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

2019-10-12 │ 惊蛰养生 惊蛰季节养生

惊蛰的来历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如何避免关于四季养生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惊蛰的来历”,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惊蛰的来历

1、惊蛰的来历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2、惊蛰的意思

惊蛰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

3、惊蛰节气的习俗

3.1、惊蛰节气的习俗1:打小人

看粤语长片,有时会看到“打小人”的镜头。旧时三姑六婆随时随地都可打小人。在惊蛰这天,大概也和祭白虎相类,以防小人也在惊蛰那天出口伤人吧。打小人之俗当然俗不可耐,不过打小人时念唱的粤语歌谣却有几分可笑之处:打你个小人头,等你有气无得抖;打你只小人手,等你有手无得郁;打你只小人脚,等你有脚无得走……

3.2、惊蛰节气的习俗2:祭白虎

蛰伏着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后,便开始觅食。按广东民间传说,凶神之一的白虎也于这时觅食。为着平安,惊蛰那天要祭白虎。

3.3、惊蛰节气的习俗3: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惊蛰吃什么传统食物

1、梨子: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所以梨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

2、蛋:除了吃梨,民间还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而经过演变,当初喂给白虎的鸡蛋,如今变成了喂给人们自己啦。

每星期不宜吃超过三只蛋黄,蛋白则不在此限,而且每天不应摄取超过300毫克胆固醇。原来蛋白不含脂肪,也不含胆固醇,是接近纯蛋白质的食物,所以蛋白的摄取量不像蛋黄般受限制。

3、炒豆: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惊蛰有哪些气候特点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四川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四川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四川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相关知识

惊蛰的含义 惊蛰的由来及意义


惊蛰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预示着春耕时节的来临,勤劳的农民伯伯又要出来耕种了。但是对于现代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惊蛰的意思,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惊蛰的含义有哪些吧。

惊蛰的含义是什么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是较大的出入。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节气别称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晚的地区。

冬至的来历


冬至的来历

1、冬至的来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2、冬至的计算方法

冬至日期(东八区)的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94,20世纪=22.60。

举例说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计算结果减1日。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按照平气法(1645年以前使用)还是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推算,冬至的具体交节时刻都是完全一样的。这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是仅有的一个。

3、冬至的民俗活动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冬至喝什么汤

羊肉萝卜汤

羊肉具有补气益血、滋养肝脏、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常吃可提升气色、滋润肌肤。白萝卜味甘性凉,有清凉、解毒、去火的功效。

莲藕排骨汤

莲藕具有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等功效,而排骨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骨胶原以及磷酸钙,对强筋壮骨很有帮助。莲藕排骨汤不但有润肠道,清热消痰、补血养颜的功效,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健脾胃,是秋冬之季很好的一款汤,适合经常食用。

黄豆猪蹄汤

猪蹄富含胶质,可以快速补充胶原蛋白,让皮肤光滑有弹性。黄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治血管硬化。此汤适合冬季滋补,具有气血双补、补虚养身等功效。

冬至喝什么酒

1、黄酒:御寒养颜

黄酒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营养物质易被人体消化。这些成分经贮存,最终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

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一般气温在10℃以下,黄酒就最适宜温着喝。将酒具放入沸水中水浴,加温至40-45℃,这个时候的黄酒不光养胃暖胃活血,酒性散发得快,人也非常舒服,加入姜丝或话梅都是配搭方式。

2、啤酒:缓解上火

啤酒不是专属夏季的酒类饮品,啤酒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称为“液体面包”,适量饮用,对散热解暑、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消除疲劳均有一定效果。

适度喝啤酒有助于防止感冒。研究发现,每天喝4杯酒比滴酒不沾者更少感冒。这是因为,酒精可发挥抗炎作用,遏制病毒繁殖,从而抑制鼻黏液产生。

冬季人们喜欢吃火锅,如果在汤汁中倒入适量的啤酒,可使汤汁略带醇香,更加鲜美可口。同时,因啤酒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可缓解吃火锅而引起的上火。

立夏的来历


立夏的来历

1、立夏的来历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立夏在战国末年就已经确立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2、立夏有什么习俗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

3、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

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

立夏吃什么

1、见三新

“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俗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2、尝八新

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茶、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和石首鱼(黄鱼)。其中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廷的贡物,二潮鲥鱼被豪门富室弄去解馋,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立夏如何养心

1、慎起居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以后气候变化比较显着,应晚睡早起,以顺应阴阳变化。同时,立夏后人们应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会让人感觉没有精神。午休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发生疾病。

2、清饮食

夏季阳气上升,食用过多油腻、易上火食物,会引发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建议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预防动脉硬化。

3、慢运动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故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过年的来历


二、过年的祝福语三、过年的对联

过年的来历

1、过年是怎么来的

年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2、过年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3、各地过年吃什么

3.1、北方过年吃什么

我国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3.2、广东过年吃什么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掏出或蒸出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意“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春节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茨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3.3、上海过年吃什么

上海人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

过年的祝福语

春节来到,我扛着塞满快乐的麻袋,提着装满财富的篮子,赶着堆满好运的马车,踏着充满健康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你,在春节到来前把幸福交到你手里。

春节到,剪一束春光相赠送,祝你:春风得意,心情好;春安夏泰,身体好;春华秋实,工作好;春色满园,运气好。愿你:心想事成,万事顺意!

春节要来到,拜年要趁早。新年祝愿你:财源广进、家庭和谐、青春永驻、好运伴随、爱情甜蜜、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快乐永远!

今年春节不收礼,要是给点也可以;十块八块不嫌少,一千两千过得去;要是真的没有礼,短信一条也可以;即使一句祝福语,开心一下成知己。新年快乐。

春节了,愿我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朵温暖的火花,融化寒冷的心房,愿我的每一次祝福,都是一种温馨的怀抱,温暖彼此的心房,春节快乐!

过年的对联

上联:高天冬去苏万物。

下联:大地春回放面花。

上联:花承朝露千枝发。

下联:莺感春风百啭鸣。

上联:腊梅吐芳迎红日。

下联:绿柳展枝舞春风。

上联:穷而有志思壮举。

下联:学不自满求创新。

上联:天增岁月不增寿。

下联:春满人间福满门。

汤圆的来历


汤圆的来历

1、汤圆的来历

宋朝时民间开始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1912年,袁世凯纂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元宵”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2、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汤圆:一般将糯米面和好,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再团圆,馅料有素有荤;

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也有滚了一圈糯米粉后蘸水,再继续在糯米面中滚),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现在可以用机器滚大规模地生产。

3、如何自制汤圆

在糯米粉里加入温水搅拌均匀后和面;和好面,但是发现面团不是很柔软;取一个40克左右的小面团,放入锅里煮开,煮熟,面团浮起说明熟了;把揉好的面团掰成小块,把刚才煮熟的小面团放入,和均匀;和好的面团非常柔软,有弹性,能拉长;把面团搓长后分成一个个30克左右的小剂子;把小剂子放在手下一起搓圆,如果你做不到,就一个个拿起来搓圆;调整要放的汤圆陷、料酒和盐调味;取一个搓圆的剂子,摁扁;包入馅后包紧封口再次搓圆;锅里把水煮开后放入汤圆,煮到汤圆浮起来就可以了,拿出装在碗里。

汤圆和什么食物搭配

配点辣菜护脾胃。汤圆含糖特别高,而太甜的食物会影响脾胃。中医说“甘入脾”,味甘的食物如汤圆,有“缓滞”作用,适量摄取能为肠胃带来能量,帮助消化吸收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但是吃多了则会减缓肠胃蠕动,导致打嗝、胀气、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因此,在吃汤圆的同时,可以搭配一些辛味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来平衡汤圆带来的滞缓效果,减低对脾胃的伤害。所以吃汤圆最好搭配一些小菜,比如蒜泥茄子、洋葱拌木耳等,不仅爽口解腻,营养也更均衡。

各地特色汤圆有哪些

成都赖汤圆

上世纪初简阳人赖源鑫到成都挑担卖汤圆,因其汤圆质好、味美,人们称做“赖汤圆”。该汤圆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芝麻、白糖、化猪油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的特点是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粘。

四川心肺汤圆

四川彭水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长沙姐妹汤圆

长沙一家餐馆的着名风味小吃,已有60多年历史,由于早年经营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其制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上海擂沙汤圆

上海着名小吃,已有70多年历史。以大红袍赤豆煮熟磨细,将带馅汤圆煮熟,外滚豆沙而成,其特点是形美色艳,豆香宜人。

宁波猪油汤圆

以精白水磨糯米粉为皮,用猪油、白糖、黑芝麻粉为馅,汤圆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已有700多年历史。

苏州五色汤圆

位于苏州吴门米粉店,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五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

山东芝麻枣泥汤圆

先将大红枣煮熟去核擦泥,猪板油去膜用刀拍碎,两者加白细砂糖搓成馅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小汤圆,芝麻炒熟和白细砂糖研成细末成炒面,将煮熟的小汤圆在炒面中滚一圈即可,吃时油润绵软。

广东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四种味道各异。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