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冬季食养生

2019-10-12 │ 中医冬季食养生 冬季进补养生进补粥

中医:对症吃“鱼”以食进补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养生保健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中医:对症吃“鱼”以食进补,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秋季是体弱者进补的好时机,鱼则是进补的好水产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2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各种鱼的营养价值

鲫鱼:又名鲋鱼,味甘性温。功效为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清热解毒等,主治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症。可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辅助疗法。常吃带鱼还可滋润肌肤,保持皮肤的润湿与弹性。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解烦等功效。食用可治疗气虚乏力,胃寒冷痛、脚气、湿痹、疟疾、头痛等症。青鱼所含锌、硒、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防癌抗癌作用。

鲤鱼:味甘性温。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肿、乳汁不通、胎气不长等症。当归鲤鱼汤 丰乳不用做手术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吃鱼进补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多吃鱼,这些疾病是:

痛风患者,因为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因为鱼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男人想长寿 每两天吃次鱼

肝硬化病人,肝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结核病人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等。

相关阅读

冬季进补 珍稀贵重不如对症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许多人冬补除了喜欢挑选贵重滋补品外,还喜欢奇珍异兽,误认为只要是稀有补品营养价值就一定高,补益作用强。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冬补重对症不重价格

冬季是人体收藏的季节,适当进补可增强体质、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但许多人一提到冬补,总认为进补效益与补品价格成正比,于是入冬便买了许多贵重滋补品,如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燕窝、阿胶、肉苁蓉等高档货。但相当部分的人按此进补一冬后,非但未得到补益,反而出现种种副作用,如头晕、内热,或乏力、腹胀和怕冷等。此即中医所说的不对症,不受补,反受害。

中医药理学认为,药无贵贱,对症即行。如果药不对症,即使高档补品也于病无补。俗语说,药症相符,大黄亦补;药不对症,参茸亦毒。如高档补品燕窝虽含蛋白质高达55%,却是不完全蛋白质。鱼翅中蛋白质高达85%,却缺乏一种必需氨基酸 色氨酸,它们的营养价值远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冬令进补按中医辨证施补,对症进补的理论,滋补品常分作四大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人的体质各异,男女老少有别,服补品应辨证论治,缺什么补什么,平其有余,补其不足,贵在平衡,故进补不必非贵重药不可!秋冬滋补 红薯等四蔬菜最养人

对于一般无病而体弱者,冬补还是以食补为主,兼有慢性病者,则需食补加药补。有许多食品,如大枣、百合、莲心、山药、海带、银耳和甲鱼等,为药食两用之品,故食补和药补并无严格区别,关键在于合理调配,对症施补。合理调配,食补胜于药补,且价格低廉。在日常食用的数百种食物中,大部分都有各自的性味和滋补功效,还可以治愈多种慢性病。

各类补身食材

补气类:具有补益脾胃、益气强身作用,适用于脾胃虚损、气短乏力者,如小米、糯米、山药、扁豆、鸡肉、大枣、鹌鹑、鲫鱼等。

补血类:具补益气血、调节心肝之效,如龙眼、枸杞、葡萄、牛羊肝、猪心、带鱼等。

补阴类:具滋阴润肺、补脾胃和益气之效,适于阴虚火旺、体弱内热者,如黑豆、百合、芝麻、豆腐、梨、甘蔗、兔肉等。

补阳类:具补肾填髓、壮阳强身之效,如核桃肉、狗肉、羊肉、韭菜、虾类等。

以上食品并不昂贵,但有较好的补虚作用,合理调配,同样可起到贵重药补品的作用。

中医膳食:以形补形


导语:在中国传统饮食里面,自古就有“以形补形”的养生饮食之道。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些水果蔬菜从某个角度看竟然跟我们身体的一些器官非常相像,而更加奇妙的是,这些食物恰恰是为相应器官补充营养的极佳选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什么补什么”的道理。

胡萝卜像眼睛 吃了眼睛更明亮

切开的胡萝卜就像人的眼睛,有瞳孔、虹膜以及放射的线条。科学研究表明,大量胡萝卜素能促进人体血液流向眼部,保护视力,让眼睛更明亮。

核桃像大脑 吃了头脑更灵光

核桃就像一个微型的脑子,有左半脑、右半脑、上部大脑和下部小脑,甚至其褶皱或折叠都像大脑皮层。目前人类已经知道,核桃含有36种以上的神经传递素,可以帮助开发脑功能。

芹菜像骨骼 吃了骨头更强壮

芹菜等很多根茎类蔬菜看起来就像人的骨头,而它们确实能强化骨质。人的骨头中含有23%的钠,而这些食物也含有23%的钠,经常吃芹菜有健骨的作用。

鳄梨像子宫 女性吃了更保健

鳄梨(又叫油梨)长得很像子宫,研究表明,女性每星期吃一个鳄梨,就能平衡雌激素,减掉分娩产生的多余体重,还能够保护女性的子宫和子宫颈健康,防止宫颈癌的发生。更奇妙的是,鳄梨从开花到成熟结果的生长期,也恰恰是9个月。

蛤蜊像睾丸 男性吃了更“性福”

蛤蜊含有丰富的核酸,是制造遗传因子与精子时不可缺少的物质,经常吃蛤喇可以增强男性性功能,让夫妻生活更“性福”。

葡萄柚像乳房 女性多吃防乳腺病

葡萄柚等柑橘类水果长得像乳房,橘子的抗氧化剂含量是所有水果中最高的,含170多种不同的植物化学成分。食用时橘络不要扔掉,可缓解乳腺增生症状。

番茄像心脏 常吃能护心

番茄有四个腔室,并且是红色的,这与我们的心脏一样。实验证实,番茄饱含番茄红素,高胆固醇患者要想降低心脏病和中风危险,平时不妨多吃点。

红酒像血液 适量喝面色有光泽

实验证明,红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软化血管的作用,经常适量喝红酒还可以让面色红润有光泽。

生姜像胃 常吃能养胃

姜的辣素刺激胆汁产生,从而加速脂肪的消化。此外,姜中所含的酶能使蛋白质变碎小,使油腻食物易于消化掉,有养胃健胃的作用。

地瓜像胰腺 糖尿病人应常吃

地瓜(甘薯)看起来像胰腺,事实上,它确实能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数,营养专家建议糖尿病人常吃地瓜替代部分主食。

以食养颜 女性皮肤保养要诀


15岁到25岁:以足够蛋白质防止皮肤干燥

这一时期的女孩子其实蛮辛苦的,读书、考试、求职、谈恋爱,可又偏偏是月经来潮、卵巢发育、激素大量产生的时期,皮脂腺分泌物也会增加,这个时候要使皮肤保持光洁、红润而富有弹性,就必须摄取足够量的蛋白质、脂肪酸,还有多种维生素。可以多吃白菜、韭菜、豆芽、瘦肉及各种豆类食品,同时要注意少吃咸、甜,多喝水。

25岁到30岁:饮食清淡可以帮助减少皱纹

这个时期的女性皮下油脂腺分泌减少,加上大都工作辛苦,育儿操劳,皮肤光泽感减弱,额部和眼角部会逐渐出现皱纹。专家奶奶们建议,在饮食方面除了坚持吃淡食多饮水外,还要特别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食品,如芥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豌豆、木耳、牛奶等。

30岁到40岁:用白开水和瓜果肉食充盈皮肤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内分泌和卵巢功能逐渐减弱,皮肤易干燥,眼尾部分开始出现鱼尾纹。这一时期要注意多喝水,最好是在早上起床后,饮200—300毫升的凉开水。饮食中除坚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瓜果外,还要注意补充胶原蛋白的动物蛋白质,比如猪蹄、肉皮、瘦肉、鱼等,以促进皮肤吸收水分和储存水分,可以让皮肤显得丰满滋润。

40岁到50岁:多吃粗粮可防黑眼圈和皮肤干燥

这时的女性逐步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减退,因脑垂体前叶功能一时亢进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易于激动或忧郁,眼睑容易出现黑色的晕圈,皮肤干燥而少光泽。

专家奶奶提出在饮食上的补救方法是:多吃一些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和补气、养血、延缓面部皮肤衰老的食品,比如玉米、红薯、蘑菇、柠檬、核桃和富含维生素E的卷心菜、花菜、花生油等。

以“和”为贵的中医文化


编者按: 近年来,中医学术界对于和的探讨逐渐增多,诸如《中医和论》、《从之和解读人文理念》、《和合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和思想探析》等文章,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笔者认为, 和确是中医学界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

和是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理念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征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贯穿于万物中,许多古籍中都已有论述,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理念,渗透于我国百姓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处世乃至国家政事等各个方面。其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和谐;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和睦相处、君子和而不同;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和群济众;表现在国家的关系上协和万邦等方面。

万物和谐

和在古代哲学中可上溯到《周易》和《尚书》。《周易》用和来解释自然界的和谐,认为世界和天地万物是有序的;阴阳和谐是万物生成发展的原因,如果阴阳互补、和谐,则万物协调兴旺;反之,则丘峦崩摧、地震海啸会招灾致祸;阴阳和谐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动态过程。

《周易》以其独特的思辨哲学阐明宇宙是一个处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和谐的生命统一体,而和就是核心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哲学流派,均将和注入自己的思想理念中。老子的《道德经》以和为核心内涵,阐述了宇宙的自然哲学。由道产生的万物存在于阴阳二气之中,虽然体、用有异,然阴阳互相融合,处在和的统一状态中,即使二气不断运动和转化,这种相对应、相反的性质,也表现为一种和的境界。

社会与人际和谐

古人早已认识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为适应和改善生存环境,聚族而居,和谐相处。孔子强调人际相处应礼之用,和为贵。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古代和谐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至关重要。

道家同样主张社会安和,强调人道应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通过公正和知足来建立和谐,从而达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人类理想社会。老子意识到和字乃亲情之本:六亲不和,安有孝慈?持和高过亲情,这个提法是深意内寓。

心身和谐

道家重视人体自我调适和内心和谐,认为修道者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主张清静无为以达到人体心身和谐。和谐,方能以豁达的心胸与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诚则自然,自然则无为,无为则无欲,无欲则身心平和,强调诚、静、无欲是导致人体心身平和的前提,宋儒参以道家无为之治的哲理,然其核心和归宿仍在和上。

数千年来和的哲理深入人心,并逐渐积淀为一种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甚至浸淫于世俗文化之中,其对国人的思维、行为有着极大的导向作用。

和贯穿于中医学思想的始终

孕育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理论,都渗透了和的理念。和已成为中医学的思想原则之一。《内经》实际是先秦时期医学的精华,其中关于和的论述与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更是和的思想在医学方面的具体体现。《素问》中和出现79次;《灵枢》中和出现74次,如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将和提高到圣度的地位。认为凡病皆由不和致之,治疗当和以所宜,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最终令人体达到和谐、和合、中和,从而确立中医学的思想原则。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和字约出现81次,不仅概括了张仲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也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核心之一。《金匮要略》提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说明人体正气充盛,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相互协调,就能维持稳定的内环境而处于安和状态。

人与天地自然之和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其基点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人必须亲和自然规律,不违背,不逆转,从中体现和义。《内经》重视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四时寒来暑往,其气的变化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然。

人必须与天地自然、四时节气相和,并据此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历代医家颇多秉循经旨者,如刘完素用药强调顺时令而调阴阳;李东垣认为必须考虑到四时的生长化收藏;清医家程钟龄则提出:用药而失四时寒热温凉之宜,乃医家之大误等。

和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产生了对健康服务的高需求,而当代医学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现象,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某些疑难病的治疗上,长期未能摆脱在某些方面的供不应求,而在另外方面供大于求的矛盾。因此,应对医学目的作根本性的调整,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课题研究,医学模式也应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

传统中医学符合当前医学的目的和医学模式,《内经》所论上工治未病,体现了医学模式转变的核心价值。《内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古代哲学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先进的理念,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并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了解倾向,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治未病是《内经》的核心理念之一,未病是表象,本质是不和而将病、欲病,透过表象审视本质,则仍然体现了和的精义,最终目的在于令人不病而保持健康和谐状态。

胃病“以食养胃”可别用错“膳”


一不要吃热烫食物

热烫的饺子,高浓度的酒,吃大蒜等,对于口腔、食道、胃、肝脏等,造成了慢性损伤。酒精对于食道的局部麻醉作用,使就食者失去了被烫伤的痛觉。因此不要吃热烫食物,喝热烫的水。另外,抽烟,吃粘腻、坚硬食物等,都是应该避免的。

二、不要吃辛辣

做菜时也不能放这些调料。比如:辣椒、姜、胡椒、生葱、生蒜等。辛辣发物,极易造成血热妄行。有些癌病人的病情总是控制不住,其原因就在于在家吃的饭菜,在饭馆吃的饭菜,上街买的饭菜,都放了辛辣之物。

三、不要吃高碘食物

癌病人吃了海产品,比如:螃蟹、虾、无鳞鱼、海带等,包括加碘食品和加碘盐,肿块会破溃。碘剂广泛存在于海水之中,碘剂能够促使软组织溶解,因此具有化痰作用,对于良性肿瘤和血管硬化,有好处。但是对于出血性疾病和癌症,历来是忌用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