症加重。一般来说冬季天气凉,适合吃人参;夏季天气炎热,不宜吃人参,否则可能提高身体兴奋度,加重原有的炎症。服人参后,不可饮茶、吃萝卜,以免药效受损。

根据需要,可搭配不同药物。吃人参的方法有很多,煎汤服用,药汁中的有效成分浓度高,因而补益作用较强,适用于大病后,需要进补调养的人;隔水蒸服汤一般可以反复蒸煮3~5次,直到药汁极淡为止。同时加入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可使进补疗效更佳,如加入红枣、桂圆、冰糖、枸杞、百合等。

人参搭配各种药物能起到不同作用,例如配白术能健脾益气,治疗脾胃虚弱、吐泻、乏力;配五味子能益气生津、敛汗,治疗元气不足、气短自汗等。

除了人参,其他参也有不同作用。高丽参鲜根经沸水烫煮,浸糖汁后晒干,称为糖参(白参),它性平和,能健脾益肺;野山参能大补元气。使用这些参前都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很多人以为人参就是单一的炖吃,其实不然,在此介绍六种方法以供选用。

细嚼噙化:

每次用人参片1-2片,放入口中慢慢嚼烂噙化。

煎汤饮用:

将人参切成药片,洗净放入砂罐中,加入清水(以高出参片2厘米为准)浸泡0.5-1小时,加盖用小火煎1-1.5小时,即可取汁饮用。

隔水炖服:

将参片5-8片放入小碗,加适量清水,放入加有冷水的锅中隔水蒸0.5-1小时,可加适量蜂蜜连汤带渣服用。

泡茶饮服:

取人参片5-8片,置于杯中,冲入沸水,加盖5-10分钟,即可代茶饮服。

可以连泡多次,待汤味变浅,可连汤带渣一同服食。

浸酒饮服:

取整枝人参10-20克,浸入500毫升白酒中,密封,每天将容器振摇一次,两周后即可服用。每次10毫升左右。

研末冲服:

将人参研成粉末,装入胶囊服用,每次1.5-2克,或用开水送服。

根据需要,可搭配不同药物。吃人参的方法有很多,煎汤服用,药汁中的有效成分浓度高,因而补益作用较强,适用于大病后,需要进补调养的人;隔水蒸服汤一般可以反复蒸煮3~5次,直到药汁极淡为止。同时加入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可使进补疗效更佳,如加入红枣、桂圆、冰糖、枸杞、百合等。人参搭配各种药物能起到不同作用,例如配白术能健脾益气,治疗脾胃虚弱、吐泻、乏力;配五味子能益气生津、敛汗,治疗元气不足、气短自汗等。

除了人参,其他参也有不同作用。高丽参鲜根经沸水烫煮,浸糖汁后晒干,称为糖参(白参),它性平和,能健脾益肺;野山参能大补元气。使用这些参前都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每一种人参都有它独特的功效,针对不同的服用人群选择不同种类的人参是十分关键的。

冬季宝宝易上火咳嗽有痰怎样食疗


引起宝宝咳嗽的原因很多,比如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等。另外天气的变化,外界的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儿童喉部不适而咳嗽。

宝宝风热咳嗽可以食疗:

1、梨+冰糖+川贝 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因为现在的宝宝普遍贪凉,热了就吹空调,一年四季都在吃寒凉的水果,所以现在患风热咳嗽的宝宝明显减少。

2、煮萝卜水 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等水稍凉后再给宝宝喝,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2岁以内的宝宝收到的效果更好。

3、还可以给宝宝吃下列食物:

①柿子:性大寒,能清热、化痰、止咳。但宝宝一次只能吃一只,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②西瓜:性寒,能治一切热症。宝宝在夏天如患了风热咳嗽,可给他多吃西瓜。③枇杷:性凉,能润肺化痰止咳。适宜热性咳嗽吐黄脓痰的宝宝吃。④荸荠:性寒,荸荠水能化痰、清热。取2~3只荸荠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烧5分钟即可。此方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效果好。

宝宝患风热咳嗽时,还可以给他吃冬瓜煨汤、炒丝瓜、炒藕片、炒苦瓜,这同样起到消内热、祛火、止咳的作用。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禁止食用,如羊肉、狗肉、乌骨鸡、鱼、虾、枣、桂圆肉、荔枝、核桃仁、辣椒、樱桃、蚕蛹。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指长期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或是因感冒发烧引起的咳嗽,虽然感冒发烧的症状已消失,但咳嗽却一直好不了。反复咳嗽的宝宝由于使用消炎药和止咳药较多,胃口较差、没有食欲,舌苔几乎是白苔。因此父母首先要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具体食疗法如下:

1、风寒咳嗽的食疗方都适合内伤咳嗽的宝宝服用。

2、山药粥 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食品粉碎机内,再加半碗水,将山药加工成稀糊状。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要不停地搅动,烧开即可。宝宝最好在空腹时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药粥可以分2~3次喂宝宝。山药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此方最适合婴幼儿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的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煎煮的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其中所含的淀粉酶就会分解,丧失滋补功效。

3、红枣+白果 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取红枣3粒、白果3粒放入小锅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即可。每晚临睡前给宝宝服用。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并有固肾的作用,所以对一些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需要注意的是,红枣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只限于3粒,量多了会导致宝宝上火、气滞。

4、核桃+芝麻+红枣+蜂蜜 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把它们碾碎后放入大碗中搅拌均匀,再放入1饭勺蜂蜜、3饭勺水(由于蜂蜜难搅拌均匀,所以可先将蜂蜜和水在火上加热)。把大碗加盖,放入大锅中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4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此方最适合儿童服用,不但能治小儿久咳、支气管炎、哮喘,而且对小儿的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此方如果长期食用的话,能增强宝宝的体质。

风寒咳嗽食疗方:

1、生姜+红糖+大蒜 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当碗里的蒜水温热时喂给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3、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烤到橘皮发黑,并从橘子里冒出热气即可。待橘子稍凉一会,剥去橘皮,让孩子吃温热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贡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4、麻油姜末炒鸡蛋 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打入1个鸡蛋炒匀。孩子风寒咳嗽及体虚咳嗽时,每晚让孩子在临睡前趁热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5、梨+花椒+冰糖 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花椒的味道,家长可自己选择。

以上是治疗风寒咳嗽的食疗方,家长在运用这些方法治病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性寒凉的食物不能让孩子吃:绿豆、螃蟹、蚌肉、田螺、蜗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带、紫菜、生萝卜、茄子、芦蒿、藕、冬瓜、丝瓜、地瓜等。

鹿茸不单单补肾 这些人千万不要乱吃


鹿茸,来自梅花鹿尚未骨化的鹿角。鹿茸,在补益药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且效果明显,备受各类群体的喜爱。鹿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鹿茸入肝肾经,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可表现出身材矮小、四肢关节疼痛、肌肉无力的人群而言,可选用。另外,肾又为先天之本,先天发育不全的个体,同样是一种养生保健的要药。同时,中医理论认为,肾与人体生殖密切相关。肾气亏虚,出现阳痿、遗精、少精甚至无精,伴有畏寒怕冷的人群,鹿茸是首选的补肾药物,也是备孕期间常用的保健品。

2、调冲任,益精血

中医理论认为,冲任二脉与女性的月经密切相关,冲任二脉通,则月经通畅。而月经由精血所化生,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补益精血的作用,精血充盛则能维持正常的月经量。因此,对于平素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经期推迟的女性,可以选用鹿茸。

3、托疮毒

中医理论疮毒,表现体表某一部位红、肿、热、痛,对于身体某部位出现红肿肿块,甚至破溃化脓时,可以外用,亦可内服。

鹿茸,因其产量不高,且价格较贵,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方法,以免造成药材的浪费,那么鹿茸该如何使用呢?

鹿茸在使用时,常常切片。可以与其他药物,如黄芪、枸杞等煎汤同用,若煎汤服用,则鹿茸量不宜过大,每次约5克即可,汤成后可嚼食鹿茸片。对于不喜爱药汤的个体,也可以取鹿茸片50克,磨成粉,每次3克,调温开水或米汤吞服,鹿茸粉在晨起空腹时即可使用。鹿茸也可与其他食材,如猪肉、牛肉、羊肉、肌肉等用于制作药膳。鹿茸本身即具有很强的补益精血之力,若配合肉食则补益之力增强,因此也是制作药膳的重要原料。制作药膳时,可取鹿茸片5片,猪肉150克,生姜3片(主要用于去腥调味),将两者混合后,加温开水至将食材完全浸泡在水中即可,而后隔水文火炖2小时后,加入米酒5毫升可食用。也可去鹿茸粉5克,待汤成之后直接倒入汤内即可食用,该法对于备孕期男女双方、平素体虚、以及年老体弱的人群较为适宜。

鹿茸虽有上述的功效,但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宜使用,以下人群就不宜食用。

1、有过心脑血管的患者

中医认为,血得热则妄行。而鹿茸性温燥,有加重出血的可能,因此对于曾有中风、偏瘫、脑出血、脑梗塞的人群,不宜食用,有诱发再次出血的风险。同理,对于月经量过多女性,也不适合食用鹿茸。

2、平素热性体质的人群

中医理论认为,热性体质的人可以表现为口干、便秘、口气重、怕热、性格急躁、口舌生疮等,鹿茸性温燥,对上述热性体质的人群不适宜。

防治冬季上火


导读:冬天来了,天气寒冷,天天火锅渐成众人的习惯,烧烤、啤酒、辣椒等驱寒食物也更备受市

冬天来了,天气寒冷,天天火锅渐成众人的习惯,烧烤、啤酒、辣椒等驱寒食物也更备受市民青睐。但是专家表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天养生尤其应注意补阴,预防上火。

上火的表现不仅仅是嘴角发红、发炎、嘴唇干裂。南宁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谭凯文介绍,冬季人体阳气收敛,因过于辛热的饮食以及干燥暖和的室内环境更易导致人体器官上火。谭凯文表示,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可能上火,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防治冬季上火。

如果你口舌生疮

可能胃上火了

紧急指数:

嘴角红了,发炎了,干裂了,口舌生疮了,口臭了,更加偏爱冷饮了,便秘了,那你的胃可能上火了。谭凯文介绍,一年四季中,人体最容易上火的器官就是胃,这与人的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人的情绪有关。过于辛辣、温热的食物,过于激动的情绪都会导致胃上火。

在阴阳五行中,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因此肝气常犯胃。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纪云西博士也这么认为。纪云西介绍,过于激动的情绪,长期抑郁的心理对人的脾胃有很多不利之处,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严重者不仅会引起胃上火还容易导致胃病。

对策:防胃火火锅选清热泻火食物

虽然很容易上火,但是冬天市民热爱的饮食中总不能少了火锅、烧烤等食物。怎么办?谭凯文介绍,有讲究的吃火锅也可以避免上火。首先,可用石膏、水豆腐、马蹄等清热泻火的食物做火锅底料,有助于降火。谭凯文介绍,石膏物美价廉,它是一种矿物质,不容易融化,也是一味中药,用于火气重、高烧患者,有止渴生津、清热泻火的作用。其次,火锅不要趁热吃。谭凯文表示,吃热烫食物,更容易上火,因此不应吃热烫的火锅。谭凯文表示,大多数年轻人、大多数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体内的阳气更为充足,更容易上火。因此这类人群更加需要注意。

纪云西介绍,辣椒、烧烤、火锅等驱寒食物是直接导致胃上火的关键因素。因此不宜天天吃,不宜长期吃。同时,如果胃上火了,可以喝点罗汉果茶,也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

如果你记忆力下降

可能肾上火了

紧急指数:

如果你早泄、痛经、记忆力下降那么你的肾上火了。谭凯文介绍,冬主肾,冬季最容易上火的器官就是肾。而俗话说,阴虚生内火,阳虚生外寒。谭凯文介绍,肾阴虚者即生肾火,又称相火命门之火,常常表现为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腰膝酸软、全身乏力、盗汗、烦热等等阴虚火旺的表现。

对策:多吃黑色滋阴补肾

谭凯文介绍,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都是滋阴补肾的良药,如果出现肾阴虚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而平时在生活中,应多吃补阴食物,比如在水里生长的食物以及黑色食物,如,鸭肉、鱼、芝麻、黑米、木耳、冬虫夏草、芋头、红薯、枸杞子、生地等等有助于滋阴补肾。

如果你易怒

可能是肝上火了

紧急指数:

别人一句话,你会怒得直跺脚,你偶尔还会头痛眩晕,还会口苦咽干、两胁胀痛,其实这也是上火的表现,可能是你的肝上火了。

对策:多喝菊花水疏肝理气

谭凯文介绍,肝火旺盛者,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平时可多饮菊花茶,加少许冰糖,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另取川贝母加冰糖、清水适量炖服能降肝火,以及雷公藤茶,也可服用龙胆泻肝汤、知柏地黄丸等等。纪云西博士介绍,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多吃水果蔬菜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当然适当制怒更是关键。

如果你是干咳

可能是肺上火了

紧急指数:

冬天干燥,加湿器也不管用了,老人小孩每天总是少不了干咳、口干,想喝水的症状。那么有可能是肺上火了。纪云西介绍,肺属五行中之金,火克金,故肺怕火。当外感温热之邪或风寒犯肺均可化热,出现口干、咳嗽等肺热之症。

对策:多饮金银花茶多吃梨

谭凯文介绍,肺上火,就需要立即降火,肺火引起的干咳等肺热之症需要及时治疗,容易引发肺炎、肺结核等病情。因此,需要患者提高警惕。

谭凯文表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适宜于冬季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较为适宜。

如果你舌尖很红

可能是心上火了

紧急指数:

舌尖很红,失眠、多梦,多动心烦、急躁不安你可能是心上火了。纪云西介绍,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脏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掌管血脉运行。心火上炎则表现为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多动心烦、急躁不安等。

对策:多喝温开水,保持好心态

纪云西介绍,莲子心或栀子(去皮),等加冰糖适量,水煎当茶饮。防止心火需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加减衣物要寒热适度,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多运动,多饮水,最好是温开水。

天气寒冷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吃辣椒来驱寒,但是专家提醒,辛辣食物不宜多吃,容易引起胃火上炎。

浅谈宝宝吃药的几大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生病了,家长通常会自己为宝宝吃药,药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如果乱用或者滥用,将会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处在生长发良的儿童,更是要引起重视。小编盘点了日常生活中儿童用药的常见误区,希望对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1.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了热一吃退热药病就好了。因此,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发热,而其它症状不显,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发热成了孩子有病的信号。因此,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热一上来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掩盖了病情,给诊断事业困难,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时才被确诊。

另外,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因此,动不动就给退热药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

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2.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造成病原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的威胁以及药物的浪费。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便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

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3.一病多药

孩子患一种病,家长往往多种药物齐头并进。殊不知,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V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4.体弱与补药

时下给孩子服补药的现象比比皆是。父母此举的初衷不外乎是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其发育,但因缺乏医学知识,结果事与愿违,补出了毛病。一位医生报告,9名婴幼儿服用人参后都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另一名儿童服用大剂量人参后发生抽风、昏迷,最后丧命。

专家建议:健康孩子最好不服补品,5岁以上的体弱儿可酌服,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作主张,以防意外。

5.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如鱼肝油 (含Va与Vd)吃多了可引起发烧、厌食、烦躁、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些,但也不可疏忽。如Vc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

为此,营养学家强调,应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为最佳选择。

6.忌滥用丙种球蛋白

夏季易患感冒,一些家长把预防的希望寄托在丙种球蛋白上,这可靠吗?

丙球是以混合健康人血浆为原料制成的,主要含免疫球蛋白G(简写为IgG)。从理论上讲,血液中IgG的浓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有关,但注射丙球后并不能降低感冒的发病率。

症结在于两点:一是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种类多且经常变化,而丙球所含的抗体不仅有限,而且缺乏特异性;二是健康儿童及大多数体弱儿的血中IgG水平正常。

由此看来,减少儿童罹患感冒的关键之举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具体措施应从坚持母乳喂养,合理安排食谱,从小坚持 三浴锻炼(阳光浴、空气浴及水浴),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等方面着手,绝不能依靠丙球.

7.中草药安全

一般而言,中草药的安全性比西药大一些。但只是相对而言,如果随便服用同样可导致婴幼儿健康的损害。

据国内医药期刊报道,夏枯草、菊花、栀子、鱼腥草、淡竹叶、芦根、生地等中药中含有鞣质、生物碱、挥发油、甙类以及无机盐成分,可能加重婴幼儿的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六神丸含有蟾酥,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惊厥等症状;珍珠丸含有朱砂,可能诱发齿龈肿胀、咽喉疼痛、记忆衰退、兴奋失眠等不适感;牛黄解毒片长时间服用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因此,中草药也不能滥用。

8.小病贵药

孩子患了病,家长恨不得药到病除,因此常常用新药、贵药。

比如感冒发烧,动辄就上抗生素,而且嫌青霉素过时而动用先锋霉素。再如腹泻,不问青红皂白,吡哌酸、氟哌酸一拥而上。其实,感冒发烧多由病毒引起,有其自然病程,抗生素无效,先锋霉素不但不能改变这种状况,还会造成耐药性,一旦以后真患上了严重感染反而用之不灵;腹泻同样如此,70%的水泻样便为病毒与产毒性大肠肝菌所致,只需多喝水、调整饮食、适当服一些消化酶类药物以及B族维生素即可解决,不必动用抗菌药。而抗菌药还可杀伤肠道中的有益菌,造成肠道菌群失调,霉菌趁机兴风作浪,医学上称为二重感染,治起来也相当麻烦。

9.小儿用成人药

相当多的家长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认为只要减少一点用量就行,此种做法十分有害。

必须弄清楚,小儿与成人不仅是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尤其是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未建立。药物代谢产生不反应,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命。

如四环素可影响小儿骨骼生长,并使牙齿变黄,形成四环素牙,故8岁以下儿童不能用;抗菌药氟喹诺酮可引起关节病变,妨碍软骨的正常发育,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皆用不得。再如常见的解热止痛药因含有非那西丁,易使小儿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降低携氧能力,造成全身组织器官缺氧;安痛定、去痛片含有氨基比林,此种成分易使小儿白细胞数量迅速下降,有致命之险;感冒通含有双氯灭痛,既抑制血小板凝集,又可损害肝功能,皆在禁用之列。

10.糖水服药

中药其味苦涩,小儿不愿服,父母便用糖水矫正口味。殊不知,糖中有较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并在胃液中凝固变性,继而混浊沉淀,致使疗效大打折扣。有些药物恰恰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而发挥疗效的,若在药中加糖,效果不佳。

此外,糖还可干扰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烧药的作用,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总之,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最好用白开水送服。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十种儿童用药的常见误区,家长可对号入坐,看自己是否也用这样的行为,如果有,请你引起重视,不要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